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
农村养儿防老的故事
农村养儿防老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有一位老农户,他名叫李大爷。
李大爷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叫李明,一个儿子叫李强。
李大爷一直认为,养儿防老是非常重要的。
李大爷从小就教育他的儿子们要好好读书,学本领,将来能够自立自强。
他同时也把自己所学到的全部传授给了儿子们,教他们如何耕种、打理农田和养殖家禽。
他相信,只有将这些技能传承下去,他的儿子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李大爷并不是一个富有的人,他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并不是很好。
但是,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的儿子们能够好好学习和努力工作,未来就一定会有出路。
他对儿子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要他们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就会感到满意。
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李大爷的两个儿子都有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当地也十分有名。
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李大爷也因此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们将来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李大爷已经年迈,但是他并没有停止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儿子们。
他的理念一直是:养儿防老,只有在儿子们成长成才之后,他才能够安心度过自己的晚年。
他相信,这是每一个农村家庭应该坚持的信念,也是每一个人应该传承下去的好习惯。
- 1 -。
养儿防老辩论稿范文
养儿防老辩论稿范文“养儿防老”还是“养女防老”,争论的本质其实是“谁来为我养老”....送上一辩辩论稿一份将老人送进敬老院是不孝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禽兽尽孝尚且亲身亲为,更何况我们人类呢?可现今有些人将老人送去养老院却说是孝顺,对于这一观点,我方实在不敢苟同,下面请允许我从理性,感性,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向大家诉说我方的观点,将老人送进敬老院是不孝。
评价一个人孝不孝顺,首先要看其是不是真心想要孝顺父母,一个人只有真的发至内心的孝顺父母才是真的对父母孝顺。
无孝心,即使假情假意的在行为上顺从父母,在物质上满足父母,也无法使父母感到身心愉悦,有孝心,即使物质上匮乏,子女的真情行为,也会让父母感到温暖。
其次,孝行也是一个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只有孝顺父母的想法,而无孝顺父母的行为,这种无孝行的孝心,我们实在不敢相信这种孝心真的是发至内心...孝行和父母的感受,也会让父母感到温暖,而且其行为时尽孝的行为,却说是孝顺,有孝心,不安之下将为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送入他人之手,老人更愿意在家中养老。
再有,即孝心,孝行也是一个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有子女对老人真心么。
而有了孝心,不愿去,有了孝行就可以说是孝顺了么,养老院中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员是不是真的专业,无论出于理性考虑还是道德情感与事实情况。
在自己的担心。
所以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是孝顺成立的条件便是子女出发点是为了父母?老吾老才会及人之老,显然出于情感上的考虑。
”三个不字直直的敲打偶在了我的心灵上,也无法使父母感到身心愉悦?可现今有些人将老人送去养老院却说是孝顺。
无孝心,可见他人不会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对待你的父母。
综上,可即使他们在专业。
”我想只要是有良知的人就能够体会到话中蕴含的感情了。
上海一个女孩在起微博中写上这样一句话“今天去看外婆。
显然。
一则上海的新闻中写到大部分老人对养老院的评价是“进不去,有子女对老人细心么,对于这一观点,只考虑这些豪华的设施真的符合老人的生活习惯么。
养儿不再防老:新时代的家庭观念与养老模式
养儿不再防老:新时代的家庭观念与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正在逐渐被新的家庭观念和养老模式所取代。
在这个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认识到,养儿并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
一、养儿不再防老的原因1. 社会观念的转变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因为在那个时候,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们的生活依赖于家庭。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独立生活,养老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2. 家庭结构的变化在过去,家庭结构以大家庭为主,子女众多,养老问题可以通过子女共同承担。
而现在,家庭结构以小家庭为主,子女较少,养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不再适用。
3. 养老观念的更新在过去,养老主要依靠子女,而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养老不仅仅是子女的责任,更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因此,养儿不再防老的观念逐渐被接受。
二、新时代的家庭观念与养老模式1. 家庭观念的转变在新时代,家庭观念从传统的养儿防老转变为以家庭和睦、幸福为目标。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支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而不是仅仅依靠子女养老。
2. 养老模式的多样化在新时代,养老模式也发生了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外,还有养老院养老、社区养老等多种形式。
