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no8微生物遗传

微生物学no8微生物遗传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微生物, 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
生物进化研究
微生物遗传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进化的规律和机 制,促进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微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 毒、真菌等,这些物种具有独特 的遗传特征和适应性。
表型多样性
同一物种的微生物个体间可能存 在明显的表型差异,如形态、生 理和代谢等特征。
05
微生物遗传在生物技术中 的应用
工业酶的生产与应用
工业酶
微生物遗传研究对于工业酶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良微生物酶的活性、稳定性等特性, 提高酶的生产效率。
应用领域
工业酶广泛应用于洗涤剂、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等领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物燃料的研发与生产
生物燃料
利用微生物遗传技术,可以研发出新型生物燃料,如乙醇、生物柴油等。这些燃料具有可再生、环保 、低碳等优点。
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是生物体根据需要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遗传工程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改变生物体的性状。
3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DNA序列的随机变化,可以导致生物 体性状的变异。遗传工程通过引入突变基因来改 良生物体的性能。
基因克隆与表达
基因克隆
基因克隆是指将目的基因从生物体细胞中分离出来,并插入 到载体分子中,以便在实验室中进行进一步操作的过程。
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与风险评估
疾病治疗
通过研究微生物遗传机制,有望发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例如利用益生菌或益生元调节 人体微生态,治疗某些肠道疾病。
疫苗开发
深入了解微生物遗传信息,有助于开发更为有效和特异的疫苗,对抗传染病和维护公共 卫生安全。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学笔记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学笔记
基因重组的意义: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杂交育种的优点:①由于杂交育种选用了已知性状的供体菌和受体菌作为亲本,故在方向性和自觉性方面,均比诱变育种前进了一大步。②利用杂交育种可以消除某一菌株在经过长期诱变处理后所出现的产量上升缓慢的现象
杂交育种的缺点:杂交育种的方法较复杂,目前还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和使用,尤其在原核生物的领域中,应用转化、转导或接合等重组技术来培育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上的高产菌株的例子还不多见。
2.转导: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形状的现象。获得新遗传形状的受体细胞称为转导子(transductant)
3.接合(conjugation):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传递不同长度的单链DNA给受体菌,在后者细胞中发生交换、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供体菌的遗传性状的现象。获得新性状的受体细胞称为接合子。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指诱变剂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某些理化因子,如X射线等的辐射及烷化剂、亚硝酸等,除了能引起点突变外,还会引起DNA的大损伤——染色体畸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6.降解性(代谢)质粒
如假单胞菌属中发现。它们的降解性质粒可为一系列能降解复杂物质的酶编码,从而能利用一般细菌所难以分解的物质做碳源。这些质粒以其所分解的底物命名。
7.隐秘质粒:不显示任何表型效应,只能通过物理的方法检测的质粒。如酵母菌的2um质粒。
二.转座因子
插入(IS)序列、转座子(Tn)、特殊病毒(Mu噬菌体)

【精品】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题解

【精品】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题解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习题与题解一、填空题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事例很多,其中最直接的证明有1928年Griffith的细菌转化实验、Avery等的1944年发表的细菌细胞抽提物的降解、转化实验和1952年Alfred等进行的35S、32P标记的T2噬菌体繁殖实验。

而1956年,H.Fraenkel-Conrat用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所进行的拆分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物质。

2、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单倍体;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称二倍体。

3、大肠杆菌基因组为双链环状的在细胞中以紧密缠绕成的较致密的不规则小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该小体被称为拟核。

4、酵母菌基因组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度重复。

酵母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后,在其基因组上发现了许多较高同源性的DNA重复序列,称之为遗传丰余。

5、质粒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但从细胞中分离的质粒大多是3种构型,即CCC型、OC型和L型。

6、转座因子1)是细胞中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能改变自身位置(如从染色体或质粒的一个位点转到另一个位点,或者在两个复制子之间转移)的一段DNA序列。

2)原核微生物中的转座因子有三种类型:插入序列(IS)、转座子(Tn)和某些特殊病毒(如Mu)。

3)转座因子可引发多种遗传变化,主要包括插入突变、产生染色体畸变、基因的移动和重排。

7、在普遍性转导中,噬菌体可以将供体细菌染色体的任何部分转导到受体细菌中;而在局限性转导中,噬菌体总是携带同样的片段到受体细胞中。

8、细菌的结合作用是指细菌与细菌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9、线粒体遗传特征的遗传发生在核外,且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外,因此它是一种细胞质遗传。

