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测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四个数据中,用分度值是1dm 的刻度尺测量的数据是A. B. C. D.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山B. 船C. 流水D. 河岸3.下列四个表达式是某班四位同学在学习“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时的演算过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A. B.C. D.4 .一辆汽车先用1h行驶了40km ,休息半小时后又用行驶了50km ,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B. C. D.5.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 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传播速度变大6.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以下的“高”描述音调的是()A. 男高音歌唱家B. 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C. 引吭高歌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7. 我们能听到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但听不到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A. 蝴蝶飞行时声音响度小B. 蝴蝶飞行时振动频率小于20HzC. 蝴蝶飞行时音色与蚊子不同D. 蝴蝶飞行时振动的幅度小8. 如图1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9.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摩托车的消声器B. 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C. 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图110.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而误差不可避免11.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12. 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A.110分贝B.50分贝C.70分贝D.90分贝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2)小红吃一顿饭需要的时间约为1200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分,共分)1.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B.调节粗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D.调节光圈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3.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4.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①霉菌②酵母菌③蓝细菌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④⑤5.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溶液溶质的元素组成检测试剂色彩回响反映溶质的根本单位甲C、H、O①砖红色葡萄糖乙C、H、O、N等双缩脲试剂②③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B。

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D。

②是紫色。

③是核苷酸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体不同构造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致不异B。

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C.蛋白质中的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7.下图横坐标表示细胞中的几种化合物,纵坐标表示每种成分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以下按图中①②③④顺序排列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C.水、卵白质、脂质、糖类D.卵白质、水、脂质、糖类8.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第1页C.经苏丹Ⅳ染色,可观察到红色颗粒状的脂肪D.经苏丹Ⅲ染色,可窥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卵白质9.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10.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独有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正确说法是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为了减少噪声污染,不可行的措施是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

3.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改变的是琴弦的音调。

4.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响度变大。

5.雷声绵绵不绝的原因是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

6.利用熔化吸热的现象的是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

7.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8.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9.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10.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汽化。

三、简答题(6*5分)1.什么是声音?声音是什么产生的?答: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到人耳中,人耳感知到的就是声音。

2.什么是共振?举一个共振的例子。

答: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另一个物体因为具有相同的振动频率而共同振动的现象。

例如,当在钢琴上弹奏某个特定的音符时,与这个音符频率相同的琴弦会共振,发出相同的声音。

3.什么是热传导?举一个热传导的例子。

答: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在热锅上煮饭时,锅底的热量会通过热传导传递到水中,使水温升高。

4.什么是热辐射?举一个热辐射的例子。

答: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热能的过程。

例如,太阳辐射的热能就是一种热辐射。

5.什么是热对流?举一个热对流的例子。

答:热对流是指流体(如气体或液体)中因温度差异而产生的对流现象。

例如,我们在热水中泡澡时,水底部的热水因为密度较小而上浮,同时较冷的水则下沉,形成了热对流。

6.什么是物态变化?举一个物态变化的例子。

答: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例如,将冰放在室温下,它会逐渐融化成水,这就是一个物态变化的过程。

