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流程的设计1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北京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北京版

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2 3 + 4 =( )
十个
23

+
4

27
论交流 23+4 的算法,通过学生展示算法,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最后教
师引导学生共同用计数器对比规范出用竖式笔算的过程。
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加号写在第二行的十位的左边
3、笔算竖式,从个位加起(先算个位加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落下来)
4、线要用直尺画
三、尝试练习,灵活运用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 位数(不进位)》
教师手持计数器,在白 板上板书竖式的计算过程。
1、找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小组合作。讨论算法 4、利用计数器,引出竖式算法
〖设计意图:培 养学生认真观 察〗
注意:
2 3 + 4 =( )
22
+
5
+5
会相同数位对 齐,从个位算起 的道理〗
〖设计意 图:有效的学习 活动不能单纯 的依靠模仿,动 手实践是学习 7 数学的主要形 +4 2 式,利用贴竖式 的办法,让学生 加深对竖式写 法的印象。〗
42+6= 4+63= 4 + 8 3=
52+6= 7 6 +2 = 82+3=
〖设计意 图:趣味练习, 增强学生学习 兴致〗
2 3 + 4 =( )
十位 个位
2
3
+
4
2

2.2.1化学平衡状态(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1化学平衡状态(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化学平衡状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进行融合和升华,得到“化学平衡状态”素养化教学目标,见下图:图“化学平衡状态”教学目标素养化设计2.评价目标(1)通过探讨化学反应的可逆过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诊断并发展学生探究化学概念的思维水平;(2)基于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及探讨化学平衡状态的微观表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平衡建立的认识思路结构化水平和认识对化学反应的认知角度;(3)由高炉炼铁疑惑的探讨过程,诊断并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化学价值认识水平。

3.教学流程4.教学过程[PPT呈现材料]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谜。

[引出新课]在高炉炼铁反应中,生产中炼制生铁所需焦炭的实际用量,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的量,而从高炉炉顶出来的气体中总是含有没有利用的CO。

开始,炼铁工程师们认为是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造成的,于是设法增加高炉的高度,然而,令人吃惊的是,高炉增高后,高炉尾气中CO的比例竟然没有改变。

[提问]炼铁工程师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分析CO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呢?[过渡]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来一起揭开炼铁高炉尾气之谜。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角度。

同时,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学习任务一]认识可逆反应概念和化学平衡状态的含义;[评价任务一]诊断并发展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水平;[引导]在我们初中学习中常见的一个反应,是可逆反应,它是什么?[展示]多媒体展示图片[提问]打开碳酸饮料的瞬间会喷出很多细小的泡沫,你能解释这个过程吗?[学生]打开瓶盖时瓶中压强发生改变,碳酸分解,CO2溶解度减小,从而逸出。

[讲解]由此可知,CO2与水的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在同一个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同时碳酸也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2.2.1(短)流程与设计

2.2.1(短)流程与设计

任务1流程对比
洗衣服 1小时 烧菜 40分钟 煮饭 30分钟 吃饭 20分钟 看报纸 10分钟 2小时40分钟
煮饭 30分钟 洗衣服 1小时
烧菜 40分钟 吃饭 20分钟 看报纸 10分钟
2小时10分钟
烧菜 40分钟 煮饭 30分钟
吃饭 20分钟 看报纸 10分钟 洗衣服 1小时
合理的流程可 提高生活效率
环节的划分是相对的,环节本身又可以是一 个流程,即流程具有层次性。 如P040某同 学上午的活动流 程中洗漱这一环 节包括刷牙、洗 脸等环节,而刷 牙又可细分为打 水、挤牙膏、刷 牙、清洗等环节。
2.流程的表达 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我们一般采 用流程图(flow chart)来表达流程。 流程图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最 简方框流程图、文字表达、表格表达等。
小任务:

任务2: 有一天你独自在 洗衣、煮饭与烧菜的 家,突然有客人来了。 流程安排 你将怎样分配自己的 洗衣机洗衣:1小时 时间。 电饭锅煮饭:30分钟 讨论一下,会有哪些不同的流程? 烧水: 10分钟 烧菜:40分钟 洗杯子: 3分钟 切水果 :5分钟 吃饭:20分钟 倒茶叶 :2分钟 读报:10 洗水壶 :5分钟 任务1:
我们可以看成有如下环节:八分之一 淘汰赛、四分之一淘汰赛、半决赛、决赛。 共四个环节。
八分之 一淘汰赛
四分之 一淘汰赛
半决赛
决赛
二、生活与流程
设计一份有序、合理、高效的流 程图表示上班前的生活流程,并说 明其时序和环节。 起床、穿衣、整理床铺、洗脸、刷 牙、整理头发、面部化妆、点火、 淘米、锅内放水、吃饭。
三、生产与流程
1、明确生产中的流程 2、体会科学合理的流程对生产的 意义

2.2 算法的控制结构(课件)(共15张PPT)-【新教材】高一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1)

2.2 算法的控制结构(课件)(共15张PPT)-【新教材】高一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1)

图2.2.3 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根的算法流程图
2.2.3 循环结构
图2.2.5 循环结构算法流程图
循环结构是一种重复某一部分操作的结构。 即在条件控制下,某些操作步骤需要重复执 行(循环),在不满足重复处理条件时,循 环结束。
思考:若循环条件始终满足? 算法无限循环,违背有穷性
循环结构举例:
图2.2.7 解决超市收银问题的算法流程图
拓展链接:
程序设计中的“累加器” “累加器”指的是算法执行过程中对同类事物或数据 进行统计计算的实现技术。上述算法中的 Sum+X 就起到 了累加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智能农业大棚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网络设施和计算机程序等来实现大 棚的自动化管理(如图2. 2. 8) .例如,自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每 隔一定时间采集大棚中的温度,一旦温度超过预设的最高温度40℃, 控制系 统会启动通风和喷水系统实现降温;如果温度低于预设的最低温度18℃, 控 制系统会启动加热器,给大棚升温。
浙教版 信息技术 (2019版)
(高中)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2章 算法与问题解决
2.2 算法的控制结构
1 顺序结构
学习
2 分支结构
目标
3 循环结构
1 重点:循环结构
重点 难点
2 难点:循环结构
课堂导入
玩过积木的人都知道,即使很复杂的积木作品,都是由最基本的积木块(不 妨称为基本结构)通过各种组合构成的。类似地,无论内容怎样复杂、功能如何 强大的算法,也都由基本的结构组合而成,这些基本的结构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 算法的控制结构有三种,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2.2.1 顺序结构
按照顺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每条语句必须而且 只能执行一次。

2.2做出判断的分支-教学设计-教科版(2019)-必修1

2.2做出判断的分支-教学设计-教科版(2019)-必修1
2.数学建模: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判断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3.问题解决: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学生能够运用判断逻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判断的基本形式和分类
2.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
3.运用判断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难点:
1.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对本节课的判断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问题解决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判断进行推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
1.逻辑推理:通过学习判断的基本形式和分类,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且、或、非等,提高其逻辑推理能力。
②判断的分类
-必然判断:一定为真的判断
-或然判断:可能为真的判断
-永恒判断:不受时间限制的判断
③判断的逻辑关系
-且关系:相容性
-或关系:互斥性
-非关系:对判断的否定
④判断的应用
-决策:明智选择
-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得出结论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逻辑学导论》、《判断与推理》等逻辑学相关书籍,以加深对判断和逻辑关系的理解。
-学生可尝试运用所学的判断和逻辑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进行决策、推理、评价等。
-学生可撰写课后拓展心得,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教师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其对判断和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思考的深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气候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气候的类型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分析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以及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的概念,气候的要素和类型,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的类型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和类型。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气候的理解,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气候的相关资料和实例,以便进行讲解和分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本,对气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气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气候的相关资料,呈现气候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一第一学期第二章2.2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3)教案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一第一学期第二章2.2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3)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3)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内容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既是二次函数的下位概念,也是同位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延续。

它的求解过程中要贯穿与二次函数图像、一元两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利用对应的函数图像帮助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并由对应方程的根,确定解集区间的端点,使“数”与“形”有机结合。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第三节课,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其中一方面是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为R 的情况进行了规律性的总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会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确定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对后继的函数建模起到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在0∆>,0∆=,0∆<情况下的解法,能够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体会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领悟“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用不等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趣味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师生对话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题目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能把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建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模型求解。

