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针灸哲学思想源起与辨思
针灸哲学思想源起与辨思凡论及针灸起源则关涉中华文明源头。
针灸因何而生,从何演化,如何形成数千年代际相承的历史品质和学科风貌?无论是千百年来针灸的针具和灸法演化,还是针灸疗法的整体性和系统化发展,总是隐现并且贯穿着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
这不仅折射出中华文明在中国传统医学演进中的思想光辉,反映出中医针灸疗法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变迁过程,而且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医学智慧乃至哲学思想,呈现出漫长历史时期中医针灸发展的独特品格。
《黄帝内经》堪称中医针灸的集大成者。
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盛赞华夏始祖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
《山海经》则流传“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记载着“石篯”刺破痈肿的疗法。
从使用砭石到完善针具针法,从使用火种到形成施灸工具和艾灸疗法,均充分反映出华夏先民把生产工具和生活条件发展为自身健康服务的理念。
直至《黄帝内经》问世,才最终形成了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经典。
后世尊称为“医之始祖”的《黄帝内经》[2],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有81篇,论述针灸学的内容近半数的篇幅,位列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将其收录为“医经”[3]七家之首,其中《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细数《黄帝内经》的版本断代研究,大致可分为3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成书于先秦时期。
古人冠以“黄帝”和“经学”之名,藉以《黄帝内经》证明中医发祥历史悠久,集中圣贤思想,位居重要典籍。
《淮南子》和晋代皇甫谧、宋代林亿等医家均以此为崇。
二是定型于战国时期。
宋明时期的儒家和医家如邵雍、程颢、朱熹、桑悦、方孝儒等,均持有《素问》与战国时期《周礼》同时代的观点,亦有《黄帝内经》出于扁鹊之后、仓公之前的比较性论证。
三是完善于西汉时期。
明代郎瑛曾作出《素问》诞生于西汉的推断;现代中医学者则因由西汉“黄老学派”盛行、西汉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而得出《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的结论。
综合上述观点,即可发现《黄帝内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段,可谓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表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表现王惟一针对宋代之前的针灸医学进行研究及总结,编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下文将其简称为《铜人经》),在针灸学术衍变历史上具备较大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本文针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相关知识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希望能够用所得研究成果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演变;经脉理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经》在明确宋朝以及宋代以前经脉理论的定义与历史演变中尤为重要,鉴于此,下面结合《黄帝内经》、《难经》等,针对这本著作中的经脉理论演变表现进行分析。
1由经脉运行“营气”转变成“血气”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黄帝内经》与《铜人经》,经脉中实际运营的物质会从营气转变成血气,功能会从濡养筋骨与通利关节的作用最终为整个躯体提供濡养效果。
《黄帝内经》定义营气,即由经脉运营的具体物质,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血气的运营,并且发挥滋养筋骨、营阴陽、畅通关节的作用。
而《灵枢·卫气》中表示精气之行于经脉即营气,浮气之不循经脉即卫气,经即经脉。
因此不难理解,《黄帝内经》经脉内运行的物质即“营气”。
《灵枢·营气》系指在脉中进行营气的运行,运行路径是由手太阴始到厥阴,并最终复还于手太阴。
《灵枢·卫气行》中提到卫气的运行是昼行手足三阳、夜行五脏[1]。
在经脉内运行的就是营气,而在此之外运行的是卫气。
营气侧重于内,其效果包括:利关节、行血气、濡筋骨、营阴阳等;卫气侧重于表,其效果包括:充皮肤、温分肉、司开阖、肥腠理等。
《铜人经》中提到“血气”系指由脉运行的物质,主要的效果就是沟通阴阳、运行血气、濡养躯体。
王惟一依照《灵枢·五音五味》、《素问·血气形志篇》中有关脉气血的研究,在《铜人经》的经脉循行条文之后均一一进行记载,《铜人经》一书中所提到的经脉运行物质即为“血气”。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黄帝内经》和《铜人经》之后得知,经脉运行物质能够实现“营气”到“血气”的转化,《铜人经》一书中并未针对卫气的效果进行阐述,仅仅提到由通利关节与濡养筋骨的作用变成濡养躯体的作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
由是閞灸鍼刺之術備焉[11],神聖工巧之藝 生焉[12]。若越人起死,華佗愈躄[13],王 纂驅邪[14],秋夫療鬼[15],非有神哉,皆 此法也。
1、閞(biān)灸:即关灸。艾灸。《史记· 扁鹊仓公列 传》:“形弊者,不当关灸、镵石及饮毒药也。”閞, 同“关”。 2、神圣工巧:即望、闻、问、切。语见《难经· 六十一 难》。 3、越人起死:指秦越人用针术使虢太子复生事。参见 本教材《扁鹊传》。 4、华佗愈躄:指华佗用灸法治愈跛足事。事见《三国 志· 华佗传》裴松之注引《华佗别传》。躄,跛足。
7、第:次序。
在昔未臻,惟帝时宪,乃命侍臣为之序引, 名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肇颁四方, 景式万代,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
1、时宪:谓应时确立了针灸的教令。宪,立法。用作动词。 2、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此指作者自己。 3、序引:作序。引,义同“序”。一说同义复用,作序。均用为 动词。 4、肇颁:开始颁行。 5、景式:做最好的模式。用作动词。景,大。 6、多瘠:指多病的人。 7、诏:(受到)教导。 8、巨刺:本指针刺方法之一。此泛指针灸治疗。 9、靡差:没有差错。
丸艾而壞肝,投鍼而失胃。平民受弊而 莫贖,庸醫承誤而不思。非夫聖人,孰 救茲患? ……
1、“丸艾”句:错用艾灸则伤肝。丸,揉物使 成圆形。一说肝、肌形近而误。 2、“投针”句:误用针刺则损害胃气。一说胃、 位音近而误。 3、赎:弥补。
洪惟我后,勤哀兆庶,迪帝軒之遺烈,祗文母 之慈訓,命百工以脩政令,敕大醫以謹方 技 。 ……
1、洪:语助词,用于句首。 2、后:君主。 3、勤:深切地。 4、兆庶:犹言“兆民”。指民众,百姓。 5、迪:继承。 6、烈:业绩。 7、祗(zhī):敬奉。 文母:文德之母。指文王妃太姒, 以仁而明道着称天下。语见《诗· 周颂· 雍》及《列女传· 母 仪传》等。 8、训:教诲。 9、百工:众官员。 11、谨:谨守。
从南京医学院针灸铜人到《经络腧穴学》的经穴定位演变举隅
