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好玩的糖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果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果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果【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有趣的教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能够引起小班孩子们兴趣的数学教案,那就是“好玩的糖果”。

【正文】【第一部分:背景介绍】糖果是孩子们心目中的甜蜜梦幻,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不同颜色、形状和味道等特点。

利用糖果作为数学教学的素材,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

【第二部分:教案设计】1. 糖果排序游戏准备一些不同种类和颜色的糖果,让孩子们自由地对糖果进行分类和排序。

可以根据糖果的颜色、大小、形状以及包装等特点进行分类,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孩子们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

2. 糖果计数竞赛将一堆糖果平均分给每个孩子,要求他们尽快计算出自己手中有多少个糖果,并写下数字。

在规定时间内,孩子们完成计数后,将自己手中的糖果数量报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计数能力和反应速度,同时增强集中注意力和合作竞争的意识。

3. 糖果图形拼贴事先准备一些彩色纸和糖果,让孩子们用糖果组成不同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拼贴出各种有趣的图案。

通过这个教案,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4. 糖果运算游戏将糖果的数量和运算符号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如:4颗糖果 + 2颗糖果 = ? 或者 6颗糖果 - 3颗糖果 = ? 孩子们可以互相提问,用糖果进行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加法、减法等数学运算的理解。

5. 糖果分组比较准备一些糖果,并告诉孩子们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糖果进行比较。

让孩子们尝试将这两种糖果平均地分给同学,看哪种糖果每个人分到的最多,引导他们发现不同数目分配方式的规律,培养孩子们的估算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通过以上的教案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培养孩子们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糖果,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分类、排序、数数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糖果,纸盘,小碗,镊子,计数器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室,音响设备。

三、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糖果,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糖果,让幼儿感受糖果的甜蜜。

2.数学活动(1)分类教师将糖果分成几堆,让幼儿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完成后互相展示,分享分类经验。

(2)排序教师出示一串糖果,引导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排序。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完成后互相展示,分享排序经验。

(3)数数教师出示一定数量的糖果,让幼儿用计数器进行数数。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完成后互相检查,确保数的准确。

3.游戏环节(1)糖果接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排成一列,用镊子传递糖果,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2)糖果拼图教师出示一幅糖果拼图,让幼儿合作完成拼图。

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拼图中有多少颗糖果。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数学。

2.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合作,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3.活动环节设置丰富多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4.本次活动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分类、排序环节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重难点补充:1.分类环节“我们来看看这些糖果,你能告诉我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对了,这些糖果有不同的颜色,我们能不能按照颜色来分呢?”“每个小朋友都有一盘糖果,请你把相同颜色的糖果放在一起,我们要看看谁的分得又快又准确。

”2.排序环节在排序环节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序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得糖果,初步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和数量的概念。

2. 能够使用手上的糖果来比较大小,并进行分类和组合。

3. 培育幼儿的精细动作、察看本领和思维本领。

二、教学准备1. 将大量的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糖果准备好。

2. 一张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幼儿们的思维和活动过程。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10分钟)老师准备好大量的糖果,进行一些细节的介绍,激发幼儿的爱好。

例如:手指—“这是一颗小小的糖果,吃起来很甜呢”、颜色—“这颗糖果是红色的,那颗糖果是黄色的”、形状—“这颗糖果是长方形的,那颗糖果是圆形的”等等。

并引导幼儿们进行交流:你们知道多少种糖果?2. 活动开始(25分钟)a. 糖果比大小老师要求幼儿们将嘴边的糖果放回盘中,并让幼儿们将艰苦的糖果依照大小排列。

初步引导幼儿用眼睛来比较大小(从大到小),然后再用手触摸,确认。

比较后可让幼儿们进行交流讲解。

b. 糖果分类老师随即提议幼儿们将糖果进行分类,分出很多不同种类:颜色相同的。

形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等等。

老师依据需要进行引导,并在一旁记录幼儿们的思考过程。

c. 糖果组合在分类完后,老师可以提议让幼儿们进行组合,例如让他们找出一种颜色相同的糖果并构成一个长方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重视细节和大局观念。

3. 整理与反思(10分钟)让幼儿们清点本身手中的糖果数量,老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例如找到相同的糖果或者找到某一颗指定的糖果等等。

