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设计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介绍家乡所在的城市、省份以及周边的县市。

2. 家乡的气候:介绍家乡的四季特点、温度、降水等。

3. 家乡的地形:介绍家乡的地貌特征,如平原、山区、河流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分享讨论成果。

3. 制作手抄报:让学生动手制作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手抄报,增强直观感受。

四、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著名人物、文化遗产等。

2. 家乡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家乡的著名人物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2. 小组调查: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3. 才艺展示:让学生展示家乡的民间艺术,如剪纸、舞蹈、戏曲等。

四、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家乡的人文环境特点。

2. 参与家乡的民俗活动,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农业:介绍家乡的农产品、农业技术以及农业发展现状。

2. 家乡的工业:介绍家乡的工业部门、著名企业以及工业发展趋势。

3. 家乡的旅游业:介绍家乡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发展情况。

三、教学活动1. 视频观看:观看家乡经济发展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特点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水资源状况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家乡的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家乡的地形特点。

2. 学生能够说明家乡的气候特点。

3. 学生能够描述家乡的水资源状况。

第二章:家乡的传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民间艺术2. 家乡的传统节日3. 家乡的风俗习惯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传统文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传统文化的特点,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家乡的民间艺术。

2. 学生能够说明家乡的传统节日。

3. 学生能够描述家乡的风俗习惯。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2.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经济发展、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农业生产2. 家乡的工业发展3. 家乡的旅游业状况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经济发展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经济发展状况,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旅游业状况等,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家乡的农业生产状况。

三年级乡土计划

三年级乡土计划

三年级乡土课教学计划
田乾小学林丽蓉一,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本地的文化内容。

二,班级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的三年级乡土课教学,学生对乡土还是比较陌生,他们喜欢探索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乡土课。

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比较随便,影响了上课,这学期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教育。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三年级劳动乡土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激发学生上乡土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乡土技术课整合的方法。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乡土课经验。

小学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案第一课缺一不可(1)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生知道人生存所必备的条件,感受空气、水、食物对人生存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人体成分表、一株花。

教学重点及难点: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课时分配: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你知道我们生存都离不开什么吗?二.探求新知,感悟生命的要素1.试一试。

同学交流,一株花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一只小狗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写在工作纸上2 .小组同学交流: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哪些条件?哪些条件是最基本的条件?把讨论结果写在工作纸上。

3.用“假如……”作为话题进行讨论。

比如:“假如没有阳光,世界会怎样?”4.读一读生命的要素三、课堂小结:水、空气、阳光、食物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

珍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条件。

板书设计:第一课缺一不可水、空气、阳光、食物教学反思:教案第二课生活在地球上(2)集体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教育学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珍惜这个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及难点: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地球仪。

课时分配: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境引入。

1.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是我们生存必备的条件。

2.地球给我们提供了生命存在的大气、水、太阳提供的光和热,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哺育了地球上的生命。

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能够代替地球的家园。

二、试一试:1.地球上有许多土地,草原、耕地、林地、沼泽地……为什么说土地是资源呢?家乡的土地资源是怎么被利用的?2.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在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

人道月球上生活,会怎样呢?如果到其他星球上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二、课堂小结: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布置作业:宣传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第二课生活在地球上珍惜这个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三年级乡土教学

三年级乡土教学

臺北市萬華區龍山國小95學年度學校特色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三】
三年級鄉土教學
一、編寫理念:
最好的學習莫過於在實際情境中的學習了,在實際情境中的學習能幫助學童在實際的狀況下了解技能及知識的形式,亦能幫助學生於真實的世界中學習如何解決問題。

本主題是以安排學生參觀兒童育樂中心,進行一趟育教與樂之旅,幫助學生在遊玩中學習多樣的知識。

二、計劃內容:
◎上學期
一、編寫理念:
二、計劃內容:清明節代表了我們對祖先的崇敬與追思,許多的習俗也提醒人們慎終追遠的精神,
但對現代變遷的時代,存在了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去省思。

因此本學習活動引導說明清明節的意義及習俗之外,也讓學童反思清明節的習俗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及掃墓儀式、墓葬方式對重視環保的現代有什麼影響。

