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课1天体运动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99
高中天体物理教案
高中天体物理教案
教学内容:太阳系天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系中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规律;
2. 掌握描述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能够解释为什么太阳系中的天体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中不同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并提出问题:太阳系中行星和卫星是如何运动的呢?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太阳系中的主要天体包括行星、卫星和恒星;
2. 讲解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规律,包括公转和自转;
3. 解释为什么不同天体呈现不同的运动方式,比如水星的自转速度较慢而金星的自转是逆
时针方向。
三、实验(20分钟)
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利用模型或太阳系模拟软件模拟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观察行星的
公转轨道和自转轴倾角,加深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四、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规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变化等,激发学生思考天文学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太阳系中其他天体的运动规律,并思考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日食
和月食等现象。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掌握了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
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太阳系天体的运动规律,并激发学生对天体物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课堂中引入实验和讨论环节,提高了学
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部编版)2020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一节行星的运动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课堂探究探究一 对开普勒定律的进一步认识问题导引如图所示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示意图,图中椭圆表示地球的公转轨道,A 、B 、C 、D 分别表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地球所在的位置,试分析说明一年之内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要少几天的原因。
提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对于北半球的观察者而言,秋冬季节地球在近日点运动,经过CDA 这段曲线;在春夏季节地球经过ABC 这段曲线,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地球在秋冬季节比在春夏季节运动得快一些,时间相应就短一些。
一年之内,春夏两季共184天,秋冬两季只有181天。
名师精讲1.从空间分布认识: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的,所有椭圆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太阳就在此焦点上。
因此第一定律又叫椭圆轨道定律,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 (1)各行星的椭圆轨道尽管大小不同,但是太阳总处在所有轨道的一个共同焦点上,又称焦点定律;(2)不同行星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例如冥王星轨道半长轴的长为水星轨道半长轴的100倍);(3)行星的椭圆轨道都很接近圆(例如地球绕太阳椭圆轨道半长轴为1.495×102km ,半短轴为1.494 8×102km)中学阶段在分析处理天体运动问题时,可以将行星轨道作为圆来处理。
这是一种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某些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2.从速度大小认识:如图所示,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t 2-t 1=t 4-t 3,由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S A =S B ,可见离太阳越近,行星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弧长越长,即行星的速率就越大。
特别提醒 该定律反映出同一行星在远日点速率小于近日点速率,又称为速度定律。
3. 对a 3T2=k 的认识:在图中,半长轴是AB 间距的一半,不要认为a 等于太阳到A 点的距离;T 是公转周期,不要误认为是自转周期,如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不是一天。
特别提醒 (1)高中阶段,如果将行星轨道看作圆,则R 为圆的半径;(2)该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其他天体,例如,对于任何一个行星的不同卫星来说,它的(r 3T2=k )k 值是相同的,也是一个与卫星无关只与被卫星所环绕的行星有关的常量(例如地球的k 值为1.008%);(3)开普勒研究所依据的资料都是凭肉眼观察的,随着望远镜等精密仪器的出现,发现开普勒定律只是近似的,行星实际的运动情况与开普勒定律有少许的偏离;(4)开普勒定律只阐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而没有说明行星运动的状态变化的“动力学”原因。
第6章习题课1天体运动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关系
2020/8/16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2.掌握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内容索引
Ⅰ重点知识探究
Ⅱ当堂达标检测
ⅡⅠ
重点知识探究
一、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
1.基本思路: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
(1)A的线速度大小v1;
图6
答案
gR2 R+h1
1234
解析 答案
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
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
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
图5
1234Βιβλιοθήκη 解析 答案4.(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如图6所示,A、B为地球
周围的两颗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4 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
√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1234
解析 答案
3.(天体运动各参量的比较)如图5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
√A.卫星的线速度为
2R0g 2
√B.卫星的角速度为
g 8R0
C.卫星的加速度为g2
√D.卫星的加速度为g4
解析 答案
针对训练 某着陆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的考察任务后,
2020高中物理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1 行星的运动[学习目标] 1.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2.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 值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3.知道行星运动在中学阶段研究过程中的近似处理.一、两种对立的学说 1.地心说(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2)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3)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 2.日心说(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2)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旋转;(3)太阳静止不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4)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 3.局限性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但计算所得的数据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 二、开普勒三定律1.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其表达式为a 3T 2=k ,其中a 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填“有关”或“无关”)的常量.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2.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3.所有行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 3T2=k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 )(2)太阳系中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3)太阳系中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且它们到太阳的距离各不相同.( √)(4)太阳系中越是离太阳远的行星,运行周期就越大.( √)(5)围绕太阳运动的各行星的速率是不变的.( ×)(6)在中学阶段可近似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2.如图1所示是行星m绕恒星M运动情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速度最大点是B点B.速度最小点是C点C.m从A到B做减速运动D.m从B到A做减速运动答案 C【考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题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应用一、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1.开普勒第一定律解决了行星的轨道问题.图2 图3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如图2所示.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图3所示,即所有轨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太阳.因此开普勒第一定律又叫轨道定律. 2.开普勒第二定律解决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问题.(1)如图4所示,如果时间间隔相等,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面积S A =S B ,可见离太阳越近,行星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弧长越长,即行星的速率越大.因此开普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图4(2)近日点、远日点分别是行星距离太阳的最近点、最远点.同一行星在近日点速度最大,在远日点速度最小. 3.开普勒第三定律解决了行星周期的长短问题.图5(1)如图5所示,由a 3T2=k 知椭圆轨道半长轴越长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因此第三定律也叫周期定律.常量k与行星无关,只与太阳有关.(2)该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其中常量k 与卫星无关,只与地球有关,也就是说k 值大小由中心天体决定.例1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和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答案 C解析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选项A 错误.由于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大小在变化,选项B 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选项C 正确.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不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选项D 错误. 【考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题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针对训练1 (多选)下列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B.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轨道有的是圆形,并不都是椭圆C.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D.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 答案 AC解析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且太阳位于八大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公共焦点上,选项A 正确,B 错误;行星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选项C 正确;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行星的运动方向和它与太阳连线的夹角大于90°,行星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行星的运动方向和它与太阳连线的夹角小于90°,选项D 错误. 【考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题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二、开普勒定律的应用由于大多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因此,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可以按圆周运动处理,且是匀速圆周运动,这时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取圆轨道的半径.例2 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其近地点高度是h 1=439km ,远地点高度是h 2=2384km ,则近地点处卫星的速率约为远地点处卫星速率的多少倍(已知地球的半径R =6400km)? 答案 1.28解析 设一段很短的时间为Δt ,近地点在B 点,当Δt 很小时,卫星和地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可按三角形面积进行计算,如图所示,即ABC 、MPN 都可视为线段.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得S ABCF =S MPNF ,即 12v 1Δt (R +h 1)=12v 2Δt (R +h 2) 所以v 1v 2=R +h 2R +h 1代入数值后得v 1v 2≈1.28.【考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应用例3 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 1=19600km ,公转周期T 1=6.39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半径r 2=48000km ,则它的公转周期T 2最接近于( ) A.15天 B.25天 C.35天 D.45天答案 B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 13T 12=r 23T 22,则T 2=T 1(r 2r 1)3≈24.5天,最接近25天,故选B.【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揭示的是不同行星运动快慢的规律,应用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首先判断两个行星的中心天体是否相同,只有对同一个中心天体开普勒第三定律才成立. (2)明确题中给出的周期关系或半径关系之后,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列式求解.针对训练2 木星和地球都绕太阳公转,木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2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则木星与太阳的距离约为( ) A.2天文单位 B.5.2天文单位 C.10天文单位 D.12天文单位答案 B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得r =3kT 2,设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r 1,木星与太阳的距离为r 2,则得r 2r 1=3T 木2T 地2=312212≈5.2,所以r 2≈5.2r 1=5.2天文单位,选项B 正确. 【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1.