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
冷战结束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冷战结束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冷战是由美国和苏联领导的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一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对抗。
从1947年到1991年,冷战持续了44年之久,对世界各国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苏联的分裂和冷战的结束,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冷战结束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1. 冷战后的单极化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这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单极化的变化。
在冷战期间,世界上的国家被迫站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一方,必须依附于他们中的一个。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美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让它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2. 国际关系的多极化尽管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批新兴大国如中国、印度以及巴西等正在崛起,在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他们试图摆脱单极化的格局,努力将世界变成一个多极化的地方。
3. 反恐战争和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由于恐怖主义的威胁,在2001年9月11日,美国政府发动了反恐战争,这直接导致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介入。
美国的介入导致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的混乱,导致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和冲突。
这些冲突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冷战结束后,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化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政治、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这使得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这一变化不仅仅是好的,全球化所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和环境的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结论冷战的结束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单极化的格局到国际关系的多极化的趋势,从反恐战争到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这些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最新 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分析-精品
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分析摘要:冷战结束后, 关于国际格局的走向问题, 一直存在不同观点, 其中, 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主张, 因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日益成为各国普遍接受并践行的主流观点。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轫于冷战终结所引起的复杂背景, 经济发展、世界的多样化、区域合作等因素共同推动国际政治格局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过渡, 这有助于维护和平, 遏制霸权, 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理应积极面对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这一趋势, 并且采取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综合国力,政治格局,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Abstract:After the Cold-War,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toward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among which the multipolarity trend is becoming the main popular idea in countries since it meets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trend.This started from “one super power to multipolarity” factors that caused by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cluding complicated backgrounds, economic development, multipolarity of the world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According to this multipolarity trend,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should respond positively with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s.Keyword: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politicalstructure,economicglobalization,multipolarity trend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风云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 以及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四十年的冷战似乎在一夜之间便烟消云散, 两极对立的格局终结。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2021/3/11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2021/3/11
意义: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
2021/3/11
5.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能够表明这一现象的事件是:A.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科索沃战争
D
2021/3/11
A
6.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历史话语:下列语汇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冷战 ②美苏争霸
2021/3/11
当今世界格局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经济实力
2021/3/11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两极格局解体2.美、西欧、日、俄、中等实力强大的国家和联盟的发展3.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根因)
B
B
C
2021/3/11
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C
2021/3/11
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一超多强。
当前是向着多极化发展。
当前世界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
新格局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原因是:美国是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实力和地位相对下降,无力实施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西欧、日本经济实力较强,但政治、军事实力有限,难以成为独立的一极;中国要成为独立的一极有待于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有成为独立一极的潜力和雄心,但目前处境仍很困难。
因此,要形成稳定的多极格局还有待力量对比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新旧格局交替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苏联解体,美国实力相对下降,霸权主义衰退。
(2)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3)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欧实力相对上升。
