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节能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
建筑体形系数是指建筑外立面面积与底面积之比,是建筑能耗的重要参数之一。
建筑体形系数越小,代表建筑外墙与屋顶面积相对于总建筑面积较小,建筑能够更好地保温、隔热,从而降低建筑能耗。
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两方面探讨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
理论分析
建筑能耗主要分为供暖、制冷和照明三部分,受建筑体形系数影响最大的是供暖和制冷两部分。
建筑体形系数越小,建筑的外墙与屋顶面积相对于建筑总面积就越小,建筑需要的供暖和制冷能量也就越少。
这是因为建筑外墙和屋顶是建筑与外界之间的主要热量交换处,当建筑外墙和屋顶面积较大时,室内热量更容易透过墙体和屋顶散失到室外,需要更多的供暖和制冷能量来保持室内温度恒定。
这同时也会导致建筑内部温度不平衡,室内部分区域较冷热,从而增加了供暖和制冷的消耗。
另外,建筑体形系数还会影响到建筑的通风效果。
当建筑体形系数较大,建筑内外气流更容易形成环流,室内热空气更不容易排出,影响室内空气流通,导致建筑温度不易调节。
实例分析
对于同一建筑群,建筑体形系数的变化会对能耗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某高层建筑群为例,该建筑群由两座高层建筑和一座低层建筑组成,每栋建筑所占地面积和总用电量均相同。
其中,高层建筑A的建筑体形系数为0.6,高层建筑B的建筑体形系数为0.8,低层建筑的建筑体形系数为0.5。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建筑体形系数是指建筑平面轮廓周长与建筑平面面积的比值,用来描述建筑的紧凑程度。
当建筑体形系数小于1时,表示建筑的形状较为规则和紧凑;当建筑体形系数大于1时,表示建筑的形状较为散乱和不规则。
建筑的体形系数不仅决定了建筑外形的美观与否,还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能耗情况。
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的热损失和通风损失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建筑体形系数较小时,建筑的外墙面积相对较小,建筑体积相对较大,这意味着建筑的外墙面积相对较小,建筑内部的热量不容易散失到室外,从而减少了建筑的热损失。
而当建筑体形系数较大时,建筑的外墙面积相对较大,建筑内部的热量容易散失到室外,从而增加了建筑的热损失。
建筑体形系数较小的建筑更容易形成局部的低气压区域,从而导致通风效果不佳,增加了建筑的通风损失;而建筑体形系数较大的建筑通常更容易形成良好的通风流线,通风效果相对较好,从而减少了建筑的通风损失。
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的采光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建筑体形系数较小的建筑往往会造成室内光照不足的问题,需要增加人工照明设备,从而增加能源消耗;而建筑体形系数较大的建筑往往能够更好地利用日光,减少人工照明设备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的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我们需要重视建筑的体形设计,尽量选择体形系数较小的建筑设计方案。
在建筑设计中,还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材料和设备,优化建筑的热工性能和采光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建筑材料的保护和维护工作,尽可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对能源的浪费。
建筑体形系数是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中加以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当体形系数不符合表规定时,应按照第5章的要求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
表4.0.4 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4.0.5 外窗 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 的窗墙比应符合表的规定。
不同朝向窗墙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及遮阳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当窗墙比不符合表规定,或者外窗的传热系数和综合遮阳系数不符合表,表规定时,则必须按照第5章的要求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
表4.0.5-1 朝向窗墙比的限值表4.0.5-2 朝向窗墙比的外窗传热系数指标表4.0.5-3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及外遮阳要求注: 1、表中的“东、西”指从东或西偏北300包括300至偏南600包括600的范围;“南”指从南偏东300至偏西300的范围;2、楼梯间、外走廊的窗可不按本表执行。
4.0.11居住建筑天窗包括屋顶透明部分应进行节能设计,其传热系数不应大于 W/ m2·K ,遮阳系数不应大于,且面积不应大于屋顶面积的4%。
4.0.12 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 规定的q1≤2.5m3/m h ,q2≤7.5m3/ m2 h ;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q1≤1.5m3/ m h ,q2≤4.5m3/ m2 h 。
4.0.13 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其中外墙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热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Km,其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当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中部分热工性能指标不符合表的规定时,必须按照第5章的要求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
2注:1、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按附录A 的规定计算;2、普通指各种混凝土、砌体材料等,包括粉刷材料层;3、轻质指围护单位面积质量小于200kg/m2。
4、轻质须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规定,经隔热验算并符合规定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体型系数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体型系数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夏热冬冷地区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周围地区(其确切范围由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GB 50176规定),该地区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人口5.5亿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8%,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该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该地区的居民纷纷采取措施,自行解决住宅冬夏季的室内热环境问题,夏季空调冬季取暖成了普遍现象。
