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第二次作业

计算机第二次作业

题目1在Windows中,如果想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或宽度,可以通过拖放______来实现。

选择一项:a. 窗口边框b. 窗口角c. 菜单栏d. 滚动条反馈正确答案是:窗口角题目2下面是关于Windows 文件名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a. 文件名中允许使用汉字b. 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空格c. 文件名中允许使用多个圆点分隔符d. 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竖线(“|”)反馈正确答案是: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竖线(“|”)题目3下列关于Windows 文件夹窗口,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a. 单击文件夹图标即可打开一个文件夹窗口b. 文件夹窗口中只能显示文件夹中的子文件夹c. 文件夹窗口用于显示该文件夹中的文件、子文件夹d. 右击文件夹图标即可打开一个文件夹窗口反馈正确答案是:文件夹窗口用于显示该文件夹中的文件、子文件夹题目4下面关闭资源管理器的方法错误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a. 单击标题栏控制菜单图标,再单击下拉菜单中的"关闭"命令b. 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c. 双击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图标d. 双击标题反馈正确答案是:双击标题题目5下列有关任务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a. 务栏中的时钟显示永远不能取消b. 用户不能隐藏任务栏,因此它在桌面上总是可见的c. 任务栏总是位于桌面底部d. 用户可以任意改变任务栏的尺寸和位置反馈正确答案是:用户可以任意改变任务栏的尺寸和位置题目6在Windows界面中,当一个窗口最小化后,其图标位于______。

选择一项:a. 任务栏b. 菜单栏c. 工具栏d. 标题栏反馈正确答案是:任务栏题目7Windows 的"桌面"是指______。

选择一项:a. 整个屏幕b. 全部窗口c. 某个窗口d. 活动窗口反馈正确答案是:整个屏幕题目8操作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通配符,它表示______。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你的得分:完成日期: 2018 年 09 月 10 日 01 点 51 分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表记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6 个小题,每题分,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1.()是将生产过程工艺参数变换为电参数的装置。

A.传感器B.A/D 变换器C.D/A 变换器D.互感器2.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达和变换的连接通道是()。

A.接口B.过程通道C.模拟量输入通道D.开关量输入通道3.所谓量化,就是采用一组数码来逼近失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变换为()。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C.程序代码D.量化代码4.数控系一致般由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控制器和插补器等四大部分组成,这些功能都由()来完成。

A.人B.生产过程C.计算机D.实时计算5.外界搅乱的扰动频率越低,进行信号采集的采样周期应该越()。

A.长B.短C.简单D.复杂6.数字 PID 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其中能迅速反响误差,从而减小误差,但不能够除掉稳态误差的是()。

A.微分控制B.积分控制C.比率控制D.差分控制7.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 PID 控制规律的实现必定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

当采样周期短时,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后向差分代替微分,使模拟PID 失散化变为()。

A.微分方程B.差分方程C.积分方程D.失散方程8.香农采样定理给出了采样周期的上限,采样周期的下限为计算机执行控制程序和()所耗费的时间,系统的采样周期只幸亏Tmin 和 Tmax 之间选择。

A.输入输出B.A/D 采样时间C.D/A 变换时间D.计算时间9.在有交互作用的多参数控制系统中,振铃现象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

A.可靠性B.牢固性C.经济性D.通用性10.在本质生产过程中,因为前馈控制是一个(),因此,很少只采用前馈控制的方案,常常采用前馈-反响控制相结合的方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答案1. 概述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系统,它采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协同作用,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测量、判断以及控制操作的任务。

本文将回答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

2. 习题答案2.1 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协同作用,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测量、判断以及控制操作的系统。

其核心是计算机的控制程序,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和对输出信号的控制,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准控制。

2.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输入设备:用于采集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产生的控制信号转化为可被被控对象接受的信号。

•中央处理单元(CPU):负责执行控制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

•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数据,连接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2.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精确性: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对被控对象进行精确的控制,实时调整控制参数,确保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灵活性:通过编写不同的控制程序,可以实现对不同对象的控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可靠性: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自主诊断和故障处理能力,当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检测、定位和修复错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扩展性: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替换硬件设备,增加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可维护性:计算机控制系统通常使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