(4)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5)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政治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6)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大。
3.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2)西欧加快了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力争自主欧洲事务。
(3)日本争取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4)俄罗斯仍是一个世界强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加强。
(6)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逐步增强。
(二)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合作不断加强,各种地区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一些地区性军事冲突和战争趋向缓和,导致直接军事对抗的紧张状态很多通过和平的方式得到解决。
但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不时出现,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最近几年,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更加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动荡。
(三)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 1.表现 近几年来大国之间纷纷建立“战略关系”、“伙伴关系”。
什么是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
什么是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关系也变得日趋紧张和复杂。
当前,国际政治格局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特点。
一、多极化格局形成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经历了单极(美国)、双极(美俄)的阶段,现在逐渐成为多极化格局,各大国力量越来越均衡。
中国、俄罗斯、欧洲等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霸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威胁。
在全球治理领域,多个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亚投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政治的话语权正在分散。
二、保护主义抬头当前,保护主义越来越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趋势,多国相继实施限制贸易政策和出口控制等措施,给全球经济的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英国的“脱欧”以及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等,都表明了保护主义思想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仍然存在。
三、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依然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全球恐怖主义非常猖獗,各种恐怖袭击频发,给国际社会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受到各国的关注。
朝鲜半岛核问题、西亚的战争动荡、乌克兰的局势等都是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重要因素。
四、全球治理难度进一步上升当前的全球治理与从前相比,越来越难实现有效的协调和治理。
国际组织和机制的功能正在受到严峻的考验。
国际法的执行、贫困和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等超越国界的议题,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需要更多的合作平台和有效机制的建立。
五、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当前,新兴市场国家正逐步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在某些领域的部分落后,导致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不仅在贸易、金融、能源等领域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现象,而且在全球治理领域,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也应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结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和趋势,包括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保护主义思想的抬头、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多变、全球治理难度的进一步上升、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等。
当前国际政 治格局的变化及影响
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影响在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正经历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全球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逐渐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格局。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影响力依然巨大,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在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国际政治秩序。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等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是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
国际贸易的增长、资本的流动以及技术的传播,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中国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增加,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
这也使得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不再仅仅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地区冲突和地缘政治争端也是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东地区的长期动荡、乌克兰危机以及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等,都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冲击。
这些冲突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使得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了地区和全球的稳定。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还体现在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上。
传统的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治理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兴经济体要求在国际组织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例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改革中,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和投票权有所增加,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各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引发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和政治冲突。
中国则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可。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推动南南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白求恩医学院 70100311 贾峰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大规模的世界级战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所以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大国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纷纷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谋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这样更凸显出发展经济在当今国际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并不安宁,次贷经济危机影响仍在继续,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显现,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那么,就世界多极化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
