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备考要略
2012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历史)
2012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历史
与2011年高考大纲相比,2012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不大,说明2012年高考命题将继续保持稳定。
一、变化
1.必考内容知识范围没有变化。
2.选考2增加了一个考点:“宪章运动”。
3.题型示例变化较大,具体如下:
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及“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这两个层级的例题的更换,都体现出试题难度增加的趋势;“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例题的更换,说明2012年高考仍将延续2011年的做法,不再考查史学素养类的试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
观点”例题的更换,说明2012年高考仍会加大对历史观点评价的考查力度。
二、备考建议:
1.抓好基础和主干知识,要熟读历史教材。
包括教材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等,都要做到融会贯通,手到拈来。
2.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采用编年史体例打通教材横向关节,重新整合教材,形成对同一历史阶段的历史特征的明确认识。
3.重点捕鱼: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一定要学透、吃透、理解透。
4.加强方法指导,重视规律总结。
5.适度练习,要精选质量高、与高考题契合度高的模拟题进行实战演练,做题时要努力做到读懂、审准、答好、规范。
6.审题环节要细心,要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干扰。
7.要适当关注时政热点和学科热点。
8.要重视应试心理素质的培养。
河南天一文化张彦华。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二轮考点梳理】1.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希腊公民)。
2.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和确立、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
3.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自然法精神、罗马法的影响)。
4.(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以时间和改革性质为划分世界古代和近现代改革的依据)。
【二轮知识归纳】考点一:古代希腊(一)自然地理环境A.新人教版——希腊文明的摇篮(一)人类早期主要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B.人民版——蔚蓝色的希腊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古代希腊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希腊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海岸曲折,港湾众多,绿岛相连;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促进了古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为了解决人口不断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希腊人还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是维系古希腊文明的生命线);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设。
C.岳麓版——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由于战乱,爱琴文明土崩瓦解,古希腊经历了三个世纪的艰难岁月,西方学者称之为“黑暗时代”。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复习
gdhxj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1)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1)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指导思想。
(2)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4)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
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启发学生积
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组织学生搜集历史资料信息;学会社会调查,让学生完成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充分认
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
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讨论: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期?
(一 )、历史性的跨越
1、背景
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
2012年高考中国近代史备考思考和复习策略
考查的是封建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阻碍
3.对各时期促进或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因素的考查 3.对各时期促进或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因素的考查
.(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11题) 年高考江苏单科, 题 例13.( .( 年高考江苏单科 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 状况, 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
考查了民国初年、 考查了民国初年、国民党统治前期和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2.对各时期阶段特征的考查 2.对各时期阶段特征的考查
.(2009海南文综,19) 海南文综, ) 例6.( .( 海南文综
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 .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 .
颁布上谕: 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 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 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 .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 .
(前例10)(2009年山东 前例 )( 年山东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 某企业商标)
考查了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对民族企业的促进
3.对各时期促进或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因素的考查 3.对各时期促进或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因素的考查
年广东文科基础, )清朝末年, 例12.(2007年广东文科基础,23)清朝末年,民族资本 ( 年广东文科基础 家为了逃避政府的苛税和官吏的勒索, 家为了逃避政府的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 假托洋务之名” 船头悬挂英国国旗, 里,或“假托洋务之名”,或“船头悬挂英国国旗,船尾 悬挂中国龙旗” 悬挂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2012年高考历史复习策略探究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情境的作用凸显——为答题铺路搭桥。 2011年上海卷第7题: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 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011年山东卷第27题:
(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文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
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 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 而仕也,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 木然,……群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分析思考:
(1)人文性是文综试题命制的重点与难点之所在。 (2)拓展型知识是人文性的考点之一。全国卷年年体现,浙江卷 有待探索。如12唐初编定的《隋书 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 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3)复习的思路:落实基础——提升能力——形成观点。
分析思考: (1)辨析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包括史料处理、历史阐释 和文字表达能力 。 (2)严谨、精炼是辨析能力的核心。 *设问要有铺垫:如2011年浙江卷第39题第(3)问:从思想、社会 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 的。由于缺乏过渡与衔接,考生很难得出“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失控、民族分裂越演越烈;实行“多 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这些内容。 *选项要讲逻辑:16题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17题A.
