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习题)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例题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一、填空题1、人造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
2、房屋和树木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相对于地面上正在行驶的汽车是_______的。
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子先用手蒙住眼睛,后放开手,发现编号________和________的小朋友做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4、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状态。
5、如图所示,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_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________时针转动.二、选择题6、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的运动B.植物的开花结果C.奔腾的骏马的运动D.地球绕太阳公转7、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
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站台B.甲车C.乙车D.乘客自己8、甲、乙两人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9、(2011·扬州)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10、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甲车C.乙车D.无法判断11、(2011·张家界)如图所示,我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举起了五星红旗。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1、长度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知识积累】(1)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时,数字乘以进率,单位变成目标的单位。
(2)小单位化成大单位时:①方法一,数字除以进率,并用括号将数字括起来,单位直接变成目标的单位; ②方法二,数字乘以进率的倒数,单位直接变成目标的单位。
【典型习题】【练习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0.5cm=10.5cm×10mm=105mmB.10.5cm=10.5cm×10=105mmC.10.5cm=10.5cm÷100cm=105mmD.10.5cm=10.5×1001m=0.105m 【练习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4.5m=4.5m×100cm=450cmB.456mm=456mm 10001×=0.456m C.36cm=36÷100m=0.36m D.64dm=64×101m=6.4m 2、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与分度值【知识积累】(1)零刻度线:刻度尺上标有0刻度的位置;(2)量程:即测量范围,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3)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一般情况下,分度值越小,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典型习题】【练习1】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此时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
3、刻度尺的读数【知识积累】(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应从下一个整刻度开始;(2)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及分度值;(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4)物体的长度等于准确值加上估计值再加上单位;(5)物体的长度应该是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减去物体始端对应的刻度。
【典型习题】【练习1】一阵凉爽的清风,院子里树叶随风飘舞,小亮捡起一片树叶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树叶的长度为_______cm。
【练习2】如下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不正确。
2014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复习学案
三、合作探究:
1、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是,尺
测量较准确。
2、右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3、请你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跑100m的时间约是12;
2、能对已知长度的物体进行长度的估测。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3、会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学习重点
会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学习难点
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能对已知数据的物体进行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教具
教学课件
学法指导
阅读八年上物理教材10—15页。
②刻度尺的使用(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A、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和;
B、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
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把刻度尺的与被测物边缘对齐(对于有厚度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备注
认真阅读教材,巩固记忆!
9、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A.1mB.2mC.5mD.8m
10、小翔同学参加身体素质测试,部分数据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质量50kgB、身高1.65m
C、握力400ND、立定跳远成绩2.4m
精诚合作!
四、作业布置:
1、生活中需要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80mm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二、重点、考点分析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练习
1.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2.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3.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0米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中间5米用了1.5秒,最后又用了4.5秒走完全程,已知它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3米/秒,求它在最后4.5秒中的平均速度。
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6.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7.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多少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什么不变?8.一辆卡车以36 km/h的速度闯红灯,卡车开出2 s后,交警以20 m/s 的速度追击.不计卡车长度,则交警需要多长时间可追上违反交通规则的卡车?。
