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价值观。
2.文化内涵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诗词歌赋、书画艺术、戏曲等等。
这些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体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自信。
3.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它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诚信、孝道、礼仪、忠诚、正义等等。
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尊重自然与崇尚和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尊重自然、崇尚和谐。
它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它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5.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6.连续性和传承性:作为文化传统,中华文化世世代代
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
例如,教育是一种传承,会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
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思想、价值观、传统美德、自然观和民族性等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之处。
高中政治知识点之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高中政治知识点之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中政治知识点之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含义:传统文化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保留在现实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影响: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②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二、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该自觉加以改造与剔除。
4、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传统虚无主义,二是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
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应是为中华民族所独具的。
当然,民族性的文化内容并非只容本族所专有,其中常有或寓有通行的人类性的内容由民族性展现的文化的民族内容,相对稳定,使任一文化得以形成自己特有的模式和传统。
我认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既包括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顺从与崇拜。
2、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或者称之为伦理关系中的人本主义,他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来讲一个人应该如何负起自己的责任。
二、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象传提出刚建的观念,赞扬刚健的精神“刚健而文明”。
象传提出自强不息的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而这也是儒家所积极倡导的,它符合儒家的积极入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三、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道德的心怀包含万物,对待事物有兼容并蓄的意思。
提倡君子厚德载物也就是提倡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
中庸尚和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就是其妙用。
文化的时代性是指任何一种文化的发生、形成、发展、成熟都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中进行的,并以时间作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
从日常的一般含义来讲文化的时代性往往更突出现在性、当下性。
牟宗三教授早就将儒学的发展分为以下三期。
从先秦孔孟、荀子到汉初董仲舒(公元前180—前115)为第一期。
宋明(lO—17世纪)时代为第二期,现代新儒学为第三期。
属于第三期并最为活跃的算是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
杜维明认为从现在开始,20—21世纪人类的根本问题,在于每个人从他现实存在的环境中出发,实现彻底的自我反省(即追求儒学所说的“内圣”),即实现“自我超越”。
据杜维明讲,这里的“自我超越”,是在现实中摆脱自身的局限,扩大和发展自已,提高自已,并不断地加以突破,是“超越而内在”的人生。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的文化和民族性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如何将传统的民族性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成为了当代设计者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1. 继承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如汉服、唐卡、传统雕刻技艺等。
这些传统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更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将汉服的剪裁和图案融入到现代时尚中,设计出既能展现中国传统美感又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款汉服。
而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也会在建筑的装饰上融入传统的木雕、砖雕等元素,使建筑更具中国味。
2. 借鉴世界元素设计师们也在创新的同时进行了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借鉴了世界各地的元素来丰富自己的设计语言。
传统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地的元素相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现代生活的设计风格。
在家居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与北欧简约风相结合,形成了既典雅又实用的装饰风格。
在服装设计中,中国元素与日韩流行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了既具有中国传统风韵又符合年轻人时尚需求的服装作品。
3. 引领潮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元素在当代设计中也不断被重新诠释和发展。
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元素,结合当代审美和时尚潮流,创造出独具中国风格的设计作品,引领着潮流的发展。
设计师们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纹样、色彩、图案等元素,设计出了符合当代审美的家居产品、服装、商业空间等作品,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1.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将传统的民族性融入到现代设计中,需要设计者们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传统的文化元素需要得到继承和发展,但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模仿,需要在创新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发展。
设计者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精髓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能符合当代生活需求的设计作品。
教学设计3: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设计依据】一、理论依据本课选自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从逻辑上讲第八课主要讲如何吸收外来。
第一框题《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主要围绕“文化具有民族性”介绍了民族文化的地位、形成、作用、核心和灵魂以及体现,围绕“文化具有多样性”介绍了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形成、意义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只有坚持各民族平等,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交融,进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二、课程标准依据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学生情况】高中学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日渐增强,开始理性的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随着时代发展,中学生与外来文化密切接触,有些同学迷失在外来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这些都是片面的。
引导他们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精华,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介绍文化的民族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科学分析坚持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法治意识: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树立各民族文化平等的意识。
公共参与:立足生活实践,践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争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要求。
教学难点: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过程描述】课堂导入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如何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框题《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简要概述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简要概述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民族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质。
2. 历史性: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对过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3. 传承性: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形态,具有强烈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4. 包容性: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宗教和信仰,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5. 地域性: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6. 完整性: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文化形态。
7. 创新性: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体现了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体系,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传统文化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
传统文化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统文化的特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扩展资料:中国传统文化举例:1、时节季令: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
如:孟春、仲春、季春。
2、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3、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楚辞》、;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南北朝时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如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4、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千层底等-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1、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文化,也是一个强大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道德规范以及传统艺术等丰富内涵。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展开讨论,力求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思想理念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之一是传统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思想的培育与传承,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提倡中庸之道,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追求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静;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主张和平与爱的观念。
这些传统思想理念对我国社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建设和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论述。
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种社会功能的表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倡导礼仪和道德,弘扬孝道和忠诚,形成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传统文化还在文学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当代我国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我国传统文化还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论述。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备受重视。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为当今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认知需求也在逐渐增强。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二是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对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三是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对于培养和发展国民性格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课件3: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A. 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 使我国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C. 会失去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削弱民族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D. 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谢谢观看
1.综合网络调查以及线下调查数据显示,春节在国人心中地位最高 ,
90.9%的居民表示喜欢过春节;其次是中秋节,68.5%的居民表示喜欢过中
秋节;喜欢过端午节和元宵节的居民分别占34.7%和23.9%。春节、中秋
A 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
②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民族文化与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哪儿?
