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护理专业是目前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之一,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就业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本文将从当前面临的挑战、影响就业的因素、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展开探讨。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激烈、专业技能不足、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影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实习经验等方面。
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加强学习、多参与实践等。
为了改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我们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拓展就业渠道,积极开拓医疗机构、养老院等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相信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当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面临的挑战当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面临的挑战有很多方面,首先是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就业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
其次是护理专业技能和知识要求较高。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就业机会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的护理岗位紧缺,而一些地区却护士饱和,这也给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部分企业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积极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为自己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影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是影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状况分析与应对措施
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状况分析与应对措施[摘要]临床实习是高职护生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护生走向临床工作的必经之路。
文章主要以临床实习的三年制高职护生为对象,从心理压力、沟通能力、护理职业风险防范等方面,探讨了护生在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关键词]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心理压力沟通能力护理职业风险防范意识一、临床实习状况分析(一)心理压力增大,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1.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使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较低,对职业的选择造成了心理压力。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护理工作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又琐碎的服务性工作。
特别是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病人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态度,造成护生心理不平衡。
超过70%的护生认为护理专业社会地位低,认为在护理工作中其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①2.临床工作压力大,护生不能尽快适应角色。
首先,基础护理工作难度较大。
护理工作本身比较琐屑和繁重,临床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心力、体力过多透支,再加上工作时间三班制,生活不规律,是护生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
其次,临床带教老师的态度。
个别老师带教意识淡薄,片面认为带教是一种负担,因怕实习护生出了问题要老师承担负责,让护生跑腿干杂活;护理操作中给护生讲解示范的少,出现问题后批评、责备的多,也给护生造成了心理压力。
再次,护生自身特点。
现在的实习护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学习,缺乏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锻炼。
再加上有些娇生惯养,肯做、肯吃苦辛勤工作的精神欠佳。
他们人虽进入临床,但却不能真正适应护士角色。
3.就业途径困难带来压力。
近年来,随着高职护理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护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由于毕业后需自谋生路,每名即将毕业的护生都不得不面对求职选择。
有61.9%的大学生有就业压力的问题。
②上述问题常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感到疲乏、不开心、压抑、工作紧张、心悸、入睡困难、胃口不好等焦虑症状。
高职院校护生社区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
实践 基 地 的 规 模 、 员及 业 务 量 等 低 于 平 均 水 平 ; 人 只有 3. 的 护 生接 触 了“ 35 六位 一体 ” 任 务 ; 6项 带教 老 师 、
护 生双 向评 价 , - 优 秀率 分 别 为 8 . 、1 8 ; 生 对社 区 实践 安 排 总 体 满 意率 8 . ; 体 2 69 7.% 护 9 4 中心 的教 学条
( ) 学 实践 基 地 的 基 本情 况 。 一 教 学 院根 据 择 优 、 近 的原 则 , 定 1 就 确 5家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以下 简 称 “ 中心 ” 、4 社 区 卫 生 服务 站 ( )2 家 以下 简 称 “ ” 站 ) 为 社 区 实践 基 地 调 查 显 示 , 为 实 践 基 地 的 中 心 在 规 模 , 作 人 员 及 业务 量等 几 方 面 均 低 于 市 区 中心 的平 均 水 平 , 站 的 而 各 方 面 要 优 于 市 区平 均 水 平 ( 表 1 。可 能是 因 为 城 市社 区 见 )
1
表 1 实践 基 地 与 市 区平 均 水平 的 比较
¨
平 均 业 务 用房 ( 方 米 ) 平
3 6 5 5 . 7 8 .