◎下學期。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

三年级上册乡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特色的认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地理、民俗等领域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2. 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3. 家乡的民俗风情4. 家乡的特色产业5. 家乡的名人故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特色产业和名人故事。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特色的认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特色产业和名人故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剖析家乡的特色产业和名人故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家乡民俗风情的看法和体验。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与家乡相关的作品,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特色产业和名人故事。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的特色产业和名人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民俗风情,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5. 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制作与家乡相关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与同学的合作交流。

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动手制作作品的创意、质量和完成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享和倾听他人意见。

七、教学资源:1. 乡土文化资料:包括家乡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2. 实践活动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乡土文化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

2. 第二课时: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0. 乡音乡情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0. 乡音乡情 教案

乡音乡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调查了解、交流展示家乡方言、民间音乐等资料,感受民间音乐鲜明的民族特色,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2、体验家乡方言、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家乡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传承乡音乡情的责任感;3、走近家乡,探寻有趣的家乡风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了开放式和活动化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一系列提升学生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也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我学习空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探索自己熟悉的家乡歌谣;2、了解家乡丰富的文化活动,并认识到这些活动给家乡带来的活跃氛围;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保护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情、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教学难点:加深对家乡方言、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的体验,传承与发扬民间艺术。

课前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2、准备家乡的民间歌谣;3、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了解一些自己家乡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语:“摇,摇,摇,摇到外婆桥,鸡仔吃白米,鸭仔吃浮瓢....”同学们对这首童谣熟悉吗?(学生回答:熟悉)2、展示不同的家乡童谣。

3、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谣。

4、把有趣的童谣写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念一念。

5、提问:除了家乡的童谣,家乡还有很多民歌民谣,地方戏曲等,有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

6、学生自愿进行民谣、戏曲等家乡民间音乐。

7、给自愿展示的同学鼓掌及表扬。

8、总结:我们的家乡民间的音乐体现了家乡人民的情感和性格,也最能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态。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听吆喝声猜乡音。

2、总结:无论什么时候,家乡的腔调总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我们总是能很快的从中听出家乡味。

3、全班交流:家乡还有哪些文化活动。

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

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建筑、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

3. 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

2. 如何激发学生保护家乡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了解其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风俗习惯,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保护家乡的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一、家乡的自然环境:1. 地理位置: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如位于哪个省份、周边城市等。

2. 气候特点:讲解家乡的气候类型、四季变化等。

3. 水资源: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资源特点。

4. 动植物资源:讲解家乡的常见动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二、家乡的人文景观:1. 历史建筑:介绍家乡的历史建筑,如古城墙、古建筑等。

2. 文化遗址:讲解家乡的文化遗址,如考古发掘、历史遗迹等。

3. 名胜古迹: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如寺庙、园林等。

三、家乡的风俗习惯:1. 传统节日:讲解家乡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2. 民俗活动:介绍家乡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划龙舟等。

3. 特色美食:讲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如地方特色菜肴、小吃等。

四、家乡的保护:1. 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保护家乡的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3. 宣传推广:鼓励学生向他人宣传家乡的保护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五、家乡的特色文化:1. 民间艺术:介绍家乡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等。

小学三年级上册家乡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家乡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家乡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课缺一不可1、使生知道人生存所必备的条件,感受空气、水、食物对人生存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人体成分表、一株花。

教学反思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你知道我们生存都离不开什么吗?二、探求新知,感悟生命的要素1、试一试。

同学交流,一株花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一只小狗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写在工作纸上2、小组同学交流: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哪些条件?哪些条件是最基本的条件?把讨论结果写在工作纸上。

3、用“假如”作为话题进行讨论。

比如:“假如没有阳光,世界会怎样?”4、读一读生命的要素三、课堂小结;水、空气、阳光、食物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

珍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条件。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第二课生活在地球上教育学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珍惜这个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境引入。

1、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是我们生存必备的条件。

2、地球给我们提供了生命存在的大气、水、太阳提供的光和热,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哺育了地球上的生命。

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能够代替地球的家园。

二、试一试:1、地球上有许多土地,草原、耕地、林地、沼泽地为什么说土地是资源呢?家乡的土地资源是怎么被利用的?2、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在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

