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技术制作热挫屈致动变频开槽微带天线概要

合集下载

一种圆形开槽微带天线的设计

一种圆形开槽微带天线的设计

一种圆形开槽微带天线的设计介绍:微带天线是一种常见的天线形式,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圆形开槽微带天线是一种具有较大带宽和较高辐射效率的设计。

它由圆形金属基底和中心开槽组成,通过调整开槽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上的工作。

设计步骤:1.选择合适的基底材料:常见的基底材料有FR-4玻璃纤维胶片和PTFE,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

2.计算基底尺寸:根据工作频率和介电常数,计算得到合适的基底尺寸。

对于圆形开槽微带天线,基底的直径应大于波长的四分之一3.设计圆形开槽:圆形开槽是通过在基底中心开一个圆形孔的方式实现的。

孔的直径和位置会影响天线的工作频率和辐射特性。

可以使用天线模拟软件进行仿真和优化。

4.添加微带线:在孔的边缘连接到微带线,微带线的宽度和长度也是可以调整的参数之一、微带线的长度可以根据公式l=λ/4来计算,其中l为微带线长度,λ为工作频率的波长。

5.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和测试,对设计进行优化。

可以调整基底尺寸、开槽参数和微带线参数等,以实现更好的性能。

6.制作天线:使用PCB制作技术将设计好的天线印刷在基底上。

可以选择双面PCB板,将微带线印刷在一侧,然后通过焊接连接到另一侧,形成闭路。

7.测试性能:通过测试,检验天线的工作频率、辐射特性和带宽等性能指标。

8.优化设计: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进行再次优化,进一步改善性能。

总结:圆形开槽微带天线是一种常见的天线设计,可以实现较大的带宽和较高的辐射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基底材料和尺寸,并进行开槽和微带线的优化。

通过仿真、制作和测试,可以获得理想的性能。

这种设计可以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微带天线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

微带天线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

微带天线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
微带天线是一种小型化、轻量化的天线,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
领域。

它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成熟、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在
无线通信、雷达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无线通信领域,微带天线可以用于手机、Wi-Fi、蓝牙、GPS等无线通信设备中。

由于微带天线体积小、重量轻,适合集成
在手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中,能够实现高频率的信号传输和接收。

此外,微带天线的设计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
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其次,在雷达系统中,微带天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微带
天线具有宽频带、高增益、低剖面等特点,适合用于雷达系统的天
线设计。

在航空航天领域,微带天线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等通
信系统和雷达系统中,为飞行器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和探测能力。

除此之外,微带天线还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汽车电子、无人
机等领域。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带天线的应用领域将会进
一步扩大,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微带天线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不仅在现有的通信、雷达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新兴的领域中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因此,对微带天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带天线的小型化技术研究

微带天线的小型化技术研究
接地板开缝小型化天线
小型化折合微带天线
开缝和开槽通过电流弯曲增加天线的等效长度 电流的弯曲会使交叉极化电平增加 一种能有效增加天线的有效长度而不增加交叉极化的方法就是采用折合贴片
小型化折合微带天线
贴片单元不再位于一个平面上 向上或者向下弯曲成一定的形状 不会出现纵向的电流 交叉极化电平降低到20dB以下 天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降低了37%。
引言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微波集成技术和空间技术迫切需求低剖面天线 微带天线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能与载体共形 易于制造,成本低,易于集成 便于实现圆极化、双极化和双频段
小型化 多功能 高性能
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集成度低 增益不高 人体特定吸收比(SAR)偏高
添加标题
采用三角形贴片单元,短路探针加载后面积小于常规天线的5%
添加标题
三角形贴片的0场位于 轴距底边 处,与矩形和圆形贴片相比,有很大的调整范围
短路探针的位置愈靠近贴片的周围
添加标题
天线的面积减小的越厉害
添加标题
馈电的位置愈靠近短路点
添加标题
带来制造工艺上的困难
添加标题
对输入阻抗的特性影响非常敏感
设计实例
微带天线的增益和带宽随介电常数增大而减小 天线(b)通过使用较厚的基片来弥补提高介电常数而导致的带宽的下降
两种介电常数的GPS微带天线,工作在同一频率1.575GHz
天线(a)的介电常数为 ,基片厚度
天线(b)的介电常数为 ,基片厚度
短路加载
矩形微带天线开路端电场结构
场分布侧视图
PART 1
微带天线的小型化技术

