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副本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初⼆物理光学试题和答案与解析初⼆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如图的四幅图⽚中,其中⼀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A.B.C.D.2、下列有关光的说确的是()A.⽇⾷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射⼊⽔中传播速度不变C.⾬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散现象D.我们看到了⿊板上⽼师写的字是利⽤了光的镜⾯反射3、如图所⽰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屏幕上的“⼿影”B.⽔中筷⼦变“折”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D.钢笔“错位”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散B.⽔中倒影﹣﹣光的折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后彩虹﹣﹣光的反射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吸管斜放在⽔杯中“变粗”B.⽔中倒影C.太透过云层射到上D.⽩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光带6、平⾯镜利⽤的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散7、下列光现象与⽇⾷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评卷⼈得分.. .专业. .⼩孔成像B.⽔中倒影C.⼿影游戏D.树下阴影8、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中倒影B.铅笔“折断”C.鸽⼦的影⼦D.⽇⾷形成9、下列图中所⽰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B.杯中“折断的筷⼦”C.⽔中的塔影D.露珠下被放⼤的草叶10、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镜的游戏B.⼩猫叉鱼游戏C.⼿影游戏D.隔墙看猫游戏1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束光穿透玻璃B.⽤凹透镜矫正近视眼C.⿊板反光D.⼩孔成像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确的是()A.⼈靠近平⾯镜时镜中⼈的像变⼤B.在光的反射中,⼊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C.⾬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散形成的D.验钞机利⽤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13、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B.⼈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孔所成的像是倒⽴的虚像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在如图所⽰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筷⼦在⽔中弯折B.⼭在⽔中的倒影C.⼿的影⼦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15、如图所⽰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游戏中的“⼿影”B.钢勺在⽔⾯处“折断”.. .专业. .C.⼭峦在⽔中的“倒影”D.⾬后天空中的“彩虹”16、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的是()A.⼩孔成像B.树⽊在⽔中的倒影C.通过放⼤镜看到的⽂字变⼤了D.⽔池的池底看起来⽐实际要浅17、关于光现象的说确的是()A.家⾥的穿⾐镜所成的像是等⼤的虚像B.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远视眼D.⾬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不属于光的⾊散现象⼆、填空题(每空?分,共?分)18、夏天暴⾬后,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光学相关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1. 下图中,S是光源,A是不透明的物体,L是竖直墙血,试画出光源S照不到墙血的范围LAS2. 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A. 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3.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 。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______________ 形成的。
4.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屮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手影一一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一光的反射C.倒影一一平面镜成像D.摄影一一凸透镜成像5. 人沿看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A. 变长B.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6.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 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7. 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彖一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摘形成的是()A・竹的倒 B.水面'折戏 D.镜中花8. 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A. 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9.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冑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A.是方形的;;B.是圆形的;;C.它是太阳的像;;D .是长方形的10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一9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烛焰的正立像D.烛焰的倒立像(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5)晴夭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共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BD)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BCD)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B)A.发光体的体积B.发光体的位置C.发光体的大小D.发光体的面积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无影灯没有影子B.无影灯有本影C.无影灯没有本影D.无影灯没有半影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8.如图1为发生月食时,太阳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的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看到月食(AD)A.全部进入区域ⅠB.全部进入区域Ⅱ或ⅣC.全部进入区域ⅢD.部分进入区域Ⅰ二、填空题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10.身高1.6m的人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在某一时刻,人影长1.8m,经2s,影长变为1.3m,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__8或2.63_m。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 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等大倒立的实像 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 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 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一、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1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 点为入射点,ON 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 时,反射光为OB ;当入射光为CO 时,反射光为OD ;当入射光为EO 时,反射光为OF .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如图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 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2)实验中,纸板应_“垂直”)__于平面镜。
(填“平行”或“垂直”)(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____;(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__。
(5)如果光线沿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会_____(填“会”或 “不会”)与OA 重合,说明了_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_光路是可逆的_ ____。
3、如图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3A 改变 入射 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二步:如图3B 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反射 光线,实验结论是: 看不到,说明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 如图4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o。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 、30o、45o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8.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太阳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
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初步得出像的特点是倒立的等大的像。现在他想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一个放大的烛焰像,正确的做法是( )
A.甲B.乙C.丙D.丁
6.当太阳射向月亮的光被地球挡住时,地球上的人会观察到月食。设想一下:若干年后,我国的航天员成功登月,此时恰好在地球上出现月食现象,那么航天员会( )
A.观察到月食B.观察到日食
C.同时观察到日食和月食D.观察不到日食和月食
7.关于小孔成像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7)小明在实验中,测出一组物距和像距相等,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老师说这样得到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8)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_____;
(9)根据你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14.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并且要使入射光线垂直入射井内,请正确画出反射面。