这些养老模式可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让他们在晚年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
3. 社会养老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养老政策也越来越完善。
政府通过建立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养老服务等方式,帮助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让他们在晚年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
三、养儿不再防老的启示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养儿不再防老的观念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有责任感、有爱心等品质。
这些品质是孩子在未来社会立足的基础,也是他们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关键。
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养儿防老过时辩论赛
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养儿防老过时辩论赛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一、定义1、养儿防老生育孩子是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为目的2、过时的标准不合时宜在现代社会行不通(例:重男轻女、男女不平等)3、生育观念生育观念不是老来的思想转化,而是你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来生养这个孩子二、论点1、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养儿防老不适应现代社会——物质上和精神上物质上:以前的养儿防老多出于物质考量,是为了保障自己老年的物质生活;而现在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老人的生活不一定需要儿女来保障精神上:以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局限,老人生活相对单调,老人的关注点只能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现在社会逐渐发展,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老人生活的重点不再是只有孩子2、从子女的角度出发,养儿防老这个观念本身将孩子视为一种投资品,具有巨大的目的性与功利心态。
而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带有这种观念对孩子也有负面影响三、反驳基调1、养儿防老的思想依旧存在很多地区【反驳】①、养儿未必能防老②、抱着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来生养孩子,很可能带来潜移默化③、存在不代表不过时(比如老人机)2、政府社会提供的条件一定能代替孩子的陪伴吗?【反驳】我们所有的论证中都没有提到“代替”这一现象,其次,带着养儿防老这么强的目的性来养育孩子这件事本身就对孩子的成长不利3、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反驳】养儿防老并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所在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养儿防老过时辩论赛最流行时尚的话题,最娱乐八卦的话题,最轻松有趣的话题,和榆林人有关的话题。
无论是升学就业、亲子教育,还是家长里短、邻里亲情,或者是游山玩水、健康养生等生活百态,我们和你一起乱弹。
俗话说,养儿为防老。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传统“养儿防老”的模式受到挑战,甚至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也在悄然改变,许多老人主动走进养老机构安享晚年。
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养女才防老,在有儿有女的家庭中,照顾老人的责任大多女儿承担。
养儿防老的意思_养儿防老的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父⺟养育儿子;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 成语出处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繁体養兒防老 成语简拼YEFL 成语注音一ㄤˇ ㄦˊ ㄈㄤˊ ㄌㄠ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养儿防老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常与积谷防饥连用。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防,不能读作“fǎnɡ”。 成语辨形防,不能写作“房”。 近义词有备无患、积谷防饥、未雨绸缪 反义词养痈贻患、养⻁遗患 成语例子养儿防老的观念应该stitution in old age.
养儿防老可儿他乡留的文案
养儿防老可儿他乡留的文案
1. 养儿防老,为了未来,让孩子们在家乡扎根。
2. 让孩子们留在自己的故乡,传承家族的血脉与传统。
3. 儿他乡留,家族的力量将永远传递下去。
4. 守护父辈留下的土地,儿女们为故乡添一抹繁华。
5. 陪伴父母的笑容,蕴藏着家乡的温暖与爱。
6. 让孩子们在家乡长大,他乡的困苦与陌生,他们将永远不会体会。
7. 志在必得,为了共同努力,选择儿他乡留。
8. 儿女在外求寨,家乡的根源将永不断裂。
9. 传承的火炬,归于故乡,儿女留守希望与繁荣。
10. 家的力量,携手远行,让孩子们在陌生中找到归属。
“养儿防老”还是“以地养老”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分析
“养儿防老”还是“以地养老”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分析一、概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其中“养儿防老”与“以地养老”作为两种主要的养老方式,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典型代表,它强调子女在父母晚年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通过养育子女,期望在年老时得到子女的赡养和照顾。
这种养老方式体现了家庭内部的互助与传承,是中华文化中“孝道”精神的具体体现。
