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水市一中2014届第六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24.《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民25.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下列图片说明了()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26.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

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C.三省六部制瓦解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2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28.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

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驰29.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30.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高一级第一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对应的空格中。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3.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是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唐朝设置节度使D.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4.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A.经济繁荣B.疆域最辽阔C.对外战争屡获胜利D.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5.西方人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之源。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B.雅典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6.李华看到《德意志帝国宪法》这样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由此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7.从17世纪起,一些国家先后通过革命、独立战争和改革等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使国家主权从一个人手中转移到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议会中。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水一中2011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历史命题:庞晓宏审核:张聿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注: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填涂到答题卡上.)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2.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迅速崛起.“士与一般社会成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制,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角度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以下言论能充分体现该观点的是①士有怀居,不足以为士也②士可杀不可辱③士志于道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

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认为汉朝制度不成熟、不完善,所以要进行变革B.汉武帝欲变革制度以传后世C.汉武帝变更制度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D.汉武帝认识到出师征伐将劳民伤财4.“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口号。

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

下列不属于其变迁规律的是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②三省六部制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官僚制度的成熟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④清康熙时期设立的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②④6.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套卷]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套卷]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井田制的推行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宗法制的衰落2.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无为而治B.轻徭薄赋C.民贵君轻D.崇尚节俭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6.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7.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届高三高考信息卷(一)历史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5届高三高考信息卷(一)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天水一中2015届高考模拟信息卷一文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24.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25.2014年7月6日求实网《中国梦—民主路》:“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我(伏尔泰)在那里则发现了精神世界。

”这直观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以下内容与材料中“精神世界”内涵一致的是()①“有教无类”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④“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6.《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

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

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

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27.下表汇总了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肯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28.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122.74亿元,比1927年的60.1亿元增加了83.2%。

纺织业1927年织布机为29788台,至1936年织布机数为52603台,增长76.6%。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①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缴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3.《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门者,处徙刑两年。

”这表明唐朝时期()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严格维护坊市制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4.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达·伽马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哥伦布首航美洲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6.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7.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下列图片的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A.早期殖民扩张B.手工工场C.工业革命D.信息时代8.19世纪中叶后,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D.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洋务企业外国企业民族企业B.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国企业C.外国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D.外国企业民族企业洋务企业10.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引进近代技术,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水一中2014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45题每题2分)1.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具有()A.叶绿体和细胞壁B.线粒体和拟核C.叶绿素、藻蓝素和相应的酶D.核糖体和细胞核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都不含有氮元素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3.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A.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B.是某些重要的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C.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D.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4.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葡萄糖仅存在于植物体内D.纤维素水解可产生葡萄糖5.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6.人体内由A、C、G、T 4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有()A.8种 B.4种 C.7种 D.6种7.下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有()①多肽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蔗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水对细胞的活动有重要作用。

细胞内的水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以下不属于自由水作用的是()A.作为细胞内的良好溶剂B.运输营养物质C.参与生化反应D.作为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9.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题 文科历史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题 文科历史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题文科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曾说:“在世界古代文化各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

”下列材料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A.“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B.“数置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天与人不相胜也”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4.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5.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古人曰:“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革新B.仁爱C.齐物D.节用7.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甘肃省兰州一中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附答案)

甘肃省兰州一中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附答案)

甘肃省兰州一中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禹建立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公天下”变“家天下”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社会历史的倒退D.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3.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是A.丞相、奉常、卫尉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D.卫尉、御史大夫、廷尉4.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

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的公共权力”的特征是A.外儒内法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D.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了民主政治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6.克利斯提尼于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他在位时期A.废除了债务奴隶制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C.确立“陶片放逐法”D.给予公职人员津贴7.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实际上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直接民主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反对问政于民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8.《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段高一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段高一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一级历史试题卷命题人:审题人:一,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A.礼乐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D.内服与外服制度2.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3.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

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4.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四兄弟,分别叫康祈光、康祈宗、康祈耀、康祈祖,他们的姓名受古代哪种制度影响?A.选官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直接统治 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6.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长子继承制 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7.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8.六朝时期有人指出:平常人家,妇女再嫁,后夫多宠爱前夫遗孤,但是男子再娶,后妻一定虐待前妻之子,此现象实是“事势使然”。