2.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例如:•工业生产线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交通信号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交通信号灯进行精确控制,实现交通流量的调度和优化。

•智能家居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家庭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远程操控和自动化管理。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二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二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二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答: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计算机通过程序实现的(数字控制器),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 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5) 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6) 采用计算机控制,如分级计算机控制、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等,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使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

答:(1) 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2) 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

3、简述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包含的信号形式。

答:(1)连续信号连续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

(2)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是连续的。

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一个子集,在大多数场合与很多文献中,将二者等同起来,均指模拟信号。

(3) 离散信号离散信号是仅在各个离散时间瞬时上有定义的信号。

(4) 采样信号采样信号是离散信号的子集,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幅值上是连续的。

在很多场合中,我们提及离散信号就是指采样信号。

(5)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幅值整量化的离散信号,它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离散的。

4、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否只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答: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不但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且与输入序列的形式及幅值有关。

江苏理工学院大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控制系统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

江苏理工学院大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控制系统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控制系统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5’)1.假如在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中,被采集的信号的最大输出是5V,最小输出信号是5mV,则所选A/D转换器的尾数至少为___。

A、8B、10C、12D、4答案:B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里,通常当采样周期T减少时,由于字长有限所引起的量化误差将___。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答案:A3.当线性离散系统的闭环极点位于Z平面的单位园内的左半平面时,系统的输出响应是___。

A、振荡衰减B、单调衰减C、振荡发散D、单调发散答案:A4.电机控制意味着对其转向和转速的控制,微型机控制系统的作法是通过___实现的。

A.改变定子的通电方向和通电占空比B.改变转子的通电方向和通电占空比C.改变定子的通电电压幅值D.改变转子的通电电压幅值答案:B5.RS-232-C串行总线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是___。