就目前世界而言,突出影响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家集团基本指代欧盟。
从历史的角度看,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瓦解,发展到目前的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二战之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以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
冷战对现在的影响
冷战对现在的影响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立。
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了几十年,但其对现代世界仍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冷战对现在影响的一些关键方面的讨论。
1.全球政治格局的改变: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苏联解体导致了共产主义势力的衰落,美国成为了超级大国。
此后,全球政治力量的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出现了新的挑战者和竞争对手。
2.军备竞赛和核武器扩散的影响: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并发展了大量的核武器。
即使冷战已经结束,但核武器的扩散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现在有多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并且核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
冷战后,国际社会努力控制和减少核武器的扩散,以维护全球安全。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
卢布和美元的全球地位增强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
这些变化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加剧了全球经济不平等和地缘政治竞争。
4.地缘政治的变化:冷战后,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个地缘政治转变。
北约和华约等冷战时期的军事联盟被解散或重组,新的安全合作框架和伙伴关系被建立。
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摆脱了苏联的影响,转向民主和市场经济。
这些政治变革导致了许多地区冲突的发生,例如南斯拉夫的解体和冲突,以及前苏联地区的紧张局势。
5.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冷战对全球文化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苏联和美国之间进行了“软实力”的较量。
两国在电影、音乐、文学和艺术等领域展开了竞争。
美国的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和民主价值观传播到了全球,并夺取了胜利。
冷战后,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主导,这也导致了文化冲突和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6.国际合作和冲突解决的影响: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对抗使得国际合作和冲突解决的进程受到了阻碍。
但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开始呼吁合作和对话解决争端。
例如,联合国在维和行动和人权保护方面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单极到多极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体系的建立,都在国际政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
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是以美国为核心,苏联为对立面的一极格局。
然而,随着
苏联的解体,这个一极格局也逐渐走向崩溃。
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格局逐渐形成。
但是,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多极格局也开始向我们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在
这样的趋势下,国际关系逐渐从一极向多极演变。
发达国家逐渐失去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决定性作用,而世界的新兴大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逐渐得到了提升。
因此,人们对于未来的世界格局也开始了更加复杂的预判。
二、新兴大国的崛起
冷战结束后,随着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国际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
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变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巨头,并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展现出其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
由于新兴大国的崛起,全球的贸易、投资以及人口流动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全球贸易总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三、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建立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新兴大国的崛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建立的趋势也逐渐
清晰。
在新的经济秩序中,人们逐渐发现了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密不可分。
因此,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国际金融体系也需要逐渐做出改变。
世界各国对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国家认为应该继续坚持“。
第五讲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
3、社会主义将在曲折斗争中向前发展:
(1)曲折性Βιβλιοθήκη 因:• 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曲折前进,同样社会制度变革也 是曲折的,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是曲折,而用一种没有剥削 制度代替剥削制度更加曲折。
•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必有一个从不完善、不成熟到逐步完善、成熟的 过程,再加上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发生,更加增加其曲折 性。
(2)自我更新 • 组织上:从分化到重建 • 思想理论上:从反思到创新 (3)多样性、民族化更加突出 (4)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 (5)两制关系进入到“互进”新阶段
2、特点: • 全面低潮中有局部的复兴 • 大挫折中有小的发展 • 外延缩小的同时内涵有所变化,质量有所提高
说明现在我们还处于低谷,在低谷中波动,没有走出低谷(两个高潮之 中的低潮),在低谷中积蓄力量,调整力量。
一、冷战后世界格局新变化和资本主 义出现的新现象
(一)20世纪世界格局、形势的演变 1、20世纪上半世纪: • 主题:战争与革命 2、20世纪下半世纪: • 主题:和平与发展——两营对立
两超争霸 苏东剧变 3、冷战结束后的新变化: • 多极化趋势 • 世界形势趋向缓和:军事转向经济,战场转向市场,对抗转向对话 • 矛盾错综复杂 • 国际政治社会化的趋势 • 世界并不太平,战争危险仍然存在
• 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经过这场动荡分化大都生存坚持下来,有 的还有发展。
• 发达国家共产党受到冲击最严峻,但最困难的局面已经过去。 • 前苏东地区27个国家经过十年的分化斗争,已有18个国家的右翼势力下台,
左或中左势力上台。
总的说来,由于苏东剧变引起的震荡、滑坡的局面基本结束,开始从紧 急应付转入到在困难中探索前进,谋求发展阶段。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研究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研究冷战时期是指1945年二战结束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这段历史时期。
自1947年起,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升级,两个超级大国及其盟友在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进行了持续的竞争和角力,形成了一个双方相对对立、互相牵制的国际政治格局。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主要分为美苏两极格局和非洲、拉美、亚洲等地区的三世界格局。
