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媒体的博弈与困境

合集下载

博弈论例子

博弈论例子

一.信号博弈1.网购市场逆向选择行为交易发生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易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当交易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时,通常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买方处于信息劣势.由于买方无法完全掌握商品的质量信息,或者无法鉴别卖方传递的信息是否有效,从而难以准确辨别商品质量的优劣.由于劣质商品成本低于优质商品,卖方更倾向于销售劣质商品滥竽充数,若两者具有相同的价格,则劣质商品的卖方能够获取高额利润。

此时,优质商品卖方处于劣势状态,会逐渐被驱逐出市场,这就是逆向选择的基本过程。

在网购市场,由于交易信息传递的虚拟性、较大的信息搜寻成本、商家的信息垄断和网络监管的不健全,从而导致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网购市场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市场,但在不完全信息的博弈中,参与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可以通过传递信号给其它参与人以便使对方观察到某种信号而调整自身行动.因此,高质量的商家为了向消费者显示自己所属类型,会有强烈动机对外传递信号。

在网购中传递信号可以是某种质量认证、消费保障和信誉机制等.不少网购购物平台会根据消费者好评设置信誉等级,如淘宝根据信誉积分将商家分为20个等级.这些等级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誉资产,并为商家赢得大量的订单。

当然,商家为了获得并传递这种声誉信号需要在在付出成本。

高质量商家获取声誉信号的成本相对较低,低质量商家为了冒充高质量商家要付出的信号成本很高。

假定高质量商家认证的成本为α,低质量商家认证的成本为β,显然α〈β分离均衡:高质量商家会通过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从而获得(0,—α)的收益;低质量商家则不会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消费者会据此判断其类型,并实现(0,0)的收益.混同均衡:高质量的商家有积极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的动机,因为如果不传递,消费者便无法分清该商家的商品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会按照低质量的价格支付,此时高质量商家就会退出市场。

高质量商家继续参与市场交易就必须通过传递高质量显示信号,在现实中,高质量商家一般都会进行质量认证.低质量商家可能为了冒充高质量商家参加认证,也可能不认证,当低质量商家也进行高质量认证时,消费者便在博弈中无法根据信号分清商家类型,此时的均衡为混同均衡。

数字时代流媒体影视文化生态的悖论与弥合

数字时代流媒体影视文化生态的悖论与弥合

传媒艺术孔朝蓬:数字时代流煤体影视文化生态的悖论与弥合数字时代流媒体影视文化生态的悖论与弥合‘■孔朝蓬【内容摘要】技术赋能为起点的文化生态转换及数字化生存背景下,数字叙事和参与式文化成为流媒体影视文化生态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数据规范与审美限定之间,流媒体影视生产机制呈现出随意性、定制化交融中审美需求的多元化与规约化,其内容生成表现为去中心化、交互性、精准性的杂糅与影像审美重建,其传播拓展则凸显为时空叙事碎片化、场景化与审美感官性满足,从而在多元汇集中呈现出流媒体影视文化生态文化与美学的悖论与弥合.【关键词】数字时代;流媒体;影视文化;文化生态;数字叙事一、 问题的提出流媒体平台是数字时代、智能时代各种新技术、新 观念、新艺术形式汇集与融合的全球化场域,而全球网 民数量尤其是移动通信用户的快速增长成为流媒体平 台受众群体激增的基础,并为流媒体的全球化传播提供 了市场化、商业化保障。

目前,全球超过45亿人使用互 联网,38亿人使用社交媒体。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 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 0%,手机网民规 模达到9.32亿。

1庞大的用户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市场规 模效应,近年来不仅 Y〇uTl丨丨)e、Amazon Prime Video、Apple T V、Netflix等新型互联网流媒体平台迅速崛起,传统电 信公司、影视公司也布局影视流媒体,成功地将传统影 视公司的用户引流到其流媒体平台Hulu、Disney+ .Pea-cocl^HBO Max 中,成为新的用户增长点。

为何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布局并全力 打造流媒体平台?技术赋能如何推进并重塑了流媒体 影视文化生态?在数据规范和审美限定中流媒体影视 文化生态呈现怎样的悖论与弥合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二、技术赋能下流媒体影视的数字叙事和参与式文化技术赋能是流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的基础,首先是 互联网宽带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带来了信息流量扩 充和数据增殖;其次就是海量的多维度、多变量的大数 据收集、储存、传输、整理与分析技术的提升,降低了信 息化成本,使得人们在信息处理的不确定性中逐渐寻 求规律性和确定性,为流媒体平台的影视传播奠定了 技术支持、内容生产、市场运作、受众聚合的基本条件。

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控制与博弈——以团购达人为例

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控制与博弈——以团购达人为例

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控制与博弈——以团购达人为例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控制与博弈——以团购达人为例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数字灵工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

本文以团购达人为例,探讨了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控制与博弈关系。

通过对团购达人的现状分析发现,虽然团购达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们也面临着来自平台的控制和限制。

然后,本文从数字灵工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背景入手,分析了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利益冲突。

随后,本文重点探讨了团购达人所面临的控制与博弈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数字灵工;短视频平台;团购达人;控制;博弈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迅速崛起,短视频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数字灵工作为一种新型的灵活就业形式,获得了广泛关注。

他们通过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各种内容,实现个人自我表达和商业变现。

然而,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平等和和谐。

团购达人作为数字灵工的一种典型类型,也面临着来自平台的控制和限制。

本文将以团购达人为例,深入探讨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控制与博弈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的特点和发展背景1. 数字灵工的定义数字灵工,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从事各种灵活性就业的人群,他们以个人技能为基础,通过在线自由聘请或接受工作任务,实现个人收入的获取。

2.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短视频平台是一种将短时视频进行发布和传播的在线平台,如抖音、快手等。

短视频平台以其简洁、直接、立体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

3. 数字灵工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关系数字灵工通过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内容,实现个人自我表达和商业变现。

他们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粘性和传播能力,提升曝光度和影响力,进而获得商业合作机会和经济收益。

三、团购达人的现状分析1. 团购达人的定义及特点团购达人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发布团购活动信息和吸引购买者达成一定购买量,从中获得佣金或利润的个人或团队。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博弈与升华——2012·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博弈与升华——2012·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博弈与升华———2012·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综述李欣2012年11月20-23日,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闻名全国的“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四川自贡市隆重举行。