微带天线——精选推荐

微带天线——精选推荐

微带天线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微带天线英文名称:microstrip antenna定义:在有金属接地板的介质基片上沉积或贴附所需形状金属条、片构成的微波天线。

所属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航空电子与机载计算机系统(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微带天线(microstrip antenna)在一个薄介质基片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方法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或同轴探针对贴片馈电构成的天线。

微带天线分2 种:①贴片形状是一细长带条,则为微带振子天线。

②贴片是一个面积单元时,则为微带天线。

如果把接地板刻出缝隙,而在介质基片的另一面印制出微带线时,缝隙馈电,则构成微带缝隙天线。

目录1.微带天线简介2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3 微带天线的应用分析与设计方法1.微带天线简介2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3 微带天线的应用分析与设计方法展开编辑本段1.微带天线简介1.1 微带天线结构与分类微带天线是近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天线。

早在1953年就提出了微带天线的概念,但并未引起工程界的重视。

在50年代和60年代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真正的发微带天线展和使用是在70年代。

常用的一类微带天线是在一个薄介质基(如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压层)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等方法作出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和轴线探针对贴片馈电,这就构成了微带天线。

当贴片是一面积单元时,称它为微带天线;若贴片是一细长带条则称其为微带阵子天线。

图1所示为一基本矩形微带天线元。

长为L,宽为W2的矩形微带天线元可看作一般低阻传输线连接两个辐射缝组成。

L为半个微带波长即为λg/2时,在低阻传输线两端形成两个缝隙a-a和b-b,构成一二元缝阵,向外辐射。

另一类微带天线是微带缝隙天线。

它是把上述接地板刻出窗口即缝隙,而在介质基片的另一面印刷出微带线对缝隙馈电。

按结构特征把微带天线分为两大类,即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缝隙天线;按形状分类,可分为矩形、圆形、环形微带天线等。

天线原理与设计—第九章微带天线课件

天线原理与设计—第九章微带天线课件

学习交流PPT
21
以得到矩形微带天线的辐射场:
•由上式可得两个主平面的方向函数:
学习交流PPT
9
9.1 微带天线
•取w=1cm,l=3.05cm,f=3.1GHz,计算得到的方
向图:
学习交流PPT
10
9.1 微带天线
矩形微带天线的辐射功率
• 缝隙辐射功率为
• 定义缝隙两端间有一辐射电导Gr,它所损耗的功 率等于缝的辐射功率:
• 于是,辐射电导
学习交流PPT
11
9.1 微带天线

学习交流PPT
12
9.1 微带天线
侧馈矩形微带天线的等效电路

学习交流PPT
13
9.1 微带天线

学习交流PPT
14
Jackson近似公式
•辐射电阻 •频带宽度 •天线的有效高度
9.1 微带天线
•有效口径
学习交流PPT
15
9.1 微带天线
九、微带天线
学习交流PPT
1
9.1 微带天线
• 微带辐射器的概念首先是Deschamps在1953年提出 来的。但是,直到二十年后因为加工工艺的进步, 实际的天线才制造出来。
• 最早的微带天线是Howell和Munson在二十世纪70 年代初期研制成的。
• 近20年来由于微波集成技术的发展和空间技术对 低剖面天线的迫切需求,促进了微带天线快速发 展。
微带天线的基本形式
学习交流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
微带天线阵
9.2 微带天线阵
学习交流PPT
17
9.3 微带行波天线
微带行波天线
• 用各种形状的弯曲微带线,在其终端接匹配负载, 则在线上形成行波。

小型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概要

小型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概要

小型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由于微带天线的尺寸小、成本低、易加工的诸多特点,微带天线在卫星通信及卫星导航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近年,随着多模卫星组合导航技术的发展,可同时接收多个频段信号的卫星接收天线的设计得到了广泛重视。

微带天线多数加工在高介电常数的介质上,这种天线在低仰角性能好,并且带宽较宽,同时具有良好的广角圆极化特性。

微带天线的双频化方法很多,根据不同形状的微带天线,实现双频的方式也不同。

若用单馈点方式实现双频化,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一块贴片,如通过加载或者开槽的方法改变贴片各种自然模的场分布,进而使谐振频率受到干扰,最终实现双频或者多频工作,另一种是使用双层贴片。

