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第6-8章)对应2016年最新教材和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涵义(理解)
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激活功能:产生某种活动
指向功能:指向某一目标
强化功能:维持和调整活动
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理解)
学习需要是主体的一种追求学习成就的倾向,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了解)
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放在一起考察。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影响。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四、学习动机的类型(了解)
(1)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指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3)布罗菲的分类
普遍型学习动机;偏重型学习动机
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理解)
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六、动机性学习模型(了解)
学习前;任务中;任务后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了解)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以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
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
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
二、需要层次理论(掌握)
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高一层的需要才会产生。
需要有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之分
由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以及这之前都属于基本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到这为止都是成长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基本需要,也要激发其成长性需要,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三、成就动机理论(了解)
成就动机的概念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成就动机可分成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影响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
其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述:动机的强度=f(动机×期望×诱因)
四、归因理论(掌握)
人们从行为结果推断原因的过程叫归因。
韦纳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第一,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第二,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第三,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不同维度的归因会影响个体的期望和价值评估。
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等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为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
影响学生归因的因素: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自我知觉
归因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
归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
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功能。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掌握)
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三种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强化导致对行为结果与效能的期待。
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影响因素
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
自我效能在学习活动中的四大功能:
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影响新行为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六、自我价值理论(了解)
科温顿,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学生自幼就体验到成功使人感到满足,自尊心提高,产生自我价值感。
学生之所以肯努力学习追求良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希望从学习成功的经验中提升其自我价值。
学生在长期追求成功而不能得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我价值或逃避失败的痛苦,就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应付考试成败压力的对策:既不承认自己的能力差,也不认同努力即可成功,以达到既维护自我价值又可逃避失败的目的。
七、成就目标理论(了解)
德韦克,成就目标是对认知过程的计划,可以分为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
能力实体观~能力增长观
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于建立表现目标,他们将学习视为一种手段,通过成绩来表现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做给别人看,不太关注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持有能力增长观的学生更多设置掌握目标,这类学生积极寻求那些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学习任务,因为进步才意味着能力的增长。
自我卷入学习者~任务卷入学习者
第三节以动机为着力点的教学
一、学习动机的教学设计(了解)
学习动机的ARCS模型
注意;适当性;自信心;满意
学习动机的TARGET模型
学习任务;学习中的自主权;认可成就;分组练习;评价;时间安排
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应用)
1.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
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多种教育机制培养形成的。
包括: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教师期望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构建理论模式;发挥教师的感染激励作用
3.进行归因训练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影响着以后的学习动机。
归因训练分为四
个阶段:(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败体验,特别是要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就能取得成功;(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4)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增强学生对下一次活动成功的期待。
同时,教师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的失利不是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所能克服的。
当学生学习失败时,引导他们将失败归因与学习方法因素,既可以维持学生努力状态,有能促进他们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
第七章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第一节知识分类与表征
一、知识的含义及其时代特征
1.知识的含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
一般而言,知识对于个体来说,是个体头脑中所具有的信息总和。
其实质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知识的时代特征
近三十年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情景认知理论对学习心理的研究,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知识的看法,认为知识具有:
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文化性
二、知识的分类
(一)按照知识描述的内容,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用于回答事物“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通常包括有关某一具体事件、事实、经验性的概括的断言以及反映真理本质的较深刻的原理等,主要用以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
2.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则是用于回答“怎么做”问题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一种个体没有明确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通常包括各种方法、策划、实践、程序、常规、方略、策略、技术和窍门等,用以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二)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1. 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以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也容易被人们学习。
2.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一般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
三、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学习机制涉及到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二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式如何储存的。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