而“以地养老”则是一种基于土地资源的养老模式。
在中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承载着农民的生活希望和养老期待。
农民通过耕种土地、经营农业,获取经济收益以维持晚年生活。
这种养老方式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农业生产的依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
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等因素,使得“养儿防老”的模式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等问题也使得“以地养老”的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
对“养儿防老”和“以地养老”这两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更能够为我们探索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养老模式提供有益的启示。
1. 介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背景与现状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深深植根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之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模式主要依赖于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强调家庭作为养老的基本单位,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子女数量减少,这使得家庭养老的承担者变得更为有限。
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导致留守老人增多,他们在养老方面缺乏足够的家庭支持。
养儿能防老吗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1. 概述养儿能否防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养儿可以使父母在晚年得到照顾和陪伴,从而延缓衰老;而也有人认为养儿不能保证父母的幸福和健康,甚至增加了子女的负担。
那么,究竟养儿能否防老呢?接下来,我将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来谈谈这个问题。
2. 我的亲身经历我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小父母就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够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付出了很多,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
在我成年之后,我也尽量努力工作,奉养父母,希望他们在晚年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 养儿防老的积极作用养儿防老的支持者认为,养儿可以带来以下积极作用:- 老年父母得到了子女的照顾和陪伴,生活更加幸福;- 子女可以帮助父母解决身体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如果父母因病或其他原因需要家人照顾,子女在身边可以更快地得到相应的支持。
4. 养儿防老的消极影响然而,反对养儿防老的人提出了一些问题:- 子女养育父母,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尤其是在经济拮据或子女有自己家庭的情况下;- 一些养儿不孝的案例表明,子女不一定能够带来父母的幸福,甚至关系紧张会影响父母的生活和健康;- 子女外出工作或生活,常年不在身边,也无法给予父母足够的照顾和陪伴。
5. 我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养儿防老并不完全是好事,也不完全是坏事,关键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只有在家庭成员之间有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的情况下,养儿防老才能够实现其积极作用。
6. 结论养儿能否防老并没有定论,这取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彼此的关爱和理解。
我认为只有在上了一段岁月、养了儿女的人们身上看到最直接的例子,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感谢您仔细阅读我的亲身经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养儿能否防老这个话题。
7.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在我所理解的养儿能否防老这个问题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养儿防老的观念_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一辩稿
养儿防老的观念_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一辩稿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一辩稿生养子女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一辩稿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今天我们辩题中的“生养子女防老”,简而言之就是养儿防老,这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而生养孩子的一种生育观念。
同时我方认为,过时的标准应该是:在现代社会行不通。
我方将用以下几点论证养儿防老为什么是过时的生育观念。
第一、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养儿防老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适应现代社会。
首先在物质上,以前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多出于物质考量,害怕年迈的自己无法有自己的经济来源。
生养孩子是为了在自己年老时,孩子能赡养自己,从而保障自己老年的物质生活。
而现在呢?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老人的生活就不一定只依靠儿女来保障了。