2012高考历史复习要点汇集
2012高考历史复习要点汇集专题一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主义中央集权制1、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制度(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主义与中央集权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权,中央集权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央高度地垄断一切权利。
包括秦汉在内,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国家形式就是****主义和中央集权紧密联系,皇帝个人既体现了* ***主义,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贯彻。
2、形成原因和条件:原因: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D、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的权力。
这为秦建立****主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室的软弱无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一和强盛。
3、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各国的变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西汉:空前加强(汉承秦制、有因有革);(4)、东汉:进一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5)、隋唐: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6)、北宋:强化(北宋采取措施,使****主义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7)、元朝:新发展(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8)、明清:达到顶峰(明朝时君主****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等);(9)、反君主****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黄宗羲等)。
2012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2012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计划防城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2011年我校高考文综的得与失1、成功之处我校在2011年高考中荣获防城港市高考教学质量集体二等奖,排名在市高之后。
今年全市文综平均分是137.01分,我校文综平均分是136.08分,与全市平均分仅差0.93分,排名第三,位列实高、市高之后。
文综及格率为4.08%,同样排在实高、市高之后,名列全市第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不足之处(1)、文综总分没有人进入全市前十名,最高分192分,与实高、市高差距很大。
(2)、文科最高分510分,没有人考上一本分数线。
(3)、历史第一轮复习进度稍快,不够细,学生的基础打得不够牢,复习的知识零碎不成体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扎实。
(4)、讲评课重讲轻消化,课堂内没有留出学生“消化”的时间,课后的要求不具体、不深入,没有全面了解讲评的真实效果,讲评中往往就题论题,缺乏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对学生容易错的题目和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缺少自我的总结,很少再换个角度重新设题练习、检测。
二、2012届高考备考计划1、学情分析2012届我校高三文科四个班,250人,一半多是择校生,基础较差。
所以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严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2、指导思想以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认真研究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准确把握全国高考命题特点、命名趋势,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注重落实,构建单元与专题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3、复习阶段按排(采用三轮复习法)(1)、第一轮复习:单元知识点复习,时间安排2011年七月中旬到2012年二月上旬。
重在梳理课本基础知识,紧扣课本,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复习,初步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强化“三基,复习时做到全、细、实。
2012届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2012 届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2012 年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第一部分备考重点热点问题
一、考点解读
解读一:三农问题:①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特点;②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③新中国的农业政策。
解读二:大国崛起问题:①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轨迹(美、日、英、德、苏俄等国的内政外交、经济发展、兴衰成败等);②中国的和平崛起。
解读三:工业化进程问题,社会转型问题:①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中国、苏联工业化的进程和影响。
解读四:中国传统文化问题:①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解读五:重要文化现象、文化成果与政治经济的关系:①历次思想解放运动a.主要的思想解放(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思想解放) b.思想解放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历史影响。
②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学艺术成就;③世界史上重要的文学艺术成就;④世界科技革命的比较与影响。
解读六:地方史问题:江南经济;与南京、苏州等相关的重要史实。
解读七: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成效: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罗斯福新政、经济指导思想的变化、国家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读八: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救国探索与成效:①地主阶级--洋务运。
2012年高考的预测及备考对策
B、中国近现代史: 难度略低于古代史;与教材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对教材 内容的深入挖掘和理解能力的要求没有古代史的要求高; 侧重信息的提炼、解题技能;考查的全面性。考查对史实 的理论提升上。 重点内容:要高度关注社会转型期的内容(鸦片战争、中 华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前几年思想史考查的相对比 较少,但今年要引起重视;经济史的大题目要注意:经济 政策及发展的动力类型(内源?外塑?兼和?)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含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外国资本主义、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要重视经济文明的冲突;近代史比现 代史重要。
D、历史研究素养: 2009年:史料的价值判断;2010年:研究 者的主观性。 预测:今年命题的可能性很大,将集中在 史料种类和价值判断、阶级性与历史性立 场的判断、历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原则和方法以及文史 常识。
选修部分: 改革:目的、背景、措施比较(两个改革,对应 性答案,如2010年的题目)、影响。“变化的背 景”:因时而变。文言文释读。 民主思想与实践:比较思想不同,成因:所处时 代、立场、阶级性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不仅包括选修中的知识,也包括 必修和其它学科的知识。 与选修教材内容的直接相关度不高,主要考查材 料信息的提炼、概括和解答技能。
批评柳氏《封建论》的清代人多以君主的动机与 行为是否合乎儒家仁义、爱民的根本原则作为公、 私的标准。颜元就是从这一角度来批评柳宗元的。 他主张“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 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 世无穷之大祸,祖龙之罪上通于天矣!”在颜元 看来,郡县制是君主自私天下的器具,实行的结 果则是生民社稷受祸。从君主“自私”的动机来 否定郡县制的合法性,实际上亦是用儒家的内圣 道德准则,来凸现对专制君主的批判。
