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政治《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

统编版高中政治《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

统编版高中政治《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全面依法治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9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第1课时《全面依法治国》。

详细内容如下:1. 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3.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2. 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增强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认识;3. 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2. 教学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讲解新课:(1)全面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和原则;(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特点和实践;(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全面依法治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全面依法治国2. 内容:(1)含义、意义和原则;(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3)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4)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件(1)(共26张PPT)

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件(1)(共26张PPT)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拓展延伸】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要用道德滋养法 治精神,强化道德对 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使道德和法治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德治 和法治是车之两轮, 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 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 更高的要求。
(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属于不同范畴。前者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 后者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
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七课 全面依法治国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的正确性;相信 依法治国下的中国能够实现公平正义。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明白依法治国的方略的底层设计,理解依法治国方 略的系统性、渐进性和持久性。理解该目标和原则符合我国国情。 【法治意识】明白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树立法治观念,将 法治与生活结合起来。 【公共参与】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国家立法中去,同时个人要学法、懂法、 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法治中国的氛围。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加快形成完备的 法律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有法律260多部、行政法
规700多部、地方性法规9000多部、行

政规章110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已经形成,但还需适应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
宪法相关法部门 民商法部门
行政法部门


经济法部门
法 律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原因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依法治国ppt课件

坚持依法治国ppt课件
知识链接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 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 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修正)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 含 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
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义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 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 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 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法律的遵守需要道 德的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
法律
支持、保障 体现、维护、规范
道德
要求办事,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 做,法律要求做的一定去做。 • 3、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知识。 • 4、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自觉维护 法律的尊严。 • 5、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学会依法维权。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党内法规的 立、改、废、释工作,形成完善的党 内法规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 度保障。
强化党内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建立健 全党内法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党 内法规得到有效执行,维护党内法规 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 形式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 党员干部的法规意识,营造尊法学法 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严格执法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 为,提高执法效率和公信力,保
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弘扬法治精神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 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宪法法律至上
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不得有超越 宪法法律的特权。
权力制约和监督
国家权力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防止权 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司法公正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保障公民 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严格依法 行政,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提高法治专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其职业保障和职业发展。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完善诉讼制度
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明确各自职 责权限和工作程序。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确保侦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 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 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 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 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 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 定性作用。

《坚持依宪治国》PPT优秀课件

《坚持依宪治国》PPT优秀课件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1框 坚持依宪治国
-.
学习目标
1.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 法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权威。(素养)
2.结合“探究与分享”等栏目的学习,认识宪法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 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重点)
板书设计Biblioteka 宪法的本质、构成、内容坚 根本活动准则

维护宪法权威做法



规定的内容方面
国 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方面
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
的根本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其主他要保法障律适龄儿童、通少年常接只受是国家生了活哪中些的行为一是般犯性罪问并题应当、负某何一
义务教育的权利,保方证面义务的教规定。 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
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
刑事处罚的法律。
学习任务三
阅读P23-P25内容,思考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学习任务三
阅读P23-P25内容,思考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规中华定人内民容共:和国宪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
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
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
制本度 权、利宪根和法本义任务务等、国公家民生的活国基中家生活中民 序带事 ,有关 弘全系 扬局社,会维性主护、义社根核会本心和性价经值济的观秩问。题。
构成:共4章143条 内容: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
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本质:宪 集法 中是 体党现和。人民意志的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P20-P21页的内容,概括我国宪法的本质、构成及主要内容。

教科版九年级第六课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第六课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课件

• 一个死囚犯的绝笔 • “对一个被羁押的人来说,自由是最宝贵 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刚18岁,绚丽年 华因罪恶不得不随风而逝。回想过去,自 己玩世不恭,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对人 民犯下弥天大罪,给家庭带来无尽痛 苦……假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遵纪 守法,重新做人!” • 这是一个年轻的死囚的绝笔,字字句句包 含着愧疚与悔恨。他跨入成年门槛3个月, 就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材料三: 在吴法官十多年办案经历中,曾遇到这
• 材料四 • 1994年1月20日,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村民佘祥林的妻 子张在玉失踪。数月后,当地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女尸, 经张在玉家人辨认死者与张在玉特征相符。公安机关根据 张在玉家人的指认将佘祥林作为犯罪嫌疑人逮捕。1994年 10月13日佘祥林被原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之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发回重审。后因行政区划变更,佘祥林一案被移 送给京山县人民法院审理。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 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徙 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佘不服提出上诉,同年9月22 日,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随后, 佘祥林开始在沙洋监狱服刑。2005年3月28日,张在玉的 突然归来证明佘祥林当年被冤枉了。2005年4月13日,在 监狱中度过了11个春秋的佘祥林,被法庭宣判无罪并当庭 释放。2005年9月2日,因“杀妻”冤案提出国家赔偿的佘 祥林获得25.58万元人身侵权赔偿金。 • 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请回答: 以上二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违法必究是依法 治国的有力保障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 • • 有法可依(前提) 有法必依(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 ( 关键 ) 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PPT统编版课件(2024)

《全面依法治国》PPT统编版课件(2024)

