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民法典》实施学习讨论发言稿----做到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学而用“法”
学习《民法典》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学习《民法典》研讨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民法典》的相关问题。
首先,我想谈一下学习《民法典》的必要性。
作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是我国立法工作的重大成果,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民法典》,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更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对法治思维的培养。
其次,我想谈一下学习《民法典》的难点。
《民法典》是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包括了物权、合同权、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乏专业性很强的条文。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些内容可能比较复杂,需要借助专业的学习渠道和工具来理解。
而且,《民法典》的内容与大家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学习《民法典》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课本、教材等正式渠道来了解《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法律培训班、听取专家讲座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法典》的具体条文和适用情况。
此外,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如在线学习平台、法律知识问答平台等,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疑惑。
最后,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社区、学校、企业等组织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提高对《民法典》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我想谈一下学习《民法典》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民法典》,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
在现代社会,法治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法治素养已经成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民法典》可以帮助我们从法律的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我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思维能力,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我对学习《民法典》的一些初步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讨论。
《民法典》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法典,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加强学习、推动研讨,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领导干部学习《民法典》讨论稿2篇
领导干部学习《民法典》讨论稿2篇--深化中国特色民事权利体系研究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通过本次民法典宣讲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的又一大新的里程碑。
在学习中,我边学边思考,让自己跟快更好的学习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实施,使民法典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对完善和细化各项人民权益保障制度作出重要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保障人民权益提到新的高度,不仅提出加强人权法治保障的重要要求,而且对保障和发展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利进行理论阐述和制度设计,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将人格权保护与人身权、财产权保护并列,为编纂民法典、丰富和发展我国民事权利理论提供了思想指引。
更好维护人民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发展的鲜亮理论底色。
民法典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维护和发展人民权益,是创新发展我国民法权利理论的重要方向。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为立法宗旨,以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为主题主线,全方位宣示和规定了民事主体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权利。
民法典按照一般权利、类型权利、特别权利、具体权利的逻辑,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
总则编对民事权利作了一般规定,各分编分别规定了民事主体的物权、债权、人格权、婚姻和家庭生活领域的身份权、继承权,以及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
在每一类权利和每一项权利之下,又包含更具体的权利规定。
比如,在物权之下,规定了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在用益物权之下,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一系列贴近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
此外,还规定了不少新的权利或权益。
例如,居住权以及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等。
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交流发言材料
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交流发言材料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
这部法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不由让人畅想当“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民法典有多么大的意义,它的亮点是什么,这些大家看看新闻就可以心中有数。
民法典的亮点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呈现出来不少亮点比如未成年人受性侵、降低行为能力的年龄、延长诉讼时效等等。
民法典做为社会的基本法,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抒发。
民法典全面提高了国家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契合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须要,通过具体内容规范,同时实现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民法典的施行,就是保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须要,小至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大至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维护、私有财产维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出依据。
民法典的施行,使公民更存有自尊地生活,确保人人拥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除了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健全,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跃上新台阶。
构建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
他建议,民法典颁布后,普法教育要及时跟上,尤其要通过教科书、现代通讯网络进行普及,普法教育要进机关单位、进学校社区,走进千家万户。
2022年5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表示民法典),一经发布,沦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和探讨的热点。
做为基层干部,就要上铺这个热点,强化民法典自学宣传的同时,搞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带头人和老实人,使民法典植根于于心、识者行。
贯彻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发言2
贯彻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发言2
民法典是时代标杆,我们需积极主动学习并宣传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和意义。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X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X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除此之外,民法典还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应深刻领会民法典的内涵,履行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职责。
民法典是时代标杆,我们应加强日常生活的普法宣传,以推进人人懂法、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实效。
民法典设计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