2012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误和复习备考策略
2012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和复习备考策略——汉川市中心教研组一、2012年新课程考试大纲解读(一)考试大纲“总论”总分1、内容:①“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科学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解读:这其实就说了两个方面:考什么?怎么考?①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的区别,实现从考什么到考到哪个程度的转变,其中教学内容的范围是次要的,深度是主要的(即4项能力要求)②教学效果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实现从答什么到可以怎么答转变,(具体指第4项能力要求,开放性、多角度性试题)③历史知识:“实在的历史”和“描述的历史”(“三基”表述不一样)a .某种程度上讲,历史学就是史料学。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从现实角度来看待历史。
④历史观:五种新史观应做到由接触认同到应用新阶段。
⑤学科素养、学习潜力、学科能力:以提高国民素养为目的。
学科能力是以历史事物的解释能力,或者说,学习者个人对历史事件的解释、领悟能力。
(二)考纲总论的具体表现(即2012年湖北省高考历史变化。
)1、新课标:突出三大理念:(1)凸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课程分为三维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增强历史意识,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3)充分体现高中教育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2新教材:彰显三大特点:(1)教材版本多样性;(2)编写体例专题化;(3)必修选修共选择。
3、新试题:体现三大趋势:(1)厘清教学范围和深度的区别,解决教师心中考什么的疑惑,提醒师生实现从考什么到考到哪个程度的转变;(2)理清教学效果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解决师生心中怎么答的疑惑,启示师生实现从答什么到可以怎么答的转变;(3)看清学科能力培养的阶段性与整体性,解决师生心中为什么学、学什么的根本性疑惑,要求师生实现能力学习与素养提高的统一。
2012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指导
2012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指导历史学科一直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是考生们稍有不慎就会失分的科目。
其中,选择题在历史考试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因此对于解答选择题的技巧和策略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2012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指导,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注意审题在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
审题是解答选择题的基础,只有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在审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关键词,比如时限、地域等,以及题目要求的具体内容,比如“原因”、“影响”、“结果”等。
2. 阅读选项在继续解答之前,仔细阅读所有选项。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同时还可以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有时,选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排列顺序,这也是我们选择正确答案的一个线索。
3. 排除法在解答选择题时,排除法是一种常用的策略。
通过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概率。
待选择的选项越少,我们面临的难度就越小。
4. 注意选项的特殊性有时候,选项中会有一些特殊或者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这些特殊选项可能是干扰项,旨在误导考生。
因此,我们要警惕这些特殊选项,避免被它们迷惑。
5. 审题后找准答案在经过以上步骤的筛选后,我们可能已经缩小了答案的范围。
此时,我们需要仔细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出与之相符的答案。
对于一些问题,我们可能需要使用背景知识来判断正确答案。
6. 判断正确答案的依据判断正确答案时,我们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a. 历史事实:正确的答案应该基于历史的真实事实,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经典描述相符。
b. 逻辑关系:正确答案应该在逻辑上与题目的要求相符,不能违背常识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c. 历史背景:正确答案还需要与题目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相契合,考虑到时代特点和地域差异。
7. 答题技巧解答选择题还需要一些答题技巧的运用:a. 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选择使用“因果关系”、“对比分析”、“推理判断”等方法进行解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2012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攻略课件第一部分模块一专题二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重要经济政策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 .先秦时期: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朝实行“工商 食官”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2 .秦汉:随着交通的发展,商业活跃,但总体水 平不高。
3.隋唐: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在黄河、长江
流域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城市。但商业发展有时间、
地点限制。
三、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 的进步。 2.实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
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
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
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4.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 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轻巧识记】
辉煌成就启示我们应立足创新,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增强国力,振兴中华。
2.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为命题立 意,综合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感悟 改革开放的今天 ,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规范
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联系古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的影响,说明中国是如何错失由农耕文明向工业 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 流。
解析:选D。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官营手工业 由政府直接经营,产品用于皇室、贵族消费,不 在市场上流通。故①说法错误,②③④正确。
4.(2011 年广东汕头模拟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朝时期
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
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
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 解析:选 D 。材料中的纠纷是因为使用商标引发的 , 是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材料中没有雇佣关系的信 息,A、B两项错误,C项本身表述错误。