人道月球上生活,会怎样呢?如果到其他星球上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二、课堂小结: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布置作业:宣传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三课煤1、使学生知道煤的用途,了解吉林省煤炭分布情况。

2、知道煤是不可再生资源。

3、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吉林省煤炭分布图教学反思一、激情导入。

我们冬天教室里取暖要靠煤炭,你知道有关煤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

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3.doc

三年级家乡上册教案3.doc

教案
第十六课废物利用(1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节约资源的一条途径就是“废物利用”。

2.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废饮料瓶,剪刀。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节约资源。

教学过程:
一、情趣引入
展示出一个用废旧物制作的玩偶,问大家喜不喜欢。

引出课题《废物利用》。

并板书。

二、新科探究
1. 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废弃物可以利用。

2. 试一试。

分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呢?把它们写在工作纸上。

3. 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现象有哪些资源是可以节省的?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写在工作纸上。

三、课堂小结:你自己打算怎么办?板书设计:
废物利用废物利用也是节约资源。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乡土教案.doc

三年级(上)乡土教案.doc

九龙江[教学目标]:1、知道九龙江对家乡人民的重要性。

2、认识九龙江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一、介绍地理位置是福建省的第二大河流,是漳州人民的母亲河。

发源于龙岩博平岭,有北溪、西溪、南溪3支分流,在龙还猪江屿注入台湾海峡。

二、具体介绍北溪、西溪。

1、北溪是主流,长258千米,发源与龙岩,经过漳平、华安、长泰、芸城、龙文、龙海,在福河与西溪汇合。

上游山高水急,到潭口后,地势渐渐平坦。

2、西溪发源于龙岩,经南靖、芸城、龙文、龙海,在福河与北溪汇合。

3、南溪发源于平和,三平山为分水岭,经漳浦、龙海=在浮宫白水镇汇入九龙江。

三、了解漳州平原。

1、冲积成漳州平原。

2、漳州平原的特点。

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是我省主要粮仓,也是远近闻名的花果之乡。

水稻产量居全省第一。

漳州的六大名果:荔枝、龙眼、菠萝、香蕉、柚子、芦柑。

四、治理九龙江。

修筑防洪堤、排涝站,保护漳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农业生产。

五、教师小结六、完成思考与练习。

东海明珠东山岛[教学目标]1、知道东山岛的地理位置。

2、认识东山岛风景名胜。

3、知道东山岛的主要特产。

[教学过程]:一、介绍东山岛的地理位置1、地处漳州南部,台湾海峡西南端,全岛面积188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岛。

2、让学生了解“蝶岛”:整个岛的形状像一只彩色的蝴蝶。

二、东门屿。

是我国四大名屿之一龙、虎、狮、象四屿活灵活现。

三、铜山“风动石”。

传说是女蜗补天时掉下的。

它的形似仙桃,海风吹时会微微晃动,它因大、奇、险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

四、其他。

1、“石僧拜塔”是一位和尚长期跪拜的化身。

2、“鹰嘴岩”酷似一只巨大的老鹰。

3、“虎峰滴玉”因泉得名。

五、东山岛的古迹众多,风格各异。

1、关帝庙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2、铜山古城是600多年前修建的。

3、“天下第一完人”黄道周的遗物遗迹。

六、是闽南渔场中心,物产丰富。

1、觥鱼、龙虾、对虾、鲍鱼全国闻名。

2、“总统菜”芦笋。

3、硅砂产量很大。

小学乡土教案

小学乡土教案

小学乡土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乡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乡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探究乡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3. 培养学生对乡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乡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乡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乡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

2. 乡土文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忆或了解乡土的概念。

2. 引发学生对乡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乡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探究(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乡土文化的特点或传统进行研究。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和分享,了解乡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3. 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乡土文化特点或传统,并进行简单的讲解。

拓展(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乡土文化特点和传统。

2. 引导学生思考: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于我们的社会有何意义?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设计一个乡土文化展示活动。

2. 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乡土文化特点或传统,设计展板、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展示。

3. 学生互相参观和交流,了解其他乡土文化特点或传统。

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乡土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乡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 强调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关心乡土文化。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本地的乡土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乡土文化保护活动,如乡土文化展览、乡土文化讲座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对学生的小组展示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展示的清晰度。