作为我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自贡市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时值川南宜人的初冬时节,全国50多家城市台媒体与140多位嘉宾济济一堂共聚自贡,就城市广播电视发展诸多问题,展开热烈、全面、深入的探讨,睿智与激情炫彩,观点与策略共鸣。

本次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共自贡市委宣传部主办,自贡市广播电视台承办。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际,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新的历史背景下,这是全国范围内召开的专门针对中国城市广电理论与实践发展问题的第一个传媒盛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张聪主持,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以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教授和自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向华全等嘉宾致辞并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与国内知名学者周鸿铎教授、欧阳宏生教授、王甫教授、陆地教授,以及中广电协会城市台工作委员会会长丁邦英、学术部主任张君昌等嘉宾做专题演讲。

这是一个高端展示中国城市广电发展研究成果的权威主流平台,研讨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融合转型:地方播出机构向多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主体转型国家政策推动与传媒技术创新加速“媒介融合”,成为城市广播电视不可逆转的汹涌潮流,城市广电传媒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革。

结合国际国内新媒体与广播电视发展潮流,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认为,目前广播电视的内涵外延正在向现代视听传媒转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发展视听化:超越传统广播电视范畴,打造全方位的音频、视频媒介消费内容,参与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二、视听融合化:体现传播技术渗透融合,不同媒体之间的延伸融合,媒体内部各要素的重组融合;三、视听社会化:逐步由传统内容供应商角色向传受角色一体化与各项媒体服务社会化的角色转变;四、视听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提供内容消费的瓶颈仍然受制于互联网带宽、较高受众付费标准的等因素。

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博弈

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博弈

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博弈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已经完全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传媒企业也需要跟随市场发展规律,通过传播技术、平台、内容、人才、效率以及创新等方面提高自身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并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完成舆论导向的引导,避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但是,很多传媒企业唯利是图的观念却和政治公共利益的需要出现了比较大的冲突。

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博弈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传媒经济的正确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标签: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经济发展;利益博弈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已经完全进入了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介生态已经被新媒体彻底打破,传媒的边界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模糊,媒体融合传播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利用智能终端进行购物、理财、文本阅读、社交活动以及游戏办公已经成为了人们经常展开的操作,并且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传媒经济已经成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对于传媒经济来讲,凡事以利益为先的市场观念必然会和媒体应起到的舆论引导和公共利益维护作用发生比较大的冲突。

所以,本文展开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博弈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利益是传媒企业在媒体融合时代发展的根基(一)传统传媒也的凋敝与艰难转型一直以来,我国的传媒市场都是由行政力量管理并主宰的,并利用行政垄断这种手段为电视行业以及报业等传媒结构展开了传播渠道资源的分配,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利益分配工作,但是在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却根本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然而随之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传媒的垄断地位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用户可能获得信息的方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种情况也推动了传媒行业不得不加入到市场竞争里面,传统传媒的盈利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浅谈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业务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生姓名XXXX学号202031406指导教师XXXXXX院系新闻传播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年级2020 级教务处制2020年5月(摘要)新媒体的出现给广播电视带来很大的冲击。

进入21世纪以来,多种形式的广电媒体不断诞生并获得了受众广泛的支持,这给我国传统的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怎样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获得新的机会,是传媒行业对于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考。

本文在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的基拙上,浅析新媒体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影响,以及广播电视行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趋势目录绪言 (4)第一章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 (5)1.1 网络广电媒体的发展现状 (5)1.1.1 网络视频 (5)1.1.2 网络广播 (5)1.2 手机广电媒体的发展现状 (6)1.2.1 手机电视 (6)1.2.2 手机广播 (6)1.3 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7)1.3.1 数字电视 (7)1.3.2 IPTV (7)第二章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9)2.1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9)2.2 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9)2.3 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策略 (10)参考文献 (12)绪言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了新媒体这种新的媒体形态的出现。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媒体的形态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

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未能跟上技术发展的媒体形式逐渐被淘汰出人们的视野。

而一些吸收了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媒体形式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而获得了大众的支持(例如今日头条)。

在媒体行业,升级更新是主流,未能跟上主流趋势的媒体形式就会逐渐被淘汰,广播电视媒体也不例外。

为了在技术变革中获得优势,广播电视媒体纷纷开始升级系统,进行技术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媒介形态不断产生,传统的媒介形式逐渐得到完善,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新的的局面。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报的困境与突围——以《海西晨报》社区报实践为例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报的困境与突围——以《海西晨报》社区报实践为例

新闻界ISSN1007-24382014年第14期媒介运营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报的困境与突围——以《海西晨报》社区报实践为例陈炜明摘要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实体社区的信息传受形态,也影响了受众的媒体消费习惯。

本文以《海西晨报》社区报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报所面临的困境,社区报在内容上偏“硬”,难以真正实现“接地气”的目标;在发行上过于粗放,未能实现精确投递;在广告经营模式上尚未实现分类广告的集约化经营;在社区服务上手段陈旧,未能实现与居民生活的深度融合。

本文认为,当下我国社区报的突围之道在于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以媒体融合为手段,开拓社区报的可为空间。

关键词 新媒体;《海西晨报》;社区报;媒介融合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 陈炜明,《海西晨报》副总编,福建厦门361009一、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报的发展困境由于对“社区”内涵理解的差异以及在社会管理中的所被赋予的不同功用,与海外社区报相比,我国社区报兴起较晚,它脱胎于报纸的社会新闻版,其形态表现为依托于都市报的“社区版”(通常在主报之后集成为专门的版面,以类似于“报中刊”的形式免费配送);还有一种是独立发送的“社区报”。

无论是社区版还是社区报,它们都是通过传播社区新闻并以此提供社区生活服务来实现其功能定位。

就我国社区报兴起的地缘性特征来看,经济发展快、人口流动性强、现代社区发展较成熟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厦门、深圳等,这些城市更易催发抢占社区报领地的意识,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城市的信息化需求与使用更具观念上的媒介社区特性,因之也成为当地报业转型升级中的试验田与突破口。

2012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厦门商报》更名为《海西晨报》,其定位调整为“面向海西地区的综合性都市报”。

自其第一份社区报《厦港晨报》于2012年10月创刊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相继推出了《创业新城报》、《大同晨报》、《鼓浪屿晨报》、《漳浦晨报》、《虹新晨报》、《新阳晨报》等十多份社区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社区报矩阵,在我国现有社区报的发展形态中颇具代表性。