2012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攻略课件第一部分模块三专题十二
【规律总结】 教育和科技、经济间的关系
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 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的发展 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 提高 。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 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邓小 平理论
“三个代 表” 重要
思想
指导改革 开放,使 中国人民
富起来
新时期的 指导思想, 引领中国 迈向小康
社会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时期
政策
成就
1949~ 1953
接管和改造旧学校, 将半殖民地半封建 掌握学校领导权, 教育改变为社会主 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义方向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 学校将德育放在首 设社会 位;全日制教育、 主义时 半工半读和职业教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 大
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 精髓
民权主 义
群实独众事立路求自线是主、、解实放事思求想是、执 实 与政 事 时为 求 俱民 是 进、 、
思想 理论
三民主义
毛泽 东思想
新民主主 解决 民族独立、义革命道 的问 民主共和、路及社会
题 民众生存 主义改造 和建设
发展
1924年发 展为新三 民主义
二、新中国的教育
1.扫盲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扫盲教育成为教育工 作的重中之重。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2.义务教育: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90年代以 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2012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攻略课件第一部分模块三专题十
高考例析
(2011年高考天津卷 )(节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 , 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 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 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法
专题十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 交成就
2012高考导航
高考瞭望
考纲扫描
1.新中国成立、现代民主政治、文化大革命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 成就 3.“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4.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
考情播报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中共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的 基本纲领,其政治纲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梦想考场 1.(2011年浙江慈溪模拟)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 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 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
的挫折和新时期的发展。
祖国统一大业和新中国的外交
一、“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大业
1.理论形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
府对台湾政策的重大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
平提出并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2012高考历史复习建议
分析考试规律 捕捉重点热点 提高解题能力文海考试指导中心第一篇 从典型试题研判考试规律一 !""# !"$$年全国新课程卷的题型与考点题号!""#年考点!"$"年考点!"$$年考点!%甲骨文 年 字西周分封制董仲舒 大一统 思想!&西周宗法制秦朝郡县制南北朝时期货币使用区域类别!'北魏均田制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宋代都城商业古代中国的经济雅典民主政治!)明朝废丞相雅典民主政治巴黎公社!#罗马法北美独立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工业革命清末新政八国联军侵华与东南互保*!五四运动 陈独秀 俄国十月革命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冷战政策抗日战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欧盟的建立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史学方法 史料的类别 史学方法 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 哥白尼 牛顿 爱因斯坦%"新中国统购统销 *(分经济成长明清手工业和英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分 经济成长中国古代政治 人才选拔 !&分政治文明%$选修一 北宋初中期经济制度改革近代西方的崛起 $!分 开放式%!选修二 法国人权宣言 $(#$年宪法%*选修三 爱因斯坦和平主义选修一 唐朝榷盐法改革%%选修四 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选修三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选修一 盟旗制度%'选修四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附$选修二 中外宪政思想比较附!选修三 二战前后欧洲地理界线划分结论之一&新课程试题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式史观$ %为命题范式'以文字#数据#图形等各种形式的材料$ %为命题载体'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 %#热点知识$ %'考查历史学科的各种思维能力$ %'有的考点反复出现'有的考点轮换呈现(有的模块仅出选择题'有的模块常出主观题)结论之二&新课程试题选择题$!题%)分'常规考查以外'经常涉及文化常识#史学方法之类$ %'偶尔空缺'据说实在是不好出所导致'不是不想出'所以在第!%题#第*&题的命题训练方面要适当关注#巧下功夫)结论之三&新课程试题必做主观题*(分题'重视综合考查与运用'注意平衡各种关系'如古代近现代史的比例分配#中外历史的比例分配#政治经济文化的比例分配#知识与能力的比例分配等'*(分题拆分为两道试题$以前为一道试题'!"$$年分为两道%'据说一道题考试命题压力大'考生解题压力大'故作化大为小的尝试'做到了中国与世界历史知识比重的平衡#古代与近现代知识比重的平衡'虽然'由此带来了历史试卷信息量有所增加的新问题'但命题专家比较倾向这种模式'所以要注意对第%"题有时间或空间大跨度问题的设置方式和解题规律的研究$ %'加强对第%$题开放式问答题新题型的训练与解题规律的探索$ %)结论之四&新课程试题选做主观题每题设置两问'共$&分'据说不好命题'试题材料绝大部分不是选修教材内容'有的甚至利用必修教材知识为背景材料'建立关联'借船下海'有的还游离在高中历史教材之外'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方法的考查'所以要注意选修与必修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索共性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 %)结论之五&全国新课程卷设问指向归类$以!"$$年全国新课程卷为例%&试题设问往往是根据材料或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查多种学科能力&$$%概括特征$观点#内容#变化%类&第%"题$$%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分析历史原因$历史背景%类&第%"题$$%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原因(第%'题$!%简要说明$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态度%变化的历史背景)附!题$$%分别说明 # 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鉴别类&第%&题$$%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附$题$$%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评价$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历史影响$作用#意义%类&第%"题$!