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发展有机种植的初探

合集下载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特点往往与低海拔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栽培技术的调整和改进,才能够获得高产量和优质的玉米作物。

本文将结合大量实践经验,探讨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的一些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广大农民朋友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提供参考。

一、品种选择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品种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日照时间短,降雨较多,植株抗寒性和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特别注意。

建议选择抗寒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比如密谷系、赤道系、春玉米等,这些品种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势强,能够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生长环境。

二、土壤改良高海拔地区的土壤通常较为贫瘠,容易出现铝毒害和酸性土壤等问题,因此在种植玉米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首先要做好土壤的翻耕和松土工作,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其次可以采用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减轻土壤的酸性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最后可以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密植栽培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时,由于气温较低,日照时间短,植株的生长势较弱,因此可以适当采用密植栽培的方式,增加单位面积的玉米植株数量,提高产量。

一般来说,玉米的标准密度为6~8万株/公顷,而在高海拔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植株数量,比如8~10万株/公顷,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在密植栽培时还需注意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水分管理,保证植株的生长发育需求。

四、适时播种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因此在播种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避免遭受低温冻害和夜间霜冻。

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适宜播种的时间为4月上旬至下旬,这个时候气温较为适宜,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还需注意避开强风期,避免风对幼苗造成的影响。

五、合理施肥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时,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于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土壤的养分流失速度较慢,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

海拔高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研究

海拔高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研究

海拔高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研究一、简介海拔高度关乎着自然环境的变化。

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气温和气压会逐渐降低,同时光照和水分等环境因素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对于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海拔高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并分析高海拔地区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二、海拔高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气温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当作物生长的环境温度过低时,其生长速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实际上,作物的生长一定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发育。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作物需要特别注意保温。

例如,用塑料薄膜覆盖农田,或者利用太阳能温室等方法增加温度,以促进作物的生长。

2.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压力的大小,而海拔高度的升高会导致气压的降低。

这一因素主要影响作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蒸发作用的一种形式,由植物体内水分向大气中的水蒸气转移,它决定了植物体内水分的供应和运输。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作物的蒸腾速率会减缓,导致水分的供应不足,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光照光照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之一。

海拔的升高不仅会导致气温和气压的降低,还会影响光照的强度和角度。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阳光的角度较低,光照强度较弱,这直接影响着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供应光照,例如利用灯光或者提高光线的反射和折射。

4.水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水分也会发生变化。

海拔较高的地区往往缺乏水分,这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作物要注重节约用水,选取适应当地干旱环境的作物品种,也可以使用节水灌溉系统进行灌溉。

三、高海拔地区作物生产中存在问题1.品种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品种具有很大的影响。

高海拔地区的环境极易出现温差大、气压低、光照弱等情况,因此,合理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作物才能保证作物生长和产量。

2.缺水海拔高度越高,水平衡和蒸发作用越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

高山蔬菜种植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讨

高山蔬菜种植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讨

高山蔬菜种植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高山蔬菜作为绿色有机食材备受追捧。

高山蔬菜的种植生产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新鲜健康的食材,还可以有效改善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高山蔬菜种植存在诸多挑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高山蔬菜种植生产现状做相关介绍,并就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一、高山蔬菜种植生产现状1.高山蔬菜的种植区域高山蔬菜种植通常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如云南省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区,四川省的甘孜、阿坝等地区,以及甘肃、青海等地。

由于地势高耕地少、土壤瘠薄,交通不便等特点,山区的高山蔬菜种植通常存在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2.现有种植技术高山蔬菜的种植技术相对较为落后,通常依靠传统劳作和经验积累。

大部分农民还在使用传统的农耕工具和种植方法,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高山地区气候条件多变,降雨不均,气温波动大,对农作物的生长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传统种植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种植效益不高。

3.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高山蔬菜由于生长环境特殊,品质优良,养分丰富,不受污染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

农村居民及城市居民对高山蔬菜的需求不断增长,出口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由此带动了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

由于种植规模小、技术不足等原因,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依旧面临许多问题,产量不稳定,品质无法保障,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高山蔬菜种植可持续发展探讨1.科技创新与种植方式调整为了提高高山蔬菜的种植产量和质量,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种植方式调整来改善现有状况。

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实行集约化种植,提高收益和效益。

可利用地膜覆盖和温室种植技术,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增加作物产量,保证高山蔬菜的供应。

应积极引进新品种和抗病虫害作物,提高高山蔬菜的品质。

还可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作物生产的准确性和效率。

2.合理规划与合作推广为了实现高山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高山蔬菜的种植生产进行合理规划和合作推广。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措施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措施