但是通常的报道中,双层贴片天线要么加工在不同的介质上,要么加工在同一种介质上时,引入了空气层,使得加工不便,并且增大了尺寸。

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同时工作在GPS的L1(1.575 GHz)频段和RNSS B3(1.268 GHz)频段的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天线通过单个探针馈电,双层正方形切角的微带贴片天线印制在相同介电常数的介质上,与一般的双层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相比,由于没有在两层贴片之间引入空气层,两层之间的介电常数也相同,从而天线的尺寸变小了,天线结构紧凑,更加便于生产加工。

2天线模型2.1单馈点圆极化双频微带天线单馈点无需任何移相网络和功率分配器就可以实现圆极化辐射。

他基于空腔模型理论,利用两个辐射正交极化波的简并模,并在腔体内引入某种不对称性,以便消除这两个模的简并性。

单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几何结构有(准)方形、(椭)圆形及多边形等多种形式。

图1是单馈点方形圆极化微带天线的示意图。

这种后馈式单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是通过天线基片背面一点馈电,在A型中把馈点F放置在x轴上,在B型中把馈电点设定在对角线上,通过附加简并分离单元△S来解出简并模的衰减。

简并分离单元的符号在A型中取为负(△S<0),在B型中取为正(△S>0)。

一种微机电毫米波天线的制作方法

一种微机电毫米波天线的制作方法

一种微机电毫米波天线的制作方法摘要:一、引言二、微机电毫米波天线的制作原理1.材料选择2.结构设计3.制作工艺三、制作步骤1.前期准备2.制作天线主体3.制作天线馈电部分4.制作天线贴片和接地部分5.集成微控制器及电路设计四、天线性能测试与分析1.测试环境及设备2.测试结果及分析3.性能优化策略五、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1.无线通信领域2.雷达及遥感领域3.生物医学领域六、结论与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毫米波技术在无线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微机电(MEMS)技术作为一种微小尺寸的制造工艺,与毫米波天线相结合,可以实现低功耗、高性能的毫米波天线。

本文将介绍一种微机电毫米波天线的制作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

二、微机电毫米波天线的制作原理1.材料选择在制作微机电毫米波天线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硅、氮化硅和氧化硅等。

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同时也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材料,适用于制作毫米波天线。

2.结构设计微机电毫米波天线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天线主体、馈电部分、贴片和接地部分。

天线主体一般采用微带线结构,馈电部分采用探针馈电方式,贴片和接地部分则采用微小尺寸的金属贴片和地面。

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天线的尺寸,提高天线的性能。

3.制作工艺制作微机电毫米波天线的关键工艺包括光刻、刻蚀和金属沉积等。

光刻是将光敏树脂涂覆在硅基底上,然后通过紫外光照射使其固化,形成天线的主体结构。

刻蚀是将多余的硅材料去除,形成天线的形状。

金属沉积则是将金属材料沉积在天线结构上,作为馈电部分和贴片。

三、制作步骤1.前期准备在进行微机电毫米波天线制作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

主要包括硅基底的清洗、光敏树脂的涂覆、紫外光源的准备等。

2.制作天线主体利用光刻工艺将光敏树脂固化在天线主体结构上,然后通过刻蚀工艺去除多余的硅材料,形成天线主体。

3.制作天线馈电部分采用探针馈电方式,将金属导线固定在天线主体上,作为馈电部分。

微机电

微机电

摘要微机电系统( MEMS) 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兴起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由微加工技术制造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及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系统,集约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许多尖端成果。

本文介绍了微机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指明了MEMS 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MEMS);微机械加工;纳米制造;1.微机电系统基础理论研究MEMS 不同于传统机电系统,自身还有宏观物理学难以解释和预测的特定规律,诸如微构件力学性能、微摩擦机理、微流体力学、微传热学等基础理论研究仍然需要深入探索和关注。

对于某些微纳尺寸构件或系统,其微尺度效应与宏观现象差异很大,甚至发生质的变化,诸如力的尺寸效应、微结构表面效应、微观摩擦机理、热传导、误差效应和微构件力学性能等。

目前,MEMS 基础理论研究已取得一些研究进展,并开发出一些测试仪器或系统对微尺度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但尚不系统化,有待于进一步对微结构学、微动力学、微流体力学、微摩擦学、微热力学、微电子学、微光学、微生物学等进行研究。