然后在座谈中让他们共享他们的想法。

同时老师可以对这个活动做出一些简单的反思:过程如何?孩子们表现的好在哪里?生疏之处?等等。

四、总结“好玩的糖”毫无疑问是一堂内容与幼儿有直接联系的课程。

本活动中,幼儿不仅仅是去认知了糖果的形状、数量、颜色等概念,同时还磨练了幼儿的比较、分类和组合本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此次活动也尤其紧要,提倡“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为幼儿园的教育建设供给了更多的思考。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和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糖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认识糖的颜色:红色、蓝色、绿色等。

3. 认识糖的味道:甜的、酸的、咸的等。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数学知识。

2.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糖,观察和认识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学习数学。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糖若干。

2. 教具准备:糖的图片、糖的模型等。

3.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颗糖,引导幼儿观察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认识糖的形状: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糖,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3. 认识糖的颜色:教师展示各种颜色的糖,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4. 认识糖的味道:教师展示各种味道的糖,让幼儿尝试并说出它们的味道,如甜的、酸的、咸的等。

5. 糖的分类:教师引导幼儿将糖按照形状、颜色和味道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6. 糖的排序:教师引导幼儿将糖按照大小、长短等进行排序,培养幼儿的排序能力。

7. 糖的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糖的游戏,如“找糖的游戏”、“拼图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

9. 拓展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糖创作美丽的糖画。

10. 结束活动: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教具,结束本次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和操作活动。

2. 观察幼儿在分类和排序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地进行分类和排序。

XX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XX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和品尝糖,培养他们的感官认知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数数、比较和分类的基本数学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幼儿对数学和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的糖类物品,如糖果、巧克力、口香糖等。

2. 学习数数,掌握数量的增减。

3. 比较糖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4. 进行分类活动,将糖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组。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糖类物品,如糖果、巧克力、口香糖等。

2. 准备数数卡片,用于教学。

3. 准备比较大小的工具,如尺子、重量秤等。

4. 准备分类标签和彩笔,用于分类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糖类物品,引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由观察和触摸糖。

2. 数数活动:教师出示数数卡片,引导幼儿数一数糖果的数量,进行数量的增减练习。

3. 比较活动:教师拿出比较大小的工具,让幼儿比较糖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并说出比较结果。

4. 分类活动:教师将糖类物品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组,如按形状、颜色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数数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数数和进行数量的增减。

2. 观察幼儿在比较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比较大小的结果。

3. 观察幼儿在分类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组。

4.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数学和糖的兴趣。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庭中进行类似的数学和糖的相关活动,如数数家里有多少个糖果,比较大小等。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糖店”,让幼儿模拟买卖糖的场景,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易。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是否给予他们充分的引导和帮助。

2. 教学活动是否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让他们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2和3,并能正确书写;2.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等活动,初步了解数字2和3的数量关系;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准备:糖果图示板、糖果卡片、糖果模型、计数卡片、幼儿数学活动游戏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通过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1.教师将一颗糖果放在桌上,与学生共同观察、触摸,并引导学生描述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等特点。

2.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好吃的糖果,但是只有一个,不能够和大家分享,要如何才能让大家都能吃到糖果呢?二、学习新知(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等活动,初步了解数字2和3的数量关系)1.教师通过图片或图示板,展示两个糖果,让学生集体观察并数数,然后问学生:这是多少个糖果?学生回答:“两个”。

2.教师再次展示三个糖果,让学生数数,然后问学生:这是多少个糖果?学生回答:“三个”。

3.教师贴出数字2和3的卡片,并与学生一起用手指指着数字,并说出数字的名称,让学生模仿跟读。

三、巩固练习(通过幼儿数学活动游戏等巩固学习内容)1.教师示范将糖果卡片放在桌上,然后让学生模仿,将对应数量的糖果模型放在卡片上。

2.教师设计数学活动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糖果模型,然后用数字卡片显示出一个数字,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要将对应数量的糖果模型放在数字卡片上。

四、总结反馈(通过小结巩固所学内容)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数字2和3,并询问学生:有几个糖果就用数字怎么表示?2.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测验,出示一些糖果数量的图片,要求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出对应数量。

五、课堂延伸(通过游戏和练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字2和3的理解)1.教师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数学游戏,如糖果模拟购物活动、数糖果等,在游戏中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字2和3的知识。

2.教师可以用计数卡片和糖果模型进行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2和3的简单加减运算练习。

