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第八课 木兰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叙事诗,描绘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英勇善战,凯旋而归的动人故事。
本诗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木兰的爱国精神、英勇意志和美好品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诗歌意境、学习诗歌表现手法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木兰诗》的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对学生来说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欣赏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4.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英勇意志和美好品质。
5.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3.木兰精神的传承和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木兰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奥秘。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木兰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视频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木兰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逐句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及原文《木兰诗》课文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探究主题。
【教学设想】前面已经说过,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诵,而且要当堂背下来,不能留到课后。
这首诗尽管长达330字,也要当堂背下来。
当堂能背,而且背得准确无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
设想要点如下:一、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如果学生中有人在课前就背了下来,也要请他们作背诵表演,总之,要把课堂上背诵的气氛搞得浓浓的二、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加快记诵的速度这首诗共14节,除“万里”“爷娘”“开我”三节各有六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一节一节地背,再合节为段,就比较容易成诵。
诗中排比句式也不少,又间有顶真(又称联珠,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指出来也有助记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八课 木兰诗
《木兰诗》教学设计南郑县大河坎九年制学校王海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与《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2.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重点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难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二. 课程讲授(一)读课文看人奇【交流点拨】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小结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关头,父亲年老之时,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厚禄,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朴实的优秀品质。
(二)读课文品诗奇1.凝练生动的语言。
【交流点拨】《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复沓、问答、排比、重叠、对偶、顶真,正面侧面,人衬,物衬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
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气势酣畅的排比等等。
2 .安排详略的独具匠心(三)读课文悟事奇其一,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其二,不恋功名、洁身自好功成身退,归隐故乡,不改劳动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更是对功名的蔑视。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3)课文情感的理解:把握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木兰的勇敢、坚定、忧虑等。
难点突破: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同理心。
(4)创意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创作与木兰诗相关的故事或诗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木兰诗,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内容、韵律和木兰形象所传达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环节。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和听众,这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示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联系可能还不够紧密。我需要思考如何将这种联系更加自然和深入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举例:讨论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家族观念和爱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古文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古代诗歌的词句和内涵具有一定难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木兰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勇敢担当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木兰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可能是因为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应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激发他们的思考。
4.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操作性。在本次课程中,诗歌朗读和小组讨论活动较为成功,但仍有一些学生显得拘谨。今后,我可以在实践活动环节增加更多趣味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木兰诗》的文化背景和词语释义掌握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对吃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需要在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6.课后反馈和总结至关重要。在课程结束后,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但感觉自己在总结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总结,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培养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4.提高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愿。
5.发展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独立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韵律、修辞手法以及文化背景。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扬木兰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木兰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对木兰精神的理解逐渐深入,能够将这种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提问和启发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分析诗中的典型修辞手法,如“关山度若飞”中的夸张手法,强调其表现力;
-引导学生思考木兰形象所体现的价值观,如勇敢面对困难、忠诚于国家等。
2.教学难点
(1)对《木兰诗》中文学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深入解读木兰形象,挖掘其精神内涵;
(3)联系实际生活,将木兰精神融入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举例:
-针对修辞手法的难点,可以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பைடு நூலகம்读木兰形象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从家庭、国家、个人成长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理解;
-对于木兰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以结合社会现象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感悟到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难点内容进行反复讲解、示范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探讨木兰形象及其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通过学习木兰勇敢、智慧、忠诚、孝顺等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北朝民歌,选自《乐府诗集》,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诗歌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转战十年,凯旋而归,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
诗歌以“木兰是女郎”这一戏剧性因素构成情节上的悬念,以“木兰恢复女儿身”这一戏剧性因素构成情节上的突变,在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中,表现了木兰的勇敢、智慧、坚强、机智、善良、纯朴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这首古代长篇叙事诗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木兰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勇敢、智慧、坚强、机智、善良、纯朴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2.难点: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木兰的优秀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氛围,感受诗歌的魅力。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标注生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木兰诗》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同时,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中 互文修辞手法的运用
3.多句互文。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课下搜集运用互文修辞 手法的诗句。 2.课下小练笔:我心目中的 木兰。
温馨提示
谢谢指导! 谢谢指导!