10、丝状真菌遗传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有性过程和准性生殖过程,并通过遗传分析进行的,而准性生殖是丝状真菌,特别是不产生有性孢子的丝状真菌特有的遗传现象。

准性生殖是指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

微生物学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微生物学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Rho是一种古老的蛋白,细菌中到处都是,使细菌能够 快速生长。
细菌如此之小,它们不会携带过多的额外DNA。在进 化过程中,Rho可能使得基因被紧凑地‘打包’起来,从 而反过来促进了细菌的快速生长。”
二、啤酒酵母的基因组
1996年,由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共96个实验室 的633位科学家的艰苦努力完成了全基因组的测序工作, 这是第一个完成测序的真核生物基因组。
质粒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 closed circle,简称 CCC)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
从细胞中分离的质粒大多是三种构型,即CCC型、OC型 (open circular form)和L型(linear form).
二、质粒的主要类型
1. 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 2. 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 3. Col质粒 4. 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id) 5. 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 6. 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
少数基因突变不影响生命的生存;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酵母比细菌和病毒“进步”且“富有”,而细菌和病毒更 “聪明”。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
质粒(pla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d) 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 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 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 段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细胞 中。
拟核上结合有类组蛋白蛋白质和少量RNA分子,使其 压缩成一种手脚架形的(scaffold)致密结构 。
大肠杆菌及其它原核细胞就是以这种拟核形式在细胞 中执行着诸如复制、重组、转录、 翻译以及复杂的调节 过程。

微生物学多媒体课件08-微生物遗传

微生物学多媒体课件08-微生物遗传

例:乳糖操纵子的结构 图8.6
其中有两个调控基因: (1)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Oprator,乳糖参与负调节; (2)激活蛋白CAP的结合位点,cAMP参与正调节。
参考书1
4. 衰减作用
衰减作用是通过衰减子使已经开始的转录提 早终止,从数量上减少完整mRNA的产生。图8.7
三、翻译过程中的调控
固定式的调控:包含在DNA序列之内,如稀有密 码子和重叠基因等,其调控不受环境影响。
病毒的乙醇物质可以是单链的或双链 的DNA或RNA, 即:ssDNA, dsDNA,ssRNA或dsRNA。
二、脱氧核糖核酸 1.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2.DNA的复制方式 3.DNA的理化性质
1.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Watson 和Crick在1953年描述了DNA的结构模型:
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方向相反的多核 苷酸单链以右手螺旋方向相互缠绕而形成的双螺旋。
如果两菌株在最适条件下杂交,DNA相关性 >70%,且Tm值差别<5%,它们就被基因组是指一种生物体内单套遗传物质的全 部遗传基因。染色体指携带细胞功能所必备的基 因的遗传单元。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它们的全套遗传基因称 为基因组,但不足以形成染色体。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常为一个环状的DNA分子。
真核生物的细胞有几条至几十条染色体,各 含一个线状的DNA分子。
细菌染色体DNA的大小和结构
(a)大肠杆菌细胞大小和染色体DNA长度的比较;(b)细菌细胞中的拟核;(c)大肠杆 菌染色体结构电镜图。宽1.1~1.5 mm、长2~6 mm的细胞里包装着的一个DNA分 子的长度达1 mm;这个环状的DNA分子在细胞中形成含有一个染色体的拟核;在染 色体的中心有一个由DNA结合蛋白和膜组成的骨架,DNA分子附着在骨架上形成 50~100个超螺旋的环,每个环中含碱基对约50~100 kb,这种多层次折叠使DNA 处于高度压缩状态.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8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8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

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概述:遗传(heredity or inheritanc® 和变异(variation)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遗传即生物的亲代将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子代的行为或功能。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

基因型(ge no type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型(phe no type)某一生物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

饰变( modification)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8.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8.1.1三个经典实验1. 经典转化实验:1928年F.Griffith以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为研究对象进行转化(transformation)实验。

1944年O.T.Avery等人进一步研究得出DNA是遗传因子。

S strun A2. 噬菌体感染实验:1952年Alfred D.Hershey和Martha Chase用32P标记病毒的DNA,用35S标记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证实了T2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3.植物病毒的重建实1956年H.Fraenkel-Conrat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与TMV 近源的霍氏车前花叶病毒(Holmes ribgrass mosaic virus,HRV)所进行的拆分与重建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8.2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基因组(genome是指存在于细胞或病毒中的所有基因。

