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要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休,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水在玻璃上渐渐不见,变成了种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水蒸气。
●水蒸气就在我们周围的空气!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只不过水是液体它看得见、摸得着,而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水沸腾时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一般说水的沸点通常是100℃,而不是说水的沸点就是100℃。
●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内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只会大大增加。
●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上,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水温在O℃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
●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这个过程叫凝结。
水蒸气是可以流动的,没有固定体积与形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植物复习知识点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
树的整体形态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脉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是传递水分和营养的通道。
10、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一生。
11、以向日葵为例,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知识点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蜗牛分头部、腹部、尾部,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
2022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要点、梳理、归纳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一、填空题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我们用湿布擦黑板,一会黑板就(干)了,这时黑板上的水都上(蒸发)掉了。
3、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水就(沸腾)了,也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它的体积会(增大)。
4、水结冰的温度是(0℃)以下,这个温度也叫(冰点)。
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固态)。
5、取一小块冰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浸在热水里,我们发现冰慢慢地在(融化),它又变成了(水)。
冰融化成水,这是水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人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7、加快溶解的方法有:(1)给溶解的物质不断(加热)。
(2)不断用小棒(搅拌)溶解的物质。
8、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工)。
9、橡皮泥、纸和水变化的相同点是:它们本身(物质)无变化,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10、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正是利用了物体的这个性质。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3、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
1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15、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水》知识复习要点1-1《水到哪里去了》1.(常温)状态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2.水变成水蒸气是有(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3.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4.蒸发(面积)越大、(温度)越高、(风力)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5.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
不同点:水蒸气是气态的水,看不见、摸不着,可以被压缩。
水是液态,看得见、摸得着,不能被压缩。
1-2《水沸腾了》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是(100℃),且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2.使用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的酒精的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和三脚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加热要用(外焰)。
4.水沸腾过程中会看到什么现象?答:沸腾时水上下剧烈翻滚,还会产生大量白雾。
1-3 《水结冰了》1.水温在(0℃或者0℃)以下就会结冰,体积(变大);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化成水,体积变小。
2.冰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冰还是水,是固态的水,本质没变。
3.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4.碎冰里加(盐)可以使温度更低。
5.冰和水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他们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不同点:水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冰是固体,硬、光滑,会浮在水面,水结冰后体积更大。
1-4 《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或者冰的温度升至(0℃)时,冰开始融化,融化过程中会从周围吸收热量。
2.加快冰块融化的方法:一是把冰块放到温度高的地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水1.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
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正是由于水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3.用湿布擦黑板,水会变成水蒸气。
生活中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有:水洼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衣服晾干了5.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就会沸腾了。
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7.温度计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8.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然其他酒精灯。
(3)燃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9.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那么水就会结冰。
10.水和冰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不同点:冰坚硬、光滑、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柔软,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
11.如果给冰进行加热,那么冰会融化成水12.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13.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15.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
1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永中。
17.小苏打、碱、味精都能溶解在水中。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18.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的实验中,食盐和小苏打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同时两个杯中的水也要一样多。
19.我们可以利用加热或搅拌的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0.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滤布(或滤纸)。
21.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1水到哪儿去了(1)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水就干了,这是蒸发现象。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水蒸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水蒸气在受冷的情况下会凝结成小水滴。
(4)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进行,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1.2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的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3)当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时由小变大。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4)当温度计受热时,液柱会上升,当温度计受冷时,液柱会下降。
读温度计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內焰、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1.3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时候,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4)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加食盐的方法。
1.4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冰融化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2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3)冰、水蒸气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比较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所做的实验是对比实验。
1.6加快溶解(1)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2)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和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3)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和水是否被搅拌有关,搅拌越快溶解速度就越快。
1.7混合与分离(1)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2)我们可以用过滤法分离水和沙子。
我们可以用蒸发法分离水和食盐。
(3)用小勺装少量食盐水放在蜡烛上加热,最后勺子底部会出现白色颗粒,这是食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一、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二、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5.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6.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外形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色彩。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三、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动物),草是(草本动物)。
3.在校园、郊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一、填空一.一棵完整的树主要由(树冠)、(树干)、(根)等部分构成的。
2.搓树皮图案的方法是:将白纸紧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反复(按压)在纸上,然后捏纸上的蜡笔(擦拭),使凸起部分着色。
3.在我们这个地区,一般的植物是(春)天发芽,(夏)天长叶,(秋)天落叶。
4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叶片上有(叶脉)5.我们观察叶的时候,应该从叶片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
1.观察就是随便看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树叶时,我们应该把地下的落叶捡起来进行观察。
狗尾草是一种陆生植物,水葫芦是一种水生植物,它们没有相同的特征。
金鱼藻类生长在水中。
它的叶柄扩张,有气囊,所以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5. 狗尾草的生长需要水、阳光和空气。
它的寿命很长。
()6. 松树、杨树和柳树的茎都是木质的。
()7. 车前草、三叶草和蒲公英都是草本植物。
()8.用图画、拓印、作记录,制作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6要想全面观察物体,我们可以利用身体的多种感官:如用(手)去摸;用(耳)去听;用(鼻)去闻等。
7.有些东西太小了。
我们观察时可以使用(放大镜)。
8.叶子是活的,是从(叶芽)长出来的。
9.要比较两片叶的大小,可以采用量叶片的(宽度)和(长度)的方法。
10.松树属于(木本)植物,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
11.像樟树一样的茎叫做(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做(草本)茎。
12.水中有许多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这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
13.植物需要(阳光),(水),(空气)和(营养)才能生长。
14.根据生活环境,植物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1.我们观察一棵大树,正确的观察顺序是()a、首先从远处观察整棵树,然后从近距离观察树的所有部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植物复习知识点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
