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日本医疗体系

合集下载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绩效、问题与改革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绩效、问题与改革
它们 完成需要 全身麻 醉 的手 术 的 际 标 准 的 7/ 。在 日本 , 费 在 9 6 花 服务 。尽 管享 受 免 税 待 遇 , 府 个年 轻 人 的 5倍 左 右 。于 2 0 政 08
总支 付额 的 1. 。 49
的 面 临 要 提供 高技 术 含 量 的 医疗 服 务 。 龄化率 已达 到 2 , 远超 过 国 0 远
3 日本 医疗 保 险 体 系 , 有 行业 为 基 础 的组 合 构成 , 保 险 、 具 其
费依 据 收入 和家庭 内被 保险人 数 的问题 与 改 革 , 以期 为 构 建 具 有 以下颇 为复 杂 的结 构 构成 。 中国特色 的 医疗保 险制 度提 供参 () 1 由大 约 1 4 5 l家保 险组合 收 取 , 常为 - 均 工资 的 2 。 通 T -
4 日本 的医疗 费用不 是 由医 、
1 日本 的医疗保 险是 一 种 以 险 。此类 组合 主要 靠雇 主和雇 员 疗保 险公 司直 接支付 给 医疗服 务 、 费用 共担 为前 提 的“ 民皆保 ” 全 制 缴 费运 行 , 由雇 主 和 雇 员 共 同管 机构 , 是 由第 三 方 , 社 会 保 而 即“
日本 的私立 医院拥有 病床 总 群 体 占 日本 人 口总数 的 9 , 其
口中 所 占 的 比例 , 18 由 9 5年 的 数 的三 分 之二 , 有 3 的病 床 医疗 开支 却 占 日本 医疗总 开支 的 另
1. 升 至 2 0 03 0 5年 的 2 . 。 由内科 医生所有 的诊所提 供 。所 3 ) 自付 医疗 费用 的 1 , 58 0 应 0
口 候 立 平
疗保 险是 社会 保 障的重 要组 预期 最 长 , 胖率 最低 , 肥 婴儿 死亡 疗保 险 由 1 1 8 由各 城 市 市 政 8家 1N 成部 分 本文 旨在论 述 日本 率 次低 。 2 当局管 理 的保 险基 金和 1 5 以 6家

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范文

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范文

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范文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概述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之一。

日本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于1961年开始实施,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和高效的系统。

本文将对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组成部分以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主要特点1.全民医疗保险体系日本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建立在全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上。

根据《医疗保险法》,所有工薪阶层、自营业主和无业人员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计划。

此外,政府还为特定的人群提供医疗补助,包括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士和老年人。

2.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日本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构建了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国内医疗机构、地区医疗中心、县级医疗中心和高级医疗中心等。

这些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规模和能力提供不同级别的医疗服务,从基本的一般诊所到高级的大型综合医院。

3.完善的医疗设施建设日本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重视医疗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政府通过设立贷款机构和提供财政支持,鼓励私人和公立医疗机构进行设备升级和扩建。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医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日本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高度依赖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府投资建设了一套统一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记录和病历等信息。

这个系统不仅提供了方便的数据查询和共享,还可以实现电子处方和在线预约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和医生。

二、组成部分1.政府部门日本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负责。

国家由厚生劳动省(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领导,负责医疗服务政策的制定、监督和评估。

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健康福利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的医疗服务。

此外,还有专门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机构,如日本医疗质量管理机构(Japan Council for Quality Health Care,JCQHC)。

日本医院考察报告

日本医院考察报告

日本医院考察报告介绍本文将介绍我对日本医院进行的考察报告,主要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评估和观察。

通过这次考察,我对日本医院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背景日本医疗体系以其高效、精细和先进的管理而闻名全球。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日本的医疗服务覆盖全面,技术设备先进,医护人员素质高,并且注重患者体验。

因此,本次考察旨在通过观察和了解日本医院的运作模式,从中学习借鉴,为我国医疗行业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考察内容医院基本情况首先,我考察了几家日本医院的基本情况。

这些医院规模较大,床位数众多,服务范围广泛,涵盖各个专科领域。

医院内部环境整洁,设施齐全,有助于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此外,日本医院的管理非常严格,各个科室之间协作紧密,运作高效。

服务质量日本医院的服务质量非常高。

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始终保持礼貌和友好的态度,注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提供详细的诊疗方案和建议。

同时,医院的服务流程也非常规范,患者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挂号,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或残障人士,医院还提供了相应的辅助服务,确保他们的就医体验。

技术水平日本医院在医疗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高精度影像设备、微创手术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更精细的治疗操作。

此外,日本医院还非常注重医学研究和创新,不断引进和开发新的医疗技术,提高诊疗的效果和效率。

患者管理日本医院在患者管理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医院设立了专门的患者管理部门,负责患者的信息管理、病历记录和随访服务。

通过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就诊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及时的随访和复诊提醒。

这种全程关怀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满意度。

结论通过对日本医院的考察,我深刻体会到其高效、精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

日本医疗体系总结

日本医疗体系总结

日本医疗体系总结简介日本医疗体系以其高质量和高效率而闻名于世。

该体系为全民提供了普遍可及的医疗服务,并且在医疗技术、设备和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将对日本医疗体系的特点进行概述,并探讨其成功之处。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日本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医疗保障。

