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嘱点评制度
住院医嘱点评实践与体会
不良反 应
治愈率
好转率
2015.1 26
26
2
2 86.7% 0 80% 16.7%
2015.2 24
24
6
1 80% 0 70% 26.7%
2015.3 23
22
3
2015.4 26
25
3
0 76.7% 0 90% 6.7% 1 86.7% 0 66.7% 30%
2015.5 26
26
7
合计 125 123 21
赫尔辛基宣言 (2013,64thWMA,Brazil)
无现存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治疗病 人时,若医生觉得有挽救生命、重新恢复健康或 减轻痛苦的希望,那么在取得病人知情同意的情 况下,医生应该不受限制的使用尚未经证实的或 是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若有可能,这些 措施应作为有关评价他们的安全性和功效的科研 的目标。在所有情况下,应记录且合适的话发表 新的信息。
z 有7份病例存在用药时间较长,而未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的 现象,目前已送检率已有大幅提高。
z 相当部分病例存在用药方法不符合药物药动/药效特点的情 况,如:
z 采用1.0 bid的给药方法,给药时间分别为早上8:00和中午12:00; z 年龄、体重、肾功能均正常,采用0.5 q12h方案; z 合并使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 z 患者肾功能较差,使用时应当进行TDM。
住院医嘱点评 实践与体会
瑞金医院药剂科 陈冰
处方点评
处方调配后(包括门急诊处方、住院患者用药医 嘱)的药物应用评价;
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 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 措施;
医嘱点评通报
医嘱点评通报1. 背景描述医嘱点评通报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加强医患沟通,以及减少医疗疏漏和错误。
通过整合医生和患者的反馈信息,全面分析医疗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以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临床决策支持。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医嘱点评通报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流程。
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流程,医生和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医嘱点评,从而提高医疗过程的透明度和质量。
3. 流程概述医嘱点评通报的流程如下:1. 医生和患者沟通:医生与患者详细沟通医嘱内容,解释目的和注意事项,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开始执行医嘱。
2. 医嘱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记录:医生和护士记录医嘱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任何不适或意外情况。
3. 问题整理和分类:将医嘱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整理分类,包括可能的医疗错误和疏漏。
4. 医嘱点评会议:定期召开医嘱点评会议,邀请相关医生、护士和患者参加。
会议上,对医嘱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案。
5. 医嘱点评报告的编写和发布:根据医嘱点评会议的讨论结果,编写医嘱点评报告,并将报告发布给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患者。
4. 医嘱点评报告内容医嘱点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问题描述:对医嘱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和准确的描述,包括病例和医嘱信息。
- 问题分析: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患者个人因素、医生决策因素和医院管理因素等。
- 改进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改进意见和建议,包括患者教育、医生培训和流程改进等。
- 风险评估:对问题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措施的依据。
5. 结论和建议通过医嘱点评通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医嘱点评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加强医患沟通、完善医疗流程和加强医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实现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以上是医嘱点评通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医疗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提升的方式和途径。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1.目的:为了规范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管理,规范医疗用药行为,促进合理安全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细则。
2.使用范围:适用于本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
3.定义:无4.内容:4.1 点评内容4.1.1 医院实行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每月进行一次。
点评人员由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成员、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组成。
4.1.2 除上述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处方及医嘱的管理要求外,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执行医院下发的《处方点评管理制度》。
4.2 点评标准及方法4.2.1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医嘱点评标准及内容4.2.1.1 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历。
每个季度抽取使用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病历各10份进行点评。
4.2.1.2 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给药方法及品质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预防感染应选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当医院 MRSA 发生率高时,可选用万古霉素。
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万古霉素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 小时开始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专项点评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专项点评制度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处方点评组织: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药事管理和药物与治疗学组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建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和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领导(专家)小组”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为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理论、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
处方点评和抗菌药物专项日常工作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完成。
二、点评要求:1、每月按照相关规定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对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2、每月组织对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住院医师所开具的医嘱进行专项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20份处方或医嘱(医师处方、医嘱数量不足者按实际数量点评)重点抽查外科、呼吸科、心内科、神经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手术治疗病例。
每月抽取的抗菌药物处方不得低于处方总数的1%,抗菌药物医嘱不得少于30份。
3、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
医院定期公布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用药处方。
三、处方点评结果具体参照《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四、监督管理:1、医院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相关科室和人员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管理和干预,实现持续改进。
