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十章 档案统计
档案统计工作概述(ppt 35页)
6、借阅情况登记簿
是为了积累统计资料而对利用者在档案馆、 室内利用档案的情况而进行的一种档案登 记形式。其主要内容有借阅日期、利用者 所在单位、姓名、职务、利用目的借阅案 卷数量等。
2 档案的基本统计
根据《档案事业基本情况统计年报》所列, 档案的基本统计包括:
2.1档案事业管理机构、人员基本情况表 该表反映档案事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
1.6.3平均数
按某一标志来说明总体典型水平的一种档 案统计指标。
特点:平均数在计算过程中将一些个别的 偶然的因素的影响抽象化、具体一些,用 一个数值对档案工作现象的典型水平做出 概括说明。
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数量=标志总 量÷总体单位数
2 档案的登记与统计
2.1档案的登记
档案登记就是以薄、册、表、单等形式记 载档案的收进、移出以及整理、鉴定、保 管和提供利用等情况,以揭示其过程、现 状和变化的档案统计调查方法。通过档案 登记获得的数字、数据和资料室档案统计 的原始材料,所以档案登记既是维护档案 完整与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档案统 计工作的基础。
2、专门调查。它是按专门的目的临时组织起来的调查, 是统计表报的一种补充形式。其遵循的原则是:以实事 求是的态度来搜集真实可靠的资料:对不同的对象应采 取不同的调查形式和方法,各种形式、方法合理结合; 遵守观察的同时性和定期性。对专题调查的要求是:必 须确定统一的、准确的调查目的和任务、调查对象、调 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时间和地点、调查方法及纲要, 才能使统计调查按照最必要的项目和统一的口径进行, 从而取得可以综合的原始资料。
其内容包括档案的进出、整理、鉴定、保管数量和状况 的登记,档案检索工具、编研资料、提供利用的登记以 及档案构成、利用效果、机构人员等情况的基本统计和 其他专门统计。总而言之,档案统计工作包括档案的人、 财、物的基本登记和综合统计两部分。
档案资料统计制度
档案资料统计制度篇一:档案统计工作制度档案统计工作制度第一条档案统计包括档案数量、保管状况、鉴定情况、利用情况及档案部门基本情况的统计,档案部门要建立上述各种情况的登记簿,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条各类档案的统计由分管的档案人员负责统计,档案统计工作的汇总表,由单位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填报。
第三条要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及时性,做到完整、连续、报送及时。
第四条对于上报的档案统计报表,由本单位负责人和统计人员签字并对统计资料、报表的准确性负责。
第五条定期统计档案利用情况,每年年末统计当年档案借阅人次、卷数,总结档案利用效果。
第六条各类档案统计报表及综合统计表,均要保留一份存档备查。
篇二: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一、统计资料档案包括统计台账、原始统计报表、汇总统计资料和电子介质的统计资料,以及统计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
二、各类统计资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年度分类、统一格式、分卷装订保存。
三、纸介质和磁介质档案资料并存,且保持一致,磁介质资料应及时备份,并刻录光盘存档。
四、原始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汇总性资料不少于10年;重要统计文件、重大历史沿革统计资料及普查资料长期保存。
到期作废的统计资料,按照有关规定销毁。
五、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必须保密;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属于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不得泄密。
六、统计资料档案实行专人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查阅使用,杜绝毁损和遗失,确保统计资料安全。
七、机构变动、人员调整应办理交接手续。
统计资料档案移交按照档案法有关规定办理。
篇三:统计档案管理制度荥阳市统计局档案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制定本制度。
一、档案的立卷、归档(一)归档范围1、统计局机关工作形成的,对今后工作具有指导、凭证和查考作用的文件、帐簿、电报、照片、录音、录像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均要立卷、归档,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第十章档案编研ppt课件
三、专题概要
专题概要是简明扼要的记述说明某一方面的工作、 生产或其他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产生、发展、变 化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专题概要的种类: 会议简介 产品、工程设备、科技项目 简介地区(机关)综合情况简介 专门问题简介
四、全宗指南
全宗指南是以文章叙述的形式,介绍和揭 示档案馆(室)所保存的某一个全宗档案 内容和成分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材料。通 常由全宗构成者沿革简介、全宗档案的内 容与成份及有关辅助材料三部分组成。
现行文件汇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法规文件汇编:分为综合性和专题性汇编,一般应由有权制定 法规的机关进行编辑出版,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和资料性等特 点。
重要文件汇编:指方针政策性和领导指导性的文件汇编。 发文汇编:将本单位或机关在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文件,或
者是将原始文件复制件汇集装订起来,按发文字号排列汇编成 册的一种一次加工档案编研成果。 专题汇编:将集中反映同一问题的文件汇编成册的一种一次加 工档案编研成果。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专题、不同的表 达方式编制成形式多样的专题汇编。 会议文件汇编:一般是由召开会议的机关编制。 公报、政报:主要是有关方针政策的规定性、领导指导性文件 (正式文件)。
四、数字汇集的编写要求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档案中的原始统计 报表或财务报表,以确保所选的材料准确性。 其次,在统计数据上要有统一性,准确。 再次,选题要典型。涉及的年限、数据体系要具有 代表性。 最后,要根据实际工作的变化和统计内容的变化, 及时调整所选用的有关统计的数据,以确保数据汇 编的实用性,全面、准确的放映单位的情况。
二、大事记的选材
2.大事的选择范围
(1)组织的各种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情况。 (2)组织领导人的各种重要活动情况;本组织主要领导成员的任
档案统计工作概述
档案统计工作概述一、引言档案统计作为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组织和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档案统计工作进行概述,包括档案统计的定义、意义、内容、方法和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档案统计的定义档案统计是指对档案进行数量、类型、状态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工作。
它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档案的统计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档案的数量和类型,为有效管理和利用档案提供依据。