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宋晓溪(博士研究生)㊁周琦㊁柳长华]作者简介:宋晓溪(1986-),女,2013级在读博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研究㊂E⁃mail:songxiaoxi0511@通讯作者:周琦(1979-),博士,助理研究员㊂研究方向:中医文化㊂E⁃mail:6269888@从南京医学院针灸铜人到‘经络腧穴学“的经穴定位演变举隅宋晓溪 周琦 柳长华【摘要】 南京医学院仿宋针灸铜人与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的经穴定位有多处差异,笔者选择足阳明胃经面部循行线及腹部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间距,两处定位差异进行分析,试图说明从‘针灸甲乙经“到‘经络腧穴学“教材,由于受到 以经统穴”思想的影响,而对足阳明胃经 下交承浆”的理解产生差异;由于对古籍中骨度分寸理解的不同,致使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定位不同,如此仅举经穴定位演变之一隅,肃清经络㊁腧穴的源流及传承过程中的演变,希望有助于医者对古籍的理解㊂【关键词】 足阳明胃经; 以经统穴; 针灸逢源; 中西汇通; 神经学说【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10.030 针灸术从有文字记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作为其核心的经络与腧穴也经历了至少两千年的传承演变,笔者将20世纪70年代南京医学院仿宋针灸铜人(以下简称南京铜人)与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1]67进行对比后,发现诸多差异,如:头部颔厌㊁悬颅㊁悬厘㊁曲鬓㊁脑空,腹部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侧腰部五枢㊁维道㊁居髎腧穴定位差异;足阳明胃经面部及小腿部循行线,与‘经络腧穴学“教材的循行线不同,致使被归于该经的伏兔㊁梁丘㊁犊鼻㊁足三里㊁上巨虚㊁丰隆等腧穴定位亦不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至臀部时向外侧偏折,绕行于髋部后顺势下行于大腿后面,与‘经络腧穴学“教材的记载 从腰直下,经臀背面下循大腿后面”亦不相同㊂此外,铜人身上的腧穴较课本缺少眉冲㊁风市㊁督俞㊁关元俞㊁太乙 如此大的差距是怎样形成的?今笔者对比历代古籍及建国后各版‘针灸学“‘经络腧穴学“教材,仅就足阳明胃经的两处差异展开分析:第一,面部循行线;第二,水道㊁归来㊁气冲的腧穴定位㊂1摇足阳明胃经面部循行线在南京铜人中足阳明胃经面部的循行线没有下交承浆(如图1所示);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足阳明胃经面部的循行路线是从承泣㊁四白㊁地仓之后循下唇下缘转向对侧颊车,两侧经脉线交于唇下正中承浆穴(如图2所示)㊂为探究其演变过程,笔者摘录有代表性的胃经经穴图,按时间顺序逐一列于下,并分析其由来㊂图1的铜人,面部的胃经循行线是将单侧的承泣㊁四白㊁巨髎㊁地仓㊁大迎㊁颊车相连而成,没有 还出挟口环唇” 下交承浆”的循行线,这是因为这尊铜人的经穴主要是参考天圣铜人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本定位的[2]677,因此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可以找到依据㊂1246 环球中医药2015年10月第8卷第10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ctober 2015,Vol.8,No.10图1 南京医学院仿宋铜人胃经面部循行图图2 ‘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㊃卷中㊃面第三行左右凡一十穴“[3]185中的腧穴阳白㊁承泣㊁四白㊁地仓㊁大迎,除了目上的阳白穴,将其余四穴相连便得到与铜人面部相同的线㊂由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没有将 面第三行左右凡一十穴”与胃经在口唇部的循行相结合,因此铜人的唇下没有 下交承浆”的胃经线㊂现存的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对于经脉和腧穴的论述,分别引自‘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两部书[4]2,也就是将经脉与腧穴分作两个部分分别论述,且并未指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直到‘十四经发挥“才明确提出将腧穴按所属经脉顺序排布㊂所以‘十四经发挥“中胃经的经穴图是先按照‘灵枢㊃经脉“所言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5]画出经脉线,再将腧穴中注有 某经与足阳明之会”及 足阳明脉气所发”的腧穴定在经脉线的相应位置上,如是便绘出上图3[6]20㊂再看图4‘中国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7]73,它仅沿袭了部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思想㊂这里强调 部分”是因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经脉与腧穴是分离的,不应该有 下交承浆”的经脉线,这张图的面部未见 下交承浆”的胃经经脉线,可见受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影响;而该图按‘灵枢㊃经脉“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将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 面第三行”四穴 侧面部”三穴㊁ 侧颈部”四穴㊁ 膺腧第三行”六穴㊁ 腹第三行”十二穴㊁ 足阳明胃经”十五穴统贯穿于足阳明经脉线上,这一点又是‘十四经发挥“ 以经统穴”[8]思想的延续,所以说图4仅沿袭了部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思想㊂图3 ‘十四经发挥“胃经循行图再将图4与图1的铜人照片对照,可以看出孔穴位置和经脉线位置完全相同,便可知此二者一脉相承㊂图4出自1955年承澹盦‘中国针灸学“,图1是1979年南京医学院的仿宋天圣铜人,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经知道这尊被仿制的所谓 天圣铜人”,实则是山崎次善所铸[9],上面承载着他对腧穴定位的观点,已经并非天圣铜人的原貌,而民国时期的承澹盦并不知道,是以在编著‘中国针灸学“时,沿用了当时学术界公认的宋代天圣铜人的经脉及腧穴定位㊂至于这尊被仿制的山崎次善针灸铜人,与真正天圣铜人在腧穴定位上的差别只有对照他所著的‘铜人汇考“一书才能知晓了㊂图4 ‘中国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图2‘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10]和图5‘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11]33都出自针灸学教材,不难看出,教材对关于 下交承浆”的问题至少从1959年就采纳了‘十四经发挥“的观点,并一直沿用至今㊂环球中医药2015年10月第8卷第10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ctober 2015,Vol.8,No.101247 图5 ‘针灸学“胃经面部循行图2 水道㊁归来㊁气冲的定位演变南京铜人身上三穴横向均距前正中线二寸,与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一致;纵向距离不等,而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上三穴均相隔一寸㊂2.1 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定位的历代文献摘录,见表1㊂2.2 差异分析‘甲乙经“‘外台秘要“ 等大多数医书胃经下腹部腧穴 天枢 气冲”的直寸相加为八寸,‘针灸聚英“为七寸,‘循经考穴编“是 天枢 气冲”为五寸,只有‘针灸逢源“ 天枢 气冲”为五寸,有这几种直寸的不同,其 天枢下一寸”的含义也自然不同 考虑到腹间线与腹正中线下腹部直寸应该统一的问题,胃经下腹部穴还是以每穴间隔1寸㊁共计5寸为佳,故今人定位皆从‘针灸逢源“,标准定位亦从之[28]62㊂那么‘针灸逢源“中 天枢 气冲”的直寸为五寸的依据是什么?对 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的纵向定位依据又是什么?