2、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制度[001]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制度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医嘱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处方、医嘱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组织管理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工作是在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日常操作由医务处会同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执行。
二、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实施 1、点评周期:每月一次。
2、抽样率与抽样方法:依据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 依据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 依据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3篇)
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一、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我院制定处方点评制度,通过相关措施,由医教组组织人员对医生不合理的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定期公示,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提出合理建议,医院对住院病历和处方进行专项用药质量控制。
二、坚持“事前控制,过程维护,结果评价”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用药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社会人群合理用药意识。
三、医院处方点评机构组织专人定期检查医生开的医嘱、处方,掌握医生用药动态,对处方调剂、临床查房和病历用药质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定期点评,一些严重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将被不点名公示,并与医生考评挂钩。
四、每季度根据本院的住院病人数量,确定随机抽查门诊处方、住院处方和住院病历,对单处方最大金额或者患者提出疑问的医生用药处方进行一次点评公示,要求每个医生在住院病人的病程记录上都要写明用药理由、停药原因及联用原因等,这个过程就是医生考虑合理用药的过程、联合用药的合理性,辨证施治使用中成药的情况以及超常规用药的合理性、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五、医院处方点评人员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住院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的病历。
另外,医院处方点评人员每个月还要对每个医生抽查若干份出院病历和____张门诊处方,检查的指标包括无指征使用药物情况、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
六、对医院每季度医院药品使用总金额排名前____位的药品(重点是抗菌药物)和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____%的药品进行排序统计,重点实施监控。
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2)是指根据医生处方品质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的规定和措施。
奖励制度可以鼓励医生提高处方品质,减少不合理用药、滥用抗生素等行为。
常见的奖励措施包括发放奖金、提供培训机会、评选优秀医生等。
惩罚制度则可以对违规处方行为进行制裁,维护医疗秩序和质量。
常见的惩罚措施包括扣减工资、降级处理、停职或解雇等。
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医生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同时规范医疗行为,避免滥用药物和不必要的药物处方。
处方医嘱点评制度
处方医嘱点评制度
根据宁卫药『2011』6号文《南京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处方医嘱点评制度。
1.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处方医嘱集中点评,处方点评每次不得少于100张,住院病人医嘱点评每次不得少于当月住院(含出院)病人的50%。
2.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的医师进行表扬,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的医师,在单位内进行通报。
3.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4.一个年度内,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限制其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汤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年7月19日。
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
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处方和医嘱进行点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安全,并最终保障患者的健康。
一、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的意义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临床用药规范化、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制度可以帮助医生纠正错误的处方和医嘱,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其次,通过点评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院内部的用药偏差和问题,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
最后,对处方和医嘱进行点评还可以收集大量的用药数据,为医院研究和药物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的基本流程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的基本流程包括处方医嘱的录入、点评和反馈。
具体而言,当医生完成患者的初步诊断后,他们将会逐步录入患者的处方和医嘱信息。
而后,这些信息会被送至医院的临床药学科或临床药师处进行点评。
点评的内容主要包括用药剂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最后,点评结果会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可以根据点评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的具体要求为了保证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的顺利实施,有几个重要的要求需要满足。
首先,医院需要建立严格的药物信息管理体系,确保处方和医嘱的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医院应当配备一支专业的临床药学团队,他们负责对处方和医嘱进行点评,并向医生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医生也应当接受培训,提高他们的临床用药水平和意识。
最后,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整合和总结点评结果,为医院的用药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的优势和挑战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制度的实施具有较多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该制度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其次,通过点评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不良事件,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管理医院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组成如下:组长:副组长:组员:科室部分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临床药学人员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由药学部组织实施。
二、处方点评的实施1、每月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点评结果将在医院OA网、临床药讯、院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公示,并纳入绩效考核。
2、对抗菌药物进行专项处方点评工作,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儿科及Ⅰ类切口和介入诊疗病例。
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3、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如果临床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由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议,药学部上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复议结果并公示。