2. 难点:能把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模型。

(四)学情分析上课的对象是七宝中学高一的学生,是市重点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

(五)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及学情,本堂课的流程为:先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为R的情况进行了规律性总结,然后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2.2物质的制备第1课时物质制备的一般过程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课件(人教版选修6)

2.2物质的制备第1课时物质制备的一般过程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课件(人教版选修6)

答案:固体NH4Cl
Ca(OH)2固体
加CaO
CaO
吸水放热、生成的 Ca(OH)2 增大了 c(OH - ) 均有利 于氨气的放出
课堂互动讲练
物质的制备
1.制备方案的选择过程
目标产品 → 选择原料 → 确定反应原理 → 设计反应途径 → 设计反应装置 → 控制反应条件 → 分离提纯产品
2.制备方案的选择原则
7.(NH4)2SO4· FeSO4· 6H2O是浅绿色单斜晶系结晶体。 密度1.804 g/cm3,约在100 ℃失去结晶水,溶于水, 不溶于乙醇,空气中稳定。硫酸亚铁铵又称莫尔盐。 8.在制备过程中,始终要保持酸性,防止Fe2+水解 和氧化。 9.在室温下将称出的(NH4)2SO4完全溶解在适量的 水中配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倒入至上一步实验得到 的FeSO4溶液中,缓慢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结 晶薄膜为止,此时不宜搅动。待冷却到室温时才能 过滤,因为莫尔盐在高温时溶解度大,高温时过滤 产量低。
点燃 H2SO4溶液 H2O Na2CO3溶液 AgNO3溶液 NaOH溶液 在空气中点燃 CuO NaOH溶液
例1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在实验室进行 的有关物质的制备过程中,要理论上正确、操作 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 A项中实验室里用在空气 中点燃单质碳来制备 CO 的方法,在操作上是不 可行的。 B 项中用硝酸银溶液与铜反应来制备 Cu(NO3)2 是不经济的。 D项中通过铁燃烧制备氧 化铁在理论上不正确、操作上不可行。只有 C符 合要求。 【答案】 C
2.反应路径的设计 原料性质 、 _________ 设备条件 原料确定后,应根据 ____________ 等设计反应路径。 如 : 用 Cu 、 浓 硝 酸 、 稀 硝 酸 为 原 料 制 备 Cu(NO3)2,可有多种实验方案: 方案 1 : Cu + 4HNO3( 浓 )===Cu(NO3)2 + 2NO2↑ +2H2O 方 案 2 : 3Cu + 8HNO3( 稀 )===3Cu(NO3)2 + 2NO↑+4H2O

2.2.1 认识算法 教案

2.2.1 认识算法 教案

案例认识算法1. 《课程标准》要求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2.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理解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计算思维)·通过分析实例描述算法的特征。

(计算思维)·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3. 学业要求依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设计算法。

4. 教学对象分析对高一年级学生来说,算法并不陌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算法息息相关。

例如,在数学中,从四则运算到解方程,从数列求和到素数的判定,都是算法的具体体现。

学生虽然对算法有接触和体验,但并没有把这种体验进行升华,对于算法的概念、特征和描述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算法的知识,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体验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计算思维。

5.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体会算法思想,描述算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用自然语言表达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算法。

6.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法: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

学法: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讨,利用思维导图绘制算法特征图。

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学习。

任务1:“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问题。

一个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现在知道里面一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1. 师生归纳问题的求解步骤。

第一步,设有x只鸡,y只兔;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求得:x=23,y=12;第四步,答:笼子里有23只鸡,12只兔。

2.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上述四个步骤构成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个算。

LAYOUT规范

LAYOUT规范

1定义1.1Layout PCB的叠层及阻抗线宽定义1.24层PCB1.31.46层PCB1.51.68层PCB1.7.2要求2.1设计流程:2.1.1 评审通过后的原理图2.1.2 网表2.1.3 PCB 架构(外形尺寸,螺丝孔,定位孔及禁布区)2.1.4 如有增加新器件,需提供新的封装资料(PCB FOOTPRINT)2.1.5 根据单板结构图或对应的标准板框, 创建PCB设计文件2.1.6 布局及布线2.1.7 工艺设计要求2.1.8 设计评审2.2元件的布局:2.2.1创建网络表2.2.1.1 网络表是原理图与PCB的接口文件,PCB设计人员应根据所用的原理图和PCB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网络表。

