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论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论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的探索研究摘要:社会实践教育作为目前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和重视程度各有不同。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作为实践育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课堂教学无法满足的一部分,所以新的时代背景下,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增强活动实效性,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方法具有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调研、实践及实证性研究,对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更加完善的社会实践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009-03一、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1、社会、高校与学生个人对社会实践普遍认识不足社会实践已不是一项单纯的实践性活动,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决策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高。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意志,塑造品格,使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拓展.从而增强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了解不够,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家长认为社会实践仅仅是参观游览等形式主义的活动,很多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本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是一种负担而不愿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体。

这些传统的生活成长理念和高等教育理念,导致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局限于立足校园内学习专业知识,忽视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虽储备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研究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骨干,是党的新生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从当前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实施路径等三个方面出发,力求探讨出一个科学的、规范的、配套机制健全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达到大学生党员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发展模式。

标签: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党员是青年中的先进力量,是整个党内队伍建设中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重要群体。

在大学生党员的培训教育中,尤其是社会实践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因而在开展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时,一定要明确实践的目的,创新实践的途径,探索实践的模式,形成一个科学的、规范的、配套机制健全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使大学生队伍中的优秀群体——大学生党员,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提高党性、详实国情、增长才干,真正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青年先锋军。

1 当前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1.1 认识上的偏差与不足,社会实践止于浅层自社会实践开展二十年来,每年全国各大高校在寒暑假都设有社会实践的环节,然而部分大学生党员却把社会实践偏差地认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带给他们的益处。

他们用怠慢的情绪对待社会实践,用应付了事的态度拍些虚假的照片,用一些潦草的文字记录来完成社会实践记录与总结,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与不足,致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而止于表层。

1.2 专业指导上的缺乏,社会实践缺少资金支持在部分高校中大学生党员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能够与时代俱进,了解社会现状,另一方面则是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带到基层,服务奉献基层。

然而在实际社会实践中,大部分高校社会实践队由于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往往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带队,社会实践被简单地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环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析一、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原则(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的原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只能服从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资源支持,从而保证实践的最佳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服务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专业学习是学生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只有把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水准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源性动力,最大水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保证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服务社会基本职能相结合的原则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只有将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体现大学的责任感,从而保证实践效果的持续性。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只有将社会实践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最大水准地体现高校科学的育人观念。

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举措(一)激发动力的宣传发动机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只有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宣传发动,才能营造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氛围,形成实践育人的良好格局。

(1)组织专题推介活动。

学校团委于每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发布会”,将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容框架、选题原则和组队标准等情况向全校学生公布,让学生明确基本的实践方向。

各个院系分团委分别在本院系召开“年度社会实践工作推介会”,通过往年工作回顾,个别发言,领导鼓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2)制作发放服务手册。

在认真总结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制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并保持每年更新,让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的流程非常熟悉;(3)充分运用网络媒介。