一、美苏两极格局1.1美国霸权和苏联争霸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以美国和苏联两个极端大国之间的争夺为中心的。
美国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的全球霸主。
苏联则是美国的主要对手,它不仅有着独立的经济体系和军事力量,而且通过支持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运动来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
1.2两极格局下的国际组织在美苏两极的对立之下,国际组织也出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个被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阵营和一个被苏联主导的东方阵营。
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北约等,它们的目的在于抵制苏联的扩张和影响。
同时,苏联领导的东方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包括华沙条约组织等,主要是为了反击西方国家在西欧和东欧的军事部署。
1.3两极格局下的核武威慑美苏两极的对立导致了核武器的大规模扩散,同时也形成了包括恐怖袭击和核战争等多种风险。
美苏两极在核武器领域进行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和角力,并建立了独立的核武器库,以互相威慑的方式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二、三世界格局2.1非三洲因为受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在冷战时期出现了非洲脱离殖民体系的运动。
非洲国家的反殖民主义斗争导致了非洲脱离殖民体系开始建国和独立。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同的阵营,以此来迫使殖民主义国家向他们让步。
2.2拉世美苏两极的角力和争斗也在拉美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美国担心苏联在拉美地区的扩张和影响,于是通过“国家安全理论”将拉美国家看作是自己的后院,并排斥任何倾向于社会主义或者亲苏的政权。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历史教案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历史教案1.1 背景介绍: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1.2 目的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3 课程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知识点讲解2.1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如欧盟、日本、中国等崛起。
2.2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全球化加速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2.3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文化格局:文化交流和冲突加剧,多元文化并存,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三、教学内容3.1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介绍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大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
3.2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阐述全球化的进程、影响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3.3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文化多样性:探讨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价值和面临的挑战。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4.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国际事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4.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5.2 教学重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地图、书籍等。
6.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参考资料等。
6.3 准备说明: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使用。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回顾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引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
7.2 教学内容展示:利用课件和教材,向学生展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及其影响。
如何认识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学习资料
如何认识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冷战期间,世界的格局为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在美国一方有其西方盟国和北约集团,在苏联一方有其东欧盟国和华约、经互会。
东欧剧变后,苏联基本失去了华约联盟,成为孤立者,虽然还是美苏两极,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方面占据了优势,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苏联解体,让美国成为了世界一极,成为了一超的局面。
在苏联解体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欧盟、中国等国家地区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首先,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
冷战的结束,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
国际权力分布也由美苏两极形式演变成美国“一枝独秀”的局面。
十几年过去了,这种局面非但没有改变,反而变得愈益明朗。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以两极对抗为核心的军备竞赛结束,由超级大国可能引起的世界大战触发的危险性降低了。
但是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民族分裂主义浪潮的发展,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民族冲突,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上升,造成国际局面的紧张和动荡。
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核武器和常规部队都具有全球投送能力的唯一国家。
而且,美国的国防开支和研发费用是其它国家望尘莫及的。
此外,美国在文化等“软实力”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好莱坞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具有全球吸引力。
美国文化的强度只有在罗马帝国时期才可以见到,罗马帝国的文化影响只能达到其军事边界线,而美国的软实力却统治了全球。
其次,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单极挑战多极的局面。
虽然世界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然而,决定世界发展方向的是决定人类命运的最基本要素:物质文明、科学技术。
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成了影响世界变迁的最基础的要素。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继续阻碍着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但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是难以凌驾于多极结构上的,要扼杀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是不可能的。
世界政治民主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是相辅相成的。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冷战是二战结束后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冲突,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所主导。
这段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关系纷繁复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研究和分析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格局及其影响。
1.冷战格局的形成冷战的起因是二战后美苏两个国家的巨大矛盾。
苏联试图在二战后通过建立社会主义阵营来推动世界革命,并试图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美国则试图通过保持自由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价值观来对抗苏联的威胁。