在‘针灸逢源“归来穴下有李学川的按语:水道穴与足少阳五枢穴平,当脐下三寸之旁,又归来穴在气冲上一寸,当脐下四寸之旁,其上各去一寸也㊂查五枢穴定位,曰在带脉下三寸,即水道穴的定位与带脉㊁五枢两穴的定位有关㊂兹将所查古籍带脉㊁五枢二穴定位列于下㊂见表2㊂表1 历代文献中水道㊁归来㊁气冲定位摘录书名水道归来气冲‘千金要方“在大巨下三寸在水道下二寸在归来下一寸,鼠鼷上一寸㊂‘外台秘要“[13]1099在大巨下三寸一名谿穴,在水道下五寸在归来下一寸,鼠鼷上一寸,动应手‘医心方“[14]121在大巨下三寸一名谿穴,在水道下二寸气街,在归来下㊁鼠鼷上一寸‘铜人腧穴针灸图 经“[4]195在大巨下三寸在水道下二寸一名气街,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针灸资生经“[15]52在大巨下三寸在水道下二寸一名气街,在归来下㊂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十四经发挥“[7]23在大巨下三寸在水道下二寸一名气街,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普济方㊃针灸卷“[16]202在大巨下三寸在水道下二寸一名气街,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针灸大全“[17]水道在巨下三寸道下二寸归来比气冲又在归来下,鼠鼷之上一寸许‘针灸聚英“[18]31大巨下二寸水道下二寸一名气街㊂归来下㊂‘素注“:腹下夹脐相去四寸,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针灸大成“[19]167大巨下三寸,去中行各二寸水道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一名气街),归来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动脉应手宛宛中‘类经图翼“[20]123在大巨下三寸,去中行二寸(一名谿穴)在水道下二寸,去中行二寸(一名气街)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去中行二寸㊂‘骨空论“王氏注曰在毛际两旁,鼠鼷上一寸动脉处也‘循经考穴编“[21]67⁃70穴在大巨下一寸,‘广注“关元旁开二寸,‘铜人“㊁‘素注“皆云大巨下三寸穴在水道下二寸,与曲骨相平,合脐下五寸穴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宛宛中㊂‘广注“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合脐下六寸,‘别录“云八寸,其误当在水道之去大巨三寸耳[22]从大巨下三寸,亦旁开中从水道下二寸,亦旁开中从归来下行,在腿班中有肉核,名曰鼠鼷,直上一1248 环球中医药2015年10月第8卷第10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ctober 2015,Vol.8,No.10续表书名水道归来气冲‘针灸秘笈纲要“[25]元旁二寸极旁二寸动脉应手处‘新针灸学“[26]脐下三寸,旁开约二寸脐下四寸,曲骨穴上一寸,旁开约二寸曲骨穴旁开约二寸‘中国针灸学“[8]82⁃83天枢直下三寸之处,当腹直肌之外缘在腹股沟窝中央之上约一寸,取穴法:仰卧从耻骨缝边缘上一寸,外开二寸,当天枢直下四寸之处取之在腹股沟窝内,腹股沟韧带中央之内下部,取穴:仰卧从耻骨缝际上边缘外开二寸取之‘新编针灸学“[27]关元旁开二寸中极旁开二寸曲骨旁开二寸表2 古籍中带脉㊁五枢定位摘录书名带脉五枢‘千金要方“在季肋下一寸八分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下一寸半‘外台秘要“[13]1093在季肋下一寸八分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下一寸半‘医心方“[14]124在季肋端下一寸八分(季者,小也)在带脉下三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4]196在季肋下一寸八分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旁一寸五分‘针灸资生经“[15]55在季胁下寸八分陷中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旁寸半陷中‘十四经发挥“[7]61在季肋下一寸八分在带脉下三寸‘普济方㊃针灸卷“[16]204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一云宛宛中) (‘千金“云在季胁端)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傍一寸五分陷中‘针灸聚英“[18]104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带脉下三寸,水道旁寸半陷中‘针灸大成“[19]207季肋下一寸八分陷中,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带脉下三寸,水道旁五寸五分‘类经图翼“[20]173⁃174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一云在脐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在带脉下三寸,一曰在水道旁一寸半陷中‘循经考穴编“[21]270⁃271穴在季胁下一寸八分,‘广注“约脐上二分,横开七寸五分穴在带脉下三寸,‘广注“一法云水道旁开一寸五分,腰胯罅中2.3 结论‘针灸逢源“在对水道纵向定位时参照了五枢的位置,而五枢纵向的定位又以带脉的定位为参照㊂带脉定位从‘针灸大成“始,补入 脐上二分”,然未注明依据,后世医书‘循经考穴编“明确为 ‘广注“约脐上二分”,至于‘广注“至今仍不知是何家之书㊂‘针灸逢源“亦沿袭补入了 脐上二分”之说㊂据此便可推知五枢纵向上在脐下二寸八分,那么,水道亦在脐下二寸八分,也就约与关元相平了㊂‘针灸逢源“在归来的定位下注 归来穴在气冲上一寸,当脐下四寸之旁,其上下各去一寸也”㊂几乎所有古籍中的归来都在 水道下二寸”,独‘针灸逢源“以 气冲上一寸”来定归来的位置,加之‘针灸逢源“中气冲的位置(见表1),可以推知李学川是在默认 天枢 横骨”距离为五寸,且气冲 在脐下五寸与横骨相平”[23]141的条件下,根据古籍中气冲在 归来下一寸”的说法定位归来在 气冲上一寸”的㊂这样说固然显得牵强,不具说服力,故作者换了一种说法,即将延续千年的归来在 水道下二寸”定为 水道下一寸”㊂笔者分析其 天枢 横骨”距离五寸的定位前提,可能依据是:‘针灸甲乙经“曰 冲门,一名慈宫,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纹中动脉”[5]49,这句话提示:(1)大环球中医药2015年10月第8卷第10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ctober2015,Vol.8,No.101249横至冲门为五寸;(2)冲门与横骨相平,也就能得出 大横至横骨为五寸”,又因为大横 直脐旁”[5]48,且‘针灸甲乙经“在气冲下注: ‘气府论“注云:在腹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一寸㊂”也就是气冲也在横骨两端,所以得出 天枢 气冲”相距五寸的结论㊂这样,水道㊁归来㊁气冲的腧穴定位在纵向上均相距一寸,分别位于脐下三㊁四㊁五寸的胃经上㊂虽然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此处所得出的 天枢 横骨”相距五寸的结论与‘灵枢㊃骨度“中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矛盾等,因这些问题与本篇所论主题无关,故不在此处讨论㊂2.4 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定位的 现代科学”分析从魏晋的‘针灸甲乙经“到现行‘经络腧穴学“教材,就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定位在民国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㊂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民国时期的针灸研究者在参考了诸多古籍后,放弃其中明显一脉相承的取穴方法,选择其极少的观点作为取穴的标准呢?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清末政府对针灸的取缔,阻碍了针灸术的传承,致使针灸学术自身没落;另一方面西方文化㊁科学的传入,凸显了清末政治㊁经济㊁科学等各方面的落后,有识之士开始在各方面学习 新文化”,医学也在其列㊂西方医学的解剖学㊁生理学㊁病理学㊁神经学启发了中国医疗工作者对东西方医学的汇通[29⁃30]㊂在东西医学汇通方面,日本先于中国,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了㊂1892年(明治二十五年),日本群马县医学校长兼医院院长大久保适斋就撰写了‘针治新书“,书中包括解剖篇㊁治疗篇㊁手术篇,开始根据解剖㊁生理㊁病理特点,记述针灸疗法,认为这是医学神经科的一种分科,似称之为 神经刺激术”为妥[2]760,此外还有平田氏十二反应带㊁海氏带等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研究㊂在中国,1941年版‘中国针灸科学论“一书中水道㊁归来㊁气冲穴相隔一寸,如图6所示,将人体前正中线肚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五寸均分为五份,正中线旁开二寸的胃经与之平行,亦等分五份,这样水道㊁归来㊁气冲分别位于脐下三寸㊁四寸㊁五寸,前正中线旁开二寸的胃经上㊂该书中未明确说明此三穴定位的依据,但其言及 神经反射与针灸治病的物理关系”时说: 针灸的经穴,诚有许多尚不能以解剖部位解释的,不过这问题只是时间的问题 ”并举中脘㊁曲池两穴,通过分析其所在位置的神经分布,以及这些神经与内在脏腑的关系解释其功能主治,建立起 腧穴 神经 内分泌 脏腑(或局部病灶)”的联系㊂而且在临床观察中总结出,从针下的痠痹感的趋向能确知有好多经穴是直通内脏的,如归来穴,直通前列腺及尿道,水道穴直通睾丸㊂这样依据构建的 腧穴 神经 内分泌 脏腑(或局部病灶)”通路结合传统的骨度分寸㊁经脉循行重新定位胸腹部腧穴,得到图6的结论㊂图6 ‘中国针灸科学论“胸部腹部合计七十五穴图以上是目前笔者所找到的中国最早将西方解剖学㊁生理学㊁神经学与针灸相结合并将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等距离定位于少腹部的记载[24]25⁃31㊂之后还有1948年赵尔康的‘针灸秘笈纲要“㊁解放后朱琏的‘新针灸学“㊁鲁之俊的‘新编针灸学“均同出一辙㊂除了中国和日本,在20世纪前半叶,几乎全世界从事针灸研究的人们都在用解剖学㊁生理学㊁病理学㊁神经学来重新研究腧穴定位,解释针灸起效的原理㊂‘针灸疗法国外文献集“一书收载了名为‘远东医学在针术方面的演变“(Variarion