1 . 3 0
平 均 固定 资 产 ( 元 ) 万 平 均 职 工 总数 ( ) 名 平均医生数( ) 名 其 中 , 专 及 以上 学 历 ( ) 大
2 6 2 8 0
*为 当地 卫 生部 门提 供 的 2 0 年 的统 i 数 据 , *为张 明 芝 20 年 的调 查 数 据 ( o7 1 * 04 未分 中 心 和 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 0 8年
第 1 2期
・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1. 引言1.1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其护理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日后的护理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护理需求的增加,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对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存在一些模式,包括院校与医院合作举办见习、学生直接到医疗机构实习等。
这些不同的模式各有优劣,需要进一步评估和优化。
需要对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改进见习工作,提高其教育质量和效果。
对于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为未来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2. 正文2.1 现有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模式分析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其模式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现有的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模式主要包括在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形式。
校内模拟实训是通过模拟真实医疗环境,进行护理操作的训练。
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可以熟悉各种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技能水平和应变能力。
模拟实训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校外实习是学生在真实的医疗机构中进行护理实践的机会。
通过在临床实习中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深化对专业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校外实习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医疗机构的运作机制和临床工作流程,增强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认识。
现有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是多元化的,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能力和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探讨。
2.2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的效果评估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的效果评估是评价该教育模式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重要途径。
临床见习是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战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的现状入手,分析其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的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1. 临床见习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的发展,临床见习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到医疗机构进行见习的机会,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临床环境,了解护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2. 参与医疗机构广泛目前,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康复中心等,覆盖了护理工作的多个领域。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护理实践机会,有利于他们全面了解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3. 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了确保学生的临床见习能够顺利开展,并获得有效的培训,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的教学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学校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临床见习的安排和管理更加规范化。
4. 存在的问题虽然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
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普遍反映,由于自身知识面较窄,受到了工作中的局限,无法实际运用所学知识。
一些医疗机构对学生的临床见习安排不够合理,导致了实习学习效果不佳。
1. 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临床见习是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护理工作的紧张和专业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护理意识和专业素养。
2. 提高了实战能力通过临床见习,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下开展工作,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战能力。
他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技能,还可以学会与患者和医护人员有效沟通,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等。
3. 拓展了就业渠道临床见习是学生接触真实临床环境、了解医疗机构工作流程的重要机会。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专业成为了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热门专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护理专业。
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本文将从就业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就业挑战。
一、就业现状分析1.市场需求不足: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
大部分的护理岗位都集中在医院、养老院等特定场所,而这些场所的工作岗位却并不足够。
一些地区的护理资源配置不均,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护理岗位供不应求。
2.专业竞争激烈: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工作岗位的增长速度却并不足够快,这导致了护理专业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护理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3.职业晋升困难:一些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找到了工作后,却很难实现职业晋升。
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成为了影响护理专业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一些学生来说,要想在职业生涯中有所发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对策建议1.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学校阶段,应该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可以与医院合作,开展实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工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校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更多的工作岗位。
2.多渠道扩大就业途径:学校可以多渠道地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除了医院和养老院等传统的就业场所,学校还可以向护理服务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新兴领域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在学校教育阶段,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4.加强就业指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学校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企业代表等人士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的形势,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护理工作的日益重要,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的临床见习在护理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临床见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的现状和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1. 见习时间和次数不足目前,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的临床见习大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或学年,在单位进行为期数周的实习。
这样的见习时间过短,且仅进行一次或两次临床见习,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需求。
由于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有短暂的见习时间很难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护理技能和实践经验。
2. 见习单位资源不均衡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资源条件较好的单位和资源条件较差的单位。
而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临床见习时,往往会受到资源条件的制约,无法在优质的环境中进行实习。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上的差异,影响了他们的整体学习效果。
3. 实习指导师资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指导师来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然而现实中,很多实习单位的指导师并不具备专业的指导和教学能力,导致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辅导,影响了他们的实习效果。
1. 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尽管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时间和次数有限,但是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临床实际工作环境,亲身参与护理工作,提高了其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将来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 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兴趣在临床见习中,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的繁重和严峻,也能够感受到护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有些学生在见习实践后更加坚定地决心走上护理这条道路,为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专业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却出现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难的现象,许多护理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学校和学生本身需要共同努力,找出对策,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