%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第%&题$!%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第%'题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附$题$!%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适度发挥#各抒己见'开放试题类&第%$题评述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附!题$!%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准确把握课标试卷的结构形式与设问规律'有助于提高检测试题的命题质量和解题质量'有利于增强质量检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篇冲刺复习解决的突出问题一 研读课标与考纲 揣摩考点布局思路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历史必修课分为三个学习模块'包括!&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历史$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历史$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个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历史$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个专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六个学习模块考纲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经济 思想 科技文化 古代希腊罗马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世界近代科学技术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思想解放的潮流 现代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文明进步是课标专题设计的基本内容 中西比较是课标考纲布局的基本特点 史观并存是专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课程考纲着力于从历史角度理解不同的政治制度 理解基本国情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二 新式史观领航备考 锁定命题基本立意杨宁一教授说过 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 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 近年来 以文明史观 现代化史观 整体史观研究历史成为我国历史学科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新式史观也就成为高考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范式$+文明史观文明史观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旧课程中 我们的教学体系是以五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而文明史观有更多样的分类方法从横向上看 包括物质 经济 文明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政治文明 从人治 专制到民主 法治 和精神文明 从迷信 愚昧到科学 解放 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从纵向上看 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 铁器 工业文明时代 蒸汽 电气和信息 和后工业文明时代 知识经济从范围上看 可分为古希腊 古罗马文明 中华古代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从文明史角度备考 高考命题注重考查不同文明类型的主要成就 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 借鉴 融合与碰撞 所以 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 二要抓住两个重点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 古代 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 近现代 三要突破一个难点 政治文明史 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 辐射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 四要把握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 从友好交往 战争冲突两个基本角度分析中西文明 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 五要把握文明史学范式与其他史学范式的关系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工业文明自欧美向全球不断扩展的过程 就是全球化的过程教材知识整合 必修$政治文明 必修!物质文明 必修*精神文明!+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 是历史的纵向发展 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 法制化 即从人治到法制化 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 经济上的工业化 市场化 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 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 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 大众化进程 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 衣食住行现代化 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途径 此外 工业生产力还可能导致社会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同时并存 中国$#()年以后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实就是同时包含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因素 而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 其实也是承认在工业化的生产力水平上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在一个国家里并存 从现代化角度备考 高考命题注重考查经济的工业化 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科学化 一要把握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 但不是完全西化 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 又要向西方学习 二要把握现代化评价 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 女工 童工问题 环境问题等教材知识整合 必修$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与新中国对外关系 必修!两次工业革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现代中国的经济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世界现代经济政策的调整 必修*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 现代中国重大的科技成就*+整体史观整体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它认为$&""年地理大发现之后 世界各个地区 各种文明逐步打破了孤立 分散状态 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 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 新航路开辟以后 至$#世纪末!"