de la Medecine Extreme⁃orientiale dans le domaine de l’Acupuncture)的一篇文章: 穴位的分布就因各学派而不同,相差可达数厘米 不论是属于中国或日本各学派的针师,在治疗中都能得到并不是仅因患者心理作用所能产生的效果㊂因此 我们觉得针灸术的疗效亦可从理想的刺激点周围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得到,即穴位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如同几何学上的点一样,而是一个 面’,它的面积可达几个平方厘米㊂这意见当然应该用临床观察来证实,我们将在实际治疗中去观察 ”[31]由此看出,法国的西医们并不纠结于将腧穴定位在精确的某一点上,而是定位在能够起到治疗作用的小范围区域内即可,且经过临床经验的积累,发现简便规整的取穴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㊂基于前者的研究,无论是从古籍方面还是从现代科学方面,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纵向上相距一寸的定位都是有据可循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读者群体的接受能力[32],本着 既全面,又简便”[33]的特点编写针灸教材,便选择了腧穴排布规整㊁方便记忆㊁又行之有效的定位方法㊂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编写的针灸学教材以及腧穴临证指要(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宣贯)都采用了水道㊁归来㊁气冲三穴纵向相隔一寸的腧穴定位㊂1250 环球中医药2015年10月第8卷第10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ctober2015,Vol.8,No.103摇结语经络㊁腧穴历经千载传承,从‘内经“‘针灸甲乙经“的 经穴分离”,到‘圣济总录“‘十四经发挥“的 以经统穴”,再到汇通解剖学㊁生理学㊁神经学,都引起经络腧穴定位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医者对经络㊁腧穴理解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对疾病治疗的变化,肃清经络㊁腧穴源流,更有助于当今的医者对针灸术的理解,对针灸治疗方法的把握㊂今虽仅就其中两点粗略研究,余处可依法推求,故不赘述㊂参考文献[1]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7,76⁃77.[2] 马继兴.针灸学通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77,760.[3] 黄龙祥.针灸名著集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85,195⁃196.[4] 晋㊃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2,48⁃49.[5] 佚名.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31.[6] 元㊃滑伯仁.校注十四经发挥[M].承澹盦,校注.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20⁃23,61.[7] 承澹盦.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73,82⁃83.[8] 向之中.针灸经穴与原气[M].李鼎,重订.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48⁃49.[9] 黄龙祥.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J].Studies in the Historyof Natural Sciences,2005,(1):24⁃25.[10] 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科教研组.针灸学[M].2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94⁃95.[11] 南京中医学院.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3,38,41.[12] 唐㊃孙思邈.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10,513.[13] 唐㊃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093,1099.[14] 丹波康赖.医心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4.[15] 宋㊃王执中.针灸资生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52,55.[16] 明㊃朱棣.普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02,204.[17] 明㊃徐凤撰.针灸大全[M].郑魁山,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1.[18] 明㊃高武纂.针灸聚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31,104.[19] 明㊃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67,207.[20] 明㊃张介宾.类经图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23,173⁃174.[21] 佚名.循经考穴编[M].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67⁃70,270⁃271.[22] 清㊃吴谦.医宗金鉴[M].刘国正,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962.[23] 清㊃李学川.上海中医文献研究所古籍研究室选.针灸逢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41,166. [24] 卢觉非.中国针灸科学论[M].香港:卢觉非痔科医馆,1941:1,25⁃31.[25] 赵尔康.针灸秘笈纲要[M].无锡:中华针灸学社,1951:74⁃75.[26] 朱琏著.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59.[27] 鲁之俊.新编针灸学[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6:65⁃66.[28] 赵昕,刘炜宏.腧穴临证指要(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宣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62.[29] 俞慎初.中国医学简史[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95.[30] 郭世余.中国针灸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90⁃293.[31] 陶义训,马立人.针灸疗法国外文献集[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90⁃91.[32] 夏有兵,张建斌.简析澄江针灸学派的学术源流[J].中国针灸,2012,32(8):762.[33] 南京中医学院主编.针灸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1.(收稿日期:2014⁃11⁃01)(本文编辑:韩虹娟)㊃启事㊃本刊 医案析评”栏目征稿‘环球中医药“杂志开辟 医案析评”栏目㊂希望广大读者将临床中遇到的典型病案或疑难病案整理刊发,交流心得㊂本栏目文章结构分为 病历摘要”和 分析与讨论”两部分㊂ 病历摘要”用准确简洁语言交代清楚患者主诉㊁病史㊁中医西医诊断㊁中医辨证㊁治法㊁用药㊁复诊情况等㊂ 分析与讨论”部分要求逻辑性强㊁说理清楚㊁体现良好的中医辨证素养与临床思维模式,展示出对临床工作的实际借鉴意义㊂讨论开始部分请明确指出本病案分析讨论的要点和重点㊂请作者给出诊断和辨证的结论或意见,所分析的病案应有西医诊断结果和确诊证据㊂请总结相关疾病的国内外研究作简要评述㊂文后列出主要参考文献㊂文章形式建议由作者系统归纳,形成思路清晰㊁条理清楚㊁科学性强的临床论文;也可以采用依次发言形式或师生问答形式㊂本栏目论文目的在于共同学习,请勿文过饰非,修改原始处方和病例㊂。
对《针灸资生经》研究现状的探讨