2.2.1.2 创建网络表的过程中,应根据原理图设计工具的特性,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排除错误。

保证网络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2.1.3 确定器件的封装(PCB FOOTPRINT).2.2.1.4 创建PCB板 根据单板结构图或对应的标准板框, 创建PCB设计文件;注意正确选定单板坐标原点的位置,原点的设置原则:单板右边和下边的延长线交汇点。

板框四周倒圆角,倒角半径5mm。

特殊情况参考结构设计要求。

2.2.2 布局前设置2.2.2.1 根据结构图设置板框尺寸,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

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2.2.2.2 根据结构图和生产加工时所须的夹持边设置印制板的禁止布线区、禁止布局区域。

根据某些元件的特殊要求,设置禁止布线区。

2.2.2.3 综合考虑PCB性能和加工的效率选择加工流程。

加工工艺的优选顺序为: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型)——双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焊接面贴装。

2.3 布局规则2.3.1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2.3.2 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2.3.3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2.3.4 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2.3.5 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2.3.6 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IC器件布局时,格点应为50 mil,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格点设置应不少于10mil。

2.2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2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5.例题五:员工请假判断
```python
def is_valid_leave(employee_id, days):
if employee_id % 2 == 0 and days <= 2:
return True
elif employee_id % 2 != 0 and days <= 3:
return True
教学资源准备
“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材。2.辅助材料:准备与“2.2做出判断的分支”相关的大量示例和练习题,以及条件语句的图示和动画演示。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编程软件和相关的计算机设备,以供学生编程实践使用。4.教室布置:将教室座位按照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布置,设置讨论区和编程实践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合作学习和技术操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学习条件语句和判断逻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和运用,难点是理解判断逻辑和如何运用分支结构解决问题。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反复实践,加深对条件语句的理解。2.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判断逻辑。3.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编程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编写程序,体验分支结构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尝试将所学的条件语句应用到实际编程中。

2.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作业1

2.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作业1

第次作业
1、算法框图,当输入A=21,B=36时,则输出的结果是
2、程序框图表示了怎样的算法
3、如下图所示,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是
4、如上右图所示,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的值是
第次作业
1、流程图如下,则输出结果为
2、流程图如上,则输出结果为
3、流程图如下,则输入结果S为
4、按照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结果为170,那么判断框内应该补充的条件为
第1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第4题
第3题第4题
第次作业
1、写出求函数
1(0)
0(0)
3(0)
x x
y x
x x
-+>


==

⎪+<

的函数值的算法流程图。

2、设计一个算法,求123100
++++
的和,画出流程图。

第次作业
1、设计算法找出100个数中的最小数,画出算法框图。

2、设计一个算法,输出100以内能被4整除的正整数。

2.2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2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2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2.2做出判断的分支(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了解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条件语句(如if-else语句)编写简单的分支程序,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设置合理的条件。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掌握条件语句和逻辑运算符。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剖析经典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支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编程练习和讨论交流。
2.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阶段: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条件判断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设计由浅入深的编程任务,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支结构的编写方法,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心得,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注重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提高编程能力。