这个制度要求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包括雇佣工人、自雇人士和无业人士。

保险费用由个人和雇主共同承担,收入较低的人支付较低的保险费用,而收入较高的人则支付较高的保险费用。

这种机制确保了医疗费用的公平分摊。

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日本医疗体系以其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而受到赞誉。

日本的医生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并且由于人口密集和医学研究的高度发达,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技术和设备。

日本的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基层医疗、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机构。

高效率的医疗管理日本医疗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高效率的医疗管理。

日本的医院和诊所普遍采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使医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的医疗信息。

此外,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也非常便捷,这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和效率。

通过有效的医疗管理,日本能够提供快速、高效的医疗服务。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日本医疗体系注重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该国设立了广泛的健康检查计划,以便早发现疾病并及时干预。

此外,学校和企业也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并提高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科学研究与创新日本医疗体系的成功离不开其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持续投入。

日本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并且经常在医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高了日本医疗体系的水平,也对全球医疗科技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结论日本医疗体系以其高质量、高效率和全民参与的特点而闻名。

其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医疗保障。

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高效率的医疗管理使得日本的医疗体系能够快速满足患者的需求。

日本眼科发展现状

日本眼科发展现状

日本眼科发展现状日本的眼科发展现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以下是日本眼科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1. 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眼科技术和设备,包括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白内障手术、角膜移植等。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日本医生能够进行复杂的眼科手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眼科研究的持续投入:日本政府和私人企业对眼科研究的投入非常大。

大量的研究经费不仅用于基础研究,还用于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这使得日本的眼科研究一直保持在世界前沿水平。

3. 完善的眼科医疗体系:日本国内拥有完善的眼科医疗体系,包括眼科医院、诊所和眼科医生。

这些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数量足够满足人们的眼科需求,并且很多大医院还设有眼科科研机构,进行临床试验和研究。

4. 广泛的眼保健教育:日本重视眼保健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眼科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这有助于人们更早地发现眼科问题,并及时就医。

5. 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成长:日本有一套完善的眼科专业人员培训机制,从培养眼科大夫、护士到技师,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和监管,确保专业人员的质量和水平。

6. 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日本注重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信息技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日本医疗服务也注重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让患者感到舒适和满意。

然而,日本眼科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眼科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对眼科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眼科医生和护士等专业人员的供给不足,眼科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都面临一定的困难。

因此,日本还需要继续加大对眼科研究和医疗的投入,提高眼科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们对眼科医疗的需求。

美德日医疗制度

美德日医疗制度

美德日医疗制度一、美国医疗制度1. 保险体系:美国医疗体系以私人保险为主,政府保险为辅。

私人保险分为雇主赞助保险和个人购买保险。

2. 医疗服务:美国医疗体系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包括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医院和紧急医疗服务。

3. 医疗费用:医疗费用较高,保险覆盖范围和自付比例因保险计划而异。

4. 政府计划:政府提供医疗保险给老年人(Medicare)和低收入人群(Medicaid)。

二、德国医疗制度1. 保险体系:德国实行强制性的公共医疗保险制度,所有居民必须加入医疗保险。

2. 医疗服务:德国医疗体系以全民覆盖为目标,提供广泛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

3. 医疗费用:医疗费用由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个人承担部分较小。

4. 医疗服务提供者:医疗服务由私人医生、医院和专科诊所提供。

三、日本医疗制度1. 保险体系:日本医疗体系结合了公共和私人保险,包括国民健康保险和雇员健康保险。

2. 医疗服务:日本医疗体系以社区为基础,强调预防医学和家庭医生制度。

3. 医疗费用:医疗费用由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个人承担较小比例。

4. 医疗质量:日本医疗质量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四、制度比较1. 保险覆盖:美德日三国均提供全民医疗保险,但保险类型和覆盖程度有所不同。

2. 医疗服务:美国注重高度专业化服务,德国强调全民覆盖,日本侧重社区和预防。

3. 医疗费用:美国医疗费用较高,德国和日本个人承担比例较小。

4. 政府角色:美德日三国政府在医疗体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从直接提供服务到监管和资金支持。

五、制度优势与挑战1. 美国:优势在于医疗技术和创新,挑战在于高昂的医疗费用和不平等的保险覆盖。

2. 德国:优势在于全民覆盖和医疗服务的普及,挑战在于高税收和保险费用。

3. 日本:优势在于高医疗质量和预防医学,挑战在于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资源分配。

六、改进建议1. 美国:提高保险覆盖率,控制医疗费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

日本医疗行业报告

日本医疗行业报告

日本医疗行业报告日本的医疗行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医疗体系和医疗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本报告将对日本医疗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行业的发展状况。

首先,日本的医疗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日本的医疗体系以其高效、高质和全面性而闻名。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广泛,几乎所有的日本居民都可以获得医疗保险,这为日本的医疗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日本的医疗机构数量众多,包括医院、诊所和药房等,为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就医选择。

