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归总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识记:1、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②《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
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③《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2、《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①《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筮辞)②《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③《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④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理解: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①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②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③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④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①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④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应用:1、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①创世神话《三五历纪》:盘古开天辟地;《风俗通》:女娲造人②自然灾害神话《淮南子》: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山海经》大禹治水③战争神话《山海经》:阪泉大战2、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①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②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③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3、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考点一:神话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出于想象和幻想,反映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的愿望,是时代的产物。
我国神话主要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考点二:神话的主要类型及代表作创世神话(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盘古开天辟地、女婿造人。
自然灾害神话(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女婿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战争神话(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黄帝战蚩尤。
第二章《诗经》考点一:《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
运用的基本句式是四言。
考点二:《诗经》的主要内容政治讽喻诗一一《小雅•十月之交》、《君子于役》、《邺风•击鼓》、《郦风•相鼠》婚恋诗——[基本内容: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3.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
4.表现弃妇的悲凄境遇。
]如《北B风・静女》、《国风・周南・关雎》、《周礼•媒氏》、《陈风•月出》、《郑风•将仲子》、《那风・柏舟》、《齐风・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弃妇诗:《郎风•谷风》、《卫风•氓》(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史诗一一《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考点三:《诗经》的文学成就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朱熹)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最全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第二节神话传说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第二节社会政治诗第三节情爱诗第四节史诗及其他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第三章先秦散文第一节历史散文第二节诸子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一节楚辞的产生第二节屈原及其创作第三节《离骚》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第三节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第四节东汉散文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散文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第三节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第三章汉代辞赋第一节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第三节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第四章汉代诗歌第一节乐府民歌第二节五言诗的起源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风骨第一节曹操与曹丕第二节曹植第三节建安七子及蔡琰第二章正始之音第一节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第二节阮籍诗第三节嵇康诗第三章两晋诗坛第一节太康诗风第二节左思与刘琨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第四章杰出诗人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第二节陶渊明的诗歌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1第五章南北朝诗歌第一节南朝诗歌第二节北朝诗歌第三节南北朝乐府民歌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赋第一节建安赋作的繁荣第二节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第三节精致化的南朝骈赋第四节北朝赋与庾信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一节魏晋文章第二节南朝骈文第三节北朝散文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第一节魏《典论•论文》与《文赋》第二节刘勰《文心雕龙》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三节钟嵘《诗品》及其他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第三节杜审言与沈,宋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第二章盛唐诗歌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第二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第三节李白的绝句第五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第三节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第四节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坛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第二节大历十才子第三节顾况,李益第六章中唐诗歌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等人第二节韩愈,孟郊第三节李贺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一节李商隐第二节杜牧,许浑第三节贾岛与姚合第四节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第八章唐代散文第一节唐代古文运动第二节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第三节晚唐的讽刺小品文第九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第一节唐代传奇小说第二节敦煌变文与俗讲第十章唐五代词第一节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第二节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第三节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1、知识点: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
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
4、《尚书》以记言为主。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
《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
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
清代卢文弓召(chā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υ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υ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υ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υ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υ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纲要复习资料一、概述中国古代文学史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学科,包括文学作品的创作、发展背景、流派特点等方面。
本文档提供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复资料,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古代文学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二、古代文学的起源古代文学起源于中国远古时期的口头传统,主要包括神话、歌谣、民间故事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学逐渐从口头传统转变为文字表达,逐步形成了古代文学的基础。
三、先秦时期的文学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包括《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承。
这一时期的文学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政治观点,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迅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流派和作家。
如司马迁的《史记》、曹操的《观沧海》等,这些作品在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五、唐代文学的繁盛时期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和作品。
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这些作品代表了唐代文学的精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宋代文学的特点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以陆游、苏轼为代表的文学家。
他们的作品注重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和批判,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表现手法。
七、元代至明清时期的文学元代至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走向衰落的阶段,但仍有一些杰出的文学作品涌现出来。
如元曲、明代的四大奇书等,在这一时期继续着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和风格。
八、结语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古代文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以上是本文档的纲要复习资料完整版,希望能对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提供帮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可谓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让你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诗经》、《楚辞》等诗歌作品,到后来的《史记》、《红楼梦》等小说,古代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断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传颂不衰。
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比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描绘了古代的爱情故事;《楚辞》中的《离骚》、《九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史记》中的《陈涉世家》、《项羽本纪》,讲述了一个个英勇善战的故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情。
我们要探讨的是古代文学的创作手法。
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独特的创作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
这些手法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很强的共鸣。
比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我们还要关注古代文学的评论家。
在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评论家,如司马迁、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解读,使得这些作品得以流传后世,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对古代历史的一次全面总结;苏轼的《东坡志林》,则是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一次生动描绘。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文学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都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代文学也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家都从古代文学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或《诗三百篇》,汉代始称为《诗经》。