一、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 就业岗位需求量大但不匹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护理专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大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发现,实际就业岗位并不多,且大部分的工作都集中在医院等公共场所,而非社区养老院、医疗器械公司等领域。
2. 专业技能不足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不足,无法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
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缺乏实践机会,仅有理论知识,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3. 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由于护理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竞争激烈,就业压力逐渐加大。
大部分护理专业毕业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求职过程,甚至在毕业一年后仍未找到理想的工作。
二、对策建议1. 高职院校加强实践环节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强实践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
可以与医院、社区养老院等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
2. 完善课程设置在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对护理技能、临床操作等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4. 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5. 拓宽就业渠道护理专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拓宽就业渠道,选择到社区医疗机构、养老院、康复中心等场所工作,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一般为1年。
在这1年中,经过各科室实习,护理学生对临床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掌握了一些临床基本技能和操作。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目前的护理实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现综述如下。
1 存在问题1.1 教育体制不合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护理教育体制的问题较为明显,如护理教育规模和层次结构不能满足需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实践应用能力弱影响毕业生就业等。
高职高专院校扩招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最大,不是体现在学生数量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培养的质量上,由于盲目扩大办学规模,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高职高专院校没有随社会发展进行人才定位的调整,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目前的教育体制对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就业都有很大影响,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投入更为关键[1]。
1.2 实习态度不端正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了实习态度不够端正,集中表现为工作积极性及吃苦奉献精神较差,安全意识淡漠,处理不好实习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夜班不注意休息,白班无精打采,上班期间聊天,不主动巡视病房,不虚心学习,不努力工作。
有的护生重治疗轻护理,对治疗工作争着干,对生活护理工作怕脏、怕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比较欠缺。
1.3 理论向临床实践转化能力差虽然近几年来高职高专的护理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仍占主导地位,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是非常被动的,往往是仅学到了老师教的内容,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学生进入实习以后,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主动、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理论无法转化为实践。
1.4 学习上的压力过重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了解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法律等社会及人文科学知识,繁重的课业负担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致使少部分学生因没有信心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而选择中途退学或转学。
以院校合作为基础的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以院校合作为基础的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对护士的需求不断增加,大专护生课间见习成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不同医疗机构合作,大专院校可以为护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际的实习机会,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护理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目前大专护生课间见习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机会不足、实习内容单一、实习指导不够到位等。
有必要对目前的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推进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提高护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护理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大专护生课间见习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一些院校合作中,学生的实习安排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指导和监督,无法获得有效的实践经验。
一些院校合作的教师和临床导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导致实习计划和实际执行之间存在偏差和不协调。
一些院校合作中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获得条件优越的实习机会,影响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当前大专护生课间见习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各方面的努力和改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院校合作在大专护生课间见习方面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旨在为更好地促进大专护生课间见习机制的顺利运行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支持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和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明确推进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研究目的的设定,我们希望能够为促进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的合作模式和机制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提升护理教育质量和护理人才培养水平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目前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调查分析在目前的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现象。
护生见习状态调查分析
护生见习状态调查分析近年来,护生专业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参加护生见习,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经验。
然而,护生见习阶段的状态调查分析显示,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习热情不高护生见习阶段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阶段,但是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
他们往往把护生见习看成是填时间、赚经验的机会,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不太愿意深入思考问题。
二、缺乏实践经验护生见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但是很多见习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对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往往没有清晰的认识,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不理想。
三、人际交往能力不足护生需要与医生、护士、病人等人群进行频繁的沟通、交流和协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展现出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但是很多见习生在这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四、学术素质不高护生作为医疗团队的成员,需要具备严谨的学术素质。
然而,护生见习阶段很多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文献查阅、科学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够。
缺乏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和筛选,甚至缺乏基本的文献检索技能,这会影响到其未来的研究能力和职业发展。
以上是护生见习状态调查分析的主要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1. 学生需要加强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实践中,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
同时,加强自己的文献查阅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了解本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进展。
2. 教师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经验分享;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问题。
3. 护生见习机构也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个人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护生见习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和实践环节。
学生需要加强认知、积极参与实践,并注意提升自己的学术素质和个人能力;教师则需要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护生见习机构需要加强管理与指导,积极推动学生职业和个人发展。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医疗护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便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1.就业市场需求不足护理专业对应的就业市场颇为狭窄,而且需求量也不高。