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单倍体(haploid);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称二倍体(diploid )。

基因组通常是指全部一套基因。

由于现在发现许多非编码序列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目前基因组的含义实际上是指细胞中基因以及非基因的DNA序列的总称,包括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调控序列以及目前功能还尚不清楚的DNA序列。

微生物理论课件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微生物理论课件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增添一个碱基
ABC ABC AB+ CBA CBA CBA CBA CBA 缺少一个碱基
ABC BCA BCA BCA BCA BCA BCA BCA
造成突变点以后全部遗传密码转录与转释发生错误
• 基因突变之后是否一定能引起性状的改变呢?
下均有作用
• 种类:HNO2 ,羟胺(NH2OH), 及各种烷化剂
(如:硫酸二乙酯DSE,甲基磺酸乙酯EMS,亚硝基 胍,环氧乙酸,氮芥等)
• 分子机制:以HNO2为例:亚硝酸使碱基氧化脱氨
成次黄嘌呤
碱基的置换
NH2 C
HNO2
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OH
O
C
互变 C
异构
腺嘌呤
A.. H..e TT
三个核苷酸构成一个密码子,编码一个aa
是最低的突变单位或交换单位,有ATGC四种碱基组成, RNA中是AUGC
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 转化实验 • 噬菌体的感染实验 • 病毒的拆开重建实验
第二节 微生物的变异
• 突变(mutation) •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
变异
• 机制(以5-BU为例):5-溴尿嘧啶是胸腺嘧啶 的类似物,在DNA复制时能掺入到DNA链中与 A配对。
碱基的置换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CO
CO H
Br
Br
5-BU:酮式 5-BU:烯醇式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CO
T : 酮式
CO H
T:烯醇式
碱基的置换
A.. T
G..
G.. G.. C
C BU
• 3、 菌落形态多样,观察方便。 • 4、 环境对其作用直接而均匀。 • 5、 能在简单的合成培养基上生长,培

微生物学 08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图文

微生物学 08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图文
从平板上挑选NTG处理的 长势好孢子丰满的菌落
选中菌落转接 斜面培养保存
摇瓶发酵、测定 蛋白酶活性水平
从中选出高产 蛋白酶突变株
82
①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与最适诱变剂量 ②挑取优良的出发菌株 ③处理单倍体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 ④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 ⑤选择利用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相关指标 ⑥设计采用高效筛选方法
72
(2)定向培养选育优良菌种
定向培育一般是指用某一特定环境 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培养物,同时不断 对它们进行移种传代,是达到积累和选 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育种方法。 这种方法培育目的菌株的过程比较缓慢, 但有重要应用价值。
73
杂交是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之一。一般分
有性杂交、准性杂交与体细胞杂交等。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注:IS: insertion sequence 插入序列
20Leabharlann 1222324
可插入 大至 50kb外 源基因
现经改 构可转 化多种 非双子 叶植物
Ti质粒长 200 kb ,是一个大型质粒
25
26
27
28
一、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简称突变,是
变异的一种,指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 构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突变几率一般 在10-6~10-9范围内。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08第八章微生物遗传

08第八章微生物遗传

• 野生型(wild type) :从自然界中分离到的微生
物菌株,称野生型菌株,简称野生型。
• 突变型:野生型菌株经突变后形成的带有新性状
的菌株,称突变株,或突变体、突变型。
一、基因突变
• 选择性突变株与非选择性突变株:
凡是能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条件快 速选择出来的突变株称选择性突变株,反之称为 非选择性突变株
的共生细菌 ➢ 2um质粒:存在Saccharomyce cerevisiae(酿酒酵
母)细胞核,不与核基因组整合。
• 原核细胞核外染色体统称质粒。如:F因子(F 质粒) R因子(R质粒)Ti质粒等
3. 染色体水平 1)染色体数目:不同微生物染色体数目差别比较大,
真核微生物有较多染色体,原核生物每个核区仅一个染色 体。
➢ 抗生素、紫外线或高温淘汰原有非突变个体(自发 性) 。抗性突变是可以自发产生的,即使诱发产生, 其产生的性状与诱变因素间也是不对应的,即最终 适应了的化学药物等不良因素并非诱变因素,而仅 仅是一种用于筛选的环境而已。
有三个经典实验证明自发突变产生突变株。
取敏感于噬菌 体的E.coli指数 期的肉汤培养 物,用新鲜培 养稀释成浓度 为103/mL的细 菌悬液,然后 在甲、乙两试 管各装10mL。
或数字表示,如lacZ
② 抗型基因在基因符号右上角写大写的R。如 tetR
③ 基因表达产物用3个大写字母(或1个大写、2 个小些),如LacZ