由于该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差,所以能耗消耗高。
我国现行的建筑节能政策是:2000年以后竣工的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与1980~1981年的水平相比节能50%。
行业标准JGJ 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0。
夏热冬冷地区乡村住宅其住宅型式一般都以独立的户为单位,且层数为3~4层,落地面积在180~200平方米之间。
一、体形系数分析体形系数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F0与其包围的体积V0的比值。
外表面积中F0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体形系数S=F0/V0,物理意义是指围合建筑物室内单位体积所需外表面积来围合尽可能大的建筑内部空间体积。
F0/V0越小则意味着外墙面积越小,也就是能量损失途径越少,越具有节能意义。
根据体形系数公式(1)式中:S—建筑体形系数;F0—外表面积(m2);V0—建筑体积(m3);a—建筑长度(m)b—建筑宽度(m);H—建筑高度(m)。
整理得:(2)由公式(2)可以看出,当建筑面积一定时,体形系数与建筑物长、宽、高三个尺寸的大小及比例关系有关。
即当建筑物的高度H和宽度b一定时,长度a越大体形系数就越小,节能就越好;当建筑物的高度H和长度a一定时,宽度b越大体形系数就越小,节能就越好。
当建筑物的长度a和宽度b一定时,高度H越大体形系数就越小,节能就越好。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建筑体形系数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接着详细讨论了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空调能耗、采光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
最后进行了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综合影响分析,指出建筑设计中应该如何考虑建筑体形系数因素,提出未来建筑节能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体形系数在节能中的作用,为未来建筑设计和节能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体形系数、节能效果、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空调能耗、采光性能、保温性能、综合影响分析、建筑体形系数因素、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体形系数是指建筑外形在投影平面上的形状系数,是表示建筑体量大小和形状的一个重要参数。
建筑体形系数是建筑物在设计阶段就确定的,对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影响极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
研究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建筑设计和改善建筑节能性能。
在当前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建筑节能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建筑是能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建筑体形系数作为影响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建筑的节能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深入研究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对于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深入探讨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考虑建筑体形系数因素,从而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具体来说,通过研究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节能的关系,了解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空调能耗、采光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综合分析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总结不同建筑体形系数值对节能的影响程度,为未来建筑节能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指出未来建筑节能研究应该注重的方向。
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摘要: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物的节能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体形系数越小,对建筑节能越有利,但体形系数并不是越小越好,体形系数过小,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会使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功能。
所以建筑师要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尽可能选择合理的体形系数。
关键词:建筑耗能;外围护结构面积;通风;采光;体形系数限值体形系数概念英文: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它实质上是指单位建筑体积所分摊到的外表面积。
一般来讲,体积小、体形复杂的建筑,以及平房和低层建筑,体形系数较大;体积大、体形简单的建筑,以及多层和高层建筑,体形系数较小。
联想一下,在微观世界里,微生物的体积非常大,它们的新陈代谢非常速度快;在宏观世界,在身高相同的人群中,一般身体偏瘦的人,体形系数相对大一些,他的新陈代谢快一些。
而对建筑物来说,如果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则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形系数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
图 1:此平面图为一梯四户的60㎡小户型,点式住宅,由于采光和通风需要满足住宅规范要求,因此,平面的凹凸比较大,它的体形系数会偏大。
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物的节能有直接关系,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同样建筑体积的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建筑能耗就越高,对建筑节能越不利;反之亦然。
研究“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效果影响”的方法建筑体形系数反映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大小,对建筑能耗有直接影响.根据建筑体形系数定义了形状因子,并基于形状因子分析不同建筑底平面形状特征与极限体形系数和最佳楼层数的关系,结合形状因子分析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提出计算最佳建筑体形系数和确定最佳节能楼层数、最佳底面形状的方法,推荐采用形状因子小的建筑底平面形状,并且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最佳节能楼层数以降低体形系数,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体形系数在建筑能耗分析中的应用建筑体形系数是影响建筑能耗最重要的因素,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建筑体形系数与能耗指标

