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追风筝的人》中身份认同的缺失
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自我认知与改变
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自我认知与改变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自我认知与改变《追风筝的人》是由卡勒德·胡赛尼所著的一部畅销小说,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人的自我认知和改变的主题。
阿米尔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通过自我反省和成长实现了内心的蜕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自我认知与改变,并探讨这些改变对人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首先,小说中的自我认知体现在阿米尔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心理状态的理解。
从小说的一开始,阿米尔作为一个富家子弟,始终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和关爱。
然而,他在童年时期对自己的胆怯和对好友哈桑的背叛感到内疚和懊悔。
这种内疚感不断困扰着他,成为他内心中的一根刺。
通过与好友拉辛的重逢和与哈桑的故事的揭示,阿米尔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勇敢地面对了自己的内心秘密。
这样的自我认知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内心的和解和平衡。
其次,小说中的自我认知也体现在阿米尔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认识。
在小说的故事中,阿米尔不仅要面对自己的懦弱和胆怯,还要面对家庭、友情和社会对他的种种期望与压力。
然而,他通过和拉辛的友谊和经历的考验,逐渐变得勇敢起来,为自己和朋友的来临作出了坚定的决定。
他开始理解到,只有通过面对内心的恐惧,并主动去改变,他才能真正成长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小说中的自我认知与改变也对阿米尔的人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过与拉辛的交往和帮助,阿米尔渐渐理解到真正的友谊是无私的付出与信任。
他学会了关心他人,愿意为他人付出,这也为他建立了更多的友谊和支持。
与此同时,阿米尔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到了宽恕的重要性。
他选择原谅曾经背叛过他的人,并尝试修复破碎的友情,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和解和成长。
这样的改变使他更加成熟、善良,并且更懂得珍惜与他人的关系。
小说《追风筝的人》通过阿米尔的故事,深入描绘了一个人自我认知与改变的过程。
通过自我反省、成长和与他人的交往,阿米尔从一个孤独和内疚的个体,逐渐变成了一个成熟、勇敢和善良的人。
《追风筝的人》的主题探索——从伦理角度 (心得随笔)
在小说《追风筝的人》当中,围绕着小说的主人公们,有种种伦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这些人,并且种种的伦理冲突让整个小说文本显得更为戏剧化,从伦理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作家胡塞尼创作的一部小说,因为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当中,大多围绕着“追寻”这个主题,对相关的文化、宗教进行剖析,而在这些研究当中,涉及伦理主题的则不多见,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这部小说,对同题材的小说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所谓原生家庭,于大无外,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是构成国家的基本组织,于小无内,看似一个人简单微笑、说话、行动的背后,全息了一个家族系统高度同化后的人格模式。
因此说,原生家庭既是自我投射下的标签与记忆,也是模板与模式习得传承的源头,更是生命与鲜花传送之场、病毒与垃圾复制之地。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早些年体现在习气和习惯上,习得久了,就形成了习性,让人在毫不觉察的情况下,被强化的记忆和固化的标签所形成的模板驱动,导致我们反复地依循心理痛反射点强迫性重复地去抓取角色认可的安全感、需要与满足的联结感。
心理痛反射点里的阴影与记忆成了我们害怕改变自身的作用力。
在小说文本的开篇,作者就叙述了阿米尔与其父亲的种种纠葛,对于阿米尔而言,父亲对其的影响是多元的。
阿米尔的家里是豪华的,“人人都说我父亲的房子是瓦兹尔·阿克巴·汗区最华丽的屋宇,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全喀布尔最美观的建筑。
它坐落于喀布尔北部繁华的新兴城区,人口通道甚为宽广,两旁种着蔷薇;房子开间不少,铺着大理石地板,还有很大的窗户。
爸爸亲手在伊斯法罕'选购了精美的马赛克瓷砖,铺满四个浴室的地面,还从加尔各答买来金丝织成的挂毯,用于装饰墙壁,拱形的天花板上挂着水晶吊灯”,但是在这样优渥的生活环境之下,阿米尔并不快乐,他一直试图用叛逆的行动来冲破内心的束缚,比如说他一直拥有过人的写作才华,父亲却从未重视这个事情,而且在他整个童年成长的过程当中,一直没有展现出男子汉的一面,对于父爱,阿米尔有着自己的需求,但是他的父亲从来没能给予,“楼上是我的卧房,还有爸爸的书房,它也被称为‘吸烟室’,总是弥漫着烟草和肉桂的气味。
作品中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
作品中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在文学、电影、艺术等各种作品中,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主题。
作品通过人物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探讨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如何寻找自我、认同自我,并最终实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作品中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的主题。
首先,作品中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常常与文化、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在跨文化的作品中,人物常常面临着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的困惑。
例如,美国作家阿米尔·霍赫塔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在阿富汗和美国两个文化之间摇摆不定,他既是阿富汗人,又是美国人,他的身份认同深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通过他的经历,读者可以深入思考自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探索。
其次,作品中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也与性别、性取向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当代文学中,越来越多的作品关注了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问题。
例如,英国作家苏珊·怀特的小说《鸟之歌》中,女主人公凯特发现自己是同性恋后,面临着家庭、社会的压力和歧视。
她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寻找自己的身份,最终勇敢地接受并认同了自己的性取向。