真核微生物的基因与原核微生物的最明显差异:无操 纵子,有大量不编码序列和重复序列,转录和转译被 分隔,基因被内含子阻隔。
6、密码子水平 7、核苷酸水平
(二)、原核生物的质粒
通过基因突变获得在有用代谢产物产量高于原始菌 株的突变株的变异类型。产量提高一般逐步积累。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8微生物的遗传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8微生物的遗传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8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是微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重组以及突变等方面。

了解微生物的遗传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微生物的进化和适应能力,还可以应用于微生物的工业生产和疾病防治等领域。

1.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微生物的基因组由DNA组成,DNA通过多个螺旋体嵌入细胞的细胞核或质粒中。

微生物的基因组可以分为染色体和质粒两部分,质粒是一种较小的环状DNA。

染色体和质粒中都含有基因,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方式决定了微生物的特征和功能。

2.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微生物的DNA通过复制和转录的方式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DNA复制是指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DNA转录是指根据DNA模板合成RNA的过程,RNA复制的结果是生成一个与DNA模板相对应的RNA分子。

这些RNA分子可以进一步转录成蛋白质。

3.重组:微生物的重组是指在微生物遗传物质中发生DNA片段的重新组合。

这种重组可以发生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同或不同的DNA片段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染色体或质粒之间。

微生物的重组有助于增加遗传多样性,并提高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和进化速度。

4.突变:微生物的遗传中还会发生突变现象,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即DNA中的一个碱基替换为另一个碱基;也可以是插入和缺失,即DNA序列中添加或删除一个或多个碱基。

突变可能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带来新的适应优势。

5.横向基因转移:微生物的遗传中还存在横向基因转移的现象。

横向基因转移是指将一个细胞(供体)中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细胞(受体)中,无需通过细胞分裂进行。

横向基因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物种的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的细菌之间。

横向基因转移是微生物进化和适应性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6.基因调控: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受到一系列调控机制的控制。

第8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PPT课件

第8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PPT课件
由于终止密码出现在一条mRNA的中间部
位,就使多肽链的翻译就此终止,形成一条 不完整的多肽链。
(二)表型变化
表型:指可观察或可检测到的个体性状或特征,
是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基因型:指贮存在遗传物质中的信息,也就是它
的DNA碱基顺序。
几种常见的表型变化的突变型
1、营养缺陷型 2、抗性突变型 3、条件致死突变型 4、形态突变型
是一类典型的条件致死突变株
例如
T4噬菌体突变株在25℃ 下可感染宿主大肠杆菌,
而在37℃时却不能感染
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在
37℃下正常生长,而 在42℃下却不能生长
突变使某些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 改变,以致会在某特定温度下具有功能,而在 另一温度下则无功能
4、形态突变型
指造成形态改变的突变型,包括影响 细胞和菌落形态、颜色以及影响噬菌体的 噬菌斑形态的突变型。
(二)转化作用的发现
肺炎链球菌分为S型和R型两种。从活 的S型菌中抽提各种细胞成分(DNA、蛋白 质、荚膜多糖等),然后对各种生化组分 进行转化实验。
试 验
活R菌
转化S菌的DNA 转化S菌的RNA 转化S菌的蛋白质 转化S菌的荚膜多糖
长出S菌 只长出R菌
结果表明:只有S型菌株的DNA
才能将R型菌株转化为S型
3. 工干预下自然发
4. 生的低频率突变
(二)诱发突变
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 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
诱发突变不是用诱变剂

产生新的突变,而是通过不
同的方式提高突变率
诱变剂:凡具有诱变效应的任何因素,都称为诱变剂
1、碱基类似物 2、插入染料 3、直接与DNA起化学反应的诱变剂 4、辐射和热 5、生物诱变因子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

