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马原课实践教学大纲

马原课实践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和《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了规范社会实践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特制定本大纲。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实践教学,属于“原理课”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分析、解决社会和人生中的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能够让学生理解到“学好原理,终身受益”的涵义。

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要价值的认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学时“原理课”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课下准备与课上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由任课老师进行课堂布置,学生自愿结组,课下准备、完成,并于最后的实践课进行统一展示。

“原理课”为48学时,3学分。

以一门课程的一个学分至少保证要社会实践教学2课时为标准,该门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为6课时,“原理课”的总课时为42+6。

对于实践的6学时大体作如下分配:实践动员1学时,实践展示4学时,实践总结1学时。

三、具体实施步骤和阶段1、动员阶段第1周进行动员,使每一个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和考核方法,以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分组准备阶段第2周为学生自愿结组阶段。

每个自然班分3-4个小组,约8-10人一组,自行结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兼任通讯员,主要负责本组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进行,并定期与老师沟通,让老师掌握该组的进度和完成情况。

3、选项阶段第3-4周小组成员经过初步收集资料,集体商讨确立本组要选择的项目,最好用备选项目,但经过任课教师许可,也可自定选题。

为防止有些题目选的组太多,而有些没人选,任课教师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如在一个上课班中,规定某个自然班只能在某几个项目中进行自由选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活动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活动方案

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实践活动方案科目: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班级:2021级专业:行政管理组织领导一:活动背景 ---------------------1 二:指导思想 ---------------------2三:目的意义 ---------------------2 四:活动主题 ---------------------2六:方法步骤 ---------------------3七:实践实践 ---------------------4八:实践总结与启示---------------------4组织领导一:活动背景在我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开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致使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还能通过调查,使同学们把课本的认知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也给大学生提出创业前的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

二:指导思想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培养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充分发挥创业培训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的助推作用,实现“培训促创业,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目的意义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及在创业遇到的困难。

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情况,为开展效劳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公益活动奠定根底,促进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信创业、科学创业、成功创业。

四:活动主题: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六:方法步骤七:实践时间:2021年11月25号八:实践总结与启示。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立志报国、明辨是非、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重要基础课程。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于马原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马原课外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制定学习计划。

针对马原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周学习的章节和内容,每日学习的时间安排等。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 提供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马原课程,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课外阅读资料等。

同时,可以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提供视频讲解、在线答疑等服务,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 组织学习活动。

可以组织马原课程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学术讲座、讨论会等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解,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4. 进行实践活动。

马原课程要求学生要结合实际进行学习和思考,因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参观实地、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进行考核评估。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包括笔试、论文、课堂表现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三、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马原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

四、总结。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马原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马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马原课程,我们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二、实践活动。

1. 活动主题,深入社区,了解群众生活。

2.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0日。

3. 活动地点,XX社区。

4. 活动内容:我们一行十人前往XX社区,通过走访、调查、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

我们首先分成小组,分别走访了不同的居民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

随后,我们参观了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场等公共设施,观察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收集各种资料和信息,包括社区的基本情况、居民的生活水平、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数据。

5. 活动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社区居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家庭条件较好,有的家庭条件较差。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居民存在着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也有一些家庭面临着生活困难和心理压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团结合作的一面,许多居民在困难时都能得到邻居和社区的帮助和支持。

三、实践体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在社区走访中,我们看到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也看到了一些社会矛盾和矛盾的表现。

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决心。

其次,我们也深刻领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

在社区走访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也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团结互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切实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本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一、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原理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原理、方法的理解,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立足“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分层指导、形式多样,注重实效”,通过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完成。

1、课内实践: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实践。

主要形式包括课堂发言、时事热点与理论难点讨论、个人或小组展示等。

2、课外实践:课外实践形式有三大类,每个学生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其中某种形式开展,并完成8个学时的实践任务。

(1)观读心得体会类(个人独立完成,每个计算4学时)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资本论》、《论持久战》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观看《青年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相关电影视频,或者参观思政实践教育基地等,撰写1篇不少于15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或观后感。

(2)调研报告类(小组合作完成,每个计算8学时)自由组合,小组分工完成,每组2-6个人。

小组结合课程学习要求,针对(但不限于)下列实际问题展开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并撰写提交1篇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

A.大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的调查。

B.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研并分析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

马原实践报告活动记录

马原实践报告活动记录

马原实践报告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近年来,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意识形态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马原的核心理论,我所在的学校举办了一次马原实践报告活动。

