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苏联模式 走出历史困境(一)——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再思考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摘要:苏联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将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变为伟大实践,极大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激情与信心。
苏联模式的产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
本文试图通过从几个方面,研究苏联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从中汲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联模式;反思;经济一、何为苏联模式?对于苏联模式的界定,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部分学者把苏联模式界定为一种制度模式,认为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其中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基本制度揽括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经济上,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党中央为领导者,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执行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政治上,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将权利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文化管理体制,领袖言论成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概括起来就是指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形成的以工人阶级为指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
而具体制度则是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比如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等等,而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模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的地位次之。
这在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中都可以看到,如周新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辨析》。
也有学者认为,苏联模式并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苏联的那一套体制,主张要把二者区分开。
二、苏联模式的利弊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和管理,改变苏联的工业布局,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开创了一个历史上的新局面。
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存在很多弊病,主要表现如下:(一)经济方面的弊端1.指令性计划经济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试图尝试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曾经认为商品货币关系不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提出了“单一计划经济”的设想。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20世纪末推动当代西方发展进程中众多新思潮中最主要的一种。
作为一种“新民主主义”思想,它以国家自主主义和民族主权为政治和政治制度构建的发
展核心,重视民主和人权,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提倡社会主义,努力实现共产主义,把社会的道德价值回正,通过增加全民参与、谈判协商以及选择性的社会扩展来推动国家
的进步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目标对象重点是那些人口较多的东欧及苏联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和一
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
新民主主义理论主张建设一个包括政治民主、经济市场、社会公平
与公正、文化新潮和自由理性几个要素的新型政治文明。
根据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这
种理论并不排斥完整的市场经济或民主制度,反而在它们之上,发展出一种综合的政治体制,以满足既有特殊性又共同性的需求,满足各种受众的利益。
新民主主义理论可以概括为三大原则:自主主义原则、民主原则和平等原则。
首先,
自主主义原则是指个人和居民团体有权决定自己的前途,充分尊重公民主权,在政治层面
实现完全自治;其次,民主原则指政治参与、媒体自由以及公正司法等,特别是必须全面
履行尊重有效的现代民主政体的责任;最后,平等原则则是以保证完全的公平,有效的个
人平等和平等的权利及机会等为目标而行动的一种理念。
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当今的世界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推动着当今思想的发展。
它的核
心理念是以民主主义为基础,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注重人权和建立社会公平,并提
出了新型政治文明的理念,帮助政治社会学家更深入地认识政治变革、民主化和经济变革
等社会进程。
它激励着更多人倡导民主,实现一个更加公平、先进和文明的世界。
新民主主义论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新民主主义论学习心得篇一:新民主主义论感想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号:20XX111117000591王鹏读完毛主席的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我觉得收获颇多的。
文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件进行说明,让我不仅增强了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解,更让我懂得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新民主主义论》问世于1940年,而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已经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侵略者逐渐停止正面战场上的战略进攻,一方面将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另一方面则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战略,在其占领区内加紧扶植傀儡政权。
抗战进入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困难的时期,但国民党顽固派却奉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政策,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在军事上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伺机挑起各种事端,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反共的步伐,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叫嚣“共产党不需要存在”,重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老调。
在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摆在面前的时候,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针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疑虑,向全国人民做出庄严回答,以提出自己的根本主张,申明自己的鲜明态度。
通过阅读《新民主主义论》我知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正如毛泽东在文中所提到“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小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
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
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原因浅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原因浅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刘亚飞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0年第09期[摘要] 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已经近30年了,各国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讨论其解体的原因。