参考文献: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4/521-2008
《高等数学》等
其中 为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为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为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 为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量。 值的大小由单位建筑面积所对应的维护结构面积成正比的关系,而单位建筑面积所对应的围护结构面积的大小与建筑体形系数又成一定的关系。此处对其进行探讨。
假设某x层层高为h建筑(外表面无明显的凹凸设计)长、宽分别为a、b,则有建筑面积为abx,建筑体积为a·b·x·h,建筑与大气解除的外表面积为ab+2axh+2bxh。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随着建筑物的长、宽、高的增加,建筑体形系数相应的减小;
2、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不仅与地方参数有关,并且与建筑物体形系数相关,而并非同样计算参数下,不同建筑具有相同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3、建筑物体形系数较小的建筑所对应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也应该相应的减小;
4、通过适当的增加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可以降低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等。
上文论证了建筑面积系数与建筑体形系数具有同样的单调性,那么对于建筑体形系数较小的建筑而言,建筑单位面积所对应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面积也相对较小。再假设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相同,那么就意味着建筑物体形系数较小的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较小,因而建筑体形系数小的建筑物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较小。
建筑数的因素有建筑的长、宽和高。其各影线因素与建筑体形系数的关系如下图: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摘要】建筑体形系数是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建筑体形系数的定义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与节能效果的关系。
合理优化建筑体形系数可以有效提高节能效果,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应重视建筑体形系数的选择与优化。
建筑体形系数在节能建筑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优化方案的应用对于节能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建筑体形系数的选择与优化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通过对建筑体形系数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节能建筑的设计与实施,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建筑体形系数、节能效果、影响因素、优化方案、建筑设计、重要性、合理选择、建筑节能效果、建筑体形系数的定义、实际应用1. 引言1.1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引言建筑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在外形设计中所采用的形状系数,其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程度十分显著。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选择和优化建筑体形系数,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一次性的建筑投资,并且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筑体形系数将影响建筑的自然通风、日照利用和建筑外围区域的隔热效果等。
较大的体形系数可能会增加建筑结构的空间占用率,降低建筑整体的热负荷,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而较小的体形系数则可能会减少建筑的占地面积,提高建筑立面的热阻性能,减少建筑的采暖和降温需求。
建筑体形系数的选择和优化对建筑的节能效果影响极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建筑体形系数的定义、影响因素、与建筑节能效果的关系、优化方案、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在节能建筑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深入研究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正文2.1 建筑体形系数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建筑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外形形态与实际体积之比。
它反映了建筑物在视觉上的紧凑程度和空间利用率。
建筑体形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和节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节能
摘要:建筑体形系数反映了一栋建筑体形的复杂程度和围护结构散热面积的多少,体形系数越大,体形便越复杂,其围护结构散热面积就越大,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就越大。
建筑体形系数是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建筑体形系数建筑节能影响和关系
引言
影响建筑耗热量的因素,除了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外,建筑物的体型、朝向、窗墙比等都对耗热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体型复杂的建筑的耗热招标大;东西向比南北向建筑耗热指标大。
另外,适当减小窗墙比及提高窗缝的密封性,减少空气渗透量,也可明显减少采暖耗,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进行建筑节能或保温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本文将主要就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节能的关系逐一探讨。
一、建筑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外表面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围护结构面积。
围护结构是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护物,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类型:不透明围护结构有墙、屋面、地板、顶棚等;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阳台门、玻璃隔断等。
按是否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又可以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1]。
在不需特别加以指明的情况下,围护结构通常是指外围护结构[5]。