其次在精神上,以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局限,人们的眼界相对狭窄,老人生活相对单调,导致老人的关注点只能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而随着社会逐渐发展,人们所能接触的社会生活日渐多样化,能提供给人们的消遣活动也越来越多,老人在闲暇时能选择的关注点已经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孩子身上。
那么养儿防老的精神目的在现在因为是不那么适应的。
第二、从子女的角度出发,养儿防老这个观念本身将孩子视为一种投资品,具有极大的目的(转载自: 蓬勃范文网:养儿防老的观念_养儿防老是过时的生育观念一辩稿)性与功利心态。
把孩子作为自己的所有品和附属品,也是不适应当今社会现实的存在。
父母带着“养儿防老”这样强烈的目的性来生养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在言行中表现出来,比如“我生你养你花了这么多的时间精力,你以后记得报答我”等言论。
这些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给子女带来负面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子女是“独立”的人,子女不应该是父母的所有品,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及思想。
当父母依旧保持着“子女应该是自己的所有品,应该理所当然从属于自己”的这种观念时,他们本身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养儿防老养女防什么
养儿防老养女防什么很多父母养孩子都或多或少抱有养儿防老的意识,特别是对于一些妈妈来说。
可是直到自己老了之后,才会明白养儿防老是最大的一个谎言,这或许对很多父母来说很心酸、很残酷。
但等你老了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对于养儿防老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甚至还会担心害怕拖累了自己的孩子。
特别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生活成本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年轻人都背着“车贷”、“房贷”等等,还有孩子的教育支出和家庭的支出,常常会压得很多人喘不过气来。
很多年轻人觉得父母养育自己成人,自己就有这个义务去赡养自己的父母。
可是现在独生子女剧增,很多年轻夫妇都面临着4个老人的赡养问题。
当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忙着忙那,生活依旧过得不如意,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
所以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以后有孩子就万事大吉啦,很多时候还得靠自己。
很多事情只有到了老了才会明白,如果不早早做准备,到老遭罪的只有自己,想要防老这几件事一定要明白。
陪伴你余生的老伴你老了,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生活的重心也放在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身上。
并且在外打拼的他们,根本也没有时间去一一问候父母的一日三餐,很多孝顺的孩子可能平时回家的次数比较多,而一些不懂事的孩子,就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看望父母。
这个时候,老伴健在那就是一种幸福。
平时里两个人能够说说话,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即使生病了,身边也有一个人可以照应自己,生活也不用那么地绝望,这样两个人的生活才更加舒坦、舒适。
足够应付生活的钱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钱,用起来才不会害怕。
对于年纪越大的人来说,越需要钱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这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一些人年纪越大越扣,就是为了手里能有足够的钱钱,来支撑自己的日常开销。
如果没有钱,本来孩子们就已经过得很困难了,哪里有更多的闲功夫来照顾你。
孩子们都在外忙于拼搏,让自己家里的人过得更好,所以储备一些养老金,是很多明智的人的选择。
硬朗健康的身体我们经常在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也非常适合老年人。
养儿防老错了吗
养儿防老错了吗作者:崔键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4年第12期崔键当“养儿防老”被认为是一种落伍的想法时,有一些优美的特质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正逐渐消逝,显然我们对老人问题应该多赋予关怀。
当然,“儿”是指儿女,而非单纯的仅指儿子。
一些人认为现代的父母应该“积谷防饥”,以免造成下一代的困扰或负担。
而事实上“积谷防饥”虽是解决老年问题无可避免的措拖,却也是一种无奈。
为人父母者若不趁年轻的时候为自己准备妥当,那么将来他们便要忧虑了。
现在有些人认为,父母教养子女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不应该奢求回报,一旦奢求回报,由于附有条件,离爱便愈远。
所以他们说:开明的父母亲,不应该存有希望子女回馈、报答的念头,丢弃养儿可以防老的旧观念,因为这样的回报决定在子女的身上。
所以现在的老人问题是愈来愈多了,老人一旦自己没有积蓄,便成为孩子的累赘。
一般的孩子们或薪水不高,或正要创业,他们要忙孩子的教育,忙自己的前程,忙于交际应酬。
另一个关键问题,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年轻的一代常有隔阂。
这样普遍存在的现象归根究底,就是现在的人们不懂得什么叫“爱”了。
爱是给予,不是无限制的要求,爱是无论别人给多少,要心存感激,并将这份感激化为行动。
年老了,身体大不如前,常常健忘,一句话反复说了又说,够幸运的话,两老相陪伴,通常的情况,一个先走,丢下另一个孤单的老人,更不幸的是独居时,如果一个不小心滑了一跤或中风了,怎么办?他们能不期盼吗?期盼那些他们花费一生心血教养长大的孩子,能奉养他们到百年之期,老人当然不愿孤独,老人多么希望含饴弄孙,无忧无虑度过晚年,这样的要求怎能说是过分。
他们爱孩子,他们有那么一些条件,他们真正需要照顾,“养儿防老”难道错了吗?【编辑:修远】。
丁元英养儿防老的经典语录 -回复
丁元英养儿防老的经典语录-回复
1. 养儿防老,是人生必经之路。
2. 养儿先养德,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
3.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用心教育培养是我们的责任。
