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算清缴中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如何填写谢。
汇算清缴固定资产调整表填报说明
汇算清缴固定资产调整表填报说明汇算清缴固定资产调整表填报说明一、概述汇算清缴固定资产调整表是用于纳税人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对固定资产进行调整和折旧计算的一种表格。
该表格主要用于纳税人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进行核实,确保纳税人在纳税申报过程中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合理计提折旧费用,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填报要求1. 填报单位: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需要填报该表格。
2. 填报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调整和折旧等情况。
3. 填报方式:可以选择手工填写或者使用电子版填写。
三、填写说明1. 表头信息:在表格的顶部填写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
2. 资产购置情况: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企业在当年度内购置的固定资产。
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和金额等信息。
注意将购置日期与当年度对应,并确保金额准确无误。
3. 资产处置情况: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企业在当年度内处置的固定资产。
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和金额等信息。
注意将处置日期与当年度对应,并确保金额准确无误。
4. 资产调整情况:如果企业在当年度内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调整,需要在此部分进行填写。
调整内容可以包括减少折旧期限、改变折旧方法等。
填写时需要详细说明调整的原因和依据,并注明相关法规和政策条款。
5. 折旧计算: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计算当年度的折旧费用。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进行计算。
填写时需要将每个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单独列出,并汇总到总折旧费用栏目中。
6. 表格总结:在表格底部进行总结,包括购置金额、处置金额、调整金额和总折旧费用等信息。
四、注意事项1. 填报准确性:填报时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特别是购置和处置金额等关键信息,一定要核实无误。
2. 法规依据:在填写资产调整情况时,要明确说明调整的依据,包括相关法规和政策条款,并附上相应的文件或证明材料。
3. 折旧政策:企业在进行折旧计算时,要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折旧方法和期限进行计算,不得随意调整。
汇算清缴的固定资产及折旧审核表怎么填
3.13行(其他资产小计)=14行+15行+16行
4.17行 (合计)=1行+5行+13行
5.2列(会计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3列+4列+5列+6列
6.8列(本期资产计税成本)=1列(资产的平均原值或账面历史价值)+7列(应予调整的资产平均价值)(调减的以“负数”表示,如资产评估增值、2003年以前的捐赠资产以及商誉的摊销;调增的以“正数”表示,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等。)
申报表
年 限 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折旧或摊销
12列 以前年度结转额
13列 本年税前扣除额
14列 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
15列
年 限12列13列14列15列
第一年 10 0 0 10
第二年 10 10 0 20
第三年 10 20 0 30
第四年 10 30 0 40
第五年 10 40 0 50
第六年 0 50 10 40
第七年 0 40 10 30
第八年 0 30 10 20
第九年 0 20 10 10
第十年 0 10 10 0
无形资产参照固定资产填报;
其他资产参照固定资产填报;
(四)表内表间关系
表内关系
1.1行(固定资产小计)=2行+3行+4行
第3列第3行机器设备、第4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的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4列至第6列分别填报纳税人本期按照会计核算的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计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的金额。相关要求同第3列。
根据总局最新文件,本表第六列后增加“计入其他”一列,填报纳税人在应付福利费和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指南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指南纳税人发生资产折旧、摊销的,无论是否纳税调整,均须填报本表。
本表整合了原《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和原《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基本保留了原两表的填报项目。
一、业务描述:某工业企业从事电动车制造,系小型微利企业,2016年12月购进固定资产情况如下:1.研发和生产共用的机器设备1台,价值180万元;2.电脑1台,价值0.45万元;汽车1辆,价值16万元。
(不考虑原有设备折旧情况)二、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18管理费用 7.65贷:累计折旧 25.65三、税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规定: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其折余价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后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规定:一、对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具体范围见附件)的企业2015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由企业选择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如何填报《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与旧申报表相比,新的《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对填报行次进行了归并,删除了资产折旧摊销年限栏目,增加了纳税调整原因、累计折旧摊销金额、加速折旧额等列次。
实例解析相关业务填报要点例1(涉及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折旧):甲公司为一家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2013年12月2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管理部门用不需要安装的电子设备,支付价款15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5.5万元。
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5年,净残值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2014年12月31日,由于与该设备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致使该设备发生价值减值,估计可收回金额为85万元。
(3)2015年12月31日,该设备估计可收回金额为77万元。
(4)2016年12月25日,甲公司将该设备转让,收取价款5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8.5万元。
为简化计算,假设该公司每年实现的利润均为100万元,按年计提折旧,所提折旧全部影响当期损益,不考虑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在每年末均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已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2013年12月,购进电子设备。
借:固定资产 1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贷:银行存款 175.52.2014年度(1)当年应计提折旧=(150-5)÷5=29万元。