(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认识)(多选)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的表达式a 3T2=k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B.a 代表行星的球体半径C.T 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T 代表行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公转周期 答案 AD解析 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a 3T2=k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与中心天体有关,选项A 正确;a 代表行星椭圆运动的半长轴,选项B 错误;T 代表行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公转周期,选项C 错误,D 正确. 【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2.(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应用)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 ,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 ,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 a ,则过近日点时的速率为( ) A.v b =ba v a B.vb =a b v a C.v b =a bv a D.v b =b av a 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A 、B 分别为远日点、近日点,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取足够短的时间Δt ,则有12av a Δt =12bv b Δt ,所以v b =abv a ,故选C.【考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应用3.(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1980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以表彰这位“两弹一星”的功臣对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若将地球和“钱学森星”绕太阳的运动都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行轨道如图6所示.已知“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4年,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 ,则“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 )图6A.33.4R B. 3.4R C.311.56R D.11.56R答案 C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钱3T 钱2=R 3T 2, 解得R 钱=3T 钱2T2R =311.56R ,故C 正确. 【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考点一 开普勒定律的理解1.物理学发展历史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尝试性计算,首先发表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第谷 C.伽利略 D.开普勒答案 D【考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题点】开普勒定律物理学史的理解2.关于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C.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所有行星的公转周期与行星的轨道半径都成正比 答案 A解析 由开普勒第一定律知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选项C 、D 错误.【考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题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3.关于对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B.k 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行星无关C.该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 1,周期为T 1,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 2,周期为T 2,则r 13T 12=r 23T 22答案 B解析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不是自转周期,A 错误.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k 只与中心天体有关,B 正确.开普勒第三定律既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C 错误.地球绕太阳转动,而月球绕地球转动,二者不是同一中心天体,故对应的k 不同,因此r 13T 12≠r 23T 22,D 错误.【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4.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离地球的远近不同,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也不相同.下列反映公转周期与行星轨道半长轴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 由r 3T2=k 知r 3=kT 2,D 项正确.【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5.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1所示,F 1和F 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 点的速率比在B 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 )图1A.F 2B.AC.F 1D.B答案 A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因为行星在A 点的速率比在B 点的速率大,所以太阳在离A 点近的焦点上,故太阳位于F 2. 【考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6.如图2所示,海王星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图2A.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从Q 到N 所用时间等于T 04C.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 到N 所用时间等于T 02答案 C解析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从P 至Q 速率在减小,C 正确.由对称性知,P →M →Q 与Q →N →P 所用的时间为T 02,故从P 到M 所用时间小于T 04,从Q →N 所用时间大于T 04,从M →N 所用时间大于T 02,A 、B 、D 错误.【考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 考点二 开普勒定律的应用7.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运动半径的19,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此卫星的运动周期是( ) A.19天B.13天C.1天D.9天 答案 C解析 由于r 卫=19r 月,T 月=27天,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卫3T 卫2=r 月3T 月2,可得T 卫=1天,故选项C 正确.【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8.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粗略地视为圆,下表是各行星的半径和轨道半径.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出海王星的公转周期最接近( ) A.80年B.120年C.165年D.200年答案 C解析 设海王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 1,公转周期为T 1,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 2,公转周期为T 2(T 2=1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13T 12=r 23T 22,故T 1=r 13r 23·T 2≈164年,最接近165年,故选C. 【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9.如图3,O 表示地球,P 表示一个绕地球沿椭圆轨道做逆时针方向运动的人造卫星,AB 为长轴,CD 为短轴.在卫星绕地球运动一周的时间内,从A 到B 的时间为t AB ,从B 到A 、从C 到D 、从D 到C 的时间分别为t BA 、t CD 、t DC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图3A.t AB >t BAB.t AB <t BAC.t CD >t DCD.t CD <t DC答案 D解析 由卫星做椭圆运动的对称性得t AB =t BA ,选项A 、B 错误;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卫星在近地点时运动快,在远地点时运动慢,所以t CD <t DC ,选项C 错误,D 正确. 【考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题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应用。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授课班级:安排课时:6.1行星的运动三维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全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全部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相识过程是漫长困难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2、过程与方法: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相识,了解人类相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相识,驾驭人类相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驾驭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相识行星的运动。
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相识,驾驭人类相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奇、模糊的相识。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探讨、练习教具打算:教学过程:第一节行星的运动(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演示:天体运动的图片阅读。
(二)新课教学1、“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运第肯定律:全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肯定律说明白行星运动轨迹的形态,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不同)其次定律:对随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假如时间间隔相等,即t2-t1=t4-t3,那么面积A=面积B。
由此可见,行星在远日点a 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b的速率最大。
第三定律:全部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近似计算中,可以授课备注(教学班级的授课详细时间、老师自由调整内容、课堂教学记录等。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宇宙航行教案新人教必修
宇宙航行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用起重机将物体匀速吊起一段距离,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做功的情况是(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2.二十一世纪新能源环保汽车在设计阶段要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某次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中,图甲显示的是牵引力传感器传回的实时数据随时间变化关系,但由于机械故障,速度传感器只传回了第20s以后的数据,如图乙所示,已知汽车质量为1500kg,若测试平台是水平的,且汽车由静止开始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力恒定,由分析可得( )A.由图甲可得汽车所受阻力为1000NB.20s末的汽车的速度为26m/sC.由图乙可得20s后汽车才开始匀速运动D.前20s内汽车的位移为426m3.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球,手触到球瞬间顺势后引。
这样可以减小A.球对手的力的冲量 B.球对手的力的大小C.球的动量变化量D.球的动能变化量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质点会相遇,但不在1s时相遇B.甲、乙两质点在1s时相距4m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运动方向相反D.在5s内两质点速度方向一直不同5.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所以运用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成分。
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的谱线波长公式为:=(–),n=3,4,5,…,其中E1为氢原子基态能量,h为普朗克常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应用教案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2. 掌握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3. 能够运用基本物理知识解释天体运动相关现象;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2. 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3. 天体运动相关现象的物理解释。
教学难点:1. 掌握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天体运动现象;2. 理解行星运动的复杂性和规律性。
教具准备:1. 天体运动模型;2. 电子白板;3. 天文图片资料;4. 天文模拟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天体运动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太阳不动,但我们感觉行星在运动?”引导学生思考。
二、讲解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介绍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如万有引力、惯性等;2. 解释为什么太阳系中行星会围绕太阳运动,而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等现象;3. 分析天体运动对地球生活的影响。
三、探究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20分钟)1. 教师通过模型或软件展示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2. 让学生亲自操作模型或软件,观察行星的公转和自转;3. 引导学生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如行星公转周期、轨道形状等。
四、应用物理知识解释天体运动现象(20分钟)1. 分组讨论,并选择一个天体运动现象,如彗星的运动轨迹;2. 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该天体运动现象;3.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解释,并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拓展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实际天体运动现象,并根据所学知识解释;2. 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题,并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学生就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
布置作业:观察并解释家乡的日出和日落现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天体运动相关现象。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掌握天体运动的相关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天体运动知识分析解释天文现象。
教学重点:
1. 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天体运动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天体运动中的一些复杂现象的解释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天体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天体运动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天体会运动?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时候看不到?
