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统计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探究新知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
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
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
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
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
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
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学生观察统计表
完成两个单式条
形统计图的绘
制。
学生思考老师的
问题,自主探究
完成复式条形统
计图的绘制
学生展示统计
图。
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使学生认
识复式条
形统计图,
体验数据
的收集和
整理过程。
从
更高的角
度认识
纵
向复式条
形统计图,
体会新旧
知识的联
系与区别,
使学生在
观念和知
识上达到
提升。
巩固提高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发
挥学生的
观察力和
想象力,使
学生感受
到我国人
民的生活
水平在不
断提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认识“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难点: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
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要想知道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我们就要进行统计,我们国家还专门制定有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条……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2)表示数据。
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我们组是用图示来表示: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天数我们组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3)分析数据。
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后面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楚?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用图表统计数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让学生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2.学会用图表统计数据。
三、教学难点1.通过数据制作图表;2.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统计表范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数据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统计”。
2. 讲解1.引导学生认识统计的概念,即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
2.同时介绍常用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表格等,并讲解如何制作这些图表。
3. 练习1.让学生分组,根据给出的数据制作相关的统计图表。
2.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锻炼数据分析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2.自行收集一组数据,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3.记录一天中某一活动的数据,并制作相应的统计表格。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统计这一话题展开,通过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安排,谢谢!。
四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
学习启蒙老师的爱国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深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以学生自学为主,对于一些难懂得字、词,教师要适当讲解,讲解有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本文。
在读、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圈圈、画画、做旁注等形式,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时间: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忆你的启蒙老师,谈谈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2、本文作者写下了怎样的回忆,是为了表达什么?二、自学本文:1、思考:(1)“我”为什么难忘启蒙老师?(2)本文哪几段是写回忆往事?回忆了小学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情?(3)这些事情表现了启蒙老师的哪些品质?(4)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道理。
A、“宽严之间”指什么?(老师对各门课的要求很严,但对日语课特别宽松)B、从“宽严之间”领悟到什么道理?(对日本侵略者不能屈服,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2、讲解:(1)1942年,沦陷时期(2)学校所处的位置。
3、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句子,再把它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句子的意思不变。
4、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的。
三、联系自己,谈谈启蒙老师的几件事情。
1、请同学们谈谈。
要求:有条理、有中心、重点突出、语句通顺连贯。
2、把这些写下来,并认真修改3、教师巡视指导4、同学之间可互相交流欣赏。
作业设计: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好吗?板书设计:17、难忘的启蒙组织抗日演讲爱国之心沦陷时期启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抵制日语课严谨治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24文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24文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将法制教育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准备1.课件2.教学视频3.数学教材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法制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规范作用。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数学内容,并提出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数学知识讲解与法制教育结合1.教师讲解数学知识,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2.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入法制教育,如讲解数学公式和法则时,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法制教育中的运用。
案例1:小明在商店购买商品,商家多找了他10元钱,小明应该怎么办?案例2:小华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应该如何处理?第三课时:课堂讨论与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教师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1:设计一份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海报。
实践2:编写一段法制教育小故事,分享给同学们。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谈谈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制观念。
五、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向家长宣传法制教育,让家长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知识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纪守法。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收获知识。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能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
四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
四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的联系,认识到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学与法制的关系2. 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案例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制问题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制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法制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制问题。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法制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数学与法制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数学在法制建设中作用的思考。
2.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具体的法制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制问题。
4. 实践操作:教师给出实际法制问题,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解决法制问题时数学知识的运用情况。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法制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法制问题。
2.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并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解决实际法制问题,并能够进行总结和反思。
七、教学资源1. 数学教材和法制教育教材。
2. 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学生的解题过程。
3. 纸和笔,供学生做笔记和练习使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数学与法制的关系,分析具体法制案例。
2.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制问题。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统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统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观念。
3. 引导学生体验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