A. 0.3伏以下B. 0.7伏以上C. -3伏以下D. +3伏以上答案:C6.步进电机的控制脉冲的电压一般是___。

A、DC24VB、DC12VC、DC5VD、AC220V答案:C7.步进电机旋转角度与___有关。

A、脉冲数量B、脉冲频率C、电压D、脉冲占空比答案:A8.步进电机方向控制靠___信号。

A、开关量信号B、模拟量信号C、继电器换向D、接触器换向答案:A9.由于计算机只能接收数字量,所以在模拟量输入时需经___转换。

A.A/D转换器B.双向可控硅C.D/A转换器D.光电隔离器答案:A10.在一定的步进电机细分下,旋转角度和___有关。

A、频率B、脉冲数C、脉冲电压D、脉冲占空比答案:B11.电磁兼容性英文缩写___。

A、MACB、EMCC、CMED、AMC答案:B12.若系统欲将一个D/A转换器输出的模拟量参数分配至几个执行机构,需要接入___器件完成控制量的切换工作。

A.锁存器锁B.多路开关C.A/D转换器转换D. 反多路开关答案:D13.热继电器在电路中做电动机的___保护。

计算机控制系统题目(含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题目(含答案)
m= +d=1
n=v-j+q=2 对单位速度输入信号,选择
e (z)
1 (z)
v j
(1 ai z1 )(1
z 1 )q F1( z)
(1
z 1 )2 (1
f11z 1 )
i1
( z )
z
d
i1
(1 bi z 1 )F2 ( z)
(1
z 1 )( f21z 1
f 22 z 2 )
VOUT1 为单极性输出,若 D 为输入数字量,VREF 为基准参考电压,且为 n 位 D/A 转换器,则有
VOUT1
VREF
D 2n
VOUT2 为双极性输出,且可推导得到
VOUT2
(
R3 R1
VREF
R3 R2
VOUT1 )
VREF
(
D 2 n 1
1)
14、三相步进电机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分别画出每种工作方式的各相通电顺序和电压波形图。(6 分)
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8 分]
(1) 插补计算过程如下表(4 分)
步数 偏差判别 坐标进给
偏差计算
坐标计算
终点判断
起点
F0=0
x0=0,y0=5
1
F0=0
-x
F1=F0-2x0+1=-9
x1=x0-1=4,y1=0
2
F1<0
+y
F2=F1+2y1+1=-8
x2=4,y2=y1+1=1
3
F2<0
对于三相步进电机则有单相三拍(简称单三拍)方式、双相三拍(简称双三拍)方式、三相六拍工作方式。 单三拍工作方式各相的通电顺序为:A→B→C→A→…,各相通电的电压波形: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
2.6 在进行模数转换时,如果模拟信号的频率较高,就会由于A/D转换 器的孔径时间(即转换时间)而造成较大的转换误差,克服的方法是在 A/D转换器之前设置采样保持电路。采样保持器平时处于“采样”状态, 跟踪输入信号变化;进行A/D转换之前使其处于“保持”状态,则在 A/D转换期间一直保持转换开始时刻的模拟输入电压值;转换结束后, 又使其变为“采样”状态。2.6节中的“采样”指抽取连续信号在离散 时间瞬时值的序列过程。
δ(t-kT)函数的几何图示
第二章习题答案
2.11 δ函数表示为: (t − kT ) = 1。k为任意整数。那么理想采样开关可以 δ 描述为理想单位脉冲函数序列:
δ T (t ) =
k = −∞
∑ δ (t − kT )
+∞
2.12 采样定理: 如果连续信号f(t)具有有限频谱,其最高频率为 ω max , 则对f(t)进行周期采样且采样角频率 ωs ≥ 2ωmax 时,连续信号f(t)可以由采 * 样信号 f * (t ) 唯一确定,亦即 f (t ) 可以无失真地恢复f(t)。 从理论上讲,采样频率越高就越能如实反映被采样的连续信号的特 征信息。但是,从计算机控制系统角度来讲,选取过高的采样频率会使 系统对硬件的要求过高,造成成本攀升,并且还会使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明显上升。因此,应该综合考虑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采样周期的选择问题。
第二章习题答案
2.13 推导略。零阶保持器在奈奎斯特频率以外的增益不为零,在相位上 相当于引入T/2的时间延迟,因此其性能劣于理想低通滤波器,信号恢 复效果也稍差。 2.14 随着保持器的阶数增加,信号恢复的效果越好,但带来的问题是实 现复杂、相移增大,所以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很少采用高阶保持器。高阶 保持器主要用于没有闭环控制要求的通讯信号处理等领域。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2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2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2一、单项选择题1. 三相六拍的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为___度,四倍细分之后步距角变为___度。

()A、120, 30B、180, 45C、60, 15D、30, 7.52. ()算法是针对工业对象的滞后问题所设计的算法。

A、精确设计B、最少拍C、达林D、惯性因子3.可编程控制器的梯形图中,处在同一水平线的所有编程元件,构成一个()。

A、节点B、网络C、元件D、梯级4.连续系统传递函数的一个极点P=-5,Z变换后将映射到Z平面的()。

A、单位圆外B、单位圆上C、单位圆里C、不变5.设计线性离散控制系统时,选择极点的位置在Z平面上必须避免()。

A、单位圆的右半圆内B、尽量靠近原点C、单位圆外D、与实轴的夹角要适中6.设计时间最优控制系统时,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最少拍随动系统的调节时间ts 为()。

A、一拍B、二拍C、三拍D、四拍7.系统内部交换信号既有连续信号又有数字信号,这样的系统被称为()。

A、连续时间系统B、离散时间系统C、采样系统D、混合时间系统二、多项选择题1、常见的PLC编程语言有()。

A、C语言B、汇编语言C、梯形图D、命令语句2、PLC的输出单元通常有哪几种?()A、继电器输出B、晶体管输出C、晶闸管输出D、二极管输出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由()组成。

A、控制对象B、检测环节C、计算机D、控制程序E、输入/输出通道4. 机电系统控制中,常见的插补算法有()。

A、逐点比较法B、数字积分法C、双线性变换法D、数据采样法5、下列的抗干扰方法中,()可以抑制串模干扰。

A、带通滤波B、光电隔离C、采用双绞线作信号线D、高通滤波6、下述选项中,属于内部总线的有()。

A、PCI总线B、PC总线C、USB总线D、ISA总线E、RS-488串行总线三、判断题1. 在样条函数中,当加速度是常数直线段的时候,对应的速度是抛物线。

()2. PLC程序的执行过程是扫描循环。

()3. C200H的辅助存储继电器的地址编号为AR00-AR17。

计算机控制作业答案解析

计算机控制作业答案解析

第一章作业课本(p.12)题2.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请画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主机系统、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键盘显示接口、打印接口和通信接口等部分组成。

