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9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2.结合设问,准确调用知识 第(1)题,设问指向为保持地下淡水区相对稳定,即淡水区雨水下渗要相对 稳定,结合选项,从 气候 、地形影响下渗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3.综合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要求考生分析人工岛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的原 因。首先结合人工岛的成因明确人工岛面积一般较小,降水后渗透到地下水量 有限,因而地下淡水储量 较少 ,且开采利用周期 短 ;地下淡水多为潜水,取 水难度 小 ;人工岛上人口较少,生产生活污水少,地下淡水水质较好。
大气层中也有少量的水,基本上是以 水汽 的形态存在
2.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有哪些? 提示: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二、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类型与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完成上图水循环的过程。 2.根据图示内容连线。
3.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该工程的淡水生产过程类似于哪种 水循环过程?城市生活、生产的取水、用水过程相当于哪个水循环环节?
提示:相当于海水蒸发经过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与海陆间循环 类似。 径流输送。
(二)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 不平衡 的矛盾。 3.“联系”—— 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 地表形态。
三、陆地间水体的相互关系 (一)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阅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 围湖造田
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 城市路面硬化 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 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 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新高考地理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原卷版)

新高考地理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原卷版)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2022·北京·中关村中学三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哈德拉毛河流经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暴雨时洪水泛滥,其上游为季节性河流。

(1)在下图中绘制哈德拉毛河流域的水循环示意图,说明哈德拉毛河上游成为季节性河流的原因。

希巴姆古城位于哈德拉毛河河谷旁的山丘上。

古城建筑紧密,屋顶为白色,墙体厚。

(2)说明希巴姆古城建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沙特阿拉伯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在中沙贸易中,我国从沙特阿拉伯主要进口石油、橡胶及其制品、化学产品等,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和纺织制品等。

(3)概述中沙贸易合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2022·北京丰台·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当地已发现盐泉29处,其中8处建为盐场,自古以来采用传统的晒盐法制盐。

该县目前常住人口约9万人。

下图为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绘制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的结构图。

数百年来,盐场生产的大部分食盐通过牛、马驮运至半径300一500km的范围内销售。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当地盐场销售市场萎缩,多个盐场出现经营困境,工人数量骤减,且以中老年人为主。

(2)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当地自古以来盐泉多但盐场少的主要原因。

(3)列举促进当地制盐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3.(2022·福建莆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西北部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位于山间封闭的盆地内部,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图7示意赛里木湖,表1示意1990-2014年赛里木湖年均气温与年均降水的变化。

时段年均气温/℃气温距平/℃|年均降水/mtm 降水累积距平/nm1990~1994年 3.83 -0.14 276.84 206.381995~1999年 4.3 0.33 265.68 150.582000~2004年 4.35 0.39 331.882005~2009年 4.79 0.83 236 2.182010~2014年 4.18 0.21 275. 199.28多年平均 3.97 235.56湖面积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高中地理教学:水循环及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1)

高中地理教学:水循环及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1)

第五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及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备考导航考点一水循环一、“水的行星”1.从形态上看(1)水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3.从利用上看(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2)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目前人类利用的很少。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2.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1.水循环及其类型续表如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1)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看发生领域:海陆间循环的发生领域既有陆地又有海洋;陆地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陆地;海上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海洋。

(3)看循环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和降水;海上内循环只包含蒸发和降水。

(4)看参与水量: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少。

2.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降水的因素(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4)影响下渗的因素微导图法分析水循环的相关问题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水循环各个环节中,目前人类能影响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2)甲处反映的水循环环节的地理意义是( )A.塑造地表形态B.使海平面上升C.维持全球热量平衡D.使海洋水转化为陆地水解析:第(1)题,根据水循环环节和图示箭头可以看出,①表示海洋水体的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③表示陆地上的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

2023年《微专题-小练习》地理老教材专题小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2023年《微专题-小练习》地理老教材专题小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

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2.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海陆间循环B.跨流域调水C.水库D.地下水补给湖水[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

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

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4.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A.1961~1979年B.1970~1989年C.1980~1999年D.2000~2020年5.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A.沙尘天气增多B.灌溉面积扩大C.湖岸线较稳定D.绿洲面积增加二、综合题6.[2021·浙江1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

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

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

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____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1.C本题考查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陆地水与水循环