4、医疗机构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管理和干预,实现持续改进。
三、处方点评的标准1、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处方、医嘱评价制度
处方评价制度1 目的:建立医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2 范围:中、西药处方。
3 责任者:医务科、药剂科。
4 制度:4.1 处方评价的形式:对处方格式、书写规范的评价和对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评价。
不合格处方数为格式、书写规范有误的处方数和非合理用药的处方数的总和。
4.2 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评价依据:各种文献资料及药品说明书,如遇到文献资料与药品说明书不符,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4.3 处方评价的标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陕西省《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处方开具中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为不合格处方。
4.3.1 处方格式:(1)前记患者姓名(必须与病历持有人即患者完全一致,如有误所有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处方医师全权负责)、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暂不能下诊断时为写上初步印象),开具处方日期(格式****年**月**日**时)”等栏目有缺项。
麻醉的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除以上栏目外,缺少必须的患者身份证件编号和代办人身份证件编号;(2)正文无Rp或R标示,药品书写未顶格、未顶行(在Rp或R标示后留空格和空行)或未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栏目;(3)后记中“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师双人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等栏目有缺项;(4)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要求(急诊处方、普通处方、麻醉的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淡黄色、白色、淡红色、淡红色、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标注)。
4.3.2 处方书写规范:(5)开具处方时,处方前记、正文、后记规定的各项目中有缺项,或与病历记载不相一致;实无法填写的应当将空栏划去以示无效;(6)开具处方时使用了规定外的红笔、铅笔和易褪色的笔或者用双色笔;(7)每张处方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8)处方书写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或加盖签章及未注明修改日期;(9)处方药品名称用不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或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
如何做好抗菌药物医嘱点评
如何做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医嘱点评为了有效促进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医院特制定了《抗菌药物住院医嘱点评表》,对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点评。
一、医嘱点评依据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药品说明书等。
二、为了做好抗菌药物使用点评,药师应积极加强对有关抗菌药物的使用规定、制度、合理用药原则等方面的学习,达到业务能力的提高。
由于本院抗菌药物医嘱大多为I/II类切口手术用药,故药师需重点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
三、随机抽取抗菌药物医嘱,判断医嘱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属于围手术期用药,进行分类。
四、根据分类,按抗菌药物医嘱点评遵循的依据认真进行点评,并填写点评表五、医嘱点评结束后,对医嘱中违规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形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上报点评结果。
六、医院药学部科主任会同医务部、质控办对医嘱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定期公布医嘱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医嘱,积极干预,提高点评效果。
点评流程: 1. 医嘱抽取按卫生部处方点评比例要求随机抽取医嘱,重点抽取手术、感染病例。
2. 点评对抽取的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医嘱进行点评。
3. 问题汇总将各科室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整改建议。
问题反馈上报医务科、质控办积极干预。
4.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点评时应注意如下情况:1.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2.给药方案: A.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住院医嘱点评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住院医嘱点评制度篇一:医嘱制度检查与评价肿瘤科口头医嘱制度检查与评价表总分:检查者:日期:年月日篇二:20xx年3月医嘱点评小结敦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xx年3月份点评结果通报结果通报时间:20xx年4月2日参加人员:况雪梅一、住院病历医嘱(随机抽查10份)检查情况(其中3份用药不合理,合理使用率70%)二、存在问题住院号140300090;诊断;支气管肺炎;医嘱:0.9%ns250ml加青霉素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加庆大霉素联合雾化吸入;用药不规范;分析:1、青霉素半衰期短,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一天一次给药根本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耐药菌产生。
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每次大剂量给药,增大药物剂量,抗菌效力并不增加,反而增大其毒副作用。
日剂量分3-4次给药。
2、地塞米松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达不到3~5μm的有效颗粒,因而药物只能沉积在大气道。
庆大霉素既会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炎性反应,又会对气道黏膜产生毒性,使气管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受损。
住院号1403000041;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医嘱:氨茶碱0.25g加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给药途径不适宜;分析:茶碱虽然可以扩张支气管,但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故临床上不主张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可以选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
住院号140300041;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医嘱:注射用克林霉素0.9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分析:颈椎病不存在有细菌感染,无使用抗菌药物指证。
三、整改措施及处方干预1、希望科主任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及分级管理实施细则》的学习,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2、建议处方医生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不断提高处方书写质量。
3、加强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
4、让科主任及时告知各医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及时改正。
处方医嘱点评制度