舆论场交锋:博弈、冲突、互动与通融

舆论场交锋:博弈、冲突、互动与通融

念, 从 未 像 现 在 这 样 引 起 管理 机 构 和传 播 学 界 的高
度关注。
这种密集关注 , 既强 化 了社 会 各 界 对 于 舆 论 场 特 征 和 功 能 的基 本 认 知 , 也助 推 了各 方 人 士 对 于 舆 论 场 生 态 格 局及 其 变 化 规 律 的持 续 探 寻
本 期 特
、 t 、 ^ 一 . ‘ /4
舆论场交锋: 博弈、 冲突、 互动与通融
口 袁 勇
【 摘要 】 社 会 化媒 体 的异 军突起 和 网络 文化 的繁 荣勃 兴 , 使得“ 舆论场” 这 一社 会 文 化
概 念成 为热词 , 并 引起 管理 机构 和传 播 学界 的 高度 关注 。从 舆论 场 的定 义入 手 , 勾勒 出舆 论场 因互联 网而 凸显 、 因 自媒体 而 多元 的 演进轨 迹 , 揭 示 了在 对 立和 冲 突成 为 当今 舆论 场
关 系主流 特性 的 背景 下 , 舆 论 场之 争所 蕴含 的 文化 、 利益 、 语 境等 六 大 内涵 , 以及 这 一纷 争
在 社 会 建构 中的主要 表 现 形 式 。 由此 引 出并 系统 阐 述 了舆 论 场之 间化 解纷 争 、 减 少对 抗 、 扩 大交 集 、 通融社 会 的操 作 路 径 , 为构 建 良好舆 论 场 关 系、 重 塑新 型 舆 论 场格 局 拓展 了视
成 的 社 会 动 力 源
化 传播 力 量 , 从 隐形 变 身 显 性 , 从小众变为大众 , 从 非 主 流转 入 次 主 流 ,从 自然 缺 席 转 入 分 庭 抗 礼 , 渐 次 成 长 为 社 会 文 化 传 播 领 域 一 股 不 容 小 觑 的 重 要
力量。

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战略转型

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战略转型

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战略转型◎闫雪管理科一、媒介融合概念的由来所谓“媒介融合”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 )提出,1983年,他在《自由的技术》一书中指出:“一种物理形态的网络将能承载所有类型的媒介服务,而一种媒介服务也可以发布于任何物理形态的网络。

”也就是说,“媒介融合最初的意义是指传播介质的融合,即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介质合为一体,组成一个更先进、更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

随着国内各种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之间的藩篱逐步打破,为了强化舆论基础,传统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融合,相互渗透,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

由此进入到了媒介融合时代。

二、媒介融合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困扰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出纷杂的多元媒体形态,不断冲击传统媒体的阵地。

中国的传统媒体正步入风云变幻的行业发展期。

虽然各家传统媒体在过往的发展道路上各领风骚,但是当前的生存状况,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却都面临着同样的危机与挑战。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让资本分配格局重新洗牌,传统媒体必须在夹缝中求生存,依靠改变自身来适应新的媒体生态,进行脱胎换骨的蜕变。

在进化中,准确地查找自身的劣势,围绕主要症结进行分析,谋求变局中的生存之道,才能运筹帷幄地寻求突围之路。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行为方式,已被彻底改变,传统媒体的思维习惯,已被彻底颠覆。

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四面楚歌的危机,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下,传统媒体暴露出自身的传播弱势:1.传播主体单一,传受互动性弱。

新媒体一经出现,便显示出很强的互动性,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单一单向相比,受众更喜欢新媒体随时随地交流感。

在网络中,受众制约较小,能够强化互动关系,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从而实现了更多的“话语权”、“知晓权”。

而传统媒体由于受体制、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传播方式更多的是单向的输出,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传统媒体的条条框框。

“平台型”媒体的博弈与困境——基于《技术垄断》的思考

“平台型”媒体的博弈与困境——基于《技术垄断》的思考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平台型媒体最早由美国社交网站创始人乔森纳·格里克提出,这是一种在向用户开放的平台基础上,将算法技术和编辑职能相融合的媒介形态,是未来重要的媒介形态之一。

这种媒介形态打通了技术与传统把关的区隔,将传统的社会分工打破并粘合地更为紧密。

平台型媒体的从诞到成熟只历经了短短数年,但其涉及的主体之丰富、商业规模之巨大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

在累积了数以亿计的用户数量的今天,平台型媒体凭借技术垄断对旧有媒介的冲击与日俱增,用户每天都花费数小时的零碎时间在软件上流连忘返,但有价值的信息甚微。

此外,搜索记录、IP类型、LBS行程轨迹、对话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人们对于平台型媒体的态度不再是其刚诞生时的无限新奇与憧憬,开始转向对科技巨头的畏惧与反思。

媒介环境学作为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也称媒介技术学派。

从技术演变角度传播进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尼尔·波兹曼作为媒介生态学的鼻祖从人文主义出发着眼于媒介技术对经济、政治、社会的深远影响,出版了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

最后一部《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提供的技术批判视角回答了关于信息泛滥、信息控制机制、机械神学、人类防线崩溃以及符号消失等问题,对于探讨平台型媒体的发展趋势、厘清不同要素和媒介技术演变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1]二、文献综述(一)学科发展脉络媒介环境学派是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三足鼎立的第三大传播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最早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刘易斯·芒福德出版的《技术与文明》成为媒介环境学派的奠基之作。

此后,媒介环境学派的发展历经了三代,第一代以哈罗德·英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为代表,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为等人第二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茨为第三代。

UGC时代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UGC时代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Web2.0时代,新闻内容创作主体从媒体向用户转移,此后形成的全民新闻创作和传播的时代被称为UGC 时代。

这是一个被信息技术打破了传播门槛的时代,新型新闻媒介的发展和大众获取新闻内容习惯的变化使得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统新闻媒体的地位由此受到挑战。

[1]因此,传统新闻媒体应当充分把握UGC 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重新调整内容创作和传播模式,稳固优势,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主流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引导舆论方面的社会责任。

一、UGC 时代新型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的特点结合新闻传播领域UGC 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传统新闻媒体外其他新闻内容的创作和传播行为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特点:第一,非职业、非原创内容创作和传播主体增多,但根据主体特点实现了更高效的分众传播。

传统新闻媒体在内容制作上的专业性较强,同时受众也相对固化,受众规模很难有效发展。

UGC 时代下的用户新闻内容的创作通常缺乏专业性,且原创内容比例较低,但其借助社交媒体的粘性和关系传播特点,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这种传播是基于用户传播主体的关注领域和社交圈进行的,因此可以对原创内容进行再分类和精准传播。

