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4种特殊句式: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以下四种: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一:判断句(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文判断形式。
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悉”、“皆”、“为”、“本”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
如(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5)环滁皆.山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臣本.布衣【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这”,作为判断句的主语。
如:是进.亦忧,退亦忧。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避险苦其心志。
3.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二:倒装句四种类型:(1)宾语前置(2)定语后置(3)状语后置(4)主谓倒装(1)宾语前置A:(疑问代词+宾语+动词),疑问代词有“何、谁、胡、恶、安、奚”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宋何罪之有何以战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如:忌不.自信C: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心词+数量词)如:为人五..……为手卷、为念珠各一......,窗八尝遗余核舟一...(中心词+定语+者)如: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吴儿善泅者.数百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状语后置(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和状语,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如:(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徐喷以.烟(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5)屠惧,投以.骨。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翻译,是中考语文的难点,属于有区分度的题。
句子翻译要兼顾词法与句法。
文言词法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和词类活用,尤其要重视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语含义。
文言句法重点考查几种特殊句式,即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
真题再现: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
虽然率领十多万军队,不过已落入我的谋划之中,打败他们是必定无疑的了。
【提卒:率领军队;坠:落入;画:谋划;破:打败】(2)魏徵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
魏徵多次劝谏,认为只要用恩德安抚他们,一定会无需讨伐冯盎就自己来归顺。
【频:多次;但:只;以德:用恩德;讨:讨伐】(3)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趣之,一日一夜至。
赵奢已经打发走秦国间谍,于是下令卷起铠甲催促部队行军,一天一夜就到了。
(4)不如背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
不如背叛秦国而去援助宜阳,你一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会乘秦军疲惫去袭击它,一定会把宝物奉送给你。
(5)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魏绛没有二心,侍奉君主不躲避危难,有了罪责不逃避刑罚。
对人或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用判断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借用“者”、“也”等标志词构成。
译作“……是……”。
格式(1):……者,……也。
(2):……者也。
(3):……,……也例: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夫战,勇气也。
④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用判断句,没有标志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
例: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②臣本布衣。
3、用“是”、“为”、“乃”等判断词表判断。
例:①不知木兰是女郎。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时前置。
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子何恃而往?③王曰“何坐?”④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⑤微斯人,吾谁与归?⑥何陋之有?⑦宋何罪之有?(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四)用副词“皆”表示肯定判断。
①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②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五)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 定词表判断。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②予本非文人画士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
(朱)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 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省略句
一、省略主语:(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
1、承前省: 廉颇为赵将,廉颇 伐齐,大破之。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鸿门宴》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 莲,花之君子者也。
3、 “… …者, … …”
①粟者,民之所种。 ②天下者,高祖天下。
4、 “… …, … …也”
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②夫战,勇气也。
这一类可以小结为: (1) ……者 ……也 (2) …… , ……也 (3) ……者,…… 。 (4) ……者也
5、无标志直接表判断的:主谓直接表判断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 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①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荀卿,赵人。
二、用“为”、 “是”表示判断。 1、用 “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用“是”表判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词》 注意:古汉语中出现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 指示代词或形容词,应译为“这”或“正确”,不能 看作判断词。
格式四:动词(形容词)+如/若+宾语(名/代)
文言文4种特殊句式:答案
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一、“……者,……也”译为:……是……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强将2、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译文:不知道河南乐羊子的妻子是谁家的女儿二、“……者……也”译为:……的是……1、族秦者秦也。
译文:灭亡秦国的是秦王朝自己三、“……者也”译为:……是……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四、“……也”译为:……是……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的八景之一2、鱼我所欲也。
译文:鱼是我想得到的东西3、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五、“……为……”译为:……是……(把“为”译成“是”,语序不变)1、此为何若人译文:这是怎样的人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译文:中间那个戴高帽多胡须的是苏东坡3、必为窃疾矣。
译文:一定是有偷窃的病了4、项燕为楚将。
译文:项燕是楚国的将领六、用“是”“乃”、“诚”、“则”、“悉”、“本”表示判断1、斯是陋室。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译文:应立的是公子扶苏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译文: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6、臣本布衣译文:我本来是平民7、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译文:宋定伯骗鬼说:“我也是鬼”七、没有任何判断标志,只是由上、下之意促成判断,翻译时要在主语后加“是”1、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译文: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
不能信任。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沿途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文言文中,否定判断句有以下三种形式:一、“非……”译为:……不是……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子非三闾大夫欤译文: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二、“非……也”译为:……不是……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城墙不是不高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啊2、卿太重,将非鬼也译文:你太重了,可能不是鬼吧三、“非……者也”译为:不是……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译文:百战百胜,(虽然很好却也)不是最好的文言特殊句式2——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一张图掌握四种文言特殊句式
一张图掌握四种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
”“问今是何世。
”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1)A者,B也。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者,阳城人也。
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的缘故,是因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2)A者,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3)(3)A,B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4)A,B。