二、活动内容本次马原实践报告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个人实践和小组讨论。

1. 个人实践在活动开始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然后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撰写一份报告。

我选择了农民工队伍中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访谈多位农民工和查阅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了他们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农民工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2. 小组讨论在个人实践阶段结束后,我们将分成小组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

每个小组由三到五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将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实践主题和心得体会。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互相倾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观点。

三、活动收获通过参加这次马原实践报告活动,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提高了思辨能力通过个人实践和小组讨论,我学会了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善于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问题。

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往往有多个解决方案,而不能简单地以个人意见作为依据。

这种思辨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问题,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宽了视野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与不同领域的人进行交流,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

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中,我了解到了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

这种扩大知识边界的经历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我学会了与不同思维和观点的人合作。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实践教学方案及选题范围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实践教学方案及选题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一、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要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与实际、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把学生直接的生活感受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和锻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和分析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1.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会访谈、社会考察、专题考察、专项课题研究、经典文献阅读、党的重要文献阅读、观看大型专题记录片、拍摄专题记录片、拍摄微电影等。

2.实践教学成果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访谈报告、社会考察报告、专题考察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专题记录片、微电影、阅读笔记、观后感等。

三、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和实施,各学习小组长协助,并争取任课班级所在系领导、学工部门、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

1.教研室根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任务和国内外形势,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确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2.学生按班级分成若干实践活动小组,每组5-8人,设组长1人。

负责组织开展活动,联系指导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3.活动小组应该在课程规定的实践教学专题中选择活动内容,小组成员要经过讨论,确定具体的题目,并认真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申请书”,并获得任课教师同意后,方能开展。

学生选择实践教学内容时,同一专题,在同一个教学班级最多只能接受2个学习小组选择,且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4.各实践小组选题后,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计划表”,任课教师负责审查实践活动计划及实施步骤等,保证每位学生参加1次以上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实践教学手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实践教学手册
教师
评定
成绩
所在
单位
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
实践教学二:经典阅读心得
名称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时间
2015.12.2
导师
胡天祥
成绩
★赵雪茗
经济法七班
20150540703
经典摘抄:“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我们仍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主要
收获
感想
以前感觉做志愿是一件吃力还可能会不讨好的事,经过这次活动,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看到老人们那一刻,看到老人们见到我们时流露出惊喜目光的那一刻,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帛然裂开,酸酸的又幸福着,幸福着自己办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酸酸的是看到老人想念子女时的自然情感,还是那句话吧,愿天下子女,无论多忙,常回家看看。
最后,用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的一段话收尾“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教学三:视频观后感
姓名
赵雪茗
学院
经济法学院
学号
20150540703
名称
观《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有感
时间
2015年11月30日
指导教师
胡天祥
成绩











2015年12月6日,在学校微爱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我们提着水果,饼干拿着会旗和条幅,准时在学校小花园集合,到莲湖区双仁府敬老院去探望老人,尽管是冬季,然而听说了这次活动 ,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参加,希望在这个冬天,为老人们送去一片温暖。

学马克思活动方案小学

学马克思活动方案小学

学马克思活动方案小学
1. 活动目标
- 通过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2. 活动内容及安排
2.1 研究马克思的基本理论
- 定期组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讨论活动,如《资本论》、《宣言》等。

- 设立专题课程,讲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如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

- 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理解。

2.2 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
- 组织学生参观实地,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

-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
活动。

-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3 文艺与创意表达
- 组织学生参加马克思主义主题的文艺演出、朗读比赛等活动。

- 开展创意写作、绘画、摄影比赛等,鼓励学生通过艺术表达
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 设立马克思思想研究社团,提供学术交流和创新思维的平台。

3. 活动评估与总结
- 设立活动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改进活动方案,提高活动
的针对性和参与度。

- 举办活动总结展示,让学生分享活动的收获和成长。

以上是针对小学学生学习马克思活动的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和
内容的组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批判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核心观点。

2. 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 掌握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教学准备:1. 课本《马克思主义原理》。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解(25分钟)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

c.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a.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b.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传播和发展。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接受。

三、讨论与实践(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2. 分享讨论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 实践活动: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社会问题或实际情境,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

四、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有了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后拓展,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马原活动方案

