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分类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专论

中药学专论

中药学专论
(原创版)
目录
1.中药学的定义和历史
2.中药的分类和特点
3.中药的药效和应用
4.中药学的现代发展
5.中药学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中药学的定义和历史】
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草药的性质、功效、用法和制药技术的学科。

中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该书详细记载了当时已知的各种草药的性能、功效和用法。

【中药的分类和特点】
中药的分类繁多,一般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

其中,植物药是最主要的一类,占中药总数的绝大多数。

中药的特点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中药的药效和应用】
中药的药效主要取决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对人体产生各种作用,如抗菌、抗炎、镇痛、镇静等。

中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用于保健和调理身体。

【中药学的现代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代中药学已经
可以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药效进行科学的评价。

此外,中药的制备方法也得到了改进,现代中药制剂更加方便和安全。

【中药学的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中药学的未来前景非常广阔。

中药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为保健和调理身体提供有效的手段。

中药学中药分类

中药学中药分类

中药学中药分类
中药学中的中药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按药物性质分类:包括草本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化学药等。

草本药是指以植物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如黄连、当归等;动物药是指以动物组织或其分泌物制成的药物,如麝香、龟板等;矿物药是指以矿石或矿物制成的药物,如雄黄、朱砂等;化学药是指以化学物质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如红霉素、阿司匹林等。

2. 按药用部位分类:主要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树皮、树脂等。

不同部位的植物含有不同的药物成分,常用的如熟地黄的根、白芍的根茎等。

3. 按药物性能分类:包括清热药、解毒药、补益药、止血药、祛风湿药、止咳平喘药、安神药等。

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 按病证分类:根据中医理论对疾病的分型,将中药分为寒热表里药、补益药、攻下药、祛风湿药、止咳平喘药等。

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性质的药物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中药学中对中药的分类是为了方便研究和应用,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物特性和临床应用。

中药学分类

中药学分类

1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2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3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4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5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6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病症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7凡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8凡以疏里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又谓行气药9凡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治疗饮食积滞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又谓消导药。

10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11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12凡能通畅血行、消散瘀血,治疗瘀血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又称活血祛瘀药13凡能化痰或祛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用治咳喘证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14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神志失常病症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15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

16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闭证神昏病证的药物,称为开窍药17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18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19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称催吐药20凡以攻毒杀虫、燥湿止痒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杀虫止痒药。

21凡以拔毒化腐,生肌敛疮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拔毒生肌药。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性质、功效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它基于中草药作为药材的研究和开发。

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等。

一、中药的分类中药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不同的类别。

其中,植物药是指用整株或部分植物作为药材的药物;动物药是指用动物或动物部分作为药材的药物;矿物药则是指用矿物或矿石作为药材的药物。

植物药是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材,其中包括草本药、木本药和菌类药等不同的类型。

二、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中药的性质、味道和归属的经络。

中药的性味主要包括寒、凉、温、热、平五种,分别表示药物的性质。

中药的味道主要包括辛、酸、苦、甘、咸五种,表示药物的味觉特征。

中药的归经则是指药物对应的经络系统,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

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中药的合理运用和配伍。

三、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影响,包括药物的毒性、药效和药物代谢等。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机制,以及药物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方式。

药理作用的研究可以为中药的药效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品质稳定和药效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和制剂质量控制。

药材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药材的鉴定、贮藏和加工等环节的监控;制剂质量控制则是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语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疗效评价的科学性。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中药的分类:中药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按照药性可以分为甘、酸、苦、辛、咸、涩六味,按照功效可以分为益气、养血、滋阴、清热、祛寒、利水等。

3.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和归经对药物的功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中药的性味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和甘、酸、苦、辛、咸、涩六味。

归经指的是中药对应的脏腑经络或五脏六腑。

4.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物质在体内发生的物理化学、生化及生物学反应的过程。

药理作用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功能、调节机体的代谢和改变细胞的活动等方式实现。

5.中药的药效:中药的药效指的是中药对人体的具体治疗作用。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药效,如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6.中药的配伍原则:中药的配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合理搭配使用,以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并减少副作用。

中药的配伍原则有相似原则、互补原则、辅药原则、禁忌原则等。

7.中药的剂型:中药的剂型是指中药通过各种加工、制备方法制成的药物形态。

中药的常见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8.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是指对中药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检测的标准。

常见的评价标准包括外观质量、理化指标、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等。

9.中药的药物安全性:中药的药物安全性是指药物在一定用量范围内对人体的可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要保证中药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充分的毒性评价和临床试验。