探索
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创新,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强法治宣传 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2024/1/30
14
04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
2024/1/30
15
司法公正的含义与意义
2024/1/30
含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必须严格、公正 、不偏不倚地依法裁判,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公平正义的 维护。
2024/1/30
含义
政府依法行政是指政府机关在行 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据法律法 规的规定,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 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意义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
12
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合法行政原则
政府行为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 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法治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法治经验,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6
THANK YOU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2024/1/30
宪法的监督制度包括违宪审查制度、宪 法解释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等,旨在保
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各级人民法 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 审判权和检察权,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10
03
政府依法行政
2024/1/30
11
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与意义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审判效率和 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和透明。

《认识依法治国》培训课件

《认识依法治国》培训课件
严格公正司法
加强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使每个公民都能在 司法程序中得到公正对待。
强化法律实施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质
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公民更加了解法 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进程。
04
CATALOGUE
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立法不健全
执法不严格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法律体系,但随 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法律法规未能及时更 新,导致在某些领域存在立法空白。
司法不公正
在部分地区,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处理不 够严格,甚至存在包庇现象,导致一些违 法犯罪行为未能得到有效打击。
完善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确保各项事务有法可依, 推动政府工作的规范化、 标准化。
强化执法监督
建立执法监督机制,规范 执法行为,保障执法公正 、公平、公开。
司法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深化审判制度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审判 流程,提高审判效率,确保司
法公正。
强化检察监督
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完 善监督机制,确保监督到位。
公正司法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保障司法机关 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防止外部干扰, 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使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05
CATALOGUE
结语:依法治国的未来发展
完善法治体系,提高司法公信力
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
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注重立法的科学性、合理 性和可操作性。

《依法治国》PPT课件

《依法治国》PPT课件

《依法治国》PPT课件•依法治国概述•依法治国的核心原则•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经济建设•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依法治国的挑战与前景01依法治国概述依法治国的定义与内涵依法治国的定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政治保障依法治国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完善的法制环境,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秩序。

经济基础依法治国通过公正、公开、透明的法律手段,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社会稳定依法治国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国际形象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的历史与发展历史渊源01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中国历史上也有丰富的法制实践。

发展历程02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法制体系逐步完善,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中国的依法治国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

未来展望03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02依法治国的核心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宪法至上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因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而有所偏袒。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3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相互 理解、相互尊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 神支撑。
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应对全球性经济挑战
提出中国方案,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
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更 加完善。
• 促进作用:法治还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制定和实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法律和政策,可以推动经 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 福感。
02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hapter
宪法地位与功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和社 会创造力。
推进权力清单制度
明确政府各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 督。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01
02
03
完善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 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 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 大行政决策程序。
推进决策公开
及时整改。
B
C
D
监督执纪问责
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 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
派驻机构
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强化派驻机构的监 督职能,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 势。
06
拓展国际视野,参与全球治理 体系变革
Chapter
国际法治合作与交流机制
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 织的法治合作

统编版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

统编版全面依法治国优质课件1

◎民法典的诞生 从1954年首次起草民法典草案,到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中国的民法典编纂之路已走过66个春秋。 历经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四次启动制定后,中国即将正
式步入民法典时代。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5年3月,民法典编纂正式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委牵头五家单位
【命题预测】考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良法来保障善治的?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 加强领导立法,使法律更好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
②中国共产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 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以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三模】 2020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呼之欲出, 我 国民事权利保护即将进入法典时代。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于2015年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随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 委员会在征集了法学界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的意见后,对民法典草案做了 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最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 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 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 治。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PPT课件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PPT课件

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
B.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统一
C.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步一步得以构建
解析: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本质,维
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一步一步得以构建是为了有法可依,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和
1.一个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 标。 2.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 3.一个最本质特征:党的领导。 4.一个基本属性:平等是社会主义法 律的基本属性。 5.一个根本遵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根本遵循。 6.两个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 国相结合。 7.三位一体: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五个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五个原
国家意志的统一则指出了我国法律的性质,故选C项。
答案:C
13-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互动探究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国家行动》等文艺作品反映了当前声 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弘扬了荧屏正气。当然,这股反腐风暴 在广电这个敏感地带也掀起不小的风浪。安徽广播电视台、江苏 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都陆续有高官落马。广告经营是广电领域贪腐头号重灾区,每当一 个电视剧或节目热播,就会有很多广告商主动排队来做广告,这时 候那些能决定谁先上广告的人,就会成为行贿的目标。 (1)依法治国的主体、领导者、依据、对象、目的各是什么? (2)材料启示公民应该如何做到依法治国?
-5-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法治国家》PPT课件

《法治国家》PPT课件

主权利的制度。
-2-
第一框 法治国家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含义: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
执政的国家。
2.内容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
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治社会,正当的法律都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必须反映绝大多
数民众的期望,符合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体现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信
念,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这是为民众遵守规则奠定良好基础。
就此而言,法治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的意志来管理国家和社会。而不
是只强调民众的服从,忽视民众对法治生活的参与。这样会导致法
治与人民完全的割裂,法律只是统治者用来治理民众的工具,其实质
17-
第一框 法治国家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随堂训练
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在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闭会期间,由常委会行使)。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 监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于法律实施的意义,即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治的效力。良法通常应当是能够有效规范
社会生活,并在制定过程中吸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参与,进而符合
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一般公平、正义的观念。不能把法治
的惩罚威慑作用极端放大,却忽视了法治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这样
的法治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或导致腐败猖獗、特权泛滥,其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