(4)表现: ①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具体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 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贰 文化具有多样性
思考:比较上述奥运会会徽的不同,解释他们各自的文化印记。为什 么不同的奥运会承办国设计出不同的会徽?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 布达拉宫
长城
兵马俑 土楼
我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剪纸
古琴艺术 皮影
阅读与思考
一位中学生在自己的演讲稿里写道:“长城啊长城,你在向人们述 说着,中华山河的锦绣;你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历史的悠久;你 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文化的灿烂;你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民族 的智慧和力量;你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伟大! ”
结合上述中学生的演讲稿,谈谈民族文化有哪些巨大的作用。
(3)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 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 展的精神根基。
什么是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来源于过去的经验、知识和智慧,是固化的、不断传承的、贯穿民族漫长历史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什么是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承性。
传统文化是指已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它在时间的漫长中不断传承,使文化得以延续并升华。
2.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了每个民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特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独特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态,因此具有独特性。
4.不断演绎。
传统文化由于源远流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并不断演绎和发展,激发了人们探寻、挖掘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的热情。
5.包容性。
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纳了各种元素,表现出高度的包容性,这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1.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观念,如“诚信、善良、友爱、忠诚、勤劳”等,这些价值观念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传统文化的艺术形态独特且表现力强。
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承载的不仅是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当时民族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华。
3.传统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它对人类历史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传统文化对于文化多样化的推动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多样化的文化成为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探究和研究的一个汇集。
三、传统文化的当今适用性1.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今人类提供借鉴和思考的文化资源,以其丰富内涵与博大精深的背景,为人们解决当下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2.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如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规划的创新、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3.通过传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国家更能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关系中保有自己的独立文化形象。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关系)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19、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为什么要)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
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1)有关科技发展的指标,已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2)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3)无论就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言,教育都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4)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交流?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传统文化的功能(传统文化的功能包括)
传统文化的功能(传统文化的功能包括)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的功能包括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传统文化的作用2、简答题。
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3、政治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如何4、传统文化有什么作用?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6、传统文化作用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其实在内涵上,它有非常值得重要的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在里头。
传统文化,包括他的书籍,知识以及包括一些传统的民俗。
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
简答题。
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一、为己1、保护自己。
避凶。
消灾免难。
去五祸。
离苦。
2、发展自己。
趋吉。
除恶趋善。
得五福。
得乐。
3、完美自己。
去愚痴,长智慧。
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贤成圣。
二、为人1、去私心。
2、发救度大众的心。
3、广修布施,供养。
广结善缘。
三、为家,为国,为世界。
1、报父母恩。
2、报老师(佛)恩。
3、报国土恩。
4、报众生恩。
政治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高中政治必修3作用: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地位暂时没找到传统文化有什么作用?往小里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往大的方面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1、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力量。
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构成要素。
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互补共生,才最终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归纳