当然,经济方面的问题是其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苏联在思想教育与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巨大问题。
当前汲取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更有利于中国继续深化改革与社会发展,少走弯路。
[关键词]苏联解体;意识形态;启示[作者简介]刘亚飞(1995-),男,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D3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9-0031-031991年12月25日夜,苏联,曾经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的,也是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大国宣告解体。
解体后的苏联变成了现在的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及东欧一些小国。
之后,作为前苏联国家主体的俄罗斯经济凋敝,政局混乱,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尽管在后来有普京的强力领导与复苏振兴,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有了显著发展,大国地位显著回升,但依旧难以重现往日苏联世界强国的风采。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指出:苏联解体是俄罗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
其间,大多数公民一无所获,当时存在的问题本可以在一个国家框架内在新的基础上加以解决,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①回顾历史,这位曾经的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老大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头羊”,为何会在一夜之间轰然解体。
当然,经济体制僵化是其主要原因,但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解体前在意识形态方面已经出现巨大的混乱与问题。
这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苏联解体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对中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一)苏联政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大党员干部逐渐丧失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
曾经的苏联红军,从红场直接走向战场,最终击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和根源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和根源——评介程又中教授著《苏联模式的兴衰》高放一研究苏联模式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本书的四个特点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已于1991年悄然解体消失了。
事隔10年之后再来详细剖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病和根源,绝非只是热衷于外国史事,发思古之幽情,而忘却了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当务之急。
鉴于苏联模式对于所有执政的和尚未执政的共产党有普遍的深远的影响,所以是否能够真正全面认清并且彻底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病,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和世界社会主义兴衰的有紧迫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
鉴于苏联模式失败的教训,我们只有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扩大对外开放,只有加快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向纵深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才可能较快振兴。
所以凡有历史使命感的严肃的研究苏联的学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并且正确回答这一问题,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在资政、育人两个方面都能起到良好作用。
很可惜,对于这样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理论界至今还有不少人过高地肯定了苏联模式的必然性、合理性和优越性,对其弊病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却把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归结为从赫鲁晓夫起到戈尔巴乔夫止推行了一条右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路线,归结为缘于一两个领导人的背叛。
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极其片面的观点。
现在市面上有好几本宣扬这种观点的书籍,这只会对读者起误导作用,搞乱人们的思想,延误全方位的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革,把改革只是局限于对苏联模式进行微小的枝节的修补。
其结果必然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畸形发展,黯然失色,甚至重蹈苏联覆辙。
好在理论界还有一批有良知的学者,不是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敢于披肝沥胆,讲出真话,推出自己独立研究的论著。
在这里,我要郑重向读者推荐一本较为全面阐述苏联模式弊病和根源的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力作:华中师大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程又中教授所著《苏联模式的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45.7万字)。
新民主主义在当代的问题与出路
新民主主义在当代的问题与出路作者:吴思来源:财新《中国改革》 2011年第7期《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发布时间:2011-7-2 20:10:40张木生所著《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内容很丰富,提出了很多重要问题,这里只讨论新民主主义问题。
作者把新民主主义看作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总体方案,对此,我有赞成之处,也有不同看法。
在许多革命老前辈看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就实行了新民主主义政策——在共产党领导下,保护私有财产,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当前如果更完整地推行这套政策,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能更进一步。
尽管新民主主义政策有许多好处,我还是要说,支撑政策的理论存在重大问题。
要在理论上说服人,在实践上避免再次夭折,必须解决理论自身的问题。
对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存在的问题,据我所知,朱厚泽先生曾提出三条。
第一,时代判断有问题。
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20世纪是资本主义走向没落、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资本主义不能克服的自身危机,只能靠无产阶级革命解决问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这个判断对吗?第二,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依据有问题。
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自己的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对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不是无产阶级出身,影响当代世界的科技革命或信息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搞的。
第三,新民主主义的前景有问题。
按照当初的设想和判断,新民主主义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可是,从“三大改造”到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最后到“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主义能不能搞?我认为,除了上述三条之外,新民主主义还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有问题。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发表,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是:周秦以后是封建社会,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不平等条约也废除了,半殖民地的帽子似乎可以摘掉。