马原活动方案

马原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马原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内容1.思想政治素质测试:通过线上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考察和测试,了解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名师讲堂:邀请马原名师进行讲解,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核心价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3.热点问题研讨:以当前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研讨和讨论,深入探讨问题背后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视频观摩和剪辑:通过对相关视频的观摩和剪辑,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普适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三天,具体时间为XXX年X月XX日至XXX年X月XX日。

四、活动地点活动地点为学校大礼堂或线上平台,具体地址待定。

五、活动对象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全校所有学生,特别是马原课程正在学习的同学,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六、活动形式本次活动由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具体形式安排如下:1.线上测试: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测试。

2.名师讲堂:在大礼堂或线上平台上进行。

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同步观看。

3.研讨会:由老师带领,线下或线上参与均可。

4.视频观摩和剪辑: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通过网络观看或剪辑相关视频。

七、活动效果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同时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相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马原活动方案

马原活动方案

马原活动方案活动背景在当前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

为了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我们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文化活动。

活动内容1.首先,在学校图书馆内设置“马原知识竞赛”活动。

在课程结束之后,向全体学生征集参赛选手,设立初赛、复赛等多个环节,最终确定获胜者。

活动期间将注重宣传马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于学习马原的意识。

2.聚焦大学生的书法天赋,在“书法·马原”活动中,邀请爱好书法的学生写下与马原有关的书法作品。

整个活动周期为两周,结束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颁奖。

3.举办“马原人物讲座”活动。

邀请国内知名的马原专家,向学生讲解马原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以及实践应用。

活动结束后,邀请专家为学生答疑解惑,增进对马原理论的了解。

4.在学校内部举行一次跨学科的“马原文化展览”。

届时邀请多个院系参与,展出自己的马原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诗歌、绘画、漫画、音乐作品等。

活动旨在展示马原元素的多样性,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5.“马原电影展映”活动,旨在通过电影的形式向大家展示马原的理论内涵。

我们将邀请马原有关影片的导演、演员等嘉宾,与学生互动交流。

活动结束后,将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考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活动意义本活动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提高人文素养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增强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提高大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学校规划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而马原作为重要的人文科目,其含义和价值和作用应该为广大同学所了解。

通过本次文化活动,学校将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导向,塑造大学校园中的中华文化氛围,使大家了解和接受马原的精神内涵,增强对于马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结束语通过本文化活动,学校将起到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为学校内部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交流环境。

马原实践教学方案

马原实践教学方案

马原实践教学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经过实施实践教学,把理论与现实更具体的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时间安排: 3月——4月课时安排:本课程总课时为52,理论教学课时40,实践教学12课时实施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由于学生人数多、经费、时间、安全等问题,坚持就近就便、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的原则;学生发挥个性与团队共同努力的原则。

实践内容:《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采取1+X的形式。

其中:1为必选实践形式。

主题为“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即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等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解说,以严密的逻辑和透彻的说理,展示“原理”的魅力。

在书面报告的基础上,以课前一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课堂5分钟的口头汇报。

X为任选形式。

包括:一是读经典悟经典。

任课教师指定学生课外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字数2500左右。

二是调查参观。

教师根据“原理”课程内容提供若干主题模块,(学生也能够根据情况自行选题,但须任课老师同意。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写调研报告,字数2500左右。

三是哲学典故微电影制作评比活动。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某一哲学典故制作视频进行评比。

四是辩论活动。

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中的某一主题、论点等,进行正反观点论战。

团队组合:6-10人一组,不能跨班组合。

每位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文章书写者、课件制作和演讲者、素材收集者、影像拍摄者等等。

组织形式:1、社会调查;(能够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2、主题活动——课堂讨论、辩论;3、微电影播映;作业形式:1、调查报告;2、课堂讨论或辩论;3、制作课件;4、微电影制作;5、发表观后感;等等。

马原活动方案

马原活动方案

马原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其思想意识和政治意识,培养其坚定的革命信仰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计划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具体计划如下:
阶段一
时间
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15日
内容
演讲比赛
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竞赛性演讲,鼓励学生参加。

选题讲解
选定几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和解读。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主题,开展小组讨论和研究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

阶段二
时间
2021年10月16日至2021年10月31日
内容
观影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电影,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践活动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社会实践中落实其实践意义和价值。

学科竞赛
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竞赛,考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

为了评估本次活动的效果以及未来改进方向,将采取以下评估措施:
反馈调查
对于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于活动的评价和反馈。

