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瘤胃脂肪对反刍动物瘤胃代谢功能的影响研究_滕佳伍
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研究进展
祁敏丽
【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卷),期】2015(035)005
【摘要】反刍动物瘤胃从非反刍到反刍发育的过程是微生物、组织形态以及瘤胃代谢共同发生发展的过程.瘤胃发育对反刍动物后期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文章从微生物、组织形态、瘤胃代谢3个层面对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祁敏丽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
【相关文献】
1.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反刍动物瘤胃上皮及内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孙燕勇;徐明;高民;宋利文;胡红莲
2.反刍动物瘤胃内乳酸代谢与瘤胃酸中毒调控的研究进展 [J], 夏光亮;赵芳芳;王洪荣
3.丁酸调控幼龄反刍动物瘤胃上皮发育研究进展 [J], 王璐; 刘理想; 孙大明; 刘军花
4.反刍动物瘤胃发育规律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J], 李晓彤;杨凯;张瑞阳;丛玉艳
5.反刍动物瘤胃氮代谢及其与瘤胃微生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易思宇;张洁;林波;邹彩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反刍动物的营养代谢特性

反刍动物的营养代谢特性武彦芳【期刊名称】《山东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3页(P11-12,13)【作者】武彦芳【作者单位】山东省昔阳县畜牧兽医中心 04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7反刍动物营养学是动物营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摄入、消化代谢和转化利用与生产和生命活动相互关系对饲养反刍动物意义十分重大。
用单胃动物的营养观点指导反刍动物的饲养,难免造成饲养管理不当。
反刍动物具有四个胃,依次为瘤胃、网胃(蜂窝胃)、瓣胃和皱胃(真胃)。
前三个称谓前胃,皱胃相当于单胃动物的胃,具有胃腺。
前胃的一部分则不具有胃腺,前两个胃室(瘤胃和网胃)将食物软化,特别是利用共生微生物将饲草进行分解。
反刍动物采食饲料尤其是粗饲料大多都未经充分咀嚼就呑咽进入瘤胃贮藏起来,经瘤胃液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再咀嚼,充分混合唾液,重新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到瓣胃,进行脱水。
然后送到皱胃消化。
最后送入小肠进行吸收。
反刍动物还有食管沟:嘴唇状双层结构,始于贲门,延伸至网—瓣胃口,是食道的延续。
收缩时成一中空管子,使食团穿过瘤—网胃,而直接进入瓣胃。
在哺乳期的犊牛,食道沟可以通过吸吮乳汁而出现闭合,称食道沟反射。
1.1 网胃的功能(1)如同筛子,将随同饲料吃进去的重物滞留下来。
(2)对食物起磨碎、发酵及运转作用。
1.2 瓣胃功能(1)阻留食物中粗糙部分,继续加以磨细,并输送较稀部分进入后面的皱胃。
(2)有较强的吸收功能。
如:水分、肽、VFA、一些无机离子。
1.3 皱胃的功能分泌消化液,使食糜变湿。
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大量的酶能消化部分蛋白质,但不能消化脂肪、纤维素和淀粉。
1.4 唾液的分泌(1)在采食和反刍过程中要分泌大量的碱性唾液,含有氨、钠、钾、钙、镁、磷等。
唾液的分泌量与采食和反刍的时间成正比,饲料越粗,分泌量越大,唾液中的缓冲盐可以中和挥发性脂肪酸,对以稳定瘤胃pH值很重要。
反刍动物对饲料中脂类物质利用的分析

反刍动物对饲料中脂类物质利用的分析作者:吴作松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3期(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110101)摘要: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脂类的消化代谢有重要作用,但只能适应较低浓度的饲粮脂类,浓度过高将抑制瘤胃微生物的活动。
反刍动物的体脂与乳脂具有与单胃动物显著不同的特点。
提高反刍动物饲粮中添加脂肪的效果有三种途径:过瘤胃脂肪、限制脂肪的添加量、选择适宜的脂肪或脂肪酸产品。
关键词:反刍动物;饲料;脂类;利用;分析中图分类号:S8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3-0042-011 脂类与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脂类的消化代谢有重要作用,但它们只能适应较低水平的饲粮脂类,脂类含量若超过2%就会抑制纤维素分解菌与甲烷菌的代谢,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发酵或瘤胃内生态平衡,进而改变机体对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家畜的生产性能。
饲草料中脂类含量正常时对瘤胃发酵影响不大,但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能通过抑制甲烷细菌的活动,引起瘤胃发酵平衡的变化。
若饲粮中有大量饲草,脂肪的这种抑制作用可降到最小程度。
一般认为,这是由于饲草可促进瘤胃正常的氢化作用,并与微生物竞争吸收脂肪酸之故。
据研究,瘤胃中低浓度的脂肪对微生物活动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培养基中玉米油含量0. 4-0.8 mg/mL时,可抑制纤维分解菌的活性;十八碳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甲烷菌的毒性很强;纤毛虫对脂肪酸毒害作用的敏感性远超过细菌。
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表面活性高,一旦吸附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就可影响其分裂与生长,最后使某些细菌自溶;脂肪酸的吸附还导致细胞膜渗透性改变,影响物质交换。