这样的作品引发了读者对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思考,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尊重每个人的身份选择。
此外,作品中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也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
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常常通过一系列的经历和挣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例如,杰罗姆·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通过逃学、流浪等经历,逐渐认识到自己对世界的不满和追求真实的渴望。
他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和人生的意义。
这样的作品引发了读者对成长和发展的思考,鼓励人们积极探索自我,实现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作品中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也与历史、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在历史小说中,人物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探索往往受到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例如,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在中国的历史变革中经历了家庭的破碎和个人的苦难,但他通过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和人生的意义。
论《追风筝的人》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与追寻
论《追风筝的人》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与追寻论《追风筝的人》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与追寻《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一部长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阿米尔与他的朋友哈桑之间的友情与背叛,以及对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与追寻。
通过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分析,本文将探讨小说所呈现的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和追寻,并思考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与意义。
小说以叙事者阿米尔回忆自己童年时的生活为线索展开,背景设置在20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
阿米尔与他的朋友哈桑非常要好,而哈桑作为哈桑的家政出身者,无论身份还是地位都远不及阿米尔。
然而,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友情并没有受到阶级差异的限制,反而被时光的流逝与阿富汗的民族冲突所考验。
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而牺牲了自己,而这场牺牲与他们的民族文化身份紧密相连。
在小说中,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体现在主人公阿米尔与他的家庭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忽视和遗忘上。
阿米尔的父亲是阿富汗的精英阶层,但他却没有将自己的阿富汗文化传承给阿米尔。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阿米尔的父亲感到对家庭的期望责任沉重,他希望阿米尔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不是关注他们的民族文化。
这造成了阿米尔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的缺乏认同感,使得他在国外生活时,不断地追求成功,以填补内心的失落。
但是,阿米尔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文化身份缺失的人。
小说中,对阿富汗民族文化身份的追寻在其他角色身上也得以体现。
比如,魏思蒂夫人,阿米尔与他的父亲曾经的住家管家,对阿富汗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和追忆。
她对阿米尔说:“无论你去那个地方,阿米尔,永远记住你来自什么地方。
记住哈克尼向你敞开大门吗,还是对你关上大门?”这句话激起了阿米尔对自我身份和民族文化的追寻,让他意识到所追求的成功不能回答他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迫切需求。
小说还揭示了当代社会的观念浮躁,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民族文化身份缺失的问题。
在经历了苏联占领、塔利班政权和战乱之后,阿富汗的文化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和夺取。
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找寻_读_追风筝的人_李争
作者简介:李争(1982—),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商务英语;张秀丽(1984—),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
《学术界》(月刊)总第177期,2013.2ACADEMICSNo.2Feb.2013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找寻———读《追风筝的人》○李争,张秀丽(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借助于细腻的心理描写,胡塞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向我们展示了阿米尔内心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和焦虑,并在叙事中突出了造成这种焦虑的社会文化原因。
以父亲为代表的阿富汗文化未能向阿米尔打开是造成阿米尔身份焦虑的主要原因,而对象征阿富汗文化中善良隐忍一面的哈桑的伤害最终使阿米尔迷失自我。
然而最重要的是,阿米尔最终战胜了极权主义的胁迫和内心的恐惧,走上了身份认同之路,完成了心灵的救赎。
值得注意的是,阿米尔的身份认同焦虑和找寻过程并非个体现象,在社会大背景下还彰显出更加广泛而深层的意义,对当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身份认同;焦虑;离散;融合作为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小说《追风筝的人》霸占了美国两大权威畅销书排行榜《纽约时报》排行榜、《出版商周刊》排行榜长达80余周,声势超过红遍全球的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
小说描写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背叛与救赎的故事。
在一场风筝比赛中,哈桑为柔弱的阿米尔抢到了那只象征胜利的蓝色风筝,但是在回来的路上,一群孩子为了抢走哈桑的风筝对哈桑动武并强暴了哈桑。
阿米尔躲在旁边亲眼目睹了这一惨剧的发生,却因为害怕没有站出来帮助哈桑。
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再加上父亲对哈桑的喜爱令阿米尔心中不平,于是诬陷并逼走了哈桑。
不久,阿米尔因战争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久违20多年的故乡,—922—学术界2013.2·学界观察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力,却发现哈桑实际上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