所谓“事势”,最可能反映当时何种社会状况A.同父异母子女间的关系较差B.女子改嫁比男子再娶易受社会认同C.继父比继母疼爱单亲的子女D.家族继承权以族内同姓男子为主干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实行的某项制度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此项制度应是 A.郡县制 B. 内阁制 C.军机处 D.三省六部制10. 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历 史 试 卷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历 史 试 卷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1.韦庆远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

”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行省制2.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由此可见,元代设行省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君主专制C.缓解民族矛盾D.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3.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奴隶D.全体公民4.“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

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A.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B.成为罗马习惯法的起点C.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共和制B.联邦制C.分权制D.总统制6.“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

2015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历史考试试题

2015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历史考试试题

天水一中2012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历史命题:伏文辉审题:张聿军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4.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 形成主要影响是A.政权开放B.商业发展C.儒学受抑 D.武功增强5.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

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现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7.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唐代吴兢所撰《贞观政要•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A.唐太宗认为实行分封制是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之一B.唐太宗认为秦帝王暴政是秦亡的重要原因C.唐太宗对实行分封制持批评态度D.唐太宗所论“封建”指的是郡县制度2.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3.“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注:经贴即把经文贴去几字,令其填补,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填空题。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5.“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6.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这一现象发生在()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7.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2.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统一了度量衡D.统一了法律3.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A.都发生于公元前8世纪B.都设十个地域部落C.都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和十将军委员会D.都打击了氏族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4.图中的两人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A.君主专制与民主法制B.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5.罗马法内容丰富,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公民法B.成文法→万民法→公民法→自然法C.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D.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6.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这反映了()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7.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8.《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某某一中2014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无适:没有嫡子。

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要求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2.《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

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4.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5.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

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

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

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

这表明()A.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B.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6.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

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C.三省六部制瓦解 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7.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2014-2015高一历史答案

2014-2015高一历史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

每小题l0分。

共20分。


36.
(1)《马关条约》(1分);甲午中日战争(1分)
(2)借口:为东亚安定(1分)
理由:美国投放原子弹(1分)
(3)原因: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1分)
影响:有利于亚洲及世界和平(1分)
(4)说明问题:日本军国主义复活(2分)
因素:日方应尊重历史、反省战争。

(2分)
37.
(1)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分)
(2)图一:英国,依据:《权利法案》(2分);
图二:美国,依据:《1787年宪法》(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民主政治模式的多样性;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任答一点,1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1)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冲突。

(1分)
世界格局:两极格局。

(1分)
形成标志:北约、华约建立。

(1分)
瓦解标志:苏联解体。

(1分)
(2)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分)
(3)欧共体、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任答3点,3分)
趋势:多极化趋势加强。

(1分)。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A.甘B—23319B.琼A—39276C.鲁H—82236D.吉C-315382.《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3.西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是A.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B.名称不同的一个制度C.前后继承D.互为表里4.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5.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下列理由中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B.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C.管辖辽阔疆域的需要D.巩固统一国家的需要6.下图反映的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

科举制实行的作用不包括A.有利于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B.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7.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梭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8.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述“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