【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归纳1.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地位+意义)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原则:必须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5、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文化属于世界,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都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如此。
(2)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民族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多样性。
●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握好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我们应该怎样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自觉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2)双面交流。
(3)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看法
传统文化看法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化遗产。
它包括了语言、文字、艺术、哲学、道德、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根基。
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来源。
传统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其次,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持。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可能会逐渐衰落或消失。
此外,传统文化中也可能存在一些与现代价值观不相符的内容,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
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我们应该持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态度。
我们要尊重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部分,同时也要勇于改革和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之,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我们应该珍视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部分,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4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 设立的。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
当代价值挖掘和创新发展思路
当代价值挖掘
民间信仰和节庆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和 文化底蕴,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 要源泉。同时,它们也是促进社会和谐 、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VS
创新发展思路
在传承民间信仰和节庆活动的过程中,需 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可以通过与现代科技 相结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 业发展等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和活力。同时,也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工 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传统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
2024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汇报人:XX
2024-01-15
目录
• 传统文化现状及挑战 • 政策法规与保护措施 • 学术研究与教育推广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民间信仰与节庆活动传承 • 跨界合作与创新发展路径
01
传统文化现状及挑战
传统文化定义与特点
传统文化定义
03
学术研究与教育推广
学术研究机构及成果展示
国家级研究机构
成立国家级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于传 统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
学术成果
在各大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布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 ,包括历史文献考证、艺术鉴赏、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与国际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传统文化的研究与 保护。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 过程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具有相对 稳定性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
传统文化特点
具有历史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 多样性等特点,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自 信的重要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绍光,著名现代艺术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后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现旅居美国。
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1500多次,作品被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现任中外十余所大学名誉和客座教授,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首任主席。
画作个人风格鲜明,融合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特色,强调感染力,是当今画坛具有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
核心提示
●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在全球我们看到很多雷同的东西,但真正感染人们的却是那些不同。
在全球化中要保护民族特色,要尊重人民大众对自己民族文化血肉相连的情怀。
●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民族、一个文化是纯粹的,一定会受到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
如果没有包容心,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就没办法在世界建立自己的文化。
●西方在艺术上主张“相对差”,非常强调“矛盾”,而中国人讲“和谐”。
●现代人紧张得很,但是艺术终究还是要静下心来。
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以后,如何保持民族风格和民族性。
中国的有识之士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就在想中国怎么崛起,过去的100多年有很多中华英烈是慷慨歌燕市, 从容做楚囚,所以过去100多年来中国的经历是充满血泪的一段历史。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除了经济,西方形形色色的一些势力也进入中国,大家都知道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民族文化的保存,这一点我们有很多教训。