每年专题推介活动以后,校学生会实践部会建立QQ群和微博等社会实践沟通平台,起到了良好的沟通协调作用。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构建探索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构建探索
国 内各类 高校越 来越 重视 社 会 实践 ,尤 其 是寒 暑 假 意征 集 、团 队 申报 、 队伍 整 合 、实 践 开展 、汇报 总 结 、 社 会实 践对 大学 生培 养 的作用 ,开 展 了形 式广 泛 的社 会 媒 体宣 讲 ,每个 环节 都提 前设 计 、事 先 筹 备 ,留 出足 够
实 践活动 ,并借鉴 了国外大 学 生实 践 社会 支 持体 系 的有 时 间打 磨实 践主 题 、精化 实践 队伍 、做 好 实践 宣传 ,力 效经 验 ,就社 会实 践立 法机 制 的构 建和 社 会 实践 长 效机 求 明确 到位 、细化 到 点 、分 工 到人 ,将 暑 期 实践 转 变 成 制 的建立 ,在 社会 实践课 程 教学 方 式 的改 革 、社 会 实践 结 合大 学生 日常校 园活动 的社 会 实践 ,将 社会 实 践 的理 激励 政策 的制 定 、社会 实践 志愿 者 工作 能 力 的提 升 、社 念 植入平 时 的学 习生 活 ,让 其真 正 从 思想 上成 为 高 校 大 会 实 践基 地 的建设 等方 面展 开 了研 究 与讨论 。 学 生 的必 修课 。 然 而 ,在充 分发 挥社 会 实践育 人 功 能 的 同 时,也 暴 二 、学会 因势 利导 ,贴合 学生 特 点 露 出了一 些 问题 。 缺 乏 组 织 、 保 障 、激 励 制 度 ,难 以 互联 网 +时代 的青 年大 学 生思 维活 跃 、信 息 量 大而 调 动大 学 生 的积 极性 ,且 多数 高校 社 会 实践 多 集 中在 暑 多 、喜 欢 挑 战 与 创 新 ,我 们 应 因势 利 导 ,创 新 实 践 途 期 、军 训及 毕业 实 习等短 时 间 内,没 有形 成 常 态 化 ,且 径 、方 式 、手段 ,做 到三 “ 坚持 ”: 不 太讲 求活 动 的延伸 和巩 固 。 1 . 坚 持正 确 导 向,把 握 主 题 命 脉 。 无 论 时 代 如 何 面 对 日益 多 元 化 的 社 会 、 互 联 网 +时代 的 高 速 发 变 化 ,大学 生需 求如 何变 化 ,社会 实 践 的组 织者 必 须 牢 展 ,高校 大学 生社 会实 践 的方 式 、手段 、途 径 都 遇 到前 牢把握 党和 国家 的方 针政 策 ,熟 悉 国家 的法 令 制 度 , 了 所未 有 的挑 战 。 高 校 负 责社 会 实 践 工作 的 团 队应 当坚 解 民族 的传 统文 化 ,才 能 明确 社会 实 践 的 正确 走 向,给 持 “ 理论 结合 实践 、设计 结 合 自主 、体 验 结合 调查 、寻 高校大 学生 做好 正确 的导 向与标 杆 ,发挥 社会 实 践 在 大 访结 合 总结 ”的工 作思路 ,将 高校 大 学 生 的社 会 实 践与 学 生思想 政 治教育 中的重要 作用 。 校 园文化 建设 联合起 来 ,多 点结 合 、 多线 联动 、多面 嫁 2 . 坚 持服 务 育 人 ,做 好 方 案 设 计 。 高 校 是 培 养 社 接 、多维续 力 ,方 能获得 更多 青年 地 信 赖 与参 与 ,才 能 会主 义事 业接 班人 的摇 篮 ,需要 以人 为本 做 教育 ,必须 真 正做 到 让青年 在 实践 中长才 干 。 坚持 服务 育人 的理 念 ,围绕 学 生成 长成 才 所需 的方 方面 确 立规 章制 度 ,提 前细 化 安排 面开 展工 作 。 高 校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的方 案 需要 充分 考 虑 1 .没有 规 矩 ,不 成 方 圆。 任 何 一 种 活 动 、任 何 一 高校 大学 生 的需求 和成 长特 点 ,要做 到 想 青年 所 想 、知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机制,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广泛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回报社会,贡献国家的有效途径。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特点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实践、深入群众,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能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形成大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把握和认识,增进大学生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和联系,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获得专业提升、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舞台,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不可缺少的部分,社会实践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一是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各高校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已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且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实践活动定点社区”,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久、稳定地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逐步普及,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运作方式在经费的筹集上采取了自筹和社会赞助等多种方式,扩大了经费渠道。

三是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空间,提升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探索与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探索与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探索与研究摘要: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在培养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提升育人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同时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和特点,重点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创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完善社会实践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从学生、高校、社会、政府多层面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体制机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加强社会实践作为新时期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高校教师参加、指导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和特点,找出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创建社会实践体制机制、完善社会实践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从学生、高校、社会、政府多层面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有效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和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桥梁,对学生社会经验的积累、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学生认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成长。

社会实践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途径、评价等方面也有了不同的要求,对社会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机制探讨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机制探讨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机制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机制。

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提升实效性的措施。

接着探讨了建设实效性机制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实践效果。

结合建议和展望,总结了建设实效性机制对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为提升实践基地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提供了参考。

本文对于深入理解和优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升措施,机制探讨,案例分析,建议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与体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而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则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基地建设不够完善,设施设备不够完备;一些基地管理不够规范,导致基地利用率较低;还有一些基地在实践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实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发展,深入探讨和研究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提升措施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建设高效、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至关重要。