浅析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措施【摘要】高原特色农业是指适应高原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

其重要性在于推动高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高原特色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其特点在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原资源开发独特产品等。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突出生态化、品牌化和市场化。

为了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可采取措施如加大政策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

各地可开展示范项目,推广成功经验,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特点,方向,措施,示范项目,未来,趋势,潜力,前景1. 引言1.1 高原特色农业的定义高原特色农业是指在高原地区开展的,适应高原气候、土壤特点和地形条件的农业生产活动。

高原特色农业在保持传统农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有效利用高原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高原特色农业与一般农业相比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光照强烈、降水少,土壤瘠薄,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等特点,决定了高原特色农业必须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适应性。

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需要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高原特色农业是在充分发挥高原地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高效、节约、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高原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性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结合产物,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

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高原特色农业还可以推动当地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增加值,促进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海拔地区是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多变,温度低,气压大,光照时间短,降雨量较大。

在这样的地区种植玉米,会遇到诸多困难,如低温、短日照和高气压等问题,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如何在高海拔地区科学种植玉米,提高产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过去,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劳动,传统农业耕作技术,肥料施用不合理,导致了玉米产量低下,种植成本高,综合效益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开始进行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希望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高海拔地区玉米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通过对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的研究,我们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高海拔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研究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高海拔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一直被认为是一片不毛之地,但实际上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种植作物的高产。

通过研究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2. 正文2.1 选址选择选址选择是影响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首先要考虑海拔高度,一般来说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日照时间越短,这对玉米的生长不利。

最好选择海拔适中、光照充足、气候稳定的地区种植玉米。

土壤条件也是选址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玉米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种植玉米可以提高产量。

土壤的酸碱度也要适中,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选址时还要考虑水资源情况,因为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生长旺盛期。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玉米的种植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海拔地区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和应用一套适合该地区特点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高海拔地区的特点高海拔地区一般指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其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较低: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日夜温差大,冷害的风险较高。

2. 光照强度低: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光照强度较低。

3. 缺氧环境:由于海拔高度的增加,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对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4. 土壤肥力差:由于高海拔地区多为山区或高原地带,土壤肥力较低,常常存在斜坡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以上特点对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种植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高产栽培技术。

二、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时,应选择具有抗寒性强、矮秆抗倒伏性好的优良品种。

青藏高原地区适合种植露569、青瘦5号等。

2. 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料、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增加土壤保水力和养分离子的离子交换能力,以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土壤环境。

3. 密植栽培:高海拔地区的光照强度较低,因此需要通过适当密植来增加单株产量。

但也要考虑到高海拔地区的土壤肥力较差,密植后会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密植要适度,一般每亩栽植量为22.5万~26.3万株。

4. 合理施肥:在高海拔地区施肥要更加注重科学性,既要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又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般来说,每亩追施高岭土0.5-1万斤,磷肥0.5-1万斤,钾肥0.3-0.5万斤,并加入有机肥料。

要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料。

5. 注意保温:高海拔地区夜间温度较低,容易引起冷害,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保温。

高原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高原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高原农业产业发展趋势高原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引言高原是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高原农业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紧缺,高原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高原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其困境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原农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1.世界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紧缺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食物和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高原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

高原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重要的支持。

2.高原地区的独特优势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独特,日照充足,温差大,湿度低,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同时,高原地区的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对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独特的优势。

此外,高原地区的水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因此,高原农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高原农业产业的现状及困境1.种植业高原地区的种植业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和水果等为主,但由于种植技术水平有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导致高原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同时,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不稳定,干旱和温度变化等因素也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2.畜牧业高原地区的畜牧业主要以牛、羊、牦牛等为主,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

然而,由于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限制和畜牧业管理水平的不高,导致畜牧业产业链的断裂和产品质量不稳定。

此外,由于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高原农牧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冲击。

三、高原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1.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高原农业产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畜牧技术,改善高原农业的生产效率。

同时,加强农业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建设,推动高原农业实现技术创新。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不同,玉米的种植技术也有所不同。

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也需要有所调整。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海拔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偏凉,夏季日照充足,但夜间气温较低,因此在品种选择上需要选择抗寒力强、适应低温的玉米品种。

一般来说,对于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地区,选择早熟、抗寒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比较适合。

通过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及抗逆性,确保玉米在高海拔地区的正常生长。

二、土壤改良高海拔地区的土壤通常偏酸性,砂质含量较高,且施肥量偏低。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中需要加强对土壤的改良。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酸碱度的调节,通过施加石灰或者石膏等材料,提高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的肥力。