大家都很清楚,全球化后会看到很多非常雷同的东西,比如城市规划,我们所看到的摩天大楼、商贸中心、体育馆等等,在全世界走到哪里都是大同小异。
但是你再仔细地看看,就会发现在这种相同当中有许多的不同,这种不同就是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比如在北京长大的人,就非常怀念过去的四合院,但这些东西现在基本上都消失了。
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强大以后,包括国外一些政策研究会都在研讨“中国强大了会怎么样”,讨论中华民族崛起后会不会民族主义也高涨,民族主义高涨后,这个民族要往哪里走?
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现代化”是西方提出来的,但在保护文化传统方面西方是非常注意的。
我们中国人可能觉得自己有5000年的文明,脚底下的宝贝太多了,就不当一回事。
在宁夏,有一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固原,它的双层城墙,在中国仅有,在世界上也是仅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城”,大家知道是什么时候毁的么?就是在现代文明的光环下消失的,一个官员的一句话就让它毁了。
民族性是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文字、风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的细小环节里体现出来的,这是老百姓对文化载体的一种情怀。
我刚才说世界上有很多相同的东西比如摩天大楼、体育馆等等,这是现代化,但民族化并不影响现代化,特别是有些古老的、有价值的东西应该保留。
你可以去城市的外围发展,可以建造城外城,世界上这种例子也很多。
也有人建议旧瓶装新酒,外面不变,改装里面,不能让老百姓享受不到现代文明。
但是作为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留下的所有文化载体,都代表这个民族的喜怒哀乐,代表这个民族的爱好,应该很好地保护。
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在全球我们看到很多雷同的东西,但真正感染人的却是那些不同的东西。
同属一个儒家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文化很接近,但是真正去日本、韩国走一走,就会发现很多不同。
日本文字里有很多汉字,发音不一样,意义相同,比如说快速火车“新干线”,但也有一些意义完全不一样。
说一个笑话吧,日本有个邮件快递公司叫“宅急便”,我刚到日本时,看到一个车上有这几个字的广告,就问边上一个中国画家,他也挺逗的:“哦,赶快回家拉肚子,是不是治拉肚子的药?”所以要是慢慢去琢磨,会发现很多不同,这些不同恰恰就是它的魅力。
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他们对文化的爱护却值得我们学习。
在洛杉矶如果你有一栋房子,里面有个壁炉是30年代的,那么整栋房子就要被保护,任何人都不能动,他们对传统留下来的东西非常尊重。
在全球化中要保护民族特色,要尊重人民大众对自己民族文化血肉相连的情怀,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化才是正确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民族性、民族文化的保留应该引起重视。
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就没办法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文化
从全球来说,国家强大了不能用自己的文化去欺负别人的文化,把人家并吞了,各个国家应该互相尊重,正是在尊重别人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找到一条所谓全球化的道路。
全球化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民族文化像过去那么纯粹,它已经不知不觉处在一种融合当中。
所以如果没有包容心,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就没办法在世界建立自己的文化。
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走的是不同的路,这和他们的哲学体系不同是有关的。
西方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开始提出来,人和天是“主客关系”,人是“主”,大自然是“客”,人是大自然的主导,由人来改造世界,中国讲“天人合一”、“天地人和”。
西方更多强调科学性,由于要改造自然,所以人是主宰,反映在艺术上走的是很写实的道路,从古希腊的雕像大家就可以看出,完全按照人体解剖的结构比例,
而中国古代的雕塑是象征的、夸张的,我们那些门神武士可能头很大,身很短,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科学头脑,我们针灸那么多穴位都能准确找到,但是中国艺术没有走这条路,中国讲的是一种神似,所以我们在艺术当中创造了很多人类想象的东西,比如龙和凤,实际上没有的东西,我们中国人都接受。
从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应该说西方艺术在向东方靠拢。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塞尚一个梵高,塞尚说“你们不要再画眼睛看到的世界,要画心灵感受的世界”,这分明是中国画论啊!中国绘画标准第一法“气韵生动”,大家知道现在留存的最早有艺术家名字的作品是顾恺之的,顾恺之就说“以形喻神”,还有“手挥五弦易”,手挥起来很容易,“目送归鸿难”,眼睛看着鸿雁飞走难,早就强调一种神似的东西。
毕加索说得更好:“我不画猫,我只画它的微笑。
”这句话非常有意思,人类的各种情绪在猫的微笑里面都可以表现出来。
就这样,现代主义文化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始了,在西方美术历史上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繁荣。
在50年代以前,世界上所有记录下来的大师,毕加索、马吉斯、夏歌儿、梵高等,从前期印象派到后期印象派再到立体主义,一直发展到抽象主义,我觉得这段历史我们中国美术家正好是应该借鉴的,但当时中国正是处于被外国侵略的状态,整个政治、文化、经济都在受压,所以中国人当时没法接受现代主义,而徐悲鸿的学院派体系就非常符合中国当时的潮流,所以不是在西方古典主义时期,而是在西方现代主义高涨的时候,徐悲鸿把西方的古典主义带进中国。
今天不是在贬徐悲鸿,我觉得他把西方艺术的科学带进中国,对今天我们国人有很好的西洋绘画基础起了重要作用,徐悲鸿体系再加上后来解放以后送到苏联去留学的体系,这两个体系都是以写实为主的学院派,此后,严格的学院派这种基础训练就一直控制着中国画坛。
只有做民众和精英的代言人,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
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我觉得现代主义运动已经到了末期。
从美国开始提倡的波普艺术一直到后来的极简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当艺术发展到抽象以后,美国人要怎么来走呢?就是打破,很多画家提倡“零绘画”,提出画画是一个过程,有人开始在白画布上用白颜料画十字,能隐隐约约地看到白十字,但是不清楚,在黑画布上画黑色的方块,也是模模糊糊的。
再往前发展干脆不画了,有一个很有名的画家将签了名的白画布送到博物馆去,他的意思是:这虽然是一张白画布,但是每一个观众在看这张白布的时候,都会想这是一张什么画,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创造。
到这个地步,我个人的观念还是接受的,我认为起码想法很妙,但是有这么一张就够了。
他有名气,要是一个没有名气的艺术家拿一张白画布送到博物馆,肯定给扔了出去。
美国从这一步再往前走,就走到“空”了,有一个很有名的展览,博物馆里所有陈列的东西被清扫一空,全部搬光,观众到了那里,目瞪口呆!展览就叫“空”,你进去除了看白布以外,什么也没有。
我想到了后来美国人可能也害怕了,开了这个头后自己也有点后怕。
20世纪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他们总结20世纪的艺术用的是“战争文化”,“战争文化”不仅仅是表现战争的文化,更是对人类精神文明有破坏的文化。
大家非常紧张,21世纪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一个物质高度繁荣、精神高度死亡的时代?整个精神文明崩溃的时代?
刚才我说的这些现象,到了中国以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已经被西方唾弃的东西,在中国都有生存空间了,真成了个大实验场,到国外去展览让别人在报纸上抗议,最后拆掉了不许展。
我举个最突出的例子,有的画家把牛肚子打开以后爬进去,然后又血淋淋地爬出来叫“重生”、“再生”,我觉得应该叫“兽生”,野兽生的。
我的看法是,很多是应该交给警察局的事情了,这和艺术有什么关系?
到了今天,艺术发展很快,有些人说“我在为下一个世纪画画”。
也许吧,但是我不信。
很多年轻画家有时候狂得无边。
照我的想法,你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的人,不能说自己没有社会责任,组成这个社会有各行各业的精英,如果你的作品
能够代表同时代广大民众以及精英分子的思想、爱好、品德和他们的美学,那么你是一个很好的代言人,才可能画出真正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