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设报告
中南大学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掌握8088,8255,0809,0832,8279 等多种芯片使用的方法,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加深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相关芯片的原理、内部结构、使用方法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会利用课本知识联系实际应用及编程。同时并了解综合问题的程序设计掌握实时处理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方法,掌握一般的设计步骤和流程,使我们以后搞设计时逻辑更加清晰。
二、课程设计任务
本次课设选题为“模拟电压采集,直流电机控制”。
根据我自己对这个课题的理解,我认为这个课题应该实现以下的要求:基本要求:
1、对模拟电压进行采集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实时显示。
2、用转换的到的数字信号再经数模转换,对直流电机进行控制。
拓展要求:
1、通过发光二极管作为信号指示灯,实时的指示直流电机的工作状态
是否正常。
2、建立报警电路,对电机非正常工作情况以及反转工作情况下进行报
警。
三、设计思想与原理
1、设计思想
本次课设选题为“模拟电压采集,直流电机控制”,基本分为两大部分:模拟量采集的模数转换部分,以及电机控制中的数模转换部分。而为了让模拟量的采集结果更加明显可察,将加入数码管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模拟量采集的大小情况。与此同时,在选题基础上添加了直流电机工作状态指示灯电路和报警电路。
2、设计原理
根据试验箱相关配置,取电位器0~5V 可调电压为模拟量输出模块,可线性调节输出。取芯片ADC 0809 对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0~5V 的电压信号转为00~FF 的数字信号,并通过8279 键盘扫描输出模块进行相应的显示输出。得到转换后的数字量之后,使用DAC0832 数模转换芯片进行数模转换,并将所得模拟量输出到直流电机控制端,进行电机驱动。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书
2010-6-1
一、说明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是技术型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本课程设计是继该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一方面检查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情况,另外,也为后续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课程设计后,要使学生在电路设计、电路图的绘制、软件的编程设计上有较大的提高,并结合专业能设计简单、实用的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
二、目的及要求
1.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硬、•软件开发方法,输入/输出(I/O)接口及存储器的扩展技术,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并结合专业能设计简单、实用的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主要针对课堂重点讲授内容使学生加深对微型计算机硬件原理的理解及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
2.基本要求:重点研究单片机、A/D转换器、运算放大器、传感器、LED显示器、固态继电器、微型直流电机等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使用方法;同时掌握主程序、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框图的设计方法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要求设计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可维护、维修性好及检测精度高等优点。设计内容可参考设计题目,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拟定。
3.任务要求:了解控制对象、环境参数检测原理,在充分掌握单片机、A/D转换器、运算放大器、传感器、LED显示器、固态继电器、微型直流电机等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独立的设计本课题的内容。
三、设计内容、步骤及材料要求
1.设计内容
画出硬件原理图一张(A4号);软件框图(包括主程序框图、主要子程序框图、中断服务程序框图等,A4号图纸1张)和系统初始化的汇编语言原程序。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8086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环节,掌握系统总体控制方案的设计方法、8086微型机的应用方法、控制算法的设计、硬件设计的方法。复习并学习用软件编程控制硬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8086微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8086微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环节
1、系统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1)拟定控制任务
(2)分派及协调软件和硬件的功能
(3)扩展输入输出接口,选定I/O控制方式
(4)输入输出通道设计
2、微型计算机的选择
本课程设计采用DICE-8086K微机原理接口实验仪。
3、控制算法的设计
应按控制对象、控制指标及微机性能和解决能力,选择控制算法。
(1)可选PID控制方法
(2)可选用并联或串联校正数字控制器
(3)选用其他控制模型
4、软件设计
(1)选用软件操作系统平台
(2)语言加工系统
①选合理的编程语言
②选合理的编程编译、调试工具
③选合理的子程序库
④数据管理程序
⑤自诊断程序等
5、系统联调及开发工具
联调
(1)采用必要的测量、监视及保护措施
(2)考虑安全和抗干扰需要
(3)先做模块调试
(4)先做无负载调试
( 5 ) 再在模拟装置上调试
开发工具
(1)联机仿真器
(2)汇编程序
(3)仿真程序
三、课程设计应完毕的任务
1、完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设计控制算法;
3、设计系统接线图;
4、完毕控制软件的编写;
5、完毕软件调试、运营;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课题(交通灯控制系统)