一、艺术成就:最能代表《诗经》艺术成就的是国风及小雅中的那些民歌。
1.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作者善于运用质朴、纯真的语言具体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如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真切、自然地流露出他们内心的各种情感,表达了他们朴实的愿望,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开端。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前人把《诗经》常用的表现于法归纳为‚赋、比、兴‛。
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陈述铺叙;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和比拟;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触景生情、托物兴感,以启发联想和想象。
比兴是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运用它可以使诗歌意境深远,余韵无穷,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形式上的特点《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杂用三、五、七、八言;多采用隔句押韵的方法,也有句句韵及其它押韵法。
在结构上,大都采用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形式,造成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诗经》语言凝练、生动,词汇丰富多采。
迭字、双声、迭韵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音乐美。
二、对后世的影响:1.《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民歌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文学,陈子昂倡导的诗歌革新,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的主张,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理论,都是对《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2.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启发和推动后世作家重视民歌,向民间文学学习。
3.其纯真的艺术风格,赋、比、兴的手法以及运用语言的技巧,也都给后世文学以巨大的影响《尚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散文集,原名《书》,后称《尚书》或《书经》。
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治文的选编,记事涉及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现在研讨《尚书》,只限于今文二十八篇,其思想核心是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概述1.1 中国文学的历程中国文学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祖先就开始用简单的象形文字记录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逐步形成了简单的文学作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逐渐由会义和歌颂神灵的神话转向真实的社会生活,展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情感和世界观。
1.2 古代文学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征有: - 以文化为主题材料 - 重视言辞的艺术性和表现形式 - 以形式多样化,内容广泛 - 勇于表达和思考二、古代文学代表作的整理2.1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珍品。
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起点,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经过数百年的积淀,逐步完善成为一部诗文综合体。
《诗经》描写了中国古代的生产、生活、人类关系和社会风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2.2 《楚辞》《楚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学传统中的瑰宝之一。
《楚辞》以诗歌为主要形式,主题材料广泛,包括了道路、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多个方面。
2.3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小说篇目之一,是一部描写三国时期历史的小说。
它以其优美的文艺作品形式,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三国演义》以讲述人物故事为主要特点,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三、附录3.1 古代文学名篇的名句•《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楚辞》:“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三国演义》:“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2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发展图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以下是部分流派的发展图:曲艺——》诗词——》散文——》小说| | || ├──散修├─纪传体| | ├─传奇| | └─志怪小说| ├─唯美主义┌─耽情小说| | └─庶民生活小说| └─现实主义├─军事小说| └─官场小说└——文言文——》白话文注:箭头是发展的趋势方向,包含了不同流派间的影响和融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论述题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做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导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
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爱情。
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
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
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友情。
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
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
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
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
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的神话、传说文学到明清时期的文学。
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1. 古代神话文学古代神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是从世界的创世、人的起源开始展开的,它吸取了古代先民的观念和思想。
最重要的作品是《山海经》和《尚书》。
2. 文言文的形成文言文是汉语史上最早的书面语言,其形成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时代。
文言文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 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诗人们广泛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技巧与意象,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勾勒出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民族性格。
4. 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一次辉煌时期,是唐诗后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词以情感表达为主,以小调形式行文。
同时,宋词也更加注重音乐性和韵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5.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元曲采用白描小说写作手法,并融入了大量音乐元素和舞蹈形式,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和民族特性。
6.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最后一期,体现了明清时期时代背景和人民生活的特点。
其作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道德、宗教、文化和风俗,并呈现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7. 诗词散文的融合明清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清代,诗词和散文的融合趋势明显。
诗词散文交融,风格也更加多样化,从而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发展出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这些文学形式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灵魂和思想的内在价值。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韵味,其作品不仅展现了美的形式和艺术技巧,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感受。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汇总
一、《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是:(1)结构形式重章复沓。
(2)基本句式为四言。
(3)节奏鲜明,音律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
(4)词汇丰富,大量送用联绵词和迭字。
二、《诗经》的语言特色《诗经》的语言特色有三点:一是质朴畅达;二是词汇丰富;三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三、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D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2)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3)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四.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一方面,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数千年文学发展的主流和传统。
而这一传统的形成,包含着由神话积淀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神话富于情感、形象和想象的特征,无疑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发展走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从文学总集《诗经》到近现代的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神话的滋养。
五.神话的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话〃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六.《左传》的叙事艺术表现《左传》的叙事艺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性的剪裁,二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七.《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八、《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等,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都是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春秋》三传〃。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轮复习汇总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轮复习汇总整理第一章:上古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五章:屈原与《楚辞》【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秦汉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七章:建安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八章:正始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九章:北朝诗歌【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章:南北朝乐府民歌【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一章:南北朝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二章:陶渊明【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三章:南北朝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五章:隋及初唐诗歌【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六章:盛唐诗歌【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七章:李白【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八章:杜甫【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十九章:中唐前期诗人【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章:韩愈与韩孟诗派【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一章: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二章:中唐其他诗人【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三章:晚唐诗人【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四章:唐代散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五章:唐代传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六章:唐五代词【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七章:宋词【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八章:宋诗【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十九章:宋代散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章:话本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一章:辽金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二章:杂剧【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三章:散曲、南戏【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四章:三国演义【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五章:水浒传【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六章:西游记【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七章:《金瓶梅》及明代其他长篇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八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十九章:明代戏曲【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十章:汤显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十一章:明代诗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十二章: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十三章:《长生殿》与《桃花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十四章:《聊斋志异》【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十五章:《儒林外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十六章:《红楼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十七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中国古代文学史】。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过精炼总结