4. 情感投入,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
5. 给孩子信任和尊重,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6. 教育是一种种子,付出就会有收获。
7. 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和等待,不能急于求成。
8. 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受益终身。
9. 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给孩子带来正能量。
10.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11. 学会赞美和鼓励,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
12. 孩子的成就不仅是他们的自身努力,也是我们的骄傲。
13. 孩子是需要引导的,不能把他们束缚在自己的期望中。
14.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15. 孩子需要关注和陪伴,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16.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人。
17. 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让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才能成长。
18. 切忌用暴力或侮辱性言语对待孩子,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19. 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是需要尊重和发展的。
20.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业,需要耐心和坚持。
养儿防老作文
养儿防老作文
《养儿防老》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养儿防老这事儿。
就说我家那邻居李大爷吧,他有个儿子叫小李。
李大爷年轻的时候那可是辛辛苦苦拉扯大小李啊,供他吃供他穿,还送他上学。
这小李呢,也还算争气,长大了有了份不错的工作。
有一天,李大爷不小心在院子里摔了一跤,把腿给摔伤了。
这可把李大爷急坏了,心想:“哎呀呀,这可咋办哟!”赶紧就给小李打电话。
小李接到电话后,那是火急火燎地就赶回来了。
一进家门就喊:“爸,咋样啦?伤哪儿啦?”李大爷皱着眉头说:“儿啊,就这腿,疼得厉害呢。
”小李连忙扶着李大爷,说:“爸,咱赶紧上医院去看看。
”
到了医院,又是挂号,又是检查,小李忙前忙后,累得满头大汗。
医生说没啥大碍,就是得好好养一段时间。
这小李啊,就把李大爷接回了自己家,好生照顾着。
每天变着法儿地给李大爷做好吃的,还陪着李大爷聊天解闷儿。
有一次,我去小李家串门,就听见李大爷在那感慨呢:“儿子啊,还是养儿好啊,这关键时刻还得靠你呀。
”小李笑着说:“爸,您说啥呢,您养我小,我养您老,这不是应该的嘛。
”
你看看,这就是养儿防老的真实写照啊。
虽说养儿不一定就是为了防老,但当父母老了,生病了,有个孩子在身边照顾着,那心里就是踏实。
咱再想想,等咱老了的时候,要是也有个孝顺的孩子在身边,那该多好呀。
所以呀,这养儿防老,还真是有它的道理呢!
哎呀,说了这么多,反正我是觉得养儿防老这事儿挺靠谱的。
咱也得好好对待父母,让他们能安享晚年不是?这就是我身边的一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哈哈。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观念
答: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的农村更是如此,但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原来由多个子女完成的父母的养老问题,现在有可能落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而他们的父母需要他们养老时,他们的子女正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这时期他们都无暇自顾,根本无力赡养父母,养儿防老成为一句空话。
有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希望有一天他们跳出农村,有了出息再来赡养父母,这曾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随着大学生的增多,中国就业的困难,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失业,家里为其上学筹集的钱都无法还清,更使老人的养老问题雪上加霜,因此而陷入更加的贫穷。
而农村剩余劳力进城打工,虽比在农村种地的收入多一些,但众所周知农民工的收入是城市收入最少的群体,他们基本都生活在最底层,每月收入除去自己和孩子的必须消费,也是所剩无几,也不可能有很多的钱用来赡养老人,虽然有一些干出些名堂,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农民工还处在生活苦难的境地,他们很多人还要承担欠薪的风险。
综上所述,想利用这两方面来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根本是不可能的。
现在困扰农村养老的因素很多:1.农村的老龄化非常严重,很多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家里无人照顾老人。
使他们老无所依。
2.农民自身经济能力不够。
相对城市养老,农村很艰难。
城市市民有各种保障,尤其是大部分人有工资,并且一部分人的工资还相当高,因而其养老不论是儿女养,还是养老院养,都不是问题。
农村则不然。
农民越没钱越惜钱,越舍不得在老人身上花钱。
从目前的农村发展情况来看,一代人基本上养不了一代人。
3.因病返贫。
如果老人病了,即使原来家里有些积蓄的人都要因病而重新陷入贫困,更不要说那些本已贫困的家庭,农民苦干一生,到最后,大部分积蓄就流入到这种无底洞了,加上一些药店恶意宣传,一些药一个疗程就是几千元,好多老年人将最后一点积蓄也就消耗殆尽于此处。
4.现在的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观念退化。
由于这些年国人一切“向钱看”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不赡养老人的事情时有发生,真让人唏嘘不已。
养儿防老的感悟
养儿防老的感悟随着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重视养儿防老这件事情。
谁也不想面对那种衰老带来的身心折磨,更不用说,经过岁月洗礼后,年轻的外表很快容易变老。
因此,想要保持青春容颜,除了外在的“装饰”外,更要在养儿方面多加注意。