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2.用“乃”“则”“即”“因”“皆”“悉”“”必(副词)/ “是”“此”(代词)/“为”/“非”(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亡秦之续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此天子气也。
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共四大类)
高考语文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4)前面不用“者”停顿,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中的“者也”不用译,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5)“者”“也”都不用。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7)用“是”做判断动词。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8)用“乃、即、则、皆、必、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a.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c.臣本布衣。
(《出师表》)2.被动句(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的形式。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
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四类: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两大类:(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1.“……者,……也”格式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用“也”表判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5.用“非”“乃”“则”等帮助构成判断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是乃仁术也。
(孟子梁惠王上)③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6.无标志判断句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庖丁解牛)二、被动句(一)用“于”表示被动关系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二)用“见”“见……于……”“见于”来表示被动关系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暴见于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三)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关系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文言文的几种特殊句式(简版)
2、用副词 “乃”“则”“即”“皆”“耳”等表 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 示否定的判断。
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存在很多固定句式,这些固定句式一般有固 定的翻译模式,掌握它们有利于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常见 的固定句式有:
1、 表疑问 2、表反问 3、表感叹
4、表揣度
文言文的固定格式: 1)表示疑问:
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例如:王曰:“何以知之?” B、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例如: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见”“见……于……”表被动 (“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 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链接高考
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 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 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文言文特殊句式
这些都是能趁(乘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 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 记》)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 么。(2分)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 d.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 !动词担任的定语常常后置 ,名词则不后置!
2、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
类别三:中心词+之+定语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a.投(之)以骨 (《狼》) b.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
(4)省略介词
如: a.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 b.急湍甚(于)箭。 c.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往往是形容词担任定语!
2、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
类别四:中心词+定语
极少!
3、宾语前置。
类别一: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无、莫 常见代词:余,吾,自,汝,尔,之
a.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c.臣未之闻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比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摘要:一、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的概述二、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的分类详解1.倒装句2.被动句3.判断句4.省略句正文:一、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的概述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用于书写经典、文学作品和官方文件。
在文言文中,有四种特殊的句式,分别为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和省略句。
这四种特殊句式在使用过程中,为文言文的表达增色不少,使其语言更为简练、优美。
二、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的分类详解1.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颠倒顺序,这种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文言文中却非常常见。
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宾语前置:在倒装句中,宾语通常放在谓语之前。
如“吾谁欺”(我欺骗谁)。
(2)定语后置:在倒装句中,定语通常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马之千里”(千里马)。
(3)状语后置:在倒装句中,状语通常放在句子最后。
如“急于求成”(求成于急)。
2.被动句被动句是指在句子中,主语成为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执行者。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常常用“为”、“见”、“于”等词来表示。
如“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被拘禁,于是创作了《周易》)。
3.判断句判断句是指在句子中,对事物的属性、性质、状态等进行判断。
在文言文中,判断句通常使用“者”、“也”、“矣”等词来表示。
如“刘备,仁德之主也”(刘备是仁德的君主)。
4.省略句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为了语言的经济性和简洁性,省略掉某些成分。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常常出现在对话、引用等场合。
如“夫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就别人的好事,不成就别人的坏事。
小人则相反。
”)总之,文言文中的四种特殊句式,即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和省略句,为我们研究和阅读文言文提供了方便。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1、判断句。
例、(2004年全国卷四考题)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
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而且“者”前面的内容应在判断动词“是”之前,“者”后面的内容应在“是”之后。
译文: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
2、被动句。
例、(2004年江苏卷考题)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为……所”表示的被动与“惜”字的为动用法能否译出。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3、倒装句。
例1、(2004年广东卷考题)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例2、(2004年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者”……也(3)……者,……(4)……者也(2)……,……也①“......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亚父者,范增也。
②“......,......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1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
比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1.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5.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
如:“鲁迅是绍兴人。
”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
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格式。
“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
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
如:“刘备者,天下枭雄也。
”(“者也”双用)“刘备者,天下枭雄。
”或“刘备,天下枭雄也。
”(“者也”单用)“刘备,天下枭雄。
”(“者也”不用)“刘备,天下枭雄者也。
”(“者也”合用)2.“……是……”格式。
“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
