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

合集下载

实验8光电报警系统的设计

实验8光电报警系统的设计

R1
Rf
2
3 2
CLR D Q
6 C2 5
K1
1K
BT401 红外发光管 K
2CU2B 光敏二极管
R7 3 输入
C1
-5V
CLK Q PR
1K LED
RET
VCC OUTPUT 3 Vo输出 Vo输入 100
4 +5V
7 6 THRES 2
GND 1 驱动脉冲方波
104
接收及报警部分
电路参考值
R1:1KΩ R2:1KΩ R3:120KΩ R4:68KΩ R5:5.6KΩ R6:2.2KΩ R7:1KΩ R8:5.6KΩ C1:0.1μF(104) C2:10 μF D1:1N4007
+
2 R2 R3

C1 LF353

-5V
R7
4
前1/2LF353 构成主放大器, 将光敏二极管 所产生的电流 信号放大。 后1/2LF353 构成比较放大 器,自主放大 来自6脚的信 号电压。 但此电路报 警不能保持
+
R4
报警系统参考电路
+5V R8 1 2 D CLR Q 6 C2 K1
双D触发器74HC74实现报 警保持和消除电路,一旦 报警,则维持下去,直到 人为消除。
CLR D Q
6 C2 5
K1
+ -
4 -5V
2CU2B 光敏二极管

C1 R5 R6 LF353
R7 输入
3
CLK Q PR
1K LED
+
4 +5V
+5V
高电平导通LED
R8 1 2
CLR D Q

实验8 多普勒效应

实验8 多普勒效应

实验8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对于机械波、声波、光波和电磁波而言,当波源和观察者(或接收器)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波源、观察者不动而传播介质运动时,或者波源、观察者、传播介质都在运动时, 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和发出的波的频率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在核物理、天文学、工程技术、交通管理、医疗诊断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如用于卫星测速、光谱仪、多普勒雷达,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等。

【实验目的】1. 了解声波的多普勒效应现象,掌握智能多普勒效应实验仪的应用。

2. 测量超声接收器运动速度与接收频率的关系,验证多普勒效应。

3. 观察物体不同类型的变速运动的规律。

4. 掌握用时差法测量空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

5.超声换能器特性测量。

【实验仪器】智能多普勒效应实验仪由A 718FB 型实验仪、测试架组成。

A 718FB 实验仪由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接收放大器、微处理器,液晶显示器等组成。

测试架由步进电机,电机控制模块,超声收、发射换能器,光电门、小车等组成(如图2-8-1所示)。

【实验原理】1.声波的多普勒效应:设声源在原点,声源振动频率为f ,接收点运动和声波传播都在x 方向。

对于三维情况,处理稍复杂一点,其结果相似。

声源、接收器和传播介质不动时,在x 方向传播的声波的数学表达式为:⎪⎭⎫⎝⎛-=x u t p p ωω cos 0 (2-8-1) (1)声源运动速度为S V ,介质和接收点不动:设声速为u ,在时刻t ,声源移动的距离为:)u x t (V S -因而声源实际的距离为: )(0u x t V x x S --= 所以00()/(1) ()/(1)SS S S V x x V t ux V t M =--=-- (2-8-2)其中u /V M S S =为声源运动的马赫数,声源向接收点运动时S V (或S M )为正,反之为负,将式(2-8-2)代入式(2-8-1) :⎭⎬⎫⎩⎨⎧⎪⎭⎫ ⎝⎛--=u x t M p p S 001cos ω可见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变为原来的SM 11-, 即 :SS M 1ff -=(2-8-3)(2)声源、介质不动,接收器运动速度为r V ,同理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 uV f M f rr r )1()1(+=+= (2-8-4) 其中uV M rr =为接收器运动的马赫数,接收点向着声源运动时r V (或r M )为正,反之为负。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A.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解析]不能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容易使玻璃棒折断;蒸发皿中 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实验结束时,蒸发 皿的温度较高,用手取下会将手烫伤。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问题与交流 1.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 分使之浓缩。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 一目的? 交流:不能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使食盐晶体析出,因为氯 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 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 你的判断。 交流: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熔点、沸点比较高等性质。提 纯出来的盐不是纯净物。把提纯出来的盐溶于水,取少量,向 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钙离子;再 取少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镁离 子。
(续表)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
3.蒸发
1.倒入蒸发皿中滤液的量不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 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
要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以免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结束 加热时溶液溅出
后,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2.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1.玻璃棒按同Βιβλιοθήκη 方向搅 拌,且不能碰烧杯壁和 烧杯底部 2.粗盐要分次加入,每 次加入的量要少,溶解 后再次加入,直到不再 溶解为止

