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离体叶片不定芽的再生研究
不同培养条件对蓝浆果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1 . 2 . 5 叶片 完 整性 对 不 定 芽 再 生 的 影 响 叶 片 处 理 分 为 叶片 背 面 中脉 横 伤 2刀 ( 刻) 和 叶 片从 中 问 切 断 ( 半) , 以不 做 任何 处 理 为 对 照 ( 全) 。 每 处 理接 种 1 6 枚 叶片, 各3 次 重 复 。5 周后 统 汁再 生 率 并 描 述不 定 芽 色 泽 及 密集 程 度 。
基 中添加 2 O g / I 蔗糖较利 于不定芽的再生 ; 外植体近轴面接触培养基 不定 芽再生效果好 ; 离体叶
片不 经 过 暗培 养 及 其创 伤 口大均 有利 于不 定 芽再 生 。
关键词 : 蓝浆果 ; 离体叶片 ; 培养条件 ; 不定芽再生 中图分类号 : S 6 6 3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3 ) 2 2 —0 1 O 4 一O 4
径, 也是体细胞 突变和遗传育种研究 的基 础手段[ 4 j 。近 年来蓝浆果离体 叶片再生 不定芽 的研究 已取得 了一定
进展 , 并应用 于转 基 因实践 , 但 仍存在 不定芽 再生 率较 低的问题 ; 且 国内 目前 尚无关 于蔗 糖浓度 对蓝 浆果
离体 叶 片不 定 芽 冉 生 影 响 的 相 关 报 道 。该 研 究 以 课 题 组 培 育 出 的南 方 高 丛 蓝 浆 果 品 种 “ 南月” 优选 系 A 1 8离 体 叶 片 为试 材 , 研 究 了不 同 细 胞 分 裂 素 、 蔗糖 浓 度 、 离 体 叶 片 放 置方 式 、 暗 培养 时 间 及 叶 片完 整 性 对 不 定 芽 再 生
叶片为外植体 , 用解 剖刀在其 中脉处 横伤 2刀 ( 不 同切
割方式 处理除外 ) 。基 本 培 养 基 为 WP M, 蔗 糖 浓 度 为 2 5 g / I ( 不 同 蔗糖 浓 度 处 理 的 除 外 ) , 琼脂浓度 为 5 g / I ,
结球甘蓝不定芽诱导及遗传转化的影响因子

本试验在离体培养 条件下对 结球甘蓝 高代 自交系外植
体植株再生及基 因转 化等方 面进行研 究 ,目的在 于建立结 球甘蓝 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 , 为获得具有耐盐 的优 良甘 蓝品 种奠定基础 。
( MS 0 ) 、 预/ 共培养基 ( P M1 、 P M 2 ) 、 选择培 养基 ( S M1 、 S M2 ) 、
( 1 . 南京农业 大学 园艺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5 ;2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江苏 南京 2 1 0 0 1 4 )
关键词 : 结球甘蓝 ;离体培养 ;不定 芽 ;遗传转化 ;农杆菌
中 图分 类 号 : ¥ 6 3 5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 4 4 4 0 ( 2 0 1 3 ) 0 4 - 0 9 1 8 - 0 3
91 8
江苏农业学报( J i a n g s u J . 0 ,A g r . S c i . ) , 2 0 1 3, 2 9 ( 4 ) : 9 1 8~9 2 0
王 肖红 , 曾爱松 , 高
兵, 等 .结球甘蓝不定 芽诱导及遗传转化的影响因子[ J ] . 江苏农业学报 , 2 0 1 3 , 2 9 ( 4 ) : 9 1 8 - 9 2 0
生根培养基 ( R M) 、 细菌培养基 ( Y E P ) , 详见表 1 。
1 . 2 试 验 方 法
1 . 2 . 1 无 菌苗 的 建 立
甘蓝 种 子 经 7 5 % 的酒 精 表 面 消 毒 1
mi n , 1 4 %的次氯 酸钠灭 菌 1 4 m i n , 无 菌水 冲洗 5次 , 接种 于
1 . 2 . 3 . 1 农杆 菌活 化 挑 取 含 有 目的 基 因 载 体 的农 杆 菌 单
结球甘蓝的离体再生及基因转化研究初报

轴的分 化显 著 优 于子 叶 。 由此 可见 , 利用 结球 甘 蓝 外植体诱 导 分 化 与植 株再 生 , 下胚 轴 为 比较 理
想的培养 材料 。
裹 1 不 同外擅体对分化 的影响
培 养条 件 同无 菌 苗。 13 根癌农 杆菌菌 株和质 粒 . 本试验所 用 菌株 由 中国科 学 院遗传 所 提 供 ,
因方 面国 内外 均未见 报道 。本试 验对结 球甘蓝 自
05用 于转化 。 . 14 基 因转化 . 将下 胚 轴 浸 人 已制 好 的 苗 液 中 , 3—5 i mn后 取出, 用滤 纸 吸干表 面菌液 , 种到 MS .,/ 接 +10 oL  ̄
6 A+0 2 o LN A培养 基上 。共培 养 2天后 , 一B ., / A  ̄
收稿 日期 :0 1 8 20 —0 一∞ 1 8 *多 芽 系 指 l 个 芽 以上 , 同 。 0 下
维普资讯
22 植 物激素 对芽 分化 的影 响 . 试验 比较 了 6 A和 K 一B T两 种 细胞分 裂 素 对
} 【 -