15.如图所示,a为入射光线,b为反射光线,它们均由同一个点光源发出,请找到这个点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16.黑箱内只有一个平面镜,请在黑箱中确定该平面镜的位置,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3.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
初二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

初二物理光学部分练习题一、选择题1. 光的传播速度是:A. 快于声音传播速度B. 慢于声音传播速度C. 与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 不确定2. 视频中的光是:A. 真实物体发出的光B. 人工制造的光C. 可见光的一种D. 其他类型的光3. 在光的传播方向上,光线相对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是:A. 加速B. 减速C. 不变D. 先减速后加速4. 像跟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光学成像中分为:A. 实物像与虚物像B. 实物像与光学仪器像C. 实物像与虚实像D. 实物像与实际像5. 光的反射定律可以表述为: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 入射角大于反射角C. 入射角小于反射角D. 入射角和反射角无关6. 光在媒质间传播时速度改变,会发生折射现象。
下列关于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满足正弦定律B.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满足余弦定律C. 光束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向法线偏转D. 光束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向法线偏转7. 光的散射现象指的是光线:A. 经过一面光滑的表面反射B. 经过一面不规则的透明介质后改变传播方向C. 经过透明介质后折射D. 不人为处理,自由传播8. 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颜色分散现象,分散出的颜色依次为:A. 红、橙、黄、绿、青、蓝、紫B. 红、橙、黄、绿、蓝、青、紫C. 红、黄、绿、蓝、青、紫D. 红、黄、绿、青、蓝、紫9.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D. 入射角和折射角无关10. 光的干涉现象是指:A. 光的传播受到障碍时发生的现象B. 光通过材料发生衍射C. 光受到波长差异引起的干涉D. 光的偏振产生的现象二、简答题1. 什么是光的折射?写出光的折射定律。
答: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折射定律表述了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即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训练题集锦(含答案)

初二光学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某同学身高1.7 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米处,他的像高是_____米,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米.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 1 米,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米,他的像高为_________米.2. 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_,(选填靠近法线或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________于入射角.3. 当光线垂直与水面入射时,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_,反射角大小为__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_,光射入水中,光速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4.如图1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5.人在水面上方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得向上_____(选填上或下)弯折了,这是光从________中射向________在界面发生折射的缘故。
6.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图1 图27.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2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8.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9.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10.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__镜.二、选择题11.如图3所示,把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它在镜中之像将(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变倒立.图3 图412.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时针和分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A. 8时20分.B. 4时20分.C. 3时40分.D. 8时40分,13.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A. 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正立放置.B. 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倒立放置.C. 大于2倍焦距处,正立放置.D.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放置.1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B.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15.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6.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17.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18.李明同学和妈妈到公园游玩,他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妈妈应站在镜头的()A.一倍焦距以内B.一倍与两倍焦距之间C.焦点位置上D.二倍焦距之外19.给顾客拍照,照完全身以后在照一张半身像,顾客保持不动,则()A.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B.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C.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D.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20.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分别放在离凸透镜18厘米、12厘米和4厘米的主光轴上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A. 18厘米>f>12厘米B. 12厘米>f>8厘米C. 9厘米>f>6厘米D. 6厘米>f>4厘米三、作图题2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5中画出法线和入射光线AO。
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一、光的反射定律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ON点为入射点,.如图11EOODOB10度均为°.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当入射光为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入射角反射角入射光线实验序号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 50°1 AO 50°当光发生反射时,结论是:CO 40°402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EO23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如图22 律的两个步骤图1)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1 )(填“平行”纸板应或_“垂直”)“垂直”(__2于平面镜。
)实验中反射实验序入射反射角当光发生反射时,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50 15°;等于入射角____ °°402 40反射光线当光发生反射时,)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4°°203 202 图 ___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重合,说“不会”)与OA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会_____(填“会”或(5)如果光线沿BO _ ____。
明了_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_光路是可逆的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改变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3A 入射3、如图3把纸张的右;第二步:如图3B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发生看不到,说明光线,实验结论是: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4、4如图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写出两条实验中的作用是:(平面镜平面镜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4 图否共面3 BA 图o o20。
初二物理光学透镜练习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透镜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物体不是发光体?A. 太阳B. 白炽灯C. 月亮D. 电视机答案:D2. 下面哪种材料是透明的?A. 铁B. 木头C. 玻璃D. 金属答案:C3.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会发生哪种现象?A. 反射B. 折射C. 散射D. 吸收答案:B4. 以下哪种物体是凹透镜?A. 放大镜B. 摄像机镜头C. 眼镜D. 显微镜答案:A5.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A. 真空B. 空气C. 水D. 铁答案:A二、填空题1. 光沿着直线传播的方式称为 ______ 。
答案:直线传播2. 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器件叫做 ______ 。
答案:光学器件3.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称为 ______ 。
答案:折射4. 透镜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 ______ 。
答案:凸透镜和凹透镜5. 物体离透镜更近的一侧称为 ______ 。
答案:物体一侧三、计算题1. 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中,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为1.5。
如果入射角为30°,求光线的折射角。
答案:根据折射定律,sin(折射角)/sin(入射角) = 折射率,设折射角为x,则sin(x)/sin(30°) = 1.5,解得x = 47.7°。
2. 一个凹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求它的放大率。