陆地水与水循环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 领域
主要 环节 及示 意图
海洋和陆地之 间
陆地和陆地上 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 空之间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最重要的类型 携带水量最大 ,又称大循环 补给陆地水的 的水循环,是 特点 ,使陆地水得 水量很小 海陆间循环的 到补充,水资 近十倍 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水 循环的地表径 塔里木河流域 降落在海洋上 典例 流,夏季风参 的降水 的雨水 与了水循环的 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 回答2~3题。 • 2.该水库可能位于 ( ) • A.东北平原 • B.江淮地区 • C.西北内陆 • D横断山区 •【答案】 B
• 3.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 A.5月 B.6月 • C.9月 D.10月
【答案】 D
• 2009年8月7日特大台风“莫拉克”袭击了台湾、福建 等地,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据此完 成5~6题。 • 5.未登陆的台风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一种类型( )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 C.海陆间循环 D.不能确定
• • • • 6.“莫拉克”登陆属于水循环哪一个环节(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的判断。台风是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其充足水汽来源于海 上水汽蒸发,未登陆的台风,特大暴雨仍降落回洋面,属于 海上内循环。“莫拉克”将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带到陆地上空 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 【答案】 5.A 6.B
•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如修建水库 和植树造林。 •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充分了解并遵循水 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水资源的循环周期,会 出现枯水现象。因此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不 受污染为前提。 • (3)沼泽大面积排干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过量抽取地下水,造 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 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 灾害。 • (4)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 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部分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面临水资源 短缺的危机。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4.(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 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 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 坏地表植被
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 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 害
围湖造田
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会减弱 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
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 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1)指出7、8月份松花江流域降 水水汽的主要来源。(4分)
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的水汽; (2分)当地蒸发(腾)到大气 中的水汽。(2分)
6.(2021年南宁市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这就是水平衡原理。地处我国东北的松花江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显 著,洪涝和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2013年8月,该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图10示 意松花江流域范围,表2为流域内7、8月水循环相对量多年平均值(以降水量为 100%)。7、8月该流域多年储水变化量接近为0。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
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会使地下水位
用水不当
下降,导致地面下沉,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
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沿海地区出现海水
入侵现象
林冠截留是指在降水过程中,水分被地表植被接收并直接蒸发而没有进入土壤 的过程。研究表明,林冠截留能力与降水特征,以及林冠郁闭度(乔木遮蔽地 面的程度)、树种组成及冠层密(厚)度等特征有关。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天然 林(实线)和辽东人工林(虚线)的林冠截留情况比较。据此完成1~3题。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是指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和水体的结合体,包括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冰川等。

这些陆地水体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循环的相互关系。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水体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雨水或雪水在陆地上形成河流,河流将水流向海洋。

海洋中的水蒸气又通过蒸发形成云层,最终降落为降水,重新回到陆地上形成河流或湖泊。

这种循环使得陆地水体之间的水资源得以共享和再利用,保持了水资源的持续供应。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物质交换的相互关系。

河流是陆地上水分和溶解物质的运输通道,它们将来自陆地的泥沙、养分和有机物输送到海洋中。

这些物质的输入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海洋中的养分也会通过海洋水流的作用被输送到陆地上,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养分。

陆地水体之间还存在着生物迁移的相互关系。

河流、湖泊和湿地等陆地水体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许多鱼类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在不同的水体之间迁移,以完成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这种生物迁移对维持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而冰川是高山地区的重要水源,它们的融化水流也会形成河流,为下游的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体现在气候调节方面。

陆地水体的蒸发作用能够释放大量的水蒸气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的湿度。

这种湿度的增加对降水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地区的气候。

例如,大面积的湿地和湖泊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能,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而冰川的存在也能够影响周围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水循环、物质交换、生物迁移和气候调节是这种相互关系的体现。

这种相互关系不仅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陆地水体,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生存。

高中地理教学:水循环及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教学:水循环及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及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一、选择题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工降雨B.围湖造田C.开发地下水D.封山育林解析:1.B 2.D 第1题,蒸腾作用减弱说明植被覆盖率降低,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作用,故植被减少会使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从而直接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第2题,因为地表径流增加是源于植被减少,故稳定径流量的措施应是恢复植被。

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政策,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

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

据此回答第3题:3.甲山森林植被恢复后,能够推断出的结论是( )A.乙河平均水位下降B.丙河流量明显增加C.海陆间水循环加快D.两河径流总量减少解析:D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因此两河径流总量减少,D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岩层3下渗的水量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明显增大,平均水位上升,A错误;注入丙河的水量减少,丙河流量减小,B错误;地下水增加后,由于地下水流速比地表水慢,所以流入海洋的时间变长,海陆间水循环的时间变长,C错误。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某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回答4~5题:4.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解析:4.B 5.D 第4题,第5次降水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误;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量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②正确;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正确;植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④错误,B正确。

