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的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等。

(3)能够运用所学,进行文学创作或评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感受父爱如山,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把握《背影》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等。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中对父爱的描绘,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运用所学,进行文学创作或评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分析写作技巧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感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或评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情感。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精神。

4.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等。

5.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6. 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或评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背影》教案 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背影》教案 北京课改版

《背影》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教学重点是目标2、3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言”“荃”更为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

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三、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

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四点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个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提问: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二、朗读训练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2、正音练习教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3、朗读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和牺牲精神。

2. 学习文学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掌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文学技巧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文学表达技巧,如描写、对话、情感渲染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素养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深沉爱和牺牲精神,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掌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课文(1)描写技巧: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技巧,如对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

(2)对话技巧:分析课文中的对话技巧,如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3)情感渲染: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渲染技巧,如通过景物描写、音乐描写等来表达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情感。

3. 情感素养培养(1)引导学生感受父亲的深沉爱和牺牲精神,如父亲在分别时对儿子的关爱和祝福,以及为了儿子的未来而默默付出。

(2)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爱与当代父母的爱有何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朗读、回答问题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情感素养: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估学生对父亲深沉爱和牺牲精神的感受和理解程度。

《背影》是一篇充满情感的回忆性散文,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文学表达技巧,更能感受到父亲深沉爱和牺牲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背影》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情感的真挚。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写作技巧分析: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让学生学习并欣赏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与同学讨论。

3. 课堂讲解: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课文解析和写作技巧分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的内容和收获,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读后感的内容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了解学生对家庭的态度和行为是否有积极的改变。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作者朱自清的生活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情感教育:通过讲述父爱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七、教学活动:1. 课前演讲:让学生提前准备,课堂上分享关于家庭、父爱或成长的故事。

2.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3)能够归纳和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写作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3. 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的理解。

2. 对朱自清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背影》的打印稿。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朱自清的作品和背景。

b. 提问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c. 引入本课的主题《背影》。

2. 阅读理解(15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c.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写作技巧分析(1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b.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模仿朱自清的写作风格。

c.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评和讨论。

4. 情感体验(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重要性和平时对父爱的忽视。

b.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和感受。

c.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感悟。

b.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对父爱的理解和尊重。

c. 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父爱的短文。

六、教学延伸1. 文学探究(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朱自清的其他作品,比较其写作风格和主题。

b.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朱自清其他作品的认识和感悟。

初中课文背影教案设计

初中课文背影教案设计

初中课文背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身边的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深刻的父爱主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父亲的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结构,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亲情的感悟。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身边的人。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亲情的感悟,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最新-《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

最新-《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

2023《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本文是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2023《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

2023《背影》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

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难点:明确文章“背影”与“父子深情”和谐统一的结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含动画歌曲《背影》,CCTV-3电视散文诗《背影》,歌曲《父亲》)教学流程设计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二、作家作品(教师讲授)(一)朱自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二)《背影》介绍《背影》,一篇娓娓道来的文字,何以在文坛不朽?正在于它是一记情感的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人的心灵共鸣点上。

背影初中语文教案

背影初中语文教案

教案:《背影》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2.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描写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背影》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多媒体设备,播放《背影》的朗读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标题,提问:“背影”在文中代表了什么含义?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深入讲解(20分钟)1.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针对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细节描写、情感描写等,进行讲解和分析。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手法,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以“背影”为主题的短文。

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的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朗读、自主学习、讲解和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背影》的内容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描写手法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但在写作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表达能力缺乏信心,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初中《背影》教学方案案例(精选5篇)

初中《背影》教学方案案例(精选5篇)

初中《背影》教学方案案例(精选5篇)初中《背影》教学方案案例篇1【教学设想】课文教学方案是教师自己“读”出来的,要找到自己动情的“原始心理历程”。

尤其是自己读出了心得之后,教学自可达到“无案之案”的境界。

笔者读《背影》,读出了“三境”:“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我的心境”。

正是在这“三境”之下,自己真正体会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依存和温暖。

由此,指导学生阅读本文,重在营造出一种情绪氛围,消除学生情感上的那一层“隔膜”,变“无情无意”地读为“有意有情”地读,感受文章的真情、深情。

对车站送别时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文中出现的几次背影描写、我的流泪、父亲的话语等,简略处理,而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文章中其它交代背景、营造情境文字的品读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课堂采用“五环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行为;总体目标分解到课时,在教学环节中予以兑现,追求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目标】1、准确朗读、书写和解释课文中所运用的以下字词差使奔丧蹒跚交卸狼藉琐屑簌簌迂腐颓唐游逛踌躇触目伤怀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能解说“我”的四次流泪和文章描写的父亲的四句话所包含的感情。

