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看戏》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e9de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d.png)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通用15篇)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个小片段,看时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个片段属于什么剧种?这里面的主人公是谁?片段中讲述了什么故事?(观看视频并思考)(生答)这个片段属于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https://img.taocdn.com/s3/m/5477fb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9.png)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戏剧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能描述戏剧的基本特点;2.能用简短准确的语言说出“情节”、“角色”、“台词”三个戏剧构成要素,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3.能欣赏戏剧,感受戏剧的魅力。
能力目标1.了解戏剧是文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培养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魔力,自信在舞台上表演;3.掌握基本的舞台表演技巧,包括语音、动作、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戏剧欣赏兴趣,了解戏剧能够带来的文化、情感上的体验;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团队协作的力量;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舞台表演展现学生的个性与特点。
二、教学内容1.通过欣赏戏剧开展教学活动,了解戏剧的构成要素;2.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戏剧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3.掌握基本的舞台表演技巧,包括语音、动作、肢体语言等。
三、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想象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性以及互补性;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身体动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过程。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了解学生的戏剧相关经验,引入戏剧教学话题;2.带领学生分析戏剧,了解什么是戏剧,戏剧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步:学习戏剧1.阅读教材,了解戏剧的构成要素,包括情节、角色和台词;2.分析学习教材中的戏剧,了解不同戏剧的特点。
第三步:体验戏剧1.将学生分为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2.讲述情节、台词和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戏剧的魅力,学习各种表演技巧。
第四步:实践舞台表演1.学习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包括语音、动作、肢体语言等;2.练习表演,班内同学进行互动,帮助同学提高表演技巧。
第五步:总结1.总结所学的内容,了解戏剧的基本构成和表演技巧;2.回答出现的问题,加深对戏剧的理解。
西师版 看戏教学设计
![西师版 看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2fb0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4.png)
西师版看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西师版《看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发展和分类等。
(2)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和特点,包括唱、念、做、打的基本技巧。
(3)学习欣赏戏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看戏曲表演、模仿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讨论、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2. 戏曲的分类与特点3. 戏曲的表演形式与技巧4. 戏曲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戏曲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30分钟)(1)戏曲的起源与发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戏曲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戏曲的分类与特点:教师介绍不同地区的戏曲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戏曲的表演形式和风格。
(3)戏曲的表演形式与技巧: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戏曲的表演形式和基本技巧,如唱腔、念白、动作和打击乐器等。
3. 学习实践(40分钟)(1)观看戏曲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
(2)模仿表演:教师分组指导学生模仿戏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的表演过程,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深化学习(30分钟)(1)讨论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戏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2)演练与展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剧场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对戏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看戏》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看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56d19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0.png)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角色最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2)从课文中,你感受到了哪些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特点?
(3)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某个角色,你会怎么做?
3.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课堂写作: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成语、俗语等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戏曲的名称和出处吗?”“戏曲中有哪些角色?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导入课文: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看戏》,并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讲授新知
(2)观看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关注戏曲中的角色、表演、唱腔等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
3.口语作业:
(1)与家人、朋友分享课文《看戏》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述人物形象和情节。
(2)尝试模仿戏曲唱腔,学唱一段简单的戏曲,感受戏曲表演的魅力。
4.实践作业:
(1)参观当地的戏曲表演,亲身感受戏曲的魅力,了解戏曲表演的台前幕后。
二、学情分析
在开展《看戏》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前,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能力。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但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和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口语表达、写作技巧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对肤浅,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健康成长。