那么,中国是半封建社会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吗?现在,包括张木生在内,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不是封建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同步出现,这使得中国走上了一条寻求发展的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开始了自己的争取权益的斗争,并逐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
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等先进分子吸取外国革命经验,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以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为主角,通过思想上的反抗、政治上的斗争、武装斗争及革命战争等逐步探索出来的。
对于毛泽东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而言,主要通过以下方面,逐步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是通过对中国社会和国情问题的细致思考与分析,明确道路必须具有亲民性、民主性和革命性。
二是学习外国革命的经验,掌握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方法,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
三是通过民众起义和各种政治斗争,逐步强大了中国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工人运动等群众组织力量,形成了社会大众组织。
四是通过武装斗争、游击战等战争策略,最终实现了新中国的成立。
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亲民性”思想,具体表现在对于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与要求的了解和支持上。
在中国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中,亲民性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观念与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民心相通、民生为重、兴民之兴等思想理念。
而在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背景下,与普通劳动者共命运、支持他们的利益要求,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拥有亲民立场的革命家必然践行得理想。
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充分了解中国现实、了解广大民众状况的基础上,始终始终坚持以工农为中心的亲民路线。
他们提出农民运动、土地革命、边走边改的理念,对采用土地、劳动、生产等方式解决中国危机和革命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民主性”思想,具体表现在对于人民群众依法依规参与革命斗争的尊重上。
自那时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导师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已经注意到了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意义,他们一直致力于促进机会民主、积极投票权、自由表达权等民主权利的实现,同时实行法治。
苏共亡党历史教训ppt课件
(三)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1964)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 苏联掀起了一场批判 斯大林的运动。
1961年二十二大再次 掀起批判斯大林的高 潮。
17
(四)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1964年-1982年)
使苏联在世界 成了可以与美国相 匹敌的工业、科技、 军事超级大国。
内维持现状, 对外扩张争霸。这 使得苏联体制进一 步陷于僵化和停滞。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亡国历史教训
范弘雨
选题现实意义
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 ,习总 书记在阐明新形势下,反腐斗争的极端重 要性时,提到要总结苏共亡党亡国历史教 训.
2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 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3
基本思路:
• 一、苏联解体 • 二、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 • 三、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 • 四、总结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
• 公开性、指导思想多元化象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 使苏联意识形态领域一片混乱。
23
• 大众媒体成了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工具。 • 到1987年形成一场“反思历史、重评历史”的运
动。
• 结果: • 党在不明真相的群众中的地位急速滑
落。苏共由1900万党员骤减为1500万;退回 到1973年的人数。 •
24
亡国。
• 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表明,问题就出在苏联共产 党党内。
13
(一)列宁时期(苏共的创立)(1898年 1917年 1922年)
1919年5月1日,列宁在大批军队领导人的簇拥下走进红场。
14
(二)斯大林执政时期(1923-1953)
• 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创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
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教训
三、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其弊端
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体 的历史的评价。苏联模式是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 其必然性,并在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 会生产力的进步,苏联没有 适时有效地进行改革,苏联 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 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 出来。
三、苏联模式的教训
首先,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模式,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唯 一的经济模式; 第二,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最先进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实践;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的改革,改革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政策、 制度、体制; 第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 方向; 第五,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注重 速度、效率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注意解决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总之,苏联模式之于我们有深刻历史教训与借鉴意义,我们现在再来 谈苏联模式,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 让社会主义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文化和意识形态上 前苏联长期实行的是文化专制主义。这种“高压” 文化首先表现为“领袖真理化”。领袖真理化”还 被大大的泛化,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一把手顺理 成章成为本地区、本部门的真理化身。 官方建立的文化和学术团体走上统单一化、行政化 和国家化 ,文化的单一性代替了多样性。
对外国文化实行关门主义,凡西方文化就是
国际环境 整个20年代正是世界资本主义战后黄金时代,发迅 速,实力强大,苏联仍处在孤立包围之中,处处受 抑制。俄共党内长期在着极为强烈的危机感和备占 思维,党内都认为战争临近而坚决支持斯大林的备 战政策。这种备战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做支撑。 斯大林模式中的超工业化,以集权体制中一切力量 发展现代化工业的道路正迎合了这种危机感,成为 了必然的选择。
专题2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二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单元时空定位专题概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苏俄(联)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探索历程。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而收效甚微。
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因方向性错误而导致苏联解体。