三、档案统计的意义档案统计对于组织和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档案统计可以了解档案的总量和组成情况,为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档案统计可以帮助机构合理规划档案管理工作,做出合理的档案保存和处理决策。
最后,档案统计还可以为机构的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档案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档案统计的内容档案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的数量统计:包括全宗、卷内、文件、件数等档案数量统计。
2. 档案的类型统计:包括不同种类的档案的统计分析,如学术档案、财务档案、行政档案等。
3. 档案的状态统计:包括档案的保存状态、借阅状态等方面的统计分析。
4. 档案利用统计:包括档案的利用情况、使用频度、阅读人数等统计分析。
五、档案统计的方法档案统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盘点法:通过对档案进行逐一盘点,统计档案的数量和类型。
2. 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档案目录等方式,获取档案统计所需信息。
3.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档案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档案的变化和趋势。
4. 数据统计法:通过数据统计软件对档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更准确的统计结果。
六、档案统计的流程档案统计工作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定档案统计计划:明确统计的目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制定具体的统计计划。
2. 组织统计人员:确定统计人员,分配各项统计任务,确保统计工作有序进行。
3. 进行档案统计:按照统计计划进行档案统计工作,记录相关数据。
档案的统计制度(5篇)
档案的统计制度1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进一步完善对档案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档案管理,2工作内容2.1挡案的统计工作由档案人员具体负责,并要认真研究和熟悉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
2.2档案管理的统计工作必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不得弄虚作假,尽量做到准确、可靠。
2.3对档案机构、人员、时也等的统计,档案数量的统计要全面,对档案的利用情况及其效果的统计也力求全面。
2.4认真做好档案统计的基础工作,对档案的收进、移交、销毁、库存、利用及档案机构、人员、设备等统计项目,做好平时的记载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台帐。
2.5档案室要定期向办公室及分管档案的负责人汇报档案统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档案的统计制度(2)是指对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档案进行统计管理的一套制度体系。
该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统计目标与指标:明确统计目标,确立统计指标,包括机构、企事业单位档案总量、分类档案数量、档案利用率等。
2. 统计主体:确定档案统计的主体,如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统计部门等。
3. 统计工作组织与流程:建立档案统计工作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合作关系。
制定统计工作的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报表填报、数据汇总等工作环节。
4. 统计数据采集与管理:确定统计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工具,建立档案统计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
5. 统计报表与分析:制定档案统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定期进行统计报表的填报和汇总,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6. 统计监督与评估:加强对档案统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及时发现和解决统计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档案的统计制度对于科学、规范地管理和利用档案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评估和监督的依据,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档案的统计制度(3)是指对档案资源进行统计管理的一系列规范、规定和操作程序,旨在确保档案的整体管理和利用效益。
第十章全科医疗健康档案
第十章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第十章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全科医疗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全面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管理的档案系统。
它包含了个人的疾病史、手术史、家族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健康信息,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全面了解患者健康状况的便利,为健康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是现代医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健康管理和医疗资源优化分配起着重要作用。
一、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决策和干预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史,医务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此外,全科医疗健康档案还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
通过对大量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患者群体中的共同疾病特征和流行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和治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二、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内容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疾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用药史、手术史等。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身体特征,以及联系方式、紧急联系人等联系方式,这些信息有助于医务人员快速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疾病史记录了患者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传染病、慢性病、手术史等。