民法典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群众权益,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有序性,提升社会的和谐度。
民法典是时代标杆,我们需做党的声音的传播者,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民法典有效实施需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与信任。
这就离不开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这样既能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同时也是敦促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民法典,做知法、。
学习民法典感悟体会交流发言1
学习民法典感悟体会交流发言1
学好民法典,党员干部要做学习的排头兵。
民法典作为人民的法典,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百姓心为中心是其诞生之初的重要使命,指出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深入系统的学好民法典,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充分认识《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民法典普法宣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让《民法典》深入心里,提高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真正学好学通民法典,明白其根本内涵,才能在基层管理中用到实处,用得精准,才能更好为群众服务。
用好民法典,党员干部要做人民的子弟兵。
民法典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用以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走群众路线,接地气,聚焦了人民日常生活中许多关心的问题,并且很多条文也都是司法解释或者是经由长期的司法实践上升为法律条文的,跟中国现实是匹配的。
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用真情感动群众,只有常怀为民之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为民服务基本宗旨,想方设法聆听群众的原声,才能知道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只有将。
民法典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我们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的颁布,是对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整合,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它涵盖了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宣传和遵守《民法典》,让这部法典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在学习《民法典》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要把民法典宣传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八五”普法规划的重中之重,以“十进”为抓手,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开展学习宣传。
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要突出抓好学法教育,让他们成为民法典的宣传者、维护者和践行者。
二是建设法治政府。
我们要以民法典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将民法典实施融入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公平竞争问题投诉举报和法律维权机制,促进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
我们要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加强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普法,推动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民法典的宣传者、维护者、践行者。
四是带头遵守民法典。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我们要带头遵守民法典,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提高政治站位,不铤而走险,不打法律擦边球,深刻认识到依法治理才是最可靠、最稳定、最长久的治理。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民法典的学习和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切实遵守《民法典》,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法典研讨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民法典研讨交流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和实践应用。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一、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民法典是一部全面规范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1. 完善民事法律体系。
民法典涵盖了人身、财产、合同、继承、侵权等多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事法律体系。
这有助于规范民事行为,保护民事权利,维护民事秩序。
2. 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民法典明确了民事权利和义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民法典的指导下,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有效维护。
3.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民法典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有利于消除不公平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民法典的约束下,社会关系将更加和谐。
4. 推动经济发展。
民法典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在民法典的引导下,我国经济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民法典的实践应用1. 强化民事主体地位。
民法典明确了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在民法典的指导下,民事主体应充分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 规范民事行为。
民法典对民事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有助于防止民事纠纷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民法典精神,规范民事行为,维护民事秩序。
3. 保障民事权利。
民法典明确了民事权利的种类、内容和保护方式,有利于保障民事权利的实现。
在民法典的指导下,我们要积极维护民事权利,防止权利受到侵害。
4. 促进合同履行。
民法典对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有利于促进合同履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依法履行合同,确保合同双方合法权益。
5. 维护家庭和谐。
民法典对家庭关系进行了规范,有利于维护家庭和谐。
在民法典的指导下,我们要尊重家庭关系,关心家庭成员,促进家庭和谐。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交流发言多篇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交流发言多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交流发言 3 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以1986 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后,形成民法总则草案,于2022年 3 月通过审议。
民法总则通过后,经过法制工作委员会和相关单位的艰苦努力,形成了包括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 6 个分编在内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分别通过了审议,并与民法总则合并,顺利完成了第二步。
今年 5 月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是新中国70 多年来民事立法和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二,民法典是顺应时代的精神产物。
当今,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对保护合法权益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编纂民法典正当其时。
总的感到,民法典草案顺应新时代、回应新技术,注重将科技发展的因素充分融入法典中,既凸显各界观念的进步,更体现了在立法过程中,社会各界对新时代、新现象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立法态度,又顺应了新事物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比如,将人格权单独成编规定是我国民法典体系顺应时代需求而进行的重大创新,是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全面保障个人人格尊严、保障人民体面生活的重要举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疫情影响下,大家对新冠肺炎是否造成合同履行中的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而民法典的确立将从法律层面给予确认正式规则。