借:管理费用 29贷:累计折旧 29本例中,电子设备会计上按5年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确定的折旧年限符合税法规定的标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2012年第15号)的规定,可以不做纳税调减。
(2)2014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50-29=121万元,可收回金额为85万元,发生减值=121-85=3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36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6由于税法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因此,2014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6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100+36)×25%=34万元。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油气勘探投资、油气开发投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折旧、摊销,以及纳税调整额。
三、各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的金额。
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的金额。
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计算提取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本纳税年度的折旧、摊销额。
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的折旧、摊销额。
.第7列:金额=第5-6列。
如本列为正数,进行纳税调增;如本列为负数,进行纳税调减。
四、表间关系1.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0时: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第15行第7列为<0时: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6.第17行第7列>0时:第17行第7列=附表三第49行第3列;第17行第7列<0时:第1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9行第4列。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及登写说明
附件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清算期间:年月日至年月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31行总计。
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31行总计。
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油气勘探投资、油气开发投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折旧、摊销,以及纳税调整额。
三、各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的金额。
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计算提取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本纳税年度的折旧、摊销额。
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的折旧、摊销额。
7.第7列:金额=第5-6列。
如本列为正数,进行纳税调增;如本列为负数,进行纳税调减。
四、表间关系1.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0时: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第15行第7列为<0时: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时间:xxxx年x月x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经办人(签章): 李xx 法定代表人(签章):周xx填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核算的资产折旧、摊销,会计与税收核算有差异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并据以填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43行至第46行。
三、各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应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
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价值。
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的年限。
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的年限。
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核算的资产账面价值、资产折旧、摊销年限及资产折旧、摊销率计算的资产折旧、摊销额。
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的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折旧、摊销年限及资产折旧、摊销率计算的资产折旧、摊销额。
7.第7列=第5-6列,正数为调增额,负数为调减额。
四、表间关系1.第1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第1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第7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第10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第15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第16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固定资产清理汇算清缴折旧明细表怎么填
固定资产清理汇算清缴折旧明细表怎么填固定资产清理汇算清缴折旧明细表怎么填资产原值就是填写的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本年折旧就是本年折旧的金额;累计折旧就是一共累计折旧了多少金额.其他的可以填写零,因为都处置完固定资产了,所以没有涉及调增企业所得税的资产,所以其他可以填写零.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及所得税汇算时的填报【案例】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账上有一项生产设备原值600万,购进时已抵扣进项税,2019年年初累计折旧160万,本年计提50万,2019年10月份处置了该资产,出售所得价款350万.这个业务如何做会计处理?所得税年度汇算时如何填报?(不考虑残值因素)会计处理参考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 3900000累计折旧 1600000贷:固定资产 6000000借:银行存款 35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3097345.1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2654.87借:资产处置损益 802654.87贷:固定资产清理 802654.87需要注意的是,在利润表列报时,这个损失是在'资产处置收益'项目中用负数填报.所得税年度汇算时,填报示例如下:1、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简表)注:汇总数系统会自动生成,这里就不再单独体现.虽然固定资产处置时,会计处理冲减了累计折旧金额,但是在所得税年度汇算填报时,依旧需要填报本年计提的折旧额及该项资产的累计折旧额,这样才不会多交所得税.2、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简表)注:汇总数系统会自动生成,这里就不再单独体现.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损失可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的相关规定进行税前扣除,按规定准备相关资料.另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留存备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规定,企业发生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填完上述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和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后,相关数据系统会自动带入到A105000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三、资产类调整项目'中,进而参与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的计算.固定资产清理汇算清缴折旧明细表怎么填?要是有涉及到调整企业所得税的资产,那就需要将企业所得税进行调增,对这方面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或是处理的时候有不懂的部分,也可以通过网站找专业的会计老师一对一进行咨询.。
