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要点共41页
2024版政治学概论(适用版)完整版讲义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政府、 政党、政治团体、政治行为、政治 制度、政治文化等。
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01
02
03
权力
权力是指影响他人行为的 能力或潜力,是政治学的 核心概念之一。
权威
权威是指被社会成员广泛 认可的、具有合法性的权 力。
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政治统治或政 治权力获得社会成员自愿 服从的能力,是政治稳定 的基础。
维。
04
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挑 战
国际法基本原则和规则体系
1 2
国际法基本原则 包括国家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 争端等。
国际法规则体系 涵盖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各个领 域,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规则体系。
3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
国际法与国内法在适用上相互联系,但又存在区 别。国内法是国家内部法律,而国际法则是调整 国家间关系的法律。
政治学概论(适用2024版)完 整版讲义
contents
目录
• 政治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政治体系结构与功能 • 政治参与和社会监督 • 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挑战 • 政治变革与发展趋势 •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01
政治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政治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定义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治 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政治学概论重点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
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凯尔逊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
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5、西方政治学
(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整理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
(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是一战前后的事情。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这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包括合作与冲突、双边与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二.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
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
1.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
(1)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存、国际体系等
(2)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
(3)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
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
3.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争论
二.方法论概述
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肯尼思·沃尔兹提出)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原因、过程及研究方法;理解国际政治学是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发展过程,理解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及研究对象;掌握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第二节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
二、二、方法论概述
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跨国主义、建构主义三个主要学派的发展过程;理解和掌握现实主义、跨国主义、建构主义学说对于国际关系研究主题的主要观点。
第一节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
一、一、古典现实主义
二、二、新现实主义
三、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的新发展
四、四、对现实主义的批评
第二节跨国主义
一、一、理想主义
二、二、新自由主义
三、三、民主和平论
四、四、对跨国主义范式的批评
第三节其他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
一、一、世界体系理论
二、二、规范理论
三、三、女性主义理论
四、四、批判理论
五、五、历史社会学
六、六、后现代主义
七、七、建构主义
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关系行为体的一般特征,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理解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形成、类型及所具有的特点,全球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掌握主权国家的含义,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第一节国家行为体
一、一、主权的概念
二、二、主权受到的影响与制约
三、三、有关国家类型的讨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大纲)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国际政治学概念
二、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
三、国际政治学研究方法
一、国际政治学概念
1.什么是国际政治?
汉斯·J·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
“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
昆西·赖特:
国际政治是“一门艺术,它影响、操纵或控制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团体。促进某些团体的目的的实现,反对其他团体的相反目的的实现”。
梁守德:
“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体间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实施外向决策的活动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民主、人权与主权、剥削与发展、结盟与不结盟、动乱与秩序等现象的关系的统称。”
周敏凯:
国际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多种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与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各种联系”。
王逸舟:
“国际政治”是相对于“国内政治”而言的,但理解上又有多义:一种是指国家之间的政治,英文里叫“politics among nations”,通常是指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的政治,如外交、国家贸易、势力均衡、相互宣战等;另一种是指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且作用于这个特殊社会的各个国家的政治,英文为“international politics”,这种政治的参与者较多,不止有国家、民族、政府,更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生态组织、恐怖组织等,它的重点不在国家(政府)层面,而在世界共同体(国际社会)。我们不妨将前一种称作狭义的国际政治(又叫“国家间政治”),后一种则为广义的国际政治(也可叫“世界政治”)。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的含义
1.传统的解释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史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凯尔森)
(3)讲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粉卡,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4)讲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的分配活动。(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独存在的,政治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各个阶级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因而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政治学概论》教学课件(总)
在一般意义上,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 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各种问题, 是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是研究以国家为核心的各 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活动及 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 革,使政治学研究逐渐摆脱了神 学的束缚,开始从人、人性、人 的历史和经验出发观察、解释社 会政治问题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 割据、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利 益要求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5、16世纪,反对封建割剧,要 求统一国家,主张加强王权,削弱 教会的统治。从政治学的形式上看, 已经开始打破神学的束缚,文艺复 兴是思想解放运动,恢复了人在社 会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人是“中心”。同时,人们也开始 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和看待社会,用 人性取代神性。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6)国际政治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 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根本 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就是把政治现象放在它所 产生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加以分析和 研究
国际政治学概论要点
国际政治学概论要点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自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观点;第二,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观点,主要四点: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在形成金融资本的依附和连词的国际网方面所起的作用,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分割。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各自由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国际体系发展变化的原因:第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三,第三世界的崛起;第四,垄断资本的两重性。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相互联系性、不平等性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简言之,国际政治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国际政治格局的类型:一元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征:第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第二,总是同世界降级格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三,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四,在其演进过程中,总是新旧交替,呈现出过渡性特征。
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第一,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极化”世界的趋势;第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将异常激烈;第三,区域化的趋势将有所加强,区域化的区域界限将进一步扩展。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48
第三节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
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含义:
(一)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动力。
(二)国际政治格局是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为主干的。其具备的四个特点:
1.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政治活动中具有强大的主导力,是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
2.它们是特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关系的承担者。