其次需要进行有机质的添加,可以选择农家肥、腐熟的秸秆等有机材料,充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在施肥方面,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的需要,合理施加化肥、有机肥等,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三、密植栽培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光照强度较高,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玉米的生长速度较慢,生长期也会相对延长。

在高海拔地区玉米的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密植栽培。

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般来说,对于高海拔地区的玉米栽培,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增加到每亩6666-8000株左右。

四、科学灌溉高海拔地区的降水量一般较多,但由于气温较低,蒸发量也相对较低,因此需注意避免发生水渍或积水。

在高海拔地区玉米的栽培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确定合理的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因过度灌溉或缺水而导致玉米的生长受阻,从而影响产量。

五、合理施肥高海拔地区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合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高海拔冷凉区玉米1000公斤栽培技术初探及效益分析

高海拔冷凉区玉米1000公斤栽培技术初探及效益分析
[ 文章 编号】 1 0 0 3 —1 6 5 0( 2 0 1 5 ) 0 3 — 0 1 5 9 — 0 1
1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1 . 1 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表现 株型紧凑, l 5 一 l 6 叶, 株高 2 3 7 — 2 4 0 厘米 , 穗位 7 5 — 8 0 厘米 , 全 生育期 l 5 片叶 , 生 育期 1 0 0 天左右 。品种表现特点 : —是双穗率 高, 平均 4 5 %, 最高 8 0 %, 最低 2 5 %; 二是穗位低 , 平均穗位 7 6 厘米 ( 如果适 当提高穗位还可增产 , 8 O 厘米为宜 ) ; 三是抗倒伏能力强 , 平均株高 2 3 4 厘米 ; 四是 叶型紧凑直立 , 适应密植 , 我 区设计密度 8 8 0 0 株; 五是 成熟度好 , 品质好 , 商 品性好 , 可以直接脱粒 收籽 , 减 少劳动力。 六是收获早 , 市场优势强 ; 七是双穗率自我调节能力强, 1 . 2 产量构成 平均穗 行 l 4 一 l 6 排, 平 均穗粒数 4 8 0 粒, 百粒重 3 2 克, 平均 亩收获穗数 6 7 0 0 株, 理论单产 9 2 6 公斤 。( 按9 0 %计算 ) 1 . 3 主要栽培技术指标 采 用膜上精 量点播 , 行距 5 0厘米 , 株距 l 5 厘米, 理 论亩保

2 主 要 栽 培 技 术及 田 间 管理 要点
2 . 1 播种前地块选择 前茬 以小麦 、 玉米等 禾本科作 物为宜 , 不能 有农药残 留 , 不 宜选择前茬是甜菜 的地块 , 尤其是不能选择 连茬甜菜 的地 块。 2 . 2 播前准备 严格 整地 , 施足底肥 , 亩施 二铵 3 5 — 4 o 公斤 、 尿素 l 0公斤 、 钾肥 1 0 - 1 5 公斤 ,播种前 亩用乙草胺 1 2 0 毫升进行 土壤封 闭处 理, 并浅混土 。 2 . 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4月 1 2日一 4 月1 4日 播种 ( 1 0 厘米地 温稳 定通过 1 O — l 2 ℃ 时开 始播种 ) ; 采用膜 上精量点 播 , 行距 5 O 厘米 , 株距 1 5 厘米 , 理论亩保苗 8 8 0 0 株, 收获株数确保在 7 0 0 0 左右 。 2 . 4 定苗封洞 三叶一心时定苗结束 , 结合定苗及时封洞 。 2 . 5 中耕 现行后进行 第一次 中耕 , 定苗 后进行第二次 中耕 , 中耕深度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面临高海拔地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问题。

高海拔地区的环境条件较为苛刻,气温低、氧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等问题都给玉米的种植带来了很大困难。

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也能够在高海拔地区实现玉米高产。

本文将从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的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技术以及防病防虫等方面进行探讨,为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一、土壤管理高海拔地区的土壤一般较为贫瘠、酸性较大,须注意进行土壤改良。

首先要进行土壤翻耕,使土壤松软,增加土壤透气性。

在翻耕的可适量添加石灰、有机肥等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温度较低,需要在播种前进行覆膜加温处理,提前热化土壤,使土壤温度适宜玉米生长。

土壤酸碱度的调整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需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施肥和调整。

二、水分管理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但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利用水分,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排水和地表整平工作,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含量,同时可以减轻土壤结块现象。

在玉米生长初期,应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逐步调整灌溉水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影响作物的生长。

也要特别注意排水问题,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三、施肥技术高海拔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需要进行科学合理施肥才能保证玉米的高产。