迷失、追寻与重获——《追风筝的人》阿米尔身份认同解读
迷失、追寻与重获——《追风筝的人》阿米尔身份认同解读作者:黄露娜,曲涛来源:《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10期摘要:《追风筝的人》讲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经历。
以身份认同为视角,作者从自我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方面表现了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身份迷失、身份追寻与身份重获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揭示该小说身份认同的主题,以此为日益增多的跨文化背景下生存的当代人提供借鉴。
关键词: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身份认同;自我身份;民族身份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引言《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小说家、医生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小说以主人公阿米尔年幼时对仆人哈桑的背叛以及成年后自我救赎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在阿富汗和美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生活,包含多重主题元素。
近年来该小说的身份认同主题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翰特( Hunt)阐述由于受到“东方刻板印象”( Orientalist Stereotypes)的影响,小说在塑造人物文化身份时存在“误导和偏差”。
[1]15杰夫瑞斯( Jefferess)认为该小说引导从“种族和民族霸权”转向以“现代化”作为“人类”身份标志。
[2]389国内学者曾志宏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剖析阿米尔对“自我身份认同感的追寻”;宋尚腾认为阿米尔的“个人身份与种族身份认同密切交织”;陈锋对小说作者胡赛尼的“双重文化身份”进行解读;王慧敏、荆蓁结合流散文学理论对离散者身份构建进行探讨,指出离散者“不能走出混合身份所缺乏鉴定物质基础的困境”。
[6]130以上研究为本文构思提供参考,但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身份认同某一方面分析,较少结合自我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两方面分析,也极少分析阿米尔作为一个阿富汗人的民族身份。
本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探究该小说身份认同主题:童年时迷失身份、在美国追寻身份和回故土重获身份。
“喝着同样乳汁长大”的阿米尔和哈桑由于种族和阶级的差异受到阿富汗人区别对待,而父亲却平等地对待他们,这使年幼的阿米尔产生自我身份和民族身份的双重困惑。
谈电影《追风筝的人》中人性的迷失与复归
谈电影《追风筝的人》中人性的迷失与复归作者:郭云飞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24期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也是第一部用英文进行创作的阿富汗小说。
自2003年出版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好评,囊括多项文学新人奖,并被纽约时报评选为最佳畅销书。
卡勒德·胡赛尼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战争带给人的心灵创伤,以及主人公阿米尔长大成人后对自己童年时期犯下的过错进行忏悔和心灵救赎的过程。
小说表现了深沉的父爱、无私的友情、残酷的战争、无情的种族歧视等种种主题,最终落脚于人性的迷失与内心的激烈挣扎,以及罪责被爱所救赎的内容主旨。
小说最打动读者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也成为2007年好莱坞梦工厂进行影视改编的中心着眼点,人与人之间的良善和美丽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一、故事梗概电影《追风筝的人》很好地还原了原著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情感,讲述了阿富汗喀布尔市的一个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超越主仆关系的深厚情谊。
阿米尔与哈桑共同成长于弥漫着羊肉串和面包香气的喀布尔,阿米尔性格温顺并带有几分懦弱,哈桑则勇敢忠诚愿意为阿米尔付出一切。
阿米尔是非常出色的“风筝斗士”,能够很快地用自己的风筝线割断别人的风筝;而哈桑是优秀的“风筝追逐者”,每一次都能准确地判断风筝落下的方向,为阿米尔追逐到“战利品”。
阿米尔的父亲人称“飓风先生”,是能够赤手空拳与黑熊搏斗的英雄(小说中提到,电影省略的细节),相比阿米尔,父亲更加欣赏与自己性格相像的哈桑,这激起了阿米尔强烈的嫉妒心和占有欲。
在一次重要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与哈桑配合默契,赢得冠军,阿米尔终于听到了父亲的喝彩声。
可是,哈桑为了追逐到属于阿米尔的最终“战利品”被恶少们围堵并遭到强暴。
阿米尔目睹了一切,却像懦夫一样躲避起来。
强烈的内疚感促使阿米尔做出更加罪恶的事情:诬陷哈桑偷窃,迫使哈桑和父亲阿里离开府邸。
随后,因战争而逃亡到美国的阿米尔父子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阿米尔在挥之不去的阴影中成长。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_外国文学论文【精品论文】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_外国文学论文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摘要:阿富汗裔美国畅销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以其真实细腻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发生在阿富汗有关爱、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小说自从问世以来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心。
本文结合小说文本,从主人公阿米尔自我身份的缺失和焦虑到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再到最终自我的完善和成熟三个阶段分析《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寻求自我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背叛救赎《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塞尼(Khaled Hosseini),美籍阿富汗人,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
《追风筝的人》是胡塞尼的第一部作品,自从2003年首次出版之后,该书获得了众多好评,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全球热销600万册,创下了出版奇迹。
2007年译者李继宏将其翻译成中文之后,即在国内引起了一股狂热的浪潮。
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阿富汗少年的成长过程。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忠诚的小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次重要的风筝比赛之后,忠诚的哈桑为了保全少爷的风筝而被残忍地欺辱,阿米尔目睹了全过程却始终没有勇气去上前救他。