课本(p.12)题4. 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称为在线方式或联机方式;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直接连接,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称为离线方式或脱机方式。

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控制的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实时地概念不能脱离具体的过程,一个在线的系统不一定是一个实时系统,但一个实时控制系统必定是在线系统。

补充题1. 两种USB口的特点及区别?通用指标,传输模式,USB器件,硬件接口。

答:两种USB的特点:(1)USB接口支持设备的热插拔功能,采用菊花式的连接.(2)USB有2电源线(5V),2数据线,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可为连接在其上的设备提供5V电压/100mA电流的供电,最大可提供500mA的电流.(3)一个USB控制器可以连接多达127个外设,而两个外设间的距离(线缆长度)可达5米.两种USB的区别:协议不同,USB1.1传输速率是12Mbps,USB2.0传输速率是480Mbps.补充题2. 光驱、硬盘、软驱的总线形式。

答:(1)光驱:IDE,ATA/ATAPI,SCSI,USB,内部并行总线.(2)硬盘:IDE,SATA,SCSI,内部并行总线.(3)软驱:软驱分内置和外置两种,内置软驱使用专用的FDD接口,而外置软驱一般用于笔记本电脑,使用USB接口.补充题3. I²C、SPI、SCI总线的特点?答:(1)I²C总线由数据线SDA与时钟线SCL两条线构成通信线路,既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在CUP与被控IC之间,IC与IC之间都可以进行双向传送,最高传输速度为400Kbps.(2)SPI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是一种标准的四线同步双向串行总线,在SCK的控制下,两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可以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3)SCI是一种通用异步通信接口UART. SCI模块采用标准非归零(NRZ)数据格式,能够实现多CPU之间或同其他具有兼容数据格式SCI端口的外设进行数据通信.第二章作业PC总线PC总线共有62条信号线,用双列插槽连接,分A面(元件面)和B面。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答案作业一第一章1.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参考答案: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主机、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部分: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统称,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种典型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数据处理、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计算机对被控对象不起直接控制作用,计算机对传感器产生的参数巡回检测、处理、分析、记录和越限报警,由此可以预报控制对象的运行 趋势。

②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代替多台模拟调节器的功能,除了能实现PID 调节规律外, 还能实现多回路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补偿控制、多变量解 藕控制,以及自适应、自学习,最优控制等复杂的控制.③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由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级DDC 计算机, 完成直接数字控制功能;第二级SCC 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供的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运算,给 DDC 计算机提供最佳给定值和最优控制量等。

④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单元,经高速数据通道与上一级监督计算机和CRT 操作站相连.1.3.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参考答案: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计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图1.3-2 典型的数字控制系统给进行调节和控制.与采用模拟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系统相比较,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1)控制规律灵活,可以在线修改。

(2)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3)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西南交《计算机控制系统》离线作业

西南交《计算机控制系统》离线作业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7道小题)1.D/A变换器将数字编码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时间连续模拟信号,通常要完成2种变换:答案:(B )(A) 采样保持、编码(B) 解码、保持(C) 编码、保持(D) 采样保持、解码2. 通常将时间断续幅值连续的信号称为:答案:(D )(A) 连续信号(B) 模拟信号(C) 数字信号(D) 采样信号3.答案:(A )(A)(B)(C)(D)4. 如果连续信号中所含频率分量的最高频率为,那么就完全可以用周期为T的均匀采样值来描述,T满足:答案:(C )(A)(B)(C)(D)5.答案:(B )(A)(B)(C)(D)6.答案:(A )(A)(B)(C)(D)7. 采样周期T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T减小,稳定性____。

答案:(B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8. 对于单位负反馈闭环连续系统,其相应的采用零阶保持器的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与采样周期T的关系为____。