3. 学生对乡土的理解和保护意识的表达。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对乡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城县永兴中心小学乡土教材《海西家园》教案年级:执教:时间:1、佛跳墙的传说教学目标:1、了解佛跳墙的由来。

2、了解闽菜的大致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佛跳墙因何得名2、培养热爱福州、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创设有关福州传统菜肴的背景,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福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福州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更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现在先让我们来谈一谈大家知道的福州著名菜肴有哪些呢?二、介绍佛跳墙的由来佛跳墙原名福寿全。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

周莲尝后,赞不绝口。

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

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从此即改名为佛跳墙。

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

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

佛跳墙还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的国宴上登过席,深受赞赏,此菜因而更加闻名于世。

三、总结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1、按对应关系,把地名和菜名连起来2、在家长的指导下,试着制作一两种地方特色菜2、闽南小吃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丰富的小吃种类。

2、了解一些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1、能说出闽南一些有名的小吃。

2、知道一些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

教学思路: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闽南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

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

小吃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且用料考究、美味可口,做工精细,有小菜、热菜、汤羹、主食、甜点、水果六种类别。

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闽南地方美食炒、炸、煎、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内容。

二、介绍闽南小吃闽南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改革。

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

其品种繁多,式样新颖,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地方风味小吃有:蚵仔煎、鲜酥蚵串、鱼仔粥、蚝仔粥、鲎羹、包心鱼丸、鲜肉鱼丸、水丸汤、马鲛粳、网纱鱼卷、酥炸鱼条、捆蹄、面线糊、扁食、肉燕、烧芋果、芋包、鸡汤伊面、干拌面、卤面、莲美豆干、糯米灌大肠、猪血尾口粳、苦菜大肠汤、虾皮番薯粉团、豆签、牛肉羹、豆花、石花糕等。

其中蚵不仅营养丰富,且烹制的食品味道鲜美。

闽南人有食粥的习惯,他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时令食物,调配糯米制成粥。

土笋冻,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像蚯蚓的软体动物熬成的胶状体,不仅美味,还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

鲎羹是闽南特有的海产,鲎全身可食,风味特殊。

民间传统小吃有:肉粽、粳粽、豆粽、五香卷、鸡卷、炸肉丸、嫩饼菜、桂花蟹、芋鸭、肉夹包、炒米粉、烧芋果、芋包、甜芋饼、菜果、水晶菜头饼、腰子饼、肉饼、芥菜饭。

其中肉粽以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久远而享誉海内外。

肉粽、粳粽、豆粽都是端午节的必备供品。

三、总结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3、小吃的传说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一些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讲述:介绍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烧肉粽籍贯:泉州年龄:1000余年关键人物:陆游掌故: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五角丝角条后演化为粽子。

也有说唐明皇爱杨贵妃,为玉环与梨园弟子用小弓箭射粽,谁射中就赐谁。

其实,粽子早最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关羽有涉。

据说关羽本不姓关,是司隶校尉部何东郡县下冯村人。

传说他前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

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主持帮他转世。

主持依嘱盛湖中血水,百日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

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

为了救关羽,黎山请注意文明用词化身为村妇,教他以角黍干粮并加香油以贿赂守军。

黎山请注意文明用词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水洗脸。

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

守军吃了香烂的角黍果然放行。

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慌乱中,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胚。

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

据说与陆游有关。

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

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

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蚝仔煎籍贯:泉州年龄:1000余年掌故:泉南沿海产蚝,所以泉州风味小吃有蚝仔煎。

因其价廉物美大众化,尤受海外侨胞的珍爱。

传说在蚝仔煎形成过程中,曾涉及不少历史名人。

最有趣的传说是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有功,并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也来过福建。

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在同安吃到泉州东石蚝仔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蚝仔煎制作的初始阶段。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了番薯种。

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

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

至清代,闽督李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椒辣、佳酱(甜咸均可)拌和。

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看到的蚝仔煎。

四、总结4、闽西”八大干”1教学目标:1、了解“八大干”的名称。

2、了解“八大干”的产地。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八大干”的做法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再让学生自己互相交流,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八大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闽西八大干是闽西地区有风味特色的八种干制食品,包括连城地瓜干、武平猪胆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清流笋干及长汀豆腐干。