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
如:“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自言本是京城女。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吾翁即汝翁。
”(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
)《汉书、项籍传》“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
”《岳阳楼记》“吾村十里皆平原。
”《冯婉贞》5.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
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句式:一.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举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译文: 公子能解救他人的危难表现在哪里?二.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举例:忌不自信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否定句+动词+宾语 }注意: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举例:何伤(妨碍)乎?译文:妨碍什么呢?{动词+宾语(疑问代词)}【3】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举例: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哎!我将和谁一同归去?{主语+介词+宾语+动词}【4】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一般为介词“以”及其宾语)格式:宾十介(以)十动举例: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 +介词+宾语+动词}【5】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举例: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动词+宾语}【6】“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举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动词+相{我、你、他} } 】“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举例: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译文:父亲背弃了我 {动词+见{我}}【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举例:亚父南向坐译文:亚夫向南而坐三状语后置:【1】格式:动十以十宾申之以孝悌之义译文:用孝悌之义申之【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能谤讥于市朝译文:于市朝榜讥【3】格式:形十于十宾长于臣译文:于臣长四定语后置1.中心词十定语十者村中少年好事者译文: 村中有一个游手好闲的少年{村中好事少年者定语+中心词+者}2.中心词+之+定语+者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日行千里的马石之铿然有声者译文:铿然有声的石3..中心语+之+定语举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特别申明:因时间仓促和能力有限,在收集整理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省略句(一)省略主语1.待君久不至,已去。
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两则>》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两则>》3.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应为“(夸父)渴,欲得饮”。
《夸父逐日》4.北饮大泽。
省略主语“夸父”,同时在饮和大泽之间省略介词“于”。
应为“(夸父)北饮(于)大泽”。
《夸父逐日》5.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逐日》6.“顾野有麦场”。
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狼》7.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应为“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8.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省略主语:佛印《核舟记》9.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三峡》10.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应为“(浙江之潮)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观潮》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应为“(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12.斗折蛇行。
应为“(溪水)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13.属予作文以记之。
应为“(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14.局促一室之内。
应为“(余)局促一室之内”。
《满井游记》1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句主语均为“臣”)《出师表》16.乃入见。
应为“(曹刿)乃入见”。
(省略主语“曹刿”)《曹刿论战》17.聚室而谋曰;杂然相许。
应为“(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二)省略介词1.“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应为“肃遂拜(于)蒙母”。
特殊句式答案
粤教版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资料〔特殊句式〕一、分析判断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1.恐年岁之不吾与:吾,宾语前置2.肇锡余以嘉名:以嘉名,状语后置〕3.纫秋兰以〔之〕为佩: 省略句4.誓天不相负:"相〞代指兰芝,宾语前置5.君既假设见录:"见〞代指兰芝,宾语前置6.络绎如浮云:介词构造后置句7.踯躅青骢马:主谓倒装,应为"青骢马踯躅〞8.仕宦于台阁:介词构造后置,应为"于台阁仕宦〞9.便复在旦夕:介词构造后置,应为"便在旦夕复〞10.为仲卿母所遣:"为……所……〞表被动,被动句11.同是被逼迫:被动句,"被〞式12.渐见愁煎迫:被动句,"见〞式13.出置南窗下:省略句,"南窗〞前省略介词"于〞14.汝是大家子:判断句,"是〞式1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也:判断句16.族者也,非天下也:判断句17.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判断句18.朝歌夜弦,为宫人:判断句19.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判断句20.输来其间:被动句21.函谷举:被动句22.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23.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定语后置24.钉头磷磷:定语后置25.瓦缝参差:定语后置26.管弦呕哑:定语后置27.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28.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29.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30.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31.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3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33.朝歌夜弦,为宫人: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3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省略句35.剽掠其人:省略句36.可怜焦土:省略句3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略句38.游于赤壁之下:介词构造后置句3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构造后置句4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构造后置句41.寄蜉蝣于天地:介词构造后置句42.托遗响于悲风:介词构造后置句43.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构造后置句44.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45.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46.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47.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4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4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50.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51.苟非吾之所有:判断句5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53.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5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略句〔省主语"余〞〕55.借书满架:省略句〔省主语"余〞〕56.吾儿,久不见假设影: 省略句〔省主语"吾〞〕57.使不上漏:省略句〔省兼语"之〞〕58.明月半墙:省略句〔省谓语"照〞〕59.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略句〔省介词"于〞〕60.垣墙周庭:省略句〔省介词"于〞〕61.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构造后置〔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62.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介词构造后置〔在这里居住〕63.室西连于中闺:介词构造后置〔与中闺相连〕64.鸡栖于厅:介词构造后置〔在厅里栖息〕65.其制稍异于前:介词构造后置〔跟以前不同〕66.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67."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68.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69.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7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省略句〔省略主语"宋荣子〞〕71.众人匹之:省略句〔省略介词"于〞〕7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省略句〔省略主语"众人〞〕7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疑问句〔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74.