一、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微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微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作为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课程紧密结合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特点,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CPU为主线,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从而使学生能较清楚地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这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个星期,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以前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在写一个程序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把程序原理方框图化出来,但是我开始总觉得这样做没必要,很浪费时间。但是,这次课程设计完全改变了我以前的那种错误的认识,以前我接触的那些程序都是很短、很基础的,但是在课程设计中碰到的那些需要很多代码才能完成的任务,画程序方框图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通过程序方框图,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每一步要做什么,每一步要完成什么任务都有一个很清楚的思路,而且在程序测试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查错。
其次,以前对于编程工具的使用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上,但是经过一段上机的实践,对于怎么去排错、查错,怎么去看每一步的运行结果,怎么去了解每个寄存器的内容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某某某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讲解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XXXX
学号:XXXX
姓名:XX
指导教师:XXXXXXXX 完成时间:2015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8088微处理器最小系统
•用8284设计频率恒定的时钟电路
•用6264和2764设计存储器(RAM和ROM)电路。
•用ADC0809组成8位温度检测A/D变换接口电路
•用DAC0832设计8位D/A变换接口电路驱动直流电机
•用8255和8253设计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用8255外联LED和键盘显示电路
二、设计的基本思路
采用8088的最小方式,利用三片74LS373锁存器设计20位地址总线电路,利用一片74LS245收发器形成数据总线电路。利用8254芯片提供频率恒定的时钟信号,同时具有复位信号和准备好信号发送给8088系统。运用两片2764和两片6264进行扩展,形成16K的ROM和16K的RAM电路。系统的定时计数器由一片8253构成,中断系统由8259组成,并行接口电路由8255构成。AD转换电路由ADC0809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由DAC0832及其外围电路构成DA转换电路驱动直流电机。芯片所需的片选信号均由74LS138译码电路产生。
三、系统的地址分配
ROM2764(1):0FC000H~0FDFFFH;
ROM2764(2):0FE000H~0FFFFFH;
RAM6264(1):00000H~01FFFH;
RAM6264(2):02000H~03FFFH;
ADC0809:0058H~005FH;
DAC0832:0074H;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一、引言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实践项
目的设计与实现,匡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微机原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编程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标准格式,包括任务背景、设计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步骤、设计结果和总结等部份。
二、任务背景
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背景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该程序能够
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功能,并具备一定的错误处理能力。通过该设计任务,学生将深入理解微机原理中的指令系统、寄存器和存储器等相关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程序设计中。
三、设计目标
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目标如下:
1. 熟悉并理解微机原理中的指令系统、寄存器和存储器等基本概念;
2. 能够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并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功能;
3. 具备一定的错误处理能力,能够对非法输入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提示。
四、设计内容
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平台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如Intel 8086微处理器;
2. 开辟环境的搭建:选择合适的开辟工具和汇编语言编译器,如MASM;
3. 程序设计:根据设计目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4. 错误处理:设计合理的错误处理机制,对非法输入进行处理和提示。
五、设计步骤
本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如下:
1. 硬件平台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如Intel 8086微处理器,并搭建相应的开辟环境;
2. 学习和理解指令系统:深入学习和理解所选择硬件平台的指令系统,包括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
用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多功能密码锁
指导老师:
学生:
学号:
专业:
目录
一、课设目的 (3)
二、设计内容 (4)
三.设计任务 (4)
四.设计思路 (4)
五.所用器件及各器件所实现的功能 (5)
5.1 所用器件 (5)
5.2 各部分器件及其功能 (6)
5.2.1 CPU 8086 (6)
5.2.2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 (7)
5.2.3译码器74L138 (8)
5.2.4存储器27C513 (8)
5.2.5 共阴极数码管 (9)
5.2.6 时钟发生器8284A (10)
5.2.7 石英晶振 (11)