在施肥上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计划,注重追肥。

一般可选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每次追肥的量不宜过大,避免过量肥料对作物的伤害。

还要注意施肥的时机,避免冷旱期施肥造成肥料浪费。

在施肥的过程中,也应考虑到磷肥、钾肥等微量元素的补充,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四、防病防虫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玉米的栽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病防虫工作。

在播种前应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熟悉掌握高原高海拔地区作物果木种植生产技术

熟悉掌握高原高海拔地区作物果木种植生产技术

高原高海拔地区气候、土壤和日照等环境条件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作物和果木种植需要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

1.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高原高海拔地区的温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度高,日照时间长,气候环境较为干燥,对于果木和耐寒作物而言,选择适合这些环境条件的品种十分重要。

2. 合理施肥: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多为酸性土壤,施肥应该根据不同作物及时调整肥料类型和量。

3. 控制病虫害:高原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与低海拔地区存在差异,容易滋生一些病虫害,因此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必要的。

4. 做好霜冻防御: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夜间气温一般较低,可能会出现霜冻天气,对果树造成损害。

因此,果木种植者应该采取相应的防霜措施。

5. 加强管理: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环境较为苛刻,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及时修剪营养调理等,可以为作物和果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总之,高原高海拔地区作物和果木的种植生产技术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种植措施,提高作物和果木的生产效益,保障当地居民的食品安全和经济收益。

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初探

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初探

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初探秦岭林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山地森林资源区域之一。

秦岭林区地势复杂,气候多变,是中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秦岭林区,常见的树种包括华北落叶松、油松、红松、侧柏、云杉等。

这些树种对于维护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和稳定土壤等方面功不可没。

由于长期的人为砍伐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秦岭林区的森林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秦岭林区的森林资源,秦岭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植树造林工作。

本文将对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秦岭林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选取适地树种在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选取适地树种。

适地树种是指能够在特定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树种。

对于秦岭林区来说,由于其地势复杂,气候多变,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的适地树种。

在低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的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油松、红松等;在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的树种有侧柏、云杉等。

在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时,必须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树种进行种植。

二、合理布局种植在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时,还需要合理地布局种植。

秦岭林区地势复杂,部分地区存在着梯田和山地等特殊地形。

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布局种植,很容易导致植树造林的效果不佳。

在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时,需要根据具体地形条件和土壤类型,合理地进行种植布局,以确保树木能够生长良好,达到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的效果。

三、科学施肥养护在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时,科学的施肥养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在秦岭林区,由于部分地区的土壤贫瘠,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不足,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施肥养护工作,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健康。

在进行施肥养护时,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了解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养护,以满足树木生长的需求。

还需要注意避免施肥过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浅析高海拔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高海拔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高海拔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一、高海拔地区特点高海拔地区通常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带,这些地区因地势高,气温低,气压小,日照时间短,温差大等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要求比一般地区更高。

对于传统的马铃薯生长来说,这些条件都不太适宜,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马铃薯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栽培技术。

二、高产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品种高海拔地区因气温低,对于马铃薯的品种选择要求也更高。

一般来说,高寒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应该具有抗寒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早中熟、产量稳定等特点。

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来选择适宜的马铃薯品种,以确保生长出健康、高产的马铃薯。

2.土壤改良高海拔地区的土壤一般偏酸性较大,因为长期的耕作过程中,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因此在种植马铃薯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首先要对土壤进行石灰化处理,以提高土壤的pH 值,减少酸性对马铃薯的不利影响。

其次还要施入大量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3.浇水排水高海拔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尤其是在高原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水汽也不易蒸发,因此容易造成土壤干燥。

特别是在种植初期,会影响马铃薯的发芽和生长。

高海拔地区种植马铃薯要保证良好的灌溉条件,确保土壤的湿润。

在高原地区,为了防止因降雨量大导致土壤的淤水,还要进行排水处理,确保土壤的透气性。

4.合理密植在高海拔地区,土地资源相对较为有限,因此需要通过合理密植来提高单产,达到高产的目的。

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种植马铃薯的密植度可以适当增大,但也要根据种植品种的特点和土地资源的情况,合理控制密植度,以免因密植过大造成病虫害的扩散和养分的竞争,降低产量。

5.合理施肥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马铃薯时,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障。

一般来说,高海拔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土壤养分流失较快,所以需要增加施肥量,尤其是有机肥料的使用。

还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一般来说,在马铃薯的生长初期和开花期需要增加氮肥的施用,来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果实的形成。

高海拔地区动植物适应策略与进化机制分析

高海拔地区动植物适应策略与进化机制分析

高海拔地区动植物适应策略与进化机制分析高海拔地区是地球上极端环境之一,其气温低、氧气稀薄、辐射强等特点对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带来了极大挑战。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许多动植物种群仍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繁衍生息。