事后阿米尔整日为当时自己的胆小懦弱而痛苦自责,最后想方设法逼走了哈桑父子。
随后,自己也随父亲逃到了美国。
十几年过去了,成年的阿米尔无法忘怀曾经对哈桑的背叛,并得知原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
忠诚的哈桑为保卫主人的家而死在塔利班的枪口之下,而哈桑的儿子也落入了虎口。
此时的阿米尔鼓足勇气走上了赎罪之路,回到塔利班专政下的阿富汗救出了惨遭虐待的哈桑的儿子。
全文展现了主人公寻求自我的变化过程。
下面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一、自我身份的缺失和寻找的焦虑青少年时期的主人公阿米尔内心充满了躁动不安和怀疑无奈,有着青春期男孩忧郁迷茫、孤独和叛逆的特点。
缺失、寻找与重建
缺失、寻找与重建作者:张文怡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24期摘要:《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阿米尔童年时与家中仆人之子哈桑之间关于风筝的往事以及对阿米尔的影响。
伴随着成长与境遇的变迁,主人公阿米尔经历了从自我身份的缺失到不断追寻,历尽艰辛,最终完成了自我身份认同之旅。
本文将从个人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方面对阿米尔的身份认同之旅进行解读。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阿米尔;身份认同《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它讲述的是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
本文试图运用文学批评中的身份认同理论对主人公阿米尔的个人和民族身份认同之旅进行解读。
全文第一部分分析了阿米尔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成长之殇,从而引起了个人身份的缺失;第二部分阐述了战争流亡之后,阿米尔在美国这个新世界里经历的个人身份和民族身份的追寻过程;第三部分探究了阿米尔中年时期重回阿富汗完成了心灵救赎之旅,从而实现了对个人身份和民族身份的双重重建。
一、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身份缺失身份认同问题主要关注的是主体思想意识上一致性的问题,个体一旦拥有区别于他人的一致性,就拥有了身份。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无法体提供这种一致性时,个体一贯秉持的身份就会断裂,产生身份危机,继而产生个人身份的缺失。
身份认同的过程可以阐释为个体在差异性社会空间以及文化空间中对自身一致性的追求。
一般而言,人的认同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即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所谓自我认同,是指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与某种更有地位、有影响、可以包容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相联系,并在这其中获得对自己的身份或角色的自我确认……至于社会认同,是指他者对某一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的接纳和认可。
”[3]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指出,人类孩童时期形成的性格将终身伴随其左右,而在人生性格形成的各个阶段中,青少年时期尤为重要。
迷失、追寻与重获——《追风筝的人》阿米尔身份认同解读
经历 为主 线 , 讲 述 了他 在 阿 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 美 国不 同文 化
背景 下 的成长 生活 , 包含 多重 主题元 素 。
近年 来该小 说 的身 份 认 同 主题 受 到 国 内外 学 者广 泛关 注 。翰 特 ( H u n t ) 阐述 由于 受 到 “ 东方 刻
第1 7卷
第1 O期
黑 龙 江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J 0URN AL OF HE I L ONGJ I ANG UNI VE RS r I Y OF T E C HN OL OG Y
V0 l _ 1 7 No . 1 0 Oc t . 2 0 1 7
2 0 1 7年 1 O月
“ 自我身 份认 同感 的追 寻” ; _ 3 ] 7 宋 尚腾 认 为 阿米 尔
的“ 个人身份与种族身份认 同密切交织” ; [ 4 。 陈锋 对小说作者胡赛尼 的“ 双重 文化身份” [ 5 ¨ 进行解
读; 王慧 敏 、 荆 蓁结 合 流散 文 学 理 论对 离 散 者 身 份
构 建进行 探讨 , 指 出离 散 者 “ 不 能走 出混合 身 份 所 缺 乏鉴定 物 质基 础 的 困境 ” o [ 6 ] 1 3 0 以上研 究 为本 文
中年 阿米 尔得知 哈 桑真 实 身 份后 , 重返 故 土 , 出于 对苦 难 的怜 悯 和 自我 救 赎 的迫 切 , 他 勇 敢 对 抗 恶 魔—— 阿塞 夫 , 重 获 男性 气 质 ; 承认 哈桑 和 自己的 血缘 关 系表 明种 族 平 等观 念 的重 建 和 阿 富汗 民族
《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对身份认同感的追逐-文档资料
《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对身份认同感的追逐-文档资料《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对身份认同感的追逐※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YJC740012)。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出版的第一部小说。
此书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并很快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该部作品使很多民众认识到战争所造成的难民的困境,在2006年世界难民日大会上被授予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发生在两个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和其仆人哈桑身上的故事。
整部小说围绕阿富汗人放风筝的习俗展开,贯穿出阿富汗社会30年的人世变迁。
本书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个体的渺小无助、命运的无常、重压之下人性的扭曲和脆弱,但是人性终归会弃恶向善,愧疚的灵魂终会通过救赎得到平静与安宁。
2007年该小说由梦工厂改拍成同名电影。
电影可以解读的角度颇多,心灵救赎、替罪羊、风筝的象征意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感,等等。
本文将从身份认同感的角度出发,探析《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对其身份认同感的追寻。
一、成长阶段的身份认同感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在其最具影响力的《童年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格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婴儿期、幼年、童年早期、童年中期、青春期、成人早期、成人中期、成人晚期。
其中,认同感是这8个阶段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贯穿人一生的自我心理社会的统一能力,它是在社会现实中不断地发展为有组织的自我的感觉和确信中培养起来的。
正是人的认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感:“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生存感”。
因此,寻求认同以获得自身的存在证明,就成为生命个体在其一生中的每个时期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身份认同感包括两个方面: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