奚以知其然也:疑问句〔"奚以〞,表示疑问语气〕75.彼且奚适也:疑问句〔"奚〞,表示疑问语气〕76.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夭阏之,〕77.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适奚,〕78.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以奚,〕7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宾短语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80.翱翔蓬蒿之间:介宾短语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81.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知何,〕82.修禊事也:判断句83.死生亦大矣:判断句84.其致一也:判断句85.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构造后置,状语后置86.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87.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88.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89.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9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91.映带左右:省略句92.列坐其次:省略句93.悟言一室之:省略句94.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95.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96. "求!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尔是过〞"过尔〞,责备你〕9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98.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99."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宾短语后置10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宾短语后置10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介宾短语后置102.而谋动干戈于邦:介宾短语后置103.无乃尔是过与:固定句式〔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104.何以伐为:固定句式〔何┅┅为,表示反问语气〞〕105.是亦走也:判断句〔句式:是……也〕106.非我也,岁也:判断句〔句式:……也〕107.非我也,兵也:判断句〔句式:……也〕10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载体,其特殊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本文主要介绍文言文中的四种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以及综合运用举例。
1.判断句
判断句是文言文中表明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的句子。
这种句式通常以“……者,……也”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用副词“乃”、“即”、“为”等来表示判断。
例如:
(1)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2.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其主语不是动作的执行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
这种句式通常以“于”、“乎”、“为”等介词来表示被动。
例如: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倒装句
倒装句是文言文中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语,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
这种句式主要有两种形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
例如:(1)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居庙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定语后置)
4.综合运用举例
在实际的文言文中,这三种特殊句式常常会同时出现或者交替出现。
例如:
(1)居庙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判断句、倒装句)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总之,文言文的四种特殊句式是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其概念和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综合运用的方式来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2)为乡里所患《周处》(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
一、“……者,……也”译为:……是……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强将
2、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译文:不知道河南乐羊子的妻子是谁家的女儿
二、“……者……也”译为:……的是……
1、族秦者秦也。
译文:灭亡秦国的是秦王朝自己
三、“……者也”译为:……是……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也”译为:……是……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的八景之一
2、鱼我所欲也。
译文:鱼是我想得到的东西
3、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五、“……为……”译为:……是……(把“为”译成“是”,语序不变)
1、此为何若人?译文:这是怎样的人?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译文:中间那个戴高帽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3、必为窃疾矣。
译文:一定是有偷窃的病了
4、项燕为楚将。
译文:项燕是楚国的将领
六、用“是”“乃”、“诚”、“则”、“悉”、“本”表示判断
1、斯是陋室。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译文:应立的是公子扶苏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译文: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6、臣本布衣译文:我本来是平民
7、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译文:宋定伯骗鬼说:“我也是鬼”
七、没有任何判断标志,只是由上、下之意促成判断,翻译时要在主语后加“是”
1、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译文: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
不能信任。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沿途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文言文中,否定判断句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非……”译为:……不是……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子非三闾大夫欤?译文: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二、“非……也”译为:……不是……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城墙不是不高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啊
2、卿太重,将非鬼也?译文:你太重了,可能不是鬼吧?
三、“非……者也”译为:不是……的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译文:百战百胜,(虽然很好却也)不是最好的
文言特殊句式2——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1)上使(扶苏)外将兵。
《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
《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5、量词省略(1)撤屏视之,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
文言特殊句式3——被动句
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译文: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
(2)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译文: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
2、“……为……”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译文:士兵大多愿意被(他)差遣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译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
3、“……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译文: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
(2)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4、无明显标识,语义被动
(1)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译文: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
文言特殊句式4——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简直太愚蠢了
2.宾语前置
(1)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2)疑问代词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我同谁一道呢?3.定语后置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日行)千里的马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译文:十二卷军书上
(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僻远的江湖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4)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译文:他们紧靠着的两膝
4.状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译文:把骨头投给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译文: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译文: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