《木兰诗》中 互文修辞的运用
柘城县洪恩乡第一初级 中学 李作芝
故而知新
1.背诵《木兰诗》 2.你知道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你能翻译下面诗句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应理解为:木兰到各处的集市购齐了出 征所需之物。(而不是每到一个集市买一个 东西)
是一种上下文义互相交错, 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表达完整句意的修辞 手法。
意思应理解为:木兰回到昔日的闺房,坐在窗户边,对着镜子梳理像云 一样的头发,喜不自禁的贴上心爱的花黄。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意思应理解为:每一间房子都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屋的门而不 进去,然后到西屋的床上坐着。
互文的分类
1.单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2.偶句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
文
互文的作用:能收到笔墨经济的效
果(文字简洁精炼)。在有限的字数 内表达完备的意义。
从文中 找出互文的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意思应理解为:将军和壮士们,在漫长的卫国戍边生涯里,经历了无数 次激烈的战斗,他们有的血染沙场,为国捐躯了,有的立下战功,凯旋 而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8木兰诗【教课目的】一、知识教课点1.认识“乐府”的相关知识。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互文、顶真等修辞手法。
3.领会文中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叹。
二、能力训练点1.依据上下文推测人物心理。
2.领会文章详略的安排。
3.依据想象扩写课文。
三、德育浸透点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浸透点指引学生领会本文刚健清爽、气概雄浑的诗意美以及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驰骋疆场、功绩卓著的女性美、感情美和人品美。
【学法指引】1.本诗诗韵委婉,朗朗上口,能够采纳以下三步法指引学生学习课文:①联合课文说明,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认识粗心;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归纳故事粗心,明确人物、事件 ( 因由、经过、结果 ) ;③熟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绘的诗句,剖析木兰的形象,从而正确掌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或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利处,找出对照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要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要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何千百年来遇到人们的喜欢,以致人人皆知。
这一点主要经过讲清木兰替父参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 爱国) 两种精神让学生领悟。
2.难点:本文为何这样安排资料的详略?这一点要经过组织学生议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因此“不用尚书郎”只是是由于不贪恋荣华荣华吗?这一点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联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剖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音频、《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播放对于木兰代父参军的影视节目片段。
3.投影仪及文学知识、名句、要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要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讲堂沟通。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名全世界的迪士尼企业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位奇女子的故事搬上了银幕,惊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
花木兰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女英豪,她究竟有什么魅力,以致于风靡世界,感动了不一样种族人民的心呢?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必定会找到答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五:全班齐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及主题
第二课时
活动一、复习
1抽查背诵
2听写生字新词(要求形、音同步)
(鞍鞯辔头鸣啾啾策勋迷离扑朔金柝磨刀霍霍云鬓)
活动二、合作探究
1、“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的是什么?
2具体标注文章的详略所在。
活动三:总结性学习
1木兰形象:勤劳善良不慕荣利英勇善战
2文章主题:歌颂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3文章修辞课文详略:战争过程一笔带过,却在战前准备战后归来进行了详写。
4重点句子的翻译:(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文言字词:
(1)实词:度若飞策勋百千强出郭相扶将傍地走
(2)通假字:对镜帖花黄
(3)古今异义词:阿爷傍地走但闻出郭相扶将当户迷离十二转
(4)一词多义:市
(5)词类活用:策勋胡骑
2课文结构:替父从军——奔赴沙场——建立功勋受到封赏——辞官回家。详写出征前和归来后,略写了战争。
(4)环境的艰苦战争的艰难
(5)木兰淡泊名利淳朴善良
(6)木兰归来一家人的欢天喜地
(7)文章的议论所在
4、怎样翻译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应用比喻,用诙谐幽默的语气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的机智勇敢)
1木兰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传统美德?
(勤劳,淳朴善良,孝顺,爱家、爱国、勇敢有担当,巾帼不让须眉)
活动二、多形式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和赛读
活动三、学生自主性学习
1.借助资料及课文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并积累文言字词
2.归纳整理文章修辞,初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叙事详略
3.借助手边资料理解文意
4.感知文章主题
活动四:教师对学生自学进行检查补充
1.本文选自南北朝时宋郭茂倩主持编写的《乐府诗集》。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主要负责作乐谱,收集歌词,培养音乐人才。后来,人们将乐府机构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乐府诗,乐府歌辞。最有名的北朝有《木兰诗》,南朝有《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壁”。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木兰叹,国家战火起,父亲年迈,弟弟还小,谁去从军)
2、文中所写出征准备真的要到东南西北去购买出征用品吗?
(不。这里用了互文的修辞,排比的句式,表现了木兰的紧张有序,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急迫)
3、按条件找句子
(1)路途之遥远与木兰的孤苦
(2)奔赴战场的神速
(3)战争的残酷与木兰的英勇
南指挥镇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木兰诗》
适合年级
七年级
主备教师
刘晓燕
参与教师
七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文中一些古汉语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
2、熟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脉络,学习课文的叙事详略上的安排
3、学习文章的对偶、排比、互文、反复、夸张修辞的运用,了解《木兰诗》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活动四:拓展,你还能举出哪些女中豪杰
活动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同步资料
3课外阅读《孔雀东南飞》
板书设计
《木兰诗》
《乐府诗集》
文章思路:战前——战中——战后
木兰形象:勤劳、质朴、善良、勇敢、聪明机智、爱国爱家
文章主题:通过……,歌颂了木兰……
课后评价与反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多种教学方法及多种教学手段综合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悟木兰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点
实词、虚词、修辞、详略、课文内容、主题的学习,课文的熟读背诵
难点
互文、文章详略的安排、古今词的学习
学与教活动设计
教学反思及批注
第一课时
活动一、学生听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