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感的定义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
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及其寻找的焦虑
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及其寻找的焦虑作者:余钢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05期[摘要]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导演的影片《追风筝的人》这部影片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就在于,这部影片超越了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认同,而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
它不仅描写了处于寻找的焦虑之中的阿米尔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而且力图展现出这种精神状态与当代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系,以期引起超越国界的、更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思考。
[关键词]阿米尔身份认同曾以指导了《死囚之舞》和《寻找梦幻岛》而闻名的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这次因《追风筝的人》这部影片让他再次享誉世界。
这部影片改编自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同名小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
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学的认同理论来揭示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轨迹。
一、身份认同感的缺失“认同”(identity)一词在哲学中是指同一性,而在社会学中是指人的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人的认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所谓自我认同,是指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与某种更有地位、有影响、可以包容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相联系,并在这其中获得对自己的身份或角色的自我确认,回答“我是谁”或“我的身份是什么”等问题,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自我认同是个体摆脱孤独、寻求精神寄托的恒常现象,是人类自有文化以来心理生活的重要内容。
至于社会认同。
是指他者对某一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的接纳和认可。
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认同这一术语首先经由精神分析学家E·H·埃里克森(Eric·H·E rikson)在其著作《童年与社会》中最早提出,而后广为学界接受。
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贯穿一生的自我的心理社会的统一能力,它是在社会现实中不断地发展为有组织的自我的感觉和确信中培养起来的。
《心灵的归属与迷失:《追风筝的人》中的道德观察与人伦情感》
心灵的归属与迷失:《追风筝的人》中的道德观察与人伦情感一、引言在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作者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视角,深入探讨了道德观念和人伦情感对个体内心归属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小说中道德观念对角色行为选择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塑造;其次,探讨人伦情感在故事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并对主人公内心归属与迷失产生的影响进行剖析。
二、道德观念对角色行为选择和关系塑造的影响在《追风筝的人》中,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关系。
这些关系受到个体内心所承认和遵守的道德观念和准则所牵引。
具体而言:1. 道义与勇气:阿米尔与哈桑之间情谊阿米尔作为主人公,他与自己家庭仆人哈桑的关系展现了道德观念对于人际关系的塑造。
尽管阿米尔出于胆怯和自私之心,对哈桑置之不理,但在面临困境时他重新寻找内心的道义,并最终勇敢地保护了哈桑。
这一过程揭示了个体在道德观念激励下,从迷失中找回自我并建立起真实归属感的可能性。
2. 忠诚、背叛与后悔:巴巴和阿萨夫之间的矛盾巴巴作为阿米尔的父亲,在道德观念上具有强烈的忠诚情愫。
然而,由于错误决策导致阿萨夫被遗弃,使得巴巴内心深处始终存在着无法释怀的后悔。
这种道德纠结进一步深化了人物关系中的矛盾与复杂性。
3. 道德选择与救赎:阿萨夫与塔利班统治下的喀布尔小说中描写了阿萨夫在战乱年代所做出的残忍行为,以及他后来通过决绝的道德选择来最终救赎自己。
这一情节反映了道德观念对个体行为和心灵迷失起到的涵养与拯救作用。
三、人伦情感在故事发展中的角色除了道德观念,人伦情感也在《追风筝的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角色间的关系以及主人公阿米尔内心归属与迷失。
1. 父爱与子欲:巴巴与阿米尔之间复杂的亲子关系小说中,巴巴将所有期望寄托在阿萨夫身上,而对阿米尔则存在着种种压抑和不满。
这导致了阿米尔内心归属感的缺失和他对父爱渴求的追逐。
通过一系列事件,最终巴巴渐渐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试图弥补过去遗憾带给阿米尔大量伤害。
身份流散下的精神守望与追寻_论_追风筝的人_的流散主题与身份构建_王慧敏
9?@8<:> =5>:C5:8A 5>7 B;8<@ B856;<>:·版权所有文责自负·*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研究生课程学科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赏读》课程及教学策略的研究”(项目编号:SDYY14132)的研究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慧敏,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荆蓁,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
第一作者邮箱:hmwang_ouc@sina.com身份流散下的精神守望与追寻*———论《追风筝的人》的流散主题与身份构建王慧敏荆蓁(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对于流散者来讲,获取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实现两种民族身份的混合则具有较强可行性。
以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来讲,东西方文化不存在所谓的绝对力量对比和冲突,而是存在彼此协商对话的空间。
小说《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竭尽全力实现阿富汗籍流散者能够"两全"的身份认同,但始终不能走出混合身份所缺乏鉴定物质基础的困境,以阿米尔为代表的流散者只能在身份流散状态中坚持着精神守望与身份追寻。
本文从身份迷离下的流散、流散状态下的追寻、身份建构后的困境和价值重建下的反思四个方面,简要探析《追风筝的人》的流散主体与身份构建,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卡勒德·胡塞尼小说研究体系。