答案:( D )(A) 稳态误差随着T增大而增大(B) 稳态误差随着T增大而减小(C) 稳态误差与T不确定(D) 稳态误差与T无关9. 在离散系统中,已知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若脉冲响应则脉冲响应为答案:(C )(A) 正负交替收敛脉冲序列(B) 单调发散脉冲序列(C) 正负交替发散脉冲序列(D) 单调衰减脉冲序列10. 下面关于一阶向后差分的离散化方法,说法错误的为答案:(D )(A)(B)(C)(D)11.答案:(C )(A)(B)(C)(D)12. 下面关于数字PID调节器说法错误的是答案:(B )(A) 增大比例系数可以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及减少稳态误差,但过大的比例系数可能加大系统超调;(B) 积分环节可以消除或减少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增加积分时间常数,有利于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超调量,加快系统静态误差的消除;(C) 增加微分时间常数将有助于加速系统的动态响应,使系统超调量减少;(D) 微分作用有可能放大系统的噪声,减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13.答案:(A )(A) F(B) F,G(C) F,G,C(D) F,C14.答案:(D )(A) S(B) S,Q(C) Q,R(D) Q15.对于计算机连续域-离散化设计方法,控制器等效传递函数中的是指()环节。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答案刘士荣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答案刘士荣

习题参考答案1-1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控制系统之间有哪些区别?常规:由控制计算机系统与生产过程(被控对象、执行机构、测量变送)组成,结构相对复杂,可靠性较低,成本稍高;典型: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安全;但是需要人工操作,速度受限制,不能控制多个对象,实用性好。

1-3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有哪些分类?并指出主要的应用场合。

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3.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4.集散控制系统操作管理功能的集中和控制功能的分散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6.工业过程计算机系统集成制造系统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和经营管理2-3 信号调理单元的功能是什么?通常包括那些电路?放大、电平变换、电隔离、阻抗变换、线性化和滤波,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尽可能不失真地转变为标准的电流或电压信号(通常为4~20mA、0~5V等)。

通常包括标度变换器、滤波电路、线性化处理及电参量间的转换电路等。

2-5 仪表放大器与普通运算放大器有何不同?其特点有哪些?对于输出阻抗大,共模电压高的输入信号,需要用到高输入阻抗和高共模抑制比的差动放大器,仪器放大器是专为这种应用场合设计的增益可调的放大器。

如果由普通的运放构成增益可设定的差动放大器,因其输入阻抗低,电阻参数对称性调整复杂,共模抑制比低,故而不适合作为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差动放大器。

2-7 为何要使用I/V变换电路?为了后续的检测、放大、调理电路如果只是检测变化缓慢的电流大小,可以直接用电流检测电路即可但是如果要检测变化较快、幅值很小、存在干扰的电流信号呢,就要进行I/V变换了。

比如光电检测中的光电二极管输出即是电流信号,有的在uA级,有的在mA 级,你必须变换后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才能由AD采样。

2-9 在模拟量输入通道中,为何通常要使用可编程放大器?答:因为在模拟输入通道中,多路被测信号常常共用一个测量放大器,而各路的输入信号大小往往不同,但都要放大到模数转换器的同一量程范围内获取适合的分辨力,所以常要使用可编程放大器。

2014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线作业2

2014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线作业2

2014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线作业214秋北航《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V1.由于连续生产过程的控制回路一般都有较大的时间常数,多数情况下,采样周期与系统时间常数相比要(B)。

A.大B.小C.一样D.随系统变化满分:3分2.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发生在(B)。

A.物体静止时B.物体开始运动瞬间C.物体停止瞬间D.物体运动速度最快时满分:3分3.在每一循环扫描周期内,定时将所需要的现场有关信息采集到控制器中,存放在随机存储器的某一地址区,称为(B)。