通过对疾病史的记录和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经历和治疗效果,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家族病史记录了患者家庭成员的疾病情况,这对于了解患者遗传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家族病史中常见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在家族中的发病率较高,通过对家族病史的了解,可以预防和及早发现这些疾病。
过敏史记录了患者对某些药物或食物的过敏情况。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中的过敏史信息对于日常的医疗干预和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药物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免因过敏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
用药史记录了患者过去使用的药物情况,包括药品名称、使用剂量和持续时间等。
这对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和药物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滥用引起的健康问题。
档 案 统 计
▪ 档案利用统计是档案馆(室)各种类型档案被各 单位、各项工作利用的情况的统计。
(三)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统计
▪ 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统计对于了解研究档案馆(室) 工作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职称的比例及岗 位培训情况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档案馆(室)状况统计
▪ 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任务之一是负责档案馆网的 规划与筹建,了解档案室建设的情况。档案室是 现行机关档案集中保管档案的机构。档案行政管 理机构要对档案室的建立情况进行统计。
(一)档案统计工作概念
▪ 档案的统计,是以表格和数字形式揭示档 案和档案工作情况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档案统计的任务和工作体系
▪ 档案统计的任务是对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 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提供统计资 料,实行统计监督。目前,我国档案统计 工作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 1、全国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由国家统计局批 准,国家档案局组织实施。现已实行全国档案事 业统计年报制度,实行统一上报软盘,计算机汇 总。
1.档案登记工作内容
(1)档案接收登记
▪ ①档案收进登记簿
档案收进登记簿主要用于档案馆和规模较大的档案室,是档案管理机构
记录档案进室(馆)情况的登记形式。它能够反映档案室(馆)接收各种档 案的时间、来源、数量和状态,显示各个时期档案的增加情况,以及 准确报告档案的接收况见表9-2。
表9-2
档案收进登记表
文书与档案管理
档案统计
一、档案统计工作概述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就建立起了全国统一
的档案统计工作制度,设置了档案事业发展的统 计指标体系,制订和下发了全国统一填报的档案 工作统计报表样式,并将档案统计工作纳入了国 家统计局管理,其获得的统计数据成为制定档案 工作经费预算、确定人员编制、馆库建设等的政 策依据。对馆藏量的统计可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决 策提供准确依据。
档案统计的步骤与要求
档案统计的步骤与要求(一)档案统计的步骤档案统计步骤依次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1.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目的在于获取大量的原始材料,其基本形式有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两种。
(1)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下级档案管理机关和档案馆(室)按照统一的规定向上级机关以表的形式定期报送的文件,是档案统计中最基本、最经常的一种形式。
也是档案统计工作的一项制度。
(2)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临时组织起来的调查,是统计报表的一种补充形式。
2.统计整理统计调查获得的资料是分散的、大量的、原始的,为了使这些资料系统反映档案工作情况,必须对它们进行整理,其结果是形成了各种统计表。
3.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对整理出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和总结具有典型性的经验教训,掌握不同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水平,以便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二)档案统计的要求档案统计作为获取反馈信息的手段,要求统计对象恰当,统计数据准确、全面、系统,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科学、合理。
1.统计对象恰当档案统计的对象应选择能够确实反映档案工作情况的基本方面和关键因素,如:馆藏档案数量和质量、档案建筑与设备、档案工作机构的数量和状态、档案人员的年龄和学历、档案事业经费、档案利用情况,等等。
2.统计数据准确、全面、系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档案统计的基本要求,必须实事求是,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
统计资料必须系统、全面,切忌零碎不全。
只有从系统的统计资料中,才能总结出档案工作的规律性。
3.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科学、合理应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和资料,制定规范化的统计报表,规定统一的格式和标准,明确统计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
(三)档案统计指标档案统计指标,是反映档案及档案工作现象的数量特征。
如全宗数、利用人次、检索效率。
1.档案统计指标的种类根据档案管理和研究目的的不同,档案统计指标分成不同的种类:(1)按统计指标的内容,分为管理状况指标和利用指标。
统计档案管理制度(3篇)
统计档案管理制度1、档案统计工作是以档案工作中大量的现象为对象,以表格、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中诸现象的现状、发展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性的工作。
2、统计作用。
档案统计工作,为制定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开展档案科学研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3、统计内容。
对档案的收进、移出、整理、鉴定、保管数量和状况,以及档案的构成、利用、机构和人员等情况的基本统计和其他专门统计。
4、统计任务。
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5、统计对象。
对档案实体及其管理状况的统计和档案事业的____与管理现状的统计。
6、统计方法。
档案统计工作,必须把零星的个别的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使之成为能反映整体现象的资料,再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典型性的经验教训,以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7、按期统计。
平时必须积极收集资料,做好单项的统计;半年必须做好各项工作的初步统计;年终必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统计。