这对苏联及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课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新生苏俄政权处于非常时期(1)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外患:帝国主义协约国武装干涉。
(3)经济:粮食奇缺,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 者不得食”。
4、评价:(1)积极: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保证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端和错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5、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两种特点,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名师点拨】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纳为“一适应”“两非常”【特别提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的方法,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和教训1. 刘淑春摘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8期2. 宋全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经验教训》,《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3. 胡柏枝《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经验和教训》,2001年第6期4. 薛显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中学政史地》2007年第3期5. 马焕明《走出误区—“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东岳论丛》1998年第6 期6. 刘绍明《浅谈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体制形成过程的经验教训》,《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3期7. 邢和明《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1期(总弟170期)8. 彭升《试论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超越》,《求索》2002年第6期9. 邓敬雷《试论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新思路》,《理论学刊》1997年第4期10. 张瑞敏《毛泽东对苏联执政和建设经验借鉴的历史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1. 张亚斌《50年代毛泽东对苏联建设经验的认识》,《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12. 冉昌光《社会主义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五十年代中后期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出发点》,《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第1 期13. 吴恩远《邓小平论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红旗文稿》1998年第24期14. 郭建平《邓小平论苏联模式》,《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4期15. 谭妹冬《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反思、突破及成就》,《前沿》2007年第1期16. 刘军《试论邓小平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17. 程又中《邓小平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观》,《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1期18 焦贺娟,林志友《论毛泽东、邓小平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超越》,《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19. 高继文《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自己的路—邓小平论苏联模式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东岳论丛》1999年第11期20刘惠敏《中国在现代工业化实践中仿效“苏联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学术交流》2003年第12期21. 孙成武《“以苏为鉴”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22. 徐南《“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端》,《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专刊23. 郭毅《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24. 田其治《苏联模式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2004年第1期25. 唐文彰姜红明《苏联模式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学刊》2001年第9期26. 钱凡《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1年第1 期27. 李晓勇《模仿、质疑、超越—苏联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天中学刊》2006年第1期28. 南竺雁何爱农《超越苏联模式:一个时代的课题—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意义》,《理论探讨》1994年第3期。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完整word版)苏联亡党亡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亡党亡国的综合原因,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有经济原因、民族政治原因;有外因、更有内因。
1. 苏联模式带来的的弊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权,这个特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
苏联成立之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小农经济明显占主体地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
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官僚阶层腐败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人民群众看到苏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而政治不民主,学术言论不自由进一步导致人民对苏联共产党失望。
2. 领导人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苏联的解体,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在实行民主化时,他极端急躁,从权威的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从极端集中化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过渡。
意识形态也是苏联国家和社会的主要支柱之一,因此任何大的改革都要意识形态基础,这正是戈尔巴乔夫的弱点,虽然他提出过"新思维"的口号,但是却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新思维。
3. 苏共薄弱的党组织建设这也是苏共失败的重要原因。
党组织建设薄弱,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低下,不能发挥先锋作用,使苏联共产党失去了保卫自己、推进事业的组织力量。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更是出台了不允许在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法律,结果造成基层组织大幅度萎缩,失去了群众基础。
许多干部和党员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迷失了方向。
4.错误估计民族关系发展状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苏联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前景过于乐观。
浅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失败的历史教训
浅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失败的历史教训2008-03-26 10:35:35| 分类:学术文章|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2006年是苏联帝国瓦解15周年,也是苏共20大50周年祭。
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弊端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苏共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须重视理论创新。