A.输出映像区B.输入映像区C.输出存储区D.输入存储区满分:3分4.机械系统中弹性体引起单位变形时所需的作用力或力矩称为(D)。

A.挠度B.硬度C.强度D.刚度满分:3分5.最少拍控制常用在(A)系统的设计中。

A.数字随动B.直接数字C.监督控制D.数据采集满分:3分6.步进电机的位移量与输入脉冲数严格成(C)比。

A.反B.同C.正D.无关系满分:3分7.算术平均滤波适用于压力、流量,根据经验对流量时n取(C)。

A.4B.8C.12D.16满分:3分8.已知F(z)=10z/{(z-1)(z-2)},则f(k)为(C)。

A.f(k)=10-10.2kB.f(k)=-10-10.2kC.f(k)=-10+10.2kD.f(k)=10+10.2k满分:3分9.实现低通滤波的动态滤波方法是(D)A.算术平均滤波B.加权平均滤波C.中值滤波D.惯性滤波满分:3分10.一般PLC能承受的冲击频率为(D)Hz,振幅为(),加速度到(),冲击为()g.A.10~50,1,2,10B.10~50,0.5,1,10C.10~50,0.5,2,20D.10~50,0.5,2,10满分:3分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1.下列属于机械传动的是(ABD)。

A.齿轮传动B.丝杆传动C.液压传动D.连杆传动满分:4分2.理论上摩擦力可分为(ABC)。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习题附标准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习题附标准答案

1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参考答案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由四部分组成。

图1.1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

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

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计算机控制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习题及答案计算机控制是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计算机控制的习题及其答案,供学习者参考和练习。

习题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1.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描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输入/输出接口的作用。

答案一: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输入/输出接口、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器和控制软件。

2. 输入/输出接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起到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作用,它负责将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供CPU处理,并将CPU的控制指令转换成适合执行器工作的信号。

习题二:数字PID控制器的实现1. 解释什么是PID控制器,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2. 编写一个简单的数字PID控制器算法。

答案二:1.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算法,其名称来源于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微分(Derivative)三个控制作用的首字母。

PID控制器通过调整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来实现对系统输出的精确控制。

2. 数字PID控制器算法示例(伪代码):```for each control cycle {setpoint = desired value;measurement = read sensor;error = setpoint - measurement;P_term = Kp * error;I_term += Ki * error * dt;D_term = Kd * (error - previous_error) / dt;output = P_term + I_term - D_term;apply output to actuator;previous_error = error;}```习题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 简述稳定性的概念。

2. 描述如何使用奈奎斯特判据进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1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可完全取代模拟调节器,实现多回路的 PID 控制,而且只要改变 程序就可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
3) 监督控制系统:可考虑许多常规调节器不能考虑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和湿度对生产过 程的影响,可以进行在线过程操作的在线优化;可以实现先进复杂的控制规律,可靠性 好。
第二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和分析方法 P42
2-1 简述离散控制系统中信号变换的原理。 先经过采样过程,即采样开关按一定的周期进行闭合采样,使原来在时间上连续的 信号 f(t) 变成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的离散模拟信号 f * (t) 。再经过量化过程,采用一组 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2-2 已知函数 f(t) ,求取 Z 变换 F(z) 。
10 ,采样周期 T=1s,采用零阶保持器,单位负反馈系 s(0.1s+1)
7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G(z)=Z[
1-e-Ts 10 10 9z -1 (1+0.11z -1 ) ]=(1-z −1 )Z[ 2 ]= ⋅ s s(0.1s+1) s (0.1s+1) (1-z -1 )(1-e-10 z -1 )
1)
f(t)=a mt
* -k mT -1 2mT -2 Z [ f(t) ] =Z f (t) = ∑ f(kT)z =1+a z +a z +... k=0 ∞
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① ⋅a mT ⋅ z -1 得:
Z[f(t)]=
1 1-a z
mT -1
2)
f(t)=1-e-at
1 1 (1-e-aT )z -1 F(z)=Z[1-e ]= -1 - -aT -1 = 1-z 1-e z (1-z -1 )(1-e-aT z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完成日期:2018年09月10日01点51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将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转换为电参数的装置。

A.传感器
B.A/D转换器
C.D/A转换器
D.互感器
2.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是()。

A.接口
B.过程通道
C.模拟量输入通道
D.开关量输入通道
3.所谓量化,就是采用一组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换为()。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程序代码
D.量化代码
4.数控系统一般由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控制器和插补器等四大部分组成,这些功能
都由()来完成。

A.人
B.生产过程
C.计算机
D.实时计算
5.外界干扰的扰动频率越低,进行信号采集的采样周期应该越()。

A.长
B.短
C.简单
D.复杂
6.数字PID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其中能迅速反应误差,
从而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稳态误差的是()。