答案:放大率等于焦距除以物距,即放大率 = -15 / (物距)。
四、解答题1.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在反射时会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现象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2. 解释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并说明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
答案:凸透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它使平行光线聚焦于其背面的焦点,具有放大的作用。
凹透镜是中间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它使平行光线发散,没有实际焦点,具有缩小的作用。
凸透镜可以用于放大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而凹透镜可以用于成像仪、摄像机等光学仪器中。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1.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日全食”.如图表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图中的A处是球,产生日全食的原因是.【答案】月;光沿直线传播【解析】解:如图,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地球上a区域,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全部被月球挡住,人们看到的是日全食.故答案为:月;光沿直线传播.【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日食是一种典型的光沿直线传播的自然现象,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日食的成因,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我们要能够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2.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的(选填“正立”或“倒立”)【答案】同一直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解析】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蜡烛发出的光线通过A纸片上的小孔在B纸片上形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同一直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应用和小孔成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3.假如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C.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答案】A【解析】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阴影区;手影、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都是影子。
[必刷题]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实验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实验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470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f.png)
[必刷题]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实验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实验可以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 小孔成像实验B. 水中筷子弯折实验C. 光的折射实验D. 光的反射实验2.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是指:A.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B. 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C.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D.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钢勺在水中看起来变弯B. 平面镜成像C. 水中倒影D. 彩虹4.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B.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C.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D. 无法确定5. 下列哪个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光的色散现象?A. 光的反射实验B. 光的折射实验C. 三棱镜实验D. 小孔成像实验6.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像性质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7.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描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 像与物等大,但左右相反B. 像与物等大,但上下相反C. 像与物等大,且左右、上下均相反D. 像与物不等大,但左右、上下均相反8.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A. 向法线偏折B. 远离法线偏折C. 与入射光线重合D. 与反射光线重合9. 下列哪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光的传播速度?A. 光的反射实验B. 光的折射实验C.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D. 光的衍射实验10. 在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如果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为:A. 30°B. 60°C. 45°D. 90°二、判断题:1. 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介质界面在同一平面内。
()3.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在其他介质中会减慢。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卷(附答案)

滁州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A.日食的形成----镜面反射B.水中的筷子变弯----光的直线传播C.黑板反光----光的折射D.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漫反射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路3、小燕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A.比她大的实像B. 比她小的实像C. 比她小的虚像D.与她等大的虚像4、一个人晚上走路经过水平路面上的一盏路灯时,人从远处走近路灯然后离开路灯的过程中,身影长度的变化是()A.总是逐渐变短B.总是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5、在狭小的房间墙上有一面整面墙大的镜子,人走入房间后,感觉宽敞多了,这是利用平面镜的()A.能成虚像的特点B.能成正立像的特点C.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D.物像间距总是物镜间距的2倍6、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当入射角变化时,则()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发生变化B.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C.反射角发生变化,折射角不变D.折射角变化,反射角始终不变7、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对岸湖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D. 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8、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街市等,实际上大海、沙漠上什么都没有,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
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A.光在海面上反射B.光从云层上反射的缘故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9、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加10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A.100B.450C.550D.350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慢慢向上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1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图2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12、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 要节约用电B. 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观后镜上,反射到司机眼里,妨碍司机开车13、通过学习,小明有了下面的一些想法:①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②早上起床后一拉开窗帘,房间立刻就亮了,可见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③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所以光在水中也比空气中传播得快④白色是最纯的颜色,它可以合成各种颜色。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 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2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1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D.“立竿见影”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图1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图2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3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3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8、如图4所示,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图49、如右上图5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图5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无法确定10、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A.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正立放置B.大于2倍焦距处,正立放置C.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放置.D.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倒立放置1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了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3、都说景德镇瑶里风光很美“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鸟”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副本