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战后 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 由此诞生了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 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进入)"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全球化史观角度备考&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同一时期世界各地#各种文明的横向联系'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等落后地区的冲击与这些国家的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和谐世界的建设'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等)例如运用全球史观分析郑和下西洋盛举的原因&以往强调明朝国力强盛'而全球史观学者却认为当时印度洋上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海上霸权真空+++阿拉伯人势力衰落'土耳其人忙于中东事务'欧洲基督教徒尚未称霸'这才给了郑和下西洋千载难逢的机遇)例如运用全球史观分析$)世纪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有必然的具体的因素'但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新航路开辟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薯在全球的种植)例如全球史观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年文综全国卷 中第%"题对玉米在世界的传播的历史背景及影响的考查'体现了从物质文明考查全球史观的视角(!"")年文综全国卷 *(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体现了从政治文明交往的角度考查全球史观)教材知识整合&必修$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与新中国对外关系(必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例题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从$ %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从$ %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从$ %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从$ %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 %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三 整合命题素材分类 促进检测减量增效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十分清晰)能力立意的载体是什么,是各种形式的历史材料-所以教材中引用的材料有大幅度的增加'各类试题选用的材料更是实现了全覆盖'所谓!无材料不成教材" !无材料不成试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材料组织课堂复习训练'是提高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明确历史材料的三种形式&第一类文字材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材料形式'如从古今中外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诗歌#小说#对联#歌谣等资料中选取材料)例题 $!"$$文综.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 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 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 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 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 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 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年前后的经济 科学技术 航海 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 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 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 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 直到$)""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 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然发生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 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杰克 戈德斯选 为什么是欧洲 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第二类数据材料'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包括含有数据的曲线#折线图#饼状图和含有数据的表格'它们都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图表化'省略大量的文字表达) 例题 $!"$$文综.全国大纲卷.$(%右图所示为$#'" $#'&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经济政策的变化-+工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经济的波动/+中苏关系的变化第三类图形材料'把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历史地图等作为材料'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例题 $!"$$文综.全国新课标卷.!&%右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0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四 关注热点焦点问题 增强备考的实效性$一%学科主干知识热点$二%文化常识史观史法$三%时政热点周年热点高考试题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隐性切入'考查非常隐蔽或者说非常含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犹抱琵琶半遮面")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热点问题包括年度国内外时政热点#周年次周年热点等短效热点问题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等长效热点问题)所以冲刺复习时'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短效热点方面&对发生在!"$$年%月至!"$!年*月间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要予以高度关注'如奥运会与英国历史#领导访美与中美关系#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周年次周年方面&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尾数为$#!#*年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重点复习'如辛亥革命$""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周年#南巡谈话中共十四大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周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周年等)长效热点方面&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振兴东北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发展'青藏高原区域经济'中部崛起%'!三农"问题#!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城乡统筹发展与城市化进程问题'能源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文化大发展等)复习热点问题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能源与工业革命#世界联系的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开辟新航路$风力%&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活动'都以帆船作为航行工具'以风力为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燃煤蒸汽动力%&$()&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世纪("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其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提供技术条件) 第三次工业革命$原子能%)五 解答典型主观试题 掌握解题一般方法主观试题设问的特点往往是'根据材料$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主要观点#特征#内容'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作用#意义%'总结历史事物的启示认识)主观试题的解题步骤一般为'审设问#明取舍(读材料#定信息(取信息#精处理(构要点#组答案)近年来'试题材料由没有无效信息发展为有效信息#无效信息混杂的局面'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材料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的思维能力)如何根据所给材料概括其主要观点#特征#内容,读懂材料是关键'抓有效信息和中心词语'适当综合提炼'分层逐项表达'注意!点多而不深挖")可从评分的操作可能性上推断答案的条目数量)试题的得分点与要点有关'按分列点'分多则多写'分少则简写)比如设问的分值是!分'则参考答案一般情况为$点或!个要点(分值是*分则可能是$点或*点(分值是%分'一般情况是!点或者%点)每个要。