时, 其切下 , 入 M 将 插 s+02 gLN A+1m/ .m / A 0 gL 卡那 霉 素 +50 gL头孢霉 素 生根 培 养基 上诱 导 0m/ 生根 。待 苗高 3— c 根 长 2~3m 时 . 4m, c 即进行 炼
维普资讯
山东 农 业科 学
Hale Waihona Puke Sadn mclm i c hnog -uu l c n s A i t Se e
20 年 O2
第1 期
结球甘蓝 的离体 再生及基 因转化研究初报
结球甘蓝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结球甘蓝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本试验以结球甘蓝不同熟性的6个品种为材料,对影响其原生质体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合结球甘蓝原生质体游离、纯化、收集、培养以至再生出完整植株的实用技术体系;为其非对称细胞融合及品种改良与创新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结果如下:1.原生质体的游离条件优化表明:以2% Cellulase R-10+0.5% Pectolase Y-23 +9CPW+5mmol/L MES酶液组合的酶解效果最佳。
其对4d苗龄的结球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进行游离纯化,16h后以100rpm,4min的离心条件对游离的原生质体进行纯化,得到原生质体产量为16.85×105个/g,所获得原生质体活力为86.3%。
2.原生质体培养条件的优化表明:以YP+NAA 0.2mg/L+2,4-D 0.5mg/L+ 6-BA0.2mg/L的原生质体培养效果最佳,10d后细胞分裂频率与40d后植板率分别为20.8%和0.53%。
采用固液双层培养的方法,细胞分裂频率与液体浅层培养相差不大,但植板率明显大于液体浅层培养法获得的植板率。
由MS培养基添加NAA0.025mg/L+2,4-D0.025mg/L+6-BA0.1mg/L对结球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微愈伤组织增殖效果好。
MS培养基附加6-BA 2g/L,ZT 0.5mg/L对结球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芽分化效果较佳。
在结球甘蓝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过程中,往芽分化培养基中添加AgNO37.5mg/L,能明显提高再生绿芽的分化,出芽率由51.3%提高至65.2%,褐化率下降约5个百分点。
取生长状态好的再生绿芽,以1/2MS附加IBA 0.2mg/L为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能全部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植株再生率为100%。
3.再生植株差异性检测表明:所获得的QL再生植株,在外观形态上基本与母本植株相同,仅有数株表型略有不同。
流式细胞仪细胞倍性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其中有79.6%为正常二倍体,9.1%为单倍体植株,6.8%为单/二倍体嵌合体植株,4.5%为四倍体植株。
结球白菜高效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结球白菜高效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的研究(实用版)目录1.引言2.实验材料和方法3.结果分析4.结论5.参考文献正文结球白菜高效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的研究1.引言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L.var.capitata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
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蔬菜作物的繁殖和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结球白菜高效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技术方法,为结球白菜的繁殖和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2.实验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主要包括结球白菜种子、无菌培养基、植物激素、抗生素、蒸馏水和无菌工具等。
2.2 实验方法(1)结球白菜种子的消毒:采用 70% 酒精浸泡 30 分钟,无菌水冲洗,再用 5% 次氯酸钠消毒 20 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2)无菌苗的培养:在无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苗的培养,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更换培养基。