处方、医嘱点评制度为加强门诊处方、医嘱的规范化管理,推进合理用药,保障处方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制定本院处方点评制度.一、成立医院临床药学质量考核评价小组.二、考核评价小组职责:负责对门诊处方、医嘱书写的规范性、处方用药及配伍的合理性、用药时间、用药适应症及处方费用等进行考核及点评.三、检查方法:1.每月由医务科、药剂科对门诊处方、医嘱进行一次随机检查,抽查7日以上处方量;2.通过平时门诊药房检查发现问题并核实;3.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及结果反馈.四、质控指标:1.处方书写规范、项目齐全.2.门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抗菌药物原则上不超过3日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3.用药量可酌情延长的适应范围医师需在处方注明理由: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行动不方便病人、肿瘤患者的某些辅助用药、某些外地病人回当地治疗当地又无此药,处方用量可延长至15日用量,对慢性病中药处方可开10日用量.4.药物使用适当性:准确判断,选药正确、剂量恰当、给药途径适宜、单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合适、适当的联合用药、适当的治疗天数.5.用药基本目标的有效性:结合患者病情、心理状态、药物相互作用、并发症、药敏情况等进行“个体化给药”.6.药物的经济性:对大额处方单张处方费用超过150元,执行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制度,根据医师在处方中书写疾病的诊断内容,结合药物的使用,分析是否合理.7.用药安全性:临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用药,严格按照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使用方法,合理配伍用药.8.抗生素处方合理用药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抗菌药品合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9.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参照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制度.五、责任追究:临床药学质量考核评价小组每月将质量考核结果及处方点评情况在全院质控简报上进行通报.对不合格处方,每张扣罚处方书写者10元/张,司药审核遗漏者扣10元/张;经司药审核不合格而退回修改,处方书写医师拒不修改者罚50元/张,情节严重者取消本院处方权.。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随着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耐药菌的出现及传播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合理、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医院应建立起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专项点评制度。
一、抗菌药物处方的专门制度1.明确抗菌药物处方的管理范围:抗菌药物的处方遵循医院的管理制度,并在临床科室规范中明确规定。
2.明确抗菌药物处方的管理要求:首次处方抗菌药物需按规定流程与医疗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确认,并获得医生书面审批。
抗菌药物的进一步处方需及时更新、续方以及短期疗程必要时加药,也需按规定流程与医疗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确认,并获得医生书面审批。
各科室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专门的监控制度,确保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
3.针对门诊、住院、急诊等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制度。
门诊部门:明确抗菌药物只能由相关资质医师处方,并全程记录药物名称、用量、疗程等。
住院部门:明确抗菌药物的处方是强制性要求,涉及到抗菌药物处方的手术科室,术前需明确抗菌药物使用说明。
急诊科室:迅速制定规章制度,确保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合理。
二、医嘱专项点评的制度1.建立医嘱专项点评委员会,由医疗专家、抗感染专家、药学专家等组成,定期对院内医嘱进行点评。
2.点评标准: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是否准确;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是否合理;医嘱是否根据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医嘱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重复用药;医嘱是否明确监测指标和疗效评估;医嘱中是否存在没有必要的联合用药等。
3.点评内容与方式:每个科室定期进行抗菌药物的点评工作,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结果应记录到医疗技术质量管理部门,根据点评结果可以修改和体检相应处方规范的内容。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同时,通过点评制度可及时纠正不合理医嘱,提高治疗水平。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的建立需要医学专家、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合作,才能达到控制抗菌药物滥用的目的。
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实施细则
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实施细则为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依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有关规定,在《XX县中医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以下具体办法:一、组织管理在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执行。
二、点评周期和抽样方法(一)点评周期:每季一次(二)抽样方法:每季末月10日前,随机抽取或按各科室出院病人比例(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抽取出院病历,每个科室最少20份。
三、点评内容(一)医嘱的开具1、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且注册的执业地点必须为XX县中医医院,在本院才具有处方权,方可开具处方。
2、经注册在XX县中医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本院的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4、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
(二)医嘱书写要求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操作指南)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操作指南)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处方点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草药处方等。
二、处方点评的组织与管理1.成立处方点评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药剂科科长、临床科室主任等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处方点评政策、确定点评目标、审核点评结果等。
2.设立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医生、药师、护士等组成。
专家组负责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
3.设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由药剂科、医务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实施,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报告等工作。
4.处方点评工作应定期开展,原则上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处方点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处方开具医师、药师等相关人员,并报领导小组审批。
三、处方点评的内容与方法1.处方点评内容主要包括:处方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适宜性、安全性等方面。
(1)合法性:处方开具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政策等要求。
(2)合理性:处方用药是否符合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药品说明书等规定。
(3)规范性:处方格式、书写、签名、盖章等是否符合规定。
(4)适宜性:处方用药是否适宜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
(5)安全性:处方用药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药物过敏等风险。
2.处方点评方法包括:(1)随机抽查:从医院信息系统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处方进行点评。
(2)重点监控:对特定药品、特定科室、特定医师的处方进行重点监控。
(3)专项点评:针对特定主题,如抗菌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使用等进行专项点评。
(4)病例追踪: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追踪相关病例,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四、处方点评结果处理1.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住院医嘱点评制度
住院医嘱点评制度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对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地干预,提高病历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管理医院医嘱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部、药学部和监察室共同组织实施。
药学部成立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医院医嘱点评的具体工作。