《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9年版)》填报说明
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9 年版)》填报说明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折旧、摊销的纳税人填报。
纳税人根据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3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 年第40 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 年第2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 年第34 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 年第46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 年第66 号)等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资产折旧、摊销的会计处理、税收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
纳税人只要发生相关事项,均需填报本表。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列次填报对于不征税收入形成的资产,其折旧、摊销额不得税前扣除。
第4 列至第8 列税收金额不包含不征税收入所形成资产的折旧、摊销额。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操作实务(十四)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操作实务(十四)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来临。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根据税法规定,5月底前都可以做汇算清缴的申报,因此我们建议填写申报时间为每月申报期之后,以避开高峰期。
今天我们介绍的是《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一、表样(如下):二、填报口径:1.本表发生即填报。
纳税人只要发生资产折旧、摊销,即使不存在资产折旧、摊销的纳税调整,也需要填报本表。
2.本表兼具纳税调整与税收优惠事项。
需要提醒的是,本表不是简单的理解调整折旧、摊销,包括涉及资本化支出、计税基础等内容的扣除调整均在本表反映,如不征税收入支出形成的资产、企业重组中涉及资产计税基础问题等,同时还有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事项调整。
三、报表结构:列次设置:按账载金额、税收金额和纳税调整等三类内容进行设置。
列次共设置10列,参与纳税调整计算为4列(2、5、6、9),同时还设置了原值(计税基础)、累计金额、2014新政加速折旧及纳税调整原因等数据列。
行次设置:按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石油勘探投资、石油开发投资等6大类资产设置。
四、相关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涉及容易忽视的政策但不限定以下几项:1.2014年年度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的新实务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规定:(1)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已期满且会计折旧已提足,但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尚未到期且税收折旧尚未足额扣除,其未足额扣除的部分准予在剩余的税收折旧年限继续按规定扣除。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计税基础怎么填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计税基础怎么填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计税基础怎么填没有纳税调整的,资产计税基础=资产账载金额1.第1列“资产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计提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2.第2列“本年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
3.第3列“累计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历年累计资产折旧、摊销额。
4.第4列“资产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第二列怎么填写第2列“本年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空调是电子装置吗1、固定资产分类中的电子装置主要包括:电脑、印表机、程控交换机、网路伺服器、扫描器,传真机、影印机、投影仪、一体机、数码相机、手机、摄像机、录音装置等。
空调、冰箱、微波炉、洗衣机属于电气装置,不是电子装置。
2、固定资产中的办公装置包括:碎纸机、考勤机、装订机等。
空调属于电子装置有资产11项,摊销年限都不一样,怎么来填2011年的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你得按固定资产明细,分别计算折旧,年限不一致那是肯定的,通过明细算出来后,与按税法要求摊销不一致的,就需进行调整。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我单位固定资产从未计提过折旧需要填写吗?需要填写的。
账载金额和计税基础是填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的数字。
不要做纳税调整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要填的。
未计提折旧,在折旧的账载金额和计税基础填 0 。
供参考。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我单位固定资产从未计提过折旧需要填写吗?该怎么填写?需要填写,在折旧额栏上填写0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少计提的在哪里填列表3固定资产折旧的账栽金额填按账面数填,税务数按账面数+少提数填,应调整的数就自动显示出来。
注意;该表如有错误储存时会有提示,按提示改正就行,知道通过。
汇算清缴期间费用明细表如何填写?
汇算清缴期间费用明细表如何填写?
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的查账征收居民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填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项目.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列"销售费用":填报在销售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相关明细项目的金额,其中金融企业填报在业务及管理费科目进行核算的相关明细项目的金额.
2.第2列"其中:境外支付":填报在销售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向境外支付的相关明细项目的金额,其中金融企业填报在业务及管理费科目进行核算的相关明细项目的金额.
3.第3列"管理费用":填报在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相关明细项目的金额.
4.第4列"其中:境外支付":填报在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向境外支付的相关明细项目的金额.
5.第5列"财务费用":填报在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有关明细项目的金额.
6.第6列"其中:境外支付":填报在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向境外支付的有关明细项目的金额.
7.第1行至第25行:根据费用科目核算的具体项目金额进行填报,如果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应填报负数.
企业汇算清缴时可以不填报期间费用明细表吗?