关键词: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流散主题;身份构建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16)02-0130-06 1.引言正如詹明逊所讲的,“第三世界文学是一种民族寓言,许多第三世界流亡作家都用个人史或家庭史来抒写民族史,在他们眼里个人漂泊与民族苦难互相对应,形成了隐喻关系”(郭巧懿,2012:384)。
卡勒德·胡塞尼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就是将主人公的个体流散体验置于时下阿富汗人民依然未能摆脱的悲惨境遇之中,用个体流散的命运折射了阿富汗整个民族前路茫然的命运。
《追风筝的人》现有成果关注的问题
《追风筝的人》现有成果关注的问题
作品《追风筝的人》所描述的阿富汗移民,对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始终不能达成确切的认识。
虽然身在美国,却不能融入真正的美国文化。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从阿米尔和哈桑的身上,我们看出了人性的不完美,虽然不能为人们全部接受,却总能隐隐约约感受到你我的身上也存在这种与生俱来、难以抹去的烙印。
《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从背叛到救赎的过程中,剧中的三个主人公都有自己人性的弱点,从而造就了往后不同的生活,虽然不尽能为人们所接受与认可,却也有着其与生俱来无法抹去的烙印。
在东西两种文明的话语关系上,东方长期处于“他者”的从属地位;阿富汗民族被边缘化的特性以及作者胡塞尼所具有典型的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身份,是造成《追风筝的人》民族文化身份缺失的主要原因。
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找寻——读《追风筝的人》
作者: 李争[1];张秀丽[1]
作者机构: [1]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出版物刊名: 学术界
页码: 229-23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身份认同;焦虑;离散;融合
摘要:借助于细腻的心理描写,胡塞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向我们展示了阿米尔内心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和焦虑,并在叙事中突出了造成这种焦虑的社会文化原因。
以父亲为代表的阿富汗文化未能向阿米尔打开是造成阿米尔身份焦虑的主要原因,而对象征阿富汗文化中善良隐忍一面的哈桑的伤害最终使阿米尔迷失自我。
然而最重要的是,阿米尔最终战胜了极权主义的胁迫和内心的恐惧,走上了身份认同之路,完成了心灵的救赎。
值得注意的是,阿米尔的身份认同焦虑和找寻过程并非个体现象,在社会大背景下还彰显出更加广泛而深层的意义,对当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及其寻找的焦虑__省略_人_中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轨迹_余钢
叫喊着的孩子们一起奔跑。风吹拂着他的脸 庞,他继续奔跑着,嘴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 希尔山谷那样大大的笑容。
26年后阿米尔在异国他乡追风筝,风筝 可谓失而复得。阿米尔终于躯散了第一次追 风筝时遭遇的心魔,实现了自我救赎,并拯 救了自闭的索拉博。
结束语 《追风筝的人》这部影片最重要的文化 价值和审美价值就在于,这部影片超越了主 人公阿米尔的自我认同,而具有厚重的文化 意蕴。它不仅描写了处于寻找的焦虑之中的 阿米尔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而且力图展 现出这种精神状态与当代社会、文化等多重 因素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系,以期引起超越 国界的、更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思考。
[1]因此,寻求认同以获得自身的存在证明, 地未能摆脱青春期成长的阴影,因此我们看 东西的理解。知道我是谁就是了解我立于何
就成为生命个体在其一生中的每个时期都 到,影片中的阿米尔过于敏感自尊,缺乏和 处。自我的认同是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所规定
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外界正常交往的能力,不愿与人分享关爱, 的,这些承诺和自我确认提供了一种框架和
有文化以来心理生活的重要内容。至于社会 天性懦弱的他无法成为父亲心目中那样铮 罪恶感也包裹了他的心灵。阿米尔无法原谅
认同,是指他者对某一个体的世界观、价值 铮铁骨的男子汉而被父亲所轻视。这件事对 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不敢面对哈桑那绝望
观和生活方式等的接纳和认可。
他的心理影响很大。但父亲的漠视丝毫不能 而真诚的目光。他制造了盗窃假象“诬陷”哈
四、“风筝”的文化隐喻性 《追风筝的人》影片中巧妙、自然地贯穿 了“风筝”这一具有文化隐喻性的意象,从而 营造了浓郁的诗性氛围。“风筝”作为一个核 心意象象征着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 以及勇敢、睿智等。对“风筝”的追寻,亦即对 美好人性的追索。风筝,还是阿富汗这个国 度的文化表征,从此种意义上说,“追风筝的 人”隐喻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追随[。4] 影片通过贯穿其中的风筝意象来隐喻 了阿米尔的身份认同轨迹。观众看到和感受 到的,只是那种弥散的氛围、美丽的风景、阳 光般笑着的孩子和在高空盘旋的风筝竞技。 影片开头,当阿米尔正沉浸在发表了新 书《灰烬季节》的快乐中时,电话铃声打破了 他美国生活的平静,这时他看见了金门公园 上空,一只红色的风筝拖着一个长长的蓝色 尾巴,犹如一只眼睛怒视着旧金山。风筝把 主人公阿米尔拉进了苦涩的童年回忆之中, 电影镜头自然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切换 到阿富汗的咯布尔。 天色阴沉,乌云密布。一只红色的风筝 和一只蓝色的风筝斗来斗去,相互打转,沾 满玻璃屑的风筝线在冷光中闪闪发亮。 主人公阿米尔第一次追风筝是在他12 岁那年,在冬日里的年度风筝大会上,在看 到哈桑为自己去追风筝、遭遇到阿塞夫并且 被“鸡奸”的时候,阿米尔选择了逃跑,当他 和哈桑相遇时,他从哈桑眼里看到的是真诚 的奉献,风筝失而复得,阿米尔未能追寻到 理想中的“风筝”,却背负了沉重的罪孽,心 灵遭受到严重的扭曲。 当阿米尔埋葬了他的父亲,这只红色的 风筝又把他拉回到现实之中,他要回巴基斯 坦去探望父亲的好友、生了重病的拉辛汗。 阿米尔第二次追风筝是在他即将进入 不 惑 之 年 ,这 次 面 对 的 是 索 拉 布 — — 他 的 同父异母的弟弟哈桑的儿子,为了拯救在塔 利班患了自闭症的索拉布,温暖孩子孤寂的 心,他和孩子一起放风筝。 当阿米尔的黄风筝终于割断了绿风筝 的线时,索拉布撇嘴一笑,他心中的阴影在 这一刻烟消云散,他才真正得到了救赎…… 阿米尔很高兴,他愿意为索拉布去追那只断 线的风筝,就象索拉布的父亲哈桑当年为他 追风筝一样。 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 米 尔 跑 起 来 ,一 个 成 年 人 同 一 大 群
文化身份问题探析要以小说《追风筝的人为例》
2018.9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卡勒德·胡赛尼,这个身体里流淌着阿富汗血液且又接受美式思想洗礼的作家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以其细腻的手法为读者展现了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令人心碎的故事,使得这部以英语写作的阿富汗小说充满了缠绵纠结的情感能量。
一、家庭身份的找寻胡赛尼在回答《大西洋月刊》的访问时说过:“这书的写作始于家庭这个概念,事实上,我的写作不断涉及的最重要主题是家庭。
抛开了家庭这个线索,你几乎无法理解自己,无法理解周围的人,无法弄明白整个世界中自己的位置。
”因为家庭是社会和文化归属感的象征,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爱的缺失会导致人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从而期待借助“他者”来确立一种稳定的身份认证。