《智慧的秘密》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智慧的秘密》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智慧的秘密》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非对象性世界不是由意识人类所设定的答案:错2、现象世界包括了答案:客观物质世界、客观知识世界、主观世界、未知物质世界、未知精神世界3、以下哪些理论带有西方二元论的特征答案:经典科学中的波动与粒子4、缘起空与当下空都是典型的非对象性思维模式答案:对5、对象性世界可以被分为答案:现象世界、本体世界6、西方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都属于二元论答案:对7、现象世界指的是已进入意识人类感官视野的世界答案:错8、二元论属于对象性思维方式、不二论属于整合性思维方式答案:错9、本体世界不可能被意识人类感知,但可以被直觉或证悟,被指称和形上学描述言说答案:对10、马克思强调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惠能的“本来无一物”都指的是非对象性世界答案:对第2章单元测试1、印度哲学中“梵”“自我”都是一种形上学层面的智慧答案:对2、轴心时代之后,印度哲学坚持理性精神,而希腊哲学回归到宗教信仰答案:错3、奥义书把印度上古的吠陀神话上升到超形而上的高度来论述,因此它被称为印度哲学开端答案:错4、雅斯贝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基本阶段答案:对5、除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是答案:文化自信第3章单元测试1、阴阳图和太极图是被赋予了意义的对象性存在,而无极图则是对于意识人类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或对象性意义的非对象性存在答案:对2、阴阳图、太极图、无极图在本质上是一个图答案:对3、五行思想是《易传》哲理体系的基本内核,是《易传》的总原则答案:错4、《易经》的“不易”思想体现了形下学智慧,而《易经》的“变易”思想体现了形上学智慧答案:错5、既济卦象征事物已经成功,未济卦则象征着事情的开始答案:对第4章单元测试1、《道德经》由哪两部分组成?答案:道经和德经2、中国历史上有文献依据的第一位哲学家是?答案:老子3、泰勒的“例外原则”与以下道德经中的哪一个思想契合答案:太上,(下)不知有之,悠兮,其贵言。

生理学第1和第2章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内部测试题(含答案)

生理学第1和第2章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内部测试题(含答案)