六、硬件连接图及说明(设计说明书) (11)
6.1时钟发生模块电路 (11)
6.2 内存模块电路 (12)
6.3 拓展IO口模块电路 (13)
6.4 键盘输入模块 (14)
6.5 显示模块 (15)
6.6系统整体电路 (17)
七、各程序的详细框图及相应说明 (17)
7.1 软件设计思路 (17)
7.2程序介绍 (18)
7.2.1主程序 (18)
7.2.2开锁子程序 (18)
7.2.3闭锁子程序 (18)
7.2.4密码输入错误子程序 (18)
7.2.5开锁成功子程序 (18)
7.2.6修改密码子程序 (19)
7.3流程图 (20)
7.3.1主程序流程图 (20)
7.3.2子程序流程图 (21)
7.3.3修改密码子程序 (22)
八、程序清单及必要注释 (22)
九、课设结果及分析及设计难点 (30)
9.1课设结果及分析 (30)
9.2设计难点 (30)
十.收获与体会 (31)
参考文献 (32)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二○一二~二○一三学年第一学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 微机原理与应用
指导教师: 蒋峥
一、设计题目
应用8255A和8位A/D变换器实现多路数据的采集
二、设计目的
巩固“微机原理”课程学过的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了解微机系统的硬件设备,学会8086系列编程指令的基本功能。
三、设计时间: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第18周
四、设计内容与要求
1、内容
采用8086系列CPU构建控制系统,在IBM PC系统机的扩充槽上,利用8255A和8位A/D变换器开发数据采集系统,并编写程序完成多路数据的采集工作。
2、设计要求
(1)、设计系统的硬件连接原理图,对原理图加以说明。
(2)、画出程序框图,并说明。
(3)、编写应用程序,并注解程序。
(4)、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
(5)、A/D变换器通过8255A与计算机总线相连;系统中使用8259A可编程控制器,向8086申请中断。
一、课程设计目的
巩固“微机原理”课程学过的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了解微机系统的硬件设备,学会8086系列编程指令的基本功能。
通过课程设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接口技术等相关硬件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8255A的控制字的设置、工作方式、编程原理和微机接口方法。加深理解逐次逼近法模数转换器的特征和工作原理,掌握ADC0809的接口方法以及A/D输入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熟悉ADC0809模数转换器的特性和接口方法,掌握A/D输出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为顺利进入毕业环节做必要的准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习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英文名称:Microcomputer Principle & Interfacing Technique
学分:2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理论课程结束后的一次大型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相应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验为基础,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应初步学会利用微机和接口芯片设计应用系统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微机应用系统中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利用汇编语言设计和编写应用程序的方法;提高调试综合应用程序的能力。通过理论设计和实践操作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设计微机应用系统和调试应用软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三、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及教学要求
(一)实习内容及要求
1、实习内容(16学时)
可在以下5个课题中任选其一:
课题1:数据采集系统
课题2:异步通信系统
课题3:电机调速系统
课题4:计时器
课题5:计算器
(1)要求
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应交课程设计报告一份。
(2)内容
课题1: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有两个子课题,根据实验安排完成其中一个:
1)用LED显示输出的数据采集系统;
2)用打印机输出的数据采集系统。
理论设计要求:
①以8088/86及其支持电路为基础,配必要的存储器、中断、定时系统、感测接口、
LED显示器或打印机接口等构成数据采集系统;
②系统可控制8路采集,采集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0Hz;
微机原理课教案
微机原理课教案
引言
微机原理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与其相关的逻辑设计和数字电路。本文将从课程目的、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全面探讨微机原理课的教案编写。
一、课程目的
微机原理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学生后续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基本的逻辑设计方法。
二、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介绍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分: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过程。详细讨论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硬盘和输入输出设备等。
2. 逻辑设计基础
介绍数字电路、布尔代数和逻辑门等基本概念。讲解逻辑门的实现和逻辑运算。
3. 计算机的运算方式
介绍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包括整数运算、浮点数运算和ASCII码等。
4.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
讲解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包括指令流水线、内存层次结构和总线控制等。
5. 输入输出设备和接口
详细介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和接口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和串口等。
6. 计算机的存储器
讲解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硬盘和光盘等。阐述存储器的特点和存储管理。