(5)抗原突变型(Antigenic mutant) 是指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细胞抗原结构发生变异的类型。
如细胞壁缺陷变异(L型细菌等),荚膜或鞭毛成分的变异等。
(6)产量突变型 是指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在代谢产物产量上明显有别于原始 菌株的突变类型。若产量高于原始菌株者称正变株,反之为负变株。 在生产实践上筛选高产正变株十分重要。
(3)S型菌的无细胞提取液试验
培养皿培养
活R菌 + S菌无细胞抽提液
长出大量R菌和少量S菌
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在其细胞内可能存在一种转 化物质,它能通过某种方式进入R型细胞,并使R形细胞获得表达S 型荚膜性状的遗传特性。
1944年,等利用单细胞成分进一步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加S菌的DNA
以内。每个质粒含有几个到数百个基因。每一个质细粒胞可含有1—几
百个质粒。
DNA
(3)质粒的特性
a.是细菌非必须的遗传物质。
b.具有不相容性。
c.具有可转移性。某些质粒能以较高的频率(>10-6)通过细胞间的接合作 用或其他机制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d.可整合性。
e.可重组性。 f.可消除性。在高温或某些化学药物(丝裂霉素C、紫外线、利福平、重 金属离子)的处理下,质粒可以被消除,同时宿主细胞也将失去质粒控 制的表型性状。
染色体倍数:即同一细胞中相同染色体的套数。多数微生物是单倍 体,少数真核微生物(酿酒酵母)的营养细胞及合子是双倍体,高 等动植物的体细胞是双倍体。
(4)核酸水平
核酸种类: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部分病毒为 RNA。
核酸结构:绝大多数微生物的DNA是双链的,少数病毒,如E.coli 的ΦX174和fd噬菌体的核酸为单链结构。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JSU-micro
转化 过程
转导(transduction)
外源遗传物质通过噬菌体的携带进入受体细胞, 并与受体染色体发生基因重组
JSU-micro
接合(conjugation)
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传递不同长度的单链DNA给受体菌, 在后者细胞中发生交换、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新的 遗传性状的现象。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一、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和方式
遗传物 质类型 核染色体 真核生物细胞器质粒 核外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质粒
二、质粒
质粒 F因子 R因子 种类
原核生物遗传物质 存在的另一种方式
核外环状小型DNA,独立复制稳定遗传 与有性接合有关 与抗药性有关
JSU-micro
4 真空冷冻干燥法
加有保护剂的菌悬液在冻结状态下予以真空干燥: 干燥、缺氧 适用于各种微生物,便于大量保藏,菌种存活时 间长,是目前最好的保藏方法
JSU-micro
5 液氮保藏法
菌种置于保护剂中, 菌种置于保护剂中,预冻后保存在液氮超低温 冰箱中( 196℃) 冰箱中( -196℃) 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长期保藏方法(~20年 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长期保藏方法(~20年) (~20
JSU-micro
1 低温保藏法 方法:菌种斜面置4℃冰箱保藏, 4℃冰箱保藏 方法:菌种斜面置4℃冰箱保藏,定时传代 原理:低温下, 原理:低温下,微生物代谢强度明显下降 2 石蜡油低温保藏法: 石蜡油低温保藏法: 斜面加石蜡油、橡皮塞取代棉塞: 斜面加石蜡油、橡皮塞取代棉塞:隔绝空气 3 干燥保藏法 将菌种置于土壤、细纱、滤纸、硅胶等干燥材料 上保藏。如砂土管法,适用于放线菌、芽孢菌和 某些真菌保藏,保藏时间几至几十年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习题及答案第八章《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点突变: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称为点突变。

2.感受态:受体菌最易接受到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生理状态。

3.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在体外将供体生物控制某种遗传性状的一段生物大分子-----DNA切割后,同载体连接,然后导入受体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4.接合:遗传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从一个细胞转入到另一细胞而表达的过程称为接合。

5.F'菌株:当Hfr菌株内的F因子不正常切割而脱离其染色体时,可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含有这种F因子的菌株称为F'菌株。

6.诱变育种:使用各种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突变率,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7.营养缺陷型: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菌株在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而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突变型。

野生型: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

9.重组DNA技术:是指对遗传信息的分子操作和施工,即把分离到的或合成的基因经过改造,插入载体中,导入宿主细胞内,使其扩增和表达,从而获得大量基因产物或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10.基因重组:或称遗传重组,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