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有关措施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8号)第三条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免于填报《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
因此,非小型微利企业应填报《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
填报实例-资产折旧、摊销的调整
汇算清缴-年度申报表填报 年度汇算清缴时,填写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
细表》和A105081 《固定资产加速 折旧、扣除明细表》
A105081表: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A105080表:《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帐载金额
税收金额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本例只统计用,不影响所得额计算
A105081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扣除明细表》
只统计固定资产新加速折旧的优惠数据 -按财税〔2014〕75号文,六大行业固定资产 加速折旧、缩短折旧年限,以及其他企业研 发仪器、设备,单项固定资产价值低于5000 元的一次性扣除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统 计情况 按国税发〔2009〕81号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 折旧,不填报。
2020年以后不填此表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按月递减,同样从加速折旧额小于正常 折旧额的月、季度开始,不填此表
A105081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除黄色区域外,全部按税收口径填写
A105081表: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第17列、19列“正常折旧额”: -会计上未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按照会计账册反映 的折旧额填报。 -会计上采取缩短年限法的,按照不短于税法上该类 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和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填报; -会计上采取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按照 直线法换算的折旧额填报。 当会计折旧额大于税法加速折旧额时,该类固定资 产不再填报本表。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预缴情况统计表》(季度预缴申报时一并报送)
汇算清缴的固定资产及折旧审核表怎么填
汇算清缴的固定资产及折旧审核表怎么填本表适用于各类纳税人填报。
本表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分为三大类、13个小项共计17行;主要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应作纳税调整额及以前年度确认折旧或摊销的时间性差异等的计算过程。
在具体填报该附表时,纳税人可根据税法规定和企业会计核算情况进行适当分类。
本表第10列第17行为正数时,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3列第8行,为负数时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第14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第18行。
(三)填表说明固定资产第1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原值。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第1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平均原值。
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年初原值余额+1至11月末原值余额)/12。
3、注意事项:开业不足一年,或年度中间歇业的,以实际经营期计算。
第1列第3行、第4行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2列=第3+4+5+6列。
第3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第3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本期记入制造费用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
第3列第3行机器设备、第4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的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4列至第6列分别填报纳税人本期按照会计核算的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计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的金额。
相关要求同第3列。
根据总局最新文件,本表第六列后增加“计入其他”一列,填报纳税人在应付福利费和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
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
资产折旧、摊销
4、资产计税成本—本期确认可计提折旧的原值 5、允许扣除额—资产计税成本×折旧率
(1)固定资产残值比例5% (2)加速折旧:电子、化工、医药等企业的设备;常年处于震动或受酸、碱等腐蚀性设备;证券电子设
备;集成电路生产性设备;外购软件 (3)融资租入设备,按租期与规定年限孰短原则
h
资产折旧、摊销
资产折旧、摊销
固定资产:使用期1年以上,规定价值标准 无形资产:企业持有,非实物形态长期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可扣除; 税收上固定资产采取直线折旧法 结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分为三类 反映折旧或摊销应作纳税调整及时间性差异 为附表四、附表五提供数据
h
资产折旧、摊销
填报基本要求—固定资产 按折旧年限归类,分别填报按会计核算折旧、税收计算折旧及纳税调整额 1、资产原值—不足1年或歇业的,按实际经营期 2、本期折旧—按会计口径填 3、应调整的资产价值—会计计价与税务计价不一致,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后续支出可能不一致: (2)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处理;
h
THANK YOU!
h
价折股,作为递延税款贷项,改组后,对土地增值的摊销,转为各期应纳税所得 填报要求与固定资产折旧基本一致
h
资产折旧、摊销
无形资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2、无形资产计价—按取得时的成本计价 (1)投资的,按评估或合同约定计价 (2)购入的,按实际支付价款计价 (3)自行开发的,按开发中实际支出计价 (4)接收捐赠的,按账单或同类的市价计价
h
资产折旧、摊销
填报基本要求—固定资产 3、应调整的资产价值—会计与税收的差异 (3)债务重组接收抵债资产的计价与计税成本 (4)借款费用资本化对入帐价值的影响 例:A欠B200万,经协商A用市场价180万账面价150万固定资产偿还债务;B收到后,会计上计价200万
(新)附表⒐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
填报时间:2012年01月13日 资产原值 行次 资产类别 账载金额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经办人(签章): 一、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 3.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 5.电子设备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 1.林木类 2.畜类 三、长期待摊费用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租入固定资产的的改建支出 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4.其他长期待摊费用 四、无形资产 五、油气勘探投资 六、油气开发投资 合 计 6,259.00 6,259.00 * * 693.70 法定代表人(签章): 693.70 * * * * 6,259.00 6,259.00 5 5 693.70 693.70 6,259.00 计税基础 2 6,259.00 会计 3 * 折旧、摊销年限 税收 4 * 本期折旧、摊销额 纳税调整额 会计 5 693.70 税收 6 693.70 7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固定资产和长期待摊
《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9年版)》填报说明
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9年版)》填报说明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折旧、摊销的纳税人填报。