三、教学重(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先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条件语句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条件语句:我会介绍if-else语句的语法结构,并通过简单的示例代码来展示其功能。同时,我会强调条件表达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编写条件表达式。
2.逻辑运算符:我会讲解逻辑运算符(与、或、非)的作用,并通过实例展示它们在条件表达式中的组合使用。
2.提高题:设计一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调试题:提供一些含有错误的代码,让学生找出并修复错误,提高学生的编程调试能力。

《2.2做出判断的分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2.2做出判断的分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做出判断的分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信息技术的判断结构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作业,期望学生能够:1. 理解条件判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编写条件判断语句的技巧。

3.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完成《做出判断的分支》相关理论学习,包括但不限于条件判断的逻辑、分支结构的应用场景及如何实现条件判断等。

2. 编程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学生需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程实践任务:编写一个程序,该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数值进行判断,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例如,如果用户输入的数值大于等于60,则输出“及格”;如果小于60,则输出“不及格”。

3. 案例分析学生需分析一至两个与条件判断相关的实际案例,可以是网络上的小案例或教材中的案例,理解其中如何运用条件判断实现不同的功能。

三、作业要求内容要求:1. 编程实践任务中,代码必须清晰易懂,符合编程规范。

2. 案例分析需详实描述案例背景和功能实现,指出其中的判断结构及使用场景。

3. 所有内容必须是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格式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需有详细的笔记或学习心得。

2. 编程实践任务需附上完整的代码及注释。

3. 案例分析需以书面形式呈现,包括案例描述、分析过程及结论等。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学习部分是否充分理解并记录了条件判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编程实践任务中代码的逻辑是否清晰,是否正确实现了条件判断。

3. 案例分析是否详实且准确地分析了案例中的条件判断结构及使用场景。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在理论学习部分的不足,教师将给出指导性建议以帮助其进一步理解条件判断的重要性及基本概念。

2. 对于编程实践任务中的错误或不规范之处,教师将提供修改意见和优化建议。

3. 教师将针对案例分析部分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2.2 做出判断的分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2.2 做出判断的分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做出判断的分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理解和掌握分支结构的基本概念;2. 实践使用分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和判断;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编程技能。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a. 编写一个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要求根据输入的数字大小,输出不同的结果(如数字小于10,则输出“数字小”,否则输出“数字大”)。

b. 根据以下题目描述,编写分支结构的程序进行判断:如果学生的成绩大于或等于60分,则该生及格;否则不及格。

2. 提高练习:a. 编写一个游戏程序,游戏中有多种分支结构(如移动、跳跃、得分等),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游戏进展的情况,正确地设计和编写分支结构。

b. 对一篇新闻报道进行评价,并使用分支结构展示自己的判断过程和理由。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作业应包括清晰的代码或文字说明,以便他人理解和评价;3. 作业完成后请将文件保存在指定文件夹内,以便教师检查和评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a. 代码逻辑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目要求;b. 程序运行结果是否正确;c. 判断过程是否清晰、合理。

2. 评价方式:教师批改和评分,同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3. 评分比重:代码逻辑和结果正确性占60%,判断过程合理性占40%。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批改完作业后,将反馈和评分结果及时通知学生,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六、其他注意事项1. 学生应按时提交作业,如未按时提交,可能会影响最终成绩;2. 在编写程序时,建议使用适合初学者的编程语言(如Python),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支结构;3. 鼓励学生多做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技能。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分支结构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编程技能。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2024年度产品设计与开发长期合作协议书

2024年度产品设计与开发长期合作协议书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20XXP ERSONAL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度产品设计与开发长期合作协议书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作协议1.1 合作双方1.2 合作目的1.3 合作内容第二条产品设计2.1 设计要求2.2 设计流程2.3 设计成果交付第三条产品开发3.1 开发周期3.2 开发费用3.3 开发成果交付第四条技术支持与服务4.1 技术支持内容4.2 技术支持方式4.3 技术支持时间第五条知识产权5.1 知识产权归属5.2 知识产权保护5.3 知识产权使用费用第六条保密条款6.1 保密内容6.2 保密期限6.3 保密违约责任第七条合同的履行与验收7.1 履行期限7.2 验收标准7.3 验收方式第八条合同的变更与解除8.1 变更条件8.2 解除条件8.3 变更与解除的程序第九条违约责任9.1 违约情形9.2 违约责任承担9.3 违约赔偿金额第十条争议解决10.1 争议解决方式10.2 争议解决地点10.3 争议解决机构第十一条合同的生效、修改与终止11.1 合同生效条件11.2 合同修改程序11.3 合同终止条件第十二条其他条款12.1 合同的签署地点和时间12.2 合同的副本12.3 合同的保管第十三条附件13.1 产品设计开发计划13.2 设计开发费用明细表13.3 技术支持服务清单第十四条签署页14.1 合作双方盖章14.2 授权代表签字14.3 签署日期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作协议1.1 合作双方1.1.1 甲方名称:____________1.1.2 乙方名称:____________1.2 合作目的1.2.1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以满足甲方对产品的需求。