2.微机电系统核心技术2.1. MEMS 器件设计MEMS 器件设计主要是以MEMS 三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结构力学分析、电学模型分析、耦合场分析及行为分析等研究。

与其他机械产品设计类似,MEMS 设计也需要系统建模、仿真计算、优化设计与工艺模拟等步骤。

MEMS 器件设计能力弱于其加工能力,成为困扰MEMS 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主要从设计工具和设计方法两个角度开展研究以提高MEMS 器件设计能力。

随着相应基础研究的深入和MEMS 设计经验的积累,目前已开发了一些商用MEMS软件,如美国IMAG公司的MEMCAD、Michigan大学的CAEMEMS、COMSOL 公司的COMSOL Multi-physics等。

近年来在传统设计优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 MDO) 成为当前复杂系统设计研究中一个最新、最活跃的领域。

2.2. MEMS构件材料(1)结构材料。

《微带贴片天线讲义》课件

《微带贴片天线讲义》课件
03
提高微带贴片天线的效率可以提 高天线的辐射能力和能量利用率

04
PART 04
微带贴片天线的应用
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局域网(WLAN)
微带贴片天线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中,作为接入点(AP)和客户端(如笔记本 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通信天线,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蓝牙通信
蓝牙耳机和蓝牙设备中使用的微带贴片天线,用于无线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方 便用户进行无线连接和通信。
雷达系统
车载雷达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微带贴片天线常 被用作车载雷达系统的发射和接收天 线,用于探测障碍物、车辆和行人的 位置和速度。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中的微带贴片天线,能够发 射和接收微波信号,用于监测降雨、 风速、冰雹等气象信息。
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电视接收
微带贴片天线在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中应用广泛,用于接收来自卫星的电视信号,提供高清电视节目。
小型化和宽频带是微带贴片天线面 临的挑战之一,需要研究新型材料 和优化设计方法来实现。
高增益与低交叉极化问题
高增益
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和距离,需要微带贴片天线具有较 高的增益。
低交叉极化
交叉极化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微带贴片天 线具有较低的交叉极化。
总结
在提高增益的同时降低交叉极化是微带贴片天线的另 一个挑战,可以通过改进结构和材料来实现。
高效率与低成本问题
高效率
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微带贴片天线需要具有较高 的效率。
低成本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微带贴片天线的制 造成本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总结
高效率和低成本是微带贴片天线的第三个挑战, 可以通过优化制造工艺和采用新型材料来实现。
PART 06

微带传输线《微波技术与天线》课件典型实例

微带传输线《微波技术与天线》课件典型实例
微带传输线《微波技术与 天线》课件典型实例
• 微带传输线概述 • 微带传输线的分类 • 微带传输线的性能参数 • 微带传输线的应用实例 • 微带传输线的未来发展
01
微带传输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微带传输线是一种在介质基片上 制作的一维传输线结构,通常由 金属导带和接地板组成。
特点
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易于集 成到微波集成电路中,成本较低 ,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
工作原理
电磁波在微带导带和接地板之间传播,通过导带和接地板之间的电容效应实现信号 的传输。
导带和接地板之间的电场主要集中在导带与接地板之间的狭缝中,磁场则主要集中 在导带附近。
随着频率的升高,电磁波的传播常数增大,导致相位速度减小,从而产生相位失真。
应用场景
01
02
03
微波集成电路
微带传输线广泛应用于微 波集成电路中,作为信号 传输线、元件间连接线等。
传播常数
总结词
传播常数是描述微带传输线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参数,它由相位常数和衰减常数组成。
详细描述
传播常数是描述微带传输线中电磁波传播行为的参数,它由相位常数和衰减常数组成。 相位常数决定了电磁波在传输线中的相速度和相位移,而衰减常数则表示电磁波在传输 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传播常数是微带传输线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它影响着信号的传输距
离和信号质量。
损耗
总结词
损耗是微带传输线中信号能量损失的参数,主要包括 导体损耗、介质损耗和辐射损耗。
详细描述
损耗是微带传输线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在信 号传输过程中,由于导体电阻、电介质损耗以及辐射 等因素,信号能量会逐渐损失。导体损耗主要是由于 传输线中导体的电阻引起的能量损失;介质损耗是由 于电介质材料的损耗引起的能量损失;而辐射损耗则 是由于传输线中电磁波向空间辐射引起的能量损失。 了解和减小这些损耗是提高微波传输系统性能的关键 。