布卢姆等人将陈述性知识分为代表指称物的符号、术语、具体事实(日期、事件、人物、地点等方面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和方法、惯例、趋势和顺序、分类和类别、准则、方法论、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原理和概括的知识、理论和结构等知识。
与这些知识类型相应的表征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水平:符号、概念、命题。
1. 符号表征
符号表征是最简单的陈述性知识。
所谓符号表征就指代表一定事物的符号。
2. 概念表征
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的反映,是较为复杂的陈述性知识。
例如,“三角形”这一概念,反映的是具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特征的图形。
3. 命题表征
命题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陈述,是复杂的陈述性知识。
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或者称作特殊关系的命题,表述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另一类命题表述的是若干类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性命题,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程序性知识是在人的头脑中以“产生式”这种动态的形式进行表征的。
所谓产生式,实际上是一种“条件——行动”的规则。
一个产生式就是针对某一或某些特定条件得到满足时发生的某一或某些行为的程序。
产生式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含有一系列的子目标层次,从而使所有个别的产生式得以相互衔接起来;而当各个产生式的条件得到满足时,便实现了对整个系统中的认知流向的控制。
第二节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一、知识掌握的实质
所谓知识的掌握,指在学习者对所学习的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实质上,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新知识的获得及新旧知识的整合,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并形成心智能力的过程。
知识掌握的实质上看,对知识的掌握起关键作用的条件是学习者的主动积极性、先前的相关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和对学习内容的组织等因素。
二、有关知识掌握的理论
(一)西方学者关于知识掌握的阶段理论
著名认知教学心理学家诺曼(D.A.Norman)和鲁墨哈特(D.E.Rumelhart)根据因式理论,提出知识的掌握需经过生长(accretion)、重构(reconstruction)和协调(tuning)三个阶段。
在生长阶段,学生接触到各种形式的知识,并把这些新接触的“外来”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新知识的信息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被原有图式同化,以个别事实或命题的形式被表征,并具有了意义。
重构阶段是建立观念间的联系,形成观念间的关系模式。
协调阶段的知识由大量的模式构成,根据深层次结构加以组织达到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水平,最终达到某一观念在新的情境中与其它观念一起被灵活地应用。
(二)我国学者关于知识掌握的阶段理论
我国学者冯忠良(1992,1998)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学的实际,提出了知识掌握的领会、巩固、应用三阶段理论。
领会、巩固、应用是知识掌握中的三个基本环节,而其中的直观、概括、具体化等认知动作和识记、保持等记忆动作是实现这三个环节的核心。
知识的领会是具体事物的抽象化过程;知识的巩固是知识的记忆过程;知识的应用则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三、知识的理解
理解(understanding),是认识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以及联想、直觉等逻辑或非逻辑的思维方式,领会和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
知识的理解是知识掌握的前提,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直观与概括这样两个认识环节实现的。
(一)知识的直观
知识的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学习内容信息的意义或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的认知活动。
(二)知识的概括
知识的概括指主体在知识直观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信息的分折、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认识的过程。
知识的概括又分为两种:
一是感性概括,也称作直觉概括,它是在知识直观的基础上自发
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二是理性概括,是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对知识进行加工,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三)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
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直观形式;
3. 恰当运用正例和反例;
4.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变式;
5.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的比较。
四、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巩固的实质是知识的记忆,是通过人类的记忆系统来实现的。
所谓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一)影响知识识记的主要因素
1. 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2. 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3. 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度;
4. 对学习材料的合理组织;
5. 尽可能地运用多重编码。
(二)知识保持的实质与遗忘的规律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
保持是识记和再现的中间环节,没有保持也就没有再认和回忆。
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储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数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在内容方面,保持的内容可能会发生三方面的变化:一是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括,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其显著特征被保持;二是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更合理和有意义;三是原来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特点更夸张、突出或歪曲,变得更生动、离奇,更具特色。
(三)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1.复习时机要得当;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
3.复习次数要适宜。
总之,促进促进知识的巩固,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时机、方法和程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来合理安排复习。
第三节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教学策略
一、知识的转化
知识转化指的是指人们利用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向另一种知识、能力以及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转化过程。
从这一概念中,知识转化是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一种知识向另一种知识的转化,例如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等;
二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是将知识由符号表征水平向知识占有者的行为潜能转化;
三是,应用知识进行实践。
二、知识间转化的模式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于1995年在他们合作的《创新求胜》一书针对企业中的知识管理架构对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认识,称作SECI模型。
(一)知识转化的模式
知识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
1. 潜移默化——社会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2. 外部明示——外在化,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3. 汇总组合——组合化,指的是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
4. 内部升华——内隐化,即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二)知识转化的情景
1.创始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
2. 对话场——隐性知识的外在化
3. 系统化场——显性知识的组合化
4.练习场——显性知识的内隐化
三、知识相能力转化的机制
(一)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化
是指学生在学习策略性知识时,能借助于书面文字表达在头脑中真正理解策略性知识,建立起准确的策略性知识概念。
(二)策略性知识的条件化
指学生不仅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策略性知识,而且知道所学策略性知识可以用到什么情景之下,或者说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用该策略性知识。
(三)策略性知识的结构化
指将点点滴滴地逐渐积累起来的策略性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纲领化,形成相互关联的产生式系统。
(四)策略性知识的自动化
指策略性知识的掌握要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程度。
四、促进知识相能力转化的教学策略
(一)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准确感知和深入理解
(二)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促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结构化、层次清晰的命题网络和产生式系统
第八章技能的获得与培养
第一节技能概述
一、技能的概念及其特征