对《针灸资生经》研究现状的探讨《针灸资生经》是宋代针灸家王执中编纂的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医书,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对《针灸资生经》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腧穴考证、取穴方法、治疗方法、针灸禁忌(包括人神避忌)、顾护脾胃(养生保健)及临床验案等几个方面。
标签:《针灸资生经》;王执中;研究现状《针灸资生经》是宋代针灸家王执中编纂的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医书,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明代甚至出现了研究《资生经》的专书《资生经明堂经穴道校正》[1]。
建国后,随着政府对中医的重视和扶持,对《针灸资生经》的研究文献开始出现,目前已检索到14篇,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其对俞穴考证、取穴方法、治疗方法、针灸禁忌(包括人神避忌)、顾护脾胃(养生保健)及临床验案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上方面入手,对《针灸资生经》研究现状做一梳理。
1 对腧穴考证与补充黄龙祥等[1]认为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据《太平圣惠方》补充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没有记载的11穴,全书共载穴365穴。
另外在腧穴定位上进行了大量的考订工作,根据《太平圣惠方》对腹部穴位进行了定位。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江一平[2]和八十年代胡忠根[3]以及以后许多学者也指出王执中在对腧穴进行大量考证的基础上,不仅补充了《铜人》中没有的穴位,而且订正了很多腧穴的位置,如魄户、大椎、巨骨、足三里等。
这些考证对宋代以后的针灸医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元明清代的许多医书多采用了他的定位法。
而且《针灸资生经》与今天的许多针灸书籍一样都有附图,这些图片保留了宋代铜人的基本特征,所以对于宋代铜人的研究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1]。
2 取穴方法上的特点2.1 倡同身寸王氏在卷二专门论述了同身寸,他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庭两横纹相去为一寸,若屈指则旁取指侧中节上下两纹角,相去远近为一寸,谓同身寸。
他说,“自依此寸法,与人著灸疗病多愈,今以为准。
”他的这种屈指中指中节两侧横纹的同身寸,一直沿用至今,给针灸取穴确立了一定的法度[2]。
针灸铜人十四经腧穴定位与功法练习的实验与分析
S t u d e n t s ’ r e s u h a a t t h e e n d o f t h e s e me s t e r o f t h e t w o ro g u p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 T h e s c o r e o f t h e e x p e ime r n t a l ro g u p wa s( 3 6 . 3 6 + 1 . 7 3 )
第 1 5卷第 6期பைடு நூலகம்.总第 2 5 4期
2 0 1 7年 3月 ・下 半 月 刊
针灸铜人十 四经腧 穴定位与功法练习的实验与分析
郭娅静 程相琨 周 巧 吴亚鹏
( 河南 中医药大 学针 灸推 拿学 院 ,郑 州 4 5 0 0 0 8 )
摘 要 :为解决 传统针 灸教 学 中,学生 动手 能 力较 差 ,定 穴不 准确 的 问题 ,本 实验研 究通过 观 察组 学生在 等 大 的没 有标 注 穴位 的铜人 上 。对 十四 经各 个腧 穴的位 置进 行摸 索从 而练 * - 7定位 , 同时配 合功 法练 习,提 高临床 能 力 。对照 组 学生按 照 大 - 纲要 求 完成 基举课 程 学 习,学期 结 束后 统计 分析 两 组 学生 的成 绩 ,平 时成绩 观察 组优 于对 照组( 观察 组 成绩 为3 6 . 3 6 ±1 . 7 3 , 对 照 组 成绩 为3 4 . 6 7± 2 . 3 4 ,P < 0 . 0 5 ) ,总 成绩 观 察 组 也优 于 对 照组 ( 观 察 组 成 绩 为8 4 . 7 9 ±7 . 4 8 ,对 照组 成 绩 为7 8 . 6 4 ±7 . 5 6 , P < 0 . 0 5 ) 。针灸铜人十四经腧穴定位与功法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 了专业技能 ,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 、解决 问题 能 力 ,为其今 后从 事针 灸 临床 工作打 下 了坚 实基础 。
针灸铜人
《内经》之后的经络学说
晋代皇甫谧将传世的《灵枢》《素 问》《明堂》三书按类编集为《黄帝 三部针灸甲乙经》十二卷,书中全面 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 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 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 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 总结,也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内经》之后的经络学说
河北省博物馆藏满城汉墓金針
灸法始于北方
北方寒冷,人们爱烤火。最初可能有 患者烤火时不小心灼及了远离病区的某个 部位,突然发现病痛减轻了。比如牙痛的 患者,如果被火灼到虎口附近的“合谷” 穴位,牙痛便可减轻。类似的经历日积月 累,人们便会悟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于是, 先民在发生病痛时,便主动用烧着的树枝 灼相应的穴位,此即最初的灸法。“灸” 字从火得义,说明它的出现与火有关。
馬王堆3號墓遠眺
马 王 堆 三 号 墓 发 掘 现 场
帛书中有关经络的文献
《五十二病方》正文之前抄录有几段佚文, 整理者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 一脉灸经》《脉法》和《阴阳脉死候》等四 篇。《脉法》论述经脉和诊脉的关系,提出 气与脉的关系,以及治病要取有余而益不足 和虚实补泻的的理念。《阴阳脉死候》论三 阳脉和三阴脉在临床中表现的死亡征候。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属 于经脉学著作,记载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走向 及所主疾病,治疗方法都只有灸法。
砭石初起于南方南方
南方气候湿热,人们喜欢吃鱼, 口味偏咸,体内很容易产生瘀滞, 并且外发为疔、疮、疖、痈等化脓 性疾病。先民将天然石头加工成片 状或者针状的工具,用它切开皮肤 排脓,这类原始的石制医疗工具称 为“砭”。
砭、针、箴、鍼
《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 也。”后来,人们陆续发明了竹针、 骨针、陶针、铁针,乃至金针、银针, 它们统称为针,或者“砭针”。古书 里“针”常常写作“箴”或者“鍼”。 内蒙多伦旗头道洼地新石器遗址墓葬 中,曾经出土过石针。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表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表现【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作为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演变。
从古代经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开始,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出现和对经脉理论的贡献,再到经脉理论在针灸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每一步都为该理论的完善贡献了力量。
随着时代的变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也不断演变,为现代针灸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认识与进展,更加系统而深入,为针灸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
通过探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与现代意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医针灸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经脉理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演变、古代、现代、针灸学、贡献、地位、认识、进展、重要性、形成、发展、结论、意义。