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
【 学校与社会 】
关于高校构建大学 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的对策研究
龙鹏举 , 陈晓晖 , 丛培鑫
( 大连理 工大学 人 文与社 会科学 学部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3 )
摘要: 大学生社会 实践是高校育人 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 , 动 员、 组织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 中了解 国情 、 服务社会 、 传播 文明、 锤 炼 自我是服务 于学生成 长为社会有益人 才的重要途径 , 是课 堂教 学所不能达到的。为 了迎接新世 纪的挑
会 实践 相结 合 , 让 面 临就业 的学 生利 用假 期 到有 关 用人 单

立足 “ 三 个服 务 ”
1 . 立足于“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 机制是高校人才培养 的重要环节 , 要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形 成 的过程 中的功效 , 并且要将其与教学 、 科研组织综合起 来开展一系列的社会 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 准” , 学生应带着问题参加调查研究并得到结论 , 将理论知 识应用到实处。这样一 来就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创新 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 。 2 . 立足于“ 服务学校长远发展 ” 。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 机制密切联系着学校 与社会、 教育与经济 , 要加强彼此间 信息 的交流和沟通 , 使其发展成为适应社会 、 经济发展的 机制。 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品牌 , 促进学校全员 、 全程 、 全方位育人 目标 的实现 , 进一步扩大学校在社会上
充分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在这个时代的特征 , 在实践过 程 中, 大学生要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 ,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 设, 投身西部建设 , 投身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为平 台, 在基 层 岗位大有作为; 在组织形式上 , 要坚持课内与课外 、 集中 与分散相结合 , 专业实践与一般服务 、 假期实践与 日 常实 践相结合 , 产、 学、 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 3 . 健全制度 , 完善体制, 力求机制构建有保障。完善的 制度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能够顺利运行的有 力保 障, 既有利于社会实践的持续开展 , 又有助于高校进 行规范协调和管理。高校要建立多元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一、概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1]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属性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通过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参加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2]对于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逐步兴起、走向规范、蓬勃发展和深化完善[3]几个阶段。

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许多高校尚未形成一个稳定可行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发展不平衡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两类实践活动。

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结合专业学习和教学计划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上,对军政训练、专业实习等活动高度重视,组织得力,制定规章制度作保障,能够取得预期效果,促进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对教学计划外的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开展的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则不够重视,缺乏目标管理。

依靠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是简单体现在文件上,不能统筹规划,制订具体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资金投入的缺乏也造成此类活动流于形式。

教学和学生工作两种机构职能设置截然分开,互不联系,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这种割裂、不平衡的发展模式给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2、评价标准不完善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和积极性。

一些高校的做法是“抓点放面”,即对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比较重视,把工作重点放在院系社会实践小分队上,而对学生个人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不够重视,缺乏具体指导和有效措施,无法用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进行考核。

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

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
二 、 前大 学 生社 会 实践 活动 存在 的 问题 当
( ) 重形 式 , 涵较 少 。 一 偏 内