他认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
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
其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到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对列宁著作教务式的解读和引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的思维模式,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无法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
二、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列宁时期曾不断调整经济决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斯大林上台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无法得到改善,社会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赫鲁晓夫上台后急躁冒进,违背自然条件盲目开荒,人民怨声载道。
勃列日涅夫时期继续延续斯大林的经济模式,到其执政末期苏联经济已呈衰退之势。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也曾试图改革经济增长模式,但也未能摆脱僵化的体制。
三、政治上实行专政集权,官僚腐败,执政体制问题突出苏联社会的特权阶层产生于斯大林时期,最终形成于勃列日涅夫时期。
战争年代为了稳定干部队伍采取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在战后继续得到巩固。
赫鲁晓夫曾通过加速干部队伍流动性的方式以消灭特权,结果却适得其反。
苏联模式的理性反思及我国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苏联模式的理性反思及我国对苏联模式的突破苏联模式是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一个重要范本。
在苏联模式的指导下,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相继建立并发展起来。
随着苏联解体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对苏联模式进行理性反思,并探讨我国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我们需要理性反思苏联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苏联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将社会主义理念融入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之中。
通过国有化、集体化和计划经济,苏联成功实现了对生产力的有效整合和控制,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苏联模式也注重了社会公平和福利制度建设,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
这些都是苏联模式的价值所在。
苏联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集权化和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导致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僵化和效率低下。
政治体制过度集权导致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盛行,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创新力。
苏联体系对于个体和群体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抑制,也成为了苏联模式的一大弊端。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困境。
我国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取消计划经济体制,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生产力和创新的释放,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与苏联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重视市场配置资源和激发社会活力,实现了经济制度的转型。
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和改革。
建立了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制度,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对于苏联模式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民众的参与和政治权利的保障。
我国在社会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文化繁荣,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培育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公民道德,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对苏联模式的理性反思及其突破,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
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引来纷纷质疑。
辩证分析并总结苏联模式的成功与失败,提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苏联解体已有20年之久,但对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却是学术界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一大课题,且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密切关系,我国也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各方面的对比和反思。
在一段时期内,学术界充斥着这样两种声音:一种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认为苏联模式早已失败,是一条死路;另一种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苏联模式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
如若要对苏联模式进行准确的研究,我们必须秉承辩证的分析态度,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以寻求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启示。
一、苏联模式苏联模式,通常指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具体方针策略,[1]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下的特定产物。
苏联模式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2]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权制,贯穿于具体体制的方方面面。
经济上,苏联模式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各级党组予以执行,以国家工业化发展为既定目的,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
[3]苏联模式中,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依靠指令性计划来指挥,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和控制,忽视市场和经济规律的作用。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及历史意义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及历史意义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要稳定发展生产力,如果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就会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政权根基。
“苏联模式”以事实告诉我们必须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以便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把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经济体制中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弊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国家需要制度创新。
苏联政治集权化,干部老龄化,组织腐败化,制度保守化。
整个国家丧失了独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丧失了发展活力。
而且,各种无端内耗,伤害了人才,浪费了资源,严重扼杀了社会主义的生机。
因此,苏联教训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立起以民主法制和经济公平竞争为内涵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制度,以保持长久活力、不断更新能力和奋发向上的凝聚力。