六年级上册语文看戏教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看戏教案(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783ef176eeaeaad1f330ad.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看戏教案(西师大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看戏》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并积累有关生字新词,流利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揣摩表达顺序(3)紧扣重点词句,在美读与品析中感悟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湛和观众对梅兰芳的认可与热爱(4)了解京剧艺术,激发学生对京剧等传统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在美读中,紧扣重点词句、调动生活体验,并联系上下文感悟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湛和观众对梅兰芳的认可与热爱三、课前准备:查阅梅兰芳的生平资料(文字、图片、视频)四、教学用具:PPT、视频五、学习时数:三课时六、学习过程:第三课时学习内容:第四---六自然段学习目标:感悟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湛和观众对梅兰芳的认可与热爱学习方法:1、美读法,2、调动生活体验品析词句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幕已经拉开,女主角即将出场,那么他的表演究竟会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4—5自然段,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二、师生交流读后感受。
三、品、读“观众的反应”。
、过渡:观众看了他的表演后的又有怎样的反应呢?2、【PPT】要求:①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按女主角出场、表演中途和高潮的顺序,用横线分别勾画表现观众反应的语句。
②选择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一个句子,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朗读体会。
3、【PPT】出示品析示例:①“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观众看到女主角时响起的热烈掌声比作雷鸣,我体会到观众们对女主角的认可和喜爱。
)②提示:除了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外,文中准确的动词也可以进行重点体会。
4、师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相机板书:喜爱、折服】四、品读“女主角精彩的演唱”。
【PPT】过渡: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演唱竟让观众们如痴如醉,到了着魔的地步呢?请同学们默看第四自然段,用“”勾画出文中描写女主角表演的语句。
《看戏》教学设计精品3篇
![《看戏》教学设计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0319f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61.png)
《看戏》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3、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讨论,在自读自悟中去感受那动人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教学重点: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联系。
对声音的描写。
2、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感悟对声音的描写。
教具:录像教学方法: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引导学生正音,辨字形,释词义。
3、指定两人分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阅读新课,引导分析1、师范读课文第1~2自然段,学生思考:(1)题目是“看戏”,开头段在写到剧场以前先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些?(2)接着写剧场的什么情景?怎样写出这种情景?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2、交流、明确:(1)这样写是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
有这位艺术家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2)剧场里的人多。
“人海”的比喻,表现出剧场观众非常多。
说明广大群众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人多、暑热和静静情景的对立统一,衬托出梅兰芳艺术的巨大吸引力,也表现了观众的修养和热情。
(3)本文的中心是看戏,上面两段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二、学习新课1、引导学生分析第3自然段。
(1)速读课文:要求:画出比喻句,讨论其作用。
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介绍剧情从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2)讨论、明确。
2、分析第4自然段。
(1)自读课文,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句子,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2)学生读相应的语句。
(3)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4)讨论(5)交流(6)“唱歌像珠子似的……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中四个动词能否互换?为什么?(7)自读第4自然段。
3、分析第5自然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https://img.taocdn.com/s3/m/81fd10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4.png)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庐山谣》的基本情节和人物。
2.理解《庐山谣》传达的核心意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庐山谣》的故事情节及人物的特点。
2.学生对《庐山谣》思想内涵的理解和赏析。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庐山,引导学生对庐山有初步了解。
•播放视频或展示票房火爆的电视剧片段,引发学生对《庐山谣》的兴趣。
二、阅读
•在班内分组,进行合作阅读,老师指派学生分组朗读部分段落。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问、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庐山谣》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
三、讲解
•介绍《庐山谣》的历史和作者。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庐山谣》所传达的核心意义。
四、表达
•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辩论,表达自己对《庐山谣》的理解和赏析。
•学生撰写《庐山谣》读后感及思考题。
五、评价
•通过小组讨论及个人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探究《庐山谣》的故事情节及人物特点。
同时,老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庐山谣》传达的核心意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阅读内容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应用和发挥所学的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看戏 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看戏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f8fd23866fb84ae45c8dc4.png)
25 看戏学习目标:1.理解材料的详略取决于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
2.揣摩描写声音的技巧。
3.理解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4.培养热爱京剧和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
2.对声音的描写。
3.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教学难点:对“歌词像珠子似的……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句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和教师点拨启发适时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个小片段,看时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个片段属于什么剧种?这里面的主人公是谁?片段中讲述了什么故事?(观看视频并思考)(生答)这个片段属于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本片段就讲述了穆桂英惦念国家安危,受印出征的故事。
(屏幕出现课题及作者)二、检查预习1.屏幕出示生字、词(要求从音、形、义几方面检查)。
屹立奸谗忠心耿耿铿锵鸦雀无声控制充沛2.针对大家课前预习,老师对课文“看戏”提几个问题。
谁看戏?什么地方看戏?看什么戏?谁演?演的什么戏?(用一句话概括)生答:首都劳动人民在劳动剧场观看梅兰芳演出《穆桂英挂帅》那大家熟悉文章及戏里的主人公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师总结)3.简介梅兰芳和《穆桂英挂帅》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
出身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
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影响很大。
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
《穆桂英挂帅》根据《杨家将》改编。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代,西夏入侵中原,边关告急,宋王下旨比武选帅。
穆桂英的女儿杨金花、儿子杨文广参加比武。