(3)子叶不定芽的切取:切取生长健壮的无菌苗的子叶,保留 1-2 厘米的叶柄,作为外植体。
(4)诱导不定芽再生:将切取的子叶外植体接种在添加了适当浓度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观察不定芽的再生情况。
(5)结果观察:定期观察并记录子叶不定芽的再生情况,拍照记录实验结果。
3.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结球白菜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条件为:植物激素浓度为 6-BA 0.5 mg/L,NAA 0.1 mg/L;抗生素浓度为500 μg/L;培养温度为22-25℃。
在此条件下,子叶不定芽再生率可达到80%以上,且再生芽生长健壮,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
4.结论本研究探讨了结球白菜高效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技术方法,为结球白菜的繁殖和品种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子叶不定芽再生率,为结球白菜的高效繁殖和品种改良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5.参考文献[1] 王红,张晓云,王芳。
结球甘蓝离体培养繁种技术研究

次为 1 d 5。 1 . 生根 培 养试 验 。 .4 2 8月 2 5日进 入生 根培 养 试 验阶 段 , 以
《 现代 农业科 技 >o o 第 1 > l年 2 期
园艺学
结球甘蓝离体培养繁种技术研 究
顾 虹 郭 靖 平庆 江 窦祖 霞 汪荣 锋
( 安徽 省 淮 南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 徽 淮 南 2 2 0 ) 安 3 0 8
摘要 结球 甘蓝 离体培 养繁 种技 术试 验 结果表 明 , 用甘 蓝 离体 腋 芽繁 殖甘 蓝 亲本 , 运 可以 降低种 苗 的 带茵 率 , 高种苗 的抗 性和 原种 提 产量 , 同时使 田间亲本 高度一 致 , 高 了杂 交 l代 的纯度 。 提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成 苗 诱 导 试 验 .
侧切芽接种于① 、 、 ② ③号培养基后 , 3d 经 0 成苗诱导 ,
3种 培养 基 无 明显 差 异 , 芽 自身 处 于生 殖 生长 阶 段 , 腋 内源 激 素无 需 调 整 , 外源 激 素 不 占主 导 地 位 。 因此 , 素作 用 不 激 明显 , 础培 养基 MS及 正 常培 养环境 即可 满 足提 供 腋芽 成 基
1 . 腋 芽消 毒 。0 7年 5月 1 .1 2 20 6日 , 择 无病 、 壮淮 研 皖 选 健 甘 一 号 父 本 花 期 植 株 腋 芽 数 个 , 内 用 洗 衣 粉 上 清 液 浸 室 泡 2 mi 流 水冲 洗 1 , 后用 05 0 n, h然 .%过 氧 乙酸 消毒 2 i, a r n 冲
结球甘蓝离体培养繁种技术研究

结球甘蓝离体培养繁种技术研究摘要结球甘蓝离体培养繁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运用甘蓝离体腋芽繁殖甘蓝亲本,可以降低种苗的带菌率,提高种苗的抗性和原种产量,同时使田间亲本高度一致,提高了杂交1代的纯度。
关键词结球甘蓝;离体培养;繁种;生物学性状;产量结球甘蓝简称甘蓝,又名卷心菜、包菜、洋白菜、茴子白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变种。
其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春夏秋的主要蔬菜之一[1-3]。
甘蓝营养丰富,口感好,并且有抗癌、抗诱变生理功效。
长期以来,利用常规繁种产量低、病害重,特殊年份会严重制约大面积繁种的需要[4-6]。
现利用结球甘蓝离体培养繁育亲本,研究甘蓝高效、高质繁种技术。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结球甘蓝材料为淮研皖甘一号父本田间花期植株腋芽,以播种苗为对照。
1.2试验方法1.2.1腋芽消毒。
2007年5月16日,选择无病、健壮淮研皖甘一号父本花期植株腋芽数个,室内用洗衣粉上清液浸泡20min,流水冲洗1h,然后用0.5%过氧乙酸消毒2min,冲洗后,用75%酒精浸泡30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升汞浸泡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待用。
1.2.2成苗诱导试验。
把待用材料分别接种在培养基①MS+3%糖+琼脂0.625g/L、②MS+6-BA 0.1mg/L+NAA 1.0mg/L+3%糖+琼脂0.625g/L、③MS+6-BA 0.1mg/L+NAA 2.0mg/L+3%糖+琼脂0.625g/L。