11.基因突变(genemutation)和移码突变:基因突变(genemutation):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而导致的遗传变化就称基因突变。

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性) (现实性)
•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和)内因作用
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 遗传型的改变。
– 特点:几率低(10-5~10-10),性状变化大,新性状 稳定、可遗传。
• 饰变(modification):指外表的修饰性
改变,是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仅发 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一、三大经典实验
1. 经典转化实验
• 1928 F. Griffith 以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它使 人患肺炎,鼠患败血症。
S. pneumoniae有两种菌株:
S型: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Smooth),有致病性 R型: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Rough),无致病性
• 原核细胞核外染色体统称质粒。如:F因子(F 质粒) R因子(R质粒)Ti质粒等
3. 染色体水平 1)染色体数目:不同微生物染色体数目差别比较大,
真核微生物有较多染色体,原核生物每个核区仅一个染色 体。
2)染色体倍数:
单倍体: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 双倍体:细胞中含有两套功能相同的染色体。 自然界的微生物多数是单倍体,少数微生物如S. cerevisiae (酿酒酵母)的营养细胞,两个单倍体性细胞接 合成的合子为双倍体。
与细菌素的产生有关的质粒

大肠杆菌素由E.coli 某些菌株产生的细菌素,具有
通过抑制复制、转录、转译或能量代谢等方式专一 杀死或抑制近缘细菌或同种不同菌株的能力,是由 Col质粒编码的蛋白质。

Col质粒有两类:
1)
2)
分子量小(9kb,5× 106),无接合作用,松弛型控制, 多拷贝。如Col E1。 分子量大(94kb, 8× 107),具通过接合而转移的功能, 严紧型控制,1-2拷贝。如Col Ib。
3) 同种微生物不同细胞中细胞核或核区的数目也有所不同。 如:藻状菌类(真菌)和放线菌的菌丝细胞为多核,孢 子为单核.
2. 细胞核水平
除核基因组外,还有核外染色体
• 真核细胞核外染色体有:
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叶绿体 共生生物:草履虫的卡巴颗粒,属于Caedibacter属 的共生细菌 2um质粒:存在Saccharomyce cerevisiae(酿酒酵 母)细胞核,不与核基因组整合。
– 特点:群体几乎所有个体发生同样变化,性状变化 幅度小,且不稳定、不可遗传。
• 野生型(wild type) :从自然界中分离到的微生
物菌株,称野生型菌株,简称野生型。
• 突变型:野生型菌株经突变后形成的带有新性状
的菌株,称突变株,或突变体、突变型。
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微生物发生非选择性突变的类型:
1) 形态突变型(morphological mutant) 2) 抗原突变型(antigenic mutant)
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抗原结构发生突变的变异类型, 如细胞壁缺陷、荚膜或鞭毛变异。
3) 产量突变型(metabolite quantitative mutant)
(四)、微生物基因突变的特点
1) 自发性:没有人为诱变因素可自发产生 2) 稀有性:突变率比较低,范围10-6~10-9 3) 独立性:某基因突变率不受别的基因影响。多 基因同时突变几率极低。 4) 可诱变性: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率 5) 稳定性:突变后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6) 规律性:特定性状具有较稳定的突变率的规律。
Mb 为单位,不同微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差别很大,表 现出多样性。已经了解30多种微生物基因数据。
5. 基因水平
• 基因是生物体内一切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最小 遗传单位。众多基因构成染色体。 • 从基因的功能来看,原核生物的基因是通过调 控系统来发挥功能。
启动基因(启动子) 操纵子 基因调控系统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2. 噬菌体感染实验
1952年,A.D. Hershey &M. Chase 利用噬菌体感染实验 证明DNA是噬菌体的 遗传物质基础。
3. 植物病毒重建实验
1956年,H. Fraenkel-Conrat 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 毒(TMV)与霍氏车前花叶病毒(HMV)进行著名的植 物病毒重建实验,证明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毒性区(Vir) 接合转移区(con) 复制启始区 T-DNA区
T-DNA区
接合转移区(con)
毒性区(Vi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复制启始区
5) Ri质粒
与再生根形成有关的质粒
• •
与Ti 质粒相似,有Ri质粒转化的根部不形成 根瘤,仅生出可再生新植株的毛状根。 在基因工程中,Ri 质粒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
由两部分组成:
• 抗性转移因子(RTF):主要含调节DNA复制 和拷贝数的基因、转移基因,具有转移功能。
• 抗性决定因子:r-决定因子,主要含各种抗性 基因如Tetr、 Ampr 等基因,有些R质粒使宿 主细胞产生抗金属离子抗性。
由两部分组成: 抗性转移因子(RTF) 抗性决定因子
3)Col质粒:大肠杆菌素质粒
与育性有关的质粒
是E.coli等细菌决定性别、具有转移能力的质 粒。大小100kb,CCC型质粒。 • F+菌株:携带F质粒的菌株称F+菌株(雄性)。 • F-菌株:不携带F质粒的菌株称F-菌株(雌性)。
组成:
转移起点 可转移因子 转移区(tra区)
2) R质粒 :抗性因子、 R因子
与抗性有关的质粒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 遗传型(genotype):基因型,指生 物个体所包含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 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 表型(phenotype):表现型,指某 一生物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 特性的总和,是遗传型在适合环境条 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得到的具体体现。 • 遗传型 +环境条件→表型