第二,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和表达需求得到满足,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价值。

虽然传统新闻媒体提供广泛的社会信息服务,但大多数社会群体不具备自主选择信息内容、自主表达诉求的条件。

而在UGC 时代下,用户创作的内容虽然缺乏原创性,但往往能够对高度精炼的原始新闻信息进行丰富加工,普通受众通过UGC 创作者传播的信息内容能够获取更丰富的融合感官体验,这使得大众的信息需求得到更有效的满足。

同时UGC 时代的受众也能够成为新闻的创作和传播者,这满足了普通受众的表达需求。

在这两类需求的刺激下,UGC 内容增长速度较快,虽然会占据更多的传媒资源,但这有助于提高新闻媒介的社会服务价值。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和社交媒介,具有广泛传播效应。

传统新闻的传播是典型的单向传播,新闻的传播广度有限,仅有少数重大事件新闻才能获得广泛传播。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大众媒介与民意浪潮博弈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大众媒介与民意浪潮博弈
意 情 绪 化 因 素 的 减 少 甚 至 消 失 ,应 该 是 和 谐 舆 论环 境
公众 、也可 以说 民意的介入 ,都经历 了从重判到轻判
的变化;声势浩大 的 “ 山西煤 改”同样公众和 媒介在 其 进 程 中 都 积 极 投 入 ,这 可 谓 是 一场 典 型 的 “ 进 民 国 退”的运动,集合知识精英集 团智 慧或者 说基 于理性 考虑的媒介观点却与公众 的 “ 片叫好 ”处在 对峙的 一 状 态,等等一系列事件 ,我们可 以看 出,媒介技术 的 发展 ,尤其 是 网络这 一相 对 开放 自由平 台 的出现 , 包括 公民个人知晓、参与意识的增强 ,使得他们在 监 督 媒介 、监 测社 会环 境方 面发 挥 了很大 的作用 ,及 时 督促 纠 正错 误 行 径 , 同 时 也 成 为 受 重 视 的群 体 和 力
量 。另 一方 面 , 我 们 应 该 注 意 到 ,媒 介 对 “ 民意 ” 的 重 视 ,他 们 的报 道 立 场 、 倾 向有 没 有 受 其 “ 扰 ” , 干 公 众 发 表 的 言论 是 否存 在 情 绪 化 、 道 德 化 因 素 过 多 介
的标 志 。鉴于 此 ,在我 国社 会 公共领 域 中 ,大 众媒 介 与 民意 通 过 怎样 的 渠道 、 在 多 大 程 度 上 能够 达 到 平 衡 ,进而各 司其职 ,发挥 各 自功能,监测社会环境 , 促进社会 良性循环发展则 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的重要
新闻知识 (0 0 0 ) 2 1 .8
・探 索 与 争 鸣 ・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大众媒介 与民意浪潮博弈
张 英 鱼 汛 郭敬宜
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介形 态 日益 多样 化的今 天 ,平 台 的开放 、 民众的介入 、渠道 的宽泛使 得展现于公共视野 中的事 件在全方位 的监督 下更加逼近事实真相 。但是 ,在 某 种意义上 ,真相 的呈现 与事 实的裁定属于两个概念 范 畴,进入到公共领域 的事件 ,在事件的推进与相关 部 门的处理过程 中,媒介必然 介入 其中 ,并发挥相应作 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讲博弈 ,必然有矛盾 、对立存在 。近几年 由网络 发迹 、公众参与程度较高的典型事件则从不 同侧面 更 好地诠释 了媒 介与 民众在事件的发展 、报道 中发挥 的 作用 。 “ 华南虎 事件 ”使得全民参与共 同 “ 打虎 ”, 媒介与 网民形成合 力直 逼事实真相:轰动一时 的 “ 许 霆案 ”和影响较大 的 “ 成都 孙伟铭醉酒驾车案 ”由于

传媒博弈下电子杂志的转型

传媒博弈下电子杂志的转型
点 , 读 者 带去 了无 以伦 比的 享 受 , 成 了 电子 杂 给 也
严 格来讲 , 电子杂志 包括两类 : 一类 是“ 电子 版杂 志” 也 就是 目前纸 质杂志 的转 型 , 中包括 , 其 单纯 的纸 质版 , 一 类 是不 同于纸 质 版 的革 新 另 版。杂志的数字化无论是作为传统纸媒应对网络 威 胁 , 是 提升受众 阅读体 验 , 者丰 富广 告形 还 或
蟊将溺 o 1 1. 6
互联星空 辍…一 一 一
传媒 博 弈 下 电子杂 志 的转 型
口徐 蕉
现代社会 所呈现 出的信息 碎片化 态势 , 使得
人们 的时问和注意力均被打散 。而快节奏 的生活 让人们似 乎无法停 下来享受 片刻的放空 , 于是 就
有 电 子 杂 志 的 应 运 而 生 。简 单 来 说 , 果 微 博 是 如
电子 阅读 的体验推到 了新 的高度 , 也为 电子杂 志
出版 提 供 了最 好 的技 术 支持 。
圈地运动的时期 。从 I 元 老级 的《 T 计算机世界》 加
互联 墨 窒
其 次 , 着传 统报纸 读者 数量 和影 响力受 到 随
网 络 挑 战 之 后 , 质 媒 体 为 了 应 对 挑 战 也 积 极 出 纸 人 兴 奋 的 视 频 以 及 杂 志 化 的 页 面 安 排 , 得 这 种 使 新 兴 的媒介终 端达 到最大 的优势 整合 , 利 用好 是
多媒体技术让 电子杂 志庞大 的数据量得到有效压
缩 , 子 杂 志 的 品 牌 定 位 和 理 念 开 始 相 对 完 整 起 电 来 。我 国 的电 子杂 志 就是 在 这样 的背景 下 , 于 20 年 进 入 高 速 发 展 期 。Z o ( 国 最 大 的 电 子 05 om 中 杂 志 平 台) 获 得 了千 万 美 元 的 投 资 以 后 , 入 了 在 进

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0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近年来,地方媒体积极改革传统运营模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起新媒体矩阵,扮演着主导引领舆论的角色。

相较于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具有更为明显的全媒体优势,信息更新快且不受限制,具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传播形式,既可以发布新闻信息也可以与受众互动。

地方媒体应重视新闻客户端,将其当作抢占移动客户端的重要工具,统领新媒体业务。

一、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困境(一)同质化严重当前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已经初具规模,但发展态势却天渊之别。