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就是拥有着即使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也掩盖不了的“焦虑”身份。
在阿米尔的眼里,父亲是那个孔武有力能将柳树连根拔起的典型的阿富汗男性。
拥有一个高大伟岸,被世人所称道的父亲,自己却文弱内向,这让少年的阿米尔十分“焦虑”,迫切希望能够获得父亲的认同来确立自己的身份。
在父亲的眼里,阿米尔的各种行为都是懦弱的,而一次偶然机会阿米尔得知父亲怀疑自己不是他的亲生儿子,由此而产生的焦虑和暴躁情绪导致了他对无辜的哈桑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而这一切无不源自阿米尔对自己家庭身份的不确定和焦虑。
“不被父亲认可所产生的消沉和恐惧,却始终笼罩着他的心灵,使他所希冀的认同难以达成。
”苏联的入侵导致阿米尔跟随父亲逃离阿富汗并流亡移居美国。
在美国这个社会文化的大熔炉中,阿米尔一方面学习美国语言,靠创作英文小说来谋生;另一方面,儿时所耳濡目染的穆斯林文化却在不断地撕扯着他。
这种长期处于文化夹缝中的生活背后隐藏的是阿米尔无法解决的身份认同问题。
赛义德说:“流亡就是无休止,东奔西走,一直未能安定下来?而且更可悲的是,无法与新家或新情境合二为一。
”最终在拉辛汗的帮助下,阿米尔踏上了返回阿富汗的路,他决定正视自己的身份。
论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认同政治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8—1 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 目( 1 4 Y J C 7 5 2 0 2 3 ) ; 中央高校基本 科研业 务费专项 资金资 助 ( 3 0 9 1 5 0 1 3 1 1 0) ; 南京 理工 大学 “ 卓越计划” “ 紫金之星” 专项计划资助项 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 目资助 作者简介: 王育平 ( 1 9 7 8一) , 女, 河南焦作人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现当代英美文学研究 。
1 种 族/ 宗教认 同 : 犹 疑 的疆 界
通 常 意义上 , 认 同被认 为 是 “ 来 源 于 社 会 心 理 学 的 集 体认 同 和 自我 归入 理 论 , 它 习 惯 被用 来 回答
‘ 我是谁 ’ 的问题 ” 。与个人相关联 的认 同概念起源 于 l 7 世 纪西方启蒙时期人们对启蒙 主体 的认 识 , l 8世 纪末期 之后 , 认 同概 念发 生 了社 会 学 转 向 , 强调 “ 社会 对 于 个 人存 在 和 意识 的决 定性 ” _ 4 ] 。
R u n n e r , 2 0 0 3 ) 到《 灿烂千阳》 ( A T h o u s a n d S p l e n d i d S u n s , 2 0 0 7 ) 和《 群山回唱》 ( A n d t h e M o u n t a i s n E c h o e d , 2 0 1 3 ) , 胡赛尼步人美国文坛的第一个十年可谓成绩骄人 , 这 已成为大众读者和文学批评界的共识 。作 为胡赛 尼 的首部 作 品 , 小说 《 追 风筝 的人》自面世 以来 一 直是 国内外 学 界关 注 的焦 点 , 为胡 赛 尼赢 得 了 英 国《 观察 家报 } 2 o o 5年度 最佳 图书 奖和 2 0 0 6年联合 国人 道主 义奖 ¨ 。小说 的主人公 阿米 尔是 普 什 图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之路
摘要
说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了非常严重的心理创伤。小说在描述主人公遭受内 心创伤的同时也揭示了主人公独自走向自我救赎的历程。心灵的创伤或许无法痊 愈,但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创伤会慢慢疏导消除。创伤是个人苦难的经历,如果能 够从内心重新正确看待自己以及创伤事件本身,受创者就会发现心灵能够在荆棘 与创伤中成长,从而开始人生新的篇章。 关键词: 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成长与救赎,创伤理论
分类号 UDC 注 1
密级
学位论文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 ——论《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之路
(题名和副题名)
郭孟梦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程廉 副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姓名、职称、单位名称)
学科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提交论文日期 2013.04.21 答辩日期
2013.05.15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论文使用授权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With the first person point of view and flashback narrative, the novel The Kite Runner tells a story of an Afghan boy‘s childhood memories and the redemptive journey for his childhood fault after immigrating to America. The whole story begins with the end of Afghan monarchy and ends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Taliban regime over a span of nearly half century. Based on the prior researches and limitations,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otagonist‘s growing journey from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trauma theory.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the text of the novel,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personal redemptive journey and growing experience of the protagonist, interpreting step by step how the protagonist accomplishes his growing process from self-absence to self-realization with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2 0 1 6 年 第 . ; I 期 ( 总 第 7 3 5 期 教 追风 筝的人》 中 身 份 认 同 的 缺 失
陈 玉 香
( 宁夏大 学 , 宁夏 银 川 7 5 0 0 2 1 )
摘 要 : 《 追风 筝的人 》 是 阿富汗裔 美籍作 家卡勒德 ・ 胡塞尼 的成名作 , 小说 以喀布 尔富 家少爷阿米 尔和仆人哈 桑的故事
《 追 风 筝 的 人 》是 美 籍 阿 富 汗 作 家 卡 勒 德 ・ 胡 塞 尼 ( Kh a l e d H o s s e i n i ) / d J  ̄ 作 的第一 部 小说 , 也 是 他 的成 名 作 , 同 时是第一 部 由阿富汗裔作 家创作 的英 文小说 .于2 0 0 3 年 出
时可 以得 到父 亲全部 的宠爱 , 在他 看来 , 是 哈桑夺走 了父 亲
对他 的爱 可 以说 阿米 尔 的童 年一 直是 为得到父 亲 的认 可 而努力奋 斗的
二、 哈 扎 拉 人 的 身份 认 同缺 失
成 长和 救赎 的故 事 .而且反 映 了阿富 汗人 民生活 的方方 面 面。 如风 筝、 种族歧视 、 宗教 、 等级观念 、 身份认 同等问题 。本
一
的中上层 。作 为什 叶派 的哈扎拉人是 阿富汗的第三大 民族 .