试验8铁的测定——邻菲啰啉一分光光度法

试验8铁的测定——邻菲啰啉一分光光度法

四、实验步骤:
1. 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移取铁标液(0.02g/L) 0.0, 2.0, 4.0, 6.0, 8.0, 10.0mL于1 ~ 6号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0mL
HAc-NaAc缓冲溶液、2.5mL盐酸羟胺、2.5mL邻菲罗
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
四、实验步骤:
坐标作标准曲线。
4. 未知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吸取未知样10.0mL于7号容量瓶中,配制方法
同标准溶液。以1号溶液为参比,在最大吸收波长
处测定其吸光度。
五、数据处理及结果计算:
1. 数据记录
分光光度计型号: 波长:
标准溶液(0.02g/L)
容量瓶编号 吸取的体积 /mL 吸光度A 总含铁量./mg 1 0.0 2 2.0 3 4.0 4 6.0 5 8.0 6 10.0
未知液
7 10.0
五、数据处理及结果计算:
2. 数据处理
(1)以标准铁盐溶液的浓度(mg/50mL)为横坐标, 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邻菲罗啉铁标准曲线图。
(2)在标准曲线图的纵左边上找到试液的吸光度, 然后再横坐标处查得相应铁的含量(即10mL试液中
所含铁的毫克数)。
(3)计算公式: m(铁)/mgL-1 = x(mg)1000加入盐酸羟胺的目的是什么?如测定一
般铁盐的总铁量,是否需要加入盐酸羟胺?
2. 本实验中哪些试剂加入量的体积要比较准确?哪
些试剂则可不必?为什么?
3. 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计算在最适波长下邻菲 罗啉铁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仪 器 分 析 化学 实验
指导教师:高娜
实验8. 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 光度法

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栏目索引
2.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 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根据粗盐的提纯步骤可知实验过程利用了氯化钠能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小的性质;粗盐主要来自海水,海水中除溶解有氯化钠外,还溶解有氯 化镁、氯化钙等其他物质,利用过滤法不能除去。可以把提纯后的盐配成 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提纯后 的盐为混合物。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栏目索引
1.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 缩。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相同条件下,降低温度析出的晶体较 少,所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不能达到同一目的。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栏目索引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栏目索引
【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 mL)、 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 粗盐。 【实验步骤】 (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 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 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粗盐的质量。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栏目索引
例 (2019北京朝阳二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图所 示。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A.引流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的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并能计算精盐的产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探究活动学习有关盐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粗盐的提纯,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一过程严格的次序性,实验时学会爱护实验器具和注意个人的安全保护。

难点混合物的提纯方法。

重点粗盐提纯的方法及过程。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 mL)、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托盘天平、火柴、粗盐。

一、导入新课烧杯把滤纸放入漏斗内,贴紧漏斗内壁,将溶解好的粗盐液体顺玻璃棒倒入漏斗中,玻璃棒要靠在滤纸上,倒入的滤液不能超过滤纸边缘。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叠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壁,中间不要有气泡,否则过滤速度过慢。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不能高于漏斗口。

三靠:倾倒液体时,玻璃棒要靠在漏斗壁上,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滤液浑浊。

师:倒完滤液用蒸馏水洗涤烧杯两次,洗涤液倒入漏斗中,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下面烧杯滤液的颜色,如果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蒸发:师: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生:不能。