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属于围护结构,但计算建筑体形系数时,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以及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1,
设建筑物接触室外大气的外表面积为F0,其所包围的体积V0,则建筑体形系数S= F0/ V0[2]。
需要区分的是建筑系数和建筑体形系数不同,建筑系数即“建筑占地系数”的简称,指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以百分率计。
建筑体形系数中所指的外表面积不包括女儿墙,也不包括屋面层的楼梯间与设备用房等的墙体。
突出墙面的构件如空调板在计算时忽略掉,按完整的墙体计算即可。
单一朝向外窗(门)面积和墙面积(含窗面积)的比值一般称窗墙面积比。
窗墙比中的墙指一层室内地坪线至屋面高度线之间的墙体。
凸窗的侧板、窗台板、窗顶板,对节能影响较大,虽然外墙面积不用考虑增加(窗面积按展开面积计算),但其自身保温隔热措施在地方规范中大多有作要求。
窗户和墙体该归入哪个朝向来计算节能,各地规定会略有不同。
通常朝向以45度角平分,如东南至西南向之间的90度角归入南向。
但也有些地方某朝向的归入计算范围会扩大到120度或缩小到60度的,具体情况要看各地方的规定,这可以在节能地方规范中查找到,在节能软件中也可以查看到各地方的朝向计算方法。
1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二、建筑体形系数与能耗的关系
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物的节能有直接关系;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同样建筑体积的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建筑能耗就越高,对建筑节能越不利;体形系数越小对建筑节能越有利。
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体形复杂的建筑,以及平房和低层建筑,体形系数较大,对节能不利;体积大、体形简单的建筑,以及多层和高层建筑,体形系数较小,对节能较为有利。
通常宽的建筑比窄的好,高的比矮的好,外表整齐的比外表凸凹变化的好[3]。
减少建筑物体型系数,也就是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减少外围护结构面积,减少建筑形体的凹凸,是节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常居住建筑体形系数控制在0.3。
若体形系数大于0.3,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其传热系数应满足规定。
三、体形系数及其在建筑能耗分析中的应用
为得到合理的有利节能的建筑体形,体形系数一般应控制在0.3以内,住宅进深应扩大到10m以上,而长度则以55m为宜。
从热传递方面分析,通常建筑物实墙的阳角内侧气流较通风口处差且散热面相对比较大,所以交角处内表面的温度远比主体内表面温度低[3]。
同时由于具有热桥作用的框架柱或构造柱常设在此处,所以一般交角处是建筑物耗能量较大的部位。
如果建筑物设计成圆柱形,则外墙棱角少,外表面积也小,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消耗。
所以外表面整齐的建筑比外表面凸凹变化的建筑要节能。
从接收太阳辐射热能考虑,应使建筑物南向墙面的面积尽量的大,其他墙面的外表面积尽可能的小,也就是说南向墙面与其他各方位墙面的面积比应是越大越好[3]。
另外,也可以利用植物来调节气温,在日照强烈的墙面,种植植物来吸收太阳热量,减少传入室内的热源。
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该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关研究表明,当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为0.15时最为节能。
但是,体形系数不仅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它还与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紧密相关。
体形系数过小,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造成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功能。
因此,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要求,标准JGJ134-2001第4.0.3条规定条式建筑物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4];标准㎡定建筑物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且标准列出了体形系数小于等于 0.3和大于0.3的两种采暖住宅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标准。
据此规定,宜多建多层多单元的板式住宅,尽可能减少低层住宅和点式住宅;多层住宅中4个单元、6层楼及以上的住宅一般能控制在0.30以下,高层建筑更易做到;最好避免作2000 ㎡以下的低层住宅,当建筑面积为3000~5000 ㎡时,层数以5~6层为宜,当建筑面积为5000~8000 ㎡时,以6~8层为宜。
不同体形系数的建筑,其耗热量指标是不同的,但是,原标准的耗热量指标是以体形系数为0.30左右的多层住宅建筑为基准而制订的,某一地区,只有一个牦热量指标,对于新设计的节能住宅,不论其体形系数大小,均应达到这一指标。
这一规定,对于占绝大多数体形系数小于或等于0.30的多层和中高层住宅来说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占少数的体形系数在0.31—0.35的多层住宅来说是基本可行的,因为外墙和屋顶要求的保温厚度不大;对于占极少数的体形系数大于0.35的低层和点式住宅来说,由于外墙和屋顶要求的保温厚度过大,在实施
中就发生了困难。
考虑到这种情况,以及近年来有些地区新建住宅建筑体形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如北京地区近年来新建多层住宅建筑体形系数已增至0.35左右),但有些地区(如沈阳、哈尔滨等地区)新建多层住宅建筑平、立面仍比较规正,绝大多数体形系数仍保持0.30左右,因此、在本标准的耗热量指标仍以体形系数为0.30左右的多层住宅建筑为基准来制订。
为了从总体上实现节能50%这一目标,不仅要求体形系数小于或等于0.30的多层和中高层住宅建筑的耗热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而且要求体形系数大于0.30,小于或等于0.35的多层住宅建筑的耗热量指标也达到规定要求。
鉴于节能和节地的需要,我国今后城市新建住宅,绝大多数将是多层多单元建筑,中高层和高层建筑也将日益增多,预计体形系数小于或等于0.35的住宅建筑将占绝大多数,保证这些住宅建筑的耗热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就能从总体上实现节能50%这一目标。
至于占极少数体形系数大于0.35的低层和点式住宅,允许其耗热量指标稍有增加,但其围护结构的保温水平应符合标准表的规定。
参考文献
[1] 张志国.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11):6-7.
[2] 吴剑斌.浅谈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控制[J].科技资讯,2008,(12):84-84.
[3] 黎嘉霖.关于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的探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7):182-183.
[4] 李国栋.住宅外墙保温节能系统成本分析与工程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10.
[5] 董颇.外墙内外保温的节能差异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3):22-24,30.
你若想我,我春风盈袖;你若念我,我春住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