六、课堂总结(通过幼儿的画画和描述总结学习内容)1.教师让幼儿用画画的方式,画出数字2和3,然后让幼儿向全班呈现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画的内容。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教案:好玩的糖
一、教学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糖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知识准备:
1.复习前面学过的糖的单位换算知识;
2.复习重量和体积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拿着两块一样大小和重量的白糖块,分别放在两个容器内。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糖块的重量和体积,询问学生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是否一样,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糖的重量和体积进行分析和讨论。

2.实验:
2.1材料准备:
一些白糖块,电子秤,容器。

2.2实验步骤:
a)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拿到一块糖块,并称量它们的重量。

b)每个小组成员分别将糖块放入一个容器中,并记录下糖块所占据的体积。

c)各小组分析糖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并小结实验结果。

3.总结:
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糖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理解更大的体积意味着更重的重量。

4.拓展:
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糖球、糖块和糖粉等,并让他们猜测它们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随后,再进行实验验证,加深学生对重量和体积关系的理解。

五、评价与反思:
1.评价:通过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解读和总结,评价他们对糖的重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理解。

2.反思: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探索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XX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XX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知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学习用数学词汇描述糖的特征,如:圆形、方形、红色、蓝色等。

3.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学会用数学词汇描述糖的特征。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糖若干。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白纸、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糖,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糖的名称。

2. 认识糖的特征:教师分别展示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糖的分类:教师将糖分发给每个孩子,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将糖进行分类。

4. 数学游戏: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孩子们根据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找出自己的伙伴。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数学游戏环节,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孩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所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数学游戏,如:制作糖的分类卡片,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糖的世界”主题墙,展示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作品,让孩子们在环境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孩子们的表现,记录他们在观察、操作、表达等方面的进步。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训练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中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及爱游戏、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数学活动更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

通过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活动的对象,在生活化形式的操作和探索中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糖,是幼儿生活中亲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喜欢糖、爱吃糖,特别是小班幼儿,一看见糖眼前就会一亮,马上垂涎欲滴想吃糖。

因此,抓住幼儿生活中的这一兴趣点,我将通过玩糖、品糖,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匹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

活动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数字卡片15.活动过程:一、导入:(集中幼儿注意,让幼儿产生新鲜感、好奇心,从而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你们喜欢糖吗?好,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二、猜糖、夹糖游戏:(通过幼儿间的互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及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与探索和手、眼、耳朵等多种感官的协调、交互运用,反复感知5以内的数量,从而使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在整体水平上得到提高。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喜爱的糖果为主题,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大小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糖果的大小,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糖果的大小。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出糖果的大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糖果、篮子、卡片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颗糖果,一张卡片。

五、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5分钟)2. 基本环节(10分钟)我会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有一篮子糖果,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将糖果分成大小两组。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出糖果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3. 实践环节(5分钟)我会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卡片,让孩子们在卡片上画出自己认为最大的糖果,并剪下来。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将自己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大的糖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糖果的大小,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出糖果的大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寻找改进的方法。

同时,我会在课后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在家中尝试比较大小的活动,并将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分享给其他同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小班数学活动《好玩的糖》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概念的关键,也是他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和表达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教案名称:好玩的糖适用年龄:3-4岁教案时长:3-4课时教案目标:1. 认识数字1-5。

2. 通过实物糖果和游戏,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

教学准备:1. 实物糖果(5颗)。

2. 黑板或白板。

3. 糖果图片卡片。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51. 给每个幼儿发一颗糖果,引导幼儿看糖果并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2.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糖果的形状和颜色,然后用手指指向每一个幼儿,问:“你有几颗糖果?”3. 让幼儿数数,每个幼儿说出自己手上的糖果数目,并用手指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写出数字1-5。

4. 以同样的方式,让每个幼儿进一步练习数数,直到所有幼儿都能正确说出数字1-5。

第二课时:数数游戏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左右。

2. 给每个小组发5颗糖果,然后对每个小组发出一个问题,如:“请问你们组里有几个小朋友?”3. 每个小组成员依次回答问题,并用手指指向自己的糖果数目。

4. 检查每个小组的回答是否正确,需要纠正的地方及时指出。

5. 继续提出更多的问题,以巩固幼儿对数字1-5的理解和数数能力。

第三课时:糖果分类1. 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糖果图片卡片。

2. 将卡片随机分发给幼儿,让他们自己观察并分辨卡片上的糖果种类。

3. 引导幼儿按照糖果的种类将卡片分类,如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等。

4. 鼓励幼儿用手指点着每一种糖果,并说出糖果的名字。

5. 引导幼儿总结归纳,形成关于糖果分类的简单规则,如“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等。