7. 计算机中断和异常处理
介绍计算机中断和异常的概念和处理过程,涉及中断向量表和处理器状态保存等。
8. 指令系统和指令执行
讲解计算机指令系统的设计和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指令格式、地址定址方式和指令执行周期等。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
微机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
理和结构,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功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微机原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总体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简单的微机系统,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
备等基本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微机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2. 课程设计步骤。
(1)确定系统结构。
首先,学生需要确定所设计微机系统的结构,包括CPU的选择、存储器的组织、输入输出设备的设计等。在确定系统结构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成本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2)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确定系统结构之后,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这包括CPU的指令系统设计、存储器的地址映射和数据传输、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设计等。在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3)系统调试与测试。
完成系统设计和实现之后,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这包括系统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通过调试和测试,学生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修改和优化。
三、课程设计评价。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微机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功,为他们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完整版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8086的电子称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学号王华民************
姓名学号赵儒桐************
姓名学号孙敬周************
专业11级电子信息工程
教学单位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盖章)
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目录
摘要及关键字 (1)
1绪论 (1)
2 总体设计及其框图 (1)
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
2.2 信号放大模块 (2)
2.3重量显示及其控制模块 (2)
3 硬件电路设计 (2)
3.1数据采集电路 (2)
3.2 放大校正电路 (3)
3.3 ADC0809与8255的连接 (3)
3.4 8086的可编程外设接口电路 (4)
3.5 数据显示部分 (5)
3.6 系统硬件原理图 (6)
4系统软件流程图 (7)
5总结 (8)
参考文献 (8)
基于8086电子称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电子称系统,采用电子称传感器采集数据,用CPU控制重量值稳定在预设重量:当重量高于预设重量值时报警。系统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扩展方便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的能力。该系统通过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可应用在一些精度要求不太高的系统中。为了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在满足性能的要求下,选择低成本器件,简化系统设计。
关键词微处理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A/D转换器;控制系统
一.绪论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目前,微处理器8086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它具有极好的稳定性,更快和更准确的运算精度。
微机课程设计
1) 本应用系统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 什么, 有多少个回路, 什么 , 有多少个回路 , 有几个参数 需要进行检测和控制? 需要进行检测和控制 ? 检测和控制 的精度为多少? 的精度为多少? 2) 本应用系统有多少输入信号和输出 信号? 信号 ? 输入信号的形式和电压等级 及变化频率情况, 输出信号的形式, 及变化频率情况 , 输出信号的形式 , 电压等级和驱动功率有何要求? 电压等级和驱动功率有何要求?
(三) 自选题 三 各位学员也可根据自身工作实际, 各位学员也可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选取合 适课题。所选课题难度应不低于以上两题。 适课题。所选课题难度应不低于以上两题。
三、课程设计报告格式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2. 硬件框图与说明 3. 电原理图与说明 4. 软件设计 主要模块流程图 源程序清单与注释 5. 小结 6. 参考资料
(四) 软件研制过程 四
1. 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软件,首先将 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软件, 整个软件分成若干功能模块; 整个软件分成若干功能模块; 2. 对各模块设计写一个详细的程序流程图; 对各模块设计写一个详细的程序流程图; 3. 根据流程图,编写源程序; 根据流程图,编写源程序; 4. 上机调试各模块程序; 上机调试各模块程序; 5. 各程序模块联调; 各程序模块联调; 6. 与硬件一起联调,最后完成全部调试工 与硬件一起联调, 作。