2014年中考物理练习专题一:机械运动(含13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专题一机械运动1.(2013•海南)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A.1 dm B.1 cm C.1 mm D.1 um1.B.解析: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μm或1mm太薄,不符合实际,故CD错误;1cm比较符合实际,故B正确;1dm=10cm太厚,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2.(2013•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分度值1mm D.量程3 m,分度值1 mm2.D.解析:AC尺子的量程是15cm和单位不确定,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合适;B量程是10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合适;D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准确程度较小,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合适.3.(2013•安顺)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3.D.解析: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本选项正确;D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B.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相等C.经过8秒,甲、乙两车相距10米D.运动10米,甲车比乙车少用4秒2、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如图甲,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2 NB.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速度之比为1∶2C.木块两次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D.第二次木块受到的拉力比第一次小3、有关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说法正确的是()A.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运动员所用的时间为12s,则其全程平均速度约为8.3m/sD.比赛过程中,以冠军为参照物,亚军一定是前进的4、2010年10月8号,我国境内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持续时间为12min的日环食,如图是这次日环食形成过程中,先后拍到的三幅图片,对此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所拍到的照片实际上是之前某时刻两星球间的相对位置B.日环食是由于不透明的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而形成的C.在日环食持续的过程中,照片上的两星球是相对静止的D.所拍摄的照片四周是呈黑色的太空,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6、下列s -t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7、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上一层楼克服重力做功约1500JB.成年人正常行走的步长约60dm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3kgD.中学生步行上学时的速度约为10m/s8、水平传送带上重叠放置甲乙两个木块,如图所示,两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A点处,甲乙一起滑下传送带,在粗糙的地面上一起向右滑行;滑行到B点与墙壁相撞后,乙马上向左运动,最终甲乙在C点停止运动,从B运动C的过程中,甲相对于乙向右滑动一段距离s0。
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如图所示,圆筒的直径d为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2.如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 cm.3.科学家胜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
估算不是胡乱猜测。
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
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a)”(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最长的距离)长度约为20 cm.,一张课桌的高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 ,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B.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C.一个初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 N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 kg4.下列物理量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 ℃ B.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10sC.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约3 m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3s5.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 m/s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 kg★知识点2:运动的描述1.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C.文昌航天发射场D.地球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则(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5.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作为中继站,把地面站送来的信号接收并进行放大,然后转发给另外的地面站,只要利用3颗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其中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各颗卫星之间是相对______的。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正确.
故选 A.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
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
照物是静止的.
8.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 10g
B. 同桌同学跑完 800 米所需时间是 20s
2.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
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 A 不
符合实际;
B、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 40W 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 I= = ≈0.2A 左右,故 B 不符合 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 15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75cm 左右,故 C 符合实际;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 C.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 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D、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 3r、2r 和 r,在阻力相同时,速度之比为 2:3:6,
由此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 D 正确;
故选 C.
【分析】(1)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得到一个像,由图可知,球甲在每一个曝
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C. 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但房子总处于静止状态【答案】C【解析】【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A不符合题意;B、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甲方胜了乙方,是因为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的最大静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符合题意;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所以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房子同样如此。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2.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3.甲、乙两物体先后从某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同向运动,甲比乙先运动4秒,速度为0.4米/秒.甲运动10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米.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 一定是aB. 一定是cC. 可能是bD. 可能是a或c【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题知,v甲=0.4m/s,所以甲运动10s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4m/s×10s=4m,所以图象中b图线表示甲的s﹣t的图线;由a图线知,通过8m路程所用时间为12s,甲比乙先运动4s,即乙运动的时间为6s,由图知s a=4m,与甲车通过路程相等,故a不是乙的s﹣t图线;由c图线知,6s内通过距离小于2m,所以甲乙距离大于2m,符合题意,故c一定是乙的s﹣t图线,故选B.【分析】由甲的速度和运动时间可知甲的运动路程,从而判断出甲的s﹣t图线,再根据甲乙运动时间关系,由图象找到另两个图线的路程分析比较.4.