脂肪对瘤胃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与其数量有直接关系,若培养液中亚麻油含量高达 1.5 mg/mL或更高时,纤毛虫即处于迟钝濒死状态,一旦降到0. 3-0.6 mg/mL时,即可复活。
因此,对反刍动物饲粮适宜的脂肪含量应有一临界值。
反刍动物瘤胃内乳酸代谢与瘤胃酸中毒调控的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瘤胃内乳酸代谢与瘤胃酸中毒调控的研究进展夏光亮;赵芳芳;王洪荣【摘要】乳酸是反刍动物瘤胃内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在饲喂高精料的反刍动物瘤胃内乳酸累积过多可能会加速瘤胃酸中毒的进程.本文综述了瘤胃内乳酸代谢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提高乳酸利用和添加硫胺素等预防瘤胃酸中毒的几种方式,旨在系统地总结反刍动物瘤胃内乳酸代谢机制,为瘤胃酸中毒的调控提供理论支撑.【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9(031)004【总页数】7页(P1511-1517)【关键词】反刍动物;乳酸;代谢机制;瘤胃酸中毒;调控方法【作者】夏光亮;赵芳芳;王洪荣【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2在现代集约化畜牧业的生产中,为提高反刍动物生长性能而大量饲喂以谷物淀粉为主的高精料饲粮,往往导致瘤胃酸中毒的发生[1]。
乳酸是瘤胃内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在反刍动物发生瘤胃酸中毒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国际上多数学者认同乳酸中毒学说,即乳酸产生菌和利用菌的菌群失调使瘤胃内乳酸逐渐累积,从而诱发瘤胃酸中毒[2-4]。
乳酸产生菌主要包括牛链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乳酸杆菌等;乳酸利用菌主要有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aera elsdenii,M. elsdenii)、反刍兽新月单胞菌(Selenomonus ruminantium,S. ruminantium)[4]。
瘤胃中超过70%的乳酸可被M. elsdenii代谢为挥发性脂肪酸(VFA)[5]。
因此,许多研究者通过提高瘤胃内乳酸利用的方式来调控瘤胃酸中毒,例如:添加硫胺素可促进M. elsdenii的增殖,降低乳酸浓度,提高瘤胃pH[6];添加益生素、酵母提取物等可提高乳酸利用菌活力及增殖速率,加速对乳酸的分解利用;瘤胃内接种M. elsdenii可有效缓解瘤胃酸中毒[7]。
影响反刍动物瘤胃降解氮利用率的因素

MN流量也趋于最大。陈喜斌和冯仰廉(1995)研
究发现。糊化淀粉缓释尿素日粮的MN/RDN超过 0.9。与豆粕相似;未经处理的尿素日粮MN/RDN 仅为0.67;尿素分解速度过快,以致瘤胃微生物来 不及利用其快速产生的氨。是导致MN/RDN降低 的主要原因。Sinclair等(1993)根据日粮每小时可 降解氮和有机物的数量.提出了能氮同步指数 (SI),SI为1.0时,表示RDN和FOM达到同步。 Sinclair等(1995)研究发现,饲喂绵羊RDN与 FOM降解速度同步的日粮.MN/RDN比饲喂不同 步日粮高11%一20%。Yang等(2010)研究报 道,与低S1日粮组相比,高SI组阉牛的瘤胃VFA 产量和尿液嘌呤衍生物排出量较高。同步日粮更 有利于日粮的发酵和瘤胃MN的合成。Trevaskis 等(2001)通过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论。此外,同 步日粮还利于提高微生物的能量利用率和增加动 物日增重(Chumpawadee等,2006;Richardson等, 2003)。同步指数可应用于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具有较高的参考作用(Cole和Todd,2008)。
反刍动物摄入的日粮氮进入瘤胃后形成瘤胃 降解氮(RDN)和过瘤胃氮两部分。RDN一部分用 于微生物氮(MN)合成,另一部分主要以氨的形式 经瘤胃壁吸收进入肝脏转化为尿素.后者中一小 部分进入瘤胃再循环,其余从尿液中排出(Bach 等,2005)。进入小肠的MN、饲料过瘤胃氮以及内 源氮共同构成小肠代谢氮。其中MN占小肠总可 吸收氮的50%一80%(Tamminga,1996)。反刍动 物将日粮氮转化为畜产品的效率仅为2l%一 38%,大量未被利用的氮排人环境造成污染(Rey— nal和Broderick,2005)。RDN转化为MN的效率 (MN/RDN)反映了RDN被微生物利用的程度。 Bach等(2005)认为,调控饲料氮在瘤胃中降解和, 或提高微生物氮转化效率(ENU)是减少氮损失最 有效的措施。因此,了解影响ENU的因素并设法 提高该值。在蛋白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l瘤胃微生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瘤胃中栖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包括细菌、 原虫和真菌等,虽然其降解蛋白质作用方式各不 相同,但共同维持着瘤胃代谢过程的稳定。细菌主 要通过两种方式降解蛋白质。一种是将可溶性蛋
反刍动物饲料纤维物质瘤胃降解规律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饲料纤维物质瘤胃降解规律研究进展5展望粗饲料品质的评定经历了由单一指标评定,多项指标评定到整体指标综合评定的发展历程,其评定技术也在不断深入和推进。
GI 系列整体指标在继承RFV 等整体评定指标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和创新,并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
今后仍有大量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如①正确取样:粗饲料取样方法决定了品质指标测定值的代表性,正确取样是关键,建议采用采样器采集样本;②进一步完善GI 参数模型,并对在奶牛上所借鉴的有关国外参数模型进行验证,建立山羊、肉羊等GI 参数预测模型;③GI 配方软件的开发应用等。