因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只能用蒸发水分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

师: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如果滤液过多蒸发皿盛不下,分次蒸发。

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烫伤)。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可在蒸发皿下放一石棉网以免烧坏台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分别起什么作用?生:在溶解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目的是加速溶解。

8实验八 静电场的描绘

8实验八 静电场的描绘

(4)将探针轻靠电极,描出两极边缘处的若干 点。描点过程中不要碰动水槽 (5)依次描绘电势为1.0V、2.0V、3.0V 、 4.0V、5.0V、6. 0V、7.0V 的若干条线,每 根等势线上的点数不少于10个,并且分布比 较均匀。
1. 打开测试电源通电。
2. 将电压输出端子与电极板的正负极相接。 3. 将测试端子(探针输入)与探针相连。 4. 将选择开关置于电压位置(内侧),旋转 电压调整旋钮选择一合适的电压点,如8V。 5. 将选择开关置于测试位置(外侧),装置即可 寻找等位点。
7.
8.
9.
数据处理
1.描绘同轴电缆横截面和聚焦电极轴截面上的电场
分布图
(1)在记录了等势点的记录纸上画出电极 (2)将记录的各等势点用虚线连成光滑的等势线,
标出电势值。
(3)根据电力线与等势线正交的关系,从正极出
发,以适当的密度(疏密对应于场强的大小),用 实线作出电力线分布图,标出方向。
6.
将复写纸及一张白纸平铺于上层板上, 并夹紧固定板。 移动探针选择一电位点,压下上探针打 点,然后移动探针选取其它等位点并打点, 即可描出一条等位线。 重复上述6、7步骤,可测出一系列不同 电位的等位线,并可描绘出电力线。 测试结束关闭电源,整理好导线,将水 槽中水倒净,并将电极板反扣于桌面,以使 装置保持干爽。
r
(图 b1)
(图 b2)
q dr q ln r C 则 U r Edr 2h 0 r 2h 0
由边界条件得:
代入上式得:
r r1时U r U1
r r2时U r U 2 0
q C ln r2 2h 0
整理得:
q U1 即 2h ln r ln r 0 2 1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质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质教案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一、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二、情景导入
思考:粗盐中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此外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要将粗盐初步提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呢?
三、小组活动
活动一:探究粗盐初步提纯的方法
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
【思考】如果在使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俯视
会造成什么药的后果?
【思考】溶解操作应该注意什么?
【找错】指出右图操作的错误之处?
活动二:粗盐的初步提纯
各小组同心协力,把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并完成
学案。

(注意操作规范)每组同学讨论出自己这一组在做
实验时最闪光的一点,实验结束,进行交流。

活动三: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思考1】粗盐提纯三个步骤中,都使用了什么仪器?
【思考2】粗盐溶液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
【思考3】本实验提取得到的精盐是否是纯净物?是否可能还含有其他杂质?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我们想进一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物质(MgCl2、CaCl2等),你有什么办法吗?。

8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pdf

8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pdf

从反应式(1)和(2),可以得出:
Δ[S2O
2− 8
]
=
[S2O32− ] 2
即由Na2S2O3 的初始浓度可求△[S2O82-],只要准确 记录从反应开始的到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 △t,可计算平均反应速率。
实验中,通过改变反应物S2O82- 和I-的初始浓度, 测定消耗等量的S2O82-的物质的量浓度△[S2O82-] 所需要的不同的时间间隔(△t),来计算得到反应 物不同初始浓度的初速率,进而确定该反应的速 率方程和反应速率常数。进而作图求出反应活化 能Ea。
2.本实验都是用溶液体积来表示各反应用量的,为什 么加入各试剂时不用移液管或滴定管,而用量筒?
3. 通过上述实验总结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
下次实验预习内容: 实验9 电离平衡与沉淀平衡
2S2O32-+ I3- ==== S4O62- + 3I- (2)
反应(2)比(1)进行得快得多,几乎瞬间完成。一 旦Na2S2O3耗尽,反应(1)继续生成的I3- 就与淀粉 反应而呈现出特有的蓝色。
因为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段(△t), S2O32-全部耗尽,所以:△[S2O32-]=0-[S2O32-]起始= - [S2O32-]起始
Δt
当Δt较小时,可近似地用平均反应速率代替
初速率v0,则:
ν
=
− Δ[S 2O8 2− ] Δt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S 2O82− ]m [I − ]n
为了测出在△t内,S2O82-浓度的改变值△[S2O82-], 在(NH4)2S2O8溶液和KI溶液混合前,先在KI溶液中 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淀粉溶 液,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发生:

第7章 8 实验八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

第7章 8 实验八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

第8课时实验八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读基础知识基础回顾:注意事项1.可选用旧电池: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读数要快: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 会明显下降,内阻r 会明显增大。

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计算法求E 、r :要测出不少于6组I 、U 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 、U 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E 、r 值再求平均值。

4.合理选择标度:为使图线分布空间大,如图1所示,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电源的内阻不能用r =EI 短确定,应根据r =|ΔUΔI |确定。

误差分析1.用图象法求E和r时作图不准确。

2.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分压或分流存在系统误差。

•本实验中测量结果是:E测<E真,r测<r真。

研考纲考题要点1教材原型实验【例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1)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2)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在图4中作出U-I图象.U/V 2.94 2.86 2.81 2.76 2.71 2.62I/A0.060.120.180.240.300.38(3)根据U-I图象,可得该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本实验存在系统误差,原因是________(选填“①电压表分流”或“②电流表分压”前面的序号),由此造成电源内阻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答案(1)见解析图(2)见解析图(3)3.0 1.0(4)①小于解析(1)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电流表应相对电源外接,实物连接图如图甲所示:(2)在U -I 坐标系内,描点连线,如图乙所示:(3)由U =E -Ir 可知,图象在纵轴的截距等于电源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内阻.故E =3.0V ,r =1.0Ω.(4)本实验存在系统误差,原因是电压表分流,使得电流表示数小于干路电流;外电路短路时,电压表分流为零,实际电流等于电流表电流,电压越大,电压表分流越多,实际电流大于电流表电流越多,图象斜率的绝对值将越大,因此电源内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训练1】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根据图甲电路进行测量实验.(1)根据图甲电路,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2)实验小组同学操作正确,记录下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坐标系内作出电压表示数U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的图象,如图(a)所示.由图象可测得E 测和r 测,则E 测____E 真,r 测______r 真(均选填“>”“=”或“<”).(3)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同学们又根据图(b)电路进行测量.同样作出U -I 图象,如图(c)所示.经过讨论发现,利用图(a)和图(c)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得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则E 真=________,r 真=________.答案(1)见解析图(2)<<(3)U BU BI A解析(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时,电流表采用内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实物连线如图:(2)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误差原因为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流表测量的总电流偏小,可把电压表与电源看成一个等效电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 测=E 真·R V R V +r 真<E 真,r 测=R V ·r 真R V +r 真<r 真,即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3)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误差原因为电流表分压导致电压表测量外电压偏小,可把电流表与电源看成一个等效电源,E 测=E 真,r 测=r 真+R A >r 真,综合两种接法的误差可知电流表的外接法电动势是准确的,E真=U B ,而电流表内接法时若电压表示数为零,代表外电路短路,由题图(a)可知真实的短路电流为I A =E 真r 真,可得r 真=U BI A.要点2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例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8 实验报告《实验:研究力的合成》

8 实验报告《实验:研究力的合成》

8 实验报告《实验:研究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力的合成,即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并最终合成成为一个力。

实验器材:
1. 弹簧测力计
2. 弹簧
3. 不同大小的砝码
4. 实验平台
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平台放稳,并将弹簧固定在平台上。

2. 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弹簧上。

3. 先以一个砝码作用于弹簧,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4. 逐渐增加砝码的重量,并记录相应的弹簧测力计读数。

5. 重复步骤3和步骤4,分别增加不同大小的砝码,并记录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力对砝码重量的图线。