图象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表示下列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A.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B.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C. 某物质的密度与质量D.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A 错误;B、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B错误;C、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密度与质量不成正比;故C 正确;D、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横纵坐标间的变化规律,此题中表达的是两个物理量间存在正比规律;由此选出符合图线变化规律的选项.5.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如果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能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A. 2m/sB. 3m/sC. 4m/sD. 5m/s【答案】B【解析】【解答】解:设气球质量为m,则物体质量为2m,由题意知空气阻力f=kv,v1=v2=1m/s.(1)当气球匀速下降时,受重力G=3mg,方向竖直向下;浮力F浮,方向竖直向上;和空气阻力f1=kv1,方向竖直向上;由平衡条件得:3mg=F浮+kv1①;(2)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后,当气球以同样匀速上升时,受重力2mg,方向竖直向下;浮力F浮,方向竖直向上;空气阻力f2=kv2,方向竖直向下;由平衡条件得:2mg+kv2=F 浮②;(3)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时,气球上升,设最终匀速运动,速度最大为v,此时气球受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阻力f3=kv,竖直向下;浮力F,竖直线上;由平衡条件得:mg+kv=F浮③.由①②③解得:v=3m/s.故选B.【分析】(1)气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当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气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当匀速上升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3)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阻力的方向是不同的,阻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由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6.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7.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机械运动——长度时间测量、运动描述习题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B.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C.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人测量方法错误D.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2、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A.分度值是1mm的米尺B.分度值是1cm,长30m的皮卷尺C.分度值是1mm,长30m的钢卷尺D.游标长尺3、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A.6.2分米B.62厘米C.6.20分米D.620.0毫米4、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A.当时外界无风B.火车顺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同C.烟的喷出口是竖直向上的D.烟有惯性5、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C.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西行驶D.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彩云B.轻舟C.高山D.两岸7、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8、为测量书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整个课本的厚度,结果为0.7cm,然后他翻到课本的最后一页,看到页码为178,他计算得到纸的厚度为:0.72cm÷178=0.004cm.(1)他计算中存在的错误是:;(2)正确的计算应当是:.9、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min s.10、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刻度尺要放,有刻度的一边要被测物.(2)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3)要估读到的下一位,并记下.(4)多次测量取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11、观察如图的烟和小旗,可判断现在吹的是风,乙小车不可能,也不可能向方向运动.1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而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汽车运动得最快.13、据报道,有一天在某工地上,工人在一幢高190m的大楼上施工时,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引起数千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这些人以为参照物,所以他们以为大楼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4、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为36km/h,乙车的速度为12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1.D2.B3.C4.B5.A6.B7. 1.83~1.86均为正确.解:(1)课本的厚度是0.7cm,而不是0.72cm;(2)课本的张数是:178/2张;课本厚度的正确算式是:0.7cm/(178/2)=0.007865cm;9. 3;38.3.10. (1)正;紧靠;(2)垂直;(3)分度值;数值和单位;(4)平均值.11. 西;静止;西12. 丙13. 乌云;运动14. 东;西第二章答案及解析1、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一般情况下,减小误差的方法是: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解答:解: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由于每个人的估读数字不一样,所以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B、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由于每次的估读数字不同,所以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C、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由于每个人的估读数字不一样,不能确定其中至少有一个人测量方法错误;D、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由于每个人的估读数字不一样,所以两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故选D.点评:刻度尺是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分析:刻度尺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分度值的尺子,以满足不同需要.解答:解: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成绩一般在十米左右,故最小刻度值达到1cm 就比较适当,量程大于十米的皮卷尺就可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们对身边常见的测量结果有所了解,能对结果的精确程度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的刻度尺去测量,才能少走弯路,准确性高.3、分析:长度测量时,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该小组使用的是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厘米的下一位;A、6.2分米=62厘米,没有估读,故A不正确;B、62厘米,没有估读,故B不正确;C、6.20分米=62.0厘米,估读到了厘米的下一位,故C正确;D、620.0毫米=62.00厘米,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长度测量时要看清分度值,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分析:“烟”由于质量较小,且具有流动性,因此很容易受风的影响而改变方向;而此题中,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风并未对烟的方向造成影响,因此可判断,风与火车之间是相对静止的.