3.它们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构成,也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集合体(联盟、同盟)构成的。
4.国际政治基本力量是以经济力为基础的,与综合国力相类似。
(三)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结合式样和结构状态。
世界性国际政治格局是在现代国际政治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一方与帝国主义国家为另一方的对立和斗争,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
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以非战争性对抗和对立为核心内容的“冷战”是两大国际政治基本力量基本联系的结构、样式。
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主张和平的要求逐步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
东西南北问题。东西是美苏问题是战争问题。南北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政治学概论》第九第十章民族与宗教-国际政治-世界格局
政治学概论
第九章 民族与宗教 第十章 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九章 民族与宗教
第一节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的涵义
当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民族与宗教的涵义
一、民族的涵义与特征 二、宗教的涵义与特征 三、民族与宗教问题在政治生活中 的地位与作用
当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一、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 二、当代世界的宗教问题 三、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根源
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当代世界民 族问题的变化与发展,经受了三次大的 冲击: 一是二战后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
冲击
二是冷战的冲击 三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
当今世界的民族问题,在空间分布上 存在着多层面性 首先是全球性的民族问题 其次是跨国性的民族问题 不同层次的民族问题往往相互渗透、 交错纠缠,在现实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呈现 为极其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
民族的涵义与特征
第一,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第二,民族一般具有共同的语言、地 域、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
第三,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 第四,民族也是一个形成、发展、消 亡的过程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政治观
1,伦理或道德政治观----政治是一种道德活动,甚至是一种最高的道德生活来理解政治2,政治是法律现象3,政治是争夺权力的斗争4,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5,权威性分配说---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行为或相互交往
6,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根本问题(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二、儒家政治学说(1)礼治----以礼法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德治----注重道德,发对政令、刑罚
三、道家政治学说无为而治----用消极无为的手段进行统治,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
四、行为主义方法-----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五、《共产党宣言》政治思想1,国家是阶级组织2,阶级斗争史,核心是政权问题3,无产阶级专政思想4,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5,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一、氏族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二、氏族制度特点(1)内部禁止通婚(2)议事会决策组织(3)互助互护义务
三、恩格斯国家起源论断(1)国家是历史现象(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
四、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1)雅典式(2)罗马式(3)德意志式
五、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1)国家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2)公共权力的设立
六、神权论君权神授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的含义
1.传统的解释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史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凯尔森)
(3)讲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粉卡,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4)讲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的分配活动。(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独存在的,政治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各个阶级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因而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第十章:《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要点
第十章 第一节
• 二、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 (一)主权国家
•
主权国家是政治国家和民族国家的综合体。是国际政 治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具有独立参与国际 政治的能力,并能参与国际法的制定,享有国际法规定的 权利并履行义务。
• •
1、主权国家的地位
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是由其特质及作用决 定的。 • (1)主权国家能够控制和最大限度地调动、配置、运 用一切资源,形成国际社会强大的行为主体、实体。
第十章 第一节 • • (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是密切联系 A. 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和出发点,国际政治是 国内政治的延伸,各国的对外政策对外活动为其国内政治 服务。 • B. 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的环境和影响因素,是国内政 治的体现。 • • (3)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是相互影响 国内政治状况,决定该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行为力和影 响力。而一国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成败,会对国内政治和 政府权威构成挑战,甚至会引起国内政局动荡或根本变化。
第十章 第一节
• • • •
(2)主权国家是人类生活诸共同体的唯一合法总代表。 (3)国家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发 展趋势。
2、主权国家基本构成要素
(1)固定的领土。物质载体。国土包括领土、领海、 领空。 • (2)定居的居民。必要条件。 • (3)统一的政权。国家权力的承载者和依托者。 • (4)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一国具有的独立地处理对 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它是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 立权力。一国的主权主要体现为国家的独立权、平等权、 自卫权和管辖权。
第10章:国际政治
• 全球化只是经济的全球化还是包括政治、 文化、社会生活的全面全球化?
• 全球化是否只是有利于发达国家?怎样 看待反全球化的“全球化”,特别是发 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抗议?
• 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全球化?
一、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流变
• 1、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含义及基本要 素
• 2、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主要类型
1、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含义及基本 要素
• 格局即结构、式样、规模。国际政治权 力格局——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主要行 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组合而形成的一 种结构和态势。
• 其基本要素有:
• (1)行为体;
• (1)民族分裂主义浪潮来势凶猛,范 围广泛;
• (2)冷战后的民族问题表现多样,错 综复杂;
• (3)冷战后的民族问题国际化更加明 显。这些民族问题冲击着国家主权原则 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造成地区局势的 动荡,威胁着国际和平和安全。
3、民族问题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 (1)民族主义为国家体系提供了价值体系和 合法性来源,从而成为建立国家、增强凝聚 力和进行社会动员的工具;
第十章 国际政治
• 第一节:国际政治的时代特征与行为主体 • 第二节: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 • 第三节:主权国家与国际环境 • 第四节:中国与世界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导论
10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西方国际政治学有了新的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政治学相继建立起来。 此外,在第三世界国家,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 4. 后冷战时代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 课题,国际政治学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发展取得新进展。这种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中国马克 思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建设上。第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也 有了新的发展。 最后,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在借鉴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已开 始对国际政治的经验现象提供新的理论概括与解释,力图以 “中国崛起”为中心的经验问题来建构国 际政治理论的中国学派。
1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03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2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西方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10 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 上,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 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推 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 展的客观趋势,是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 术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必然结果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 的影响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出现 的超越传统主权国家管辖权能之外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治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主 体和组织网络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为解决全 球性问题提供法律依据或者形成相关法律的机会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3.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1.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世界正在发生大变革大 调整,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 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 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 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求和平、谋 发展、促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国际政治的涵义
1.国际政治的涵义及内容
第二,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 治关系
第一层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 的利益关系 第二层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 的力量对比关系 第三层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