医嘱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医嘱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医嘱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点评依据病历医嘱点评标准是评价病历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病历医嘱点评标准的依据是《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路径管理》、《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药政管理法规》等。
三、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实施(一)点评周期:每月一次。
(二)抽样率与抽样方法:信息中心每月根据临床科室药品使用情况统计,排出使用金额居前的十种药品和每种药用药居前的十位医生名单,抽查药品销售量排名前十的药品合理使用情况,由医院监察室随机抽取使用这些药品量排名前十的医师的病历交药学部点评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并填写医嘱点评表。
(三)点评要求: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
医嘱点评工作小组在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医嘱,应当及时报告监察室和医务部,并在每月形成点评结果报告。
四、处方点评结果的应用和持续改进(一)医嘱点评专家组每月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医嘱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并向药事会报告。
医院处方医嘱点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处方医嘱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合理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临床指南和药物说明书,合理开具处方医嘱。
2. 严谨规范原则:严格执行处方医嘱书写规范,确保处方医嘱准确无误。
3. 持续改进原则:定期对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处方医嘱点评工作。
第五条设立处方医嘱点评小组,由医疗、药学、护理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第六条处方医嘱点评小组成员职责:1. 负责处方医嘱的点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点评情况。
3. 参与制定和完善处方医嘱点评管理制度。
第三章点评内容第七条处方医嘱点评内容包括:1. 处方医嘱书写规范性:包括患者信息、诊断、用药名称、剂量、用法、给药途径等。
2. 药物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判断药物适应症是否准确。
3.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体重、年龄等因素,判断药物剂量是否合理。
4. 给药途径:根据药物特性和患者病情,判断给药途径是否适宜。
5. 药物相互作用:判断处方医嘱中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
6. 配伍禁忌:判断处方医嘱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7. 抗菌药物应用:判断抗菌药物应用是否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第四章点评程序第八条处方医嘱点评程序如下:1. 医疗科室在开具处方医嘱后,将处方医嘱送至药剂科。
2. 药剂科对处方医嘱进行初步审核,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医疗科室。
3. 医疗科室对反馈问题进行整改,重新开具处方医嘱。
4. 药剂科对整改后的处方医嘱进行复核。
5. 点评小组对处方医嘱进行定期点评。
第五章激励与处罚第九条对在处方医嘱点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制度
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根据国家卫计委《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2版)》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计委令第53号)、《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处方、医嘱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三、处方、医嘱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医院按照本规范,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医嘱点评制度,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
四、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
第二章组织管理五、医院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六、医院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医嘱点评专家组。
为处方、医嘱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和监督管理工作。
医嘱处方点评方法概述
医嘱处方点评方法概述
医嘱处方是医生开出的治疗指导,患者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才能有
效治疗疾病,因此对医嘱处方的点评至关重要。
本文将概述医嘱处方
点评的方法。
一、药品选择
在点评医嘱处方时,首先要关注医生选择的药品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
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等都需要悉心考虑。
同时,要关注药品的剂量、用法、用量是否符合标准,避免过量或不足造成
不良后果。
二、药品搭配
药品搭配是医嘱处方点评中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同时,还要考虑药品的配伍禁忌,避免不当
搭配导致药品失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三、用药时间
用药时间与用药顺序也是医嘱处方点评的重点之一。
要确保患者按
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同时,要关注不同药品之间的用
药间隔,避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四、特殊人群
在点评医嘱处方时还要考虑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
这些人群对药品的代谢和耐受性有所不同,需要谨慎选择药品和调整剂量。
五、疗效评估
最后,在点评医嘱处方时还要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要及时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处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医嘱处方点评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只有认真细致地点评医嘱处方,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的医嘱处方点评方法能对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医嘱点评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对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地干预,提高病历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管理
医院医嘱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部、药学部和监察室共同组织实施。
药学部成立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医院医嘱点评的具体工作。
医嘱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医嘱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医嘱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点评依据
病历医嘱点评标准是评价病历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病历医嘱点评标准的依据是《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路径管理》、《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药政管理法规》等。
三、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实施
(一)点评周期:每月一次。
(二)抽样率与抽样方法:
信息中心每月根据临床科室药品使用情况统计,排出使用金额居前的十种药品和每种药用药居前的十位医生名单,抽查药品销售量排名前十的药品合理使用情况,由医院监察室随机抽取使用这些药品量排名前十的医师的病历交药学部点评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并填写医嘱点评表。
(三)点评要求: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
医嘱点评工作小组在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医嘱,应当及时报告监察室和医务部,并在每月形成点评结果报告。
四、处方点评结果的应用和持续改进
(一)医嘱点评专家组每月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医嘱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并向药事会报告。
(二)药事会应根据药学部提供的质量改进建议,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三)医院将医嘱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