大 学 生 社 会 实 践 的 重 要 意 义
( ) 利 于 大 学 生 认 识 自我 、 解 社 会 。 一 有 了
社会 实 践 活 动 有 利 于大 学 生 正 确 认 识 自 己 ,了解
社 会 。通 过 参 与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生 能 够 感 受 到 自 身 知 学 识 和 能力 与 社 会需 要 之 间 的差 距 , 到 自己 的不 足 , 看 从 而得 以更 加 客 观地 重 新 认 识 、 价 自我 , 时 还 能 够 深 评 同
刻 地 认 识 国 情 、 解 社 会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给 大 学 生 提 供 了 了 广 泛接 触 基层 、 解 基 层 的机 会 和途 径 , 过 亲 身 体 了 通 验 , 基 层 的群 众 沟 通 交 流 , 而 获 得 对 于 社 会 的 真 切 与 从
校 青 年 大 学 生 进 行 的有 计 划 、 组 织 、 目 的 的 一 种 实 践 有 有
传授 , 忽 视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么 就会 造 成学 非 所 用 、 而 那 学
不 能 用 , 育 与 实 践 严 重 脱 节 , 谓 的 高 分 低 能 、 际 操 教 所 实 作 能 力 差 也 正 是 因 此 而 造 成 的 。 毛 泽 东 同 志 曾 指 出 : 教 “ 育必 须 同生 产劳 动 相结 合 , 人们 的社 会 实践 相 结合 。” 同 因此 , 有 让大 学 生广 泛地 参 加社 会 实 践 , 所学 的知识 只 将 用 于 实践 , 实践 中不 断地 进 行 检验 、 化 、 收 , 识 才 在 消 吸 知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情, 受教育 、 长才干、 作贡献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实 理 ,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分析判断和协调解决问题
践 以实践 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 目 标, 促使大学 的能力 , 夯实知识基础 , 提升综合能力。
生与社会有机地沟通和融合 , 让他们在实践 中锻炼 能力 、 锻炼中提高素质 , 是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 的 ( 三) 帮助大学生巩固知识实现 自 我
大学 生要 实 现 自我 ,必 须要 坚持 理论 与实 践 的
重要 途径 。 高 校应该 用 长远 的眼 光和研 究 的态度 对 结合 。需 要扎 实 的理论 功底 , 但更 需要 学 以致用 , 用
待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 积极构建新形势下 的长效 所学 知识 指导 实践 。同时通 过形 式多样 的社会 实践 机制 , 保证社会实践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热门话题
职 业 教 育
2 01 5年 1 0月 下
构建大 学生社会 实践 育人的长效 机制
卢玉军
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过 3 0 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 已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 、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 ,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在管理体系 、 实践成效 、 评价机制等方面出现 了一些问题。所 以, 高校应从加强管理 、 推进课程化建设、 提升实践效果等
念。 从年头至年尾 , 随时都可以参加社会实践 , 譬如 的资源配置不均衡 , 必然导致点上 的闪光和面上 的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 二) 推进 大学 生素质教 育的要 求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的 总体 目标 是全 面推 进 素 质 教
起来 ,形成联通大学生与实践单位对接就业 的导 向

高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策略的研究

高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策略的研究

高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策略的研究摘要: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取得的一些成绩及存在不足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高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议,包括:落实责任,统筹协调;丰富内容,强化资源意识;科学设计,优化考评;资源整合,健全机制。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1 引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

自1982年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洗礼,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许多高校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伴随时代的变迁,社会实践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 目前高校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取得的成绩2.1指导程度加强自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不断加大指导力度,分别从有关文件和具体措施的落实和实施上提出了要求和部署。

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既有总体要求,又有针对不同时期的意见和具体要求。

同时,中央还专门成立了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工作,包括社会实践的落实和表彰。

这些都有力的推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

2.2内容不断丰富新时期,在发扬以往经验的同时,高校大学生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四个结合”的要求,社会实践内容得到的很大程度的丰富。

尤其是在抗击汶川大地震和2008北京奥运会中,志愿者的服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3运行机制初步建立长期以来,在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倡导之下,各级单位都对高校社会实践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大部分高校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注重与企业联合,保证社会实践基地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定期总结和表彰;等等。

2.4参与意识增强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初,大学生们往往是以小分队的形式参与,参与者也仅仅是少数学生干部之类的所谓的精英。

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一直都是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的活动之一,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们能够传递爱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拓展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然而,尽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但是长期以来,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服务项目单一、参与度不高、长效机制不完善等。

因此,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校学生会积极贯彻校党委“弘扬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的号召,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作为一名大学生干部,我有幸参与了学生会组织的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践中,我发现要想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有几个关键的环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首先,需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如海报、展览、演讲等,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同时,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媒体宣传,将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同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

构建长效志愿服务机制需要借助学校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的支持。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志愿者组织,负责统一规划和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管理系统,包括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等环节,确保志愿者能够有序参与服务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经费支持体系,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再者,要注重志愿服务的项目设计和执行。