可以看到,从民法典草案规定履行合同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到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再到制定高空坠物侵权责任分摊规则等,都回应了时代需要,顺应了时代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三,民法典是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必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彰显着这个民族鲜明的精神特质。
党员学习《民法典》座谈会发言材料
党员学习《民法典》座谈会发言材料党员学习《民法典》座谈会发言材料三篇党员学习《民法典》座谈会发言材料1着力在加强宣传教育上下功夫,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把民法典宣传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八五”普法规划的重中之重,以民法典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等“十进”为抓手,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开展学习宣传。
突出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学法教育。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加强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普法,推动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民法典的宣传者、维护者、践行者。
着力在建设法治政府上下功夫,以民法典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把民法典实施融入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强弱项、补短板”活动,推动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出台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公平竞争问题投诉举报和法律维权机制,加快构建备案审查、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应诉“三位一体”大监督格局,促进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着力在深化社会治理上下功夫,用民法典推动三治融合、构建法治社会。
把民法典作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法治蓝本”,发挥覆盖全省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用,服务民法典实施“最后一公里”。
健全非诉讼纠纷化解平台,深入推进以“五大体系”为路径的法治社会建设,用民法典精神推动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软法”体系完善,推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党员学习《民法典》座谈会发言材料2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要把学习贯彻民法典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更加自觉带头学习运用,既掌握看得见的“法条”,更深刻理解看不见的“法理”,充分领会饱含的人文理念、平等思想和法治意蕴,更加精准有效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推动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及时做好有关政策法规文件立、改、废工作,跟踪关注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立法、司法机关提出释法的意见建议,确保贯彻实施工作衔接顺畅。
《民法典学习体会感悟研讨发言》
《民法典学习体会感悟研讨发言》民法典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准确理解和适用民事法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期,我对民法典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参加了学习体会发言研讨会,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的总称和总体规范,是我国现行民事法律体系的法典化结果。
民法典以法典形式呈现,将以往分散的各种法律规范集中起来,形成了系统完备、内在和谐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
这不仅对于我国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明确和稳定的保障。
其次,在学习民法典的过程中,我对民事责任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因违约、侵权等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对民事责任做出了详细和系统的规定,涉及到侵权责任、合同责任、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多个方面。
学习中,我更加明确了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了解了合同责任的履行义务和违约责任的后果。
这为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处理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参考。
此外,我还对民法典中的人格权也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人格权是公民以及法人、其他组织保护自身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权利,是民法典保护公民和法人利益的核心内容之一、学习中,我了解到民法典对人格权的保护从立法意图到具体规定都较为完备,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保护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权,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此外,在参加学习体会发言研讨会中,我还借着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讨论,获取到了更多的学习启发。
不同同学对民法典的理解和体会不尽相同,通过听取他们的发言,我对民法典的一些条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民法典。
总之,通过对民法典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和总体规范,对于我国法制建设和合法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民法典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此次民法典交流研讨会上发言。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研究者,我对民法典的制定与实施非常关注,并且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首先,民法典的制定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一步。
我国的法制建设历经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修改和修订,民法典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民法典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建立起一个科学、系统、稳定的民事法律体系,为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其次,民法典的制定需要立足于实践和国情。
我国的民法典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研和倾听各方面的声音,结合实践经验和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规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法典的实施效果和社会认可度。
第三,民法典的实施需要倡导社会共治。
民法典将成为公民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法律,它不仅仅是规定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工具,更是倡导社会共治的载体。
民法典的实施需要倡导公民积极参与、自觉遵守法律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只有在一个全体公民充满法治意识和法律责任感的社会中,民法典才能真正起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最后,我对民法典的实施有一些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民法典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宣传教育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二是建立健全民法典的解释和适用机制。
民法典的规定非常复杂,需要有相应的解释和适用机制来指导实践,确保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三是加强对民法典实施的监督和评估。
监督和评估是民法典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法律的顺利落地实施。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支持。
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民法典的实施一定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效,为我国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学习民法典的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心得体会。
民法典作为我国民事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学习民法典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民法典的编纂历程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始于1986年,历经3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的编纂过程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民法典的基本原则1. 公平原则:民法典以公平为基本原则,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 公序良俗原则:民法典强调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维护社会秩序和良好风尚。