参考文献:[1][2][3][4][5][6][7][8][9][10][11][12]陶春卫.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其有效能值预测模型的建立[D ].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UNDERSANDER D.Dose forage quality pays [C ]//Proc Am For Grsld Coun.Georgetown :Springdale AR AFGC ,2001:120-125.VAN SOEST P J ,MERTENS D R ,DEINUM B.Preharvest fac -tors influencing quality of conserved forage [J ].Anim Sci ,1978,47:712-720.NRC.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Beef Cattle [M ]//Sixth Revised Edition.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4.MOORE J E ,UNDERSANDER D J.Relative forage quality :an alternative to relative feed value and quality index [C ]//Pro -ceedings 13th Annual Florida Ruminant Nutrition Symposium.Gainesville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02:16-32.卢德勋.乳牛营养技术精要[C ]//2001年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畜牧科学院,2001.张吉鹍.粗饲料分级指数参数的模型化及粗饲料科学搭配的组合效应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张吉鹍,卢德勋.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的最近研究进展[J ].当代畜牧,2005(1):24-26.红敏.奶牛粗饲料品质评定新一代GI (GI 2008)的建立及在奶牛养殖中应用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MOORE J E ,KUNKLE W E.Evaluation of equations for esti - mating voluntary intake of forages and forage-based diets [J ].Anim Sci ,1999,77(1):204.MERTENS D R.Predicting intake and digestibility usingmathematical models of ruminal function [J ].J Anim Sci ,1987,64(5):1548-1558.OBA M ,ALLEN M S.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di -gestibility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from forage :Effects on dry matter intake and milk yield of dairy cows [J ].J Dairy Sci ,1999,82(3):589-596.(责任编辑:栗林)反刍动物饲料纤维物质瘤胃降解规律研究进展赵天章1,2,李慧英1,2,闫素梅2(1.乌兰察布职业学院生物技术系,内蒙古集宁区012000;2.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摘要: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饲料来源,而粗饲料中的各种纤维物质不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而是先通过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 )后才能被宿主动物作为能源物质吸收利用。
反刍与非反刍动物在对饲料毒物的解毒能力上的差异性--周纯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论文姓名:周纯华学院:兽医学院班级:2010级动物丁颖班学号:201030710330反刍与非反刍动物在对饲料毒物的解毒能力上的差异性兽医学院2010级动物丁颖班周纯华201030710330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物饲料资源和添加剂的开发和利用,毒物所引起的畜禽中毒性疾病,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毒物和动物中毒病的研究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此外,由于反刍与非反刍动物在生理解剖上的差异也造成两者在对饲料中的毒物的降解能力的不同。
通过研究动物中毒的原理以及这种差异性将会解决一系列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问题,对保障畜禽健康,促进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饲料毒物;差异性;瘤胃微生物The Difference on Degradation of Toxicants in The Feed between Ruminant andNon-ruminant AnimalsAbstract:Feed toxicants and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re important substances which can cause decline in the feed nutritive value,the feed palatable and the animal productive forces,or lead to the poisoning diseases.Because of the rumen,ruminant and non-ruminant have different ability to degrade the toxicants.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oisoning mechanism and the divergence.Key words:feed toxicant;divergence;rumen microorganism1.饲料毒物在体内的运行与转化饲料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的吸收作用,极少数可经呼吸道或皮肤粘膜吸收而产生毒性作用。