构建长效志愿服务机制,需要注意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和执行。

志愿服务项目应该贴近社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同时,要注重项目的执行和实施,加强对志愿者的指导和监督,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法律 、 卫生 “ 四进社 区” 活动, 深人 社会 基 层 , 普及 科
门, 使得 高校在 联系 大 学生 社 会 实践 基地 时 出现屡
普知识 ; 通过“ 普法宣讲 团” 、 “ 红色时尚宣讲 团” 等 社 会实 践活动 解读 老百 姓 切 实关 心 的 实 际 问题 ; 通 过“ 三农宣讲团” 、 “ 志愿者服务” 等帮助解决一些生 产、 生 活和 管理 中 急需 解 决 的技 术 难 题 , 为 基 层 经 济、 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技术支持。 二、 大学 生社会 实践存在 的 问题 及原 因分 析 ( 一) 大学 生对社 会实 践的重视 程度不 够 从大学生 自身来看, 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和应 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在求学 的过程中往 往只局限于立足校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对现实社 会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同学重理论、 轻实践 , 认为 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 缺乏参与社会 实践 的积极性 和主动 性 , 甚 至把 大学生社 会实 践看成是 一种 负担 , 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一项 调查显示: “ 大学期间 6 7 . 3 5 %的大学生参加过社会 实践活动( 不含专业实 习) , 其 中仅有 3 2 . 4 7 %的大 学生对 社会 实践 十分重 视, 并 认 真 撰 写 实 践
2 0 1 3年第 8 期 第2 9卷 ( 总3 2 0 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 ' I I RNAI . OF 皿 UC NAL I NS TI TUTE OF J - I LI N PROVI NCE
No . 8. 2 Ol 3 VO L2 9
To t a lNo . 3 2 0
中来的理论指导实践 , 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真理 , 切实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体系的建构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体系的建构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体系的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自身特长和所学知识,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一种活动。

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立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长效体系的建立更是必不可少。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三项重要教育活动”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政策和高校的推动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

有了社会实践的参与,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自身实际工作能力,增加社会经验,拓宽社交圈。

但是,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数量与质量不平衡,有些高校还存在社会实践难度不够大、缺少相关指导等问题。

其次,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以“一次性”的方式参与,实践成果得不到集成。

最后,缺乏完善的长效管理方式,不能够形成有监管、有规范的运作机制。

2.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体系的建构2.1 长效体系构建的目标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体系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指导。

(1)通过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数量,来促进品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做出贡献。

(2)长效实践模式的建构,能够使大学生持续性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一次实践、多次收效。

(3)完善管理,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和正规化运作,防止工作中出现质量问题,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合法利益。

2.2 长效体系构建的思路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体系,对于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体系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联系渠道:针对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优化联系渠道入手。

建立巧妙的联系渠道,让大学生能够跟社会直接交流,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2)开展主题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主题,包括环保、扶贫、医疗、文化等等。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讨论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讨论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讨论文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开展的原因比拟复杂,综合实际调查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1.缺乏对实践工程系统化的管理和指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分为工程筹划申报—工程申请立项—工程方案编写—工程实施控制—工程验收评估等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彼此之间承前启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特别在申报前期的可行性分析、目标和方向确定,中期的步骤实施,后期的验收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1]但在调查中发现:46.3%的高校指导教师对社会实践认识不清,认为社会实践不是教学活动,没有必要全过程监控和指导,让学生自由发挥,简单把控就足够了;有62.9%的实践学生表示指导教师对立项和验收评估阶段指导较多,其余过程指导较少;18.6%的学生表示实践过程中遇到阻力,没有指导教师及时跟进解决;认为缺少对实践工程全过程的管理和指导会影响实践工程长效开展的竟然占到83.8%。

总之,缺少了对工程全过程有效管理和指导,对后期预定目标就存在,管理出现,从而影响后期工程的持续开展。

2.缺乏稳定的组织保障体系。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程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组织保障包括充足的时间和经费、稳定的实践空间以及合理配置的人员。

各个高校在近几年虽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投入和关注度有所提高,但与新的实际需求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经费和政策保障缺乏,实践基地和指导教师资源匮乏。

调查发现,表示经费充足的实践学生只占到18.3%,实践基地由学校提供的占到23.1%。

总之,缺乏完善的组织保障,就等于火箭失去了推动剂,没有动力更何谈长效开展。

3.缺乏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局部高校社会实践工作评价考核还依然简单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凭借一张社会实践登记表来判定考核等级,选用媒体宣传和获奖评优来辅助鉴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学生中会存在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抄袭拼凑、功利化导向的现象,缺少一个系统、科学的评价反应机制贯穿于整个社会实践各阶段之中。

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愈发受到重视。

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拓宽视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对于培养优秀的校园人才,推进国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面临然而,在当前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实践活动的实施难度较大。

许多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找不到实践机会、实践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参与度不高等。

其次,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实践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些学生虽然参加了实践,但是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收获。

最后,关于实践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是无法忽视的。

由于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可预料和风险因素,实践活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机制不够完善,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二、建立机制的必要性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建立机制,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难度和安全问题,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和价值。

具体而言,机制建立应遵循以下几方面:1.实践活动方面:(1)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渠道。