8、专人统计。
配备统计人员,熟悉统计业务;掌握统计资料,数字统计连贯;准确统计数字,按时统计上报。
1、档案统计工作是以档案工作中大量的现象为对象,以表格、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中诸现象的现状、发展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性的工作,档案统计制度2、统计作用。
档案统计工作,为制定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开展档案科学研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3、统计内容。
对档案的收进、移出、整理、鉴定、保管数量和状况,以及档案的构成、利用、机构和人员等情况的基本统计和其他专门统计。
4、统计任务。
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资料,实行统计监督,管理制度5、统计对象。
对档案实体及其管理状况的统计和档案事业的____与管理现状的统计。
6、统计方法。
档案统计工作,必须把零星的个别的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使之成为能反映整体现象的资料,再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典型性的经验教训,以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一、公司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以集中管理为主。
即公司文书断案由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 (已交办公室的除外)分别由有关处室管理,以便于及时利!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公司各处、室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由承办 L 位、主办人负责将其中已办完的文件、资料及时归档。
二、公司办公室设立档案工作,受上级部门档案处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管理公司的文;、科技(部门)档案。
其任务是:(一)采集、整理、立卷、鉴定、保管公司的文书档案;(二)积极开展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三)进行档案鉴定;(四)进行档案统计;(五)保管部份科技档案;(六)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制度、档案工作理论、技术和业务知识,掌握立卷基本方法,保证档案质量。
三、立卷范围:(一)上级机关颁发的法规命令、指示、决定、决议、通知、任免、计划、统计年报、预决算、规章制、国家部委局颁布的各种标准、工作总结、报告等文件。
(二) 公司向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工作计划及对下级机关的批复。
(三)公司与有关单位的往来信件、各种协议书、合同等。
(四)公司党政会议原始记录、记要和决定(包括发布的通知、通报、机构调整、任免、奖惩以及全司的规章制度)。
(五)公司制订的计划、统计、预决算、工作总结。
(六) 公司主持召开的各种专业会议形成的领导讲话、文件和会议总结记要,以及参加之级和外位召开的会议带回需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七)国际交流和合资企业往来文件、协议,报告和会谈记要等文件材料。
(八)重要的人民来信、来访及其处理结果。
(九)有关人大政协提案处理结果。
(十)公司各处室以上级管理部门名义的发文。
(十一)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重要的工作经验材料。
(十二)外单位直接发送给公司各处室的主、抄送信件,如和公司以往办的函件有关,为了保持文件的完整,应交办公室保存立卷。
谈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与步骤
谈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与步骤摘要:档案统计工作是指以档案工作中大量的现象为对象、以表册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中各种现象的现状、发展规律及一般规律性的工作。
做好这项工作,对了解档案工作现状,预测未来都有好处,能促进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档案;统计工作;内容;步骤档案统计工作是指以档案工作中大量的现象为对象、以表册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中各种现象的现状、发展规律及一般规律性的工作。
做好这项工作,对了解档案工作现状,预测未来都有好处,能促进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1 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从档案统计工作的对象来划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档案实体及管理状况的统计,另一是对档案事业组织与管理状况的统计。
目前,我国档案工作的统计体系,基本上分为四个层次:①全国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由国家档案局组织进行,国家统计部门监督指导;②专业系统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由专业主管部门进行;③地方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由地方档案部门组织进行;④档案馆(室)档案工作情况的统计,由各馆(室)组织进行。
档案统计工作内容,包括档案的基本统计和综合统计两部分工作。
具体来说,包括档案的收进、移出、整理与鉴定、保管数量和状况的登记、档案利用服务情况的登记,以及档案构成、档案利用、档案机构和人员等情况的基本统计和其他专门统计。
档案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并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2 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的归纳整理和统计资料的分析。
2.1 统计调查统计工作的第一步,必须拥有大量真实的材料,而各类材料和数据的占有,必须通过统计调查获得。
统计调查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2.1.1统计报表这是下级档案事业管理机关和档案馆(室)、按统一规定向上级机关定期以表格的形式报送的文件。
这是档案统计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填写报表的单位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按规定的格式、统一的计算方法和一定的期限填送,这样数据和材料才真实可靠)。
【学习】第十章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五、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面临 的挑战及自身的修正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面临的挑战 (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
补充——文件连续体理论 (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
修正
编辑课件
六、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指 导价值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为文件的分阶 段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而 且为档案部门或人员对文件进行前端控制 提供了理论依据。
编辑课件
第一节 档案学基础理论概述
档案学的宗旨是要解决档案尤其是档 案管理实践中的原理、原则、方法、技术 等方面的理论问题,为人们认识档案与档 案管理现象、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理论 武器面构成:
一是对档案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性 认识,二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二,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 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
第三,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 而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之间 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
编辑课件
四、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西方档案学者十分推崇文件生命周期理 论,将其与来源原则并称为现代档案学的基本 理论,将其视为档案人员参与现行文件管理的 理论依据。他们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现 代档案学成熟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意义。
编辑课件
二、档案鉴定理论的基本内容
尽管各国档案鉴定理论的论述角度与 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它们还是存在一定 的共性。这些共性主要表现在各国档案鉴 定理论通常需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对鉴定原则的规定 和对鉴定标准的制定。
编辑课件
(一)对档案价值的认识
各国档案鉴定理论对档案价值的认识 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大多认为档案价值是 由两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构成的:一是档案 自身的特点,包括其内容、来源、形式等 方面特点;二是社会对档案的客观利用需 求。
档案统计制度(五篇)
档案统计制度1.认真做好档案统计工作,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2.准确统计档案数据,实事求是地反映本局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档案工作规划、工作方针提供依据。
3.加强档案的日常登记工作,认真做好档案接收、保管、利用、销毁及档案成分与数量变化情况的登记工作。
经常性地对档案工作进行专题性统计调查,搜集必需资料,分析研究现状,切实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准确地完成各种数据的统计,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5.档案工作人员要对所填报的数据和情况负责,发现失实,及时补救。
档案统计制度(二)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为了管理和保护其档案信息而建立的一套统计措施和规章制度。
这个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档案分类统计:确定档案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对所有的档案进行分类统计,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检索。
2. 档案统计标准和指标:制定档案统计的标准和指标,包括统计周期、统计范围、统计方法等,确保统计的准确和一致性。
3. 统计人员的责任和权限:明确统计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包括统计的时间和频率、统计方法和流程等,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统计报告和分析:定期生成统计报告,分析档案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5. 统计数据的保存和备份:确保统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6. 监督和评估:建立档案统计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统计工作进行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
档案统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和完整,便于组织或机构进行决策分析和工作规划。
档案统计制度(三)是指为了确保组织或机构能够正确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而建立的一套规范的制度。
它包括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存储、保管、利用等方面的规定和程序。
档案统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访问性,确保档案的合规管理和无缺失。
档案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档案统计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公司档案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公司档案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数据分析,我们将提供一个全面的档案统计分析报告。
2.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公司档案室的数据库,包括各类档案的数量和归档日期等信息。
我们基于这些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分析工具,对公司档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3. 档案分类和数量分析首先,我们对公司档案进行了分类和数量分析。
根据档案的性质和用途,我们将档案分为A类、B类和C类三大类别。
通过统计,我们得到了各类别档案的数量分布如下:•A类档案:500份•B类档案:800份•C类档案:300份由此可见,B类档案是公司档案的主要类别,其数量占到了总档案数量的50%以上。
4. 档案归档日期分析其次,我们对档案的归档日期进行了分析。
我们将归档日期按年份进行统计和分组,得到了各年份档案数量的分布情况。
以下是我们的分析结果:•2016年:100份•2017年:200份•2018年:400份•2019年:700份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档案数量,我们发现档案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公司的业务规模在扩大,需要更多的档案记录来支持业务发展。
5. 档案利用率分析除了数量分析,我们还对档案的利用率进行了分析。
利用率是指档案被查阅或使用的频率。
我们通过统计查阅记录,计算出了各类档案的利用率。
以下是我们的分析结果:•A类档案利用率:30%•B类档案利用率:50%•C类档案利用率:20%根据统计结果,B类档案的利用率最高,达到50%。
这说明B类档案对公司的运营和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更加重视和管理。
6. 档案保存和存储分析最后,我们对档案的保存和存储情况进行了分析。
档案的保存和存储是保证档案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通过检查档案室的环境和设施,评估了档案的存储状况。
以下是我们的分析结果:•档案保存情况:大部分档案保存完好,无丢失或损坏情况。
•档案存储状况:档案存储设施完备,包括文件柜、标签、防火设备等。
档案管理学基础 第10章
• 保证档案登记和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是有效开展档案统计的必要前提。 各立档单位和国家档案馆应建立统计制度,将档案统计纳入正常的工作轨道。
3.代表性和科学性