瘤胃微生物脂肪代谢的研究进展

瘤胃微生物脂肪代谢的研究进展吴端钦;贺志雄;谭支良【摘要】饲料中的脂肪除了供能以外,其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方面。
笔者就反刍动物饲料中脂肪组成,瘤胃内脂肪水解、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的微生物氢化和脂肪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期刊名称】《华北农学报》【年(卷),期】2011(026)B12【总页数】4页(P235-238)【关键词】反刍动物;瘤胃;脂肪;氢化【作者】吴端钦;贺志雄;谭支良【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反刍动物的体脂和乳脂的脂肪酸构成与日粮中脂肪酸构成差别很大,饲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但是在反刍动物肉和奶中的含量却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日粮中的脂肪进入瘤胃后被微生物水解、不饱和脂肪酸被微生物氢化以及微生物再重新合成各种脂肪酸等所致。
现阶段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研究发现,反刍动物的乳和肉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脂肪酸。
但是瘤胃内微生物氢化不饱和脂肪酸所产生的中间体的量,影响了其在肉及乳中的含量[1]。
如何通过调控日粮中的脂肪,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高肉和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而增加肉和奶的营养价值,是目前反刍动物营养与代谢研究领域的热点。
笔者就反刍动物对日粮脂肪消化和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1 日粮脂肪组成通常反刍动物日粮中脂肪含量为4%~5%,较高的脂肪含量会影响瘤胃微生物发酵。
日粮中的脂肪含量的高低,影响到日粮的能量浓度,可以一定程度的调节动物的采食[2]。
因此,NRC[3]推荐的奶牛日粮中脂肪的含量,建议不要超过日粮干物质基础的6%~7%。
反刍动物日粮中脂肪的来源主要是饲草和精料,精料中脂肪含量一般比饲草中的高。
饲草中脂肪的主要组成是糖脂,而精料中脂肪的主要组成为甘油三酯。
2 瘤胃内脂肪的水解当日粮脂肪进入瘤胃后,饲料中细胞内脂肪被释放出来,但是脂肪基本上都具有疏水性,因此瘤胃内的脂肪几乎全部是黏附于饲料微粒上,尤其是纤维成分上[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研究论文由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3611311)资助完成摘 要本文以小尾寒羊为材料研究和比较了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绵羊采食量、瘤胃内环境、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
选择体重相近并安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小尾寒羊4只,采用4×4拉丁方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脂肪酸钙、植物脂肪粉和硬脂肪对绵羊瘤胃PH、氨氮浓度、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瘤胃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结果如下: 1)对绵羊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液pH、氨态氮的影响:三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采食量无显著影响;脂肪酸钙组与植物脂肪粉组的日粮粗蛋白消化率比对照组要低,且差异显著(P<0.05),硬脂肪组日粮粗蛋白消化率比脂肪酸钙组和植物脂肪组要高,其中硬脂肪组与植物脂肪粉组差异显著(P<0.05);植物脂肪粉组ADF和NDF比照组消化率要低,且差异显著(P<0.05) 三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PH及氨浓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
2)对CP、ADF和NDF瘤胃降解的影响:脂肪酸钙组和植物脂肪粉组的日粮粗蛋白降解率较对照组稍高,而硬脂肪组较对照组稍低,但各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植物脂肪粉组和硬脂肪粉组的日粮ADF降解率比对照组要高,而脂肪酸钙组比对照组要低,但处理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脂肪酸钙组、植物脂肪粉组以及硬脂肪组的日粮NDF降解率都比对照组要高,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3)对绵羊瘤胃液VFA产量以及乙丙酸摩尔浓度比的影响:植物脂肪粉组的乙酸和丙酸产量最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硬脂肪组与脂肪酸钙组以及对照组之间丁酸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硬脂肪粉组瘤胃液乙丙酸摩尔浓度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4)对绵羊血液生化方面的影响:三种过瘤胃脂肪发对绵羊血钙浓度无显著影响;绵羊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后血液镁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其中植物脂肪粉能显著提高血液镁浓度(P<0.05);各试验组的TCH以及TG水平均比对照组要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