1. 引言1.1 介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重要性《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经脉学著作之一,一直以来在中医针灸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经脉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深入剖析了人体经脉的走向、关联,阐述了穴位的位置、作用及配伍规律,为中医针灸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经脉理论,更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对针灸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经脉理论,不仅可以理解古代医家对经络的认识和运用,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针灸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增加临床实践的成功率。
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经脉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古代经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古代经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历程。
最早有关经脉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内经》中的《灵枢》篇和《针经》篇,这些经典著作系统地阐述了经络的构成、流注和调和原理。
针灸铜人──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人体模型
针灸铜人──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人体模型针灸铜人──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人体模型针灸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神奇、独特的医疗技术。
它不用服药,只用*** 或灸灼病人身体某一个或几个部位,就可以达到除病疗疾的目的。
针灸萌芽于史前新石器时代。
史前人生计艰难,皮肉受伤是常有的事。
受伤流血,伤口周围经常出现脓肿疼痛,但过一段时间,流出脓血或纯粹的脓,它们流尽后,肿块逐渐消失,病痛居然解除。
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人们就有意识的利用锋利、尖锐的工具,刺破或揭开脓肿的皮肤,挤出脓血,治疗疾病。
最初用来刺破或切开皮肤的工具,是从山上寻找来的带尖带刃的石块,称为砭石。
《山海经·东山经》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针)石。
”近代郭璞注释:“砭针,治痈肿者。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砭”字说:“砭,以石刺病也。
”所以,砭石刺病,可以说是*** 术的起源。
史前人在烤火取暖的实践中发现,将热泥巴或热石块用植物叶片包裹起来,放置在病痛处,可以缓解疼痛,甚至除掉疾病。
烧热泥巴或石块,费时较长,后来,人们发明点燃树枝或干草,用温热*** 人体表面某个或某些部位,能够医治更多疾病,这就开启了后世灸灼术的先河。
灸灼用的树枝干草不易保存下来,*** 用的石针容易保存下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工具制造技术越来越提高。
石针之后,先民又制造出玉针、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钢针、金针。
魏晋期间的医学家皇甫谧著的《帝王世纪》中有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传说。
这里所说的“九针”,是指不同样式的针。
上世纪80年代,在河南省舞阳县发现的贾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骨针。
它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发现的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不同形制的石针和骨针,有的一端磨尖,另一端磨平;有的两端都磨尖。
它们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这些出土的俄失真、骨针,不仅证明了针灸起源于史前新石器时代,而且证明了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传说有一定根据。
《针灸学习感悟》
《针灸学习感悟》针灸,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接触,才知其深远,无论是针灸发展的历史还是经络穴位排布与主治,每一个问题都值得去探索、去研究。
下面就几个问题进行了介绍,其中有我感兴趣的,有我解答的疑惑,也有我对针灸的一些看法。
一、再论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宋金元时期是一个医学流派纷呈,学术思想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无论是针还是方都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北宋,最重要的创举就是铸造“铜人”和编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这些在书中有介绍,然而关于南宋的针灸学发展却提及较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宋的情况。
南宋,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推进了南方的医学文化。
庄绰著《灸膏育腧穴法》,本书介绍了唐代孙思邈、宋代王惟一以及其他各家的取膏育俞穴法,收录在《西方子明堂灸经》中。
窦材编写的《扁鹊心书》,提倡多壮灸法。
史嵩将家藏的《灵枢经》公开印行,使一度濒于失传的经典得以重新引人重视。
王执中编著《针灸资生经》。
闻人省年编《备急灸法》一书,介绍痈疽、疗疮、腹痛、泄泻等二十种病症的灸治法。
金元时期,除了何若愚的子午流注针法,马丹阳的“天星十二穴”,窦汉卿的“八脉交会穴”,滑寿的《十四经发挥》,还有一些其他医家也使用针灸。
金代张元素,取五输穴治疗伤寒、中风大接经治疗学说(该法是治疗中风病的一种方法,即针刺十二井穴,以沟通十二经脉气血,使十二经脉气血阴阳交注正常运行。
)、取同经原穴治疗脏腑病、重视特定穴的放血疗法与灸法。
张从正,字子和,师从刘河间,著有《儒门事亲》,主攻法治病,多用泻血法。
李杲,号东垣,师从张洁古,著《脾胃论》,也用针法,多宗《内经》。
明·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辑“东垣针法”。
罗天益,字谦甫,师从李东垣,后又从窦汉卿学针法,在所著《卫生宝鉴》中兼有针灸的内容,可见当时医家对针灸应用的重视。
二、穴名解三百多个穴位对于我们来说要记住着实有些困难,而对穴名的阐释可以很好的让我们记住这些穴位以及他们的功能,而从富多彩的解穴内容同时可以让我们见证古人在穴位命名上的无限智慧。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河南中医学院精品课程网(精)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医古文》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序》 主讲教师 叶 磊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第十九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叶磊
◆背景介绍
一、关于作者
YeLei YeLei YeLei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 西)人。初以父荫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后召直集贤院, 编修国史。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1033) 罢知襄州。庆历七年(1047)为宰相,旋改枢密使,封 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 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 谥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著有《文庄集》 和 《古文四声韵》《宋史》卷二八三有傅。