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2. 数据的整理3. 数据的描述4. 数据的分析教学重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2. 统计方法的运用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统计图表3. 实际问题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知识,激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呢?二、新课讲解1. 数据的收集- 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收集数据。
2. 数据的整理- 讲解数据的整理方法,如分类、排序、编码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整理数据。
3. 数据的描述- 讲解数据的描述方法,如图表、文字、数字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描述数据。
4. 数据的分析- 讲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如比较、推理、预测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数据。
三、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全班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强调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统计数据,尝试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统计
2013—2014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统计1、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学会简单解释统计的结果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处理办法,发展统计观念,激发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在提供的表格里准确地制作统计图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能锻炼学生的统计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统计可以为生活服务,从而更好地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门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条……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七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1、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习过什么统计图?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我们学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
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生交流生:身高情况,收入的增长,学校学生数的增长......可以清楚地看出具体项目的数量多少情况二、教学新课1、观察比较,合理选择2、制作两幅统计图师:两种统计图各有优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分别读第97、98页上的两份统计表,读完后思考、讨论:它们分别用哪种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2)、仔细观察横轴,其实教材已经给了我们暗示:图一横轴下的一月、二月......对着的是一根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图二横轴下的北京、南京......对着的是格子,可以画直条,所以画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调查与统计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活动,整理数据。
3.能够运用图表展示数据,并能够读懂图表。
4.通过统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调查与统计的基本概念。
2.数据整理和展示。
三、教学难点1.理解统计的概念及其意义。
2.运用图表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实物物品等。
2.学生准备:笔、本子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统计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统计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1.什么是统计?2.统计的意义是什么?3.如何进行数据的调查和整理?3. 活动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在班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2. 教学内容1.数据整理的方法。
2.如何制作简单的图表展示数据。
3. 活动设计让学生根据上节课的调查结果,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饼状图展示数据。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统计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图表展示。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活动,并整理数据,制作图表。
八、板书设计•统计的概念•数据调查与整理•图表展示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的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统计及法制教育教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 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 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 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1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案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 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
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参与 意识,,进一 步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 系。
使学生能根据 统计图表中的
流
数据回答一些 简单的问题。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
题
完成统计图并回答 问题,全班交流汇 报
通过练习,使 学生进一步体 会统计的意义 和作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 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 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
借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学生观察统 计表
完成两个单 式条形统计 图的绘制。
学生思考老 师的问题, 自主探究完 成复式条形 统计图的绘 制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2)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学与生活(1)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第二章:数学与法律(1)了解数学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证据在法律诉讼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数学与法律关系的思考;(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新课:(1)讲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法律领域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逻辑思维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2. 案例素材:收集与数学和法律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教学演示;3.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如证据的计算、概率的估算等。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就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数学竞赛、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数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四年级上册《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统计的概念:统计学、统计数据、统计表、统计图等。
2. 数据的收集:调查方法、数据整理方法等。
3. 数据的表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等。
4. 数据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5. 实际应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表示与分析。
2. 教学难点:数据的表示方法、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验统计知识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统计学基础知识、相关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3. 教学场地:教室。
4.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统计图模板等。
六、教学进程1. 统计的概念(2课时)1.1 引入统计学概念,讲解统计数据、统计表、统计图等基本概念。
1.2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统计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课时)2.1 讲解调查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数据。
2.2 教授数据整理方法,如分类、排序等。
2.3 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
3.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4课时)3.1 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等表示方法。
3.2 教授数据分析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3.3 学生通过实例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
四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律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学与法律的关系2. 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案例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4.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5. 总结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数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其中的运用。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法律案例资料,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2. 准备数学工具,如计算器、纸张等,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3. 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数学与法律的关系,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法律案例,如财产分割、身高限制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数学知识的运用,如比例、计算等。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实践操作】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的法律问题,如计算税款、测量土地等。