置于(25±2)℃恒温、光照1 500Lx 下培养12h。
1.2.3增殖培养试验。
6月13日以培养基①所出苗为增殖试验基本材料,分别转入培养基④MS+6-BA 1.0mg/L+NAA 0.1 mg/L+3%糖+琼脂0.625g/L、⑤MS+6-BA 1.5mg/L+NAA 0.1 mg/L+3%糖+琼脂0.625g/L、⑥MS+6-BA 1.5mg/L+NAA 0.15 mg/L+3%糖+琼脂0.625g/L,培养条件为(25±2)℃恒温、光照1 500Lx,培养14h,进入增殖培养期,全程增殖4代次,每代次为15d。
结球白菜高效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平均每子叶再生不定芽数
Average number of shoot regeneration per exp lant C1 0 a 0 a 113 b 110 b 115 b 211 c 314 f 312 f 215 cd 216 cde 219 def 311 ef C2 0 a 0 a 0 a 0 a 114 b 116 b 313 e 311 de 213 c 216 cd 218 cd 217 cd
结球白菜 (B rassica cam pestris ssp. pek inensis ( L. ) O lsson ) 是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 。目前 , 为了进一步提高结球白菜的品质 、抗病虫性和抗逆性等 , 采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结球白菜 , 在保 持其原有优良性状的基础上改良结球白菜的遗传特性 , 为结球白菜遗传育种提供了新技术 。但是基因工 [1] 程技术的应用要求高效的不定芽再生系统 , 而结球白菜属于芸苔属 , 是离体不定芽再生困难型植物 。 近年来 , 国内外学者已作了许多尝试来提高白菜类的离体不定芽再生率 , 但多数报道中不定芽再生率都 很低 , 且材料专一性强 , 使得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1 12 方法
将种子在 75%乙醇中表面消毒 30 s后 , 再用 011%的 HgC l2 溶液消毒 10 m in, 用无菌水冲洗 5 次 。 将消毒好的种子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后 , 接种在含 1 /2 M S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 每皿 (直径 9 cm ) 20 粒 ,
收稿日期 : 2004 02 23 基金项目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 [ 2001 ] 498)
激素 /
mg・L - 1 Hormone NAA + 6 2 BA 011 + 110 011 + 310 011 + 510 011 + 710 015 + 110 015 + 310 015 + 510 015 + 710 110 + 110 110 + 310 110 + 510 110 + 710
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FOC1基因植株的获得

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FOC1基因植株的获得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绿色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结球甘蓝在遗传改良方面进展较慢,主要是由于缺乏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
因此,建立一种高效的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结球甘蓝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离体遗传转化是利用外源DNA导入植物细胞并使其稳定地整合到基因组中的一种技术。
通过离体遗传转化,可以引入外源基因到结球甘蓝种质中,从而实现对其性状的改良。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京蓝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优化离体培养条件、外源基因导入方法等关键因素,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的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
首先,我们选择了‘京蓝一号’的幼嫩胚作为离体培养的起始材料。
经过试验和优化,确定了在含有适量植物生长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