是成 吉思 汗及 其后 人 西征 后在 阿 富汗 留下 的驻兵 后裔 . 构 成 阿富汗 的下 层 普什 图人 与哈扎 拉人 的民族仇恨 由来 已 久. 普什 图人 曾经迫 害和剥 削哈 扎拉人 . 1 8 8 8 年 和1 8 9 2 年 什
文将从 主人公 的身份认 同缺失 、哈扎 拉人 的身份认 同缺 失
阿富汗是 信仰伊 斯兰教 的穆斯 林 国家 .分 为逊尼派 和 什叶 派。普什 图人作 为阿 富汗第一 民族 , 主要 为逊尼 派 。 在
阿 富汗 的政 治 、 经济 、 社 会 等方 面 占主要 地位 , 构成 阿 富汗
和 国家 民族 文化认 同缺失 三方面探讨 身份 认 同缺失 问题
了解 阿 富汗人 民生 活的人们 揭开 了神秘 面纱 的一角 .这部
围绕着 背叛 与赎 罪 的小 说 以阿 富汗 近代 的 悲剧 为骨 架 . 讲
述 了生 活 在 1 9 7 8 年 的阿 富汗喀布 尔 的1 2 岁 富 家 少 年 阿 米 尔
和仆人 哈桑 的故事 . 阿米尔 与哈桑情 同手 足 。 但 在一 场斗风 筝 比赛 后 。 发 生 了一件悲 惨 的事 。 使 阿 米尔 感到 痛苦 , 最终 逼走 了哈桑 。由于 自身 的胆怯和懦弱 , 阿米尔背叛 了对 自己 忠 心耿耿 的儿 时玩伴 、 仆人 哈桑 。2 0 多年来 , 他 一直 生活在 愧 疚和谴 责之 中 . 当父 亲 的老朋友拉 辛汗 告知他 “ i l l l l J L 又再 次 成为好 人 的路 ” .阿米尔最 终 以实际行动 进行 了弥补 。 实
为 主线 . 以阿富汗3 0 年动 荡不安 为背景 多角度 深入讲述 阿富 汗人 民的生活 。本 文将从 主人公 的 身份认 同缺 失、 哈扎拉人 的 身
份认 同缺 失和 国 家民族文化认 同缺失三 方面探 讨 身份认 同缺 失问题 。
关键 词 : 《 追风 筝的人》 身份认 同 缺 失现状
版, 全 球销量 超过7 0 0 万册, 被翻译 成4 2 种语 言 , 2 0 0 6 年 由李 继宏 翻译 , 上海人 民出版社 出版 。小说 的出版为9 ・ 1 1 后急 于 的形象 , 并且 “ 夺 回” 父亲 的喜爱。正在这种需要 得到父亲认
同的强大心理 需求下 . 在“ 风筝 斗士” 阿米尔 和“ 迫风 筝的人 ”
女人 ” 。
母 爱 的他十分渴 望得到 父亲 的认 同和爱护 . 却 事与愿 违 . 从 小 热爱 文学写作 、性格懦 弱 的他 并没有 得到 崇 尚男 子汉 气
概 的父 亲的认 可。小说 中 .不止 一次 地谈到 父亲对 他 的忽 视 。每次“ 我” 央求坐在父 亲与他 的朋 友们身边 时 . 父亲 总会 堵在 门 口, 喝令我走 开 , 他会说 : “ 这是 大人 的时 间。 你 为什么
现 了心灵 的 自我 救赎 。这部 小说 展现 给人们 的不仅 是关 于
谎, 你偷走别 人知 道真相 的权利 。当你诈 骗 , 你偷走 公平 的 权利 ” 。 这是父亲对他 的教育 , 也 成为 阿米 尔的一生信仰 。 于
是他设计 诬 陷哈桑并成 功赶走 了他 . 减 轻 了 自己的罪 恶 . 同
、
主 人 公 阿 米 尔 的身 份 认 同缺 失
阿米尔是 喀布尔 富商家 的少 爷 , 家境殷 实 。 是 喀布尔屈 指 可数 的巨贾 的唯- -J L 子. 母 亲也算 是 淑女 . 集 万千 荣耀 于
一
身 的阿米尔本 应受尽 宠爱 . 因母 亲生他 时死 于难产 . 缺 少
叶派 哈扎拉人 试 图反抗普 什图人 . 但 都失败 了 . 随后被政 府 “ 以罄竹 难书 的罪行 镇压 了他们 . 1 8 9 3 年 哈扎拉 人第三 次反 叛失 败后 , 遭到 了几乎灭 族 的屠杀 . 有半 数哈扎 拉人死 于非 命。 其余 离 乡背 井 , 普什 图人焚 烧他 们 的家 园 , 贩卖 他们 的
另外种族歧视使得哈桑的真实身份不能被公开阿米尔的父亲背叛了情同手足的阿里以阿富汗男人最不齿的方式侮辱了自己的仆人也是自己最好朋友的妻子并与其生下哈桑理应得到宠爱的哈桑却因与哈扎拉族人所生而没有勇气承认直到阿米尔的父亲去世都未说出真相而阿里却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哈扎拉人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也未真正被接纳缺乏公平对待没有地位可言何谈他们在阿富汗的真正身份
哈桑 的默契配 合下 , 以仆人 哈桑被 阿塞 夫强暴 为代价 , 阿米 尔最终赢得 了风筝 比赛 。 同时赢得 了父亲对 自己的肯定 。也
是 由于阿 米尔 在获 胜后 亲 眼看见 哈桑 被 阿塞 夫蹂 躏后 . 利 用父 亲 的“ 盗 窃罪 ” 理论 . 阿米 尔 的父亲 认为 世界 上 只有一 种罪行— —盗 窃 , “ 当你 杀害一 个人 , 你偷 走他 的生命 ; 你偷 走他 的妻子身 为人妇 的权 利 。夺走 他子 女的父 亲。 当你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