树的整体形态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脉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是传递水分和营养的通道。
10、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一生。
11、以向日葵为例;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知识点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蜗牛分头部、腹部、尾部;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主要内容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不可见。
(3)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会流动,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
第2课《水沸腾了》(1)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100℃。
(2)水在沸腾中,发生蒸发,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
(3)水沸腾时,水中有气泡从下往上升,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
(4)酒精灯火焰自外而内可以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
第3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4)冰是固体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第4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
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冰融化后变成水,体积变小。
(4)水、冰、水蒸气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三者是同一种物质。
第5课《谁能溶解多少物质》(1)像糖、盐这样的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
而沙子、食用油则不能溶解在水中。
(2)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第6课《加快溶解》(1)可以用搅拌、加热和捣碎的方法,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不变。
第7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过滤实验我们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纸、铁架台等实验材料。
(3)通过蒸发的方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1-6节重点知识总结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1-6节重点知识总结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1-6节重点知识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共计六节。
以下是各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科学是什么
- 科学是人们研究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
- 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总结等方法来获得知识。
- 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
第二节:大象的骨骼
- 大象的骨骼结构适合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 通过观察大象骨骼可以了解它们的体型特点和性。
第三节:小手电筒的制作
- 描述了小手电筒的构造和原理。
- 通过制作小手电筒可以研究到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第四节:人的体重与力的关系
- 介绍了人的体重与地球引力之间的关系。
- 讲解了测量体重的方法和工具。
第五节:小汽车的运动
- 通过观察小汽车的运动形式,了解了力对物体的影响。
- 探讨了力的大小与速度和方向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光的传播
- 介绍了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 通过实验探索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
以上是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总结,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对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
了解。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水1.1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2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①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②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③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④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凝固(放出热量)水冰融化(吸收热量)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 ,小苏打5g 。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
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大。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Unit 1: Water1.Where does water go?Water is colorless。
tasteless。
transparent。
shapeless。
and can flow。
It has a certain volume。
Water has three states: liquid (water)。
solid (ice)。
and gas (water vapor).2.Water vapor is colorless。
tasteless。
and transparent。
It has no fixed shape or volume。
Water vapor particles are too small to be seen by the naked eye.3.n is the process of liquid water turning into water vapor。
When water evaporates。
it absorbs heat from the surroundings (such as after taking a shower。
feeling cold).4.XXX due to cooling (such as steam from a pot or dew on leaves).5.Examples of XXX。
wet hands drying。
wet roads drying after rain。
XXX cooking。
and XXX.6.The rules of XXX: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the faster the n。
the drier the air。
the faster the n。
the larger the surfacearea。
the faster the n。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水1.1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2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①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②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③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④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1.1我看到了什么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观察大树应该按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
3.看、听、摸、闻、量等方法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4.全面观察一颗大树或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用笔记录、还可以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5.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1.2校园的树木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2.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果实:包含种子繁衍后代叶子:吸收阳光制造养分
树干:舒展叶子输送养料树根:固定大树吸收水分
3.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2)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3)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1.在写观察记录时,注意写清:
(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3)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5.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冠和树根。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1.3大树和小草
1.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
2.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木质茎特点:坚硬、粗壮、高大
3.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草质茎特点:柔软、细小、低矮
3.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4.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5.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6.大树的特点:生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
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
物。
7.小草的特点:生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
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8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生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
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9.大树和小草维恩图:
1.4水生植物
1.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3.陆生植物特点:生长在陆地上、有根茎叶、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都会长大、都会繁殖后代。
4.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5.水生植物特点:生长在水里、有根茎叶,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都会长大、都会繁殖后代。
6.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大树 小草 植株高大、茎粗、很硬, 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植株矮小,茎细、较软, 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生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 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
有种子
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 生长在陆地上、有根茎叶、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都会长大、都会繁殖后代。
有根、茎、叶。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会繁殖后代。
生长在水里、有根茎叶,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都会长大、都会繁殖后代。
5、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6.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1.5植物的叶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树叶,主要看叶子的形状是不是差不多。
2、叶的结构:叶柄、叶片、叶脉。
叶柄:支撑叶片,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
叶脉:具有支持叶片伸展和输导水分与营养物质的功能
叶片:叶的主要组成部分,叶的表皮细胞间有气孔,是植物与外界沟通的“门户”。
3、一片完整的叶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面有叶脉。
4、叶也有生命,它的一生经历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5、落叶和新鲜的叶形状相同,都有完整的叶的结构。
6、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1.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1.7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1、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土壤。
2、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3、所有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4、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枯萎。
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金鱼藻 水葫芦 浮在水面 叶柄膨大有气囊 会开花 叶片较大 都生长在水里。
有根、茎、叶。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会繁殖后代。
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长在水底
叶片细小 没看到开花
6、植物的相同特点: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都能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
大树和小草的观察记录
时间:10.22 地点:校园小组成员:
我们观察的大树很高,小草很矮小,大树的树干很粗很硬,小草的茎很细很柔软。
大树的树皮是灰褐色的,摸上去非常粗糙,小草的茎是绿色的,摸上去很光滑。
大树的树叶形状像鸡蛋,树枝上长着暗红色的果实,小草的叶子形状是细长状的,果实特别小。
我们问了老师,大树叫香樟树,小草叫狗尾草。
这是树的样子这是小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