否则,不需外敌侵害,仅自身的老化、衰退和自残就足以导致亡国。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党的变质是社会主义制度最大危险。
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特性是共产党先进性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民主的当家作主地位的有机统一。
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最重要是是否代表人民执政。
党的变质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异化,导致国家变质而消亡。
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教训正是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革新”党向削弱党、取消党的方向发展,使国家和社会失去了凝聚力量,导致社会混乱,最终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引言: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
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我国作为仅存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面临全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汲取苏联及苏共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显得必要且紧迫。
一、苏联兴盛的经验1.国家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是落后国家快速发展的捷径苏联成立之前,沙俄工业基础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经济薄弱,且科学技术远远落后美国。
综合国力孱弱,虽有数百万陆军,但枪支都不能配发完全,一战及日俄战争的失败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
也许正是这些惨败促使苏联人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的制度下,集中全国物力,使用国家力量,史无前例地大规模规划国家发展前景,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短短十年,就使苏联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击败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工业基础。
苏联初期的计划经济取得空前成功,与同期欧美自由经济的大萧条对比鲜明,使欧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甚至有美国记者回国后宣称在苏联看到了行得通的未来。
苏联的发展之路,是将国家力量充分运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
这种方法为我国所用,在建国初期完成了从没有重工业到初步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建立起了日后改革开放依靠的工业基础。
美国罗斯福新政,也是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力量监管、干预经济生活,使美国率先走出了席卷欧美的经济大萧条。
可以说,国家干预、参与经济已经成了发达国家拯救危机的法宝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离苏联模式走出历史困境(一)——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再思考崔文一(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09110004 江苏南京210095)摘要:前苏联由于过度的集权僵化,最终丧失了社会主义社会应有的活力。
中国目前也面临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性困境。
如何挣脱这一历史困境,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远离苏联模式和借鉴新民主主义理论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历史性困境苏联模式新民主主义专制制度现在,中国处在巨大的困境里。
主要表现是政治制度的过度集权,缺乏民主运行机制和运作现代民主政治的思想意识,过度的官僚化和官本位已经成为中国自身发展的最大阻碍。
与经济制度改革不相配套的现行政治制度造成了许多社会、经济、文化和民生问题,但是执政者又不得不使用这样一套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
执政者在这一困境中深知现代民主政治的可贵性和重要性,但改革又无从下手,因为其自身所使用的权力制度已经是限制了自身,是自身的掣肘。
之所以称其为“历史困境”,是因为他不是一时、一地、一党所面临的困境和责任,应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文化和制度,以宽容、理性和理解的心态来进行反思,在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中寻求历史性的突破。
一、历史困境的实质这一困境的本质是超出当前历史阶段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与中国历史上几千年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形式上的重叠,以工农阶级为主体的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政治体制——无产阶级专政,陷入了中国几千年专制主义政治的历史惯性所设置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渐渐地被从坟墓中爬出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和思维惯性渗透和同化(给人以类似“借身还魂”和“鬼附身”的感觉),成其傀儡。
表面上是人民代表的民主代议制、民主集中制和工农民主专政制度,实质上是容易走向——当然,不是说我们已经走向,我们一直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努力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的统一战线制度,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等等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些——一党专权的专制制度。
如果我们不能警惕和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就会产生表面是无产阶级的民主专政,而内在最终被封建专制集团和少数精英阶层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统治所取代。
最终,民主的背后总会有专制的阴影,产生制度性的自卑或不自信,以及产生诸多制度性忌讳,实施舆论压制和思想操控。
当前的中国仍然需要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时期反对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等未完成的历史任务,根治文化制度上的全民腐败趋势。
不照搬,不模仿,谨记前车之鉴和别国经验,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维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
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具有先进的理论和坚强的领导,才能在和平和稳定中突破这一历史性困境。
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在战争岁月统一中国、解放人民,而且能够在和平岁月领导改革、发展生产力。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很可能会进入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和相互兼并的混乱局面,那时候外来势力会再次入侵分割中国。
二、历史困境的由来(一)中国特殊的历史和国情造成这一困境和实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特殊国情。
中国具有长时期的专制统治传统,而且这一传统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民族人格、社会建构和生产方式等方面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和加入了巨大的历史惯性,使现代中国也很难克服,在被动中陷入了这种历史困境。
历史上的中国在殷周之际有一次“绝地天通”事件,自此中华文化从神本位转向了人本位,政治权力趋向集权专制⑽。
在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政治上的集权专制趋向定型,并且被制度化,自此之后,皇权和官权的无上权威直接影响了以后的思想文化和民族人格的发展演变。
另外,中国文化在人性善恶、公私权利上的认识错位,在民族人格上种植了一种自私、伪善、奴化和痞化的民族劣根。
⒁所以,这样的文化和政治——当然在这种文化和政治背后还有许多深远的、生成这种文化和政治的因素,诸如地理条件、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种特性等等——塑造了这样的民族和国情,紧接着,这样的民族和国情又离不开这样的文化和政治。
于是,形成了无限的恶性循环。
如果是中华文明是完全的封闭自系统,中国最终会只有“天下”观念,而无“世界”意识,那么自身的文明很可能走向腐败灭亡。
⑾幸运的是,命运多劫的中华民族在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和异族入侵向其生命里注入新鲜的血液,例如佛教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蒙满等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以及近现代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的武力形式敲开落后封闭的大门。