10.中药的合理用药:中药的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中药和用量。

同时还需要注意中药的禁忌症、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对人体的药理学性质和临床应用的学科,以下是一些中药学的重
点知识总结:
1. 中草药分类:中草药可以按其生物学特征、药物化学成分、功能用途等多种方式进
行分类。

2. 中药鉴定:通过对中草药的外观、组织结构、性状、气味等进行观察和比对,可以
鉴定中草药的真伪和质量。

3. 药理学: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机理、药效学和副作用等。

4. 药物代谢和排泄:中药的代谢和排泄是指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
过程,了解中药的代谢和排泄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很重要。

5. 中药质量标准:中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指标,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药材,可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6. 中药临床应用:中药的临床应用包括中药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掌握中药的临床应用对于中医临床工作很重要。

7. 中药配伍禁忌: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某些中草药在一起使用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
减弱药效的情况,了解中药的配伍禁忌可以避免中药的不良反应。

8.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草药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成适合治疗的药物,了
解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于中药的药效和药性有重要影响。

9. 中药贮藏:正确的中药贮藏可以保持中药的活性成分和质量,避免药物的变质和损失。

10.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将中药制成粉末、丸剂、胶囊、散剂、汤剂、注射剂等形式的药物,了解不同的制剂对药效的影响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很重要。

以上是中药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药学精华

中药学精华

中药分类重点药物(1)解表药类:麻黄、桂枝、细辛、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苍耳子、生姜、香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葛根、升麻、柴胡。

(2)清热药类: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天花粉、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紫花地丁、蚤休、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鱼腥草、败酱草、白头翁、土茯苓;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类:大黄、芒硝;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

(4)祛风湿药类:独活、威灵仙、秦艽、防己、木瓜、蚕砂、蕲蛇、五加皮、桑寄生。

(5)芳香化湿药类: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类: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茵陈蒿、金钱草、篇蓄、瞿麦、石韦、赤小豆。

(7)温里药类:附子、乌头、肉桂、干姜、高良姜、吴茱萸、丁香。

(8)理气药类: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佛手、香橼。

(9)消食药类:莱菔子、山楂、鸡内金。

(10)驱虫药类:使君子、苦楝根皮、槟榔、贯众、雷丸。

(11)止血药类:大蓟、小蓟、白茅根、苎麻根、槐花、地榆;白芨、仙鹤草、棕榈炭;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类:川芎、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郁金、姜黄、虎杖、穿山甲、王不留行;延胡索、五灵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鹿虫、水蛭。

(13)化痰止咳平喘药类: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贝母、胆南星、前胡、礞石;杏仁、紫菀、款冬花、百部、葶苈子、桑白皮、白果。

(14)安神药类:朱砂、琥珀、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远志。

(15)平肝息风药类:羚羊角、牛黄、天麻、钩藤、地龙、白僵蚕全蝎、蜈蚣;石决明、代赭石、刺蒺藜。

(16)开窍药类:麝香、石菖蒲。

(17)补虚药类: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补骨脂、紫河车、杜仲、续断;熟地黄、何首乌、当归、白芍、阿胶;沙参、玉竹、天冬、麦冬、石斛、黄精、百合、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龟板、鳖甲。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及其制剂的科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中药学的一些知识点。

1. 药用植物:中药学关注的主要对象是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

药用植物通过其内含的活性成分起药物作用。

2. 药性分类:中药学中,药物根据其功效、性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药物可以根据其味道分为五味(辛、酸、甘、苦、咸);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滋补药、化湿药等。

3.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将药用植物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和配制后得到的成品。

中药制剂可以是药片、丸剂、汤剂、调剂、外用药膏等。

制剂的制备过程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4. 药用价值:中药学通过研究和实践,对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以及适应症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结果可以提供给临床医生和药剂师,用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中药。

同时,药用植物还可以通过提取纯化活性成分,用于新药研发。

5. 中药毒理学:中药学也关注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问题。

中药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和中毒现象,毒理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药的安全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此外,毒理学研究还可以为中药的质量评估提供一些指标和方法。

6.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对药材进行热处理和加工,以改变其性质、增加药效或改善药味。

炮制过程可以包括炒、煮、烘、蒸、晒等方法。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对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行改变,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疗效。

7. 中药鉴定:中药学通过对药材的鉴定,确定其品种、质量和真伪。

鉴定方法包括外观鉴定(如色泽、气味、质地等)、显微鉴定(如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和化学鉴定(如含量分析、指纹图谱等)。

中药的鉴定能够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中药学是一门关于中药的科学,它研究中药的药用植物、药性分类、中药制剂、药用价值、中药毒理学、中药炮制和中药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深入了解中药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学药物分类