双方在军事、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形成了对抗的局面。
2.两极争霸的格局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两极争霸模式。
美苏两国分别带领西方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争夺全球经济和政治的控制权。
两极之间存在强烈的敌对关系和意识形态对立,导致了许多地区局势的紧张和冲突。
3.冷战格局的地区扩展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不仅仅局限于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还扩展到了许多地区。
东欧剧变使得苏联在该地区的控制力大大减弱,而美国则积极支持西方盟友,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
南亚、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也成为了冷战的重要战略地域,美苏两国通过在这些地区的利益争夺和干预局势来支持各自的势力范围。
4.冷战格局的核心武器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核武器和军事装备的竞赛。
核武器的威胁和恐怖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一种不确定性和紧张氛围。
两国发展出众多的导弹、轰炸机和其他军事装备,试图通过军事实力的展示来集中政治影响力。
5.冷战期间的地缘政治争夺冷战时期,地缘政治争夺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重要的方面。
例如,柏林墙的建立和拆除,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都是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抗。
这些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危机和紧张局势,对全球和平稳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6.冷战格局的解体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维持了几十年,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格局逐渐崩溃。
苏联的崩溃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大大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
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与历程
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与历程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战争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别从国际政治格局和历程两方面来探讨二战后的国际政治。
一、国际政治格局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分为两极和多极。
1、两极格局在战争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全世界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
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都非常强大,而苏联则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因此,美国和苏联分别带领着西方和东方两个阵营,构成了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
2、多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强国崛起,使得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各个国家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
二、历程二战结束后,历经了很长时间的恢复和重建。
1、战后恢复和重建二战后的欧洲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为了重建战争中受到了极大创伤的国家,各国采用了大规模的重建计划。
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为欧洲提供了巨额的经济援助,帮助欧洲国家重建国家基础设施和经济体系。
2、冷战的爆发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加剧。
美国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苏联则坚定地实行共产主义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之间的分歧逐渐变得难以调和。
1947年,美国的杜鲁门总统发表了“杜鲁门主义”,明确表示要对抗苏联的扩张,推动西方阵营的统一,这种状况持续了整整四十年,称为冷战时期。
3、全球化与多极化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成为了一个趋势。
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经济体系,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程度不断提高,国际政治格局也因此变得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
经济和紧密联系,出现了一个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多极格局。
4、后冷战时期1989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冷战结束了。
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各国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更加深入。
二战后的国际政治形势与冷战
二战后的国际政治形势与冷战二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随着美国和苏联的崛起,国际政治格局逐渐形成了两极对立的局面,即所谓的冷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二战后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冷战对于世界政治的影响。
一、二战后的国际政治形势1.联合国的成立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全球性战争,成立了联合国。
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二战后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它旨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2.美苏两极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国之间曾经有过合作,但战后,由于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和政治利益上存在巨大分歧,导致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在美国提出“遏制苏联”的政策下,美苏两国进入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
这一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都被分为西方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个大集团。
3.美国的全球霸权冷战期间,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经济、军事和文化霸权国家。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的反共政策,不仅直接威胁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也对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影响。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它能够制定和推动旨在促进自身利益的全球性政策。
二、冷战对于世界政治的影响1.冷战带来的政治紧张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对立,导致全球政治风险不断加大。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核军备竞赛,使得全球面临核战争的随时可能。
此外,在某些地区,包括南斯拉夫、朝鲜和古巴等国,美苏两国的争斗也导致了政治上极度紧张的局面。
2.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意识冷战时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独立意识,不再对美国和苏联两国对它们的影响盲目接受。
这些国家包括印度、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等。
由于这些国家的人民反对赤裸裸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它们也开始反对美国和苏联压迫它们。
3.国际政治的多极化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国之间的对立消失了,但美国仍然维持着全球头号大国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
变迁与合作: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性 组织 在 国际舞 台上 发挥 的作 用越 来越 重要 : 发展 中 国家
的国际政 治影 响力迅 速提 升 。
与大 国间合 作 的不可缺 少性 ; 作
用, 多极 化趋 势发展 明显 :
“
一
冷 战后 国际政 治格 局 的变迁 及原 因
中显得 力 不从 心 了。
面:
一
配下 , 强政 治 互信 , 强 经济 合作 , 早摆 脱 金融 危机 影 增 加 尽 第 二 , 根 本上 讲 , 来 国际 政 治格 局 的 变 迁取 决 于 从 未