4、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5、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文章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6、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评价作者与父亲之间真挚的亲情。

【教学重点】1、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文章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展示——检测——评价【教学条件】投影仪 PPT【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第一环节:课堂自学【教学目标需明确,问题目标要准确,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根据个别需求进行指导。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

公开课《背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分析并评价父亲的形象。

(3)能够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析并评价父亲的形象。

(3)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理解父亲深沉的爱。

(2)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本情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父亲的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

(2)教师指导学生表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的感悟。

(3)教师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视野。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背影》,使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形象、主题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深情,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朱自清的文学风格。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主题和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 领悟父子深情,体会课文所传达的亲情价值观。

2. 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导学生了解《背影》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父子深情。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形象、主题和写作手法。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子深情,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6. 写作练习: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进行小练笔,表达对亲情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推荐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或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的感悟和价值观的认同。

3. 学生对写作手法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在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春》、《荷塘月色》等,以加深对朱自清文学风格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朱自清纪念馆或相关文学展览,了解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3. 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朱自清《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赏析背影细节描写,学习其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朴实的语言所包含的深情,感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3、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爱亲情,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赏析背影细节描写,学习其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朴实的语言所包含的深情,感受作品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到中国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

1928年10月,朱自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出版,他将此书寄给了远在扬州的父亲。

当时父亲已经卧病在床,三弟朱国华接过邮包,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的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

父亲带上花镜,一字一句的诵读儿子的文章,不由得热泪盈眶,原来他读到了一篇儿子写自己的文章,这就是《背影》。

其实,《背影》不只感动了朱自清的父亲,它还感动过很多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背影》,一起进行一次感动心灵的旅程。

二、找感动首先,咱们一起来到感动心灵之旅的第一站——找感动。

课前我们已经充分的预习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哪次背影写的最详细,最让人感动?请大家轻声朗读第六段,找到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想一想为什么你会感动。

三、品感动找出感动心灵的句子后,咱们的感动心灵之旅列车就驶入了第二站——品感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和组内成员一起交流你感动的原因,然后在班级内分享。

四、读感动同学们刚才一起分享了文章让你感动的原因,那么我们的列车即将驶入第三站——读感动。

初中《背影》试讲教案

初中《背影》试讲教案

初中《背影》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理解《背影》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深入领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
1.导入: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导学生了解《背影》的背景和意义。

2.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背影》,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感恩之心。

4.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父亲的背影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珍贵,增强家庭观念。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感恩亲情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感恩之心。

2.案例分析法: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父亲的背影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珍贵,增强家庭观念。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3.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受。

《背影》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散文,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的珍贵,增强家庭观念。

2023最新-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3最新-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壶知道的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

2、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3、朴实的语言风格。

4、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父爱。

2、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我国著名画家靳尚谊的代表作《父亲》,配以背景音乐。

)面对这样一位苍老而可敬的父亲,他的眼神、他的手势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不由得升腾起一种尊重之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父亲,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亲情。

■整体感知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读时划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a.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写父亲与我惜别的深情,所以勾留南京等不重要的就略写。

)这篇文章主要写谁?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明确主要人物,文题为背影,写的是父亲的爱子之情。

)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这是文章总写的一句话。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

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对表现父亲的爱有何作用?(—a:祖母死了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2.仔细研读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内涵。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正音练习
奔丧(bēnsān踌躇(chóuchú)交卸(xiè)迂(yū)腐
颓(tuí)唐琐屑(xiè)晶莹(yíng)差(chāi)使簌簌(sùsù)狼藉(jí)赋(fù)闲栅(zhà)栏
教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

3、朗读: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根据学生实际,初一第一学期朗读要求为正确,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采用英语学习中学单词的方法,教师进行领读。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批注要点:
⑴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⑵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⑶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⑷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

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⑴“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理解记叙要素)
⑵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

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⑶文中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
a①难忘背影②刻画背影③惜别背影④再现背影
b.(提示:找动词、形容词)如:“探”表明父亲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肥胖的身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父亲爬月台是的艰难动作,写得栩栩如生。

⑷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睹家境、想父母---悲哀
望父买橘---感激泪(体贴父亲)
父子离别---不舍
再现背影---伤心
以上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纳。

⑸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①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②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③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④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重点讨论解决2、5)
(尝试练习的设计的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次要的目标。

提问5的设计可视作是对此课的总结)
5、品味鉴赏(探究学习)
(1)本文语言平淡中蕴涵深情,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句子加以品味。

(2)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为什么?
(3)文末作者再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4)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仔细观察课文彩页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说说画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地印象。

(拓展)
课后习题
1、完成课后练习七(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在书本上)
2、熟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