互联网具有开放、融通的特点,不受地域限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可供选择的新闻客户端数量也十分庞大。

事实上,除了中央级媒体以及京沪浙等强势地区媒体外,绝大部分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都处于末端,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并不高。

《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2018)中指出,从2014年开始我国媒体行业就出现了客户端热潮,不仅报业集团,有的电视栏目、广播频率也“跟风”发展客户端。

[1]从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传播效果来看,存在功能单一、内容同质化、下载数量少等问题,为了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部分客户端已经暂定了更新。

(二)活跃度低新闻资讯是地方媒体开设新闻客户端的初衷,但是地方媒体不管是在内容丰富度,还是话语权威性方面都落后于中央级媒体,同时也不如生活类客户端贴近群众生活,导致其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对于突发事件,群众会首选微信微博;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群众会更倾向于中央级媒体;对于健康养生,群众会更乐于找生活类客户端。

地方媒体很难在这些方面吸引群众目光。

同时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上发布的国内外新闻信息,几乎都是二手资料,很难达到中央级媒体的影响力。

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在运营过程中会受到技术、资金、人力等限制,在板块设计、新闻内容等方面难以形成传播特色,长此以往,容易引发马太效应,导致地方媒体与中央级媒体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

(三)运营艰难2019年中宣部推出了手机客户端——学习强国,这一平台集新闻性、思想性、服务性、综合性于一体,内容广泛、信息权威、更新速度快,学习强国的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劣势地位。

困境中的囚徒--直播平台

困境中的囚徒--直播平台

内容同质化提高了流量获取成本
内容同质化可以说是目前直播平台 面临的最直观的困境。虽然在泛娱乐化的 大趋势下,直播平台均推出了自己娱乐化 的板块和内容。比如熊猫 TV 的 PANDA GIRLS,斗鱼 TV 的秀场直播等。但从内 容的角度看无疑还是走的同一条路。内容
18
160714040-P001-096.indd 18
C
over 封面故事
困境中的囚徒——直播平台
直播代打事件终于告一段落,但处理的结果显然无法令大部分人满意。整个事件过程中各方错综复杂的 关系似乎也在告诉我们阿怡只是个被推到前台的工具,是平台之争的牺牲品。大量直播平台觊觎游戏直 播市场,不可避免的会引起激烈的竞争,而这竞争手段的背后反映出的则是曾经疯狂增长的游戏直播平 台目前面临的发展瓶颈。
直播平台矩阵图
内容与这些头部主播并无太大差别, 内容同质化再次加强平台对头部主播 的依赖。 所以,在平台、主播、观众的博 弈中,不知不觉间形成了这样一个负 反馈循环。这个循环使得平台深陷瓶 颈,难以挣脱。
下天价直播合同……这一个个令人咋 舌的数字不仅表面上代表了游戏直播 平台间的激烈竞争,也反映出了深层 次的平台瓶颈 --- 过分依赖游戏主播。 对游戏主播的过分依赖可以分为两方 面来谈: 第一,与其说观众喜欢看游戏本 身,不如说观众喜欢看某个特定主播 玩游戏,因此游戏主播的观众粘性是 关乎其自身的。粉丝不会随着内容的 改变而流失。 说白了就是观众 “追逐” 的是主播个人,主播玩游戏还是做其 他的可能并不太重要。这60714040-P001-096.indd 19
2016/7/18 16:27:43
头部主播引发的烧钱大战
提起直播平台,大家脑海中第一 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某知名主播高薪跳 槽某直播平台的新闻。比如前斗鱼知 名炉石主播安德罗妮以 1 亿元的转会 费用携妻跳槽虎牙、Miss3 年一个亿签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影院线的博弈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影院线的博弈分析