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
2.竞争压力大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竞争对手是护士和医师。
在护理专业以外的医疗专业中,护士和医师是最受市场欢迎的职业,具备更高的闲置率和更高的收入。
3.户口等政策限制一些城市和单位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当地户口才能就业,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外地,这让他们的就业问题更加复杂。
另外,一些政策性单位优先招收本地人员,这也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造成了些许困难。
4.专业素质与就业要求脱节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育在教学投入、师资力量、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不足,大多数学生仅仅具备基本的学理和方法,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与护理专业的实际需求脱节,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1.加强专业教育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变化趋势,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加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优秀学生。
同时,应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
3.实施政策倾斜,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方面,减少户口等政策限制,提高人才流动的自由度;另一方面,通过税收、贷款等方式,为护理专业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就业环境。
4.积极推动护理人才的价值提升,推广护理专业行业的知名度和重要性,提升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吸引更多学生选择护理专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总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至今十分突出,政府、学校和学生都应该在相应领域加强自身建设,通过积极应对,共同推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护理专业成为了热门的就业选择之一。
对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就业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本文将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于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给予了护理专业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仅医院和诊所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还有老年护理院、社区护理中心等医疗机构也对护理人员需求量较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专业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对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技术掌握不够深刻。
学校培养方向和护理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异。
一些学生只接受了常规的理论与实践培训,但缺乏特色化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竞争的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机会,加强学生对临床实践技术的掌握。
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
提供更加贴合企业需求的实践项目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还可以引入专业培训机构,提供进修课程,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学生也应该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在学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还应该不断学习和钻研,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虽然较为乐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和与企业的合作,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高职护理实习调查报告
一、摘要为了全面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现状,提高护理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本调查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实习环境、实习内容、实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护理教育改革和实习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高职护理教育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的素质。
实习是高职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临床技能的重要阶段。
然而,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环境不理想、实习内容单一、实习效果不佳等。
为了解这些问题,提高实习质量,本调查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三、调查方法与对象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调查。
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全体实习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实习环境- 实习医院数量:调查结果显示,90%的实习生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10%的实习生在二级医院进行实习。
- 实习科室分布:实习生分布在临床科室、急诊科、手术室、ICU、儿科等科室,其中临床科室占比最高。
- 实习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85%的实习生对实习环境表示满意,15%的实习生表示不满意。
2. 实习内容- 实习课程设置:调查结果显示,90%的实习生认为实习课程设置合理,10%的实习生认为实习课程设置不合理。
- 实习内容满意度:调查显示,80%的实习生对实习内容表示满意,20%的实习生表示不满意。
3. 实习效果- 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调查显示,90%的实习生认为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临床技能,10%的实习生认为掌握程度不够。
- 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调查显示,85%的实习生认为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掌握了扎实的护理知识,15%的实习生认为掌握程度不够。
护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护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行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行业。
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相关工作部门提供参考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护理社会实践调查。
一、调查背景护理是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护理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护理服务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实施为护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护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显现,如护士人员紧缺、护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护理行业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实践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实践调查。
首先,我们前往多家医疗机构与护士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及待遇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我们对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便快速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们还查阅了相关数据和文献,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分析1.护士人员紧缺状况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护士人员紧缺是当前护理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方面,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导致很多人不愿从事这个职业,使得人才供给不足。
另一方面,护理行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才培养的速度,造成了人员供需失衡的局面。
2.护理服务质量问题虽然护士是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护士的素质和服务意识仍有待提高。
其中包括个别护士态度不好、不尊重病人隐私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护理服务的质量,也让患者和家属感到不满。
3.护理技术与设备护理技术与设备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且护士缺乏相关培训和更新知识的机会。
这将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四、对策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以促进护理行业的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1.增加培训机会。
职专护理_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护理人才,我校护理专业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让学生深入基层医院,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对本次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护理人才短缺、护理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护理专业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
2. 实践目的(1)使学生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专业技能。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包括静脉输液、吸氧、测量血压、血糖等。
(2)护理理论知识学习:包括疾病护理、护理伦理、护理管理等。
(3)临床护理工作体验:跟随带教老师参与临床护理工作,了解护理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4)护理实践技能考核: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学到的护理技能进行考核。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实习医院,并提前了解医院的实习安排和要求。
(2)实习阶段:学生在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实践,跟随带教老师学习护理技能,了解护理工作流程。