3. 处于工作状态时,有: 处于工作状态时, (1) 初始状态为:风速 弱”,类型 正常”; 初始状态为:风速-“弱 类型-“正常 正常” (2) 按“风速”键,其状态由 风速” “弱”→“中”→“强” →“弱” …… 往 复循环改变,每按一下按键改变一次; 复循环改变,每按一下按键改变一次; (3) 按“类型”键,其状态由“正常”→“睡 类型” 其状态由“正常” 自然” 正常” 眠”→“自然”→“正常” …… 往复循环 改变; 改变; 4. 风速的弱、中、强对应于电扇的转动由慢到快。 风速的弱、 强对应于电扇的转动由慢到快。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一、引言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微机原理和体系结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协处理器的浮点运算单元的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微机浮点运算的效率。
二、设计要求
1. 设计一种符合IEEE 754标准的浮点运算单元,能够支持浮点数的加、减、乘和除运算。
2. 设计的浮点运算单元需要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的特点,尽
可能减少运算误差和运算时间。
3. 设计的浮点运算单元需要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小的面积,
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三、设计方案
1. 系统结构设计
本方案采用协处理器结构,由浮点运算单元和主处理器组成。主处理器负责整数运算和控制操作,而浮点运算单元负责执行浮点运算。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进行通信。
2. 浮点运算单元
浮点运算单元采用基于IEEE 754标准的浮点数表示,包括浮
点数加法器、浮点数减法器、浮点数乘法器和浮点数除法器。(1)浮点数加法器:采用流水线方式实现,包括数据输入、
数据对齐、加法计算和溢出判断等阶段,能够处理浮点数之间的加法运算。
(2)浮点数减法器:与浮点数加法器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加法计算阶段改为减法运算。
(3)浮点数乘法器:采用快速乘法算法实现,将乘法计算分解为多个部分,同时进行并行计算,从而提高乘法运算速度。(4)浮点数除法器:采用多精度除法算法实现,将除法计算分为多个部分,采用流水线方式进行计算,能够实现浮点数之间的除法运算。
四、实施步骤
1. 完成浮点数加法器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各个阶段的功能模块设计、电路绘制和测试验证。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本设计是一个微机原理课程的实践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机原理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实践项目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项目一:数字电路实现与逻辑运算
本项目旨在通过使用数字集成电路,实现各种逻辑门电路,并通过逻辑门电路进行各种逻辑运算。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器件进行实验搭建,使用实验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学生需要了解各种逻辑门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根据逻辑运算需求设计电路,并能够进行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
项目二:微处理器控制实验
本项目旨在通过使用微处理器,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微处理器芯片,设计控制电路,并通过编程实现各种控制任务。学生需要了解微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编程,并能够进行调试和问题解决。
项目三:接口电路设计与实现
本项目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各种接口电路,将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口电路芯片,设计电路连接方式,并通过编程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接口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接口电路芯片的功能和特性,并能够进行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
总之,通过以上项目的设计与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
机原理的各个方面,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_电压报警器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_电压报警器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供应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然而,电力供应不稳定或者电
压波动可能会对我们的设备和电器造成伤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电压报警器,它能够监测电压的变化并及时发出警报,以保护我们的设备和电器。
一、电压报警器的原理
电压报警器的原理是基于电压的测量和比较。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电压传感器,它可以将电源电压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信号。这个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之后,进入一个比较器。比较器会将输入信号与一个预设的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输入信号超过了阈值,比较器就会触发一个报警电路,发出警报信号。
二、电压传感器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电压传感器是设计电压报警器的关键。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会
直接影响到报警器的性能。一种常用的电压传感器是电阻分压器。它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其中一个电阻与电源相连,另一个电阻与地相连。通过测量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源的电压。此外,还有一些基于变压器原理的电压传感器,它们可以将高电压变换为低电压进行测量。
三、放大和滤波电路
电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很小,需要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放大电路可以使用
运算放大器来实现。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放大后的信号还需要经过滤波电路进行滤波,以去除噪声和干扰。滤波电路可以使用电容器和电感器来实现。
四、比较器和报警电路
经过放大和滤波之后的信号进入比较器。比较器可以是一个电路芯片,也可以
是一个由逻辑门构成的电路。比较器会将输入信号与预设的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如