然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生素的培养基中,促进植株再生和筛选转化重组植株。
通过对不同外源基因转化的试验,我们最终成功地获得了携带FOC1基因的转化植株。
FOC1基因是一种抗菌基因,能够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PCR、South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分析,确认了FOC1基因在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的存在和整合。
同时,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化植株中GFP基因的表达,证实了外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
此外,我们还通过对转化植株的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等性状的测定,评估了FOC1基因对结球甘蓝植株性状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FOC1基因的表达下,转化植株的抗病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叶片绿色度和产量也有所增加。
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有效性和转化植株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一种高效的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携带FOC1基因的转化植株。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结球甘蓝的基因功能和性状改良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种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不定芽叶片再生DH植株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不定芽叶片再生DH植株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a26f340d1f34693dbef3eb7.png)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不定芽叶片再生DH植株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恩慧,马勇斌,程永安,杨安平,许忠民,朱守亮,高海娜,马英夏,李伟,王朝阳
申请号:CN201110089092.1
申请日:20110411
公开号:CN102204513A
公开日:
201110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不定芽叶片再生DH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胚状体不定芽诱导;A2,外植体获得:以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出不定芽叶片达1cm时起计算叶片生长日龄,选用生长日龄为25天的叶片作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A3,外植体再生芽的分化诱导;A4,再生芽的生根诱导与移栽。
在MS+6-BA 2.0mg·L+NAA0.1mg·L+GA1.5mg·L的培养基上,再生芽分化频率高达80.36%,比未添加GA增加16.07%,再生芽分化系数为4.15。
该方法在短时间内将有限的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DH植株数量扩大32倍以上,获得足够数量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DH群体,实现当年DH群体农艺性状田间鉴定和次年花期配合力测定。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址:712100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2 2
9 ,1 0 ,1 1 ,1 2 d苗 龄 的 外 植 体 接 种 。 培 养 3 0—
3 5 d ,统计 不定 芽分 化率 。 t . 2 . 4 不定 芽生根 与植 株移 栽
菌苗。 1 . 2 . 2 不 同激素 组合试 验
得 高效 高频 再生 体 系 。叶绿体 转基 因植 物作 为一 种
新 型生 物反 应器 ,具有 外源 蛋 白表 达量 高 和 环境 安 全性 好 等 优 点 7 1 ,而 叶 片 作 为 叶 绿 体 转 基 因植 物
最 理想 的外植 体 ,研 究 其 离体 再 生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而 建立 稳定 可靠 的 高效离 体再 生体 系是 利用 基 因工