( 口 一 c + 6 c ) V ( 2 — 6 ) , ( 口 — c + 6 c ) V ( 2 — 6 ) ( 三) 结论 分析 综 上 分 析 ,由于我 国院线 产 一半市场份额 ; 若定 价不 同, 消费者将选择定价低的院线 , 此时它将会 获得 全 部市 场 。而 另 一 院线则 一 无所 获 , 因此 为获 得 市 场 份额 其 必然 进行 降 价 。如 此循 环往 复 , 当院 线进行无 限次定价 的重复博弈时就会 引发长期的 价格战, 对院线的收益和长期发展 十分不利 。因此, 面对新媒体 的冲击 , 各 院线应积极调整战略 , 提供 适销 对 路 的产 品 和服 务 , 才能 在 日益激 烈 的竞 争 中 处于优势 。 四、 新媒体 环境 下 电影院 线的应 对措施 ( 一) 树 立品牌 意识 , 培养观 众 忠诚度 电影作 为一 种 文化 消 费 品 , 品牌 的独 特性 无 法 取代 。“ 院线通过对产 品进行准确定位可 以培养一 批忠诚度很高的消费者。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 发观众偏好 的特殊性 , 使消费者能够把它和其他竞 争企 业 的产 品 区分 开 来 , 从而 在 市场 竞争 中 占据 有 利地位。” 院线通过明确各 自的品牌定位 , 并与观众 建立 沟通 渠 道 , 了解 其 消费 习惯 和 倾 向 , 建 立 观 众 的数据 库 制定个 性化 的观 影消 费 。新 客户 在进行 产 品选择时必须支付转换成本 , 这就为院线通过价格 歧视来 吸引新客户进而提高利润提供 了途径。院线 通过 树 立 品牌 意识 不 仅实 现 了 品牌价 值 , 同时也 彰 显了其独有 的核心竞争力 , 便于下一步的营销宣传
价, A为观 众 收入 , B为观众 偏 好 。 那么, 可 用 以下关 系式 来表 达 P 1 、 P 2 、 A、 B对 Q的影 响 : Q=P 1 A B / P 2 在 观众 收 入 和偏 好 既定 的情 况 下 , 由于 院线 票 价P 2 偏高 ,人们会倾向于选择新媒体平台作为其 观影 的“ 新阵地” 。尤其是 电信 网、 广播 电视 网和互 联网实现相互连通 、资源信息共享 的三 网融合 , 新 媒 体 以 其低 廉 的价 格 , 交互性和即时性 、 海 量 性 和 共享 性 、 个 性 化与 社 群化 的特 点越 来 越受 到 消 费者 青 睐 。消 费者 的观影 行 为更 是 发 生 了巨 大变 化 , 越 来越多 的人们 习惯通过视频 网站观影 , 互联 网院线 的地 位不 断提 高 。 三、 同质化电影院线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 ( 一) 模 型构 建 我 国电影 院 线属 于 典 型 的均 质产 品 市 场 , 各 院 线 提供 的影 片和 服务 相 互替 代 性 很强 , 因此 面 临着 较大 的需 求价 格 弹性 。由于每条 院线 的品牌定 位雷 同, 不 能提供差异化服务 , 那价格 就成为消费者决 策 的最 重 要 影 响 因素 ,而 降 价 成 为 各 院 线 进行 博 弈, 抢 占市场的重要手段 。如果一条院线降价 , 行业 内其他 院线为避免市场份额迅速下降, 不得不同样 以降价 回应。据 2 0 0 9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 我国电影 院线 市 场 票 房 收 入 集 中度 的 C R 4和 C R 8分 别 为 4 6 . 8 %和 7 1 . 7 %, 基本属于高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 以下用伯特兰德模型分析 , 假设院线市场 中存 在 N条 院线 , 它们 提 供 均 质 的 电影 产 品 , 可 完 全替 ’ 代。 为简化分析 , 现取 N =2的情况 , 并做如下假设 : 假设 1 : 各院线通过选择不同的定价策略进行竞 争; 假设 2 : 各 院线 的影 片 、 服务 是 同质 的 , 可相 互替 代; 假设 3 : 院线之间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 二) 变量选 取 构 建 如下 博 弈 模 型 : 设 博 弈 方 为 A、 B; 价格分 别为 P 、 P ; 影 片数 量 分别 为 Q , Q ; 策 略分 别 为 S l = f P l : P l >0 I } , S 2 ={ P 2 : P 2 ≥0 ) ;得 益 分 别 为 U1 = u l \ P l , P 2 ) , u 2 = ( P 1 , P 2 ) ; 边 际成 本 为 c 。现 假定 消费 者 对各 个 院线 的需 求 量 和其 自身价 格 、 另 一博 弈 方 的价格 存 在 如下 线性 关 系 : f Q t = Qt , P 2 ) : + 6 【 Q 2 = Q 2 ( 尸 1 , P 2 ) = P 2 + 6 P 】 显 然 上 述 函数 表 明 消 费 者 对 院 线 的需 求 量 和 其 自身价格呈负相关 , 但和另一 院线的价格关系却 是正相关 , 由此 可 得 到 院线 的 收益 。院线 的得 益 函 、 数为 : . f U 1 = U I ( P I , P 2 ) = ( P l — c ) ( P l + 6 P 2 ) 【 u 2 = ( P l , P 2 ) = ( P 2 一 c ) P E + b P I ) 当其 中一条 院线 改变 价格 策 略 时 , 将会 对 另 一 院线 的 需求 量产 生 巨大影 响 , 进 而影 响其 价格 。反 应 函数为 : f P I = R1 ㈣: 0 . 5 ( 叶c + 6 P 2 ) 【 P 2 = R 2 ( P 1 ) = 0 . 5 ( a + c + b P 1 ) 由于二者 的价格受对方策略的影响 , 所 以将 P 2 带入 P l 整 理可得 纳 什均衡 为 : f P l = ( 口 + c ) / ( 2 一 b ) 【 = ( 叶c ) / ( 2 一 b ) 此时 , 二 者定 价 相等 , 均 实 现 最优 价 格 , 且各 自 占据一 半 的市场 份额 。 得益均相等 , 等于:

平台经济、平台社会与平台媒体

平台经济、平台社会与平台媒体

平台经济、平台社会与平台媒体作者:胡正荣来源:《综艺报》2021年第08期新型主流媒體一定要建设自主可控的自有平台,彻底转型升级为平台媒体,并打造平台媒体生态系统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并实施《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这个指南的目的就是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并公布了对于阿里巴巴集团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182.28亿元的罚款。

从长达26页的行政处罚书可以看出国家对网络电商平台的监管领域与方向,它也是监管和规范平台经济发展的标志性文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实,垄断与竞争及其监管不仅发生在互联网行业,从整个经济发展史看,垄断与竞争、准入与退出一直是相伴相生的问题与现实。

平台经济是整个社会日益平台化的动力和结果。

荷兰学者何塞·范·迪克等在《平台社会:连接世界中的公共价值》(The Platform Society:Public Values in aConnective World)一书中,对社会的平台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平台社会”(Platform Society)这一概念。

书中的核心观点就是平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都在进行着深度渗透,同时,改变着政府、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并使三者关系出现了新的博弈张力,如政府与平台之间存在着监管之争,平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垄断之争,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数据权之争,乃至全球市场与(超)国家政府之间的地缘政治权力之争等。

欧美社会中的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和微软已经成为控制信息传输节点最重要的五大平台( Big Five),这五大平台几乎控制了百姓数字生活的各个方面。

范·迪克等学者将这五大平台构建的数字生活称为“平台生态”(PlatformEcosystern)。

互联网传媒行业周观点:内容渠道博弈再添新“剧情”,元旦档票房创下新高

互联网传媒行业周观点:内容渠道博弈再添新“剧情”,元旦档票房创下新高

万联证券证券研究报告|传媒内容渠道博弈再添新“剧情”,元旦档票房创下新高强于大市(维持)——互联网传媒行业周观点(12.28-1.03)日期:2021年01月04日[Table_Summary] 行业核心观点:上周市场整体上行,传媒行业(申万)上涨2.98%,居市场第8位;传媒行业(申万)2020年度累计涨幅7.86%,在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排名第17位。

元旦单日票房破6亿,档期票房破12.82亿元,创下历年来单日及档期最高记录,贺岁档热度催化后,继续看好多部大片云集下春节档的票房表现;因分成比例争议,一天内华为下架腾讯游戏又重新上架,游戏领域CP 方与渠道方博弈再添新“剧情”,安卓端多年维持的5:5分成比例或将有所松动,内容为王大趋势下看好具备强研发能力的公司,21H1头部公司有多部大作待上线,当前估值具备配置价值。

投资要点:⚫ 游戏:上市公司动态:1月3日博瑞传播公告称,出资5000万元参与上海哔哩哔哩电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首轮市场融资,投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哔哩哔哩电竞6.25%股份。

行业动态:1)1月1日凌晨,华为游戏中心社区发布公告,因腾讯游戏单方面就双方合作做出重大变更,导致双方的继续合作产生重大障碍,华为方面将腾讯游戏从华为下架,腾讯游戏方面回应称,因双方未能如期续约导致下架,据悉是由于双方就分账比例未达成一致所致;随后于当天晚,华为应用市场重新上架腾讯游戏。