天线原理与设计-第九章微带天线

天线原理与设计-第九章微带天线

机遇在于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 涌现,为微带天线的发展提供了更多 可能性。
感谢观看
THANKS
04
微带天线优缺点
优点
低剖面
微带天线的高度通常在毫米级,非常适合于 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
多频段工作
通过改变贴片的形状和尺寸,微带天线可以 在多个频段上工作。
易于集成
微带天线可以方便地与微波集成电路集成在 一起,形成统一的微波系统。
易于实现圆极化
微带天线可以方便地实现圆极化,从而扩大 其应用范围。
先进的工艺技术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如光刻、刻蚀等,以实现精确的贴片形状和 尺寸。
设计实例
矩形微带天线
设计一个矩形微带天线, 工作在2.4GHz频段,增 益为5dBi,波束宽度为 60度。
圆形微带天线
设计一个圆形微带天线, 工作在5GHz频段,增 益为8dBi,波束宽度为 45度。
多频带微带天线
设计一个多频带微带天 线,覆盖2.4GHz和 5GHz频段,增益为 7dBi,波束宽度为60度。
历史与发展
起源
微带天线由马可尼公司于1970年 代初研制成功,最初用于卫星通
信。
发展历程
随着微波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 带天线在材料、工艺和理论等方面 不断取得突破,逐渐成为天线领域 的重要分支。
未来展望
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微 带天线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未 来将朝着高性能、多功能、小型化、 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极化方式决定了微带天线 信号的极化状态和稳定性。
方向性决定了微带天线信 号传输的方向和范围。
效率决定了微带天线能量 转换的效率和信号传输的 质量。
03
微带天线设计
设计流程

一种圆形开槽微带天线的设计

一种圆形开槽微带天线的设计

一种圆形开槽微带天线的设计
赖慧芳;曾东红
【期刊名称】《科技广场》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根据紧凑型宽带微带天线的设计要求,本文采用开槽技术设计出符合小型化和宽频带要求的天线,并给出了仿真分析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综合采用上述技术可以同时达到扩展频带和紧凑型的预期设计要求。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赖慧芳;曾东红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2
【相关文献】
1.新的双频双极化开槽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 [J], 吴迪;大石桥秀和;濑尾和之;蹈垣直树
2.一种半U型开槽叠层宽带微带天线的设计 [J], 杨晓冬;陈彭;佟浩
3.纺织开槽微带天线的优化设计及性能 [J], 闫江山;姚澜;王妮
4.一种减缩微带天线RCS的新型开槽结构 [J], 杨欢欢;曹祥玉;高军;李文强
5.一种U型开槽的平面倒置F型双频微带天线 [J], 刘培涛;王坚;李英;李淑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带天线的分析和宽频带设计

微带天线的分析和宽频带设计

1、采可以增加天线的带宽。这是因为多层结 构可以提供更多的谐振腔体,从而产生更多的谐振频率点。此外,通过在各层之 间添加适当的阻抗变换器,可以进一步扩展带宽。
2、采用多频带工作
通过设计多个独立谐振频率的微带天线,可以实现多频带工作。例如,可以 采用多个贴片或多个地面结构来产生多个谐振频率。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频率范 围内获得良好的辐射特性,从而实现宽频带工作。
3、采用可调谐谐振器
通过采用可调谐的材料或结构,可以改变微带天线的谐振频率。例如,可以 采用压电材料或磁性材料来实现频率调谐。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频率范围内获得 良好的辐射特性,从而实现宽频带工作。
4、采用超材料技术
通过采用超材料技术,可以设计出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微带天线。例如,可 以采用超材料结构来增强天线的带宽或改变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这种方法可以在 不同频率范围内获得良好的辐射特性,从而实现宽频带工作。
一、宽频带微带天线的理论基础
微带天线的带宽主要受限于其辐射单元的尺寸和形状。为了提高微带天线的 带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增加辐射单元的尺寸:辐射单元的尺寸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小表面波的传 播长度,从而扩展天线的带宽。然而,这也会导致天线的尺寸增大,因此在设计 时需要权衡尺寸和带宽的关系。
二、微带天线的宽频带设计
宽频带设计是指通过调整天线的设计参数,使其在宽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的 性能。对于微带天线来说,宽频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因为微带天线的带宽 通常很窄。
1、调整几何结构:通过改变导体片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影响微带天线的带 宽。例如,可以增加导体片的面积或调整导体片的边缘曲线,以改变电流分布和 辐射阻抗,从而增加带宽。
3、阻抗:天线的阻抗是指电流在天线中流动时遇到的电阻。阻抗与天线的 辐射效率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计算阻抗通常需要考虑天线的工作频率、形状和尺 寸,以及周围环境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等因素。

