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对技术型创业公司的价值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对技术型创业公司的价值是什么有些创业者认为,我们是小企业想办法活着就够了,没必要专利申请。有些创业者认为,我们是以营销为主,非技术公司,没有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来看看专利可以给技术型创业公司创造哪些价值?

一、建立技术竞争壁垒

技术型创业公司基本具备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且该技术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因此才会作为创业项目运营。

创业公司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相对会很快,面对这样的问题申请专利保护是否有必要?

如果研发技术为新兴领域基础技术,在公司发展阶段专利可以对新进入该领域的竞争对手技术压制,底层核心技术的优势可以根据发展阶段采用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方式盈利,随着公司发展,基础技术相关专利也有望纳入标准必要专利,形成行业地位优势。

二、获得投资人青睐

一个项目能够让投资人认可取决于商业价值和市场,那么一个技术型创业公司其核心技术存在隐性风险问题,是否能够自我保护投资人也会高度关注。如何向投资人证明技术可靠,这时专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一个商业上得到投资人认可的项目,在具备核心技术的专利,双层降低投资风险,投资人怎么能不青睐。

那么是否一定需要有专利才能获得投资呢?这不是必然的,我在写这此文时特意检索了一下相关投资案例,结果没有相关成功案例。

三、规避技术流失

人员流动促进创新,但也在商战中形成竞争。如果初创公司人员流动性较大,技术型创业公司如何不因人员流动而保证核心技术不流失。近期高德7名资深工程师集体跳槽到滴滴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件,虽然工程师们签署竞业禁止协议,但也是无法规避技术流失。因此从公司自身制度和知识产权方面来规避技术流失是部分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四、给技术领域创业公司的一些建议

1、专利的利与弊

首先,专利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的具有垄断性质的保护,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不仅可以提升公司的估值,获取各种政府奖励,抵押专利向银行申请贷款,甚至可以利用专利建立自己的护城河,与竞争对手相比进可攻退可守。

同时,专利权的逻辑在于将专利技术充分公开,以公布于众的代价换来10年或20年的专有保护期。公开技术方案就可能面临“裸奔”,被竞争对手抄袭的可能,所以,有些权利人在“反向工程”风险不大的情况下也可能选择以技术秘密的形式(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的配方)来保护自己的创造性成果。

相应地,技术驱动的公司应该留出预算,申请专利需要让优秀的专利代理人撰写高水平的专利申请文件;无论是否申请专利,可能都需要在必要时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充分有效维护或行使公司的创造性成果。

当然,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能会面临反垄断风险,但对于创业公司反垄断更多的是一种抗辩,而不是自己在早期阶段需要担心的主要问题。

2、专利战争不仅看战术更看战略

专利诉讼本身具有很强的战术性,譬如前文讲到的各种抗辩,以及实践中诉讼与谈判之间的把握,都非常需要技术和专业经验的支持,这里不进行战术角度的深入解析,当事人需要的是优秀的专业外脑支持。

技术型公司的创始人需要明白的是,实践中专利纠纷更多的是战略上的动作,可能需要区分权利人类型来分辨对方发起专利战争的战略目的:

“专利流氓”的威胁:通常是为了收到合理的“保护费”(专利使用费),而不是要跟自己的“衣食父母”血战到底,所以前文提到的专利权制约(即专利权自身的潜在瑕疵和反垄断的嫌疑)会非常相关;

“友商”的专利大棒:通常是为了战略的打击而非图财(许可费),处理的方式除了利用上述专利权制约,还可以考虑以进为退或者以退为进等变通方式。

以进为退的方式包括(调查)起诉对方(是否)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无论是专利权、商业秘密还是其他权利,利用这些筹码寻找合适时机与对方通过相互许可或谅解,拆除对方的进攻招式。以退为进的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避开正面冲突,考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解除专利权的威胁,一种大开脑洞的奇想是专利诉讼败诉之前兼并收购(甚至卖身给)专利权人公司。

以上仅为简法帮就专利诉讼给技术型创业公司作出的一些粗线条分享,当初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还可能会面临其他问题,譬如专利诉讼对公司上市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等的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上因为专利等知识产权纠纷而功败垂成的案例也很多,笔者在这里就不再尝试展开讨论了。

申请专利、获得权利证书是对技术人员付出的认可,同时权利证书对竞争对手来说也有一种威慑作用。同时,希望技术型创业公司都要有知识产权意识,学习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并提前预防专利诉讼的各种风险。

在商业竞争中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既是“剑”也是“盾”,个人认为目前企业在应用知识产权层面“盾”多于“剑”,而科技型企业没有“剑”和“盾”奔向商战等同于裸奔。同时不要把专利的价值妖魔化,技术型公司把成功仅归功于专利也是不对的,要顺应发展,针对具体的项目做应对解决方案,形成技术适应商业,且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完整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