一、光的直线流传、光速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光总是沿直线流传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流传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流传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流传形成的2.以下关于光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辉C.光辉就是很细的光束B.光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D.光辉是用来表示光流传方向的直线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经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示()A. 小孔的形状必然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光是沿直线流传的4.若是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辉,依照这两条光辉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能够确定A. 发光体的体积B.发光体的地址C.发光体的大小D.发光体的面积( )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以下关于照明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无影灯没有影子B.无影灯有本影C.无影灯没有本影D.无影灯没有半影)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若是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满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 .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7.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光总是沿直线流传的C.萤火虫不是光源B.光的流传速度是D.以上说法均不对3× 108 m/s二、填空题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若是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能够用____中流传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____来讲解.10.身高 1.6m 的人以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1m/s 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___m。
在某一时辰,人影长 1.8m,经2s,影长变为 1.3m ,11.在阳光下,旗杆的高度是测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是__ _m。
3.5m。
同时测得身高 1.5m 同学的影子长度是0.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 )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 )
A.发光体的体积
B.发光体的位置
C.发光体的大小
D.发光体的面积
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影灯没有影子
B.无影灯有本影
C.无影灯没有本影
D.无影灯没有半影
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
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填空题
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
10.身高1.6m的人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在某一时刻,人影长1.8m,经2s,影长变为1.3m,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___m。
11.在阳光下,测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是3.5m。
同时测得身高1.5m同学的影子长度是0.5m。
由此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是__ _m。
二、光的反射、平面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平面镜反射
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乙也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
D.反射角是指反射线和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
A.像位于镜后,是正立的虚像
B.镜后的像距等于镜前的物距
C.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D.像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相同
3.如图1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成为C′D′,则C′D′与CD关系为( )
A.不相交,同向平行
B.不相交,反向平行
C.相交成60°
D.相交成30°
4.两平面镜间夹角为θ,从任意方向入射到一个镜面的光线经两个镜面上两次反射后,出射线与入射线之间的夹角为( )
A.θ/2
B.θ
C.2θ
D.与具体入射方向有关
5.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传播,现放一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此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 )
A.20°
B.40°
C.50°
D.7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
B.本应会聚到一点的光线遇到平面镜而未能会聚,则其反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
D.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
7.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三、作图题
19.如图7所示,MN为一平面镜,P为一不透光的障碍物,人眼在S处,试用作图法画出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箱子左侧多大范围的地面。
要求画出所有必要光线的光路图,并在直线CD上用AB线段标出范围。
三、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B.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3.在图2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B.a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5.已知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介质Ⅱ是光密介质B.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C.介质Ⅲ的折射率比Ⅰ大D.光在介质Ⅲ中光速最小(光密)
6.光线从真空中入射到一块平行透明板上,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可能是( ) A.小于40°B.在40°到100°之间C.大于40°D.在100°到140°之间
7.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A.都比实际位置高B.都比实际位置低
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
五、透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体经透镜折射得到一放大的像,则[ ]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B.该像一定是实像
C.像和物一定在透镜同侧D.像一定是正立的
2.物体经透镜成一倒立,则[ ]
A.透镜可能是凸透镜B.像一定是实像
C.像一定比物大D.物质一定在透镜焦点之外
3.凸透镜成虚像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像比物大B.像比物小
C.像比物离眼睛远D.像比物离眼睛近
7.如图1所示,当物体AB从凸透镜左边无限远处向光心O移动B过程中不可能出现AB的像的区间是[ ]
A.F2与F1之间
B.O与F1之间
C.F2与O之间
D.不存在不成像的区域
9.图3,的各个光路中,错误的是[ ]
11.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屏上,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以下正确的是[ ]
A.屏上的像只剩下半部
B.屏上的像变暗
C.屏上的像上半部变暗,下半部不变
D.屏上仍出现完整的像
13.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将其沿主轴从远处向物体移近过程中,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实像将:[ ]
A.离透镜越来越远
B.离物体越来越远
C.离透镜先变近,后变远
D.离物体先变近后变远
14.用照相机拍某人的半身照片后,再用同样大小的底片拍该人的全身照片时,需要:[ ]
A.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10.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也不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B.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C.实像能用眼直接观察到,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D.在成实像处,如果不放光屏,则眼睛观察不到实像,用照相机也不能拍摄下来
11.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像于S′点,光路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PS′Q区域才能观察到像S′
B.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不能观察到像S′
C.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只是变暗了
D.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下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且亮度不变
12.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屏上成一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主轴沿水平方向。
今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则[ ]
A.屏上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B.屏上像的位置向下移动
C.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大
D.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小
二、填空题
20.在做测量凸透镜焦距实验时,甲同学先把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固定,移动光屏找像,但他无论把屏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乙同学先把光源和屏的位置固定,把凸透镜放在它们之间,他无论怎样移动透镜的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丙同学先把凸透镜和屏的位置固定,移动光源来找像,但他无论把光源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