Chapter5宽频带微带天线

Chapter5宽频带微带天线

通过加载技术提高天线增益
总结词
加载技术可以改变天线的阻抗和电流分布,从而提高其增益 。
详细描述
加载技术包括在天线中添加电阻、电容或电感元件,以改变 其阻抗和电流分布。这可以增加天线的辐射效率和增益,同 时改善其阻抗匹配和带宽。
利用特殊材料改善天线效率
总结词
使用特殊材料可以改变天线的电磁波传播特性,从而提高其效率。
和分析。
矩形贴片天线通常由一个矩形金 属贴片和一块接地平板组成,通 过在金属贴片上施加适当的电压,
使其产生辐射。
矩形贴片天线的带宽可以通过改 变贴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 调整,以实现所需的频带覆盖。
圆形贴片天线的设计
圆形贴片天线是一种特殊的微 带天线形式,其结构类似于矩 形贴片天线,但金属贴片呈圆 形。
chapter5宽频带微带天线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 •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结构与设计 •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优化与改进 •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天线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天线是一种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设备,能够有效地将传输线上的导行波 转换为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自由空间的电磁波转换为传输线上的导行波。
圆形贴片天线具有较好的辐射 特性和较宽的频带,适用于需 要宽频带覆盖的应用场景。
圆形贴片天线的带宽可以通过 改变贴片的半径和厚度进行调 整,以实现所需的频带覆盖。
三角形贴片天线的设计
三角形贴片天线是一种较为少见 的微带天线形式,其结构类似于 矩形贴片天线,但金属贴片呈三
角形。
三角形贴片天线具有较好的方向 性和较宽的频带,适用于需要定
向覆盖的应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电技术制作热挫屈致动变频开槽微带天线
微机电技术制作热挫屈致动变频开槽微带天线
黄荣堂张锟能林忠助苏金练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机电整合研究所
摘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利用热挫屈结构(thermally buckling structure)来达到变频功能之开槽耦合微带天线(aperture coup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并将此天线结构与现在广受讨论的微机电制程技术结合.此变频天线主要是将patch 天线建立在热挫屈结构上,并利用此结构使得patch与ground间,除了介电层外,还包含了可由热挫屈结构来调整之空气层.当空气层厚度因热挫屈结构而产生变化时,即相对是改变了patch与ground间之等效介电常数,因而使得天线的共振频率获得改变.本文将透过软体进行屈变形,则其临界的应变为εcrit:
(1)
其中t:为结构之厚度
l:为结构之长度
此应变量乃是来自於结构受温度变化(T)所产生的热膨胀导致,其关系为:
(2)
其中(:为结构所受之应力
(:为结构之热膨胀系数
E:为结构之弹性模数
因此结构要产生热挫屈之临界温差(Tcrit)为:
(3)
而最大的中心变形量(d)为:
(4)
由式(3)及式(4)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结构受热时,产生挫屈的变形程度,当温差越大时则挫屈量也随会之增大.
图2 热挫屈结构之示意图
(3)变频开槽微带天线结构
在天线的变频设计上,藉由热挫屈结构将patch与ground间的介电层改为由介电常数较高的基材及介电常数较低的空气层来构成;天线之patch制作於热挫屈结构之上,与接地面隔著一层空气层(如图3所示),当热挫屈发生时则天线
patch部分随著结构往下降,同时使得空气层之厚度变小,由[12]可知patch与ground间之等效介电常数()可近似为:
(5)
其中 :为上层介电层之介电常数
:为空气层之介电常数
h :为上层介电层之厚度
s :为空气层之厚度
由式(5)可知空气层的变化会改变其等效介电常数.
另外为了对热挫屈结构加热,因此结构中包含了经掺杂的多晶矽所形成的电热丝,如此一来便可经由对电热丝施加电压,使其产生高温而对热挫屈结构加热并造成
其挫屈变形.
图3 热挫屈变频开槽微带天线结构示意图
(a).未受热前
(b).受热后产生挫屈现象
三,模拟分析与结果
为了了解空气层的厚度对天线共振频率的影响,因此在模拟分析上便针对不同的空气层厚度来进行设定,表1列出模拟中不同空气层厚度的设定值,其他相关之天线模拟参数则如第二节所述.
表1 空气层高度(s)的设定值
Case
A
B
C
D
E
F
设定值
0.5
0.4
0.3
0.2
0.1
(单位:mm)
由图4之模拟结果可以得到空气层厚度之变化对开槽微带天线之共振频率的影响,图5绘出了不同的空气层高度与天线共振频率变化的曲线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当空气层的厚度减小时,天线的共振频率也会随之降低,其频率变动范围约在4.3 GHz到4.8 GHz之间.另外,比较图5与图6的结果亦可以看出,介电常数的减小,会使得天线的共振频率升高.
(a)
(b)