6. 在黑板或白板上写下幼儿总结的规则,并与幼儿一起读出来。

第四课时:糖果商店1. 将实物糖果放在一个专门的地方,称之为“糖果商店”。

2. 让每个幼儿轮流扮演糖果商店的售货员,并告诉其他幼儿:“欢迎光临糖果商店,请问你要买几颗糖果?”3. 其他幼儿从商店中购买自己想要的糖果,并告诉售货员自己要买几颗。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教案名称】好玩的糖【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判断能力。

2.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3. 掌握个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个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黑板、粉笔。

2. 一块糖和一个小袋子。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数学活动,你们喜欢吃糖吗?2. 准备一个小袋子和一块糖,拿给学生看,并问道:你们认识这个数吗?(教师等待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如果糖的数量多了一个,会变成多少呢?(学生回答:3+1=4)如果糖的数量少了一个,会变成多少呢?(学生回答:3-1=2)如果糖的数量再多一个,会变成多少呢?(学生回答:1+1=2)如果糖的数量再少一个,会变成多少呢?(学生回答:1-1=0)3. 追问:根据刚才的讨论,糖的数量多了一个和少了一个,接下来再想一个例子,糖的数量多了两个和少了两个分别变成多少?二、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10分钟)1. 准备一个加法口诀卡片,上面写着“个位加个位,进十的进位法”。

2. 将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遍。

3. 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比如 7+5=12,我们先计算个位数 7+5=12,个位数是 2,然后将十位数相加 1+0=1,所以答案是12。

4. 类似地,讲解减法的运算规则:比如 9-4=5,个位数 9-4=5,十位数不变。

5. 用一些列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练习。

三、巩固训练(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至6人。

2.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练习题,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3. 练习题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以及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小明有3颗糖,小红比小明多1颗,那么小红有多少颗糖?4.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

5. 部分小组完成后,请一个小组上台讲解题目,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训练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敏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结合生活阅历,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力量,熬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敏性、沟通协调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好玩的糖》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结合生活阅历,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力量.2.训练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敏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熬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敏性、沟通协调性。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预备: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8只、小杯子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数字卡片15.,糖果图片5张,圆点卡片5张,猴子卡片5张活动过程:一、导入:小伴侣,今日我们教室里什么东西最多呀?(糖果)你吃过什么糖?味道怎样?师:糖果不但好吃,还可以用来和我们做嬉戏。

二、夹糖嬉戏:主要练习数数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其他的手指未能帮忙哦。

1.好,下面,我们来玩夹糖嬉戏,嬉戏有一个规章,当听到铃鼓声,你开头把糖一粒一粒桌上,铃鼓声一停,你的手马上停下。

*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自己数数)用我夹了*颗糖回答2.请一个幼儿到呈现台上数数,(要求手口全都),大家一起数3.第二次操作,提高速度这次你夹了几颗糖?谁也夹了*颗糖?(你们夹的糖是一样多的)4.第三次操作后:先数一数自己的糖,再看一看桌上其他小伴侣的糖,看看谁的最多。

三、猜糖:点数师:猜猜我手上的图片上有几粒糖?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

1.数一数证明。

(可以请个别幼儿数或全体数)2.*粒糖可以用几个点来表示?请一个小伴侣把它送到*个点的下面,边送边说一句话:点宝宝我送给你*粒糖四、匹配1.现在这些糖果要找图片上的点宝宝做伴侣了,一颗糖和一个点宝宝做伴侣,那么两颗糖和几个点宝宝做伴侣?谁来给这些糖果找伴侣?(幼儿上来操作)并说:*粒糖果和*个点宝宝做伴侣2.小猴子看到这么多糖果真想吃许多,但是糖果吃多了会烂牙,现在我们让一只猴子吃一颗糖果,应当怎样分给它们吃?(幼儿遍操作边说:*只小猴子分给你们吃*粒糖果)四、装糖果:小猴子吃到了糖果很兴奋,老师也想吃糖果,现在你们来装糖果,等一会卖点糖果给我好吗?请小伴侣把椅子下面的小碟子拿起来。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含反思活动目标通过《好玩的糖》这一数学活动,幼儿可以:•认识不同颜色、形状的糖果;•通过观察统计数据,了解不同颜色、形状糖果的数量;•通过对比、分类等方式,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幼儿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已准备好各种形状、颜色的糖果。