中药学药物分类

中药学药物分类每类药物的性味,功效,适应症1.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甘淡,平或微寒,适应于水肿,小便不利,腹水,及痰饮等证。

药如茯苓、泽泻。

(2)利尿通淋药:苦寒或甘寒,用治小便短赤,淋漓涩痛,血淋等证。

药如车前子、滑石。

(3)利湿退黄药:多苦寒,用于湿热黄疸以及湿疮、湿疹等。

药如茵陈蒿、金钱草。

2.泻下药由于泻下作用的强弱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攻下药:苦寒沉降,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如大黄、芒硝。

润下药: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如火麻仁、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能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消除肿胀-适用于全身水肿,大腹胀满,以及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

如甘遂、大戟。

3.补虚药补气药:用于元气虚证及脾肺心肾等脏腑气虚证,药如人参,黄芪。

补阳药:主要用于肾阳虚证,药如鹿茸,淫羊藿。

补血药:用于心肝血虚证,药如当归,熟地。

补阴药:用于肺、脾、肝、肾、胃等脏腑阴虚证,药如北沙参,麦冬。

4.清热药清热泻火药:苦寒或甘寒,清泄气分,脏腑实热,用于气分实热证,如石膏,知母。

清热燥湿药:苦寒,清热燥湿,清热泻火,用于湿热病证,如黄芩,黄连,黄柏。

清热凉血药:甘寒或苦寒,清解营血分热,用于血分实热证,如生地黄,玄参。

清热解毒药:大多苦寒,清热解毒,常用于瘟疫、毒痢及痈肿、疮毒等热毒病证,如金银花。

清虚热药:甘寒或苦寒,清虚热,用于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虚内热证,如青蒿,地骨皮。

5.止血药凉血止血药:苦寒或甘寒;凉血止血,适应于热性出血。

药如大蓟、地榆。

化瘀止血药:多辛温;化瘀止血,用于各类出血,尤出血挟瘀滞。

药如三七、蒲黄。

收敛止血药:多平涩;收敛止血,多用于无瘀之出血,药如白及、棕榈炭。

温经止血药:多辛温;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药如艾叶、炮姜。

中药三类分类法

中药三类分类法

中药三类分类法
中药的分类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比较常见且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方法是按药物性质和功效的三类分类法,即药物药性分类、归经分类和功能分类。

药物药性分类:按中药药性的特点将中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一分类方法主要基于中医药学中的“四气五味”理论和中药的药性特点,如寒、凉、平、温、热、苦、甘、酸、辛、咸等,将中药分为寒药、凉药、平药、温药、热药等。

这种分类可以用于指导中药的配伍应用和药物的搭配。

归经分类:按中医药学中的经络理论将中药进行分类。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不同的经络贯穿不同的脏器和组织。

将中药按其对经脉的归属分类,主要有十四经药、十二经药等。

例如,归肺经的药物称为肺经药,归心经的药物称为心经药,以此类推。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指导中药的选择和应用。

功能分类:按中药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将中药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将中药按照其具有的功效和治疗特点进行分类,如温阳补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等。

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

以上三类分类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中药分类方式,它们在中药学研究和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药学学科分类号

中药学学科分类号

中药学学科分类号
中药学是针对中药的研究与应用的学科,其分类号在图书馆中使用的是《中图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体系。

根据《中图法》,中药学的主要分类号为R-28。

R-28下的细分包括:
- R-28-01 中药概论
- R-28-02 中药资源学
- R-28-03 中药学理论
- R-28-04 中药鉴定学
- R-28-05 中药炮制学
- R-28-06 中药药理学
- R-28-07 中药临床应用
- R-28-08 方剂学
- R-28-09 中药化学
- R-28-10 中药制药技术
- R-28-11 中药质量评价
- R-28-12 中药毒理学
- R-28-13 中药法规
这些分类号涵盖了中药学科的不同方面,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等各个方面。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内容有着不同的分类号,以便于图书馆和研究者更好地查找和归纳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统计分类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统计分类