刀劈王伦,夺得帅印。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https://img.taocdn.com/s3/m/248e9d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b.png)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看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能准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含义;②能根据提示,合理推断诗句所描绘的情境;③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所描绘的场景及情感;④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感受,发表个人意见。
(语言表达能力)2.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热情;②让学生通过感性体验、情景演绎,体验文学的独特魅力;③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画,从多角度解读、理解诗歌文本;④指导学生珍视生活,传递美好,关照身边的人。
(思维方法和交往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珍视生活,传递美好,关注生命中的各种细节;②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感悟人生的真谛;③弘扬民族精神,强化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文本,把握诗句的含义;2. 描绘所看到的情境,感受诗句的情感;3.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感受。
【教学难点】1.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理解所描绘的情境;2. 合理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3.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感受。
【教学过程】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课件、课文朗读素材、图片等;2. 学生准备:准备好课文、朗读素材、笔记等。
Ⅱ. 创设情境,导入本课1. 朗读本课诗歌《看戏》宣传语:“看戏有多少乐趣?有那么一个人,他看戏不是为了娱乐,却能从戏中汲取力量。
那谁?想知道吗?就跟我来看看这首《看戏》吧!”2. 师生互动,学生展示1)学生展示与戏有关的文学作品,例如:古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秋色渐行近,好风吹散满地花”、《红楼梦》中的“宝玉执鸳鸯戏。
彩笺题诗红杏泪”的片段等。
2)学生介绍戏曲种类和相应的表演特点,例如:北京剧、昆曲、川剧等,并演唱相关唱段。
3. 课文解释1)读一读生词:呢喃,畅快,有经验的2)解释生词的意思,并让学生使用生词进行造句。
Ⅲ. 个案学习,读懂课文1. 听录音,在“采风之旅”中读课文《看戏》。
师生一起朗读,理解作者为何要看戏,并体会看戏的不同质感。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看戏》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看戏》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2ae34016bd97f192279e9c7.png)
《看戏》教案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蜃楼,奸馋、忠心耿耿、铿锵、一笑一颦、鸦雀无声”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学生一些京剧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叶君健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细致描写声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梅兰芳维妙绝伦的表演技艺和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法、合作交流法、创设情境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同学们,2007年11月28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在北京西二环官园桥东南角上,一座以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名字命名的剧院正式落成开张。
瞧,这就是集现代气息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梅兰芳大剧院”。
(课件展示)那,一座剧院为什么会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呢?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梅兰芳先生。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京剧是祖国文化长河中一朵绚丽多彩的浪花,而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更使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看戏》,去领略那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2.播放精彩的导学效果。
二、新授(一)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
你们课前查找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生交流师补充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故事。
(课件展示)师:同学们,整整8年,他都没有唱过一部戏,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是一个多么有民族气概的人啊!(二)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谁在看戏?在哪看戏?看谁演戏?)(三)了解作者1.能够写大师表演的作品,肯定不是一般的人,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看来一位是震昔烁今的表演大师与一位是驰名中外的文学巨匠相结合,将是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2.初读课文带着这些问题,自由的读一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四)检查生字字音:课件出示:请读准生字字音凝.结金碧辉煌..水袖..婀娜..轻盈矫健..陡.然铿锵鸦.雀无声消逝.不约而同高龄一笑一颦.奇迹(五)理清课文顺序,给文章分段,归纳主要内容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以《看戏》为题,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生默读课文。
【309教育网优选】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看戏》教案教学设计
![【309教育网优选】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看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09d0597e21af45b307a885.png)
《看戏》本文通过记叙描写,高度赞颂了对京剧艺术倾注满腔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
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去感受中国国粹的迷人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蜃楼,奸馋、忠心耿耿、铿锵、一笑一颦、鸦雀无声”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学生一些京剧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悟梅兰芳维妙绝伦的表演技艺和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细致描写声音的写法。
学生:了解梅兰芳、了解穆桂英挂帅故事。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个小片段,看时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个片段属于什么剧种?这里面的主人公是谁?片段中讲述了什么故事?(观看视频并思考)(生答)这个片段属于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本片段就讲述了穆桂英惦念国家安危,受印出征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屏幕出示生字、词(要求从音、形、义几方面检查)。
铿锵颦婀娜蜃楼收敛屹立金碧辉煌忠心耿耿鸦雀无声2、针对大家课前预习,老师对课文“看戏”提几个问题。
谁看戏?什么地方看戏?看什么戏?谁演?演的什么戏?(用一句话概括)生答:首都劳动人民在劳动剧场观看梅兰芳演出《穆桂英挂帅》那大家熟悉文章及戏里的主人公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师总结)3、简介梅兰芳和《穆桂英挂帅》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
出身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
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影响很大。
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
《穆桂英挂帅》根据《杨家将》改编。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通用)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8093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3.png)
指导学生学法
指导学生如何抓住文章重 点,理解作者情感,以及 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笔 记。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展示课文内容、 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 生的感性认识。
实物展示
展示相关的戏曲道具和服 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 解戏曲文化。