可以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颜色包括红、黄、蓝、绿等;2.班级已准备好相应数量的糖果,足够进行活动;3.准备制作活动所需卡片、计数棒、盘子等教学辅助工具;4.教师对于活动所需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能够有效开展此项活动;5.教师需要在教学前认真阅读教案并认真准备。

活动过程第一步:引入活动1.师生交流的方式,教师询问幼儿糖果是什么,幼儿回答后引出下一个问题; 2.教师提问:糖果有哪些形状?有哪些颜色?幼儿回答后老师写在黑板上。

第二步:展示糖果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不同颜色的糖果;2.让幼儿观察、品尝,并将同种糖果放在同一个盘子里;3.让幼儿判断不同颜色、形状的糖果的数量。

第三步:数学萌芽训练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颜色的糖果,让幼儿挑选相同形状、颜色的糖果并放在同一个盘子里,启发幼儿对颜色、形状进行概括;2.让幼儿将已经分类好的糖果一一盘数,并将糖果数量记录在计数棒上,开启对计数概念的认知。

第四步:数学思维培养1.让幼儿识别形状和颜色相同的糖果;2.让幼儿进行多种形状和颜色的糖果分类和计数;3.通过比较和对比,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对颜色、形状,数量等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

第五步:团队合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一个盘子的糖果;2.让小组里的幼儿团队合作将所抽中的糖果进行分类、计数;3.小组内分工合作,相互协作完成任务,提高小班集体成员间交际、合作意识。

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我进行数学活动教学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进行参与、互动。

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需要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要重视幼儿们的团队合作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糖》
教学目标
1.认识并理解数字1-10的数量概念;
2.认识并理解“多”、“少”、“相等”的概念;
3.学会使用糖果来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学准备
•班级中每位学生准备5个糖果;
•各种颜色的计数棒;
•小黑板或白板和彩色粉笔。

教学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了解糖果的数量
1.放一堆紫色糖果和一堆红色糖果在黑板上,老师可以用棒子把它们分
成两组;
2.询问学生哪组糖果多,哪组糖果少,让学生用颜色相同的计数棒进行
计数并比较数量;
3.引导学生说出两组糖果的数量差异,并让学生说出数量多的那组糖果
的数量。

步骤二:糖果数的加减法
1.将一部分糖果分给其中一位学生,例如给小明3个糖果,然后问他
现在有几个糖果;
2.让小明继续分别给其他同学1个糖果,然后询问糖果的总数变成了
多少,是否还是3个。

步骤三: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数量
1.给定一部分糖果,例如5个糖果,让学生使用小黑板写下数字“5”;
2.给定另一部分糖果,让学生用小黑板写下“+3”,表示再加上3个糖果;
3.让学生算出糖果的总数,并用视觉符号如图形表示这个数字;
4.反复进行以上步骤,让学生熟悉数字和符号的使用方法和理解糖果数
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总结及延伸
通过这次教学,孩子们能够掌握数字的数量概念和简单的加减法,并逐渐理解“多”、“少”、“相等”的概念。

在延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更多有趣的糖果组合和算术问题,继续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

可以尝试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糖果组合和数量,共同探讨和比较不同的算数问题。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旨在通过趣味的糖果游戏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数字的大小和相对大小;2.训练幼儿计数的能力;3.提高幼儿的颜色辨识和类别归纳能力;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糖果(5种颜色,各5个);2.盘子或袋子(放置糖果);3.数字卡片(1~5)。

教学过程步骤1:认识糖果老师在课堂上拿出糖果并各自介绍它们的颜色和形状。

老师可以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让孩子们回答。

然后让孩子们把糖果分类,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

步骤2:数数老师用一种颜色的糖果(如红色)放在盘子里,让孩子们数数个数。

然后问孩子:“还有几个?”并让他们推测。

最后,老师倒出所有糖果,让孩子们数数,确保没有遗漏。

步骤3:数字卡片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数字卡片(1~5),然后让孩子们找到相应数量的糖果,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盘子里。