1.2.2 双方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实现双方的合作目标。

1.3 合作内容1.3.1 乙方根据甲方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

1.3.2 乙方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产品开发,确保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符合甲方要求。

2.2作出判断的分支(分支结构)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2作出判断的分支(分支结构)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3.编写一个简单的猜数字游戏,根据用户输入的数字与预设的数字进行比较,给出相应的提示。
4.学生上机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支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场景及编程规范。
2.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团队合作、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等品质的重要性。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个与分支结构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出门游玩”。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分支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方式: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在编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操作呢?”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为后续讲解分支结构做好铺垫。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展示程序运行结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4.教师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程序。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编写一个判断学生成绩等级的程序,要求使用分支结构实现。
2.编写一个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程序,根据收入范围和税率,计算出应缴纳的税费。
2.2作出判断的分支(分支结构)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掌握分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使用条件语句(如if-else语句)实现分支结构,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学会分析问题,根据问题需要设计合适的分支结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结合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2.2.1动物细胞培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2.1动物细胞培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动物细胞培养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动物细胞培养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细胞培养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初中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对细胞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学生在动物细胞培养这一领域的知识可能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深化。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的空白,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填补。在能力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严谨性和对生命的尊重。
6.动物细胞培养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动物细胞培养面临的挑战,如提高细胞培养效率、探索新型培养技术等,鼓励学生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动物细胞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动物细胞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培养的过程。(正确/错误)
(2)细胞培养瓶、培养皿、培养板等容器是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正确/错误)
3.动物细胞培养的步骤和方法:总结动物细胞培养的步骤和方法,如细胞分离、培养、传代等,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无菌原则和注意事项。
4.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回顾动物细胞培养在药物筛选、基因工程、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强调其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PPAP流程说明让你清楚每一个步骤

PPAP流程说明让你清楚每一个步骤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A.目的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规定了包括生产和散装材料在内的生产件批准的一样要求。

PPAP的目的是用来确信供给商是不是已经正确明白得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标准的所有要求,和其生产进程是不是具有潜在能力,在实际生产进程中按规定的生产节拍知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B.适用范围PPAP必需适用于提供散装材料、生产材料、生产件或维修零件的内部和外部供给商现场。