• 档案登记和统计对象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档案登记和统计的目的是通过登记 和统计,获取真实的数据和信息,及时掌握现实的档案管理状态,为科学管理 与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第十章
档案登记和统计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说明和介绍了档案登记和档案统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和实 际工作经验。包括:档案登记和统计概述、档案统计原理及步骤、档案登 记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档案统计台账的建立、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
第十章 档案登记和统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档案登记和统计概述 档案统计原理及步骤 档案登记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档案统计台账的建立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
三、档案登记和统计的意义
科学的档案登记和统计工作意义在于:
(一)保证各项档案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 档案登记和统计贯穿于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利用等各个业务环节, 是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重要信息来源;
• 通过对在档案登记和统计调查中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的系统整理和分析,档案部门可 以有效掌握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点,找到现存问题和矛盾的产生原因,从 而为相关档案管理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度的内容调整等项工作的开展提 供科学的依据。
(二)档案登记和统计的要求
• 档案登记和统计应当符合准确、及时、科学的要求;档案统计的结果应当真实、 准确、完整,支持以可视化方式显示,便于统计分析。具体要求包括:
1.真实性和准确性
档案工作统计分析材料
档案工作统计分析材料篇一:第十讲档案统计第十讲档案统计一、档案统计工作含义定义:以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过程、现状以及一般规律的一项工作。
包括档案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提供统计资料等内容。
档案统计是档案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是监督和保证档案工作质量,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的一项工作,在整个档案工作中占有重要的意义。
1、统计工作的对象档案统计工作的对象主要有档案机构、档案数量、档案工作人员、档案经费情况等项目。
也就是说,凡是可以进行量化描述和量化研究的现象,都可以纳入档案统计工作。
目前,我国档案工作的统计体系,基本上分四个层次:(1)全国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与工资、干部职工统计要求一样,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统计指标,由国家档案局组织进行,由国家统计局指导与监督。
(2)专业系统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各个系统,如教育系统、医疗系统、交通系统等,由专业主管机关组织进行。
(3)地方(包括省、市、地、县各级)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由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组织进行。
(4)档案馆、档案室(包括各种专门档案室)档案工作情况统计。
由各档案馆、档案室自己组织进行。
2.档案统计工作的任务一方面是及时地对档案和档案工作诸多方面、多种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比如档案与档案工作的规模、水平、结构、速度等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实际的数量表现。
另一方面向国家提供档案统计资料,反映档案事业的水平,可以为国家发展档案事业提供丰富而又准确的依据。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意义(自学)档案统计工作是指导档案工作的一种管理措施和方法,是整个档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历来受到档案部门的重视。
1.档案统计工作是科学管理档案的基础、手段和方法。
2.档案统计是使档案工作处于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
3.档案统计工作是提高档案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保证。
三、统计工作的要求1.准确性。
我们常说,做事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工作而言,更是如此,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很多政策、法规的制定,都建立在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之上。
档案统计工作
是对档案管理各个方面的统计。
例如:整理工作统计,检索效率统计,信息咨询统 计,利用情况统计,用户类型及需求统计等。
③档案事件统计
包括宏观和微观 a.宏观统计是对影响整个国家的档案工作政策、规 划、方针的因素进行统计。 例如:事业机构的设置,档案干部队伍的人数,状 况、管理水平、增长比例等统计。 b.微观统计是指各级档案部门对自身设备、库房、 干部结构、财务等统计。
全宗名册
这是专门记录档案进入档案机构情况的一种登记 形式。主要应用于档案馆和规模较大的档案室。 其具体形式一般为簿册式。其基本登记进以档案 进入档案机构的次数为单位进行登记,即每收进 一次档案,无论其数量及全宗所属情况如何,都 要在收进登记簿上登记为一个条目。 档案馆和规模较大且保管了多个全宗的档案室, 对其所管全宗进行逐个登记的一种形式。
④统计分析——对整理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中 发现确定性、趋向性、规划性的东西,形成明确 的统计结论,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支持。
2.统计要求:
①科学性----根据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去做(规范性)
②真实性----保证数据的真实
③有效性----项目选择可适度.有意义统计作为推 动档案事业工作的不可缺
三、统计工作方式 1.统计表 2.统计图 3.统计报告
档案清点、检查登记是对档案进行定期或
不定期的清点、检查过程中及清点、检查 完毕之后所进行的登记。其登记内容应涉 及清点、检查的日期,原因,清点、检查 过程所发现的情况及问题,清点、检查的 结果(结论),从事清点、检查的工作人 员姓名。
利用者登记卡
是档案馆和规模较大的档案室对利用者进行记录、 掌握的一种登记形式。 它是一种全面、系统地记录档案提供利用情况的 综合性登记形式。它既是档案机构记录、掌握提 供利用情况的一种登记形式,同时又是档案机构 向利用者具体提供档案时履行交接手续的一种交 接凭据。
档案统计工作
档案
7、人事档案
卷
照片 张 5、 档案
音 像 录音 盘 档 档案 案
录像 盘 档案
8、专业档案
磁带 盘
6、 电 子 磁盘 张 档 案
光盘 张
卷(盒)
五、本年度销毁档案(填写档案门 类与数量)
经鉴定,不需要继续保存的档案可以 销毁,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填写销毁档案 的内容和数量。
六、本年度利用档案
本年度利用档案 61 人(次) 220 卷(件)数 复印54张
从统计对象来划分,档案统计工作大致可分为 两个方面:
一是对档案实体状况及其管理活动的统计;
二是对档案事业组织及其管理状况的统计。
档案实体状况及其管理活动的统计包括:档案 的构成、档案的收进、移出、整理、鉴定、保 管的数量和状况的统计,对档案的检索、编研 和利用等情况的统计。