其次,日本的医疗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在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和药品研发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例如,日本在影像诊断、内窥镜技术、微创手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此外,日本的药品研发和生产水平也居于世界前列,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再次,日本的医疗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日本的医疗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给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给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挑战。

此外,日本的医疗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如何有效控制医疗成本,成为了日本医疗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日本的医疗行业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日本的医疗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如远程医疗、智能医疗等新模式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日本的医疗行业也在加强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日本的医疗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日本的医疗行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其医疗体系和医疗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日本的医疗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为全球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汇总

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汇总

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汇总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医疗保健领域堪称世界一流。

其医疗保险体系和制度被广泛认为是成功的典范,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全面而优质的医疗保障。

本文将对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汇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优势。

1. 医疗保险体系的概述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是基于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主要包括国民健康保险、雇员健康保险和居民健康保险。

国民健康保险适用于没有雇员保险或居民保险的自雇人士和无业人员,雇员健康保险适用于企事业员工,居民健康保险则适用于其他居民。

这一体系确保了全民都能够享受到医疗保健服务。

2. 医疗保险制度的运作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基于共同融资和共同利益的原则运作。

所有参保人员必须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例如雇员健康保险费率为当年工资的4.7%,而国民健康保险费率则根据所在地区的平均医疗保险费率确定。

这些保险费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以确保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3. 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日本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广泛。

所有参保人员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住院治疗、手术、医药费用、检查和诊断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医疗补助项目,如儿童的免费疫苗接种、孕妇的分娩补助等。

总体来说,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了全民都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4. 医疗保险的费用结算在日本,医疗服务的费用结算是相当简便的。

参保人员只需要支付医疗保险规定的自费部分,剩余的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直接结算。

此外,为了方便参保人员的就医,日本还建立了医疗保险诊疗费用的参考价格,以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5. 医疗保险的质量管理为了保证医疗保险的质量和效果,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

例如,对医疗设施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认证,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以及建立了医疗保险的支付规定和限额等。

这些措施确保了参保人员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总结起来,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

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1. 日本医疗体系概述日本的医疗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发达和完善的之一,其服务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特色。

日本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主要由政府、医生和医疗机构共同构成,以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和质量为目标。

本文将从政府角度、医生角度和医疗机构角度来分别介绍日本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2. 政府角度日本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由政府负责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平。

日本政府设立了医疗保险制度,为全体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政府和劳工者共同缴纳的,长期护理保险则是由全体居民共同缴纳的。

政府还设立了全国医疗保健研究会议(日本国立医疗保障机构)、国立医疗保险推进机构和各地方厅民政局等机构来管理医疗保险,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和质量。

另外,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医疗法规和政策,如严格的医疗执照制度、医疗补助政策、医院手术费用的统一收费制度、医疗制度的评价和监督制度等,以监督和管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

3. 医生角度在日本,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首先,日本实行了医生执业管理制度,医生需要通过国家执业考试并获得医生资格证书才能从事医疗工作。

医生的执业范围和权利由医生法规定,并受到国家的监督和管理。

另外,日本还规定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医学伦理规范、专业技能要求和诊断和治疗程序的标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医生还需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技术。

此外,日本的医生工作时间和收入也受到一定的规定和管理,医生的工作时间和加班费用都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保障医生的工作条件和权益。

4. 医疗机构角度在日本,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守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

首先,医疗机构需要经过政府的认证和审批,获得医疗执照才能从事医疗服务。

医疗机构需要遵守国家的医疗法规和政策,提供符合医学伦理和专业技术要求的医疗服务。

发达的日本医疗制度

发达的日本医疗制度

发达的日本医疗制度1.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所有居民,包括外国人。

- 个人只需承担医疗费用的30%,其余由保险支付。

2. 分级诊疗体系- 基层诊所和家庭医生负责初步诊断和治疗。

- 疑难杂症转诊至大型医院或专科医院。

3. 医疗质量控制- 严格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标准。

- 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认证。

4. 医疗人才培养- 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医学教育。

- 鼓励医疗人员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

5. 医疗技术革新- 积极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医疗技术。

- 推动医疗信息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6. 预防医学- 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疾病。

7. 医疗资源分配- 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确保城乡医疗服务均衡。

- 优化医疗设施布局,提高医疗服务可达性。

8. 患者权益保护- 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 建立健全的患者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

9.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医疗合作,引进国际先进医疗理念。

- 与国际医疗机构合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0. 医疗费用控制- 通过政府监管和市场机制,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 鼓励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11. 公共卫生政策-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应对流行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12. 医疗伦理- 强调医疗伦理,保护患者隐私和尊严。

- 建立医疗伦理委员会,监督医疗行为。

13. 医疗信息化建设- 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

-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14. 医疗法规- 完善医疗法规,规范医疗行为,保护医患权益。

- 定期修订医疗法规,适应医疗发展和社会变化。

15. 医疗安全- 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预防医疗事故。

- 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分析机制,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通过这些措施,日本的医疗制度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也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分配,以及患者的权益保护。

