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张燕飞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战后形成的两极政治格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对峙、动摇,直至终结。

一、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对于协调盟国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表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世界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英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苏联及民族独立、民主革命力量同美、英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进而发展为两大阵营的对抗。

1947年3月,美国政府抛出“杜鲁门主义”,宣称为了“防止共产

主义的渗入”,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和援助自由国家“复兴”的使命。借口防止苏联和各国共产党人把“极权政体”强加给各国人民,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并决定派军事人员和公务人员前往进行公开干预。“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两国在政治上的完全决裂。同年6月,美国又提出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联结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4月,美、加、英、法、意等12国《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使西方国家在军事政治上合为一体,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50年代初,美国又通过重新武装西德、签订《美日安全条约》和《美新澳条约》,把战败国日本、西德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纳入了帝国主义阵营的体系之中。北约组织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面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帝国主义阵营的挑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全面反击。政治上,1947年9月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强调必须加强团结,协调行动。1947年至1949年间,苏联与东欧各国先后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并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经济上,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巩固和推动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关系的发展。军事上,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各国正式建立了《华沙条约》军事政治集团组织,结成了以苏联为首共同对付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斗争以“冷战”为主要形式,核心是遏制与反遏制。所谓“冷战”,主要是指东西方国家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除直接武装冲突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三、从两大阵营的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美攻苏守”;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20世纪80年代,美国重新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1985年11月,美苏两国首脑举行日内瓦会晤,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此后到1990年赫尔辛基首脑会晤为止,美苏两国首脑会晤了8次,达

成了包括《苏美两国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其中1989年12月的马耳他会晤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在冷战时期,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家间的利益之争,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大,开始出现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中苏两党在和平过渡等理论问题上和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1958年以后,苏共把中苏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来。1962年12月15日—1964年7月14日,中苏展开大论战。1965年3月5日,苏共一手操纵的莫斯科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从政治路线、理论观点的分歧发展为组织上的分裂,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屈服于苏联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了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正当的民族权益。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阵营因美国、日本、西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四分五裂。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

1958年法国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在对外政策上推行“戴高乐主义”,反对一味追随美国的做法,坚持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和独立自主的方针。他主张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促进法德谅解,消除宿怨,以实现法德合作,作为西欧联合的轴心。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反对美国充当欧洲霸主,要求在北约组织内与美国平分秋色。当美国拒绝后,法国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维护法国的国防独立。对苏实行和解政策。不顾美国的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积极主张同苏联和东欧各国实行缓和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正式承认民主德国,从1970年起先后同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奉行更符合德国利益的外交政策。

日本随着其经济力量的增强,政治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就要求修改日美安全条约以增强自己的独立地位。6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亚洲自主外交”,表明日美关系中日本地位的增强。同时,日本通过持久谈判收回由美国占领的琉球及小笠原诸岛。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两极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