1949 1957
YeLei YeLei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1186
YeLei
作者叶磊
四、关于刻《图经》于石:
1026 1027 奉诏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铸铜人 刻于石,藏于针灸图石堂——仁济殿 迁至大都
YeLei
1027-1030 1277-1296
2008年3月6日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YeLei YeLei YeLei
作者叶磊
三、关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全书原为三卷。金大定(金世宗)丙午年即南
YeLei
宋淳熙十三年(1186),经无名氏补注,书商陈氏
刊刻为《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五卷。
YeLei
版本:
宋代刻本是三卷本 ,但原本已佚。
YeLei YeLei
⑤疢(chèn衬):疾病。 会意。从匿,从心。把心隐藏起来,
针灸源流与经典名篇
第一阶段:初出茅庐,问道于古第一章:针灸源流及经典名篇目的要求:掌握历代重要针灸经典名篇及其贡献;熟悉针灸发展简史。
一、起始期—伏羲制九针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是中医药学的鼻祖之一。
其中“九针”的发明不仅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针刺疗法起源的标志。
九针的形状不同,且功效各异,或圆钝,用于熨烫、按压止血;或尖锐,用于点刺放血;或带刃,用于切割排脓,这是在新石器时代先进的、令人惊讶的外科用具。
九针在医疗水平低下的新石器时代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医疗保障,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塑造了雏形。
二、创立期—理论初建经过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漫长的医学探索和经验积累,针灸学术思想开始初步形成。
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两本现存最早的与针灸相关的文献,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已经对经络的循行和灸法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经络系统的知识。
《黄帝内经》是现存文献中最早的中医学著作,也是针灸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
《内经》已经形成了以十二经脉为主干,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为分支的完整的经络系统,并对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做出了相关的论述,对腧穴、针灸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做出了详细说明。
《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其中《灵枢》成书较早,主要论述针灸与经络系统,世称《针经》,而《素问》中的某些篇幅也有对《灵枢》作出了一定限度的补充说明。
《内经》的主要内容至今仍是学习针灸的核心。
而在此后出现的《难经》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对针灸经络系统的补充和发展。
《难经》全书八十一难,提出了八会穴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各种针刺手法,对中医针法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期—名家辈出魏晋时期,皇甫谧在融合了《内经》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编撰而成《针灸甲乙经》,是现存第一部针灸学著作。
关于穴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关键 词 : 穴性; 主治; 药性; 针法
中图分 类 号 : 2 4 R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80 0 ( 0 0 0 —5 7 1 10 -8 5 2 1 ) 61 6 - 0
穴 性 是 指 腧 穴对 人 体 某 些 病 证 具 有 相 应 治 疗 作 用 的 特 性 和 重 视 整 理 腧 穴 的性 能 , 以也 就 没 有 形 成 系 统 的理 论 , 是 一 直 所 而 按照腧穴 的“ 主治 病证 ” 指导 针灸 临床。随着 长期 临床实 践 , 来 性能 , 主要研究的是腧穴与机体 之间 的相互作 用和规 律 , 以及腧 对 腧 穴 特 性 认 识 的逐 步 提 高 , 穴 性 理 论 的论 述 也 逐 步 的深 入 。 对 穴对疾病 的疗效 和对机体 的内在影响 。早在 《 内经》中就有 关于 穴性 的记 载 , 当时 虽 然 是 以 用 穴 之 义 , 方 之 义 阐述 腧 穴 治 疗 作 2 穴 性 和 主 治 的 关 系 用 用机理 , 但已经是现代针灸处方 、 性的渊 源和萌芽 0 。掌 握腧 穴 J 现在对 于腧穴 的描述 , 然大多都 是功效 和主 治 , 仍 很少 提及 穴 穴性 理 论 ,’ 腧 穴 的 特性 , 指 导 针 灸 临 床 有 着 重 要 的意 义 。 腧 穴 的 性 能 。但 实 际 上 正 是 由 于腧 穴 的 不 同 的性 能 , 产 生 了腧 了解 对 才
1 腧 穴 的 腧穴 的主治就是 穴性 在发挥作用 。 腧 穴 的本 意 是 指 人 体 气 血 输 注 的孔 隙或 通 道 , 目前 比较 统 一 早在《 内经 》 中就 已经可 以从“ 热俞 、 水俞 、 寒热俞 ” 等概念 看出 内 的认识是腧穴是脏腑经络 气血输 注于体表 的特殊部 位 。回顾腧 经 中已经对腧穴 的穴性进行 了简单 的分类 , 治疗热病可 以用热俞 穴 的发 展 过 程 主 要 经 历 了 以下 几 个 阶 段 : 无 定 位 阶 段 。最 初 , 穴 , ① 治疗水病可 以用水俞 穴等 等 , 当时 已认识 到一些 腧穴 的特性 古代劳动人 民用砭石 剖刺痈疽肿 疡 , 排脓 放血 , 解除病痛 。逐 渐 是与特定性质的疾病相关 联的 。但 后世 的一 些歌赋 特别强调 腧 发 现 有 显 著 痛 感 和 压 痛 处 的 位 置 效 果 更 好 , “ 痛 为 腧 ” 规 穴的主治性质 , 玉龙 歌》 即 以 的 《 就是其代表 , 致 了人们 以主治代穴 性 导 律 。因为“ 以痛为腧 ” 常随着 患者疼 痛部 位不 同 , 在不 同位 置 的倾 向。主治是腧穴的重要 特点 , 而 但并不 代表穴 性 , 在往往 是 现 出现压痛点 , 以这 时 的腧 穴 没有 固定 的位 置。②定 位定 名 阶 从 主 治来 概 括 穴 性 , 所 比如 肾 俞 穴 具 有 补 益 肝 肾 的 性 质 , 实 这 只 其 段 。经过反复实践 , 人们 发 现用针 刺或 艾灸 刺激 体表 的某 些部 是在 病症 、 手法 、 腧穴配伍等特定条件下 的一个作用 , 并不 是肾俞 位 , 相 应 的某 些 疾 病 和 症 状 有 治 疗 作 用 ; 些 部 位 , 仅 对 相 应 穴 固定不 变的性质 , 以不 能 以 主治 代 替穴 性 , 《 对 有 不 所 故 针灸 问对》 病症有效 , 而且对其他病症也有效 , 日积月 累 , 逐渐发现 了某些部 云 :治 病 无 定 穴 也 ”¨ 。 “ 位和某 些病症 具有 相关性 的规 律 。战 国晚期 , 内经 》 为代 3 穴 性 的 多 样 性 以《 等 表的医学著作确定 了这些 部位 的取法 和治疗作 用 , 并加 以命 名 , 腧穴 的穴性也是多 样 的, 同的腧穴有 不 同的性能 , 不 一个腧 成为腧 穴。③ 系统分类 阶段 。又经过 了较长 时间的实践 , 人们发 穴也可 以有两 个 或者 几个 不 同的穴 性。在 《 性赋 》中, 气 、 穴 从 现各个腧穴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之间在治 血 、 、 、 、 、 、 8个方 面来概括 腧穴 的穴性 , 经穴性 虚 实 寒 热 风 湿 即“ 疗作用上 既有 共 性 , 有相 对 的特 异 性。在 魏 晋唐 宋 时期 , 又 以 质 , 气分 为先。……穴有 血门 , 当牢记 。……虚者补之 , 亦 穴要审 《 针灸 甲乙经》 铜人腧 穴针 灸图经》 《 为代 表 , 使经络 、 位 、 位 真 。… … 实 则 泻 之 , 要 辨 清 。… …寒 则 温 之 , 了 于 心 。… … 部 穴 症 须 逐渐结合起来研究 , 成为系统分类的基础。到了这个 阶段虽然对 热则清之 , 阴阳有别 。……原夫百病 , 中于风 。……大凡湿症 , 首 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 了具体 的归纳 , 是却没有像归纳药性那样 艾灸最 良。 以鱼际穴 为例 既可 以“ 俞 鱼际 俱泻 肺 ” 又能 “ 但 ’ ” 肺 ,