浅谈日本医疗体系

浅谈日本医疗体系

浅谈日本医疗体系在日本,看病并不算难。

患者看病前一般先电话预约,急诊除外。

此外,日本的医院实施“先看病、后收钱”,虽然医院每年也会面临部分看完病后不付钱的患者,但一直坚持这种收费制度。

日本医药分开经营,医生开药后,患者需要到药店取药,同时医生开药要接受医院和医疗保险部门的双重监督,因此,医生多开药、乱开药的现象较少。

在爱晴网上国际医院出国看病的那段日子里全民有健康保险在医疗费用方面,由于日本建立了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因此国民享有的医疗保障比较完善。

根据有关规定,日本国民和在日本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都要加入国民健康保险,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领取国民健康保险证。

有病到医院就医,自己承担30%的医疗费,余下的由医院与就诊者所在地方政府结算。

日本医院或诊所要经过保险组织审核,符合资格者才可提供医疗保险服务。

目前,日本有近百万家医院、诊所为医保患者提供服务,日本国民可持医疗保险卡到其中任何一家就诊。

医疗保险种类齐全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有关分类相当详细。

从保险的内容看,不仅包括医疗费用的分摊,还包括分娩补贴、育婴补贴、丧葬和疗养补贴等。

从保险对象看,不仅包括被保险者本人,还包括其赡养家属。

从交费比率来看,有按定额交纳的,也有按工资比率交纳的,按工资交纳的比率也由4.92%至10.0%不等。

在发展过程中,日本的医疗保险也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1973年日本实现70岁以上老人免费医疗,同年实现被保险者家属医疗费70%免费,还建立了对个人负担规定一定上限的高额疗养费制度。

1984年日本修改了健康保险法,实行医疗费个人负担10%,利用新技术部分则全部由个人负担的制度。

后来,在日本经济低迷、老年人医疗费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医疗费个人负担比例又上升到20%,现在则达到了30%,但老年人仍然视收入情况不同负担10%到20%。

在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近几年老人的医疗费每年都占全国医疗费的53%以上。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分析]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现状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分析]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现状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分析]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相对完整的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日本是世界上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建立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医疗保险体系,较好地保障了国民健康,很值得研究和借鉴。

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目前,日本医疗保险体系主要由雇员健康保险、国民健康保险、特殊行业健康保险组成。

雇员健康保险制度覆盖企业和商会的雇员及其家属,分为组合掌管健康保险和政府掌管健康保险两种类型。

组合掌管健康保险覆盖大公司、大企业雇员,雇主和雇员平均负担保险费用,政府掌管健康保险覆盖中小企业雇员,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政府给予补助。

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覆盖农民、大学生、自由职业者、家庭主妇等群体,分为市町村国民健康保险和行业行会健康保险两大类,以前者为主,保险费以个人缴纳为主,费(税)率由各市町村自行决定,政府给予补助。

特殊行业健康保险主要覆盖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船员、私立学校教师等,公务员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地方和本人共同负担,费率根据自身财务状况自行决定并动态调整;船员医疗保险费主要由船主和被保险者缴纳,国库给予少量的定额补助;私立学校教师医疗保险费用由劳资双方共同负担,覆盖私立学校的教职工及家属。

为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日本还建立了“老年保健制度”,主要覆盖7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65岁以上残疾或卧床老年人,费用除政府负担一部分以外,剩余部分由各项医疗保险制度分担。

各项医疗保险制度的支付内容包括门诊、住院、药费以及患病期间的生活补助,分娩补贴以及丧葬补贴等。

医疗费用的支付比率比较一致,门诊和住院服务的自付比率均为30%,小于3岁的幼儿自付比例为20%,70岁以上老年人自付比例为10%,超过一定收入的老年人自付比例为20%。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体制日本医疗保险基金依法管理,与医疗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国民健康保险法》《健康保险法》《老人保健法》《社会保险审议官及社会保险审查会法》《社会保险审议会及社会医疗保险医疗协会法》,在此前提下形成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医疗保险管理与监督体系。

日本的医疗卫生状况

日本的医疗卫生状况

日本的医疗卫生状况2000 年WHO 专项报告根据以下指标体系对其所有成员国的卫生系统进行了排名。

日本卫生系统几个主要指标的排名分别为:健康水平第 1 位,财务负担的公平性第 8-11 位,用美元比价换算的国际购买力平价衡量人均卫生支出第 13 位,整个卫生系统的总体绩效第 10 位(如图所示)。

日本的卫生系统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成就,主要是日本所采用的卫生体制决定的。

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起,日本就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有国民健康保险和雇员健康保险之分。

前者是普通国民(包括农民、自营业者和退休人员)参加的保险;后者为雇员健康保险,即受雇于 5 人以上企业的劳动者及其家属都必须加入的保险,包括四种以特定雇员为对象的健康保险项目:船员保险、国家公务员等共济组合、地方公务员等共济组合、私立学校教职工共济组合。

其中根据主办者的不同又可分为由政府主办,健康保险互助会主办的两大类。

政府主营的部份主要吸纳没有设立健康保险互助会的中小企业参保,而健康保险互助会则是由大型企事业自己分别设立并掌管的互助性保险机构。

日本现行的社会保障包括 狭义的社会保障、广义的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障相关制度。

狭 义的社会保障包括:公共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公众 卫生及医疗、老年保健五个方面。