解答:解:烟雾的主要成分是固体小颗粒,它具有一定的惯性,冒出时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但由于烟雾很轻,容易受气流的影响,因此,只有气流与火车的运动状态相对静止时,烟雾才不会受到它的影响,据此可判断,风与火车运动的方向是相同的,速度也是相近的.D选项中说烟雾有惯性作用,是不合实际的,因为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一种作用.而B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烟雾具有它的特殊性,这既有惯性同时又容易受风的影响,因此,判断其竖直向上冒出的原因,应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5、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择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有所改变.解答:解:乘客坐在火车中,看到窗外的另一火车向东行驶,如果乘客是以自己乘坐的车厢为参照物,则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乘客坐的火车相对地面静止,窗外的火车相对地面向东行驶;二是乘客坐的火车相对地面向西行驶,窗外的火车相对地面静止;三是乘客坐的火车相对地面向西行驶,窗外的火车相对地面向东行驶;四是乘客坐的火车相对地同向东行驶,窗外的火车相对地面也向东行驶,但窗外的火车行驶速度快.由此可见选项B、C、D说法都是正确的,A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由该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是可能改变的.6、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即人相对于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故是选择船(轻舟)为参照物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7、分析:刻度尺读数时要先看清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图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 3.85cm,所以物体长度为3.85cm-2.00cm=1.85cm.故答案为:1.83~1.86均为正确.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8、分析:此题是利用累积法测物体的长度,当一个物体得长度太小无法测量时,可以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长度后除以n得一个物体的长度.要注意两点:(1)计算时要看清楚测量值,不要把数值代错;(2)课本的页码数不是课本的张数,一张纸是两页.解答:解:(1)课本的厚度是0.7cm,而不是0.72cm;(2)课本的张数是:178/2张;课本厚度的正确算式是:0.7cm/(178/2)=0.007865cm;故答案为:弄错课本的厚度和纸的张数,0.7cm/(178/2)=0.007865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计算时数据代入的准确性,只要认真分析就不会错.9、分析: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解答:解:停表中的小表盘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每一格表示0.5分钟;大表盘是以秒为单位的,每一小格表示0.1s;小表盘的指针在3分钟到4分钟之间,且超过3.5分钟,大表盘的指针在38.3秒.故答案为:3;38.3.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停表的读法,停表在实验室中用到的比较多,需要掌握其用法.10、分析: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在使用前首先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使用中要按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避免产生错误,为了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于测量仪器的精确度所限,会产生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解答: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2)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数值和单位.(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故答案为:(1)正;紧靠;(2)垂直;(3)分度值;数值和单位;(4)平均值.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是基本的操作技能,必须熟记正确的使用方法.11、分析:①“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本意是人坐地(不动),但每昼夜随地面运行八万里路程.②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轨道近似看成圆,轨道半径1亿5千万公里,地球绕太阳一周按365天计算,连接日地的半径每天绕过的圆心角约1度,于是地球运行的路程(弧长)=2πR/365=250万公里=500万里!即地球上的人相对于太阳日行500万里,而不是8万里.③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坐地”的人相对于地心(地轴)日行路程是多大呢?地球赤道半径约6371公里,地球自转一周,人行的路程为周长值:2πr=2π×6471公里=40100公里=80200里.解答:解:人“坐地”(不动),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显然参照物不是“地面”;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坐地”的人相对于地心(地轴)日行路程是多大呢?地球赤道半径约6371公里,地球自转一周,人行的路程为周长值:2πr=2π×6471公里=40100公里=80200里.由此看出,“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地轴.故答案为:地轴,人.点评:此题如果不经过计算,只看到“坐地”的人是运动的,则参照物可能会选择太阳.解决此题需要考虑到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并且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12、分析:(1)根据冒得烟可以判断有西风,再根据小车上的小旗子,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2)采用参照思想和假设方法.解答:解: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西风.(1)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西风的影响,被刮向东方;②当甲车向西行驶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③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小于风速,小旗子还是刮向东方.(2)乙车: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乙车向东或向西运动.假设乙车向西行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东行驶,当车速使小旗子向西刮,西风使小旗子向东刮,如果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子还是刮向西方.符合题意,假设正确.故答案为:西;静止;西.点评:(1)根据房子做参照物,首先判断风向,再判断小旗子在东风和车速的共同作用下,判断小车运动情况.(2)假设方法经常运用到解题中.13、分析:相对于地面向相同方向运动的物体,如果以速度快的物体为参照物,运动慢的就向后退,如果以慢的为参照物,运动快的物体仍然向原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解答:解: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说明甲和乙是相对静止,即相对与地面速度相同;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说明相对应地面丙车的速度大于乙车;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更进一步证明丙的速度大于甲.故以地面为参照物丙的速度最大.故答案为: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4、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楼要倒了!”,被研究的物体是楼房,楼房和地面(自己)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自己)为参照物,大楼是静止的.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大楼和乌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乌云为参照物,大楼是运动的,所以造成“楼要倒了!”的错觉.故答案为:乌云;运动.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15、分析:三种测量仪器的读数,刻度尺要先看清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电流表要先看清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秒表先看内小表盘,再读外面的大表盘的示数.解答:解:(1)刻度尺的示数为:1.00cm+0.25cm=1.25cm;故答案为:1.25(应该在1.24-1.26之间都对).(2)根据电流表连接的量程,示数为0.2A+0.06A=0.26A;故答案为:0.26.(3)内表盘读数为1min,外表盘读数为5s,故秒表读数为1min+5s=1min5s;故答案为:1min5s.点评:本题重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刻度尺要估读,最后一位估读值可能不同;二是电流表必须先看清连接的量程;三是秒表要先读出内小表盘的读数,再读外表盘的示数,这三个问题在三个测量仪器上都容易出问题.16、分析:圆柱体的周长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可以使用白纸条绕圆柱体一周,并用大头针在重叠处扎一个小孔,测出相邻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体的周长,这种测量长度的方法叫以曲代直法.为了减小误差还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解答:答:器材:白纸条、大头针、刻度尺、圆柱体;步骤:(1)将白纸条紧紧包住圆柱体一周多,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2)将白纸条展开,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L1;(3)在圆柱体的不同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记下测量结果为L2,L3;(4)求出平均值就是圆柱体的周长,L=(L1+L2+L3)/3。