A.微分控制
B.积分控制
C.比例控制
D.差分控制
7.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的实现必须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

当采样周期
短时,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后向差分代替微分,使模拟PID离散化变为()。

A.微分方程
B.差分方程
C.积分方程
D.离散方程
8.香农采样定理给出了采样周期的上限,采样周期的下限为计算机执行控制程序和()
所耗费的时间,系统的采样周期只能在Tmin和Tmax之间选择。

A.输入输出
B.A/D采样时间
C.D/A转换时间
D.计算时间
9.在有交互作用的多参数控制系统中,振铃现象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

A.可靠性
B.稳定性
C.经济性
D.通用性
1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前馈控制是一个(),因此,很少只采用前馈控制的方案,
常常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案。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稳定系统
D.不稳定系统
11.软件是工业控制机的程序系统;其中面向控制系统本身的程序,并根据系统的具体
要求,由用户自己设计的软件称作()。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支持软件
D.控制软件
12.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程序设计人员选取一种适当地高级(或汇编)语言,书写程
序的步骤叫做()。

A.编译
B.程序设计
C.调试
D.编码
13.一个12位的A/D转换器,其量化精度约为%,若其孔径时间为10微妙,如果要求
转换误差在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旋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为()。

A.2HZ
B.3HZ
C.4HZ
14.14位A/D转换的分辨率为()。

A.
B.
C.
D.
15.如果设计加工第一象限的直线OA,起点为O(0,0)终点坐标为A(11,7),则
进行插补运算的结果是,在+x方向走的步数应当是()。

A.11
B.12
C.7
D.8
16.如果一台三相步进电机采用三拍工作方式,且转子有40个齿,则其步距角是()
度。

A. 3
B. 4
C. 5
D. 6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指在给定系统性能指标的条件下,设计出控制器的控制
规律和相应的数字控制算法;常规控制技术介绍数字控制器的()。

A.纯滞后控制技术
B.连续化设计技术
C.离散化设计技术
D.串级控制技术
2.产生量化误差的原因主要有:()等几个方面。

A.A/D转换的量化效应
B.控制规律计算中的量化效应
C.D/A转换的量化效应
D.控制参数的量化效应
3.根据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直线插补计算时,每走一步,都要进行的几个插补计算
过程步骤为()。

A.偏差判别
B.坐标进给
C.偏差计算
D.终点判断
4.为了减少系统的干扰,地线的连接非常重要,常常需要布置不同的地线,在计算机
控制系统中,一般包含有以下几种地线()
A.安全地
B.控制地
C.模拟地
D.数字地
5.长线传输干扰的抑制方法有()。

A.终端匹配
B.始端匹配
C.变压器隔离
D.光电隔离
6.实现直线插补和二次曲线插补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A.逐点比较法
B.数字积分法
C.数字脉冲乘法器
D.数字微分法
7.以下各种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有:()。

A.Windows 2000
B.DOS操作系统
C.变电站综合控制系统
D.发电机综合控制系统
8.对于串模干扰的抑制方法,应从干扰信号的特性和来源入手,根据串模干扰频率与
被测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方法有()。

A.低通滤波
B.带阻滤波
C.双绞线屏蔽
D.光电隔离
9.顺序结构就是把数据存放在从某个存储地址开始的连续存储单元中。

顺序结构包括
静态顺序结构和动态顺序结构,其中静态顺序结构包括()
A.堆栈
B.队列
C.数组
D.线性表
10.链表由若干个结点组成,每个结点都有()等两个域。

A.地址域
B.数据域
C.指针域
D.数据元素
11.树形结构是指计算机所管理的数据、信息和文件有时具有层次关系或上下级关系,
其中的每个数据记录都有()等几个域。

A.记录名
B.数据
C.左指针
D.右指针
1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通过A/D转换器得到的数据,一般还要进行一些预处
理,其中最基本的是()。

A.线性化处理
B.转换处理
C.标度变换
D.系统误差的自动校准
13.数字滤波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扰在有用信号中的比重;数字滤波
的方法主要有()。

A.算术平均值法
B.中位值滤波法
C.限幅滤波法
D.惯性滤波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