广义的社会保障是在狭义 社会保障的基础之上加之恩给、战死者援助。

社会保障相关 制度包括住宅制度和就业对策。

日本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共 有 63 种制度组成,其中日本的社会保险在整个的社会保障 制度中占领主导地位。

日本的社会保险分为健康保险、养老 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四个方面。

国家层面上 ,厚生劳动省负责 制定国家卫生、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并且领导 全国 47 个都、道、府、县推行卫生保健计划。

厚生劳动省 下设统计信息部、伤害保健福利部、健康政策局、生活卫生 局、医药安全局、老人保健福利局、儿童家庭局、保险局、 社会保险厅以及地方医务局等。

浅析日本医疗社会现状及问题思考

浅析日本医疗社会现状及问题思考

浅析日本医疗社会现状及问题思考论文关键词:日本医疗;医疗制度;医学教育;社会福利;医疗现状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和少子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发展,日本医疗社会出现了种种问题,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日本“医疗崩溃论”。

通过对日本医疗社会现状及制度的考察,从医疗制度的失误、医疗社会发展的认识的角度分析了问题的所在,提出了培养医学人才、转变医疗方式、提高医疗机构责任心的建议。

近年,日本多家媒体设立专题栏目探讨医疗问题,医疗机构负责人、地方行政首长官、医学院校负责人、评论家以及医生和患者从各自的立场对医疗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抨击,并相应地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本文从医学教育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角度,对日本的医疗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改善问题的建议,并希望对我国医改有所借鉴。

1、日本社会现状1. 1少子老龄化及健康指数日本2008年公布的《老龄社会白皮书》显示,日本总人口为12769. 2万人(其中男性6225. 1万人;女性6544. 1万人)0 65岁以上人口为2821. 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22. 1 %(其中65 - 74岁人口为149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1. 7% ;75岁以上人口为1321. 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0.4% )。

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发布的《2010年世界保健统计》报告显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83岁,其中男性80岁,女性86岁。

2007年新生儿出生人数为110.1万人,死亡人数为110.3万人。

2006年日本人主要死亡原因男性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女性依次是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肺病。

1.2医疗保障制度在日本社会保障体系中,有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除极少部分政府救济者和滞留未满一年的外国人外,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加人了该保险。

该保险制度于1922年以法律形式制定下来,1927年开始实施,1961年制度完全实施,保险覆盖了全体国民。

日本医疗制度

日本医疗制度

日本医疗制度日本医疗制度1. 引言日本医疗制度是世界上备受瞩目的一种医疗保健制度,其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广泛的覆盖面和公平的负担分享而闻名。

本文将详细介绍日本医疗制度的背景、运作和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优点和挑战。

2. 背景日本的医疗制度起源于20世纪的医疗保险法案。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医疗设施因废墟缺失严重不足,医生和药品也非常匮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成立了日本卫生会议(The Japanese Health Conference)并制定了医疗保险法案。

该法案于1961年实施,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医疗保险制度。

3. 运作过程3.1 医疗保险日本的医疗制度基于医疗保险制度,全民都需要参加医疗保险。

根据雇佣形式的不同,人们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医疗保险计划:员工医疗保险、居民健康保险、自由职业者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

3.2 医疗提供者日本的医疗提供者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诊所和药局。

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可以提供广泛的医疗服务,而诊所主要提供一般诊疗和社会保险医疗服务。

药局承担着药物发放和药物咨询的工作。

3.3 医疗费用在日本医疗制度中,医疗服务的费用由患者自己承担一部分,并通过医疗保险来补贴剩余的费用。

根据医疗保险计划不同,费用分担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4. 特点4.1 广泛的覆盖面日本的医疗制度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

这使得人们不用担心因为经济问题无法接受医疗保健,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健康水平。

4.2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日本的医疗制度在医疗服务的质量方面表现出色。

医生和护士接受了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训,医疗设施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这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了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4.3 公平的负担分享日本的医疗制度采用缴费制度,让人们根据自身的能力来承担医疗费用。

这种公平的负担分享模式确保了医疗费用的公正分配,不至于因经济原因而使人们无法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安倍经济学如何推动日本的医疗体系改革

安倍经济学如何推动日本的医疗体系改革

安倍经济学如何推动日本的医疗体系改革在探讨安倍经济学如何推动日本医疗体系改革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安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

安倍经济学主要由“三支箭”构成,即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促进民间投资的结构性改革。

这一经济政策组合旨在刺激日本经济走出长期的通缩困境,实现持续增长。

在医疗领域,安倍经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灵活的财政政策为医疗体系的改革提供了资金支持。

长期以来,日本的医疗体系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设施老化以及医护人员短缺等问题。

安倍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新建和改善了一批医疗设施,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硬件水平。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使得更多的民众能够享受到便捷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次,促进民间投资的结构性改革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

这不仅为医疗体系带来了新的资金来源,还促进了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和创新。

民间资本的介入推动了私立医院的发展,增加了医疗服务的供给,同时也带来了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医疗技术。

在医疗人才培养方面,安倍经济学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满足医疗体系发展的需求,政府加大了对医学教育的投入,鼓励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培养更多的医疗专业人才。

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医疗人才来日本工作,提高了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