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闻第一节上古歌谣《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 祭典活动本身。
《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原始歌舞是诗, 乐, 舞三位一体的。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神话:关于神的故事。
基本特征:想象或幻想。
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说明说明。
反映远古人类说明折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是人类没有实力符合实际的说明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神话及传闻的区分:神话产生比传闻早,是传闻的故事原型,传闻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调,传闻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 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万物有灵的观念。
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我国神话:女娲, 羿, 鲧, 禹, 黄帝我国神话的特征: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 实力神异,有英雄气概。
对人生主动进取, 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显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 形象, 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3.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诗经》的收集和编定:采诗, 献诗, 孔子删诗汉代学者的“采诗”说法: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班固《汉书食货志》)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国语周语上》)最早提出“孔子删诗”的说法是司马迁。
《诗经》分类:风, 雅, 颂最早明确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 雅, 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的基本特征:一、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二、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三、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四、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一、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社会政治诗的内容: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一、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1、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2、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人民极度愤慨,予以严厉批评,如《鄘风•相鼠》二、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苦难,抒发愤怨情绪。
如《邶风•击鼓》、《王风•君子于役》三、对剥削现象表示不满。
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B.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如《邶风•北门》C.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
如《王风•黍离》D.称颂执政者的诗情爱诗的内容:A.歌咏美丽的爱情,反映出周人生活的一个侧面。
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邶风•静女》诗风温文典雅。
B.《诗经》中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
如《周南•桃夭》。
C.还有一些在歌唱婚恋爱情的同时,也反映着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
如《郑风•将仲子》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
《大雅》五篇史诗包括:《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一、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二、有选择地描绘具体的事件,从而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周人史诗还有先祖神话的记述,如《生民》写始祖后稷的出生。
四、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
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
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情感。
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
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
《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老子》的文学价值。
一、形象化的说理。
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喻说明抽象道理。
二、语句上韵散结合。
《老子》的语句简短而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
《论语》的文学特色。
一、《论》多为简短语录,词约义丰。
二、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一、有小到大,连类比喻,逐层推理。
二、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荀子》说理文特色。
一、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二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
《荀》中寓言极少,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一、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揭破世间实情毫不掩饰,能道他人所不敢道,词锋锐利。
明切和犀利,造成了作者散文冷峻峭拔的风格。
二、韩非子最具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寓言。
《韩非子》中共有寓言300多则。
如“买椟还珠”、“狗恶酒酸”等。
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一、文学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如,《郑伯克段于鄢》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左传》擅长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四、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排比夸饰,气势丰沛。
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如《触龙说赵太后》三、摹绘人物,形貌毕肖。
如,《苏秦始将连横》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比喻如,“狡兔三窟”,寓言:“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
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一、雄辩色彩A.把握对方心理,循循诱导,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关中,使对方心悦诚服。
B.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例《许行》二、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典型事例如,《齐恒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
比喻如,为了说明“不能”与“不为”,以“挾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这折枝”。
寓言故事,著名的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等。
试论《庄子》寓言特色。
一、奇幻诡的想象,如《逍遥游》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如《逍遥游》三、细腻逼真的描写。
四、偕趣和讥刺横生。
如《秋水》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一、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
如《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之神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的波折变化心境。
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侬侬的人间情味。
二、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是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精密完美。
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
二、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恐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
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一、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楚辞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声”来诵读。
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更表明楚词与楚乐有亲密关系。
二、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
三、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等。
四、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以上种种,说明楚辞确乎是楚文化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贵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离骚》写他上天入地,寻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实现的形象描绘。
批判精神在于他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时,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离骚》前半回顾往事,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二、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三、比兴手法的拓展。
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结构特点。
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
五、形式和语言特色。
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
语言丰富多彩、双声叠韵比比皆是。
《九辩》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一、《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有自标高洁的咏叹和批判、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甚至感恩阿谀之嫌。
二、表现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一篇精品。
A.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
B.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
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由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微真切。
C.《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
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结构严密。
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是贾谊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治安策》开头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
”二、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
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
如《论贵粟疏》以有力的论据,说明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二、晁错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辞藻谐偶,句式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