2012年高考复习分三轮各科有重点:历史
2012年高考复习分三轮各科有重点:历史
重点是立足于课本考试的命题范围始终围绕课本,考题的考点也始终出自于课本。
如何利用好课本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应熟练地掌握课本的内容,特别应留心挖掘课本的隐性知识,如注释和与之匹配的图片表格,了解各章节的重点,通篇把握历史背景。
另外,历史不是断断续续、无章可循的,而是有其规律性的。
复习中应注意各历史阶段的整合和各历史事件的有机联系,同时可以联系到文综各科考点的交叉结合。
精心选择练习很多同学热衷于题海战术,可是这样一来不仅费神而且收效甚微。
我的建议是精心选择适当的练习,做完之后深入地理解考点的内涵意义,再对做错的题目加以分析,是翻阅课本查对相应的内容,因为做错的题目往往就是你的薄弱环节,做题的目的就是巩固知识点和补缺补漏,就是了解知识点的迁移和变形。
所以,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要通过做题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另外,注意认真总结、理清思路,重视试卷讲评,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复习的目的在于找出自己的不足,巩固加深已掌握内容。
在复习时,应认真总结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理清思路,对于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要系统掌握,尤其要深入
分析自己在每一次考试中能否把握好拉距分的经验和教训。
2012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攻略课件第二部分专题十六第一讲
例2 (2011年高考广东卷)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 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从时间上分析,题目记述日记为阳历 1913年,而日记依然使用宣统年号、阴历;从日记 内容看,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后社会虽发生了诸多变 化,但列强却“蚕食鲸吞,日甚一日”,可见作者并 不认同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从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 作者只是记录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变化,并未主张全 面学习西方,也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故B、D错误;从日记中“来拜年者”较“上年之情形迥 然不同”可知C错误。
高考例析
例1 (2011年高考江苏卷)右图所示为《唐书》 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 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析】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士族子弟、寒素子弟、 小姓子弟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士族子弟所占比重过 大,而寒素及小姓子弟所占比重太小,这一方面说明 唐代科举制兼顾各阶层,另一方面说明还不完善,故 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唐代科举制是为扩大官 吏来源而设,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科举制比 九品中正制有较大进步,故B项错误。科举制与前代 选官制度相比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C项错误。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务处置权,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中央与地 方权力之争,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行政 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也不能看出其权力不再受中 央节制,故C、D表述错误。 【答案】 B
例2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 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 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 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 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 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 综合运用相关学 在论证中观点明 纳、演绎、比较、 科的原理和方法论 确、表述清晰、逻 概括等方法论证 证和探讨问题,体 辑严谨。 问题。 现创新性思维。
1、高考备什么?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动辄百万字,高考试题历史 部分只有四千多字。高考考什么?备考,我们从何 入手?依据新课程标准和2010文综考试大纲,备战 2012高考历史需从如下四方面着手。 (1)主动积累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 脉络。
8、怎样抓好解题能力训练?(五项达标) (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2)依据高考模式 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 (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 题本; (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三。 9、我们要掌握运用哪些基本史观?(三大史观) (1)文明史观: ①必修1:政治文明;必修2:物质文明;必修3:精神 文明。 ②中华文明:辉煌和骄傲的古代文明;曲折和屈辱的近 代文明; 崛起和复兴的当代文明。 (2)现代化史观:世界近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 化的曲折历程。 (3)全球史观:放到全球看局部;站在局部看全球。
多面、多视角、多元化史观
革 命 新 社 会 史 史 文 观近 史 观 ?代 全 观 明 化 球 史 史 史 观 观 观 杂乱无章 史观统领 思路清晰
(一)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 1、政治上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 政治等内容; 2、经济上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 场化内容 3、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进程。 4、社会方面表现为城市化、福利化和流动化: 5、个人方面则表现为开放、参与、独立和平等 的特点。 例:2010宁夏40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 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要求: 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的认识。(13分)
7、最好的复习资料是什么?(高考试题是最好的训练题) (1)明确试卷结构: 选择题:24----35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综合题:40题25分,41题12分,45—48选做15分共52分。 48分的价值:文综中最大的危险区、总分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最易 拉开总分差距的地方。 52分的分量:能力测试为主导,只要平时积极训练,拿高分并不难。 (2)把握试题特点:以书本知识为背景,以考测能力为主体,以 时事热点为切入口 (3)熟悉命题手法 创新:运用你平生第一次见到的材料和设问。 能力立意:考查包括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其中以能力考查为主。 常用命题语言只有三句话: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依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命题语言中的指令性要求:根据/依据、指出、比较、概括、结合、 说明、从XX角度、解释说明等。
一、近几年新课改地区高考历 史一、二卷试题呈现的特点
1.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 实际