通过本研究得出:1,脂肪酸钙、植物脂肪粉以及硬脂肪对瘤胃PH、氨浓度、乙丙酸产量、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血钙、TCH、TG等方面影响并不显著,但硬脂肪对丁酸以及乙丙酸摩尔比有显著影响(P<0.05),植物脂肪粉对血镁浓度也有显著影响(P<0.05)2,过瘤胃脂肪对营养物质全消化道消化率影响较大,其中脂肪酸钙组与植物脂肪粉显著降低了蛋白消化率,植物脂肪粉能显著降低ADF和NDF消化率(P<0.05),但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绵羊;过瘤胃脂肪;瘤胃代谢THE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FAT ON THEFUNCTION OF RUMEN METABOLISMAbstractFour sheep with ruminal and duodenal cannulas were used in a 4×4 Latin square design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fat on the function of rumen metabolize. treatments were basal diet(A)、basal diet plus 40g calcium soap(B)、basal diet plus 40g vegetalbe tallow(C)and basal diet plus 40g stearin(D),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1)The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fat on sheep intake, pH,[NH3-N] and nutrient digestibilit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sheep intake, PH, and rumen [NH3-N] among the treatments;treatments B,C and D decrease the digestibility of CP prominently (P<0.05),the digestibility of CP in treatment C is lower than treatment B and D(P<0.05);The digestibility of ADF and NDF in treatment C is lower than treatment A(P<0.05).2) The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fat on CP,ADF and NDF degradation: the CP degradation in treatment B and C is higher than A, CP degradation of treatment D is lower than A,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among them(P>0.05);NDF and ADF degradation in treatment A is higher than B and D,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P>0.05);ADF and NDF degradation in treatment C is lower than A(P<0.05).3) The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fat on VFA concentration and acetate/propionate ratio: there i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VFA concentration and acetate/propionate ratio (P>0.05), 40g/d stearin can prominently increase the acetate/propionate ratio and butyric acid concentration.4) The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fat on calcium, magnesium, TCH and TG concentration in sheep blood: after appending 40g/d rumen protected fat in basal diet, the magnesium, magnesium, TCH and TG can be increased,but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except that blood magnesium in treatment C are higher prominently than A(P<0.05).From this study, we can conclude that:1,there i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pH, [NH3-N], Acetate concentration, propionate concentration, intake, nutrient degradation, blood calcium, TCH and TG.;40g/d stearin in sheep can prominently increase the butyric acid concentration andacetate/propionate ratio(P<0.05),40g/d vegetalbe tallow basal diet can also improve blood magnesium concentration prominently(P<0.05).2,40g/d calcium soap and 40g/d vegetable tallow lower the CP,ADF and NDF digestibility prominently (P<0.05).Key word: sheep, rumen protected fat, rumen metabolism目录第一章 文献综述 (1)第一节 反刍动物脂肪营养研究进展 (1)1.1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的作用 (1)1.2脂类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代谢 (2)1.2.1脂类水解 (2)1.2.2生物氢化 (2)1.2.3微生物脂类的合成 (2)1.2.4脂类在瘤胃中的其他理化反应 (3)1.2.5瘤胃中的脂类平衡 (3)1.2.6脂类改变瘤胃发酵平衡 (3)1.2.7脂类影响瘤胃发酵的机制 (4)1.2.8脂类对瘤胃发酵抑制因素 (4)1.3脂类在反刍动物肠道的消化代谢 (5)1.3.1反刍动物肠道中的脂酶 (5)1.3.2小肠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6)1.3.3 十二指肠不饱和脂肪酸流量的调节作用 (6)1.4 脂类在脂肪组织中的代谢 (7)1.5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目前主要研究的热点问题 (7)第二节 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测定方法研究 (8)2.1 体内法 (8)2.1.1 过桥瘘管法 (8)2.1.2 T型瘘管法 (9)2.1.3 单一饲料的过瘤胃养分小肠消化率的测定 (9)2.2 半体内法 (10)2.3 体外法 (11)2.3.1 消化道消化液法 (11)2.3.2 人工消化液法 (12)2.4 试验动物模拟法 (12)第三节 过瘤胃脂肪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研究进展 (13)3.1 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的作用 (13)3.1.1 增强动物健康 (13)3.1.2 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13)3.1.3 改善畜产品品质 (14)3.1.4 提高动物繁殖率 (15)3.2常用的几种过瘤胃脂肪 (15)3.2.1脂肪酸钙 (15)3.2.2 瘤胃稳定性脂肪 (15)3.2.3 氢化脂肪 (16)3.3 过瘤胃脂肪的适宜添加量 (16)3.4 饲喂过瘤胃脂肪应注意的问题 (16)第二章 试验研究 (18)第一节 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内环境、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 (18)1.1材料与方法 (18)1.1.1实验动物的选择 (18)1.1.2 过瘤胃脂肪产品 (18)1.1.3 动物饲养管理 (18)1.1.4 实验设计 (18)1.1.5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18)1.2实验结果与分析 (19)1.2.1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瘤胃氨浓度的影响 (19)1.2.2 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瘤胃pH的影响 (20)1.2.3 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绵羊采食量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21)1.3 讨论 (21)1.3.1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pH的影响 (21)1.3.2 饲喂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氨浓度的影响 (22)1.3.3 饲喂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绵羊干物质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22)1.4 小结 (22)第二节 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瘤胃营养成分降解率的影响 (23)2.1材料与方法 (23)2.1.1实验动物的选择 (23)2.1.2 过瘤胃脂肪产品 (23)2.1.3 动物饲养管理 (23)2.1.4 实验设计 (23)2.1.5 实验方法 (2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2.3讨论 (24)2.4 小结 (25)第三节 过瘤胃脂肪对瘤胃VFA影响的研究 (26)3.1材料与方法 (26)3.1.1 试验动物的选择 (26)3.1.2 试验材料 (26)3.1.3 动物饲养管理 (26)3.1.4 试验设计 (26)3.1.5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3.1.6 样品测定 (26)3.2 结果与分析 (27)3.2.1 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液乙酸浓度的影响 (27)3.2.2 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瘤胃液丙酸浓度的影响 (28)3.2.3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瘤胃液丁酸浓度的影响 (28)3.2.4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瘤胃液乙酸/丙酸值的影响 (29)3.3 讨论 (30)3.4 小结 (31)第四节 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对绵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32)4.1材料与方法 (32)4.1.1实验动物的选择 (32)4.1.2 过瘤胃脂肪产品 (32)4.1.3 动物饲养管理 (32)4.1.4 实验设计 (32)4.1.5 实验方法 (32)4.1.6 数据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 (33)4.2实验结果与分析 (33)4.2.1 过瘤胃脂肪对绵羊血钙的影响 (33)4.2.2 过瘤胃脂肪对绵羊血液镁浓度的影响 (34)4.2.3过瘤胃脂肪对绵羊TCH的影响 (34)4.2.4过瘤胃脂肪对绵羊TG的影响 (35)4.3 讨论 (36)4.4 结论 (37)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 谢 (46)个人简介 (47)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一节反刍动物脂肪营养研究进展反刍动物日粮中脂类的含量较低,精料中含2%~4%,粗料中占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