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
周末小华骑自行车去森林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B. 上坡前,小华用力蹬脚踏板,是为了增大惯性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匀速转弯时,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解析】【解答】A.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用力蹬车不能增大惯性,是为了增大车的速度来增大动能,B不符合题意;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符合题意;D. 匀速转弯时,由于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3.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机械实验练习题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机械实验练习题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实验练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并通过解题训练来提高我们的物理学能力。
下面是一些中学物理机械实验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题目一:匀速直线运动小明以恒定的速度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30分钟内骑行了10千米。
求小明的速度是多少?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通过公式v = Δs / Δt 计算,其中 v 为速度,Δs 为位移,Δt 为时间。
题目中提到小明30分钟内骑行了10千米,换算成小时为0.5小时。
代入公式可得:v = 10 / 0.5 = 20 千米/小时。
答案:小明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
题目二:自由落体运动小红站在5米高的楼顶上,将一颗小球自由落体抛出。
求小球从楼顶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中,小球受到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 9.8 米/秒^2。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h = 1/2 gt^2,其中 h 为高度,t 为时间。
题目中提到小红站在5米高的楼顶上,代入公式可得:5 = 1/2 × 9.8 × t^2。
解方程可得:t ≈ √(2 × 5 / 9.8) ≈ √(10 / 9.8) ≈ √1.02 ≈ 1.01 秒。
答案:小球从楼顶到地面所需的时间约为1.01秒。
题目三:加速直线运动小明驾驶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行驶,起初速度为0,行驶12秒后速度达到了60米/秒。
求小明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通过公式a = Δv / Δt 计算,其中 a 为加速度,Δv 为速度变化量,Δt 为时间。
题目中提到小明行驶12秒后速度从0增加到了60米/秒,代入公式可得:a = 60 / 12 = 5 米/秒^2。
答案:小明的加速度是5米/秒^2。
题目四:圆周运动小红在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她绕圆周行驶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0秒,半径为2米。
初中物理练习题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练习题机械运动初中物理练习题: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位置或姿态的变化。
下面是几个关于机械运动的练习题,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题目一: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一个小车在一根笔直的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起点的位置为0米,每秒前进2米。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经过2秒钟后,距离起点有多远?2. 经过多少秒后,小明到达了4米的位置?3. 小明行驶了8秒后,他所处的位置是多少米?题目二:自由落体运动小红从100米高的大楼上扔下一个铅球,假设铅球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为10米/秒²。
请回答以下问题:1. 铅球下落到地面需要多长时间?2. 铅球下落过程中,它在第5秒钟时所处的位置是多少米?3. 铅球下落到地面时,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题目三:匀加速直线运动小李用一个小车沿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他的速度从2米/秒逐渐增加到6米/秒,加速度为1米/秒²。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李在匀加速过程中的加速时间是多少秒?2. 小李从静止开始加速到4米/秒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3. 小李行驶10秒后,他所处的位置是多少米?题目四:抛体运动小刚从1.5米的高台上以5米/秒的初速度向前抛出一个物体,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物体的飞行时间是多少秒?2. 物体在飞行过程中到达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米?3. 物体飞行时,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题目五:圆周运动小明骑着一辆自行车以8米/秒的速度绕着半径为10米的圆周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绕圆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2. 小明绕圆周的过程中,他的加速度是多少米/秒²?3. 小明行驶的过程中,他所处的位置是多少米?以上是对机械运动的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巩固对机械运动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机械运动的各个方面,为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驾驶员感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 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所受到的牵引力C. 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D. 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答案】B【解析】【解答】解:A、行驶中,乘客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因为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B、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水平向上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牵引力,故B正确;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描述为汽车受到惯性,故C错误;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参照物,惯性,力的相互性,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2)对汽车受力分析可知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4)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B. 甲乙两同学始终在运动C.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答案】B【解析】【解答】解:A、在15s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故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甲乙两同学甲始终在运动,乙在10~15s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10m/s,故D正确.故选B.【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0s内的速度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B.用玻璃做晶体的熔化实验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A【解析】【解答】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可以将漆包线缠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符合题意;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做晶体的熔化实验,B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D. 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014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二)复习学案