(1)倡导制度创新 (2) 倡导社会改革 (3) 倡导民主共和 (4) 倡导理性爱国 (5) 倡导生态文明 (6) 倡导社会保障 (7) 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 倡导和平发展
2.从政治史走向社会史
第一,家庭史。 第二,商业史。 第三,人口史。 第四,教育史。 第五,生态史。 第六,抗灾赈灾史。 第七,社会结构变迁史。 第八,从社会下层人们的角度看历史。
(三)全球史观:也称整体史观,它认为 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 “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
1、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 展的过程,要将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背景下 学习,加强中外史的联系与比较。 2、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是 要从多个视 角、多个侧面研究某种历史现 象,从同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 相互联系、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认识 历史现象。 3、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历程是 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4)体验与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 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 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 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 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 科学态度。 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 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 识。
二、从多维史观的角度重新 对史识、史法进行新认识
2012年《考试说明》考点分布:
时期 古代 区域 中国 世界 近代 现代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考点 23 5 10 16 25 33
统计结果: “中国”考点数58, “世界”考点数53。 分析结果: 考点众多, 史实庞大。
侧历 异成 史 的峰 是 多” “ 面的 横 体形 看 。状 成 各岭
例(2008宁夏35题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 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 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 宣言》的影响。” 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2013高考历史备考 方 略
2012.5.2
目录
一、备战2013必须明白的九个基本问题 二、近几年新课改地区高考历 史卷试题呈现的特点 三、从多维史观的角度重新对史识、史法进行新认识 四、新课程高考历史一、二卷答题思路 五、2012必须明白的九个基本问题
(二)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
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1、物质文明史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 文明史、物质生活文明史等; 2、精神文明史包括科技文明史、学术思想文明 史、文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 3、政治文明史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 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等; 4、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 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人类尊重、 利用、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4)体验2009、2010、2011高考 此三年高考题难度相当,题型成熟,2011稍有变化, 值得关注。 完整考试:将2009、2010、2011年所在区域(宁夏)高考历 史试题完整考一遍; 限定时间:45分钟; 严格打分:自己对照标准答案给自己,也可以找你的“死党” 帮助; 总结感悟:写下你的考后感想。 (5)用高考试题对你的解题能力进行序列训练 选择题的训练; 非选择题的训练。
〖解析〗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以工业革命的成果 对世界的影响为铺垫,意在说明人类的思想文明成 果也在影响整个世界,BD两项没有能够抓住核心观 点,而C项对《共产党宣言》视而不见,故答案选A。
(四)社会史观
1、指从社会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结构和进程,注重 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 等。社会史观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 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平 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3、怎样把握教材?(全面掌握、重点掌握、多层次掌握) (1)全面掌握 教材 =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 = 目录+正文 +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 习题+ 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 = 历史事实 +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 = 考纲要求 + 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 =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 +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 响、意义。
2、知识与能力,孰轻孰重?(能力测试为主导 ) ①选择题:48分。解题要求: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 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 ②非选择题:52分 。解题要求: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 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 评价历史事实。 ③考纲所述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 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解题能力培养靠考前还是平时?(平时) 必须靠平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功到自然成——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 6、知识记忆在考前三个月突击行不行?(循序渐进才是真) 误导:语数外老师会说,语数外是主科,第一学期文综必须让 路! 有同学会说,历史知识,难记易忘,不如考前三个月突击! 诤言: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其深入透彻理解更加需 要时间来消化。循序渐进才是真! 三轮复习好比登山,考前三个月是登顶。你一轮不 到位,好象你在山脚徘徊;别人登顶时,你能一飞冲天吗?天 方夜谭!
4、历史教材要读和记吗?(要) (1)读教材的必要与方法: 必要性:学生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 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方法: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 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 归纳历史线索; 进行纵横比较。 (2)记忆历史知识的必要与方法: 必要:高考象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你能 凭空建房吗?高考象煮饭,知识是米,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方法:①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 ②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 ③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 ④学会几种巧记方法; ⑤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 ⑥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