生理学内部测试题生理学第1、2 章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请大家认真对待平时测试卷,本套题结合最新命题趋势出题,含金量极高!)姓名:考试日期:得分:A 型题01.内环境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的状态B.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C.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D.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的状态E.维持细胞内、外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的状态02.下列各体液中,不.属.于.机体内环境范畴的是A.血浆B.细胞内液C.组织间液D.淋巴液E.脑脊液03.人体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间液B.血浆C.淋巴液D.脑脊液E.房水04.维持细胞、组织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A.神经调节功能正常B.体液调节功能正常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D.血液的pH 值不变E.各器官间的功能协调0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前馈控制B.负反馈调节C.正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E.自身调节06.下列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中,属于神经调节的是A.个体生长发育的调节B.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C.躯体随意运动的调控D.血糖维持稳定的调节E.女性月经周期的调节07.下列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中,属于体液调节的是A.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B.保持或改变身体姿势的调节C.寒冷时肌紧张增强的调节D.男性睾丸功能的调节E.强光下瞳孔缩小的调节08.在生理状态下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肾血流量调节B.血钙水平调节C.动脉血压调节D.血液pH 调节E.体温调节09.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ADH 属于A.远距分泌B.旁分泌C.自分泌D.外分泌E.神经分泌10.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A.胃蛋白酶原的激活B.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C.细胞动作电位的爆发D.优势卵泡的发育过程E.生理性止血过程11.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出现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E.详见配套视频讲解12.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存在正反馈控制的是A.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B.胰蛋白酶原的激活C.心房容量感受性反射D.骨钙的动员和沉积13.关于前馈控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滞后”和“波动”的缺点B.具有预见性,适应范围大C.常在局部和短时间内发挥作用D.详见配套视频讲解14.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的方式属于A.单纯扩散B.经载体易化扩散C.经通道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E.继发性主动转运15.甲状腺上皮细胞的聚碘属于A.出胞B.入胞C.单纯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E.继发性主动转运16.在心肌的同步性收缩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A.化学性突触B.紧密连接C.缝隙连接D.桥粒E.曲张体17.水分子快速通过细胞膜主要是借助A.水泵B.载体蛋白C.水通道D.单纯扩散E.离子通道18.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B.顺浓度梯度C.需要膜蛋白帮助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E.有饱和性19.下列关于Na+泵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将细胞内K+转运出去B.将细胞外Na+转运入细胞C.转运等量的Na+和K+ D.维持细胞内外的Na+、K+离子浓度梯度E.活动增强导致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反应20.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到组织液的过程属于A.入胞B.易化扩散C.出胞D.主动转运E.单纯扩散2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幅度接近于A.钾离子电位B.钠离子平衡电位C.详见配套视频讲解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静息电位之差E.钾离子平衡电位与钠离子电位之和22.带电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A.电位梯度B.浓度梯度C.电-化学梯度D.钠泵供能E.自由运动23.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安静时对Na+通透性大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24.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小于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主要是由于静息时膜对A.Na+有小量的通透性B.Ca2+有小量的通透性C.Mg2+有小量的通透性D.Cl-有小量的通透性25.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A.仅有少量K+外流B.仅有少量Na+内流C.没有K+外流也没有Na+内流D.既有少量K+外流也有少量Na+内流E.有少量K+和Na+同向流动26.逐渐增加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27.降低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28.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时,静息电位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29.关于终板电位的特点,错.误.的是A.只有去极化,不出现反极化B.EPP 大小与ACh 释放量有关C.存在时间性、空间性总和作用D.由K+内流所致E.终板电位没有不应期30.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共同表现形式是出现A.动作电位B.局部电位C.收缩D.分泌E.收缩和分泌31.