二、介绍”八大干”的产地和历史长汀豆腐鲜嫩可口,不酸不苦,用它制作的各种食品,如东坡豆腐、瓤豆腐、银荷包、豆腐饺、生氽满丸、徽州丸等,风味独特,久食不厌。

而居汀州八干之首的长汀豆腐干,尤以制作精细、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味美可口而驰名中外。

连城地瓜干也叫连城番薯干。

连城地瓜干地瓜干在闽西各县都有,但连城地瓜干却以它独特的原料与制作方法出名,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已有二三百年历史。

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

宁化老鼠干,实为田鼠干,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制成。

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帮田鼠。

农民对田鼠为害早已深恶痛绝,捕捉田鼠,已是广大农民由来已久的行动。

然而,把捕获的田鼠制成老鼠干,列菜肴,始于何时、何人,今未发现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当今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只称制作老鼠干是"祖传焉的"。

由此推之,宁化老鼠干的历史应有数百年之久。

上杭萝卜干上杭萝卜干以它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著称。

它具有色泽金黄、皮嫩肉脆、醇香甘甜、开味消食、清热解毒等优点,可以炒吃、清炖、油烩,若将其浸泡变淡,加上白糖、醋等更是上等冷盘。

5、闽西”八大干”2清流笋干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尖制成,称为“闽笋尖”。

它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时列为上京贡品。

八闽山区竹山众多,唯漳平闽笋尖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深受上海、天津、广州群众及港澳同胞的欢迎。

武平猪胆肝在清朝就闻名中外,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武平猪胆肝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有多种糖类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份,而且具有生津健胃,清凉解毒的功效。

明溪肉脯干是用精瘦牛肉浸腌于自制的酱油中,加以丁香、茴香、桂皮、糖等配料,经1周左右,再挂在通风处晾干,然后放入烤房熏烤而成。

制成后色、香、味俱佳,既有韧性又易嚼松,入口香甜,其味无穷。

永定菜干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群众历来有制作菜干的习惯,一季制作,四季可食。

素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省内和南洋一带,它是辅以各种配料经精港技艺烹调而成的传统菜肴,风味佳美,颇具特色。

三、总结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连线“八大干”的名称和产地。

6、宫廷小吃留沙县教学目标:1、了解沙县小吃的种类2、了解沙县小吃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沙县小吃的历史以及其浓郁的地域特色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再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所介绍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介绍沙县小吃很多人是先知道沙县小吃,然后才认识沙县,了解沙县的。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大江南北。

因此,人们将沙县誉为“小吃城”、“美食城”。

据不完全统计,沙县各类小吃有上百种,常年供应的有几十种,蒸、煮、炸、烤、腌,加工方法多样,米、面、芋、豆腐原料独具地方特色,且来源丰富。

二、介绍沙县小吃的种类节令小吃:春节城乡都吃年糕、白果、糍粑,城关吃面条,农村吃粉干;元宵节吃芋包子;立春吃春卷;清明吃清明果;农历四月初一烙粑,有甜有咸两种;立厦城乡家家户户食果;分为馅和无馅两种,传说是战国时期孙膑为瞒过庞涓装疯而特制的食品;端午节吃粽子、花椒饼、荷菜包;七夕又称七七节,是沙县民间儿童节日,是时家中有新入学的儿童,外婆要送小书包、雨伞、算盘、服装、小茶壶、糖塔和白糖光饼,祝愿学习取得好成绩;中元节又叫鬼节。

这时新鸭、新芋上市,除了吃鸭子外,还做芋包吃,市上供应葡珠,有糯米做的和面粉做的两种,除了上供外,大人小孩都爱称上一、二斤做零食;中秋节除了吃月饼、白果糕,也吃芋包;立冬、冬至吃猪脚、糍粑,号为补冬;腊月二十三,龙王爷上天,常用岩酥、金钱酥、董糖、蓼花、米花、甘蔗俸供。

地域小吃中,夏茂牛系列拥有60多种佳肴,还有芋包、糖烧麦、豆腐包、豆腐丸、豆腐脑、米冻皮、金钱蛋、油糍;南阳的蛋素、蛋角,南霞的泥鳅粉干,郑湖的板鸭在沙县小吃系列中最具有名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