纳税人根据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3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46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66号)等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资产折旧、摊销的会计处理、税收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
纳税人只要发生相关事项,均需填报本表。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列次填报对于不征税收入形成的资产,其折旧、摊销额不得税前扣除。
第4列至第8列税收金额不包含不征税收入所形成资产的折旧、摊销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额”:
金额等于第12+13-14列。
关于第12、13、14、15行的填报例题:
某企业一机器设备原值为100万元,不考虑残值,会计折旧年限5年,每年计提折旧为20万元;按照企业所得税现行政策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每年允许税前扣除折旧额10万元,前5年每年会计多提折旧20-10=10万元应作纳税调增,并逐年结转至以后年度;第6年-10年,每一纳税年度会计上不再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企业所得税政策,允许每年扣除10万元。
(1)反映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折旧额(2列),扣减“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9列)的差额,正数为纳税调增额,负数为纳税调减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列金额=第2-9列。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3)前1-10列的操作实例:
例题:A公司欠B公司200万元,通过协商A公司决定用市场价值180万元,账面价值为150万元的固定资产偿还此债务。
第11列“本期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
1、本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本期的纳税调增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递延税款贷项)在本期转回数(递延税款借项)。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本列第十七行填入附表四第7行。
所得税填报:200万元填列本表第1列第3行,本表第2列第3行填列20万元,本表第7列第3行填列20万元,本表第8列第3行填列180万元,本表第9列第3行填列18万元,本表第10列第3行填列2万元。
本列17行合计:正数为纳税调增额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3列第8行(折旧、摊销支出);负数为纳税调减额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其他纳税调减)。
3、填报例题:某企业某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不考虑残值),会计折旧年限4年,税收规定不低于5年。会计上年折旧额为5万元,税前可扣除的折旧额为4万元。前4年每年调增1万元,第5年会计上不再扣除,但税前仍可扣除4万元。(前4年每年调增1万元填列到第10列,第5年税前仍可扣除的4万元填列到第11列)。
2、数据来源:金额等于上年度本表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
第14列“本年税前扣除额”:
1、填报以前年度调增结转的折旧在本期的扣除额,本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与本期第10列17行的纳税调减额一并填到其他纳税调减) 。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分析计算。
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
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采取直线折旧法。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筑物为20年。
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为5年。
第10列“本期纳税调整增加额或减少额”:
根据总局最新文件,本表第六列后增加“计入其他”一列,填报纳税人在应付福利费和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
第7列“应予调整的资产平均价值”:
1、填报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清产核资外的企业资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2003年以前受赠)、外购商誉和其计提折旧、摊销额以及资产会计计价与税收计价差异的调整额。金额为负数时以“—”表示。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金额等于第1+7列 (原值+调整额) 。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第9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额”:
1、本列主要反映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计算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列第2、3、4行金额=第8列对应行次(小计、合计栏除外) ×税法规定的年折旧率或年摊销率。
(假设会计、税务折旧年限均为10年)。
会计处理:
B公司收到固定资产后会计核算:
借:固定资产: 200万
贷:应收账款 200万
B公司收到固定资产后,会计上对该项固定资产计价为200万元,企业所得税政策上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为180万元。如果B公司没有其它方面的差异,180万元-200万元=-20万元,通过本表第7列第3行反映。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本期记入制造费用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
第3列第3行机器设备、第4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的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4列至第6列分别填报纳税人本期按照会计核算的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计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的金额。相关要求同第3列。
所得税附表十三填表说明
第1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值。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
第1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平均原值。
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年初原值余额+1至11月末原值余额)/12。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分析,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计价与企业所得税政策关于固定资产计价差异的调整额。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第8列“本期资产计税成本”:
1、本列主要反映有关固定资产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确认的可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值,主要用于计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3、注意事项:开业不足一年,或年度中间歇业的,以实际经营期计算。
第1列第3行、第4行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2列=第3+4+5+6列。
第3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
第3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
第12列“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折旧或摊销”:
1、填报会计核算已列支的折旧或摊销,但按照税收规定不得在本期扣除的数额,即在本年度已作纳税调整,将在以后年度应予纳税调减的时间性差异。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第10列,本列金额=第10列。
第13列“以前年度结转额”:
1、本列主要填报以前年度累计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时间性差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