微专题9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微专题9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微专题9: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年考情统计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24考,分值103分2015课标Ⅰ,1、2,8分2015课标Ⅱ,9、10,8分2015天津,8、9,8分2015,11、12,8分2014课标Ⅱ,6、7,8分2014,11、12,8分2014天津,13⑶,9分201441⑴⑵,10分2013,10,2分2013,九,6分2013,5,4分2013,7,4分2010年——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每年都有考查,其他高考试卷考查频率也很高;考查的容主要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及水文特征,考查的形式是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0.6左右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河治理、工程建设、水污染及治理等为背景来考查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和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典型例题1】(2015·新课标Ⅰ,1、2,8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⑴~⑵题。

⑴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⑵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答案】⑴D ⑵B【考点透析】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们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等,都会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

【复习课件】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复习课件】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考 向 7 水体类型
从存在形式上看
气态
固态
液态
考 向 7 水体类型
从空间分布上看
海洋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海洋水占比96.530% 陆地水占比3.469% 大气水占比0.001%
考 向 7 水体类型
陆地水
陆地上的淡水 资源储量只占 地球上水体总 量的2.53%。
地下水
河流水 冰川水
生物水
湖泊水
1.蒸发影响污染浓度:降水少,蒸发量大,流动性差的湖水,污染物 在湖中积累,污染会逐渐加重; 2.在干旱地区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作用; 3.海洋上蒸发量大,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就多; 4.在蒸发量大、降水稀少的地区,土壤缺少水分,植被难以存活,易 导致沙化; 5.鹅卵石、秸杆、树皮等铺设在土壤表层,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 壤水分蒸发,会增加水资源; 6.海拔较高,纬度较高,则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 7.水田改旱地,减少了可供蒸发的水量; 8.沙漠地区建水库不仅蓄水不足,还会增大蒸发量,可修地窖; 9.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较丰富。
考 向 4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考 向 5 水平衡
1.概念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某个地区在某一 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 是水平衡原理。
降雨越多,水量越大 汛期在雨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
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
地下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 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 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 地下水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和水体是地球上两个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海洋水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水循环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水分蒸发后会形成云层,最终降落到水体中,而水体中的水分也会通过蒸发和降水的方式回到陆地上。

水循环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其次,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物质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物质循环也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而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同时,陆地上的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有机物质,而水体中的生物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摄取浮游植物中的有机物质。

物质循环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最后,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是指地球上能量在不同形态之间的流动过程,包括光能、化学能、热能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能量流动也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同时,陆地上的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化学能,而水体中的生物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摄取浮游植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流动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总之,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对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1-3-2水循环与陆地水体间相互关系

1-1-3-2水循环与陆地水体间相互关系

答案:3.B
4.D
5.C
第30页
返回导航
地理
题组三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2016· 福建福州质检)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时段月平均地表径 流量示意图。据此完成 6~8 题。
第31页
返回导航
地理
6.b 曲线与 a 曲线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C ) A.气温上升 C.植被增加 B.降水减少 D.地势趋陡
考查,一般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 流量,通过曲线图可判断: (1)河流流量大小: 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 例如, 靠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大;靠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 径流量一般较小。
第20页
返回导航
地理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 (夏雨型、冬雨型)和高山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 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 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以降 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可能是夏季,可能是冬季,也 可能年内降水均匀,无明显的汛期。
第15页
返回导航
地理
[尝试解答]
第16页
(1) D (2) C
返回导航
地理
[方法规律]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 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方面,又有不利方面,分析时可从以下四 个角度进行: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2)从空间尺度看, 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如跨流域调水。
答案:1.D
2.C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课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课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大基础——50%的知识自主学会一T以学生为主体>基础点一了解水圈的组成形式及相互关系1.水圈的特点(1)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

⑵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 水圈的组成存在形式: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和固态水。

水体类型:海洋水(最主要)、陆地水和大气水。

3 •陆地水体间的关系:一般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墓础点二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由图忆知]1 •填表分析三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特点。

类型主要环节特点海上内循环A蒸发T B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乂海陆间循环人水D 地衣径流蒸-汽〜降T发输水下潘->G地下植挺最重要的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I燕发一|降水F植物裁腾一1循环水量少丄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环节。