二、讲授(10分钟)
1. 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公转等。
2.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开普勒三定律。
3. 天体运动的计算方法:包括行星轨道、恒星位置等的计算方法。
三、示范与练习(15分钟)
1. 示范如何计算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速度和轨道。
2.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四、探究与讨论(15分钟)
展示一些与天体运动相关的实验或观测数据,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规律并进行讨论,如为什么恒星在夜间看上去移动的速度不同。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让学生总结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同时拓展讨论天体运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和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对天体运动的更深层次知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七、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课后深入学习和探索。
高中物理认识天体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认识天体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运动规律;学生能够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生能够掌握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和运行规律。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并分析天体运动的现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天体运动的原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天体运动相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运动规律。
难点:掌握并理解天体运动的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课时:太阳系的结构和天体的运动规律(1学时)第二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学时)第三课时:其他行星的运动规律(1学时)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展示PPT等方式,介绍太阳系的结构和各个天体的运动规律。
2. 实验法: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加深他们对自转的理解。
3. 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运动规律,促进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交流。
五、教学活动安排1. 活动一:通过PPT展示太阳系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位置和运行规律。
2. 活动二:设计实验,让学生用小太阳模型和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解释自转的原理。
3. 活动三:分组讨论其他行星的运动规律,每组向全班报告并交流。
六、教学资源准备1. PPT课件、实验器材2. 教材、习题和参考书籍3. 各种天体图片和视频资料七、教学评价方式1. 平时测验和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和讨论成果,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天体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高中物理课程之认识天体运动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六章1圆周运动(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讲解圆周运动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如圆心、半径、角速度等。
详细介绍圆周运动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圆周运动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圆周运动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圆周运动案例进行分析,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钟摆的运动等。
- 周期:物体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需的时间。
- 频率: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圆周运动的次数。
2.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 线速度: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单位时间内沿圆周路径移动的距离。
- 角速度: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 向心加速度: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指向圆心的加速度。
- 向心力:使物体保持圆周运动的力。
②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 使用图形和颜色来强调重点,如用红色标注圆周运动的要素。
- 设计有趣的图案或插图来展示圆周运动的概念,如用圆形和箭头来表示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运动轨迹。
- 使用生动的例子或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用“旋转的星球”来形容行星的运动。
③ 板书设计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在板书中设置一些问题或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圆周运动的概念。
- 提供一些有趣的实践或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圆周运动的现象。
- 鼓励学生参与板书的制作,让他们自己设计或绘画一些与圆周运动相关的图形或插图。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圆周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高中物理同步轨道天体教案
高中物理同步轨道天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同步轨道天体的定义和特点;
2. 了解同步轨道天体的应用;
3. 掌握同步轨道天体的相关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同步轨道天体的定义和特点;
2. 同步轨道天体的应用;
3. 同步轨道天体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同步轨道天体的定义和特点;
2. 同步轨道天体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卫星和轨道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同步轨道天体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同步轨道天体的应用:讲解同步轨道天体在通信、气象等方面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
3. 学习同步轨道天体的计算方法:讲解同步轨道天体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训练。
4. 拓展应用:让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同步轨道天体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练习,检验对同步轨道天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计算题目,加深对同步轨道天体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计算训练,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步轨道天体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
高中物理天体半径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天体半径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天体半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计算天体半径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天体半径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 球体半径的计算。
教学准备:1. 粉笔、黑板、教案PPT等教具准备。
2. 准备一些实际的天体半径数据,如地球半径、太阳半径等,用于教学展示。
3. 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圆周率和球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天体半径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天体半径的大小对天体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Step 2: 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天体半径的定义,即从天体中心到表面的距离。
同时,讲解天体半径对于计算天体体积、表面积等参数的重要性。
Step 3: 计算方法教师示范如何计算球体的半径,即通过给定球体的体积或者表面积来计算其半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给定的天体半径来计算其他相关参数。
Step 4: 计算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一些具体天体的半径,如地球、月球、太阳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的半径要比地球大这种现象。
Step 5: 拓展应用让学生思考天体半径对于宇宙间距离和尺度的影响,引导学生探讨宇宙中各种不同尺度的天体半径的特点。
Step 6: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天体半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Step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于天体半径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天体半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计算天体半径的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和作业布置,提高学生对于天体半径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高中物理天体关系教案
高中物理天体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天体之间的关系,包括行星、卫星、太阳和恒星等的特点与相互影响;2. 掌握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的运动规律和相互引力关系;3. 能够解释天体之间的运动和交互作用,理解宇宙的组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1. 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行星、卫星、太阳和恒星等的特点;2. 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关系;3. 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 理解太阳系中行星、卫星、太阳的运动规律;2. 掌握恒星的特点与地球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1. 教科书《物理》;2. 实验器材:模型星球、模拟恒星等;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宇宙的组成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宇宙的绚丽景象,引起学生对天体的兴趣。
2. 讲解:概述宇宙的组成,介绍行星、卫星、太阳和恒星等的特点与地位。
3. 示范:展示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了解行星公转、自转的运动规律。
第二课时: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1. 回顾:通过讨论上节课内容,复习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
2. 探究:通过实验或模拟,让学生了解地球与其他行星、卫星之间的引力关系。
3. 教学:讲解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关系,解释地球的公转、自转以及昼夜、季节等现象。
第三课时:恒星与宇宙的发展1. 回顾:复习上节课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2. 讲解:介绍恒星的形成、发展与演化,解释恒星对地球和宇宙的影响。
3.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理解宇宙的组成与发展。