神经细胞在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的全过程中,Na+的电化学驱动力A.持续增大B.持续减小C.由大变小而后恢复D.由小变大而后恢复E.没有变化32.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中,膜电位值超过0mV 的部分称为(不要看选项先想一想?)A.去极化B.超极化C.复极化D.详见配套视频讲解E.极化33.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Na+通道失活B.K+通道激活C.Na+通道失活和K+通道激活D.Cl-通道激活E.K+通道和Cl-通道激活34.下列哪项不.是.动作电位的特征A.由电压门控通道开放引起B.去极化过程中膜电位可以逆转C.幅度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D.幅度不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E.Na+通道和K+通道同时开放35.如果绝对不应期为2 毫秒,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不可能超过A.5 次B.50 次C.400 次D.100 次E.500 次36.神经元的绝对不应期A.仅出现在去极化期间B.仅出现在复极化期间C.仅出现在发生超射的D.出现在锋电位期间E.出现在后电位期间37.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度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D.阈值E.刺激持续时间38.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A.Na+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B.Na+通道开始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C.K+通道开始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D.K+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E.Na+通道少量开放的膜电位值3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40.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其中后一个锋电位最早见于前一次兴奋的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兴奋性恢复正常后41.影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B.刺激持续时间C.细胞膜两侧K+浓度D.细胞膜两侧Na+浓度E.神经纤维的直径42.连续刺激不.会.使神经动作电位波形叠加的原因是A.刺激间隔太短B.存在不应期C.刺激强度太小D.细胞能量耗竭E.细胞疲劳43.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ACh 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对Ca2+、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D.对Ca2+、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E.对ACh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44.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A.Ca2+的贮存库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将电兴奋传向肌细胞内部D.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45.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以相邻朗飞氏结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得多C.双向传导D.不衰减传导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46.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信号是A.终板电位B.感受器电位C.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锋电位47.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膜内侧K+的净外流为零48.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B.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C.在不同的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D.相当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49.神经细胞发生的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共同点是A.反应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B.反应幅度随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小C.可以叠加或总和D.都有不应期E.都有Na+通道的开放50.局部反应的时间总和是指A.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B.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C.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D.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E.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51.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是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C.锋电位D.终板电位E.后电位52.葡萄糖在小肠黏膜上皮处的吸收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实现的,抑制下列哪种功能活动可以影响该葡萄糖的吸收A.钠泵B.钙泵C.质子泵D.钠钙交换体E.钠氢交换体53.体外实验中,用葡萄糖逐渐替代浸浴液中的Na+,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不发生改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54.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发生去极化的过程中,Na+的驱动力和K+的驱动力将发生怎样的变化A.Na+的内向驱动力将逐渐减小,K+的外向驱动力则逐渐增大B.Na+的内向驱动力将逐渐增大,K+的外向驱动力则逐渐减小C.Na+的内向驱动力和K+的外向驱动力都会逐渐减小D.Na+的内向驱动力和K+的外向驱动力都会逐渐增大55.能回收骨骼肌细胞胞质中Ca2+的钙泵主要分布在A.肌膜B.肌细胞核膜C.横管膜D.终池膜E.纵行肌质网膜56.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阻断剂是A.