3. 诚信原则:民法典倡导诚实守信,维护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4. 保障人权原则:民法典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民法典的主要内容1. 总则:总则部分明确了民法典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立法目的,为民法典的贯彻执行奠定了基础。
2. 物权编:物权编规定了物的归属和利用,明确了物权的基本原则和各类物权的内容,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
3. 合同编:合同编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基本规则,规范了市场经济中的合同关系。
4. 婚姻家庭编:婚姻家庭编规定了婚姻、家庭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了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
5. 继承编:继承编规定了继承的基本原则和继承人的权利义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遗产权益。
6. 侵权责任编:侵权责任编规定了侵权行为、责任承担和赔偿方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7. 侵权责任编:侵权责任编规定了侵权行为、责任承担和赔偿方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学习民法典的心得体会1. 深刻认识民法典的重要意义。
民法典是我国民事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民法典研讨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作为一部全面规范民事关系的法律,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和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几点关于民法典的研讨交流意见。
一、民法典的立法意义民法典的颁布是我国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首先,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其次,民法典的颁布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民法典的颁布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二、民法典的主要内容1.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民法典确立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公序良俗等。
这些原则是民法典的灵魂,贯穿于整个民法典的立法过程和实施过程中。
2. 民事主体民法典明确了民事主体的范围,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民事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
3. 民事权利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权利的种类、内容和保护方式,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的核心利益,是民法典的核心内容。
4. 民事义务民法典规定了民事义务的种类、内容和履行方式,包括财产义务、人身义务、知识产权义务等。
民事义务是民事主体的责任,是民法典的重要保障。
5. 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内容和效力,包括合同、代理、赠与、继承等。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现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重要手段。
6. 民事责任民法典规定了民事责任的种类、内容和承担方式,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等。
民事责任是民法典的重要保障,有利于维护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
三、学习民法典的体会1. 深入理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学习民法典,首先要深入理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将其贯穿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2. 加强民法典的宣传普及民法典是一部面向全体公民的法律,要加强民法典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法治意识,使民法典成为全民的“生活法典”。
民法典活动领导发言稿
民法典活动领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同事们:
《民法典》是我国民法的总纲,是全民法系统的基础和总纲。
《民法典》编纂完成并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法的重要成果,也是现代法治建设的一项里程碑。
今天,我们举行这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民法典》,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升。
我在此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要深入学习《民法典》,增强法治意识。
作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民,我们要把学习《民法典》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理解其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其次,要积极宣传《民法典》,推动法治建设。
宣传是民法典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民法典》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最后,要切实贯彻《民法典》,推进法治治理。
各级领导机关和各部门要结合实际,以《民法典》为指导,切实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落实,推动法治治理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民法典》的重要意义,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共同努力,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党、全面提高执法公正、全面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理论和法律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谢谢大家!。
2021年《民法典》实施学习讨论发言稿2则8
2021年《民法典》实施学习讨论发言稿2则8党员干部《民法典》实施学习讨论发言稿----党员干部要“当好扩音器”、“抓好衡量尺”、“装好配件箱”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通过几天来的民法典的学习,我对这部法典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我对自己的一点点看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不当之处希望共同探讨。
今天,我交流发言的题目是----党员干部“当好扩音器”、“抓好衡量尺”、“装好配件箱”。
我想从以下方面谈谈感受。
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基层法治建设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基层应该借助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风口,运用“当好扩音器”、“抓好衡量尺”、“装好配件箱”这三招,推动基层法治建设,更好地发挥民法典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
第一招,当好民法典普法宣传的“扩音器”。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要有效推动民法典更好实施,基层就要自觉当好“扩音器”,广泛开展民法典的宣传普法工作,让民法典真正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党员干部要带头学。
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带头学习。
党校和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应当开设民法典专题课程,组织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带头学。
尤其是对于基层较为普遍的涉及婚姻、土地产权、邻里纠纷等领域的问题要重点关注,不断提高自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群众看到“学法有用,学法能用”,在群众中形成“榜样”示范,带动基层群众跟着学、乐意学。
基层要广泛动员一起学要将其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要大力推动民法典宣传普法深入基层社区、村子和中小学校,营造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养成懂爱、爱法、守法的意识和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的习惯及能力。
学习《民法典》讨论会发言稿四篇
学习《民法典》讨论会发言稿四篇目录(篇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和维护民法典(篇二)党员干部“当好扩音器”、“抓好衡量尺”、“装好配件箱”(篇三)做到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学而用“法”(篇四)民法典的重大大意义(篇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和维护民法典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通过几天来的民法典的学习,我对这部法典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我对自己的一点点看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不当之处希望共同探讨。
今天,我交流发言的题目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和维护民法典”。