铜人谜踪摘要总结
铜人谜踪摘要总结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不仅火烧了圆明园,还抢走了清太医院的铜人及先医庙铜铸三皇像,议和后,御医陈守忠曾与俄交涉而未果。
那么现在国宝针灸铜人流于何地呢?因为这个叫明代正统针灸铜人的宝物不是普通的针灸教具,它是我国最早创制的针灸铜人“天圣铜人”的翻版,又称“铜神”,是我国医学史上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它记载着所有古人对中医经络的认识和定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生命认识的大智慧,尤其是那个宋代的“天圣铜人”因战乱被夺来抢去,踪迹全无,就连当年和它一道制作、用来保存其资料的《新铸铜人脑穴针负图经》碑,被当作废品扔进了增铜炉,化作铜水永远消失了。
所以。
“明正统针负铜人”就成为寻找“宋天圣针负铜人”踪迹的关键所在。
对于“天圣铜人”,央视曾对其有很多介绍。
北宋以前,医生主要按照唐代《皇帝明堂经》指定的人体经穴进行针灸治病。
然而《皇帝明堂经》因唐朝末年的战乱轶失,致使后来的针灸取穴失去了标准。
为给针灸经穴重新制定国家标准,宋天圣四年(公元1023年),宋仁宗诏令国家医学最高机构医官院编撰《新铸铜人脑穴针灸图经》。
医官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王惟一。
王惟一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的针灸经穴国家标准《新铸铜人脑穴针灸图经》。
为便于保存,又将它分别刻在5块石碑上。
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如案形”。
于是再次诏命根据《新铸铜人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
“宋天圣针灸铜人”由青铜铸成,身高和青年男子相仿,面部俊朗,体格健美。
头部有头发及发冠;上半身裸露,下身有短裤及腰带;人形为正立,两手平伸,掌心向前。
铜人被浇铸为前后两部分,利用特制的插头来拆卸组合,体现了当时较高的人体美学和铸造工艺。
铜人标有354个穴位名称,所有穴位都凿穿小孔。
体腔内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路。
因此,不仅可以应用于针灸学,也可应用于解剖学。
更为奇特的是它的实用性。
宋代每年都在医官院进行针灸医学会试,会试时将水银注入铜人体内,将体表涂上黄蜡完全遮盖经脉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医
药
学
报
2 0 1 5年 2月第 4 3卷第 1 期
Vo 1 . 4 3, N o . 1 , F e b . 2 0 1 5
84 ・
Ac t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o l o g y
图” ; 其次 按 照 先 上 后 下 , 先 中央后 两 侧 的顺 序 , 分 部
破漏 ” 。终著 成 针 灸 学 划 时 代 意 义 的 著作 《 铜 人 腧 穴 针灸 图经》 。王 氏对 腧 穴 的 考 证 , 主 要 集 中在 以 下 四
个方 面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1—2 5
记 述 头面 躯 干 部 腧 穴 的定 位 、 主治病证、 灸 法 壮 数 多 少、 针 刺深 度及 有关 禁 忌 等 。下 卷 则 记 载 了 十二 经 脉
气 血 多少及 有关 浮 络色 诊 的短 论 、 十 二 经 脉 流注 孔 穴 图和 四季 五行 所属 之穴 , 然后 按 经 记 载 四肢 部腧 穴 的 定位 、 主治 病证 、 灸 法壮 数 多 少 、 针 刺 深 度 及 有关 禁 忌
等 。另外 , 宋石 刻 还 于卷 下后 附载 “ 穴 数 都 数 ”( 便 于
腧穴 检索 ) 、 “ 修 明 堂诀式 ” 、 “ 避 针灸 诀 ” 等 内容 。 2 天降大 任 于斯人 , 篡 忌 旧闻正讹 谬 较早记 载针 灸 的著 作 是先 秦 时 期成 书 的《 黄 帝 内
设计并 主持铸造 了铜人针灸孔 穴模 型二具 , 做 到 了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5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2 3 9 2 ( 2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5 ) 0 1 — 0 0 8 4— 0 2
北宋 仁宗 继太 宗衣钵 , 编 修群 书 , 广其卷 帙之 风不 减, 公元 1 0 2 3年 , 时任翰林 医官朝散 大夫 、 殿 中省 尚药
《 铜人腧穴针灸 图经》 原刊本为三卷 , “ 天圣石刻” 也为 三卷 _ 2 J 。原 书 三卷 中 , 上 卷 首先 记 载 了人 身 十二
经脉 周 流 全 身 的 短 论 , 其 次为 “ 十 二 经 脉 及 起 止 穴
图” , 正、 伏、 侧 三人经脉 图 , 再 论 十 二 经 各 经 的 循 行
奉御骑都尉的王惟一奉诏编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 肇颁 四方 , 景 世 万代 ” , 该 书是 集 宋 代 之 前 针 灸 学 之
大成 , 在 这一过 程 中统一 规 范 了针灸 学 的 内容 … 。 同 时, 体 会 到“ 传 心 岂如会 目, 著辞 不 若 案形 ” , 于 是 随后
修回 日期 : 2 0 1 3—1 2— 3 0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课 题资助 ( N o . 8 1 1 7 3 3 2 6 ); 湖南省 科技厅
一
2 . 1 规 范腧 穴名称 , 灵 活穴 位取 法 在《 铜人 腧穴 针灸 图经 》 中 “ , 对 于描 述 穴 位 详
2天降大任于斯人篡忌旧闻正讹谬较早记载针灸的著作是先秦时期成书的枟黄帝内灵枢枠发展到汉晋时期对针灸的认知逐渐完备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到了唐代制作了枟明堂引北宋以前在临床诊治工作中主要按照唐代枟明堂针灸图经枠指定的人体经穴进行针灸治病然枟明堂针灸图经枠在唐朝末年战乱中轶失致使后来的针灸穴位失去了标准有关针灸学的书籍经过长期辗转传抄图籍经络腧穴的内容十分紊乱给针灸的传播及后世学习带来了极大不便
转传 抄 , 图籍 、 经络 、 腧 穴 的内容 十分紊 乱 , 给针灸 的传
播及 后世 学 习带来 了极 大 不便 。有 感 于 “ 古 经训 诂 至 精, 学者 封执 多 失 ”, 王惟一“ 竭 心奉诏 , 精意参神 , 定 偃侧 于人 形 , 正分 寸 于腧 募 , 增古今之救验 , 刊 日相 之
书, 书 中认 定人体 经 穴 3 5 4个(占现在 已知 人 体 经 穴 3 6 1个 的 9 8 . 0 6 %) 。 随后设 计 并主持 铸 造 铜人 针 灸孔 穴模 型 二具及 将 其刻 于石碑 上 。这 为针 灸 图经标准化 的传播 及 针 灸学 的发展做 出 了很 大贡 献 。
关 键词 : 王惟 一 ; 针灸; 铜人 ; 经络 : 腧 穴
摘 要: 王 惟一 , 约 生活 于公 元 9 8 7~1 0 6 7年 间 。宋仁 宗时 ( 公元 1 0 2 3—1 0 6 3年 ) 曾任 翰 林 医官朝散 大
夫、 殿 中省 尚 药奉御 骑 都尉 等职 。王 氏精 于方 药和针 灸 , 为 宋代 著 名针 灸 学 家 , 尤 工厉 石 。 于 天 圣初 年 ( 公元 1 0 2 3年 ) 奉敕 对针 灸腧 穴重 新 厘 定 , 订 正 讹谬 , 撰 著 了《 铜人 腧 穴针 灸 图 经》, 于1 0 2 6年 完成 该
( 附加 图形 ) 、 主病( “ 是 动则病 ” ) 以及 各 经 穴 数 、 穴
名、 部位 ; 最后 论 及 督 、 任 脉循 行 ( 未 附加 图形 ) , 并 分 部其 相 应腧穴 穴 名及其 部位 。中卷则 首先 记载 了有关 “ 用 针之 理 ” 、 “ 针灸 避 忌 之 法 ” 的短 论 和 “ 针 灸 避 忌 之
《 铜人腧穴针 灸 图经》 针 灸学术 思想探析
李 成 文 , 潘 思 安 , 卢 享君 , 赵 钊 , 常 小 荣
( 1 . 湖南 中医药 大学 , 湖南 长 沙 4 1 0 0 0 7 ; 2 . 湖 南 中医药 大学 针灸推 拿学 院 , 湖南 长 沙 4 1 0 0 0 7 )
“ 使 观者烂 然 而有第 , 疑 者焕 然 而 冰 释 ” 。本 文 将从 从 以下 三个 方 面探 析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的针 灸 学 术
思想 。 1 天圣 石刻分 三卷 , 经脉 腧 穴俱详 全
经・ 灵枢》 , 发展到汉晋时期对针灸 的认知逐渐完备 ,
开始 用 图形 表 示 针 灸 穴 位 , 到 了唐 代 制 作 了 《 明堂 引
灸 图经》 。北宋 以前 , 在 临床诊治工作 中主要 按 照唐 代《 明堂针 灸 图经 》 指定 的人 体 经 穴进 行 针 灸 治病 , 然
《 明堂针灸 图经 》 在 唐朝末 年 战 乱 中轶 失 , 致 使 后来 的
针灸 穴位 失去 了标 准 , 有 关 针 灸学 的 书籍 经 过 长 期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