阿托品B.筒箭毒碱C.四乙基铵D.六烃季胺E.酚妥拉明57.骨骼肌细胞在静息时,阻碍肌球蛋白的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物质是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钙蛋白D.收缩蛋白E.原肌球蛋白58.在终板区邻近部位可以记录到MEPP 的原因是A.运动神经末梢释放1 分子ACh 所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B.运动神经末梢1 个AP 引起ACh 释放所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C.运动神经末梢没有释放ACh 时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随机开放所致D.肌细胞自发的生物电活动E.运动神经末梢自发释放1 个囊泡的ACh 所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59.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A.ACh 释放量增加B.ACh 释放量减少C.胆碱酯酶活性升高D.胆碱酯酶活性降低E.ACh 释放量减少且胆碱酯酶活性降低60.在横纹肌,引起肌丝滑行的始动步骤是A.肌质中Ca2+与肌钙蛋白结合B.横桥ATP 酶活性增高,使ATP 分解C.肌凝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E.钙泵活动增强61.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不包括A.单方向传递B.易受药物及环境因素影响C.有时间延搁D.非一对一传递E.由ACh 介导62.在生理情况下,机体的骨骼肌收缩形式主要是(不要看选项先想一想?)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单收缩D.详见配套视频讲解E.不完全强直收缩63.在骨骼肌发生强直收缩时,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幅度减小B.幅度变大C.相互融合D.不发生融合E.幅度增大但不融合B 型题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入胞作用D.原发性主动转运E.继发性主动转运64.O2和CO2跨膜转运属于65.Na+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属于66.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属于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均不受影响67.用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神经细胞跨膜电位变化是68.增加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神经细胞跨膜电位变化是69.增加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神经细胞跨膜电位变化是A.Na+通道开放,产生净Na+内流B.Na+通道开放,产生净Na+外流C.Na+通道开放,不产生净Na+流动D.K+通道开放,不产生净K+流动E.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70.膜电位突然由静息电位改变为0mV 时71.膜电位持续保持在Na+平衡电位时A.电压门控通道B.化学门控通道C.机械门控通道D.细胞间通道E.信使门控通道72.终板膜上的ACh 受体属于73.突触前膜上的钙通道属于A.肌凝蛋白B.肌动蛋白C.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E.肌钙蛋白和原肌凝蛋白74.骨骼肌细胞中作为Ca2+受体的是75.肌丝滑行时,横桥必须与之结合的蛋白是76.具有ATP 酶活性的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条件反射E.自身调节77.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腺分泌属于78.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79.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过程属于80.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血钙浓度属于X 型题81.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有A.内环境理化性质固定不变B.包括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稳态C.是机体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D.主要依靠体内的负反馈控制82.与反馈控制相比,前馈控制的优点有A.速度快B.不会失误C.有预见性D.适应性强83.经通道易化扩散完成的生理过程有A.静息电位的产生B.动作电位去极时相的形成C.动作电位复极时相的形成D.局部反应的形成84.下列哪些过程需要细胞本身耗能A.维持正常的静息电位B.达到阈电位时出现大量的Na+内流C.动作电位复极相中的K+外流D.骨骼肌胞质中Ca2+向肌质网内部聚集85.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有结构特异性B.有饱和现象C.逆电-化学梯度进行D.存在竞争性抑制86.质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或Ca2+通道打开后,肌细胞的膜电位A.将向该离子的平衡电位移动B.胞内负值将减小C.将远离钾离子的平衡电位D.将发生去极化87.钠泵的生理作用有A.逆浓度差将胞内的Na+转移到胞外,同时将胞外的K+转移到胞内B.与静息电位的维持无关C.建立离子势能储备D.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88.动作电位在单一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有A.双向传导B.不随距离延长而衰减C.可以总和D.相对不疲劳89.可以通过幅度变化、总和效应在细胞上实现信号整合的电活动有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终板电位D.突触后电位90.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的主要步骤包括A.三联管或二联管结构处终池中Ca2+的释放B.T 管膜的动作电位传导C.胞质中Ca2+触发肌丝滑行D.原肌凝蛋白转变为肌凝蛋白91.关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有A.接头前膜量子式释放的递质是AChB.接头后膜有N2型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C.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D.终板电位是指一个囊泡释放的ACh 所引起的反应92.关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肌管系统B.Ca2+发挥着关键的作用C.电兴奋通过纵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D.横管系统对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E.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93.可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转运方式包括A.