活动记录
对于每一个活动环节都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评估活动的实施效果。

效果总结
对于活动进行总结和效果评价,从中汲取有益经验,为未来类似
活动做好准备。

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深
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建设更加美好的社
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力的思想支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社科部原理与概论教研室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如下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1、制订本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一)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二)时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一、制定本方案的依据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本方案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概括出来的,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只有老老实实读原著,原原本本悟原理,才能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实践教学安排(一)内容实践教学主题围绕“经典阅读”展开,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见附件一)。

学生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思考。

(二)时间与进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贯穿整个学期。

任课教师可结合理论教学安排指导学生研读。

课程结束前提交读书报告。

(三)组织与形式1、教师在开学初对每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建议10人一组),小组成员围绕选定经典文本各自撰写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学期末小组成员围绕一学期以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特别是对经典文献阅读的感受、困惑、收获等,共同讨论写作完成一份《读书小组期末“经典阅读”总结》,字数不少于20XX字。

2、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班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每学期末向教研室推荐优秀实践论文(读书报告)若干篇。

(四)考核与评价1、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论文(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读书报告进行认真批改。

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成果的过程和质量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实践教学经典文献阅读评价标准A:(90-100)对文章理解准确,表达流畅;B:(80-90)对文章理解较为准确,表达清楚;C:(70-80)对文章认真阅读,理解不全面,表达不清楚;D:(70分以下)阅读了,但没有理解;E:特殊给零分,所写内容和布置作业没有任何关联或其他。

概论课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

概论课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

概论课实践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概论课实践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概论课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计划开展一次概论课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探索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三、活动目的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地址]六、活动对象[具体班级或专业]七、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主题和目的,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

2. 联系活动地点和相关单位,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3. 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如调查问卷、宣传资料、摄影器材等。

4. 组织学生报名参加活动,进行分组和分工。

5. 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使他们了解活动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八、活动内容1. 社会调查: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调查内容可以包括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环境问题等。

3. 主题演讲:学生根据调查报告,进行主题演讲。

演讲内容可以包括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现状、原因、影响和对策等。

4. 交流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调查经验和心得体会。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等。

九、活动要求1. 学生要认真参加活动,积极参与调查和讨论,按时完成任务。

2. 学生要遵守活动纪律和要求,注意安全,不得擅自离队。

3. 学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得争吵和打架。

4. 学生要爱护环境,不得乱扔垃圾。

十、活动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调查态度、数据分析能力、演讲水平等。

2. 学生的调查报告和主题演讲,包括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创新性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一)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地球年龄大约有45亿年以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而宇宙万物是相互作用的,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

如滴水穿石,岩石风化。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大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就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应答能力。

如含羞草、葵花向日。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三) 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

如狗对人行为的模仿,海豚做算术表演。

举例说明互动教学结合提问图表总结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提问】高等动物真的会做算术题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动物能进行各种表演,这是驯兽师长期训练的结果,动物按驯兽师指令做就有食物吃,相反就受皮肉之苦。

所以,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只是适应周围环境的本能反映。

(四)人的意识大约在300万年前诞生了人,有了人才有了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狗之类的动物是没有意识的。

展示图表,便于学生理解:反应特性物质滴水穿石刺激感应性细胞膜含羞草感觉心理大脑动物表演人意识人脑万有引力定律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无机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挂图说明教师总结(1分钟)展示漫画,便于学生理解:漫画中的人在画鬼,他比照的是什么?有公鸡、锯子等,我们看鬼的牙齿分明是锯齿、鬼的手分明是鸡爪。

很多西方人信仰上帝,上帝的外貌酷似西方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所以说,离开了客观事物不会形成鬼神观念,这句话是对的。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不过鬼神等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活动方案
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班级:2012级
专业:行政管理
组织领导
一:活动背景 ---------------------1 二:指导思想 ---------------------2三:目的意义 ---------------------2 四:活动主题 ---------------------2六:方法步骤 ---------------------3七:实践实践 ---------------------4八:实践总结与启示---------------------4
组织领导
一:活动背景
在我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致使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还能通过调查,使同学们把课本的认知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也给大学生提出创业前的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

二:指导思想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培养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充分发挥创业培训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的助推作用,实现“培训促创业,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目的意义
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及在创业遇到的困难。

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情况,为开展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公益活动奠定基础,促进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信创业、科学创业、成功创业。

四:活动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六:方法步骤
七:实践时间:2013年11月25号八:实践总结与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