教学拓展:1. 观察夜空中的星座,了解不同恒星的位置与特点;2. 研究宇宙中的黑洞、星云等未知天体,探究宇宙的奥秘。
教学评价:1. 反馈:通过问答、小测验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天体关系的理解;2. 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太阳系中行星的公转规律;3. 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恒星的形成与演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结合实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天体关系;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高中物理第六章课1天体运动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99
学 习 资 料 汇编习题课1 天体运动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2.掌握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一、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1.基本思路: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即F 引=F 向.2.常用关系:(1)G Mm r 2=ma n =m v 2r =m ω2r =m 4π2T2r .(2)忽略自转时,mg =G MmR2(物体在天体表面时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物体重力),整理可得:gR 2=GM ,该公式通常被称为“黄金代换式”.例1 (多选)地球半径为R 0,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若卫星在距地面R 0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卫星的线速度为2R 0g2B.卫星的角速度为 g 8R 0C.卫星的加速度为g 2D.卫星的加速度为g4答案 ABD解析 由GMm (2R 0)2=ma n =m v 22R 0=m ω2(2R 0)及GM =gR 0 2,可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n =g 4,角速度ω=g 8R 0,线速度v =2R 0g2,所以A 、B 、D 正确,C 错误. 针对训练 某着陆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的考察任务后,由月球表面回到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其过程如图1所示.设轨道舱的质量为m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轨道舱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 ,引力常量为G ,试求:轨道舱的速度和周期.图1答案 Rg r 2πr R rg解析 轨道舱在月球表面时G Mm R2=mg ① 轨道舱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有G Mm r 2=m v 2r ② G Mm r 2=m 4π2T2r ③ 由①②得v =R g r 由①③得T =2πr Rr g二、天体运行的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设质量为m 的天体绕另一质量为M 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1)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r 越大,v 越小. (2)由G Mm r2=m ω2r 得ω=GMr 3,r 越大,ω越小. (3)由G Mm r 2=m ⎝ ⎛⎭⎪⎫2πT 2r 得T =2πr 3GM,r 越大,T 越大. (4)由G Mm r2=ma n 得a n =GM r2,r 越大,a n 越小. 以上结论可总结为“一定四定,越远越慢”.例2 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 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向心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答案 D解析 甲的速率大,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由此可知,甲碎片的轨道半径小,故B 错;由G Mm r 2=mr 4π2T2,得T =4π2r3GM,可知甲的周期小,故A 错;由于未知两碎片的质量,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故C 错误;由GMm r 2=ma n 得a n =GMr2,可知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大,故D 对.例3 如图2所示,a 、b 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R 和2R (R 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a 、b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2∶1B.a 、b 的周期之比是1∶2 2C.a 、b 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36∶4D.a 、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9∶2 答案 C解析 两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F 万=F 向,向心力选不同的表达式分别分析.由GMm r 2=m v 2r 得v 1v 2=r 2r 1=3R 2R=32,故A 错误. 由GMm r 2=mr ⎝ ⎛⎭⎪⎫2πT 2得T 1T 2=r 1 3r 2 3=2323,故B 错误. 由GMm r 2=mr ω2得ω1ω2=r 2 3r 13=364,故C 正确. 由GMm r 2=ma n 得a n1a n2=r 2 2r 1 2=94,故D 错误.1.(卫星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多选)如图3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图3A.速度大B.向心加速度大C.运行周期长D.角速度小答案 CD解析 飞船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 引=F n ,所以G Mm r 2=ma n =mv 2r =4π2mr T 2=mr ω2,即a n =GMr2,v =GMr,T = 4π2r3GM,ω=GM r 3(或用公式T =2πω求解). 因为r 1<r 2,所以v 1>v 2,a n1>a n2,T 1<T 2,ω1>ω2,选项C 、D 正确.2.(行星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如图4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答案 C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G Mmr2可知,由于各小行星的质量和到太阳的距离不同,万有引力不同,A 项错误;由G Mm r 2=m 4π2T 2r ,得T =2πr 3GM,因为各小行星的轨道半径r 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所以它们的周期均大于地球的周期,B 项错误;向心加速度a n =F m=G M r2,内侧小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小,向心加速度大,C 项正确;由G Mm r 2=m v 2r得线速度v =GMr,小行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线速度小于地球绕太阳的线速度,D 项错误.3.(天体运动各参量的比较)如图5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 答案 A解析 甲、乙两卫星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G Mm r 2=ma n =m 4π2T 2r =m ω2r =m v 2r ,可得a n =GM r2,T =2πr 3GM ,ω= GMr 3,v = GMr.由已知条件可得a 甲<a 乙,T 甲>T 乙,ω甲<ω乙,v 甲<v 乙,故正确选项为A.4.(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如图6所示,A 、B 为地球周围的两颗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 1、h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6(1)A 的线速度大小v 1; (2)A 、B 的角速度之比ω1∶ω2. 答案 (1)gR 2R +h 1 (2) (R +h 2)3(R +h 1)3 解析 (1)设地球质量为M ,行星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A 有:GMm (R +h 1)2=m v 12R +h 1① 在地球表面对质量为m ′的物体有:m ′g =G Mm ′R 2② 由①②得v 1=gR 2R +h 1(2)由G Mm(R +h )2=m ω2(R +h )得ω=GM(R +h )3所以A 、B 的角速度之比ω1ω2=(R +h 2)3(R +h 1)3.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7为单项选择题,8~10为多项选择题)1.把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 ) A.周期越大 B.线速度越大 C.角速度越大 D.向心加速度越大答案 A解析 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由G Mm r 2=m v 2r 得v =GM r ,可知r 越大,线速度越小,B 错误.由G Mm r2=m ω2r 得ω= GMr 3,可知r 越大,角速度越小,C 错误.由r 3T 2=k 知,r 越大,T 越大,A 对.由G Mm r 2=ma n 得a n =GMr2,可知r 越大,向心加速度a 越小,D 错误.2.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 km 和100 km ,运行速率分别为v 1和v 2.那么,v 1和v 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 700 km)( ) A.1918 B. 1918C.1819D.1819答案 C解析 根据卫星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有G Mm (r +h )2=m v 2r +h ,那么卫星的线速度跟其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则有v 1v 2= r +h 2 r +h 1=1819. 3.两颗行星A 和B 各有一颗卫星a 和b ,卫星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M A M B =p ,两行星半径之比为R A R B =q ,则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T a T b为( ) A.pq B.q p C.pp q D.qq p答案 D解析 卫星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G Mm R2=mR (2πT)2,得T =4π2R3GM,解得:T a T b =qqp,故D 正确,A 、B 、C 错误. 4. a 、b 、c 、d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 、c 的轨道相交于P ,b 、d 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 、c 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a 、c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 的加速度B.b 、c 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角速度C.a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 的线速度D.a 、c 存在在P 点相撞的危险 答案 A解析 由G Mm r 2=m v 2r =m ω2r =m 4π2T2r =ma n 可知,选项B 、C 错误,选项A 正确;因a 、c 轨道半径相同,周期相同,既然图示时刻不相撞,以后就不可能相撞了,选项D 错误.5.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1480,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 )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360480 B.轨道半径之比约为3604802 C.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360×4802D.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360×480 答案 B解析 由公式G Mm r 2=m (2πT)2r ,可得通式r =3GMT 24π2,设“55 Cancri e”的轨道半径为r 1,地球轨道半径为r 2,则r 1r 2=3M 1M 2·T 1 2T 22= 3604802,从而判断A 错,B 对;再由G Mmr2=ma n 得通式a n =G M r 2,则a n1a n2=M 1M 2·r 22r 12=3M 1M 2·T 2 4T 14=360×4804,所以C 、D 皆错. 6.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mv 2GN B.mv 4GN C.Nv 2GmD.Nv 4Gm答案 B解析 设卫星的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 ′v 2R ①m ′v 2R=m ′g ②由已知条件:m 的重力为N 得N =mg ③由③得g =N m ,代入②得:R =mv 2N代入①得M =mv 4GN,故B 项正确.7. 如图2所示,甲、乙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方向相同.