养儿,首先是应当从心理上开始,也就是说心态影响着年龄,不管你有多老,只要你的心态积极,就能保持自己精神上的青春。
开心快乐,会比物质上的护肤品给你更多的青春活力。
因此,在养儿防老中,应该从心理开始,学会自我调节,在安慰除去情绪低落时,心态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其次,还要注意衣食住行,这也是青春永驻的护肤之道。
要多吃一些对身体有帮助的水果,比如苹果、柠檬等,可以帮助皮肤,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要尽量少吃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糖果、蛋糕等,这种食物会让皮肤变得暗沉,老化痕迹也会加快。
此外,要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多睡觉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不论你有多少岁,每晚8小时的睡眠都是必要的,即使上班日改成12小时,也要保持定期的休息,休息好了,肌肤也会更加紧致有弹性。
其次,还要注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让身体和精神保持活力,也可以让肌肉变得更加紧实,这样就可以保持更好的姿势,对于防老也有一定帮助。
最后,要保持一定的心态安谧,一旦开始把心态放置在自己身上,就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自己的衰老,只要你心中有着一颗年轻的心,你的身心就会持续的向年轻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最宝贵的资产。
总结起来,想要保持青春,无非是养儿防老,无论是心态还是生活习惯,都要改善自己,尽力保持心态积极,用爱心和吉祥的心情来充实生活,结交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朋友,不管外在的龄消耗,有一颗年轻的心才能走的更远,珍惜自己的青春,才能真正感受到时光的美丽。
养儿防老的解释
养儿防老的解释
养儿防老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为了防备老年时期的生活困难而养育子女。
它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养兒防老,积谷防饥。
”这句话中的“养儿防老”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养育子女来预防老年时期可能面临的经济和生活困境。
养儿防老的解释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1. 经济层面: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通常会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技能和知识,并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在父母年事已高,无法独立工作或者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可以依靠子女的经济支持,缓解生活上的压力。
2. 精神层面: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亲情和感情纽带。
当父母进入老年时期,子女的陪伴和关怀不仅可以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还可以减轻他们因年老而可能带来的孤独感或心理压力。
总之,养儿防老是一种传统观念,强调通过养育子女来为老年时期做好经济和精神上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人们对待养儿防老的态度也开始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中,个人和家庭的养老问题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个人积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金等,不能完全依赖于子女的养老支持。
养儿防老作文500字
养儿防老作文500字
养儿防老?听起来像是老辈子的话了。
老头儿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琢磨着,养儿防老,这话现在还灵吗?儿子整天忙工作,连打个电话都是奢侈。
更别说回家看看了。
这养儿防老,咋就变成了空口白话了?
小张是个典型的城市青年,天天为了生活打拼。
他觉得养儿防老?那是老一套了。
在他看来,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才是真的孝顺。
于是,他努力工作,想给父母一个舒适的家。
但有时候,他也会想,自己这么做,父母真的开心吗?
李大爷是个地道的农民,他觉得养儿防老这话没错。
他辛辛苦
苦种地,就是为了儿子能有个好未来。
虽然儿子在外边闯出了名堂,但李大爷还是觉得,有儿子在身边,心里才踏实。
小红是个90后,她觉得养儿防老这个话题有点过时了。
她觉得,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如自己活得精彩。
她经常陪父母旅行,给他们买礼物,她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养儿防老,这个话题似乎永远也说不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活法。
但不管怎么说,孝顺父母,关心他们,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育儿知识-养儿真的只为防老吗
养儿真的只为防老吗
“亲子契约”一一这是美国近年来创造出来的新名词,意思是说,父母和孩子之间,一如田产买卖、房屋交易般,得建立一套“合同”。
为人父母的,有事由培养孩子长大成人,以至于成家立业;身为子女的,则必须保证,鸿图大展后才得感恩图报,照顾退休、失业、或倦
勤的家中二老。
表面说来,还挺有趣的,但骨子里却隐含玩世不恭着
浓浓的社会变调。
仔细想想,这和中国所谓“养儿防老”的观念,大概没什么两样吧:一个含莘茹苦教养父母亲孩子长大的父母,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
孩子长大后懂得“反哺”。
我不是否认“孝道”的价值,而是在想:这种观念,到底能带给
妈妈什么?客观地说,应该只是一种说不出的双重压力吧!因为丈夫
寄望他的奉养,会不由自主地使他自己飞上枝头当凤凰。
然而,云峰
却非一蹴可成的,接踵而来的,大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强迫”与“叮咛”。
也许终其一生,孩子确实能达到你的要求,但整个流程中,却会
让他吃尽苦头。
不知道这酸甜苦辣,你可已曾为孩子想过。
没有,绝
对没有!因为你深信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是吗?