2)据七麦数据,12月31日中国区AppStore 发生大规模下架,截至31日16时30分,共计下架46014款,其中游戏39142款,占比85%。

3)1月2日,Steam 公布2020年硬件和软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简体中文玩家占比大增30%到达47.18%,成为第一大用户群体。

⚫ 影视院线:影视:国内头部剧集制片商及发行商稻草熊娱乐集团即将于港交所上市,作价每股5.10港元至6.16港元,最高募资总额为10.21亿港元,预计于2021年1月15日于联交所主板挂牌。

数字平台的现状与发展

数字平台的现状与发展

87数字平台的现状与发展去的二十年里,平台商业模式在商品、社交媒体、影音、交通、金融、投资甚至医疗保健等领域蓬勃发展。

凯鹏华盈整理的2023年市值前十大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平台模式。

平台链接了大量的企业和个人,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更成为一种经济现象。

平台经济的规模和产值飞速增长,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

此外,平台型组织也成为一种独特的组织结构,模糊了市场和企业的边界。

谷海洁: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陈梓昕: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周江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MBA中心主任,案例中心主任谷海洁 陈梓昕 周江华 | 文平台并非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以“开放”为特征之一的新型平台经济在互联网时代才爆发出极大的生命力。

因此,本文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数字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

数字平台及其特征在双边市场中,链接两组用户的产品和服务称为平台。

平台提供基础设施、制定数字平台正成为重要的经济力量和全球化的现象,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平台经济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不仅占据了新兴行业,还渗透到大部分传统行业中,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

数字平台的现状与发展过规则以撮合双方交易、规范交易行为。

以在线数字平台作为商业模式,企业开放在线端口,让参与方链接到平台上,以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增进双边用户交易,满足双边市场中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形成平台商业生态圈,通过双边或多边用户之间的博弈来赚取利润。

尽管平台商业模式的初始投资较高,但一旦形成用户规模,其去中心化、生态演进的增长模式就蕴含了巨大的能量。

因此,在位企业毫不意外地会选择平台化以减轻战略管理的压力,获得企业发展的新生命力。

从产品和服务内容上看,数字平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有以信息和资讯为主的平台,也有以音乐和视频等娱乐内容为主的平台;有进行实体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平台,也有提供在线支付和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的平台;有出租物的使用权的共享平台,还有以某企业为核心的应用平台。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_彭欣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_彭欣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彭欣我们正处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

新媒体数字技术拓展了我们获取资讯的渠道、丰富了我们交流的方式,也改善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终端的广泛使用,依托报纸、书籍、杂志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承直接受到来自大众文化传播、外来文化输入和数字化娱乐推广的冲击。

面对冲突和挑战,必须融合新媒体数字技术,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数字技术;传播平台[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4)12-0233-06[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与融合”(YG201101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民间艺术美术造型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传承与融合研究”(YS1331)彭欣,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江西南昌330031)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和教育特点20世纪90年代,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的著作中已经预言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书中所描绘的“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信息交换,触动各种感官的媒介”[1](P91)在今天成为现实。

21世纪之所以被喻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新媒体技术,更是由于新媒体正逐渐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依据艾瑞网的统计,2011年6月,美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88%,84%的美国人使用手机,其中31%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

[2](P160)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基础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特别是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网络用户得到大幅增长。

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用户达到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

[3]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推动了应用软件的广泛使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1)显示,人们的交流阅读和娱乐消费等方面日益依赖于网络应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网络新媒体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台型”媒体的博弈与困境作者:高湘宁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21期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常态化,“平台型”媒体也由最初的拓展期转向成熟期,这种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

然而新媒介的背后以何种技术支撑?技术的应用会对用户的信息造成何种影响?媒介的迭代与政治、资本、社会的关联有哪些?本文基于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结合文献法针对“平台型”媒体发展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展开讨论,重新审视媒介技术与受众的关系。

关键词:技术垄断;“平台型”媒体;媒介技术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10-02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平台型媒体最早由美国社交网站创始人乔森纳·格里克提出,这是一种在向用户开放的平台基础上,将算法技术和编辑职能相融合的媒介形态,是未来重要的媒介形态之一。

这种媒介形态打通了技术与传统把关的区隔,将传统的社会分工打破并粘合地更为紧密。

平台型媒体的从诞到成熟只历经了短短数年,但其涉及的主体之丰富、商业规模之巨大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

在累积了数以亿计的用户数量的今天,平台型媒体凭借技术垄断对旧有媒介的冲击与日俱增,用户每天都花费数小时的零碎时间在软件上流连忘返,但有价值的信息甚微。

此外,搜索记录、IP类型、LBS行程轨迹、对话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人们对于平台型媒体的态度不再是其刚诞生时的无限新奇与憧憬,开始转向对科技巨头的畏惧与反思。

媒介环境学作为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也称媒介技术学派。

从技术演变角度传播进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尼尔·波兹曼作为媒介生态学的鼻祖从人文主义出发着眼于媒介技术对经济、政治、社会的深远影响,出版了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

最后一部《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提供的技术批判视角回答了关于信息泛滥、信息控制机制、机械神学、人类防线崩溃以及符号消失等问题,对于探讨平台型媒体的发展趋势、厘清不同要素和媒介技术演变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1]二、文献综述(一)学科发展脉络媒介环境学派是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三足鼎立的第三大传播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最早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刘易斯·芒福德出版的《技术与文明》成为媒介环境学派的奠基之作。

此后,媒介环境学派的发展历经了三代,第一代以哈罗德·英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为代表,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为等人第二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茨为第三代。

媒介环境学派的意义在于从技术维度阐释媒介对社会机制与文化形态的深远影响,将传播放置于某种技术覆盖下的大环境中。

以往学界对于媒介环境学派的评价总是被一句“陷入媒介决定论”以概之,对于媒介环境学派的学者在媒介、技術、社会三者关系问题上的探讨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在媒介环境学派内部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早期的媒介环境学派学者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他们着眼于媒介长期效果称之为“硬决定论”,另一种是对媒介技术发展抱有乐观态度的保罗·莱文森,他认为人能够始终把握对媒介的领导权,媒介作为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不断进化,新媒介完成对旧有媒介的补偿,这种观点称之为“软决定论”,软硬决定论的区别点在于人在指引媒介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能动作用。