已知卫星甲的公转周期为T ,每经过最短时间9T ,卫星乙都要运动到与卫星甲同居地球一侧且三者共线的位置上,则卫星乙的公转周期为( )图2A.98TB.89TC.109TD.910T 答案 A解析 由(2πT -2πT 乙)t =2π①t =9T ②由①②得T 乙=98T ,选项A 正确.8.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的1.5倍.根据以上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的小 B.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 C.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D.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答案 AB解析 由G Mm R 2=mg 得g =G M R 2,计算得A 对;由G Mm r 2=m (2πT)2r 得T =2πr 3GM,计算得B 对;周期长的线速度小(或由v =GMr判断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小),C 错;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 n =G Mr2,计算得D 错.9.土星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 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v 2∝R 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B.若v ∝R 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C.若v ∝1R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D.若v 2∝1R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答案 BD解析 若外层的环为土星的一部分,则它们各部分转动的角速度ω相等,由v =ωR 知v ∝R ,B 正确,C 错误;若是土星的卫星群,则由G Mm R 2=m v 2R ,得v 2∝1R,故A 错误,D 正确.10.科学探测表明,月球上至少存在丰富的氧、硅、铝、铁等资源,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长期的开采后月球与地球仍可看成均匀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提示:a +b =常量,则当a =b 时,ab 乘积最大)( ) 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 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将变大D.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将变小 答案 BD解析 万有引力公式F =GMmr 2中,G 和r 不变,因地球和月球的总质量不变,当M 增大而m 减小时,两者的乘积减小,万有引力减小,故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又GMm r 2=mr 4π2T2,T =4π2r3GM,M 增大,则T 减小,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两行星A 和B 各有一颗卫星a 和b ,卫星的圆轨道接近各自行星表面,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M A ∶M B =2∶1,两行星半径之比R A ∶R B =1∶2,则两个卫星周期之比T a ∶T b =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4 8∶1解析 卫星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 Mm R 2=m 4π2T 2R ,得T =2πR 3GM . 故T aT b= R A 3R B3· M B M A =14,由G Mm R 2=ma ,得a =G MR2, 故a a a b =M A M B ·R B 2R A 2=81. 12.某课外科技小组长期进行天文观测,发现某行星周围有众多小卫星,这些小卫星靠近行星且分布相当均匀,经查对相关资料,该行星的质量为M .现假设所有卫星绕该行星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 .(1)若测得离行星最近的一颗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为R 1,若忽略其他小卫星对该卫星的影响,求该卫星的运行速度v 1为多大?(2)在进一步的观测中,发现离行星很远处还有一颗卫星,其运动轨道半径为R 2,周期为T 2,试估算靠近行星周围众多小卫星的总质量m 卫为多大? 答案 (1)GM R 1 (2)4π2R 2 3GT 22-M 解析 (1)设离行星最近的一颗卫星的质量为m 1,有G Mm 1R 1 2=m 1v 12R 1,解得v 1=GMR 1. (2)由于靠近行星周围的众多卫星分布均匀,可以把行星及靠近行星的小卫星看做一星体,其质量中心在行星的中心,设离行星很远的卫星质量为m 2,则有金戈出品 G (M +m 卫)m 2R 2 2=m 2R 24π2T 2 2 解得m 卫=4π2R 2 3GT 2 2-M . 13.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设“高分一号”轨道的离地高度为h ,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求“高分一号”在时间t 内,绕地球运转多少圈?答案 t2π gR 2(R +h )3 解析 在地球表面mg =GMm R 2 在轨道上GMm (R +h )2=m (R +h )4π2T 2所以T =2π (R +h )3GM =2π(R +h )3gR 2故n =t T =t 2π gR 2(R +h )3. 敬请批评指正。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习题课2变轨问题双星问题教学案必修01
习题课2 变轨问题 双星问题[学习目标] 1.理解赤道物体、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区别.2.会分析卫星(或飞船)的变轨问题.3.掌握双星的运动特点及其问题的分析方法.一、“赤道上物体”“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比较例1 如图1所示,A 为地面上的待发射卫星,B 为近地圆轨道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三颗卫星质量相同,三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v C ,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 、ωB 、ωC ,周期分别为T A 、T B 、T C ,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 A 、a B 、a C ,则( )图1A.ωA =ωC <ωBB.T A =T C <T BC.v A =v C <v BD.a A =a C >a B答案 A解析 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故T A =T C ,ωA =ωC ,由v =ωr 及a =ω2r 得v C >v A ,a C >a A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根据GMm r 2=m v 2r =m ω2r =m 4π2T2r =ma ,知v B >v C ,ωB >ωC ,T B <T C ,a B >a C .故可知v B >v C >v A ,ωB >ωC =ωA ,T B <T C =T A ,a B >a C >a A .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的比较1.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相同点: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都满足GMm r 2=m v 2r =m ω2r =m 4π2T2r =ma n .由上式比较各运动量的大小关系,即r 越大,v 、ω、a n 越小,T 越大. 2.同步卫星和赤道上物体 相同点:周期和角速度相同 不同点:向心力来源不同对于同步卫星,有GMm r2=ma n =m ω2r 对于赤道上物体,有GMm r2=mg +m ω2r , 因此要通过v =ωr ,a n =ω2r 比较两者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针对训练1 (多选)关于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B.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都相等C.赤道上的物体和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周期不同D.同步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 答案 CD解析 赤道上的物体是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A 项错误;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有相同周期和角速度,但线速度不同,B 项错误;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有相同的中心天体,根据GMm r 2=m v 2r =m 4π2T2r 得v =GMr,T =2πr 3GM,由于r 同>r 近,故v 同<v 近,T 同>T 近,D 项正确;赤道上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三者间的周期关系为T 赤=T 同>T 近,根据v =ωr 可知v 赤<v 同,则线速度关系为v 赤<v 同<v 近,故C 项正确.二、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 1.卫星的变轨问题卫星变轨时,先是线速度v 发生变化导致需要的向心力发生变化,进而使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1)当卫星减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向低轨道变迁.(2)当卫星加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增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向高轨道变迁.以上两点是比较椭圆和圆轨道切点速度的依据. 2.飞船对接问题(1)低轨道飞船与高轨道空间站对接如图2甲所示,低轨道飞船通过合理地加速,沿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追上高轨道空间站与其完成对接.图2(2)同一轨道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如图乙所示,后面的飞船先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通过适当控制,使飞船追上空间站时恰好具有相同的速度.例2 如图3所示为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一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3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答案 B解析 卫星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有:G Mm r 2=m v 2r ,v = GMr因为r 1<r 3,所以v 1>v 3,A 项错误,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T 3>T 2,B 项正确;在Q 点从轨道1到轨道2需要做离心运动,故需要加速. 所以在Q 点v 2Q >v 1Q ,C 项错误. 在同一点P ,由GMmr 2=ma n 知,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D 项错误.判断卫星变轨时速度、加速度变化情况的思路:(1)判断卫星在不同圆轨道的运行速度大小时,可根据“越远越慢”的规律判断.(2)判断卫星在同一椭圆轨道上不同点的速度大小时,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判断,即离中心天体越远,速度越小. (3)判断卫星由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或由椭圆轨道进入圆轨道时的速度大小如何变化时,可根据离心运动或近心运动的条件进行分析.(4)判断卫星的加速度大小时,可根据a =Fm =G M r2判断.针对训练2 (多选)如图4所示,发射同步卫星的一般程序是: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P 点变轨,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 点,远地点为同步圆轨道上的Q 点),到达远地点Q 时再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 1,在椭圆形转移轨道的近地点P 点的速率为v 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 时的速率为v 3,在同步轨道上的速率为v 4,三个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 1、T 2、T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在P 点变轨时需要加速,Q 点变轨时要减速B.在P 点变轨时需要减速,Q 点变轨时要加速C.T 1<T 2<T 3D.v 2>v 1>v 4>v 3 答案 CD解析 卫星在椭圆形转移轨道的近地点P 时做离心运动,所受的万有引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即G Mm r 1 2<m v 22r 1,而在圆轨道时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1 2=m v 12r 1,所以v 2>v 1;同理,由于卫星在转移轨道上Q 点做离心运动,可知v 3<v 4,故选项A 、B 错误;又由人造卫星的线速度v =GMr可知v 1>v 4,由以上所述可知选项D 正确;由于轨道半径r 1<r 2<r 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k 为常量)得T 1<T 2<T 3,故选项C 正确.三、双星问题例3 两个靠得很近的天体,离其他天体非常遥远,它们以其连线上某一点O 为圆心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的距离保持不变,科学家把这样的两个天体称为“双星”,如图5所示.