关于散装材料,除非顾客要求,PPAP可不作要求C.条文说明本文中显现“必需”(shall)一词表示强制执行的要求。

“应该”(should)一词表示强制执行的要求,但在执行方式上许诺一些灵活性。

段落中标有“注”的文句是就所涉及的要求在明白得方面和明确性上给予说明。

标有“注”的语句中显现“应该”(should)一词表示仅供参考。

第一部份I.1 总那么针对如下情形,供给商必需取得顾客产品批准部门的完全批准。

1.新零件或产品(以前从未提供给顾客的特殊零件、材料或颜色)。

2.对以前提交零件的不符合的地方进行了纠正。

3.由于设计记录、技术标准或材料方面的工程更改所引发的产品更改。

4.第I.3节要求的任何一种情形。

I.2 PPAP的进程要求I.2.1生产件:用于PPAP的产品必需取自有效的生产进程。

所谓有效的生产进程:l 一小时至八小时的生产。

l 且至少为300件持续生产的部件,除非顾客授权的质量代表还有规定。

l 利用与生产环境一样的工装、量具、进程、材料和操作工进行生产。

l 每一独立生产进程制造的零件,如相同的装配线和/或工作单元、多腔冲模、铸模、工装及仿形模的每一腔位的零件都必需进行测量,并对代表性的零件进行实验。

I.2.2 PPAP要求l 供给商必需知足所有规定要求,如设计记录、标准,关于散装材料,还需要有散装材料要求的审核清单。

l 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检测结果都会成为供给商不得提交零件、文件和/或记录的理由。

l PPAP的查验和实验必需由有资格的实验室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条件的同学,参考案例设计一个小木锤: 要求: (1)绘出制作锤头、锤柄部分的流程图。 (2)、有条件的动手制作一个小木锤。 (3)、锤头、锤柄的款式设计不限制,要求同 学们大胆创作。 (4)、下星期一能交的每人加2分奖励。
附:
板 书
生活:提高工作效率,质量。
一、流程设计
为实现一定的目的,科学地安排顺序的过程。
拓展:详情可参考/wgh传道授业专栏 1、办公家具材料.生产流程
2、网上学习流程图 3、工艺加工流程图 4、豆奶、豆腐花、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5、大榕树的移植流程设计 6、窗户遮阳蓬的制作流程设计 7、一件可拆装家具的装配流程设计

一、小结: 1、认识流程设计的含义。 2、了解流程设计要考虑的一些基本因素。 3、结合案例进行了详细流程设计分析。 二、点评: 1、流程不是自然过程,是要根据目标和环 境的要求进行设计的。 2、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 3、流程的设计并不是唯一的,所以要对流 程进行优化,提高产生的效益。

1、什么是流程? 流程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 2、常见流程的表达方式有那些? 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 表达、动画演示,还有乒乓球单打比赛层式 的结构图等,流程图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
3、如何选定适合自己流程的表达方式? 各种流程图各有特色,按实际需要进 行选择。 4、科学合理的流程图对生活、生产活动 各有什么作用?
3、明确主要事项(步骤) 4、划分环节,确定时序 5画出(修改)流程图(必要的说明)
修改方案
是否达到目 标要求


结束
1.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制作小铁锤。 2.分析基本因素——工艺、设备、材料。
工艺(采用手工加工、铁锯下料、锤头部分 的加工用锉刀锉平面、台钻钻孔、手工攻丝、锤 柄部分的圆头有砂轮机磨削、螺纹用板牙套丝。 砂轮机、热处理设备等)、材料(45号钢和q235
(1)、什么叫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的含义就是为实现一定的
目的,科学安排做事情顺序的过程。
一、流程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两方面: (一)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对工作和生活方面;对 生产方面):
(一)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P51练习2:生产家具要考虑到的目标: 提高设计工艺、节省资源、安全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
(二)基本因素,主要有六方面:
工艺 设备 人员 材料
资金
基本因素 环境
……
p51“马上行动”练习
点评:考虑的因素有:考虑优选工艺方案、降 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资 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精良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以提高生产效率。对工业方面的,要特别注 意环境因素,要有环保意识。
1、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2、分析基本因素
热处理:淬火)、设备(常用的金工工具、台钻、 棒料)。
3.明确主要事项——制作锤头、柄、 装配。 4.确定时序,划分环节—— 锤头的加工流程: 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 螺孔中心线→钻孔→攻丝→倒角→ 淬火→电镀。
锤柄的加工流程: 下料→磨削圆头→板牙套丝→电 镀。 前面讲到的活动,如“下料、攻 丝、倒角、淬火、电镀、套丝” ,这 些时序能颠倒吗?
本课的重点: 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 素及设计的表达。 本课的难点: 流程设计的灵活运用。
阅读时要关注的问题是:
(1) 、什么叫流程设计? (2)、流程设计要考虑的基本因素有那 些? (3)、流程设计分几个步骤进行? (4)、结合小铁锤制作的案例,说说流 程设计的具体方法?
二、考虑的因素: 1、目标和要求:
生产:提高质量、效益、管理水平。
2、基本要素: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六要素 三、设计步骤:
(1)、定目标,明任务 (2)、分析因素 (3)、明事项 (4)、定时序,分环节 (5)、画流程图
各具特点:批量加工流程的特点,一是大多 数工序可由机床完成,机械化程度提高,节 省人力资源;二是有的工序可以在同一时间 内进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手工生产:人员较多,生产速度较慢,效率 低。
本节课总结:
工厂加工零件的基本流程分成三个流程
质量检查流程 零件加工流程
工艺编写流程
制作竞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完成p53练习1,用纸制作小书包。 奖励:前三名的小组,平时成绩每人加2分 要求:1、先小组讨论,思考需要考虑哪 些基本因素。 2、画出流程图。 3、时间15分钟。
在生活中:
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在生产中:
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下面有个案例,请同学们思考:
黄师傅的徒弟补轮胎,在没有磨周围 胎皮的情况下,直接把补丁贴上去,行吗, 为什么? 现黄师傅请我们帮他设计一个合理的 流程图,请位同学出来,画出流程图。
送给黄师傅的补胎流程: 扒胎 查漏 磨洞边胎皮 贴补丁 装胎
批量生产小铁锤的流程设计
1、理解:什么是铣床 它是一种很多个刀刃同时进行工作的设备。 2、提问:如果教室里有一台铣床,同学们会 用吗? 点评: “在批量生产的流程设计中,设备和人员 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因素,工作人员懂不懂操 作设备,是批量生产流程设计中一定要考虑 的。”
对批量生产小铁锤的流程设计和 手工生产流程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