经载体易化扩散B.经通道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94.局部电位的特点是A.不是“全或无”式的B.没有不应期C.不发生叠加D.电紧张传播E.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95.Ca2+通过骨骼肌细胞肌浆网膜的方式有A.单纯扩散B.主动转运C.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E.入胞96.骨骼肌和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相同点是A.雷诺丁受体(钙释放通道)控制胞浆内钙离子释放B.细胞膜上动作电位启动肌细胞收缩C.兴奋-收缩耦联依赖于胞外的钙离子内流D.细胞浆内钙离子来源E.肌肉舒张时钙离子回收的途径97.与骨骼肌细胞终池内钙离子释放和回收有关的活动包括A.L 型钙离子通道激活,通道发生构象变化B.L 型钙离子通道激活,引起钙离子内流C.肌质网上的钙释放通道开放D.肌质网上的钙泵的活动E.T 型钙离子通道激活,引起钙离子内流98.为使肌肉松弛可设法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A.神经末梢的钙离子通道B.神经末梢乙酿胆碱的释放C.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门控通道D.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99.骨骼肌收缩时A.暗带长度不变B.明带长度不变C.细肌丝向M 线方向滑行D.肌小节长度缩短E.H 带长度增大100.下列关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电-化学-电”的过程B.ACh 释放的关键是Ca2+外流C.ACh 的释放是量子释放D.ACh 发挥作用后被胆碱脂酶分解失活E.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总和达到阈电位水平时,使终板膜产生动作电参考答案A 型题01-10 B B B C B C D A E B11-20 C B B E E C C D D C21-30 D C D A D A B B D A31-40 C D C E E D D A D B41-50 D B B C E E E D E A51-60 D A B A E B E E D A61-63 D D DB 型题64-73 A D E D D B A C B A74-80 D B A A C B BX 型题81 BCD 82 ACD 83 ABCD 84 AD 85 ABD 86 ABCD 87 ACD 88 ABD 89 CD 90 ABC 91 ABC 92 ABE 93 BCD 94 ABD 95 BC 96 AB 97 ACD 98 ABC 99 ACD 100 ACD。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8、x ,x 为斜边,则以x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 2.如右图:图形A 的面积是 ;3.2)3(-=________,327- =_________, 0)5(-的立方根是;4.在棱长为5dm 的正方体木箱中,现放入一根长dm 12的铁棒,能放得进去吗?; 5.210-的算术平方根是,16的平方根是;6.计算:_________1125613=-; 7.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______3=++cd b a ;8.在2,3.0,10,1010010001.0,125,722,0,1223π---∙- 中, 负实数集合:{};9.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米;10.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纸箱爬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72425207152024257252024257202415(A)(B)(C)(D)1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则斜边长为 ( ) (A ) 80cm (B ) 30cm (C ) 90cm (D ) 120cm1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 9-的平方根是3-(B )9的平方根是3 (C ) 9的算术平方根是3±(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14.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①1251144251=,②4)4(2±=-,③22222-=-=-,④2095141251161=+=+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15.若9,422==b a ,且0<ab ,则b a -的值为 ( )(A ) 2- (B ) 5± (C ) 5 (D ) 5- 16.实数31,42,6π中,分数的个数有 ( )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24分)第10题图17. 24612⨯ 18. )32)(32(-+ 19.2224145-20.)81()64(-⨯- 21.31227- 22.()3222143-⎪⎭⎫⎝⎛-⨯+23.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1)822=y (2) 8)12(3-=-x24.已知a a a =-+-20052004,求22004-a 的值;(6分)2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图中画出①一个面积是2的直角三角形;②一个面积是2的正方形;(两个面积部分涂上阴影)(6分)26.(8分)一架方梯长25米,如图,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第25题图 AC C B A八年级上第一、二章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100; 2.81; 3.33-,1; 4.不能; 5.1.0,2±; 6.54-; 7.1; 8.12-,3125-,2π-; 9.41; 10.10;二.11.C ; 12.B ; 13.D ; 14.D ; 15.B ; 16.B ; 三.17.3; 18.1; 19.143; 20.72; 21.1; 22.7- 四.23.(1)2±=y ;(2)21-=x ; 24.∵02005≥-a ,∴02005≥-a ,∴2005≥a ,∴20042004-=-a a ∴a a a =-+-20052004,∴20042005=-a ,∴220042005=-a (两边平方) ∴200520042=-a25.26.8米;。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属于生物的特征?A. 呼吸B. 电导率C. 导电性D. 反射光线- 答案: A2. 以下哪个属于细胞的基本单位?A. 分子B. 原子C. DNAD. 线粒体- 答案: D3. 哪个是细胞外液?A. 胞质B. 酶液C. 食物液D. 水分子- 答案: C4. 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复制自身B. 吸收营养C. 长大发育D. 进行新陈代谢- 答案: D5.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B. 支持细胞C. 传递信号D. 控制渗透- 答案: D二、填空题1. 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组成植物细胞的主要物质是细胞壁、细胞膜、胞质、核糖体、线粒体等。