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思路分析】运动员在三个阶段跑步的速度是否变化,可以选相同的跑步路程,比较三段路程所用时间;也可以选相同运动时间,比较三段时间所跑路程。由图可知:10m~30m的路程为20m,运动员用时2s;30m~50m的路程为20m,运动员用时2s;50m~70m的路程为20m,运动员用时2s。所以,运动员在这三段路程中运动的速度大小没有变化。
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学习重点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学习难点
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具
教学课件
学法指导
阅读八年上物理教材16—24页。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3、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太空多次通过喷射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实际上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原理,在绕月飞行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4、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义:与之比叫做速度。
(4)公式:v=,(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5)基本单位为(),常用单位为(),
换算关系:1 m/s=3.6 km/h。
(6)匀速直线运动:
备注
认真阅读教材,巩固记忆!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成为首位跑进10秒内的中国人。
赛跑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B.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C.运动员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D.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为了减小摩擦答案:D解析:A.比赛中的运动员与坐着的观众之间的位置不对发生变化,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故A 正确;B.运动员到达终点前,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达到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故B正确;C.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跑,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增大与地面间摩擦,故D错误。
故选D。
2、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
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
“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C.站台;另一列火车D.另一列火车;站台答案:D解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觉得“开始前进了”这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另一列火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感觉是运动的;而发现认为“停在站台上”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
故只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闸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行船B.远树C.河岸D.山峰2、《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A.舟中人B.舟C.剑D.江岸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闸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闸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线为直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第4s至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6、2020 年6月23日,我国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卫星的发射,全面建成了北斗系统。
该系统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
关于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B.星箭分离前,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光纤通信7、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1∶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A.1∶4B.4∶ 1C.1∶2D.2∶18、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多选题9、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专项难题测试题试题(1)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专项难题测试题试题(1)一、选择题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两物体在0~1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v <甲乙B .两物体在15~2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v <甲乙C .两物体在15 s 相遇,且0~1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两物体在20 s 相遇,且0~20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 .从t 1到t 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 .在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瞬时速度相等3.“龟兔赛跑”是同学们熟悉的寓言故事。
如图所示,表示了寓言中的龟、兔的路程s 和时间t 的关系(其中直线段表示乌龟,折线段表示兔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分钟B .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0.1m/minC.兔子最后冲刺阶段的速度为0.5m/sD.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5m/min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s内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C.2~4s内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D.4~6s内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5.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剩下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v的值为()A.12km/h B.32km/h C.60km/h D.340km/h6.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 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7.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初中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习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2.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3.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 点运动到B 点:第一次先从A 到D ,再从D 到B ;第二次直接从A 到B .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9.顾客站在商场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自动扶梯匀速上升(如下图).顾客在上升过程中( )10.