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求双星的运行轨道半径r 1和r 2及运行周期T .图5答案 r 1=Lm 2m 1+m 2 r 2=Lm 1m 1+m 2 T =4π2L3G (m 1+m 2)解析 双星间的引力提供了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对m 1:Gm 1m 2L2=m 1r 1ω2, 对m 2:Gm 1m 2L2=m 2r 2ω2,且r 1+r 2=L , 解得r 1=Lm 2m 1+m 2,r 2=Lm 1m 1+m 2. 由G m 1m 2L 2=m 1r 14π2T 2及r 1=Lm 2m 1+m 2得1.双星问题的特点(1)两星的运动轨道为同心圆,圆心是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一点. (2)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3)两星的运动周期、角速度相同.(4)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之间的距离,即r 1+r 2=L .2.双星问题的处理方法: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m 1m 2L2=m 1ω2r 1=m 2ω2r 2. 针对训练 3 如图6所示,两个星球A 、B 组成双星系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 、B 星球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L 3T2(其中L 为两星中心距离,T 为两星的运动周期).图6答案G (m A +m B )4π2解析 设A 、B 两个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 A 、r B .则r A +r B =L ,对星球A :G m A m B L 2=m A r A 4π2T 2,对星球B :G m A m BL2=m B r B 4π2T 2,联立以上三式求得L 3T 2=G (m A +m B )4π2.1.(“同步卫星”与“赤道物体”及近地卫星的比较)(多选)如图7所示,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向心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半径为R ,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图7A.a 1a 2=r RB.a 1a 2=(R r)2答案 AD解析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 ,运行速率为v 1,向心加速度为a 1;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轨道半径为R ,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 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的卫星为近地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 . 对于卫星,其共同特点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 Mm r 2=m v 2r ,故 v 1v 2=Rr. 对于同步卫星和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其共同特点是角速度相等,则a =ω2r ,故 a 1a 2=r R.2.(卫星的变轨问题) (多选)肩负着“落月”和“勘察”重任的“嫦娥三号”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如图8所示,在距月球表面100 km 的P 点进行第一次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又经过第二次“刹车制动”,进入距月球表面100 km 的圆形工作轨道Ⅱ,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经过P 点时会再一次“刹车制动”进入近月点距月球表面15公里的椭圆轨道Ⅲ,然后择机在近月点下降进行软着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最长B.“嫦娥三号”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最长C.“嫦娥三号”经过P 点时在轨道Ⅱ上运动的线速度最大D.“嫦娥三号”经过P 点时,在三个轨道上的加速度相等 答案 AD解析 由于“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半长轴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半径,也大于轨道Ⅲ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嫦娥三号”在各轨道上稳定运行时的周期关系为T Ⅰ>T Ⅱ>T Ⅲ,故A 正确,B 错误;“嫦娥三号”在由高轨道降到低轨道时,都要在P 点进行“刹车制动”,所以经过P 点时,在三个轨道上的线速度关系为v Ⅰ>v Ⅱ>v Ⅲ,所以C 错误;由于“嫦娥三号”在P 点时的加速度只与所受到的月球引力有关,故D 正确.3.(双星问题) 如图9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A.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B.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D.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答案 C解析 设双星m 1、m 2距转动中心O 的距离分别为r 1、r 2,双星绕O 点转动的角速度为ω,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m 1m 2L2=m 1r 1ω2=m 2r 2ω2,又r 1+r 2=L ,m 1∶m 2=3∶2 所以可解得r 1=25L ,r 2=35Lm 1、m 2运动的线速度分别为v 1=r 1ω,v 2=r 2ω,故v 1∶v 2=r 1∶r 2=2∶3. 综上所述,选项C 正确.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6为单项选择题,7~10为多项选择题)1.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之间的距离为r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 A.4π2r 2(r -r 1)GT2B.4π2r 13GT 2C.4π2r3GT 2D.4π2r 2r 1GT2答案 D解析 设S 1和S 2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对于S 1有G m 1m 2r 2=m 1⎝ ⎛⎭⎪⎫2πT 2r 1,得m 2=4π2r 2r 1GT 2.2.两个质量不同的天体构成双星系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天体线速度较大B.质量小的天体角速度较大C.两个天体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D.两个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 C解析 双星系统的结构是稳定的,故它们的角速度相等,故B 项错误;两个星球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个天体的向心力大小相等,而天体质量不一定相等,故两个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故C 项正确,D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m 1m 2L2=m 1ω2r 1=m 2ω2r 2 其中:r 1+r 2=L 故r 1=m 2m 1+m 2L r 2=m 1m 1+m 2L故v 1v 2=r 1r 2=m 2m 1故质量大的天体线速度较小,故A 错误.3. 如图1所示,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 、近地卫星p 和同步卫星q 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 、p 、q 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v 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 1、a 2、a 3,则( )图1A.v 1>v 2>v 3B.v 1<v 2<v 3C.a 1>a 2>a 3D.a 1<a 3<a 2答案 D解析 卫星的速度v =GMr,可见卫星距离地心越远,即r 越大,则线速度越小,所以v 3<v 2.q 是同步卫星,其角速度ω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所以其线速度v 3=ωr 3>v 1=ωr 1,选项A 、B 均错误.由G Mm r2=ma n ,得a n =GM r2,同步卫星q 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p 的轨道半径,可知向心加速度a 3<a 2.由于同步卫星q 的角速度ω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即与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 的角速度相同,但q 的轨道半径大于e 的轨道半径,根据a =ω2r 可知a 1<a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 正确,选项C 错误.4.设地球半径为R ,a 为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b 为一颗近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的一颗同步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与c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r R B.a 与c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R rC.b 与c 的周期之比为r R答案 D解析 物体a 与同步卫星c 角速度相等,由v =r ω可得,二者线速度大小之比为R r,选项A 、B 均错误;而b 、c 均为卫星,由T =2πr 3GM 可得,二者周期之比为R r Rr,选项C 错误,D 正确. 5.如图2所示,我国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 距地面200 km ,远地点N 距地面340 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通过M 、N 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 1和v 2.当某次飞船通过N 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 km 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飞船的速率为v 3,比较飞船在M 、N 、P 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2A.v 1>v 3>v 2,a 1>a 3>a 2B.v 1>v 2>v 3,a 1>a 2=a 3C.v 1>v 2=v 3,a 1>a 2>a 3D.v 1>v 3>v 2,a 1>a 2=a 3 答案 D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 r 2=ma n 得:a n =GM r 2,由图可知r 1<r 2=r 3,所以a 1>a 2=a 3;当某次飞船通过N 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 km 的圆形轨道,所以v 3>v 2,根据GMm r 2=mv 2r得:v =GMr,又因为r 1<r 3,所以v 1>v 3,故v 1>v 3>v 2.故选D. 6.如图3,拉格朗日点L 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 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 1、a 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3A.a 2>a 3>a 1B.a 2>a 1>a 3C.a 3>a 1>a 2D.a 3>a 2>a 1答案 D7.如图4,航天飞机在完成太空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近地点,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4A.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速度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 ABC8.我国发射的“北斗系列”卫星中同步卫星到地心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向心加速度为a 1;在地球赤道上的观测站的向心加速度为a 2,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 2,向心加速度为a 3,地球的半径为R ,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A.a 1a 2=r RB.a 2a 3=R 3r 3C.a 1a 3=r RD.a 1a 2=R 2r2 答案 AB解析 由于在地球赤道上的观测站的运动和同步卫星的运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根据a n =r ω2可知a 1a 2=rR,A 项正确,D 项错误;再根据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 3,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F =GMm r 2=ma n 可知a 1a 3=R 2r 2,由a 1a 3=R 2r 2,a 1a 2=r R 知a 2a 3=R 3r3,因此B 项正确,C 项错误. 9.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会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到一起.如图5所示,某双星系统中A 、B 两颗天体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 A ∶r B =1∶2,则两颗天体的( )图5A.质量之比m A ∶m B =2∶1B.