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快乐,何妨修正一下自己的观念呢!并使未来
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譬如说,事先买份保险,做点投资,或定期积蓄,让自己迈入老年时,仍然有足够的金钱足以活用,不必茶来伸手,饭
来张口,这样不是更好吗?孩子不也可以减少些许的负担吗?
凭良心说,我绝对是位“双行道”的奉行者,唯独亲情,我衷心
地拥护“单行道”,亦即一种不求任何回报的亲情。
养儿防老?
养儿是为防老?——育儿的基础是传递爱随着国家鼓励多生娃的政策落地,二孩出生情况增多,从我们自身出发,养育的孩子的初衷到底是养?还是育?在育儿方面是把孩子培养得更聪明?是把孩子培养得更健康吗?当然,上述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但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根本“亲子一体感”。
父母和孩子之间心灵的深入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亲子一体感”,才能将孩子培养得聪明、茁壮、健康。
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无法产生“亲子一体感”,那么无论父母多么努力,都很难将孩子培养得聪明伶俐。
不仅如此,在育儿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教育、学习等各个方面,成功育儿与亲子之间心灵相通,以及拥有“亲子一体感”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如何培养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一体感”呢?如果是初次养育孩子,大多数母亲都会产生很大的困惑。
刚开始大多都依赖育儿图书,但大部分育儿图书仅仅详细讲述照顾宝宝身体的方法,例如更换尿布、喂奶、抱婴儿等,基本上都忽略了对呵护心灵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培养“亲子一体感”最重要的方法是将婴儿紧紧抱在怀里,用饱含爱的语言与其交流。
这种方式会一直持续此后数年,成为固定的育儿基础。
满怀爱心、不厌其烦、勤于沟通、积极赞扬概括出了育儿的关键。
满怀爱心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了然于胸,但具体应该怎样带着爱心培养孩子呢?估计不少人会感到困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从婴儿刚出生就应该实践的亲子接触方法。
在目前的分娩过程中,通常婴儿刚一出生就会有短暂母爱接触,正是母亲在抱起婴儿并与其进行身体接触的时候,体内会分泌催产素、催乳激素等雌激素。
母亲刹那间会爱上自己的孩子。
相反,如果立刻将婴儿与母亲分开并送入新生儿室,母亲无法拥抱婴儿,根本无法体会那种分泌荷尔蒙的感觉,这往往容易使母亲和孩子产生隔阂。
因此,在婴儿出生后,请母亲们紧紧拥抱小宝贝吧。
婴儿会感受到被母亲拥抱着的安心。
感觉对于婴儿来说,这种安定感非常重要;而对于母亲而言也可由此感受到和孩子之间的“母子一体感”之前并不注重拥抱孩子的父母,请从现在开始抱紧你的孩子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〇〇六,再生个孩子来防老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老观念,如今早已被现代人所摈弃。
摩登的男女们讲究的是自己给自己送终,甚至丁克一族也在年轻人中间悄然出现。
他们不考虑自己的未来,有的准备在年老体衰之后就自行结果残生,有的则准备把最后一段生命旅程交托给虚无飘渺的养老院。
这能行得通吗?我对此持强烈的反对意见。
即使不考虑感情慰藉的因素,单从经济方面看就是一条死胡同。
其一,人在老年特别需要金钱的支持。
我们往往有太多的愿望是要到年老退休之后去实现的:听听音乐会、学学绘画、旅旅游(去趟铁岭)。
以前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等我有了钱的时候却又没时间,我们绝不能到退休有闲的时候再一次陷入没钱的尴尬,让自己抱憾终生。
况且老年人需要营养保健,需要人照料,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这都是大笔大笔的开销。
其二,三十年后,我们的积蓄将一文不值半文。
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
三十年前买一个馒头2分钱,去趟颐和园5分钱,看场京剧2角钱;现在买个馒头5角钱,去趟颐和园30元,看场京剧200元。
三十年前每人每月20元就可以维持中等的生活水平,而现在则需要2000元。
那再过三十年以后呢?恐怕要20万元了。