程 和其 他技 术育 种 的基础 。在结球 甘蓝 离体 培养 研 究 中 ,以下 胚轴 作 为外植 体 的研究 最 多 ¨ ,且 获
再 用灭 菌滤 纸吸 去种 子表 面 的水 分 ,接 种于 无激 素
的 MS基 本 培 养 基 ( 蔗糖 3 0 g・ L +琼 脂 9 g・ L~, p H值 5 . 8 )上。于 ( 2 5±2 )℃ 、 光 照 强 度 1 8 0 0 l x ,1 6 h光/ 8 h暗 的 光 周 期 条 件 下 培 养 无
研 究 了不 同激素 配 比、苗 龄对 离体 子 叶不定 芽再 生 的影 响 ,以期 建立 高效 的植 株再 生 体 系 ,为今 后 通 过 叶绿 体基 因组 遗传 转化 获取 预期 优 良性状 的结 球 甘 蓝创 造条 件 ,并 为进一 步有 效地 开展 结球 甘蓝 叶
绿 体基 因工 程 的研究 奠定 基础 。现 将有 关结 果报 道
结 球 甘蓝 ( B r a s s i c a o l e r a c e a L .v a t .c a p i t a t a
1 . 2 方 法
L . )是 十字 花科 芸 薹 属 植 物 ,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 国重 要 的 蔬 菜
1 . 2 . 1 无 菌苗培 养
作 物之 一 。近年 来采 用转 基 因技术 将 目的基 因导 入
■
澎 江 右 J - : 学 2 0 1 4 年 第 1 期
文献著 录格式 :黄小云 ,陶鹏 ,王五宏 ,等.结球甘蓝离体叶片不定芽的再生研 究 [ J ] .浙江农业科学 ,2 0 1 4( 1 ) :3 4—3 8
结 球 甘 蓝 离 体 叶 片不 定 芽 的再 生 研 究
黄 小云 一,陶 鹏 ,王 五宏 。 , 李 必元 ,岳智 臣 ,雷娟 利 ,钟新 民
观察 不定 芽 的分 化情况 ,3 0 d后 统计 出芽 情况 。
1 . 2 . 3 苗 龄 试 验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材 料
在 筛选 出来 的 出芽较 好 的培 养 基 上 ,取 7 ,8 ,
供试 材料 为 结 球 甘 蓝 Q L 5 0 , 由浙 江 省农 业科 学 院蔬 菜 研 究 所 提 供 ,取 其 无 菌 实 生 苗 叶 片 为 外
( 1 .浙 江省 农 业 科 学 院 蔬 菜 研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 1 0 0 2 1 ; 2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园 艺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9 5 )
摘
要 :以结 球 甘蓝 强力 5 0组 培 苗 叶 片 为 外 植 体 ,研 究 不 同 激 素 配 比、 苗 龄 对 其 不 定 芽 再 生 的 影 响 。 结 果
根率达 1 0 0 . 0 % ,且 根 系 生 长 健 壮 。
关 键 词 :结 球 甘 蓝 ; 不 同激 素 配 比 ;叶 片 ;离 体 培 养
中 图 分 类 号 :S 6 3 5 . 1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0 5 2 8 . 9 0 1 7 ( 2 0 1 4 ) 0 1 4 ) 0 3 4 — 0 4
本试 验 以结 球 甘 蓝 强 力 5 0( 简称 Q L 5 0 ) 为材 料 ,
试 验 2种 激 素 的不 同组 合 ,6 . 苄 氨基 腺 嘌 呤
( 6 - B A) 浓度 为 0 ,1 ,2 ,3 ,4 m g・ L~,萘 乙 酸 ( N A A) 浓 度 为 0,0 . 0 2 ,0 . 0 4,0 . 2 0 ,0 . 4 0 ,
结 球甘 蓝 ,已成 为 培 育 抗 逆新 品种 的一 种 新 手段 ,
选 取籽粒 饱 满 、大小 均一 的甘 蓝种 子 ,用清水
冲洗 干净 ,置于 7 5 % 的酒 精 中浸 泡 3 0 s ,用 0 . 1 % 的H g C 1 , 表 面消 毒 5 mi n ,最 后用 无菌 水 冲洗 4次 ,
表 明 ,在 不 含 任 何 激 素 以 及单 独 添 加 不 同 浓 度 的 6 - B A或 N A A 的 MS培 养 基 上 ,均 不 能 诱 导 外 植 体 不 定 芽 的 分 化 ;结 球 甘 蓝 离 体 叶 片 不 定 芽 在 Ms+ 6 一 B A 2 m g・L ~ +N A A 0 . 8 0 m g・L 分 化 培 养 基 上 再 生 频 率 最 高 ,为 7 9 . 8 6 % ,最 适 宜 的苗 龄 为 8 d ;外 植 体 在 生 根 培 养 基 1 / 2 MS+ 0 . 3 0 mg・ L N A A中 ,不 定 芽 的 生 根 效 果 好 ,生
如下。
0 . 8 0 mg・ L 一,进 行完 全 随机组合 。在材 料苗 长 约
7 c m,切取 0 . 3 c m× 0 . 3 c m 的 叶 片放 入 加 有不 同
激 素组 合 的 MS分 化 培 养 基 中。用 培 养 皿 进 行 培 养 ,每 皿接 种 3 0个外植 体 ,重 复 3次 。培 养 2 0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