从图线中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1. 随着砝码重量的增加,力的大小也同样增加。

这表明在合成过程中,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大小有关。

2. 当只有一个砝码时,力的大小等于该砝码的重力大小。

3. 当有多个砝码作用时,力的大小等于所有砝码重力之和。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力的合成规律。

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它们会相互影响并最终合成一个力。

这个力的大小等于所有力的矢量和。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但是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测力装置,如称重传感器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方向的力如何合成,以及力的合成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等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实验八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八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八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平衡摩擦力。

(3)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例1 (2021·四川攀枝花市统考)某学习小组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A 的后面。

让小车A 运动,小车B 静止。

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成一体。

某次实验中使用的两车质量均为0.6 kg ,与打点计时器连接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得到的纸带如图3所示。

图2图3请回答下列问题:(1)纸带的________(选填“a ”或“b ”)端与小车A 相连。

(2)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 ,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b (2)0.56 0.54解析 (1)从所给的纸带来看,a 端的点迹较密,b 端较疏,b 端速度大,说明b 端是碰撞前打出的点迹,故b 端跟小车相连。

(2)碰撞前的速度可以用靠近b 端的三段的平均速度表示,v 0=(12.60-7.00)×10-23×0.02m/s =0.93 m/s 所以碰撞前的总动量p =m A v 0=0.6×0.93 kg·m/s =0.56 kg·m/s碰撞后的速度用靠近a 端的五段表示v =(4.60-0.10)×10-25×0.02m/s =0.45 m/s所以碰撞后的总动量p′=(m A+m B)v=1.2×0.45 kg·m/s=0.54 kg·m/s。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导学案(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导学案(解析版)
学习反思
A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把晶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称量时,有少量粘在了蒸发皿上
D. 溶解含有泥沙的 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3)①⑤②③⑥④(4)较多固体(5)BCD
学习小助手
本节课的重点是粗盐提纯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在上实验活动课之前要复习好溶解、过滤等与本节有关的知识点,明确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在实验室里结合理论进行实验。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______的性质进行提纯。
(2)操作⑥中 错误是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操作序号)。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__时,停止加热。
(5)若得到 的产率与实际值相比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①称量:用______准确称取5.0 g粗盐。
②溶解:用______量取 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 水的烧杯里,并用______搅拌,一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计算 水中约溶解了多少g粗盐。
(2)第一步:过滤。
若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
产率偏大的原因:①过滤后滤液中还有杂质;②滤液未全部蒸干;③粗盐中还含有其他可溶性盐。
7.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的水分使之浓缩。能否通过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使食盐晶体析出?
【答案】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所以适合用蒸发的方法结晶,不适合用降低温度的方法结晶
8.本实验中采用 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_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_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溶解、
✓ 过滤、
排列顺序。
✓ 蒸发,
感悟新知
例1 [ 中考·巴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 知1-练 提纯实验,如图1 所示是同学们 做粗盐提纯实验的示意 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玻璃棒
搅拌的作用是 _加__快__粗__盐__的__溶__解__速__率___。
感悟新知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__未__用__玻__璃__棒__引__流___。 知1-练 (3)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 __①__⑤__②__③__⑥__④___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 质的去除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除去粗盐中溶于水的杂质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知1-导
【操作步骤】1.溶解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到
感悟新知
知1-练
(3)粗盐提纯的步骤为:称量、溶解、过滤(把 不溶物除去)、蒸发(得到食盐晶体)、称量精盐、 计算产率,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⑥④;(4)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 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除去粗盐中溶于水的杂质
知2-导
问题1: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 盐是否是纯净物?
感悟新知
知1-导
【实验现象】 (1)过滤后,滤纸上的剩余物主要是泥沙,滤
液是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 (2)水分蒸发后,蒸发皿中是白色晶体。
感悟新知
归纳
知1-导
【实验结论】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后能除去粗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8_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8_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粗盐(中含有)
可溶性杂质
2+
2+
Ca Mg
2-
SO4
不溶性杂质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
Ca 2+
加Na2CO3
可溶性杂质 Mg2+
加NaOH
生成沉淀
过滤
2-
SO4
加BaCl2
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习题、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
下面是是某同学设计的,用粗盐提取氯化钠的流程图。
三靠:烧杯口靠玻璃纸一边;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滤纸破损
加快过滤速率和防止液滴飞溅
3.蒸发
①仪器: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 酒精灯、玻璃棒
②玻璃棒的作用:防止液体由于受热不 均,造成液滴飞溅
③注意:待蒸发皿中 出现较多固体时,停 止加热
粗盐提纯中:溶解、过滤、蒸发操作都用到了 玻璃棒,玻璃棒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加2N入a的O试H剂+MB是gCl盐2 =酸Mg(,OH)2↓+2NaCl ;
目 (的 4)是蒸发除结去晶时Na用O到H玻和璃N棒a2的C作O用3 是
; 。
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残留物飞溅
1.25g
3.75g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步骤: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
1 、溶解 [称量(左物右码)]
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
①仪器: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烧杯、 滤纸、玻璃棒
②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③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TLAB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实验内容1、对下列问题,请分别用专用函数和通用函数实现。