安倍经济学还注重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医疗成为全球医疗体系改革的重要趋势。

日本政府积极投入资金,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了患者病历的电子化和医疗数据的共享。

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效率,减少了医疗差错,还为医疗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此外,安倍经济学下的政策调整也促进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

通过优化医保报销流程,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减轻了民众的医疗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治疗,医保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日本健康管理综述

日本健康管理综述

日本健康管理综述日本一直以来以其优质的医疗系统和长寿的人口而闻名于世。

这得益于该国对健康管理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创新。

本文将对日本的健康管理进行综述,包括医疗制度、保健服务、疾病防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1. 医疗制度日本的医疗制度以医疗保险为基础,实行公费和自费并存的方式。

公费医疗保险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居民,并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

日本的医疗机构以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为主,其中公立医院通常设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

私立医院则提供更高级的医疗服务和专科治疗。

2. 保健服务日本的保健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机构,还包括社区保健和企业保健。

社区保健中心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健康咨询、预防接种和健康检查等服务。

企业保健则主要由公司提供,包括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职场健康管理等措施。

3. 疾病防控日本高度重视疾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

日本政府通过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卫生常识和提供疾病预防咨询等措施来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此外,日本还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4. 生活方式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他们健康长寿的关键。

他们注重饮食平衡和节制,以寿司、豆腐和海鲜为主。

此外,日本人还鼓励进行户外活动和自然疗法,如森林浴和温泉疗法。

他们注重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和志愿者活动。

总结起来,日本的健康管理综合了医疗制度、保健服务、疾病防控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该国注重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致力于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和关怀。

这为其长寿和健康的人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安倍经济学如何提升日本的医疗卫生水平

安倍经济学如何提升日本的医疗卫生水平

安倍经济学如何提升日本的医疗卫生水平在探讨安倍经济学如何提升日本的医疗卫生水平之前,我们先来简要了解一下安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安倍经济学主要由“三支箭”组成,即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

这一经济政策组合旨在刺激日本经济走出长期的通缩困境,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在医疗卫生领域,安倍经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灵活的财政政策为医疗卫生领域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投入。

政府增加了对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新建和扩建了许多医院和诊所,改善了医疗设施的硬件条件。

这使得患者能够在更舒适、更先进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财政政策还支持了医疗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医学研究中,推动了新药的研发和医疗器械的改进。

这不仅提高了日本在医疗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先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升了疾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

大胆的货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

低利率环境降低了医疗机构的融资成本,使得它们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资金来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

此外,货币宽松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这使得人们有更多的经济能力来关注自身的健康,愿意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更多的消费和投资。

安倍经济学还注重促进民间投资,这在医疗卫生领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民间资本的涌入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多样化和专业化。

例如,出现了更多的私立专科医院,专注于特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民间资本也促进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远程医疗平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在医疗人才培养方面,安倍经济学也发挥了作用。

政府加大了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培养了更多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

同时,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人才,提高了他们的待遇和工作条件,这有助于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

此外,安倍经济学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

一、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概况日本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7亿,全国设47个都、道、府、县。

日本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

保留天皇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但皇室不直接操纵国家权力。

国家事务的管理由首相及其内阁承担。

国家权利实行行政(内阁)、立法(议会)和司法(法院)三权独立运行。

议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来自各个党派。

日本是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

日本的政府管理层次分三级:国家、都道府县和市町村。

各级地方政府(都道府县,市町村)的首脑也是由民众直接选举(地方全民公选)产生的,不是上级任命的。

日本的经济体制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以“株式会社”的形式组织和经营经济实体。

在某些特殊行业,也有国有经济成分。

日本的GDP总量在世界排第二位(第一位是美国),人均GDP也排第二位(第一位是瑞士)。

日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很高,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已不存在。

而且,国家对农业实行很高的补贴,城乡差距很小,农民生活富裕而且安祥。

其实,日本的各行各业、各地区、各种人群的收入差距都较小,加上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所以,社会比较稳定,人们安居乐业。

日本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很严重的国家。

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是18.5%(中国为7.3%),远超过国际通用的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日本是一个实行高福利(日语称“福祉”)的资本主义国家,母子保健福祉、老人保健福祉、精神保健福祉等方面相当完善,著名的“社会福祉六法”即:生活保护法、儿童福祉法、身体障碍者福祉法、精神薄弱者福祉法、老人福祉法和单亲家庭福祉法是全民福祉的法律保障。

同时,日本还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上,包括公的扶助(即公费扶助,如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公费医疗等几个方面。

二、日本的医疗保健体系概况(一)日本的卫生行政体制在国家层面上,“厚生劳动省”(对应于我国的卫生部和劳动部)负责制定国家卫生政策、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和领导全国47个都道府县推行卫生保健计划,设有统计信息部、障害保健福祉部、健康政策局、生活卫生局、医药安全局、老人保健福祉局、儿童家庭局和保险局、社会保险厅、地方医务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日本医疗体系日本希望以适中的价格为本国公民提供上乘的医疗服务,为此亟需一剂良方。