时代的浪潮之下,我们有过对媒介技术的追捧和崇拜,但立足全球,越来越多的媒介形态更迭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果也让我们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泡沫提出质疑。

(二)尼尔·波兹曼与媒介生态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尼尔·波兹曼是麦克卢汉的批判继承者,尼尔·波兹曼在1968年的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上首次提出了媒介生态一词,1970年他在纽约大学创办了媒介环境学和博士点,推动了媒介环境学派思想的传递。

尼尔波兹曼本人作为印刷文化的守护者对媒介技术则持有悲观论调,《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三本著作被称为“媒介批评三部曲”。

《童年的消逝》中,电视被称为毫无保留的媒介,“技术本身被神化,政治过程被降格,成人的头脑日益萎缩,童年逐步走向消亡”显示出初步的技术垄断思想。

“媒介即隐喻”的观点则在《娱乐至死》中被一再阐释,指出媒介用隐喻的方式有力地定义现实世界,我们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以及被其控制并改变。

在《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中,波兹曼认为:“在技术统治文明中,工具在整个文明的思维世界里处于核心的地位,其他任何事物都必须为技术的发展让路。

”三、平台型经济背后隐患重重(一)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将重新组织媒介技术的进步能够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因此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巨大的信息增量。

印刷术出现后,为了控制信息的流动,书籍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标记页码,对信息进行组织。

新一轮技术浪潮的普及,带动了更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复制,受众轻易迷失在信息海洋之中。

然而,没有规律、没有服务目标的信息是危险的,搜索引擎的出现成为必然。

百度在享受了数年平台的红利期后近来频频陷入危机。

2019年伊始,自媒体账号新闻实验室一篇名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剑指百度搜索引擎的信息质量低劣,搜索结果为百家号导流,使得百度股价大跌6%。

这次蝴蝶效应的背后反映出用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攒的不满情绪,也是搜索引擎一家独大后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轻视用户的体验。

同时基于信息筛选目的的用户行为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社交媒体在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历经了一段时间的信息沉淀后也都拥有了搜索功能,精英色彩浓重的知乎为高知人群服务,用户基数最大的微信其公众号内容则更侧重信息的梳理和发表观点性意见。

此外在医疗、美妆等垂直领域也有丁香医生、小红书这样的对应产品。

互联网建设初期,无数人怀揣着建立自由、开放、平等新世界的美好想象,然而仅从信息搜索工具窥探,原本共享的信息正在以平台为单位建立起新的高墙,形成各自独立的媒介生态。

[3](二)平台垄断之下传统广告模式难以为继关于技术垄断的语言最早由哈罗德·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以大量事例证明,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摧毁原有的知识垄断,同时造成一种新的知识垄断。

波兹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论:“当旧有技术受到新技术攻击时,依附旧技术的机构也会同时受到威胁。

”在平台型经济的冲击之下,传统媒体成为各个平台内容生产工具,渐渐失去了自身的流量入口。

电子媒介诞生以来,媒体的主要盈利模是将受众打包出售给广告商来获取经营收入,然而广告商“伺流量而动”的天性已然转移阵地,但媒介组织至今没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手段。

自2018年12月29日起《京郊日报》《黑龙江晨报》《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宣布停刊,《北京晨报》《新商报》等报纸自2019年1月1日起停刊。

旗下坐拥《人物》《时代》《体育周报》的时代公司也于2017年末以28亿的低价易主梅雷迪思。

纸媒的关停宣告了纸媒时代广告模式的消亡,植入广告、信息流广告、直播电商更为原生、可测量的广告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纳。

(三)受众危机感推动平台管制的落地媒介环境学派将各种媒介视为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个体的生活状态犹如在水中生活的鱼。

然而在无孔不入的媒介渗透中,受众的碎片化时间被新兴媒介牢牢掌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个人效率和商业逻辑的强烈拉扯。

受众在高粘性、多容量、全景式的信息海洋中迷失,产生强烈的道德恐慌,而科技巨头则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专注于如何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以及获取更多的用户信息。

2018年4月扎克伯格出席国会听证会应答数据泄露事件,国会前竖起了一个个讽刺FACE BOOK的扎克伯格人形像。

从官方到民间,关于技术与人权讨论被放置在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也正是法兰克福学派一直以来对于媒介技术的批判,他们认为媒介成为操控人的主观意志的有效工具,科學技术可以替代曾经的政治手段,在将触角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欧盟实施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 GDPR),该条例旨在限制互联网及大数据企业对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的处理,从而保护数据主体权利。

2019年1月21日,法国对谷歌开出首张5 700万美元巨额罚单,科技公司的未来面临的将是严厉的数据监管与规制。

四、总结与反思(一)媒介形态的呈现的冷思考新的媒介产品形态日新月异,然而新兴媒体背后的依托的均是一套不断进化的机器语言。

人类的恐惧被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的交互方式所蒙蔽,产品背后的技术逻辑却并没有进步。

这种形式创新和概念包装的路径如果被重复使用,那么新媒介在短暂的赋魅之后将迎来快速的冷却。

有效信息的获取困难、产品周期变短,无疑使得受众的使用疲惫感增加。

(二)媒介技术底线的坚守在泛媒介观的统治之下,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用户编织了一张无法脱离的网络。

用户对媒介的使用的最初需求即实用性。

根据鲍尔·罗基奇的媒介依赖理论,媒介根据其自身属性能够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从而产生媒介依赖。

因此,媒介产品的传播力更多的侧重产品的创新性,其长久的生命力和实用性紧密相关,任何产品一旦偏离了服务用户的初衷,那么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将会被迅速淘汰。

(三)技术发展背后的推手科技的应用为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科技的发展无法摆脱资本的干预,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沟”带来的天然优势构成知识垄断,进一步引发技术垄断,科技巨头“企投合一”的模式也使得资本的重要性加以凸显。

在经济转冷的背景下,著名经济学家发出“警惕明斯基时刻”的呼吁:一旦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超过收支不平衡点,将会带来崩溃。

褪去技术狂热,需要重新丈量媒介技术进步与用户生活习惯改变的距离,发挥人在使用媒介中的能动作用,让技术一直处在良性的轨道是我们共同的希冀。

参考文献:[1]吴飞.媒介技术演进脉络的哲学考察[J].新闻记者,2018(12):30-44.[2]张媛.“数字麦克卢汉”的误读——兼论媒介环境学派的技术认识论分歧[J].全球传媒学刊,2017,4(2):122-133.[3]汪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