辛温解表药,麻桂紫生细香荆,防羌白藁西辛苍辛凉解表药,薄牛蝉桑木菊,葛柴升蔓浮淡泻火药,石知天栀竹夏,芦决密谷青淡燥湿药,芩连柏龙苦凉血药,生玄牡赤紫角清热解毒药,垂二金连蒲二大、熊二马紫射二半、鸦牛鱼重败三白、野秦青木板穿山土清虚热,青地白胡银攻下药,大芒芦番润下药,火郁逐水药,甘巴京红牵芜千祛风寒湿药,徐伸川独威木蕲乌祛风湿热,防雷络,豨秦臭祛风湿健骨药,桑香五千其它祛风湿药,鹿丝桑穿青海路芳香化湿药,霍苍草果,白佩厚砂利水渗湿药,猪泽滑金石,木车茯冬海,广薏瞿萆茵,萹地连通灯温里药,吴香干椒桂,附高茴荜理气药,陈青皮,枳实壳,沉木青香,绿玫柿甘荔,川乌薤佛化橘消食药,山神麦,莱稻鸡驱虫药,贯使槟雷,苦鹤南榧凉血止血药,小茅槐侧苎大地化瘀止血药,三茜蒲景收敛止血药,鸡血紫藕棕及仙温经止血药,艾炮活血止痛药,姜川五虎,延郁没乳活血调经药,西桃鸡丹,月益红牛活血疗伤药,土木铜破血消癥药,莪干血水,三王穿北刘温化寒痰药,夏天芥梗旋附清化热痰药,竺沥茹前昆,川浙瓦胡瓜,蛤礞药浮藻止咳平喘药,桑果部杏苈菀,胖兜紫枇洋款重镇安神药,砂磁龙琥珍养心安神药,枣志柏夜欢平抑肝阳药,决赭蛎蒺麻珍息风止痉药,天地蜈羚蝎蚕钩开窍药,菖息苏麝冰补气药,山西太枣蜂,扁刺甘术人,绞景饴芪党补阳药,肉虫茸断骨,狗戟碎茅桃,河马蚧仲,羊莬锁智苑补血药,乌归眼熟胶芍补阴药,南椹北合,楮旱玉女,天枸龟鳖,麦斛精油收涩药,乌麻倍稻,莲萸浮桑海,蔻榴樱粟诃,味覆椿赤芡涌吐药,山芦瓜杀虫燥湿止痒药,矾雄硫荆,轻房铅床拔毒消肿敛疮药,蟾猫硼茶炉,升斑马蒜砒毛。

中药学知识

中药学知识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性质、功效、用途、生产、加工、制剂和质量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中药学知识:
1. 中药的分类:中药大致可以分为草药、木草、动物药、矿物药等四类。

其中,草药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功效把它们归入到不同的五行、十二经脉中。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中药的选择和配伍。

3. 中药炮制的方法:中药炮制是指将采集回来的中草药进行烘干、晒干、煮汤、蒸馏等处理过程,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不同的中药有着不同的炮制方法,如柿霜需要经过冬晒法、雪藏法等多种方法炮制。

4. 中药的功效和作用: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如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润肺止咳等。

中药的功效和作用是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化学成分来决定的。

5. 中药的制剂和配伍:中药可以制成多种形式的制剂,如颗粒、丸剂、水丸等,便于人们的服用。

而中药的调理和配伍也非常重
要,不同的中药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提高药效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学是一门复杂而有价值的学科,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中药,同时也可以推动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中药学一般药物分类方法

中药学一般药物分类方法

中药学一般药物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来源分类:根据中药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

植物药主要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为药材,如枸杞子、银杏叶、板蓝根等。

动物药以动物的骨、皮、角、胆汁、鳞片等部位入药,如鹿茸、牛黄、冬虫夏草等。

矿物药以天然矿物或矿物制剂为药材,如朱砂、炉甘石、白矾等。

2.按归经分类:中药中归肺经的药物包括麻黄、杏仁、百合等,归心经的药物包括丹参、莲子等,归脾经的药物则包括党参、茯苓、山药。

3.按功能分类:按照中药的主要功能和作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健脾消食药等。

以上是中药学一般药物分类的几种方法。

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

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

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
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一般可以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机制来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
1. 根据药物的功效分类:
- 治疗类药物:包括清热解毒药、祛风散寒药、温里药、化湿药、消积药、活血化瘀药等。

- 护理类药物:包括滋补药、调养药、养生药等。

- 预防保健类药物:包括预防感冒药、抗过敏药、增强免疫力药等。

- 辅助治疗类药物:包括辅助降血压药、辅助降血脂药、辅助降血糖药等。

2.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 补虚类药物:具有滋补作用,可补充气血、调理脏腑。

- 祛邪类药物:具有驱除体内病邪、外邪的作用,常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等。

- 调理类药物:具有调理气血、脏腑功能的作用,可用于调节失调症状。

- 活血化瘀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液循环障碍。

- 化湿类药物:具有利尿、排湿的作用,适用于湿邪阻滞引起的病症。

- 止血类药物:具有止血的作用,可用于外出内出血等情况。

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根据具体的药物特性和临床应用需求,还可以细分和调整分类方法。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它涉及中药的研究、炮制、加工技术、用法论方以及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传统医学中,中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因此,掌握中药学知识点对医药从业人员来说特别重要。