2009年5月• Nicolaus Henke, Sonosuke Kadonaga, and Ludwig Kanzler表面看来,日本的医疗体系似乎很完善。

全体日本国民都可享受国民健康保险(NHI) 计划所提供的服务。

一直以来,日本公民就是世界上健康水平最高的人群,寿命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的民众。

日本的婴儿死亡率很低,在各种公共健康指标方面,日本的表现也颇为出色,但其医疗开支却一直都低于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

然而,表面情况可能误导。

我们的研究显示,与许多其他国家类似,日本的医疗体系一直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能否维持下去,尚属未知1。

由于明显缺乏一种对从医生开始的各种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致使患者越来越难以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获得必要的医护服务。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日本的急诊室,每年都有数以万计急需救治的病人无法得到急诊救治。

此外,医疗质量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所实施的许多成本控制措施实际上已经损害了这一体系的成本效益。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人口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况,因此,自然减少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医疗体系控制之外的因素,如该国较为健康的传统饮食。

不过,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向西方靠拢,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在升高。

而迅速老龄化的人口更是令整个体系雪上加霜:日本公民中65岁以上者已达总人口的21%,到2050年,这个年龄组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接近40%。

此外,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治疗成本也水涨船高。

医疗体系的筹资机制根本无法应付。

因此,日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以确保自身的医疗体系能够维持下去。

日本必须在资金缺口扩大到难以弥补之前将其补足,同时制定更强有力的措施以控制医疗服务的供应和需求,还要转变激励机制,确保经济高效的高质量治疗方法得以推广。

许多必要的措施能够同时解决多个问题,并有可能对其他国家也有指导意义。

日本面临的挑战日本的医疗体系实行全民医保,整个网络由4,000多家公营和私营保险公司组成。

这一体系有几项独有的特点,构成了目前日本医疗体系所面临的难题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有居民都必须拥有健康保险。

保险覆盖的服务相当广泛,其中很多项目是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医疗体系所没有的,就连一些从医学角度来看并无必要的治疗措施也在此列,例如,感冒药。

日本的医疗体系对于民众获得医疗服务几乎没有采取任何限制措施。

大门是敞开的:任何时候,患者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基本医疗提供者或专家就诊,不必提供医学上有无必要性的证明,而且费用完全由保险支付。

同时,日本在医疗服务提供方面也没有采取多少控制措施。

医生可以在自己所选的任何地点执业,提供任何一个医学领域的服务,并根据所提供的服务获取报酬。

而且,日本的医院大多数为私人所有,并没有什么中央调控措施。

这些特性是导致日本难以为其医疗体系筹措必要的资金,难以控制供需并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原因。

为医疗体系提供资金日本医疗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昂贵。

根据最新的综合数据(2005年),NHI 计划的成本为33.1万亿日元(109亿美元),占日本GDP 的6.6%2。

我们的研究表明,到2020年,这一成本水平将达62.3万亿日元,相当于GDP 的10.0%,而2035年更会达到93.6万亿日元,占GDP 的13.5%。

诚然,目前的成本尚低于国际标准,而且据预测,未来也只是增长到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曾经达到过的水平。

但是,日本已经是OECD3中负债最重的一个国家,加上其迅速老龄化的人口和停滞不前的经济,为医疗体系筹资无论如何都是一大挑战。

成本为何上升。

四大因素导致了我们预计中的日本医疗支出的上升(图表1)。

首先是医学技术的进步,表现为新疗法、新手术和新产品的推出,成本增长中有40%来源于此。

日本的财富在不断增长,促使国民寻求更多医疗服务,这项因素又在成本增长中占去了26%。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则为18%。

剩下的16%将来自治疗模式的转变,这取决于不同疾病流行程度的变化。

日本能够对这些因素施加的影响微乎其微。

例如,人口老龄化是日本无力阻止的。

推迟引入新技术,不但在医学方面不可取,在政治上也不受民众欢迎。

除非现有融资机制发生变化,否则,医疗体系在2020年和2035年的收入不会超过43.1万亿日元和49.4万亿日元,将分别留下大约19.2万亿日元和44.2万亿日元的资金缺口。

令这一切更趋复杂的是,日本缺乏对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中央调控措施。

没有任何机构或组织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制定清晰的目标,也没有任何机制促使他们在提供服务方面采取更加协调的做法。

日本不仅缺乏相关的中央权威部门来约束医院的开业、扩建和停业,也没有任何中央机构负责监督高价医疗设备的采购。

结果,日本的CT、MRI 和PET 扫描仪的人均占有量比其他发达国家高出三到四倍。

遗憾的是,大多数此类设备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解决问题殊为不易。

日本必须找出办法来增加注入医疗体系的资金,或提高这一体系的经济效益,或做到两者兼顾。

日本医疗体系传统上依赖的三大资金来源是保费、医保共付款和政府补贴。

与此同时,为了控制开支,日本多次降低支付给医生和医院的费用,并压低药品和设备的价格。

借助这些手段,日本将医疗开支的年增长速度控制在2%以下,远低于西方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到某个时候,提高这些筹资机制的负担会让日本经济承受过于沉重的压力。