具体 讲 ,麦 克世 界 ” 美 国造 成 的 冲击 有如 下几 个 方 响 , “ 对 实现 经济 复苏成 为 当前各 国面 临 的首要任 务 。
冷 战 后 的国 际政 治格 局
/ 金 山 乔
苏 东 巨变是 当代 国 际政治 格局 变化 的 分水 岭 , 以美 苏 构 出现 短 暂 的混 乱 , 同时 美国成 为世 界上 唯 一 的超 级 大 为代表 的 两大 阵 营长达 4 0多 年 的冷 战局 面 不 复存 在 了 , 国际政治 格局 在动 荡 中发 生 了巨大 变迁 。冷 战后 , 美国成 遭 到包括 其盟 国在 内的其他 国家 的质 疑 : 界上 主 要政 治 世
近二 卜 年来 ,阂际政 治格局 经历 了两极 对 的
战后体 系结 束 及 “ 一超 多 强” 的过渡状 态 , 当前 正在 向多极 多 元 的 体 系发 展 ,
这一发展进程将很漫 长。 i
。 _ 甏 鳝 嚣嚣_ 。 麟 _ 。 。 器 ~l
变 迁 与合 作 :
形成 了长达 4 0多年 的对峙 与竞 争 ,双 方充满 了恐惧和 仇
超 多 强 ” 国际政 治 格局 在 未 来相 当长 一段 时 间 的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知识清单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知识清单一、冷战的结束冷战,这一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抗,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画上了句号。
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为冷战的终结奏响了终曲。
冷战的结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长期的军备竞赛使得苏联经济不堪重负,内部改革的失败又加剧了社会矛盾。
同时,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压力,也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二、一超多强的格局形成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其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美国的经济总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其军事力量遍布全球,科技水平也领先世界。
然而,世界格局并非美国一家独大,而是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
多强包括了欧洲联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
欧洲联盟通过一体化进程,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欧盟也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了经济强国。
尽管在军事领域受到一定限制,但其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在全球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尽管在经济上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但在军事和能源等领域仍具有重要地位。
三、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资本流动更加自由,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不断拓展和深化,各国根据自身的优势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促进了自身的经济发展。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同时,经济危机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冷战后世界格局新变化和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 二、走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
一、冷战后世界格局新变化和资本主 义出现的新现象
(一)20世纪世界格局、形势的演变 1、20世纪上半世纪: • 主题:战争与革命 2、20世纪下半世纪: • 主题:和平与发展——两营对立
• 社会主义是在同资本主义并存、竞争中向前发展,因此,必将遭到资本主 义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领域进行围剿,增加了社会主义的曲折性。
(2)必然性: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总趋势
• 理论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决定
• 实践依据: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尽管有曲折,多灾多难,但从小到大,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在虽有所挫折,但正处于复兴阶段。
一步加强 • 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新变化 • 新殖民主义 • 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进一步加强
2、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 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变化的动力 •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 • 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斗争也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改弦更张”的一个原
(2)自我更新 • 组织上:从分化到重建 • 思想理论上:从反思到创新 (3)多样性、民族化更加突出 (4)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 (5)两制关系进入到“互进”新阶段
2、特点: • 全面低潮中有局部的复兴 • 大挫折中有小的发展 • 外延缩小的同时内涵有所变化,质量有所提高
说明现在我们还处于低谷,在低谷中波动,没有走出低谷(两个高潮之 中的低潮),在低谷中积蓄力量,调整力量。
因
•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分工,起了支撑作用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完善 •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提供了机遇 •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3、怎样看待新现象:
必须历史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有20多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又要看 到还有100多个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看到南北之间的差距 仍在继续扩大。
而资本主义处于强势、攻势、优势(敌强我弱) • 从社会主义自身看,遭遇严重挫折,处于极为艰难时期,从某种意义
上讲,正处于严重被消灭之中。 • 作为社会主义运动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
战。
进的现表:
• 仍然坚守社会主义阵地的5个国家抵住了压力,稳住阵地,在改革开放和 革新旗帜下,取得不同程度进展。
两超争霸 苏东剧变 3、冷战结束后的新变化: • 多极化趋势 • 世界形势趋向缓和:军事转向经济,战场转向市场,对抗转向对话 • 矛盾错综复杂 • 国际政治社会化的趋势 • 世界并不太平,战争危险仍然存在
(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和矛盾的深化
1、新现象的主要表现: • 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 • 垄断有了新的发展 • 工人和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政治权利进
• 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经过这场动荡分化大都生存坚持下来,有 的还有发展。
• 发达国家共产党受到冲击最严峻,但最困难的局面已经过去。 • 前苏东地区27个国家经过十年的分化斗争,已有18个国家的右翼势力下台,
左或中左势力上台。
总的说来,由于苏东剧变引起的震荡、滑坡的局面基本结束,开始从紧 急应付转入到在困难中探索前进,谋求发展阶段。
• 这些新现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现在还可以容纳推动生产力发 展,还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 这些新现象从总体上看,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说明矛盾有缓 和,但又有深化。
• 科技革命为社会革命作准备,资本主义愈发达离共产主义愈近。
二、走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的现状和走向 1、现状: (1)低潮下的奋进 低潮有三个基本事实: • 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看,社会主义处于劣势、守势、弱势,
3、社会主义将在曲折斗争中向前发展:
(1)曲折性原因:
• 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曲折前进,同样社会制度变革也 是曲折的,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是曲折,而用一种没有剥削 制度代替剥削制度更加曲折。
•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必有一个从不完善、不成熟到逐步完善、成熟的 过程,再加上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发生,更加增加其曲折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