角速度之比ωA ∶ωB =1∶2C.线速度大小之比v A ∶v B =1∶2D.向心力大小之比F A ∶F B =2∶1答案 AC解析 双星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相等,设为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星:Gm A m B L 2=m A ω2r A ① 对B 星:G m A m B L 2=m B ω2r B ② 联立①②得m A ∶m B =r B ∶r A =2∶1.根据双星的条件有:角速度之比ωA ∶ωB =1∶1,由v =ωr 得线速度大小之比v A ∶v B =r A ∶r B =1∶2,向心力大小之比F A ∶F B =1∶1,选项A 、C 正确,B 、D 错误.10. 如图6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B.a 加速可能会追上bC.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到同一轨道上的cD.a 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线速度将变大答案 BD解析 因为b 、c 在同一轨道上运行,故其线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均相等.又由b 、c 轨道半径大于a 轨道半径,由v = GM r可知,v b =v c <v a ,故选项A 错;当a 加速后,会做离心运动,轨道会变成椭圆,若椭圆与b 所在轨道相切(或相交),且a 、b 同时来到切(或交)点时,a 就追上了b ,故选项B 正确;当c 加速时,c 受的万有引力F <m v c 2r c ,故它将偏离原轨道,做离心运动,当b 减速时,b 受的万有引力F >m v b 2r b,它将偏离原轨道,做向心运动,所以无论如何c 也追不上b ,b 也等不到c ,故选项C 错;对a 卫星,当它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时,由v = GM r 可知,r 减小时,v 逐渐增大,故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 、远地点为B 的椭圆轨道上,A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 1,飞船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7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 圈所用时间为t ,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求:图7(1)飞船在B 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 时的加速度大小.(3)椭圆轨道远地点B 距地面的高度h 2.答案 (1)加速 (2)gR 2(R +h 1)2 (3) 3gR 2t 24n 2π2-R 解析 (2)在地球表面重力提供向心力,有mg =GMm R 2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 Mm(R +h 1)2=ma A ②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 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A =gR 2(R +h 1)2. (3)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h 2)2=m 4π2T 2(R +h 2)③ 由题意可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 =t n④由①③④式联立解得h 2= 3gR 2t 24n 2π2-R . 12.太阳系以外存在着许多恒星与行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运行的原理可以理解为:质量为M 的恒星和质量为m 的行星(M >m )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有规律地运动着.如图8所示,我们可认为行星在以某一定点C 为中心、半径为a 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没有表示出恒星).设万有引力常量为G ,恒星和行星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图8(1)试在图中粗略画出恒星运动的轨道和位置;(2)试计算恒星与点C 间的距离和恒星的运行速率v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恒星运动的轨道和位置大致如图.(2)对行星m :F =m ω2a ①对恒星M :F ′=M ω2R M 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与F ′大小相等 由①②得:R M =m Ma 对恒星M :Mv 2R M =G Mm (a +R M )2 代入数据得:v =m M +m GM a.。
(新课标)高中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相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理解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理解,理解人类理解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理解,掌握人类理解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理解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理解,掌握人类理解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天体,由这些天体组成的神秘的宇宙始终是人们渴望理解的领域,人们理解天体运动围绕“天体怎样运动?”和“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两个基本问题实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理解这些观点,知道行星如何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1、地心说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
他们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所有行星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地心说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经验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成为神学的信条,被人们信奉了一千多年,但它所描绘的天体运动,不但复杂而且以此为依据所得的历法与实际差异很大。
2、日心说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对日心说实行了具体的论述和数学论证。
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
把地球从天体运动的中心位置移到了一个普通的行星的位置。
《7.4 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教案
今天学习万有引力理论的第五个成就——“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首先明确天体指的是什么?目前,我们学过两种天体:一种是在地球表面附近跟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另一种是悬浮于空中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这里要讨论的是后者——环绕地球的物体。
对于这种天体,采取:“环绕法”;轨道半径指空中飞行的天体与地球球心之间的距离r ,而非地球的半径R ,r=R+h >R ;各物理量指线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加速度a n 这几个运动学量。
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定性分析”,“比例分析”,“定量分析”。
首先定性分析。
研究方法是“环绕法”,方法的内核是:为天体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的是万有引力:n F F =万,根据这几个物理量列出以下四个等式:n ma rMm G r T m r Mm G r m r Mm G r v m r Mm G ====22222222,4,,πω,等号右边的n a r Tr r v ===22224πω代表的都是加速度,这四个式子是完全等价的。
对其数学变换,得:2322322,4,,r a GM r T GM r w GM r v GM n ====π,观察到等号左边都是GM ,由于中心天体相同,所以左边是相同的。
由此发现:当卫星的运行轨道升高时,即r 增大时,有:v 减小;ω减小;a n 减小;T 增大(天下为公,只能计算公转周期)。
因为乘积一定,两因子互为反比例。
用一句口诀来概括:“高轨,低速(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类比开二的近日点/远日点),大周期”。
高轨低速大周期,大势大机小动能。
例题:印象中的地球是一颗均质的球体,但实则并非如此。
例如山西有很多的矿区,开采之后成为采空区。
卫星飞至这个矿区上方,问:它的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周期如何变化?思考一下:矿区被采空,意味着在该位置M 的质量减小了,即万有引力减小。
飞跃矿区前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飞跃矿区时意味着万有引力就不足以提供向心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课1 天体运动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2.掌握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一、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1.基本思路: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即F 引=F 向.2.常用关系:(1)G Mm r 2=ma n =m v 2r =mω2r =m 4π2T2r .(2)忽略自转时,mg =G MmR2(物体在天体表面时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物体重力),整理可得:gR 2=GM ,该公式通常被称为“黄金代换式”.例1 (多选)地球半径为R 0,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若卫星在距地面R 0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卫星的线速度为2R 0g2B.卫星的角速度为 g 8R 0C.卫星的加速度为g 2D.卫星的加速度为g4答案 ABD解析 由GMm (2R 0)2=ma n =m v 22R 0=mω2(2R 0)及GM =gR 0 2,可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n =g 4,角速度ω=g 8R 0,线速度v =2R 0g2,所以A 、B 、D 正确,C 错误. 针对训练 某着陆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的考察任务后,由月球表面回到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其过程如图1所示.设轨道舱的质量为m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轨道舱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 ,引力常量为G ,试求:轨道舱的速度和周期.图1答案 Rg r 2πr R rg解析 轨道舱在月球表面时G Mm R2=mg ① 轨道舱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有G Mm r 2=m v 2r ② G Mm r 2=m 4π2T2r ③ 由①②得v =R g r 由①③得T =2πr Rr g二、天体运行的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设质量为m 的天体绕另一质量为M 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1)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r 越大,v 越小. (2)由G Mm r2=mω2r 得ω=GMr 3,r 越大,ω越小. (3)由G Mm r 2=m ⎝ ⎛⎭⎪⎫2πT 2r 得T =2πr 3GM,r 越大,T 越大. (4)由G Mm r2=ma n 得a n =GM r2,r 越大,a n 越小. 以上结论可总结为“一定四定,越远越慢”.例2 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 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向心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答案 D解析 甲的速率大,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由此可知,甲碎片的轨道半径小,故B 错;由G Mm r 2=mr 4π2T2,得T =4π2r3GM,可知甲的周期小,故A 错;由于未知两碎片的质量,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故C 错误;由GMm r 2=ma n 得a n =GM r 2,可知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大,故D 对.例3 如图2所示,a 、b 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R 和2R (R 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a 、b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2∶1B.a 、b 的周期之比是1∶2 2C.a 、b 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36∶4D.a 、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9∶2 答案 C解析 两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F 万=F 向,向心力选不同的表达式分别分析.