基因及表达产物的名称表示
① 基因名称
a) 3个小些字母斜体表示,如bio b) 若同一基因不同位点则在基因后用正体大写字母 或数字表示,如lacZ
② 抗型基因在基因符号右上角写大写的R。如 tetR ③ 基因表达产物用3个大写字母(或1个大写、2 个小些),如LacZ

真核微生物的基因与原核微生物的最明显差异:无操 纵子,有大量不编码序列和重复序列,转录和转译被 分隔,基因被内含子阻隔。
The ColE1 plasmid carries the following genes: • cea :the colicin toxin • imm :immunity protein • kil :lysis protein • inc: RNA I - incompatibility determinant • RNA II: primer for replication • rop: protein that regulates priming and copy number • mob: proteins for mobilization during conjugation • cer: maintains plasmid as monomers • exc: exclusion protein
6、密码子水平 7、核苷酸水平
(二)、原核生物的质粒
1、定义、构型和用途
质粒:是DNA分子,游离原核生物核基因组或染色 体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的遗传因子。 有三种构型: • CCC型: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dsDNA。 • OC型:开放环型 • L型: 线型
2. 质粒的类型
1)F质粒:F 因子、致育因子、性因子
• 野生型(wild type) :从自然界中分离到的微生
物菌株,称野生型菌株,简称野生型。
• 突变型:野生型菌株经突变后形成的带有新性状
的菌株,称突变株,或突变体、突变型。
一、基因突变
• 选择性突变株与非选择性突变株:
凡是能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条件快 速选择出来的突变株称选择性突变株,反之称为 非选择性突变株
有三个经典实验证明自发突变产生突变株。
取敏感于噬菌 体的E.coli指数 期的肉汤培养 物,用新鲜培 养稀释成浓度 为103/mL的细 菌悬液,然后 在甲、乙两试 管各装10mL。
1)动物试验
2)细菌培养试验
3)S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试验
活R菌 + S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
培养皿培养
大量R菌和少量S菌
说明在死的S型细菌体内可能存在某种具有遗传转化能力的物质,可 以进入R型菌细胞,使R性菌株获得表达S型荚膜性状的遗传物质。
第一证据确定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 1944年, O.T. Avery等从热死S型菌株提 纯了几种可能的转化因子进行体外转化。
6)mega质粒:巨大质粒
• 存在根瘤菌属(Rhizobium)中,质粒上有一系列 于与共生固氮有关的基因,分子量大(2.0 × 108 )。
7)降解性质粒:代谢性质粒
• 主要存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内。 • 质粒DNA上含有能降解某些复杂有机物的酶的 编码基因,细菌携带该类质粒可将复杂化合物 降解简单形式或能源。
(一)、微生物发生选择性突变的类型:
1.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如亮氨酸缺陷型菌株表示为Leu-,对应的野生型表示为 Leu+
2. 抗性突变型(resistant mutant)
如抗链霉素菌株表示为strR,对应的敏感型菌株表示为strs。
3. 条件致死突变型(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
4) Ti 质粒:诱癌质粒、冠瘿质粒
与致病性有关的质粒 • 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侵染双 子叶植物的根细胞,释放出Ti质粒,通过Ti质粒的TDNA与植物核基因组整合,合成正常植物没有的冠瘿 碱类,在植物上形成 癌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