就是说,即使你每月把80%的收入都积攒下来,将来也难以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如果再碰上战乱、灾荒,那就更糟糕了。
有资料称:1945年的几块钱法币够买一头牛,到1949年就只够买几粒米了。
其三,养老保险也指望不上。
根据现在的养老制度,我们将来每月的退休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当地上一年平均工资的20%,另一部分是自己养老金账户总额的千分之几。
后一部分是指望不上的了,原因当然还是那该死的通货膨胀。
就是说,即使到那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崩盘,我们靠它也只能维持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20~30%,沦为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贫民。
其四,养老院是空中楼阁。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将来的中国会有特别发达的养老院,我觉得这几乎是在痴人说梦。
在当今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初露端倪。
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增长,再加上二十多年来“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必然造成几十年后中国出现严重的人口年龄比例失调。
到时候“独生子女”政策是绝对不能再执行下去了,社会将会呈现出老人多、孩子多而青壮年少的“葫芦型”结构。
国家要靠这些仅有的、可怜的青年人来搞社会主义建设,哪里有人力、物力来兴建养老院啊?不把你抓去到幼儿园发挥余热就算不错了。
其五,三十年后保姆也将是天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劳动力的价值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成本,其中便包括了劳动者养家活口的费用。
物价上涨了,劳动者的工资就必然大大增加。
也就是说,三十年后,像医院、家政服务等劳动密集性的行业必然会成为天价行业。
现在买台冰箱的钱够雇半年保姆的了,而三十年后,只怕请人把冰箱搬回家就要花上半台冰箱的价钱。
保姆和钟点工将会像解放前的佣人、管家一样,成为只有刘晓庆等少数大款丁克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其六,唯一能够为我们养老的是自己的孩子。
积蓄和养老保险成了镜中花,养老院和保姆成了水中月,唯一指望得上的便是自己的孩子。
当你生病住院的时候,侍奉在你床前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护工和保姆。
而且,无论物价如何上涨,劳动者的工资总是会水涨船高的。
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到时候,你的退休金也许是每月10万元,你孩子的工资则是每月40万元,那时你便知道有个好孩子是多么重要了。
当白发苍苍的翁媪们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谈论的不会是谁的退休金高一些,而是谁的孩子更有出息。
其七,让孩子给自己养老没什么不光彩的。
有人发话说:我把孩子养大,供他上学,给他买房子,我的任务便完成了,我不指望他的回报,也不拖累他。
此言当然有它的道理,父爱和母爱都是伟大的、不求回报的。
但是,做子女的就不伟大吗?如果一个做子女的没有机会为父母尽孝,他能快乐、幸福吗?我相信,我们在养育子女的时候享受了看着子女成长的乐趣,在赡养父母的时候更能享受与父母相处的快乐时光。
其八,一对夫妻一个孩是不够的。
建国之初,马寅初先生提出了要搞计划生育,防止人口增长过快。
结果,他被批为“姓的是马尔萨斯的马,不姓马克思的马”。
在过枉矫正的“独生子女”政策推行之后,新一代的人口学家又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独生子女政策是杀鸡取卵,弊大于利。
他们的意见同样也没有得到采纳,毕竟政府有政府的难处。
朴素的老百姓只知道响应上级的号召,却没有为自己想一想:当你从小娇生惯养的、唯一的孩子面对着上面五六个老人、下面三两个孩子的时候,他(她)能不能承受得起?当他的父母、岳父母/公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走马灯似的向医院跑的时候,他还怎么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再说一句不吉利的话,万一自己的独子遇到点什么不测,还指望谁呢?
以上仅是从理财角度来看待养儿防老的。
如果从感情角度来看,就更不必说了。
总之一句话:三十年后最值钱的是什么?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