细胞壁、细胞膜、胞质、核糖体、线粒体等。

3. 人体的组成细胞中,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内质网的细胞是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4. 细胞的代谢活动主要在细胞的胞质内进行。

胞质内进行。

5. 细胞的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三、简答题1. 描述细胞膜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 结构: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尾部面对面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疏水性的内层和外层,而疏水性头部则朝向细胞内外。

细胞膜中还有许多蛋白质,其中一些蛋白质起着载体或通道的作用。

- 功能: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物质的功能,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它可以保护细胞,使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

细胞膜还能接收外界信号传递给细胞内部,起到传递信号的功能。

2. 解释细胞的主要功能。

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新陈代谢。

细胞通过代谢作用,包括吸收营养、分解物质、产生能量和排出废物等过程,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细胞进行的新陈代谢活动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等。

通过这些活动,细胞能够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并参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与运作。

同时,细胞还能复制自身,保证生命的延续。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 (第1-2章)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总分90,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P-31 S-32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反应3NO 2+H 2O===2HNO 3+N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水B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O 2C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1D .若有3molNO 2反应,则转移电子4mol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氧化物分类顺次排列。

正确的是 ( )A .硫酸,纯碱,石灰石B .盐酸,熟石灰,苛性钠C .碳酸,乙醇,生石灰D .硝酸,烧碱,水3.(2010年梅州高一质检)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 2CO 3B .Cu 2(OH)2CO 3C .NaClD .NaHCO 34.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 )A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B .物质⎩⎨⎧ 混合物纯净物⎩⎪⎨⎪⎧ 溶液化合物C .化合物⎩⎪⎨⎪⎧ 有机物无机物⎩⎪⎨⎪⎧ 酸⎩⎪⎨⎪⎧ 氧化物非氧化物碱盐D .纯净物⎩⎪⎨⎪⎧ 无机物⎩⎪⎨⎪⎧ 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有机物5.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 .常温常压下,1mol CO 和1mol CO2所含分子数相同C .任何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D .0.5mol ·L-1NaOH 溶液含有0.5mol Na+6.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但是电解质的是( )A .铜丝B .MgCl2固体C .NaCl 溶液D .乙醇7.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A.Mg B.Cu C.Ag D.H2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B.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CO2-3+2H+===H2O+CO2↑C.Mg(OH)2与盐酸的反应:H++OH-===H2OD.铜片放入ZnSO4溶液中:Cu+Zn2+===Cu2++Zn9.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并能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A.H+、Ba2+、NO3-、OH- B.Ba2+、Cu2+、NO3-、SO42-C.Mg2+、Na+、OH-、SO42- D.K+、Na+、OH—、Cl 10.NaHCO3溶液与NaHSO4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A.H+和CO2-3B.HCO-3和H+C.HCO-3和HSO-4D.Na+、HCO-3和H+1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a2O C.NaCl D.FeSO412.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通过滤纸C.布朗运动 D.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1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N A个氢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B.2N 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44gC.1000mL0.1mol/L 的NaCl溶液中,Na与Cl离子总数为2N AD.17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 A1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A.分散质的粒子大小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15.下列状态的物质,即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HClD.铁16.在KClO3 + 6HCl = KCl + 3Cl2 + 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比为()A.5∶1 B.1∶5 C.6∶1 D.1∶617.与50 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A.50mL0.1mol/L的NaCl溶液B.100mL0.2mol/L的NaNO3溶液C .25mL0.2mol/L 的Na2SO4溶液D .10mL0.5mol/L 的Na2CO3溶液18.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Na2CO3、NaCl 、AgN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通信技术第一、二章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目前,实用光纤的三个低损耗窗口在0.85μm 、1.31μm 、1.55μm 附近。

2、在非均匀光纤中,r=0处的折射率最大,因而此处的本地数值孔径达到最大值,即表示该点捕捉光线的能力最强。

3、导波的径向归一化相位常数U 是表明在纤芯中,导波沿径向场的分布规律,,而波导的径向归一化衰减常数W 是表明在纤芯包层中,场的衰减规律。

4、光纤的色散因素主要包括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模式色散。

5、研究光纤中光信号的传输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几何光学,其二是波动光学。

6、石英光纤损耗主要由光纤的本征吸收、瑞利散射、和杂质吸收等因素构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反射定律表明了 和 之间的关系。

(a ) (a ) 入射波、反射波 (b )反射波、入射波
(c ) 折射波、反射波 (d )入射波、折射波
2、非零色散单模光纤的零色散点 1.55μm.,而且色散值较 。

(b ) (a ) 等于、大 (b )不等于、小 (c) 趋于、大 (d)等于 、小
3、平方律型折射指数分布光纤中总的模数量等于 。

(d )
(a ) 1
21n n n - (b ) 22V (c) ∆21n (d) 42
V 三、名词解释(共15分)。

1、时延差:光在光纤中沿着不同的路径进行传播,存在最小的传播时延和最大的时延,二者的差值就是时延差,即 1max min n L c
∆∆τ=τ-τ≈ (5分)
2、数值孔径:光纤端面上入射光线形成导波光线的最大入射角的正弦,它的大小,决定光纤捕捉光线的能力。

(5分)
3、自聚焦效应:对渐变型多模光纤,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虽然经历的路程不同,但是最终都会聚在P 点上,这种现象称为自聚焦效应。

(5分)
四、综合题(共45分)
1、(1)由于 HE 11 模的V c =0,所以显然 HE 11 模为阶跃光纤中的主模,Bessel 函数的最小非 0 根为 u 01=2.405,为次最低阶模(HE 21、 TE 01、TM
)模截止归一化频率;单模传播条件为 0<V<2.405,所以单模的截止波长 2.61c an λ=9分)
(2)纤芯半径 4.0m αμ=,1 1.48n =,相对折射率0.003∆=所以 1.20c m λμ≈ (6分)
2、(1)2.001.025.121=⨯⨯=∆=n NA (6分);
(2)9.8105.15
.1201.02210=⨯⨯⨯⨯=∆=πa n k V (6分) (3)max max 0sin sin φφ==n NA ;max φsin 2.0=; ︒=<5.11max φφ (6分)
3、(1)22221222162.1252.162.12⨯-=-=∆n n n (6分)(2)56.006.0262.121=⨯⨯=∆=n NA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