⒀因此,就会出现近现代的许多执政者以国情和民族尚未开化等诸多理由拒绝以彻底、激进的方式去模仿西方民主政治和三权分立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必要的、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国民党一党代政或一党专权又似乎不可避免,但过度的专权又使国民党政府灭亡,蒋介石政府没有按照孙中山先生民主宪政的三个阶段来进行完善的实施。
清末最后十年,清政府错失君主立宪的最后机遇,导致王朝的灭亡。
因此,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又要走出中国国情,从中可以看出民主共和既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是一个历史辩证法的过程,但重点在于,一定要走出中国国情。
(二)近现代的世界政治和马克思主义的特殊发展走向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近现代的世界政治和马克思主义的特殊发展走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在早期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的时代,这一理论是为当时具有先进生产力的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
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而且是多国的共同革命,所以才有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必要。
但是,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之中,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其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在相对的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之下,有效地借鉴了马克思的思想——特别是《资本论》的思想,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渐进式的调整和改良,不断地实现资本利润的社会化公平分配和实现了生存权利的相对平等,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化过程之中使得资本主义得到长足发展。
⑿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十分忌讳马克思的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言论,但是资本主义世界却在悄无声息中渐渐地听取马克思的意见。
这就是西方民主的特色。
而与此相对照的是,马克思主义传到了沙皇俄国的土地上,列宁在俄国这样一个少数大城市聚集无产阶级而广大农村拥有大批农奴生产力的国家进行了大胆而卓越的尝试。
他相信在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能够在落后的东方国家率先展开,并且在一国取得成功,能够建设出社会主义新国家。
于是,列宁主义诞生了。
必须看到,在内外交困的俄国,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和苏维埃制度的确是最好的出路。
但是,也必须看到的是,列宁在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积累和民主法治的政治文明建设过程的国家里,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阶级、政党和国家行将消失之前,由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代理国家政治的论述直接超前的应用在当时的苏联身上。
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历史错位——但不是不可以调整,也不可避免苏联民粹主义、学理教条主义、封建专制主义和大沙皇俄国的军事扩张主义的影响和渗透。
于是,列宁的建党原则民主集中制——工人民主制,但在斯大林时代,集中压倒了民主,党内民主被破坏殆尽;列宁坚持的党代会年会制度也被破坏,平行于中央委员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专门监督中央委员会,避免和限制中央委员特别是总书记滥用权力,也最终隶属于中央委员会。
同时,他离世之前也未能阻止斯大林走向权力的顶峰,未能阻止后者在以后制造的悲剧和错误。
同时,列宁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政党政治的常规,没有采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样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
⑸于是,在苏联后期意识形态僵化,法制缺失,官僚集权使社会严重僵化,社会发展停滞,改革紊乱无序,人民在艰辛的生活中散失了对苏联共产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希望。
⑹(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苏联模式的关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列宁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虽然在那个时代,我党早期的建设者们还不能意识到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到底有多大区别,但是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俄国作为一个同样落后的东方国家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是对中国的巨大鼓舞,他们看到了中国跟随俄国进行革命的许多相同条件,但是还未意识到两者国情的不同,与此相对应两者在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时应具有的不同。
其实,中国完全可以从苏联那里取经——取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经,但不一定按照他的路线走,完全按照自己的历史国情走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但是,当时的许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只知道盲目崇拜、教条模仿和照搬照抄,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况且苏联的沙文主义和输出革命式的援助也不允许不按照他的路线走。
这时,中国出现了一位思想独特又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伟人,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把握得最为准确,他以苏联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暴动相反的革命方式——农村包围城市来领导中国革命,他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
所以,诞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而且,这位伟人在其一生之中都一直在思考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关系,既要学习和模仿苏联老大哥,又要尽量避免其弊端和错误。
但稍有不慎,就会在主动模仿和被动参与时犯下被模仿者本来就具有的错误。
对于这个革命的逻辑来说,既要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验开始,又要不断挣脱苏联模式,方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入其相同的厄运,但是,有时候又很难避免,因此,在这其中,历史的命运又总是让人唏嘘感叹。
走出中国自己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经典的理论实践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最大成果就是新中国的诞生。
实际上,只要可以规避苏联模式的弊端和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完全可以顺利成功的。
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深刻认识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特殊性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建立了成熟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既不同于旧的民主资本主义革命,也不同于新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针对中国特殊的历史国情——没有经历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又不具备充分的条件,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国内国外的历史事实都不容许——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过渡阶段。
在1936年,中国共产党发出《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倡议,这一建国方案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政权理论上已经完全走出苏维埃政权模式。
按照当时毛主席的设想,中国不急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要经历一个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等到时机成熟时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且他还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