档案事业组织及其管理状况的统计包括:对档 案机构和人员以及档案专业教育等情况的基本 统计。档案统计工作包括登记和统计两部分。 登记是统计的原始记录形式,统计是以原始记 录为基础的。
音像档案
电子档案 人事 专业
永久 卷
永久 盒件
照片 录音 录像 磁带 磁盘 光盘
改 长期 卷 改 长期 盒件
革
革 30年
前 短期 卷 后 短期 盒件 卷
卷
件
张
张
张
盘
张
张
卷 卷盒
10年
如:海口市园林管理局
永久 15卷或 2、会计 卷
件
档案
1、
文
书 长期 90 卷或 3、基建 卷
档
件
档案
案 短期 卷或 件 4、荣誉 件
(一)含义
统计报表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馆、室 以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统一表格形式、项 目和时间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提供统计资 料的调查方式。这是档案统计中最基本、最 经常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档案统计工作中 的一种制度,是保证档案统计工作顺利进行 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档案统计第一节档案统计概述一、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和任务(一)内容档案统计,就是以表册、数字的形式,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有关的情况。
其内容包括:档案的进出、整理、鉴定、保管数量和状况的登记,档案检索工具、编研资料、提供利用的登记以及档案构成、利用效果、机构人员等情况的基本统计和其他专门统计。
概括起来,为基本登记和综合统计两部分。
从统计的对象来划分,档案统计工作大致可分为两方面:1、对档案实体及其管理状况的统计;2、对档案事业的组织与管理状况的统计。
目前,我国档案工作的统计体系,基本上分为四个层次:其一,全国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统计指标,由国家档案局组织进行,由国家统计局指导与监督。
其二,专业系统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由专业主管机关组织进行。
其三,地方各级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由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组织进行。
其四,档案馆(室)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由各档案馆、档案室自己组织进行。
(二)任务档案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一)档案统计工作的意义1、档案统计是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是了解和掌握档案的形成、管理、利用情况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长期系统地积累档案统计资料,开展管理研究和综合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规律,为促进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2、档案统计是制订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并检查其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档案统计数字的形成,准确地反映出档案工作部门的真实工作情况和档案管理活动的规律,从而为保证上级决策的正确性和对所属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提供了可参考和借鉴的统计资料。
3、档案统计也是对档案事业发展实行监督的有效工具。
通过档案统计可以客观地反映档案工作水平,从中发现问题和选出典型,表扬先进,揭露并寻找后进原因,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改进。
4、档案管理各业务环节的工作,要取得档案统计的密切配合。
档案工作各业务环节的工作,应该“胸中有数”,也就是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
档案统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流程性工作环节,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提供利用同样需要进行档案统计。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1、要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这是对档案统计工作的首要要求。
档案工作情况的统计,自1984年起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因此,档案统计必须依据统计法规,如实地提供统计档案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不得伪造和篡改。
2、档案统计工作应当遵循全国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逐步实现:统计指标体系完整化、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调查工作科学化、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计算和数据传输技术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
3、充分发挥档案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档案统计要为多方面研究工作和各级决策工作提供耳目、参谋、咨询等作用。
档案统计的步骤,一般由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的归纳整理和统计资料的分析报告三个基本阶段组成。
三、档案统计调查占有材料是统计工作的第一步,档案统计工作首先要从统计调查开始。
档案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在于取得大量的、调查单位的真实材料。
统计调查的基本形式有统计表报和专门调查两种。
(一)统计表报是下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和档案馆(室),按照统一的规定向上级机关以表的形式定期报送的文件,它是档案统计工作中的一种基本制度。
其主要特点是:填报单位都以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规定的格式、统一的计算方法和一定的期限填送报表。
如国家档案局专门制作的一套《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年报》。
(二)专门调查它是按专门的目的临时组织起来的调查,是统计表报的一种补充形式。
如在我国曾进行过革命历史档案的专门调查。
1960年曾对全国档案事业管理机关和省级档案馆作过调查。
1980年国家档案局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查,从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室、档案馆到档案专业教育,都有很详细的调查指标。
组织统计调查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其遵循的原则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搜集真实可靠的资料;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调查形式和方法,各种形式、方法合理结合;遵守观察的同时性和定期性。
对专门调查的要求是:在统计调查中,必须确定统一的、准确的调查目的和任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时间和地点、调查方法以及调查纲要,才能使统计调查按照最必要的项目和统一的口径进行,从而取得可以综合的原始资料。