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11.根据右图中所给A 、B 两物体s ﹣t 图象,判断对应的v﹣t 图象哪个是正确的( )1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共11小题)13.如下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_ cm .14.如右图所示,用A 、B 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_______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_____ ,该物体的长度是 _____ cm .15.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 ,她在50m 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s ,跑完50m 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 m/s ,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上学的速度 _________ .16.同学们乘坐株洲市“杨莉”专线公交车时总听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10m 车厢是一个温馨的家,请您爱护车内环境卫生,主动为您身边的老、弱、病、残让座…”上班高峰期,若此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2s ,公交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___ m/s ,路标相对与公交车是 _________ 的(填“运动”或“静止”).17.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18.沂河某大桥全长约1.7km,晓军骑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_________s,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是_________的.19.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_km/h.20.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_________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_________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_________不变.2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_________(填上适当的单位).2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t=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23.勇超同学在校运会200米跑的比赛中,他冲过终点时裁判员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勇超同学200米的成绩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小题)24.小唐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右图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_,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右图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_________h.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2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_.(填“大”或“小”)(4)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BC段的平均速度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6.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7.西南大道贯通我市境内通往自治区首府南宁,其中从我市都安县城至南宁段为高速公路.轿车司机于上午8时正进入“都南高速”入口处时看路边如右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到路边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轿车从入口和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南宁?2014年初中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3.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第一次先从A到D,再从D到B;第二次直接从A到B.则物体的两次运动()1km/h=×m/s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V==0.05m9.(2013•湖州)顾客站在商场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自动扶梯匀速上升(如图).顾客在上升过程中()10.(2013•大庆)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11.(2013•大庆)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哪个是正确的()12.(2012•玉林)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25m/s=二.填空题(共11小题)13.(2011•济宁)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1.85cm.14.(2013•莆田)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A刻度尺,其分度值是1mm,该物体的长度是 2.21cm.15.(2013•钦州)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她在50m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s,跑完50m的平均速度是 6.25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上学的速度快.=16.(2013•株洲)同学们乘坐株洲市“杨莉”专线公交车时总听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10m车厢是一个温馨的家,请您爱护车内环境卫生,主动为您身边的老、弱、病、残让座…”上班高峰期,若此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2s,公交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路标相对与公交车是运动的(填“运动”或“静止”).v===5m/s17.(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河岸.18.(2013•临沂)沂河某大桥全长约1.7km,晓军骑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170s,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是静止的.t=t===170s19.(2013•聊城)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18km/h.t=10min=h=20.(2013•郴州)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 1.25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00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速度不变.v==21.(2012•贵州)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m(填上适当的单位).22.(2012•贵港)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t=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23.勇超同学在校运会200米跑的比赛中,他冲过终点时裁判员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勇超同学200米的成绩是:28.8s.三.解答题(共4小题)24.(2006•南昌)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80km/h,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右图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0.5h.t==25.(2004•武汉)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2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大.(填“大”或“小”)v=;v=26.(2013•佛山)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v=v=v=v===62.5km/h27.(2005•河池)西南大道贯通我市境内通往自治区首府南宁,其中从我市都安县城至南宁段为高速公路.轿车司机于上午8时正进入“都南高速”入口处时看路边如右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到路边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轿车从入口和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南宁?V=,以及它的变形可以求出所需要的变量.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