2. 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法律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查找相关的法律案例,分析其中的数学知识运用。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数学在法制建设中作用的小论文。
六、教学章节:数学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日常生活中涉及数学和法律的案例,如购物找零、签订合同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23文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23文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23文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
教材给出的三组图形是根据两组对边是否平行来进行分类的,教材主要是对A组和B组进行研究。
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适时安排了一些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四行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教法、学法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有目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课——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1、激趣导课出示各种四边形: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
(板书:四边形分类) 这样,赋于数学知识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
2、探究新知(1)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
“观察-比较”是现代科学探索中常用方法。
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比较。
使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建立了丰富的表象。
(2)小组合作。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统计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统计教学设计(集体备课)416《统计》单元教学计划(第一稿)一、本单元知识框架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有关统计的内容,都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的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但学生已掌握了相关单式统计图的知识点,对于复式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习不是一个难点,关健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图,并认识统计的作用。
四、单元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制作折线图及条形统计图。
六、单元评价要点---------→------------→1、绘制纵、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节一、根据四(2)班借书情况统计表,回答下面问题(1)四(2)班借()书的同学最多。
(2)借故事书和连环画的共有()人。
(3)四(2)班借()书的同学最少。
(4)借漫画书的有()人。
(5)借故事书的人数是连环画的()倍。
二、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颜色八、教学设计:1、纵向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例1。
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新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知识、小组合作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
在统计表中填数,在统计图中画条形图来表示数据。
策略选择: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整个统计过程从而获得新知。
二、教学过程:预设的学习材料与教学途径预设的学习活动与备设活动每个环节效果自评(一)创设情景,收集原始数据,引入统计。
(出示“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气球。
)1、谈话: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这个愉快的节日,老师打算去买一些气球送给大家,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老师该怎么买?每种颜色的气球分别要买多少?你们能给老师想办法吗?2、收集原始数据: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3、用什么方法把收集到的数据记录下来?4、汇报得出一些常用的整理记录方法。
5、教师报,学生进行记录。
6、比较:哪种记录方法比较简单?7、小结: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加简便、清楚。
今天我们记录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全班交流,得到一些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名学生上来进行记录,其余学生在纸上进行记录。
通过创设“六一儿童节”购买气球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用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整理,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不同的体验。
(二)1、(出示统计表):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1)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
(2)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出示统计图):我们不光可以把结果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去。
四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计划平坝县逸夫小学教师杨绍萍一、班级情况分析1、班级简况: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M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
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
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
这对本学期的教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
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
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发影响周围的同学。
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
这个学期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是本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差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案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身高情况,收入的增长,学校学生数的增长......
可以清楚地看出具体项目的数量多少情况
二、教学新课
1、观察比较,合理选择
2、制作两幅统计图
师:两种统计图各有优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分别读第97、98页上的两份统计表,读完后思考、讨论:它们分别用哪种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
(2)、仔细观察横轴,其实教材已经给了我们暗示:图一横轴下的一月、二月......对着的是一根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图二横轴下的北京、南京......对着的是格子,可以画直条,所以画条形统计图。
......
3、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有关”降水量“的常识。
(1)、师:现在你能把这两题用合适的统计图画出来吗?
(2)、交流:图一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指出:当连出的线很陡时,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很大。
这张图里的八月和九月降水量就相差最多。
当连的线不怎么陡时,就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不大,比如说一月和二月。
从图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老师适当补充)
(3)、校对填写制图日期:有明确统计时间的,一般取后面的一个月;没有明确统计时间的,可以填现在的时间。
学生分小组讨论
交流:(1)表一用折线统计图,因为更能清楚地看出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二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
学生制作统计图并校对
学生口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师:谁能说出”五岳“是哪五个?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把表格中的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你认为画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师:那就请同学们在书中画一画。
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观察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
师:想一想,把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这张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特殊吗?(纵轴上带曲线)说说这是为什么?
完成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估计2001、他们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有多少元吗?
指出: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做一些预测。
学生思考完成,交流统计表中可获得的信息,讨论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学生完成并交流
学生观察汇报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要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要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内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五、作业设计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身边某一方面的情况做一次调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