感谢观看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梅兰芳高 超的表演艺术。
运用表格或流程图,整理文章 中的信息。
结合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梅 兰芳及其他戏曲表演艺术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梅兰芳对戏曲艺术的执着追求和 无私奉献精神。
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树立 文化自信。
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和关 注。
02 教学内容
《看戏》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教学方法有效性
分析现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创新教学方法
思考是否有更有效、更具创新 性的教学方法,并尝试在未来 的教学中应用。
学生反馈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学资源利用
评估所利用的教学资源是否充 分、合理,是否有更好的资源
可以利用。
THANKS
05 教学评价与反思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 与情况,是否能够积极 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思维活跃度
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 维活跃程度,能否提出 有深度的问题或观点。
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作业和测试评估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
力。
合作学习能力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 的表现,能否与他人有
效合作完成任务。
《看戏》教案范文
![《看戏》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0e669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6.png)
《看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懂得与家人共享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通过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书写。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3)如何运用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课文原文。
3. 生字词卡片。
4. 相关文化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与戏曲相关的图片或符号,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我国戏曲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3. 理解课文:(1)学生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结合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通过造句展示对生字词的理解。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每组选取一个情感场景,用描写方法展示场景和情感。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观察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尝试用描写方法,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感受。
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25课看戏》word教案新部编本+(1)
![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25课看戏》word教案新部编本+(1)](https://img.taocdn.com/s3/m/7c2697aaf8c75fbfc77db27a.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看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3.注意课文内容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4.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5.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2.对声音的描写。
3.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声音的描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
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
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从音、形、义几方面检查)。
铿锵颦婀娜蜃楼屏住例:颦Pín 〔皱眉〕〔上下结构](为加深印象介绍“东施效颦”的故事)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①本文描写了什么?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新课(一)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
2.画出揭示本义中心的句子。
集体明确后,板书(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
(板书)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
“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三)找学生读课文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a535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f.png)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汇编15篇)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第1篇1.知识教学:了解通过观察表现总体印象的记叙方法。
掌握屹、露、耿、穆、谗等5个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场面的词语。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艺术家热爱人民和人民爱戴艺术家的动人情景。
1.教学重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
记叙要围绕中心,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同学们往往不懂得记的中心一定要通过文章的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才能得到落实,体现。
忽视了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记叙的中心就有可能被芜杂的内容,繁冗的语句所掩役或冲淡。
恰当地根据记叙的中心处理好详略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材料为什么这样取舍,详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一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共3课时(一)教学目标l.明确本单元教学重点。
2.检查预习字词掌握情况释词正音3 据预习题切入课文,理解内容,掌握教学重点。
(二)教学过程1 启发提问:(1)已学过的二个记叙文单元,这两个单元的侧重点是什么?(记叙的中心;记叙的顺序。
)(2)记叙的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如何?(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
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就是记叙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现的,因此,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记叙的中心明确、集中。
)(3)记叙的顺序一般有哪些?(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上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时各举~例。
2 指导学生学习单元说明并思考。
(1)处理记叙的材料详与略的依据是什么?3.检查课前字词掌握情观.释词正音(l)检查(2)出示小黑板,释词正音:屹凝蜃谗耿穆沛屏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好谗:好险的,挑拨离间的人。
圆润:饱满而润泽。
铿锵:这里形容声音有节奏而响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戏》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字形,理解“蜃楼,奸馋、忠心耿耿、铿锵、一笑一颦、鸦雀无声”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学生一些京剧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感情。
二、学习过程
使用“”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给下列字注音。
蜃.楼()奸.馋()一笑一颦.()
铿锵
..()
..()充沛.()忠心耿耿
2.解词。
一笑一颦:
鸦雀无声:
忠心耿耿:
奸馋:
铿锵:
3.本文的题目为《看戏》,谁在看戏?在哪看戏?看谁演戏?
4.课文以《看戏》为题,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5.天是那样热,剧场里是怎么一种情况?
6.对剧场里的情况书中是怎么描写的?请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