然后,孩子们相互检查以确保每个人都有正确的数量。

步骤4:找一样的颜色老师让孩子们把盘子里的糖果拿出来并且混在一起。

然后,老师分发卡片,每位孩子手里各有一张红色、蓝色、黄色、绿色和紫色卡片。

每个孩子必须用卡片上的颜色和数量去找盘子中相同颜色的糖果并把它们放在一起。

步骤5:用糖果做图案老师发放一些糖果给孩子们,然后让他们用糖果做一些图案,比如用红色和黄色做一个布娃娃,或者用糖果做出一个三角形。

每个孩子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意,然后大家一起猜测。

教学总结本课程通过巧妙有趣的游戏,从多个方面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能力,包括数字大小比较、计数能力、颜色辨识和分类归纳等。

同时,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

希望幼儿们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糖果真好玩》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糖果真好玩》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糖果真好玩》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帮助幼儿理解数量的概念,学会比较、分类和排序。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专注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认识各种糖果,了解糖果的特点。

2.学习比较糖果的数量,进行分类和排序。

3.通过游戏,巩固对数量概念的认知。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糖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糖果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吃糖果吗?为什么?”2.环节一:认识糖果(1)教师分发糖果,让幼儿自己观察并说出糖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教师引导幼儿将糖果按颜色、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

3.环节二:比较糖果数量(1)教师出示两组数量不同的糖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组糖果多,哪组糖果少。

(2)教师与幼儿一起数糖果,确认数量多少。

4.环节三:排序糖果(1)教师出示一组数量较多的糖果,引导幼儿按大小、颜色或形状进行排序。

5.环节四:游戏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糖果接力”游戏,巩固对数量概念的认知。

(2)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增加互动性。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优点:1.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糖果的认知、比较、分类和排序等方面。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了观察、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3.教师与幼儿互动良好,氛围轻松愉快。

不足:1.在比较糖果数量时,部分幼儿对数量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2.游戏环节时间较短,未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参与需求,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游戏时间。

重难点补充:环节二:比较糖果数量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多”和“少”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

对话示例:教师:“我们来看看,这盘糖果多,还是那盘糖果多呢?”幼儿:“这个红糖果比那个黄糖果多!”教师:“哦,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哪盘糖果更多。

”(教师与幼儿一起数糖果)教师:“1,2,3……我们数完了,原来这盘有5颗糖果,那盘有3颗糖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活动设计)好玩的糖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中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及爱游戏、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数学活动更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

通过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活动的对象,在生活化形式的操作和探索中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糖,是幼儿生活中亲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喜欢糖、爱吃糖,特别是小班幼儿,一看见糖眼前就会一亮,马上垂涎欲滴想吃糖。

因此,抓住幼儿生活中的这一兴趣点,我将通过玩糖、品糖,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匹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集中幼儿注意,让幼儿产生新鲜感、好奇心,从而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你们喜欢糖吗?好,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通过幼儿间的互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及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与探索和手、眼、耳朵等多种感官的协调、交互运用,反复感知5以内的数量,从而使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在整体水平上得到提高。

同时幼儿在猜糖和手指夹糖的过程中促进手和手指的
小肌肉得到锻炼。


1、猜糖:
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

(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

(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幼儿游戏数次)
2、手指夹糖:
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好,下面,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幼儿玩夹糖游戏3-4次,每次停让幼儿先自己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一边操作一边讲述。

”教师每次都要改变数数的速度)
三、装糖游戏:
(目的是通过幼儿积极的、主动的操作,让幼儿将圆点与实物(糖)正确匹配起来,提高幼儿匹配能力,并为今后学习数物匹配打下基础。


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

篮子里是什么呀?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教师买糖,幼儿卖糖。

检查糖装得是否正确,再次点数5以内的数量。

最后把一粒的那袋糖奖给他们,是让幼儿对自己的操作有一种成功感,愉悦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收
回4袋糖。


结束语: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
1、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进步,获得人生的幸福;
2、应该完善与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应该做到情、趣、恒、细、诚等几点:用无私的爱与付出赢得幼儿的充分信任与尊重;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用坚持不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做事做人;用深入细致的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点滴进步;
3、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对于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耐心的为他们解答问题并鼓励他们的行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要有责任心,让每一个孩子都在你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4、注重孩子的语言培养,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个阶段对孩子语言方面的培养;
5、让孩子快乐学习和生活,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过于紧张、焦虑,这种状态对孩子的有效心里和成长非常不健康;
6、注意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要注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孩子虽然很小,但是同样需要信任、独立、自尊、上进等多方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