(1)X服从[3, 10]上均匀分布,计算P{X≤4},P{X>8};已知P{X>a}=0.4,求a。

(2) X服从正态分布N(2, 9),计算P{|X|≤1},P{|X|>5};已知P{X<b}=0.9,求b。

(3) X服从自由度为9的t分布,计算P{-2<X≤1};已知P{X<c}=P{X>c},求c。

1.(1)>> pi=unifcdf(4,3,10)pi =0.1429>> p2=1-unifcdf(8,3,10)p2 =0.2857>> a=unifinv(1-0.4,3,10)a =7.2000(2)>> p1=normcdf(1,2,3)-normcdf(-1,2,3) p1 =0.2108 >> p2=1-(normcdf(5,2,3)-normcdf(-5,2,3)) p2 =0.1685>> b=norminv(0.9,2,3)b =5.8447(3)>> p1=tcdf(1,9)-tcdf(-2,9)p1 =0.7900>> c=tinv(0.5,9)c =2、绘制下列图形,并比较参数变化对图形的影响。

(1)()2μσ,为(-1,1),(0,0.4),(0,6),(1,1)时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图形;>> mu=-1;sgm=1;>> x=mu-3*sgm:0.01:mu+3*sgm; >> y=normpdf(x,mu,sgm);>> plot(x,y),hold on>> mu=0;sgm=sqrt(0.4);>> x=mu-3*sgm:0.01:mu+3*sgm; >> y=normpdf(x,mu,sgm);>> plot(x,y,'r'),hold on >> mu=0;sgm=sqrt(0.6);>> x=mu-3*sgm:0.01:mu+3*sgm; >> y=normpdf(x,mu,sgm);>> plot(x,y,'m'),hold on>> mu=1;sgm=1;>> x=mu-3*sgm:0.01:mu+3*sgm; >> y=normpdf(x,mu,sgm);>> plot(x,y,'k')-4-3-2-10123400.10.20.30.40.50.60.7(-1,1)(0,0.4)(0,0.6)(1,1)(2) 参数n 为1,2,3,4,5时2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图形。

>> x=0:0.01:10;y=chi2pdf(x,1); >> subplot(5,1,1),plot(x,y) >> y=chi2pdf(x,2);>> subplot(5,1,2),plot(x,y,'r') >> y=chi2pdf(x,3);>> subplot(5,1,3),plot(x,y,'g') >> y=chi2pdf(x,4);>> subplot(5,1,4),plot(x,y,'y') >> y=chi2pdf(x,5);>>subplot(5,1,5),plot(x,y,'k')01234567891002401234567891000.501234567891000.20.4 01234567891000.10.2 01234567891000.10.2n=4n=1n=2n=3n=53、设样本数据为110.1,25.2,39.8,65.4,50.0,98.1,48.3,32.2,60.4,40.3,求该样本的均值、方差、标准差、中位数、几何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并绘出数据的直方图及圆饼图。