由GMm r 2=m v 2r 得v 1v 2=r 2r 1=3R 2R=32,故A 错误. 由GMm r 2=mr ⎝ ⎛⎭⎪⎫2πT 2得T 1T 2=r 1 3r 2 3=2323,故B 错误. 由GMm r 2=mrω2得ω1ω2=r 2 3r 13=364,故C 正确. 由GMm r 2=ma n 得a n1a n2=r 22r 1 2=94,故D 错误.1.(卫星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多选)如图3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图3A.速度大B.向心加速度大C.运行周期长D.角速度小答案 CD解析 飞船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 引=F n ,所以G Mm r 2=ma n =mv 2r =4π2mr T 2=mrω2,即a n =GMr2,v =GMr,T = 4π2r3GM,ω=GM r 3(或用公式T =2πω求解). 因为r 1<r 2,所以v 1>v 2,a n1>a n2,T 1<T 2,ω1>ω2,选项C 、D 正确.2.(行星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如图4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答案 C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G Mmr2可知,由于各小行星的质量和到太阳的距离不同,万有引力不同,A 项错误;由G Mm r 2=m 4π2T 2r ,得T =2πr 3GM,因为各小行星的轨道半径r 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所以它们的周期均大于地球的周期,B 项错误;向心加速度a n =F m=G M r2,内侧小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小,向心加速度大,C 项正确;由G Mm r 2=m v 2r得线速度v =GMr,小行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线速度小于地球绕太阳的线速度,D 项错误.3.(天体运动各参量的比较)如图5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 答案 A解析 甲、乙两卫星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G Mm r 2=ma n =m 4π2T 2r =mω2r =m v 2r ,可得a n =GM r2,T =2πr 3GM ,ω= GMr 3,v = GMr.由已知条件可得a 甲<a 乙,T 甲>T 乙,ω甲<ω乙,v 甲<v 乙,故正确选项为A.4.(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如图6所示,A 、B 为地球周围的两颗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 1、h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6(1)A 的线速度大小v 1; (2)A 、B 的角速度之比ω1∶ω2. 答案 (1)gR 2R +h 1 (2) (R +h 2)3(R +h 1)3 解析 (1)设地球质量为M ,行星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A 有:GMm (R +h 1)2=m v 12R +h 1① 在地球表面对质量为m ′的物体有:m ′g =G Mm ′R 2② 由①②得v 1=gR 2R +h 1(2)由G Mm(R +h )2=mω2(R +h )得ω=GM(R +h )3所以A 、B 的角速度之比ω1ω2=(R +h 2)3(R +h 1)3.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7为单项选择题,8~10为多项选择题)1.把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 ) A.周期越大 B.线速度越大 C.角速度越大 D.向心加速度越大答案 A解析 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由G Mm r 2=m v 2r 得v =GM r ,可知r 越大,线速度越小,B 错误.由G Mm r2=mω2r 得ω= GMr 3,可知r 越大,角速度越小,C 错误.由r 3T 2=k 知,r 越大,T 越大,A 对.由G Mm r 2=ma n 得a n =GMr2,可知r 越大,向心加速度a 越小,D 错误.2.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 km 和100 km ,运行速率分别为v 1和v 2.那么,v 1和v 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 700 km)( ) A.1918 B. 1918C.1819D.1819答案 C解析 根据卫星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有G Mm (r +h )2=m v 2r +h ,那么卫星的线速度跟其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则有v 1v 2= r +h 2 r +h 1=1819. 3.两颗行星A 和B 各有一颗卫星a 和b ,卫星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M A M B =p ,两行星半径之比为R A R B =q ,则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T a T b为( ) A.pq B.q p C.pp q D.qq p答案 D解析 卫星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G Mm R2=mR (2πT)2,得T =4π2R3GM,解得:T a T b =qqp,故D 正确,A 、B 、C 错误. 4. a 、b 、c 、d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 、c 的轨道相交于P ,b 、d 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 、c 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a 、c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 的加速度B.b 、c 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角速度C.a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 的线速度D.a 、c 存在在P 点相撞的危险 答案 A解析 由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2r =ma n 可知,选项B 、C 错误,选项A 正确;因a 、c 轨道半径相同,周期相同,既然图示时刻不相撞,以后就不可能相撞了,选项D 错误.5.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1480,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 )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360480 B.轨道半径之比约为3604802 C.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360×4802D.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360×480 答案 B解析 由公式G Mm r 2=m (2πT)2r ,可得通式r =3GMT 24π2,设“55 Cancri e”的轨道半径为r 1,地球轨道半径为r 2,则r 1r 2=3M 1M 2·T 1 2T 22= 3604802,从而判断A 错,B 对;再由G Mmr2=ma n 得通式a n =G M r 2,则a n1a n2=M 1M 2·r 22r 12=3M 1M 2·T 2 4T 14=360×4804,所以C 、D 皆错. 6.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mv 2GN B.mv 4GN C.Nv 2GmD.Nv 4Gm答案 B解析 设卫星的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 ′v 2R ①m ′v 2R=m ′g ②由已知条件:m 的重力为N 得N =mg ③由③得g =N m ,代入②得:R =mv 2N代入①得M =mv 4GN,故B 项正确.7. 如图2所示,甲、乙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方向相同.已知卫星甲的公转周期为T ,每经过最短时间9T ,卫星乙都要运动到与卫星甲同居地球一侧且三者共线的位置上,则卫星乙的公转周期为( )图2A.98TB.89TC.109TD.910T 答案 A解析 由(2πT -2πT 乙)t =2π①t =9T ②由①②得T 乙=98T ,选项A 正确.8.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的1.5倍.根据以上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的小 B.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 C.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D.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答案 AB解析 由G Mm R 2=mg 得g =G M R 2,计算得A 对;由G Mm r 2=m (2πT)2r 得T =2πr 3GM,计算得B 对;周期长的线速度小(或由v =GMr判断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小),C 错;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 n =G Mr2,计算得D 错.9.土星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 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v 2∝R 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B.若v ∝R 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C.若v ∝1R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D.若v 2∝1R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答案 BD解析 若外层的环为土星的一部分,则它们各部分转动的角速度ω相等,由v =ωR 知v ∝R ,B 正确,C 错误;若是土星的卫星群,则由G Mm R 2=m v 2R ,得v 2∝1R,故A 错误,D 正确.10.科学探测表明,月球上至少存在丰富的氧、硅、铝、铁等资源,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长期的开采后月球与地球仍可看成均匀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提示:a +b =常量,则当a =b 时,ab 乘积最大)( ) 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 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将变大D.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将变小 答案 BD解析 万有引力公式F =GMmr 2中,G 和r 不变,因地球和月球的总质量不变,当M 增大而m 减小时,两者的乘积减小,万有引力减小,故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又GMm r 2=mr 4π2T2,T =4π2r3GM,M 增大,则T 减小,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两行星A 和B 各有一颗卫星a 和b ,卫星的圆轨道接近各自行星表面,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M A ∶M B =2∶1,两行星半径之比R A ∶R B =1∶2,则两个卫星周期之比T a ∶T b =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4 8∶1解析 卫星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 Mm R 2=m 4π2T 2R ,得T =2πR 3GM . 故T aT b= R A 3R B3· M B M A =14,由G Mm R 2=ma ,得a =G MR2, 故a a a b =M A M B ·R B 2R A 2=81. 12.某课外科技小组长期进行天文观测,发现某行星周围有众多小卫星,这些小卫星靠近行星且分布相当均匀,经查对相关资料,该行星的质量为M .现假设所有卫星绕该行星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 .(1)若测得离行星最近的一颗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为R 1,若忽略其他小卫星对该卫星的影响,求该卫星的运行速度v 1为多大?(2)在进一步的观测中,发现离行星很远处还有一颗卫星,其运动轨道半径为R 2,周期为T 2,试估算靠近行星周围众多小卫星的总质量m 卫为多大? 答案 (1)GM R 1 (2)4π2R 23GT 22-M 解析 (1)设离行星最近的一颗卫星的质量为m 1,有G Mm 1R 1 2=m 1v 12R 1,解得v 1=GMR 1. (2)由于靠近行星周围的众多卫星分布均匀,可以把行星及靠近行星的小卫星看做一星体,其质量中心在行星的中心,设离行星很远的卫星质量为m 2,则有11 G (M +m 卫)m 2R 2 2=m 2R 24π2T 2 2 解得m 卫=4π2R 2 3GT 2 2-M . 13.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设“高分一号”轨道的离地高度为h ,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求“高分一号”在时间t 内,绕地球运转多少圈?答案 t 2π gR 2(R +h )3解析 在地球表面mg =GMmR 2在轨道上GMm (R +h )2=m (R +h )4π2T 2所以T =2π (R +h )3GM =2π(R +h )3gR 2 故n =t T =t 2π gR 2(R +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