高一期末考试卷历史甘肃

高一期末考试卷历史甘肃

高一期末考试卷历史甘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朝代的国君被称为“舌战群儒”的才子?A. 汉朝B. 魏晋C. 唐朝D. 宋朝2. 以下哪个历史时期属于中国古代史中的“三皇五帝”时期?A. 夏朝B. 战国C. 春秋D. 五代十国3. 下列哪个古代帝国在甘肃地区有较大的疆域?A. 秦帝国B. 大汉帝国C. 西周帝国D. 清帝国4. 唐代著名的“三藩”指的是以下哪三位军事将领?A. 辽、吴、蜀B. 刘、张、诸葛C. 刘、李、杨D. 王、冯、李5. 古代甘肃地区的“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我国与哪个国家的联系?A. 波斯B. 叙利亚C. 印度D. 罗马6. 《黄帝内经》是哪位医学大家的著作?A. 李时中B. 伏羲C. 扁鹊D. 李时珍7. 甘肃省隶属的国家部委分别是哪些?A. 南水司、龙脉司B. 白马仓、酒泉仓C. 白水郎、秦州郎D. 甘肃省隶属的国家部委分别是哪些?8. 党中央红头文件的另一个名称叫什么?A. 政策文件B. 文件头C. 中央文件D. 令一9. 中国第一部专门立法电信活动的法律条例叫什么?A. 《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护互联网安全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C.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A. 1949年B. 1954年C. 1982年D. 1999年11. 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有什么关系?A. 武士阶级B. 圣人阶级C. 老板阶级D. 素人阶级12. 哪个人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A. 奸臣B. 独裁者C. 资产阶级D. 工会组织13. 中国国家技术监督机构的级别是什么?A. 局B. 司C. 部D. 委14. 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检查内容是什么?A. 经营行为、产品质量B. 价格行为、产品质量C. 产量、产品质量D. 审查、上传15. 新中国国际友谊城市包括哪些?A. 甘肃兰州B. 江苏南京C. 湖北武汉D. 广东广州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甘肃地处______的内陆。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山东、山西 B.湖南、湖北 C.河南、河北 D.广东、广西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古人认为:“天高不可及于泰山”,祈愿“天地交泰”。

于是历代帝王狂热追求泰山封禅大典。

但是宋代以后,泰山神渐渐被碧霞元君所取代,封山告天成了祭神求福。

这一变化说明A.泰山神已不被帝王所重视 B.泰山封禅大典变成了封建迷信活动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D.泰山成了五岳之首5.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指的是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D.古埃及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如下观念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一中2014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唐代吴兢所撰《贞观政要•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A.唐太宗认为实行分封制是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之一B.唐太宗认为秦帝王暴政是秦亡的重要原因C.唐太宗对实行分封制持批评态度D.唐太宗所论“封建”指的是郡县制度2.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3.“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4.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注:经贴即把经文贴去几字,令其填补,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填空题。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5.“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6.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这一现象发生在()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7.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

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8.下图是选自侯中军所著《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书中的近代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数量增长趋势图。

该图反映了()A.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传统的外交体系逐渐动摇B.清末民初以后不平等条约的总数呈现下降趋势C.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瓦解D.订立不平等条约的数量与中外战和关系成正比9.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称“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殿充满了妃妾。

”这则材料反映出洪秀全()A.主张在中国全面复兴西方基督教B.想打倒列强,恢复中华民族的自由C.企图建立新朝代而非新国家或新社会D.对于社会革命也是十分积极的10.右图为西方人在1895年绘制的一幅漫画《日本人进了中国店》。

图中一全副武装背着现代武器的日本矮子命令一个正想开溜的清朝官员:快把钥匙拿出来给我。

日本人在当时拿到“钥匙”获得的好处有()A.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同日本商定B.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日本军队可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扎D.反对日本的中国官吏都得到严厉惩处11.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由此可见当时()A.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B.民主共和观念荡然无存C.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D.作者十分向往西方文明12.右图主要反映了()A.中华民国的人事任免是向社会公开的B.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C.北洋政府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皆因此三人外交活动不力13.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14.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写这首词时,中国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C.开赴抗日的前线D.胜利完成了长征1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16.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于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D.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1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挺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长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18.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上表说明()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C.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19.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20.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1.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九二共识”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C.连战“和平之旅”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22.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重庆谈判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23.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

”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

美国这样做是因为()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24.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同属于海洋文明,但两者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

下列事实中属于这种差异的是()A.地处地中海沿岸地区,海岸曲折B.积极向外拓展,寻求新生存空间C.在殖民地建立政治上独立的城邦D.在文明发展中深受外来文化影响2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经不能继续满足现实需要……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各有自己的法律,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却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在直接评述()A.希腊雅典公民陪审法庭发展史B.古希腊民主法制发展史C.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发展史D.古罗马法律制度发展史26.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

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27.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

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29.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

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基本原因是()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30.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需具备“战争”条件31.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B.国际性会议的召开C.国际性组织的建立D.战争的影响32.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