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技能具有三个典型的特征:
第一,技能与知识经验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第三,技能是一种接近自动化、完善化的、复杂的动作系统。
二、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技能和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
技能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的结果。
两者互相转化,互相促进。
首先,知识的获得是技能习得的基础。
其次,技能的掌握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又有明显的区别:
从功能上来看,知识是对事物是什么、怎么样的描述和说明;而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完成一定活动的能力;
从测量的方式来看,知识可以通过“表述”或“告诉”的方式进行直接测量,而技能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或是行为的结果进行间接测量;
从心理表征来看,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技能则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进行表征;
从激活和提取速度看,知识的激活速度较慢,技能的激活速度较快快,而且相关联的技能之间能自动地相互激活;
从学习和遗忘的速度看,知识的记忆速度较快,但遗忘也快,而技能的习得速度较慢,但不易遗忘。
三、技能学习的类型
技能的学习分为:
1.动作技能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第二节动作技能的形成与教学
一、动作技能的形成
一般认为,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2. 动作的联系阶段;
3. 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二、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一)指导;(二)示范;(三)练习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即练习者要抱有改进其作业水平的目的,而且这种练习并不是快乐有趣的,而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四)反馈
三、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
为了提高练习的成效,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学习者对动作技能形成的期望和动机;(二)将动作示范和有效的指导结合起来;(三)将练习与反馈结合起来。
第三节智慧技能的形成与教学
一、智慧技能形成的实质
在心理领域中,关于智慧技能形成的实质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动作观。
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虽然不同于外部的实践动作,但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
二是安德森的ACT理论(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该理论用产生式系统去模拟人类的认知,解释智慧技能的形成。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一般结论、原理等。
这样的结论和原理原先作为命题知识被储存在人的记忆中,这样的知识是陈述性的。
如果经过一定的练习,使结论和原理以产生式的形式表征,那么原先的结论和原理就转化成人们的办事规则。
二、智慧技能形成阶段
对于智慧技能的形成,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一)安德森的智慧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
安德森(Anderson,1995)将菲茨与波斯纳(Fitts& Posner,1967)的动作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用于解释智慧技能形成的过程。
1. 认知阶段: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问题的结构,形成对问题的表征。
2. 联结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应用上一阶段形成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编辑”为程序性知识。
知识的编辑是建立使一系列的条件与行动能快速、流畅执行的一种程序性表征过程,其间将出现两个子过程:合成与程序化。
3. 自动化阶段:对特定的程序化知识进一步加工和调整。
个体操作某一技能所需意识控制较小,不容易受到干扰。
(二)加里培林的智慧技能五阶段理论
加里培林认为智慧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心智动作的形成过程按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1. 活动的定向阶段;
2. 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 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 内部言语阶段。
(三)冯忠良的智慧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
我国学者冯忠良(1992,1998)在长期从事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提出了智慧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1.原型定向,所谓原型,即是外化了的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或“物质化”了的操作活动程序。
在原型定向阶段,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首先是确定所学智慧技能的实践模式,其次是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2.原型操作,原型操作是智慧技能形成的核心阶段,是依据智慧技能的实践模式或操作程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在此阶段,还应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采用变式加以概括,有利学生智慧技能的掌握和内化。
3.原型内化,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三、智慧技能的分类及其教学
(一)辨别技能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来促进学生辨别技能的提高:1. 扩大有关特征;2. 对比;3. 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4. 强化或反馈。
(二)概念的学习
概念是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某类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概念的构成成分:(1)概念例子;(2)概念名称;(3)概念定义;(4)概念属性
2.概念的习得
(1)具体概念的学习:以客观事物的整体为反映对象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们思维中的再现。
(2)定义性概念的学习。
定义性概念是能够通过下定义揭示其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概念。
其基本学习形式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3)影响概念习得的因素
第一,学生的已有经验;第二,学生的智力;第三,教学实例的性质。
(3)概念教学的策略
结合以上影响概念习得的因素,心理学家们提出一些概念教学的策略,简述如下:
第一,为了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概念,应当同时使用正例和反例。
第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概念。
第三,反馈越完整、细致,学习效果就越好。
第四,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在概念系统中教授概念。
(三)规则学习
规则学习的教育含义有两点:提高智慧技能;调节合理行为。
第四节认知策略的形成及其教学
认知策略是个体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知策略表现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获得、储存、提取、运用信息等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一、认知策略学习的实质
认知策略主要由认知方法、认知监控和元认知构成,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认知方法是指在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和运用等认知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
认知方法是认知策略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直接作用于认知过程的各个阶段,指向和引起一定的认知加工,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直接的手段。
认知监控在认知策略结构中处于中介地位,它不直接作用于认知内容,但在元认知的作用下调控认知过程、认知方法,以及伴随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倾向等。
元认知(meta-cognition)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任务、目标和方法等有关的知识和信息的自我意识或自我体验。
元认知是整个认知策略结构的核心,也是这一结构的最高层次的调节机制。
认知策略的学习实质上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认知策略的学习要经过将处于陈述性知识形态的认知方法,在认知监控和元认知的作用下,通过在相同和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中,转化为产生式表征,即完成程序性知识获得;
最后了解此一套操作步骤的适用条件,达到反省认知阶段,并形成使用认知方法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习惯。
具有广泛迁移的可能性。
二、典型的认知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二)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1. 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式;
2. 使学生明晰程序性知识应用的条件
三、影响认知策略形成的因素
认知策略是那些由学习者用来促进自己获得知识的策略,因此,学习者的反省认知发展水平、能力差异、学习动机、认知方法和认知监控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一)学习者的反省认知发展水平;
(二)学习者的能力差异;
(三)学习者运用认知策略的心向和动机;
(四)学习者是否具有适宜的认知方法和认知监控技术。
四、促进认知策略形成的教学策略
(一)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策略
(二)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三)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四)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