比如,如果日本像目前所讨论的那样,通过提高消费税来增加政府补贴,以应付预期中的医疗开支增长,那么,到了2035年,它就必须将税率上调至13%。

然而,日本在1997年只是将消费税由3%提高至如今的5%,就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同样地,保费一旦大幅攀升,日本的劳动力成本也会增加,竞争力也将随之受损。

而大幅提高医保共付款比例会让医疗保险这一概念变得名不副实,而目前共付比例已经达到了30%。

即使日本通过同时提高三大资金来源的供资力度来支付医疗体系的成本,它的经济仍有受损之虞。

如果医保共付款比例上升到40%,则保费仍需提高8%至13%,消费税也得提高6%之多(图表2)。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样的选择并没有吸引力。

但不管怎么说,日本必须拿出某种组合方案来提高几大来源提供的资金,以便应对医疗开支的增长。

日本已经多次削减支付给医生和医院的费用,并压低药品和设备的采购价格。

这固然是一种方法,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削减支付的费用对于降低医疗需求收效甚微,而价格也不能降得过低,否则,就会导致产品退市和服务质量下降。

此外,日本在降低医疗费用时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这种方式从政治角度看固然方便快捷,但并未将所提供服务的相对价值考虑在内,这样,就无法奖励最佳实践,也不能减少提供低效或低质医护服务的现象。

供需失衡日本一方面超量供应某些医疗资源,而对另一些资源则存在着严重的过度利用和短缺现象4。

日本国民每年人均就诊次数大约为14次,是其他发达国家的三倍。

医保共付款的引入,乃至后来共付款比例的多次提高,对于降低就诊次数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而且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国民的平均住院时间要长出一到两倍。

无论是人口数据、疾病严重程度还是其他医学因素,都无法解释日本和西方国家在就诊次数和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

日本的医疗体系无意间从几个方面助长了过度利用的现象。

首先,有证据表明,医生和医院为了补偿被降低的收费率,会采取增加服务的做法,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按服务收费的制度并没有从总体上限制医疗服务的供应。

举例来说,日本医生每年的接诊次数差不多是其他发达国家同行的三倍(图表3)。

此外,日本的医生还可以针对每项服务单独收费,例如,检查病人、开具药方和抓药等等5。

因此,这就无怪乎日本的患者领到的处方药比其他发达国家的患者要多。

此外,由于日本的医疗体系并没有对服务的成本做出严格限制,这无形中就鼓励医院增加患者数量,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6。

不过,日本的大多数医院都是亏损经营,人们往往将其归咎为该体系的低收费标准,而这的确是导致亏损的一个因素。

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日本医疗体系支离破碎的局面:日本开设了过多的医院,而且大多数医院规模很小。

以人均而论,日本的医院数量和住院人次是大多数其他发达国家的三倍,医院病床数量则是其四倍。

我们在分析中发现,病床数量与平均住院时间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医院的空闲病床越多,病人的住院时间就越长。

虽然日本医院拥有过多的病床,但专科医师却十分稀缺。

其中一个原因是,无论对于医生学习的研究生培训课程和专业,还是对于如何在各地区间配置医生资源,日本都没有采取任何规划和控制措施。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医院糟糕的经济状况使其专科医师的薪酬远低于那些在私人诊所工作的同行,所以,很少有专科医师会一直留在医院度过他们的职业生涯。

患者的高就诊率和超长的住院时间使医院专科医师短缺的现象更加恶化,这些专科医师不得不为大量患者进行诊治,而其中许多人其实并不需要他们的治疗。

这样,能为真正需要的病人提供服务的专科医师就变得少之又少,这在急诊室显得尤其突出。

日本之所以产生“急诊室危机”,并不是因为有大量患者寻求或需要急诊治疗,而是因为能够供职于急诊室的专科医师十分短缺。

医疗质量既然医疗体系对医生和医院都缺乏控制,那么,医疗质量参差不齐也就不足为怪了。

例如,胃癌是日本最常见的癌症,而吴港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比东京患者低25%。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释这一差异。

首先,日本的医院网络支离破碎。

研究反复证明,如果大部分手术由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医疗中心和医师来完成,将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日本的医院太多,而且很少能够达到所需的规模。

例如,对于用来舒通梗塞动脉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手术,日本的医院平均每年只进行107例。

这一数字仅为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的手术数量的一半,所以,不足以取得良好的结果。

而在其他发达国家,每家医院每年完成的PCI 手术为381至775例。

此外,日本大多数医院规模较小,还意味着它们缺少重症监护室和其他专门科室。

例如,日本绝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开设肿瘤科,而是由多个不同的部门提供针对癌症的治疗7。

其次,日本的资格鉴定标准过于薄弱。

医生一旦获得行医执照,便具备了终身行医资格,并不需要办理执照续签手续或进行资格重新鉴定。

日本并没有中央机构来监督医生所接受的培训质量以及颁发专业行医执照的标准。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标准比其他发达国家宽松得多。

第三,该体系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改进医疗质量。

日本基本没有用于评估医院绩效的机制安排;例如,日本并未系统地收集治疗或效果数据,因此,无法实施按绩效计费计划等能够推广最佳医疗实践的机制。

同样,医院或医生无从比较彼此的治疗效果,患者在选择就诊地点时也不能对各个医疗提供者加以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