3•人类活动对E(填字母)环节影响最大,主要体现:改变时间分布规律修建水库,水循坏示息圏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4•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 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 塑造:地表形态。

[特别提醒](1) 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水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相变化。

⑵外流区域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题组练通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如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

读图完成1〜2题。

1 •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A• 79 13 B. 79 8C. 21 13D. 21 82. 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A .①②B.①③C .②③D .③④解析:1.D 2.C 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表面水体蒸发量最大的是海洋,这些水体大部分形成海洋上的降水,故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由此可推断出图中海水蒸发为87,海洋上的降水为79,陆地蒸发为13,陆地降水为21 ;陆地降水除了被蒸发的部分,剩余部分以径流的形式流回海洋,故入海径流量为&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环节a为水汽输送,该环节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其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环节b为地表径流,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9: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考点命题规律分析】【典型例题1】(2015·新课标Ⅰ,1、2,8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⑴~⑵题。

⑴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⑵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答案】⑴D ⑵B【考点透析】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们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等,都会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和蒸腾,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典型例题2】(2015·新课标Ⅱ,9、10,8分)圣劳伦斯河(图3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3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⑴~⑵题。

⑴蒙特利尔失控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⑵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答案】⑴C ⑵B【考点透析】二、陆地水体的补给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河流水文特征即水情,主要是从河水结构、变化等入手,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以及特殊水文现象(如凌汛、断流)等方面。

(1)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

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2)水位(汛期):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

(3)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4)结冰期: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长。

有结冰期,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_。

(5)流速(水能):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大、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典例精析】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⑴D ⑵C【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年高考真题](2015•天津卷,8、9,8分)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2015•四川卷,11、12,8分)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据材料回答3~4题。

3.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4.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2015·海南卷,8、9,8分)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

据此完成5~6题。

5.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6.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2014·新课标Ⅱ,6、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8.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9.(2014·广东,41⑴⑵,10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⑵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季节。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10.(2013·江苏地理,10,2分)图下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 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冶的呼吁。

读图回答第10题。

10.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2013四川文综,5,4分)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11题。

1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2013广东文综,7,4分)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加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3年高考真题]1.C2.B【解析】试题分析:1.艾比湖面积的缩小,注入淡水减少,蒸发水分增多,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坏,出现鱼类死亡,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面缩小,湖水蒸发量减少;而湖水减少,自净能力减弱。

故选C。

2.湖泊面积萎缩主要是因灌溉用水增多,所以主要的措施应该是退耕怀林,保护水源;而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修建水库无水可储存,也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湖泊面积萎缩与水质无关。

故选B.【考点定位】本题结合西部内陆湖面积缩小,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名师点睛】因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度便愈来愈高,潮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

注入咸水湖的水都是淡水,而蒸发也为淡水;咸水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水资源短缺,因人口增长过快,开垦大量耕地,导致灌溉水增多,注入湖泊的水减少,这是引起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

因此防止措施要控制人口数量、退耕还林还草、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3.D4.C【解析】第3题,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湖面中心水深,受陆地影响小,结冰晚于边缘;该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不在山谷中;北部的纬度较南部高,故封冻期长于南部。

第4题,贝加尔湖结冰时使湖区环境的气温升高或下降减慢;融冰时使湖区气温降低;湖泊调节气候,减小了气温年较差;冰层不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面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5.D6.B【解析】第5题,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实现了不同类型水体的交换,维护全球的水量平衡,而径流还可以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将陆地矿物质搬运到海洋中,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

第6题,地表和地下径流不断将地表矿物质搬运到海洋中,而海洋蒸发主要是水汽蒸发,故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不断增加。

7.A 8.C【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降水落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径流(蓝水),另一部分蒸发(绿水)。

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部分。

7、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

A正确。

8、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

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察能力】获取信息并将其分类的能力比例数值的计算能力【地理原理】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河流的水文特征农业生产技术(覆盖地膜)对区位因素(水源、气候)的改良。

9.【解析】第(1)题,珠江水系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补给水源应以雨水为主,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第(2)题,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西江水电站较多,分布在干支流的不同河段,有明显的梯级开发特征;水能资源丰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流量大,二是落差大。

【答案】(1)大气降水冬季[来源:学,科,网Z,X,X,K](2)梯级径流量大,落差较大10.D【解析】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月牙泉的形成是泉水在洼地汇聚,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所以导致泉水干涸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补给量不断减少,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期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11.D【解析】降水量越大水循环就越活跃,由图可知5-9月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结合题干中的“北半球亚热带某地”可以判读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冬季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