(3)总结阶段:实习结束后,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实践成果与收获1. 实践成果(1)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2)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3)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提高。
2. 实践收获(1)了解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2)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不够熟练。
以院校合作为基础的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以院校合作为基础的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生课间见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在大专院校学习期间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随着护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加,大专院校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研究背景中,需要重点关注大专院校与医疗机构在护生课间见习方面的合作情况。
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大专护生课间见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和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在如今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护理人才的培养也愈发重要。
加强大专院校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护生课间见习的良性发展,不仅符合护理行业的发展需要,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2 研究意义抱歉,我无法提供超过90个字符的文章段落。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我会尽力而为。
2. 正文2.1 调研方法调研方法是研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确保调研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将采用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具体步骤如下: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现状,为后续调研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2. 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大专院校和实习单位的问卷,包括对护生课间见习的了解程度、实习内容与要求、实习环境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查。
3. 访谈调研:选择部分大专院校和实习单位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对护生课间见习的看法和意见,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数据分析: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挖掘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规律,为提出对策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调研方法,我们将全面了解大专护生课间见习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护生见习质量和效果提供指导和支持。
2.2 现状分析当前,大专护生课间见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医院合作,学生有机会在实际的护理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护理行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而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护理专业学生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却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一、就业现状1. 就业机会广阔,但竞争激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护理行业的就业机会日益增多。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都有大量的护理人才需求,而且这一需求还在不断增加。
与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了就业竞争的加剧。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护理岗位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很多护理专业毕业生难以在理想的工作岗位上立足。
2. 医院岗位日益减少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很多医院开始削减非必要的岗位,其中不乏一些护理岗位。
一些医院为了节约成本,开始使用护理助理或者减少招聘护理人员,导致了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增大。
3. 技术要求提高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沟通能力。
而一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上虽然有所掌握,但在实际操作和沟通技巧上还有所欠缺,使得用人单位对其就业能力产生疑虑。
二、对策1. 提高专业素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在校期间,学生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还可以通过参与护理竞赛、实习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职业资格,如通过毕业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等,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 多渠道寻找就业机会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找就业机会。
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服务平台或者招聘会来获取就业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人才市场、人才中介等途径来寻找就业机会。
护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护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背景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和探索护理在社会中的实践情况,以及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护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对于社会的健康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护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范围涵盖了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中的护理实践情况。
针对不同的受访对象,我们制定了不同的问卷和访谈指南,以确保能够获取详尽和准确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压力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普遍面临较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长时间的工作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以及繁杂的工作内容,使得护理人员容易出现身心疲惫、情绪低落等问题。
此外,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还需要处理生死、病痛等重大问题,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心理负担。
2. 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分析从受访者的回答来看,大部分人对护理服务整体满意度较高,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表示肯定。
然而,也有部分受访者提出了对于护理服务的改进意见,其中包括缺乏沟通和交流、缺乏个性化护理、医患矛盾等问题。
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当前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一些局限和不足之处。
3. 护理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情况分析在护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着一些不均衡和不合理的现象。
一些地区和社会群体缺乏足够的护理资源,导致护理服务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此外,护理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也存在不够高效和合理的情况,有些资源被浪费,有些地方则存在医患缺乏及时护理的情况。
四、问题与建议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与建议: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减轻工作压力。
2. 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加强沟通和交流,提供个性化护理,解决医患矛盾。
同时,建立护理服务监督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作者:覃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9期摘要:从实证的角度,采用抽样调查与数据统计的方法,结合调研走访,客观分析目前高职高专护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的工具性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66-03高职高专护生包括中专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和参加全国高考的普通专科护士专业的大学生。
这是大学生中的一个具有突出特性的群体,较之普通本科学生他们更具情绪化和个性化。
他们存在着强烈的要求、独立的愿望,与事实上也存在对家人和他人的无奈的依赖的矛盾。
为确保社会实践对这一群体素质培养的有效性,达到培养优质大学生的目的,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与数据统计的方法,结合调研走访,力求客观分析目前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发现其优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一、对象与方法抽样选取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学生50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选取研究对象时综合考虑了参与调研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频率、类别年级等因素,以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采用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为重点展开,通过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通过网络访谈、座谈等形式展开调查。
在调查方法上,广泛查阅了相关资料,自行设计了《高职高专院校护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参与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对护生职业态度、专业技能、沟通协调能力、人文关怀意识、责任感、爱心、个人意志品质、社交能力等方面提升的效果评价。
通过随机抽查的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回收率为97.8%。
数据资料采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当前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分析(一)高职高专护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高职高专护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22%的护生认为在校期间必须要参加社会实践以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或职业素质,约66%的护生愿意尝试,对参加社会实践持“无所谓”和排斥态度的护生比例约为12%。