四、档案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只是大量的、个别单位的原始资料。
为使这些资料成为能反映整体现象的资料,必须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使之系统化。
整理的主要方法是对档案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归纳整理,其结果表现在统计表中。
1、分组(分类)是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基础。
档案统计资料,通过分组可以研究档案工作中诸现象的类型的特征,总体的构成以及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进过分组后,可对各类型不同的数量表现进行分析研究,能具体标明各种类型现象的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2、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准(也称分组标志)是保证实现分组任务的关键,是使统计研究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
因此,在档案统计的分组中,必须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准。
选择分组标准的主要原则是:必须选择与研究目的最有决定意义,能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准;对同一现象由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须采用不同的分组标准。
3、档案统计分组,根据分组标准的多少又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
简单分组,就是调查的对象和单位的统计资料按一个标志的分组。
档案工作中的现象是复杂的,往往需要按现象的许多特点结合分组。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的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例如,“华东五省县级档案馆的建设”的统计表就是复合分组,如果这个统计表只有地区(省)分组,而没有按年分组,则为简单分组。
见下表:华东五省县级档案馆建设分组的统计表;复合统计表,就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统计表。
制表要求:表格紧凑,构成体系,标题精确,明确计量单位,应注明填报的单位、时间及制表人。
六、综合指标档案统计是通过统计指标来表现档案工作领域中的现象的数量特征。
档案统计研究的特点在于它是以其特有的指标,如档案工作人员数、全宗数、利用人次、保存与销毁案卷的比例、难查卷的百分比、平均劳动量等,反映和说明档案工作的现象、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
这些指标一般均称为综合指标。
统计中的综合指标是多种多样的,但一切综合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外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种。
(一)绝对数在档案统计中,绝对数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着。
比如;建立档案馆的总数、档案库房面积、案卷数、档案整理工作总量等等,均是绝对数。
绝对数也被称为总量指标,在档案统计中,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全国或某一地区、部门在档案工作各方面已达到的规模或水平,以说明档案工作各方面的真实面貌。
同时,绝对数又是计算统计中所应用的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基础。
档案统计中的绝对数,都是档案工作领域中一定现象的具体的数量表现,因此都有一定的计量单位。
在档案统计中必须准确计量单位,要采用全国统一施行的标准化计量单位。
如档案馆藏量可以用“米”来计算,档案库房面积可以用“平方米”来计算,档案利用者数量可以用“人次”来计算等等。
(二)相对数统计中所用的相对数,是从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中得出的一种指标。
从部分对整体,实际对计划,一个时期对另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对另一个等指标的对比中,都可以得出相对数。
在档案统计中,用相对数反映档案工作中某些现象的联系,能深入地分析绝对数所不能充分说明的问题。
如,据统计,1983年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县级档案馆共有2192个,这个数字只反映当时县级档案馆的实有数,并不表明它的发展速度。
如果将这个数字与1959年县级档案馆736个加以对比,则可以看出,在25年间(除去10年动乱期间的情况)我国县级档案馆增加将近2倍,可见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这2倍,是个相对数,而不是实际增加的绝对数。
相对数一般以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形式来表示,而以百分数最为普遍。
保证指标的可比性是运用相对数的基本原则。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所以这两个指标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必须与计算某一相对数的目的和用途相适应。
因此,在计算相对数时,必须检查所用的指标是否具有可比性。
比如:档案馆为计划所需库房的多少,往往要研究一定时期内档案收进与销毁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销毁案卷的百分比,一般就不能以销毁案卷数与整个档案馆的案卷总数对比,而应将销毁案卷与已鉴定的全宗的案卷总数相比,才能确切地看出在已鉴定的全宗中,销毁案卷的比例数。
相对数应与绝对数结合运用。
只有以绝对数为基础,相对数才能更准确地说明一定的问题。
否则,离开绝对数只看相对数,有时会产生错觉。
如:甲档案馆档案利用卷次本年比上年增长80%,乙档案馆档案利用卷次本年比上年增长10%。
如只从相对数看,甲馆本年档案被利用的数量比乙馆多。
而甲馆档案利用卷次上年的绝对数只有500卷次,乙馆则为15000卷次,那么本年甲馆档案利用卷次(增长80%后)只有900卷,本年乙馆档案利用卷次(增长10%后)竟达成16500卷次。
实际上本年乙馆比甲馆的档案利用卷次多。
(三)平均数平均数是按某一标准来说明总体典型水平的一种综合指标。
通常采用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是将现象总体各单位的数值之和除以单位数。
如:制卡总数————————=平均每人制卡数参加制卡人员数80×2+65×4+40×4某档案馆每人每日制卡平均数=————————————=58(张)2+4+4(其中2明馆员,每人每日制卡80张;4明助理馆员和相当于助理馆员水平的,每人每日制卡65张;4名管理员和相当于管理员水平的,每人每日制卡40张。
)运用平均数,必须遵循总体同质性原则。
在统计上只有同类的现象才能计算平均数。
第二节档案的登记档案登记,就是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以及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情况,通过簿、册、表、单灯形式加以记载,以揭示他们的过程、现状和变化。
它是档案统计的一种原始资料,也是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
档案登记最基本的内容,是档案数量和状况的登记以及档案利用的登记。
一、档案数量和状况的登记档案数量和状况的登记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卷内文件目录和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是对卷内单份文件进行登记,它是档案整理工作中的一种编目,具有对案卷内文件进行保护和数量统计的作用。
案卷目录是登记每一个案卷标题及其他基本状况的簿册,是统计已整理编目档案的最可靠的基础材料。
(二)收进登记簿收进登记簿。
它是档案馆记载档案增长情况的一种总登记册。
它以收进档案的次数为单位编号登记,每次收进的档案不管数量多少和涉及几个全宗,都只给一个顺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