果输入信号超过了阈值,比较器就会触发一个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可以是一个蜂鸣器、一个灯光或者一个触发器,用于发出警报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V ES:[DI],AX;设置当前中断处理程序入口段地址
MOV DX,INTR_OCW1 ;设置中断屏蔽寄存器,打开INTR的屏蔽位
INAL,DX
MOV IM_BAK,AL;保存INTR原中断屏蔽字
AND AL,INTR_IM
OUTDX,AL
MOV DX,MY8259_ICW1 ;初始化实验系统中8259的ICW1
图1.1 ICW1
图1.2 ICW2
图1.3 ICW3
图1.4 ICW4
图1.5 OCW
8255的使用方法:
8255是可编程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有三个8位端口,可以实现数据的传送。芯片在使用前要先写入一个工作方式的控制字以指定A,B,C三个端口的工作方式。8255A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口按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如图2-1所示:
[2]、徐建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洪永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年
课程设计图纸
程序清单
DATA SEGMENT
INTR_IVADDEQU01C8H;INTR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对应着中断程序入口地址)
INTR_OCW1EQU0A1H;INTR对应PC机内部8259的OCW1地址
MOV AL,13H;边沿触发、单片8259、需要ICW4
OUTDX,AL
MOV DX,MY8259_ICW2 ;初始化实验系统中8259的ICW2
MOV AL,08H
OUTDX,AL
MOV DX,MY8259_ICW4 ;初始化实验系统中8259的ICW4
MOV AL,01H;非自动结束EOI
OUTDX,AL
MY8259_OCW3 EQU0000H+00H;实验系统中8259的OCW3端口地址
MY8255_AEQU0008H +00H;8255的A口地址
MY8255_MODE EQU 0008H+03H;8255的控制寄存器地址
MY8253_COUNT0 EQU 0010H+00H;8253的计数器0端口地址
8255并行接口芯片主要是用来控制外部设备,加热器,电机,蜂鸣器。它接受来自单片机的数据信号,并对输出接口进行赋值以此来带动外设进行运转。蜂鸣器的启动是8255输出与8253时钟信号相与共同控制的。
软件设计
(1)设计思路:
设计题目中的加热器控制系统,由8086、8259A、8253、8255四个芯片组成,使用8255的A口作为输出,PA0、PA1、PA2、PA3分别控制加热器的起停、电机的起停、电机的正反转、发声报告。8259A的INTR与系统的INTR相连用于提供中断申请,8253的OUT0与8259A的IR0相连用于提供中断信号。由8086协调控制其它三个芯片的工作。8253提供计时功能,输入系统时钟信号,当关上开关,计数器开始工作。计数器0输出周期为10ms的方波,即每隔10毫秒,8255向8259提供一个中断脉冲,通过对CX、SI的设置循环判断,每30秒对8255的A口的PA2进行数据改变,即电机反转一次,当到达加热时间300s,过写8255的A口的数据,实现电机和加热器的停止工作,调用扬声器子程序发声。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前言
加热器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功能的实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微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的基础上,在对芯片类知识以及汇编语言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非常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设计。要想很好的完成这个题目,必须对芯片的功能有很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的汇编语言基础要扎实。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已成为人类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型计算机原理》正是掌握计算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入门课程,它偏重于实际应用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定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接口设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对《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综合和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课程设计锻炼我的硬件设计能力和语言编写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暴露了我对于芯片的功能不是很熟悉,对相应的初始化思路不是很严谨等缺点,缺乏对整个系统工作原理的整体认识,让我认识到了微机原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还需要我继续认真细心的去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忠民·《微型计算机原理(第二版)》[M]·陕西: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同学们的系统设计能力,使同学们达到以下能力训练:
(1)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用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的能力;
(3)查阅中外文献的能力;
(4)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
(5)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6)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7)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能力;
(8)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硬件设计
一、各芯片的使用方法
8259A的使用方法:
8259A的命令共有7个,一类是初始化命令字,另一类是操作命令。8259A的编程就是根据应用需要将初始化命令字ICW1-ICW4和操作命令字OCW1- OCW3分别写入初始化命令寄存器组和操作命令寄存器组。ICW1-ICW4各命令字格式如图1.1到1.4所示,OCW1-OCW3各命令字格式如图1.5所示,其中OCW1用于设置中断屏蔽操作字,OCW2用于设置优先级循环方式和中断结束方式的8操作命令字,OCW3用于设置和撤销特殊屏蔽方式、设置中断查询方式以及设置对8259内部寄存器的读出命令。