一、中药性状
中药一般可分为干性、湿性、热性、凉性四种性状,即药物的性味、形状、气味、粒形粒大、毒性、温煦等,用以指导中药的选择与使用。

二、中药的类别
中药常用分类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结晶类等。

根据其用法可将中药分为散剂、丸剂、片剂等。

三、中药加工
中药的加工方法有熬炼、炒煎、煎料、水炒等。

这些手段既可以改变原药的性质,增强药效;也可以减弱毒性,减轻治疗副作用。

四、中药用法
中药用法多见,采用内服、外用、煎汤等方式。

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五、中药的药理作用
中药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癌、增强免疫力等,这些作用对治疗常见病有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中药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掌握中药学知识点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中药治疗疾病,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推广中医药,不仅有利于推广古老的中国文化,而且也有助于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

中药学表格(按照药性分类)word版

中药学表格(按照药性分类)word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火解毒
1、用于湿热带下,热淋,足膝肿痛,泻痢,黄疸2、用于疮疡肿毒,湿疹湿疮3、用于阴虚发热,遗精盗汗
龙胆
苦寒,肝胆膀胱
清热燥湿,泻肝火
1、用于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2、用于肝火头痛,肝热目赤,高热抽搐
苦参
苦寒,心肝胃大肠膀胱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用于湿热之泻痢、黄疸、带下2、用于皮肤瘙痒,疥癣,麻风3、用于小便涩痛
1.热毒血痢,2.疮痈肿毒,3.崩漏便血,4.热淋,血淋。
*鸦胆子
苦寒,有小毒,大肠肝
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1.用于热毒血痢,休息痢。2。疟疾,3.鸡眼赘疣。
秦皮
苦涩,寒,大肠肝胆
清热解毒,燥湿止痢,清肝明目
1、用于热毒泻痢,湿热带下2、用于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铁苋
苦涩凉,大肠肝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牛蒡子
辛,苦,寒;肺胃
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蝉蜕
甘,寒;
肺肝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
芦根
甘,寒
肺胃
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利尿
1、用于热病烦渴2、用于肺热呕吐3、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血4、用于热淋涩痛
天花粉
甘、微苦,微寒,肺胃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1、用于热病口渴,内热消渴2、用于肺热咳嗽或燥咳3、用于痈肿疮疡
竹叶

中药学大类

中药学大类

中药学大类
中药学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的大类,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常见大类:
1. 中草药学:研究中草药的种植、采集、加工、鉴定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 方剂学:研究中药组方的理论、方法和规律,包括中药方剂的合理性、安全性、疗效等方面的研究。

3. 药物化学:研究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4. 药物分析学:研究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测定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5. 药理学:研究中药对人体生物系统的作用和药效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6.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7. 中药制药学:研究中药的制剂、制备工艺以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8.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的毒理学、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仅是中药学的一些常见大类,实际上中药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还涉及到中医学、中药药事管理等其他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四)破血消症药
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半夏(附药:水半夏)、天南星(附药:胆南星)、禹白附(附药:关白附)白芥子、皂英(附药:皂角刺)、旋覆花(附药:金沸草)、白前、猫爪草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浙贝母、瓜萎、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
八、理气药
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
九、消食药
山楂、神曲、麦芽、稻芽(附药:谷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附药:甜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玲、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附药:银杏叶)、矮地茶、洋金花、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胡颓子叶
十四、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附药:龙齿)、琥珀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附药:合欢花)、远志
补血药
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楮实子
补阴药
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甲、鳖甲
十八、收涩药
固、糯稻根须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
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芡实、刺猬皮、椿皮、鸡冠花
十九、涌吐药
常山、瓜蒂、胆矾
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附药:蟾皮)、樟脑、木鳖子、土荆皮、蜂房、大蒜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
温经止血药
艾叶、炮姜、灶心土
十二、活血化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
(二)活血调经药
丹参、红花(附药:番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藤、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
(三)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
十、驱虫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
十一、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小蓟、大蓟、地榆、槐花(附药:槐角)、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
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
收敛止血药
白芨、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
十五、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生铁落
(二)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附药:山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附药:密环菌)、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附药:僵蛹、雄蚕蛾)
十六、开窍药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
十七、补虚药
补气药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饴糖、蜂蜜
补阳药
鹿茸(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紫河车(附药:脐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胡芦巴、韭菜子、阳起石、海狗肾(附药:黄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
(二)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药:关木通、川木通)、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
(三)利湿退黄药
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七、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丁香(附药:母丁香)、高良姜(红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