通过与社会各个方面建立联系,积极寻找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种类的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规范实践程序,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

明确实践参与流程,包括前期调研、实践方案设计、实践过程管理和评估反馈等步骤,规范实践活动流程。

2.评价机制方面:(1)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既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自我能力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实际贡献,以科学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

(2)建立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根据实践活动的不同特点,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思考,提高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持久性。

3.安全管理方面:(1)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预防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的安全。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摘要:社会实践教育作为目前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原有机制弊端日益凸显,需要立即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笔者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理论依据、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现状分析进行研究,进而探索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思路与措施。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隐性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中,也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六点要求,对高校社会实践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由此可见,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改变现阶段社会实践环节的薄弱现状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与类型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008年5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新的条件下,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理论教育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于如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讨

关于如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讨

关于如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讨摘要:社会实践话动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与社会发展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爱心支教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育人的重要途径,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贴近社会变革和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社会实践的现状与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要求相适应。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实现高校办学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从校园到社会,需要一个衔接、过渡的过程,为大学生初步接触社会提供良好的实验田,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一、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扩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要广泛发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科学和身体素质。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参与社会实践、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改造世界的能力。

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可以大部分地在学校课堂教育中完成,但运用理论的过程,必定是社会实践的过程。

社会实践可以促进个体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使个体充分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个体。

2.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动员、组织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传播文明、锤炼自我是服务于学生成长为社会有益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评价体系不健全、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缺乏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等问题,科学规划、合理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要立足“三个服务”;坚持“三个结合”;加强“四项建设”。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40-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全面提高素质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划、质量评价标准、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保障体系等要素。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高度认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一、立足“三个服务”
1.立足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形成的过程中的功效,并且要将其与教学、科研组织综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应带着问题参加调查研究并得到结论,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处。

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

2.立足于“服务学校长远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密切联系着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要加强彼此间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使其发展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

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品牌,促进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立足于“服务社会基层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原则,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位培训,并参与一些科研考察一类的项目。

充分发挥高校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优势,帮助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改进生产管理,不仅传播了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而且也有益于创造实用性工程。

二、坚持“三个结合”
1.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以育人成才为核心,实践育人为手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高校通过动员、组织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生动鲜明、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引发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才能进一步解大学生之疑、释大学生之惑,从而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
有效实现。

2.与科技创新、专业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科技创新、专业实践相结合,高校要把实践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关负责人,把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师的岗位职责相结合。

大学生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时都要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

这样既有助于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科技创新成果指导实践,又能在社会实践的同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

积极推行就业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面临就业的学生利用假期到有关用人单位参加社会实践,运用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的实际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一是可以缩短大学毕业生正式参加工作适应新环境的磨合期;二是能够促进实践单位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或长期合作协议,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三、加强“四项建设”
1.合理谋划,分类指导,推进机制构建科学化。

在社会实践中,高校应坚持合理谋划、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大学生的学科特点,科学安排实践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一方面,高校应把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安排;二是围绕育人目标,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内外条件,周密部署,逐一落
实。

2.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发掘机制构建新载体。

高校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在这个时代的特征,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要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投身西部建设,投身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为平台,在基层岗位大有作为;在组织形式上,要坚持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业实践与一般服务、假期实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

3.健全制度,完善体制,力求机制构建有保障。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能够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既有利于社会实践的持续开展,又有助于高校进行规范协调和管理。

高校要建立多元化的长效保障机制,形成“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运作机制,例如完善的组织建设制度、绩效考评细则、组织纪律细则、经费补贴等相关制度。

制定切合实际的考核办法、激励机制和安全保障制度,使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运行程序的规范化。

4.拓展资源,建立基地,开辟机制构建新阵地。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常建立在城市的街道、社区,农村乡镇、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

这就要求高校开拓社会资源,对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有长远规划,按照共赢多赢原则,积极为大学生实践单位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不断加强双方的合作。

此外,要防止实践基地“重建设、轻利用”的现象,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把工作做到实处。

真正构建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提升素质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构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徐艳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王照侠,郭维俊.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2005年2月1日)[z].中青联发[2005]3号.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z].中发[2004]16号.
[5]李同果.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j].教育评论,2005,(5).
作者简介:龙鹏举(1965-),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副书记兼副部长,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晓晖(1967-),女,江苏沭阳人,博士,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培鑫(1986-),男,辽宁桓仁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在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