8253定时器外接的时钟信号频率设置为1.1932MHz,通过设置初始值以及工作方式,可以使8253每隔一定时间产生一个中断信号,将其送给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由其判断完中断优先级之后送给8086处理器一个中断请求信号,由8086微处理器对其进行响应,同时通过计数判断对该中断请求信号做出相应的不同的操作,根据判断的结果对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输出信号做出控制。
DATA ENDS
STACK1 SEGMENT STACK
DW 256 DUP(?)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CLI
MOV AX,0000H;替换INTR的中断矢量
MOV ES,AX
PA0
PA1
PA2
PA3
加热器加热
1
加热器停止加热
0
电机正传
1
1
电机反转
1
0
扬声器发声
1
扬声器静音
0
(2)系统流程图:
小结
本次设计需要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熟悉中断优先级管理器8259A、可编程并行接口接口芯片8255A、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的内部结构、外部引脚和功能。
主要分为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方面。在硬件设计方面主要是要合理的连接各个芯片,同时要方式地址重叠,如全译码电路的设计,译码器的使用,各个芯片片选信号的控制,中断优先级的管理,各个芯片端口的选取等等。有了合理的硬件电路设计才能写出漂亮的汇编语言程序。在软件设计方面主要是汇编语言的编写,需要注意的是各个芯片的初始化程序的编写,对不同的芯片不同的寄存器应该怎样赋值,赋值的时序应该怎样,程序整体框架的设计等等。
7.小结…………………………………………………………………………13
8.参考文献……………………………………………………………………14
9.设计图纸……………………………………………………………………15
10.程序清单…………………………………………………………………16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控制系统在加热器中的应用
MOV DI,INTR_IVADD
MOV AX,ES:[DI]
MOV IP_BAK,AX;保存INTR原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偏移地址
MOV AX,OFFSET MYISR
MOV ES:[DI],AX;设置当前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偏移地址
ADDDI,2
MOV AX,ES:[DI]
MOV CS_BAK,AX;保存INTR原中断处理程序入口段地址
对8253定时器,利用了其COUNT0和COUNT2两个计数器,COUNT0用于产生中断请求信号。COUNT2用于控制蜂鸣器的运行。二者接相同的外部时钟信号(频率1.1932MHz)。
8259接受8253 OUT0产生的中断请求信号,产生中断控制信号送给微处理器8086INTR端,微处理器再对当前的响应信号做出操作。
图2.1255A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口按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
8253的使用方法:
8253内有三个相互独立的16位定时/计数器。通过写入控制字确定其工作方式;通过写入定时/计数初值,改变计数/定时器的工作周期。8253有六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每种方式输出波形,自动重复功能,GATE对其控制作用不同。
图3.18253控制字格式
MOV DX,MY8259_OCW1 ;初始化实验系统中8259的OCW1
MOV AL,0FEH;打开IR0的屏蔽位
2.课程设计题目………………………………………………………………4
3.设计任务分析………………………………………………………………5
4.总体设计思路………………………………………………………………6
5.硬件设计……………………………………………………………………7
6.软件设计……………………………………………………………………11
2通过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实现电机的正转与反转,加热器与电机的启动与停止,蜂鸣器的启动与停止
3通过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实现各个中断优先级的排序,以便有序的响应不同的中断信号,不至于时序混乱
总体设计思路
本设计课程题目要求对加热器不同时间间隔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需要用到的芯片为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可编程定时器8253,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以及8086微处理器。
MY8253_COUNT2 EQU 0010H+02H;8253的计数器2端口地址
MY8253_MODE EQU 0010H+03H;8253的控制寄存器地址
CS_BAK DW ?;保存INTR原中断处理程序入口段地址的变量
IP_BAK DW ?;保存INTR原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偏移地址的变量
IM_BAK DB ?;保存INTR原中断屏蔽字的变量
INTR_OCW2EQU0A0H;INTR对应PC机内部8259的OCW2地址
INTR_IMEQU0F7H;INTR对应的中断屏蔽字
MY8259_ICW1EQU 0000H+00H ;实验系统中8259的ICW1端口地址
MY8259_ICW2EQU 0000H+01H ;实验系统中8259的ICW2端口地址
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上的能力。不仅回顾了上课老师所讲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自主设计能力,纠错能力,加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1.前言…………………………………………………………………………2
二wk.baidu.com课程设计任务介绍
当把物品放入加热器中,首先要启动加热器和电机工作,设定加热时间为5分钟,为使物品均匀加热,每隔30秒电机要反转一次,(正转→反转、反转→正转),加热时间到后,停止加热器和电机工作,并发声,告知加热结束。
设计任务分析
根据题目,要实现的设计任务大致为:
1通过可编程定时器8253实现5分钟与30秒的定时
二、硬件电路的连接
微处理器8086作为各个芯片的中枢环节,对其它芯片写入控制字以及读取其它芯片的状态值。8086有16位数据线,为了对地址和数据加以区分,利用8086的ALE管脚在传送地址和数据时不同的表现,采用74273锁存器通过前者控制锁存器的时钟信号实现地址与数据的分离。
对于各个芯片的选择是利用各个芯片的片选端。为防止地址的交叉对16位地址总线采用全译码的方式,采用或非门及与门的级联,控制74LS138译码器的使能端和译码端产生不同的译码状态对三个芯片进行不同的选择。
MY8259_ICW3EQU 0000H+01H ;实验系统中8259的ICW3端口地址
MY8259_ICW4EQU 0000H+01H ;实验系统中8259的ICW4端口地址
MY8259_OCW1 EQU0000H+01H;实验系统中8259的OCW1端口地址
MY8259_OCW2EQU0000H+00H;实验系统中8259的OCW2端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