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通过到医院见习、到社区养老院、孤儿院、街道等进行自愿服务活动及卫生健康知识宣教、寒暑假医疗机构带薪实习、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对护生综合素质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对参与实践类别一项调研中,我们采取的是多选的方式。
数据结果显示,护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频率较高的分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如义务护理服务、健康档案建立、临床见习、到医疗机构带薪实习等、带薪实习、常规志愿服务、校外兼职,其中参与面最广的是常规志愿服务,68%的护生都曾参与。
(二)高职高专护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最主要目的分析高职高专护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最主要目的如图1所示。
有76%的护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积累社会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当然,时间类别里边包括做社会兼职。
10%的护生认为,是获得经济收入。
分别有5%和2%的护生认为是为完成学校(院系、班级)布置的任务和为社会做贡献。
认为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护生比例较少。
由统计数据可见,当前高职高专护生对参与社会实践对自身的意义认识不够准确和到位,这可能与当前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陈旧,内容单调、苍白,过程匆忙缺乏创新等有直接关系,再就因资金和组织的难度,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的面不够广泛。
这也是以后各高职高专院校在护生社会实践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
(三)高职高专护生参加社会实践意愿调查高职高专护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如图所示,61%的护生更希望参加义务诊疗服务,约24%的护生期望能参加助老扶残等慰问性的服务方面的实践活动,有少部分护生喜欢选择意愿为心理法律等各类咨询服务及环保等公益宣传类活动。
由数据统计分析可见,接近85%的护生期望参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因其更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这为我们高职高专院校今后如何更有效的开展护生社会实践以促进其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指导。
(四)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在对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一项调研中,我们采取了不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具体数据不便用图表方式显示,调查结果如下,分别有72.6%和70.6%的护生认为参与社会实践对自身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
分别有63.8%、65.1%、55%的护生认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提升较明显,只有3.7%的护生认为没有任何提高。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护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更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对职业素质培养和提升效果比较明显。
(五)当前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对于当前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约44%的护生认为联系实践单位比较困难,约有17%的护生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确定项目和资金或实践经费支持问题,约有10%左右的护生觉得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是当前社会实践的最大困难。
在对当前护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项调研中,约有76%的护生认为“同学们理论知识不足,业务技能不熟练”是最突出的问题;70%的护生认为活动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认为“一味追求媒体效应,活动不务实”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的比例为41%。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护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高校和社会有关方面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单位在给与积极的支持帮助方面不够,学校在组织和资金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同时,对社会实践缺乏科学有效的考评和激励体系。
二是,社会实践的开展更多注重于形式和完成任务,多活动的效果、活动形式内容创新和实效性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进一步强化护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分析(一)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创新护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创新思路,将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性、创新性、研究性”特点,结合护生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护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包括计划方案、资金方案、管理方案、监督方案、奖励方案等。
把社会实践纳入到项目管理中来,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实现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效益最大化,不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无效率配置。
在项目立项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及地方需求,以招标、竞标的方式进行评选、确定,确保社会实践项目的可行性、价值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及相关指导老师加强指导和管理,积极与实践地联系,多方面提供条件保障。
制定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处理、反馈机制,加强对护生社会实践实施过程的指导检查。
对实践动态,实时监控,针对实践活动实际,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目标,注重解决现实问题,产生实际效果。
(二)以护生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学校主动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以促进地方社会发展进步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引导和强化学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扎根基层的理念。
在学校周边地区建立一批稳定的、长效的、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重点为学生创建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基地,逐步构建“大平台+专业特色+地区特色”的社会实践体系模式。
让护生以“准医护人员”身份直接参与,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服务地区社会发展,推进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赢得社会的认同和直接支持,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可、青睐,同时也能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自己的发展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构建科学的护生社会实践内容体系1.完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要使护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提升职业素质,必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实践内容。
学校可将教学计划内实践和教学计划外实践统一起来,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护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实施,按学生所在不同年级、专业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根据护理专业课程进展而不断深入;服务内容也要呈循序渐进方式,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模式,促进社会实践课程间的系统组合和优化,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
2.加强专业资深教师对护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在专业性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是决定活动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老师的点拨指导、评价反馈能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因此应组织、鼓励资深护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对活动开展的专业性、实效性等方面给予指导。
同时,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可组建由专业指导老师、有实践经验的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共同组成的团队。
这是护生社会实践团队的最优构建模式。
该模式将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结合在一起,全面考虑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能力、时间等因素,使团队中各成员真正实现角色互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低年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让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
3.进一步完善护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建设。
评价体系建设是护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则是实现学校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采集护生社会实践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护生社会实践的过程和效果及社会实践对护生职业素质的促进方面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改进与提高的方向和途径,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指导功能,总结经验,完善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实践基地对护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可通过定期座谈、活动效果评价表等形式进行;二是学校设立学生社会实践获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制认定办公室,按参与活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和学分认定;三是本人参与专业社会实践心得或调研报告;四是校内外指导教师评价。
参考文献:[1] 周作霞.护理实践的社会情境构建与实践探讨[J].护理研究,2010,(1):76-77.[2] 葛芳芳,黄聆之.浅谈新时期护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职业技术,2011,(6):49[3] 何光伟.在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浅探[J].高教高职教育,2009,(3).[责任编辑仲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