图4 变频开槽微带天线之模拟结果
(a). Smith Chart
(b). Return Loss
图5 空气层厚度V.S.天线共振频率
图6 空气层厚度V.S.等效介电常数
图7 较高介电常数基材之影响
由图6的结果可明显看出,当其空气层厚度改变,对其等效介电常数的变化仅从原2.3至2,造成频率的变化亦从4.3 GHz至4.7 GHz,其频率的变化范围并不是很大,若将上介电层更改为介电常数较高的基材(如陶瓷,玻璃,矽基材等),则在相同的空气层厚度变化下,可改变的等效介电常数之变化范围将可增加,如此一来其频率的变化范围亦可增加,图7为将上介电层改为较高介电常数(矽)材料后,其空气层厚度变化与等效介电常数的关系,图中显示其介电常数的变动范围在11.9到9.3之间.
四,结论
本研究利用软体模拟分析,探讨变频开槽微带天线的特性及结构,其主要之变频
原理是利用热挫屈结构的致动来改变介电层间的空气层高度,以改变其等效介电常数,使得天线的共振频率有所改变,模拟结果显示其频率变动范围在4.3 GHz
到4.8 GHz之间.
五,参考文献
Clark T.-C. Nguyen, Linda P. B. Katehi, and Gabriel M. Rebeiz, "Micromachined Devic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oc. IEEE, Vol. 86, pp. 1756-1768, 1998.
Clark T.-C. Nguyen, "Micromachined Technologies for Miniaturiz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SPIE Conf. On Micromachined Devices, Vol. 3514, pp. 24-38, 1998.
Yongxi Qian and Tatsuo Itoh, "Progress in Active Integrated Antenna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EEE Transla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46, No. 11, November 1998.
I. J. Bahl and P. Bharitia, Microstrip Antennas, Artech House, Dedham, MA, 1980.
R. J. Mailoux, J. F. McIlvenna, And N. P. Kernweis, "Microstrip Array Technology," IEEE Tran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29, 1981, pp. 25-38.
J. R. James and P. S. Hall, Handbook of Microstrip Antennas, Perter Peregrinus, London, 1989.
D. M. Pozar, "Microstrip Antenna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80, No. 1, pp. 79-91, January 1992.
C. -Y. Huang, "Designs for an aperture-coupled compact circularly polarized microstrip antenna," IEE Proc.-Microw. Antennas Propag., Vol. 146, No. 1, pp. 13-16, February 1999.
A. Ittipiboon, R. Oostlander, Y. M. M. Antar, and M. Cuhaci "A Modal Expansion Method Of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n Aperture-Coupled Microstrip Antenna"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39, No. 11, pp. 1567-1573, November 1991.
G. P. Gauthier, J. -P. Raskin, L. P. B. Katehi, and G. M. Rebeiz, "A 94-GHz Aperture-Coupled Micromachined Microstrip Antenna,"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47, No. 12, pp. 1761-1766, December 1999.
T. Lisec, S. Hoerschelmann, H. J. Quenzer, B. Wagner, W. Benecke, "Thermally Driven Microvalve with Buckling Behaviour for Pneumatic Application," Proc. IEEE-MEMS Workshop, pp.13-17, 1994.
I. Papapolymerou, R. F. Drayton, and L. P. B. Katehi, "Micromachined Patch Antenna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46, No. 2, pp. 275-283, February 1998.
εr
εair
ε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