>>x=[110.1,25.2,39.8,65.4,50.0,98.1,48.3,32.2,60.4,40.3];>> junzhi=mean(x)junzhi = 56.9800>> fangcha=var(x)fangcha = 768.5151>> biaozhun=std(x) biaozhun = 27.7221>> zhongwei=median(x) zhongwei = 49.1500>> jihe=geomean(x) jihe =51.6111>> zuida=max(x) zuida = 110.1000>> zuixiao=min(x) zuixiao = 25.2000>> jicha=range(x) jicha = 84.9000画直方图命令:>> k=ceil(1.87*(length(x)-1)^0.4); >> hist(x,k)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00.511.522.533.54直方图>> pie(x)19% 4%7%11%9%17%8%6%11%7%圆饼图4、下表一列出某高校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表一 2005—2008年生源分布情况统计表年级来自学校2005 2006 2007 2008 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某高校25 33% 13 19% 31 45% 23 35% 55所重点院校6 8% 6 8% 5 7% 4 6%其它院校45 59% 51 73% 33 48% 39 59% 合计76 70 69 66请用常用的MATLAB统计作图函数,分析表一中的数据,能否得出近四年招生规模缩小, 总体生源质量下降的结论?>> x=2005:2008; >> y1=[25,13,31,23]; >> y2=[6,6,5,4]; >> y3=[45,51,33,39];>> y4=[76,70,69,66];>> plot(x,y1,x,y2,x,y3,x,y4)20052005.520062006.520072007.5200801020304050607080 某高校重点院校其它院校合计由图可知,四年内总招生规模和重点院校的招生人数有所减少,其它情况不能确定。

5、某高校自动化学院现有教师80人。

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4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9人。

请用三维圆饼图描述教师的组成,并在图中显示相应的人数及所占比例。

>> x=[24,32,24];pie3(x)40%30%教授级副教授所占比例30%教授副教授其他>> x1=[18,40,22];pie3(x1)50%28%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所占比例23%博导硕导其他6、有两组(每组100个元素)正态随机数据,其均值为10,均方差为2,求95%的置信区间和参数估计值。

>> x=[18,40,12];pie3(x) >> x=normrnd(10,2,100,2);>> [,mu,sgm,muci,sgmci]=normfit(x) mu =10.2462 9.8546 sgm =2.3248 2.0101muci =9.7849 9.4558 10.7075 10.2535 sgmci =2.0412 1.76492.7007 2.3351由结果可知,μ的估计值分别为10.2462和9.8546,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9.7849,10.7075 ],σ的估计值分别为2.3248和2.0101,其95%区间分别为[2.0412 ,2.7007]和[1.7649,2.3351]7、分别使用金球和铂球测定引力常数。

(1) 用金球测定观察值为:6.683 6.681 6.676 6.678 6.679 6.672;(2) 用铂球测定观察值为:6.661 6.661 6.667 6.667 6.664。

设测定值总体为()2N μσ,,μ和σ为未知。

对⑴、⑵两种情况分别求μ和σ的置信度为0.9的置信区间。

(1)>> x1=[6.683,6.681,6.676,6.678,6.679,6.672]; >> [mu1,sgm1,muc1,sgamc1]=normfit(x1,0.1) mu1 = 6.6782 sgm1 = 0.0039 muc1 = 6.6750 6.6813 sgamc1 = 0.00260.0081情况(1)的μ为6.6782,0.9置信区间为[6.6750,6.6813],σ为0.0039,0.9置信区间为[0.0026,0.0081] (2)>> x2=[6.661,6.661,6.667,6.667,6.664];>> [mu2,sgm2,muc2,sgamc2]=normfit(x2,0.1) mu2 =6.6640sgm2 =0.0030 muc2 =6.66116.6669 sgamc2 =0.00190.0071情况(2)的μ为6.6640,0.9置信区间为[6.6611,6.6669],σ为0.0030,0.9置信区间为[0.0019,0.0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