我想从以下方面谈谈感受。
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民法典。
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权利种类,确认和保障民事权利,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回应了人民群众需求。
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自身首先要学法、懂法,将法律学习运用到工作中,要自觉通过各种形式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素养,提高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云红法律武器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民法典。
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
要深入群众,做好模范,真心实意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维护民法典。
要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强化民法典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保障作用,用好民法典来造福社会,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激发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动力。
在民法典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范文)
在民法典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教授、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的民法典学习研讨会上发言。
今天,我们围绕着全新的民法典展开讨论,这是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法治进程的重要推进。
学习研讨会是我们共同分享,共同探讨民法典即将实施的重要契机。
今天,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学习和思考。
首先,民法典的意义和作用。
民法典是一部以保护人民权益为核心、以调整人民关系为目的的立法典范。
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法传统积淀,以及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都为编纂、实施民法典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法典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一是彰显法治的导向。
民法典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治体系,它规范了公民和法人之间的权益关系,构筑了一个稳定的法律秩序。
通过民法典的实施,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二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法典的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民法典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协调了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关系,保护了合同自由和财产权益,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是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能力。
民法典的推出,将加深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提高法治观念和能力,促进法治意识的普及和加强。
同时,民法典也将规范和约束公民的行为,引导公民依法行事,增强社会和谐,推动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我国民法典的特点与亮点。
我国的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充分借鉴了世界各国的法律理念和实践经验,充分考虑了我们国家的国情和现实问题。
因此,我国的民法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与亮点:一是现代化。
民法典继承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法传统,与时俱进地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法律科学性、规范性和现代性。
同时,民法典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
二是内外联系的良好平衡。
民法典将我国的法律制度与国际规范相结合,兼顾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内需与符合国际惯例的外需。
国旗下讲话“学习《民法典》 争做懂法人”
国旗下讲话“学习《民法典》争做懂法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学习《民法典》,争做懂法人。
伟大诗人歌德说过:“能够带来安定的无非是两种力量,一种是道德,而另一种就是法治”。
当我们谈及“法治”这个严肃的词汇时,自然联想到了法律。
众所周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但有这样一部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
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它就重在保护私权利,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它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权利,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在《民法典》未出世之时,许多社会问题曾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存在诸多争议。
比如救助摔倒老人受到讹诈,见义勇为反成被告等。
为有效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劝不劝”等法律与道德风险,《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些条文实际上是为见义勇为者撑腰,提倡助人为乐,解除“好人”的后顾之忧。
《民法典》不仅引导人们公平正义,向上向善,还引导人们诚实守信。
《民法典》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论语》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家无信不和,国无信则衰”。
没有诚信,寸步难行。
不管我们是在学校读书,还是将来参加工作走向社会,都要做一个讲信义,重承诺的人。
厉行节约、保护环境也在《民法典》有所体现,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勤俭节约呢?《民法典》中有规定,中华传统有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否则,也是违法!“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干部《民法典》实施学习讨论发言稿3----做到人人知“法”,人人懂“法”,
人人学而用“法”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通过几天来的民法典的学习,我对这部法典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我对自己的一点点看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不当之处希望共同探讨。
今天,我交流发言的题目是----做到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学而用“法”。
我想从以下方面谈谈感受。
提起法术,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电视剧中修行之法,剧中大神总是能腾云御剑,变化多端,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电视剧中的法术到底是虚无缥缈,学好用好现实生活中的“法”术才是关键。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笔者认为,民法典才是2现实生活中更高深的“法”术,党员干部只有学好练好这门法典,才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以人民为中心”是学好民法典的内在心诀。
法术皆有心诀,顾名思义,民法典即民事的法典,以人民为中心是其必修心诀。
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
法典规范了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其间,法典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民事权利的保障以及人格尊严的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规范执法、公正司法”是用好民法典的外在招式。
不论是武功还是法术都有招式,即便是号称“无招胜有招”的独孤九剑还有破剑式、破刀式、破枪氏等等三百六十种招式变化。
民法典这门“法”术也是如此。
首招就是要规范执法。
必须明确认识民法典出台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杜绝滥用职权、执行制度不严等问题,完善落实执法责任制。
次招就是要公正司法。
所谓力发于意,确保公正司法最关键的就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司法工作者需拿捏好心中那杆公平之秤,摒弃“贪嗔痴”
的砝码,铸就良心的秤砣。
最后一招是“变招”。
“法与时转则治。
”法贵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要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技术发展进步新需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
当然,功夫越高,责任越大。
我们在用好民法典保障好自己的切身权利的同时,更不能忘了法典要求我们每一个习“法”人时时事事遵守法律的义务,做一个正直正义的“修法者”,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只有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学而用“法”,才能将法典上的“法术”发扬光大,才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