本文将探讨高海拔地区动植物的适应策略和进化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是如何生存和繁衍的。

1. 适应寒冷环境的策略在高海拔地区,气温极低,植被一般较为稀疏。

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高海拔地区的动植物通常有以下适应策略:1.1 抗寒保护机制植物通过发育出长而密集的毛茸来减少蒸散作用,保护内部组织不受低温的伤害。

一些高山植物也会在寒冷季节减少叶片的产生,以避免过度的水分丢失。

动物方面,例如雪豹等有毛皮增厚和脂肪储存,在寒冷的冬天保持体温。

1.2 适应低氧环境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动植物演化出不同的机制来应对这一问题。

植物通过发展出更多的气孔来增加气体交换,并通过蒸腾作用提高氧气摄取效率。

动物方面,例如藏羚羊等通过增加红血球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来增强氧气的运输和利用。

2. 适应辐射强度的策略在高海拔地区,辐射强度较高,紫外线较强,动植物为了抵御紫外线对DNA 和蛋白质的损害,演化出了以下策略:2.1 生物化学防御植物会产生较多的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光保护剂,这些物质在吸收紫外线时可以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细胞的伤害。

动物方面,例如一些高山鱼类会产生较多的鱼胆碱类,具有抗氧化作用,减轻紫外线对细胞的损伤。

3. 适应低营养环境的策略高海拔地区的土壤贫瘠,缺乏养分。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动植物演化出了一些适应策略:3.1 长寿命根系植物的根系会向更深的地下层伸展,以吸收更多的水和养分。

这种适应策略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中存活和生长。

动物方面,例如一些高山动物会寻找含有更多养分的食物,从而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

4. 进化机制高海拔地区动植物的适应策略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形成的。

适应高海拔环境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繁衍能力,他们的基因也相应发生了变异和改变。

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初探

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初探

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初探秦岭林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林木资源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秦岭山脉地势险峻,气候多变,地形复杂,这使得秦岭林区的造林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秦岭林区进行主要适地树种的植树造林,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树种的生长特点和适应性。

本文将对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对秦岭林区的林木资源保护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秦岭林区的地理环境秦岭林区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地形起伏,气候多样,年降水量充足,多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

其中咽喉地带的山间谷地,是秦岭林区的重要植树造林区域之一。

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适应的植被类型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

秦岭林区的地形特点对植树造林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1. 油松油松是秦岭林区的常见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油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对光照条件要求较低,适应性很强,能够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油松生长迅速,木材密度较高,耐腐蚀,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和家具原料。

在秦岭林区适合选择油松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的植被覆盖和环境质量。

2. 华山松华山松是秦岭林区的特有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部的高海拔地区。

华山松喜欢生长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较低,适应性很强。

华山松是秦岭林区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在秦岭林区植树造林时,可以适量选择华山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

3. 阔叶树在秦岭林区也适合选择一些阔叶树种进行植树造林,比如榉树、椴树、山核桃等。

这些阔叶树种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它们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景观价值,适合用来修复和改善秦岭林区的自然环境。

1. 选择适宜地点在进行秦岭林区的植树造林工作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地点。

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植树造林地点。

高海拔区域播种措施

高海拔区域播种措施

高海拔区域播种措施引言高海拔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限制。

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水资源等方面与低海拔地区存在巨大的差异。

为了在高海拔区域实现有效的播种和增加农作物产量,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高海拔区域的播种措施,以帮助农民克服困难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1. 土壤改良由于高海拔地区土壤贫瘠的特点,农民应采取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施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并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农民可以使用堆肥、绿肥等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深翻耕作:将土壤翻松,有助于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农民可以使用犁、耕机等工具,将土壤翻深,以改善土壤质量。

2. 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高寒作物:如高山小麦、高山马铃薯等,这些作物具有耐寒、耐旱的特点,在高海拔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早熟品种:选择生长周期短的早熟品种,能够在短暂的生长季节内完成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3. 合理浇灌由于高海拔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合理的浇灌措施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适用于高海拔区域的浇灌措施:•集雨灌溉:利用高海拔地区丰富的降雨资源,通过收集雨水进行灌溉。

•滴灌:滴灌是一种高效的水源利用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并将水分直接送达植物根系,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4. 控制病虫害高海拔地区常常存在病虫害的威胁,这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几种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对病虫害具有一定抵抗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繁殖和扩散。

5. 合理轮作和间作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改善土壤肥力。

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轮作:在不同的季节种植不同的作物,轮换土壤中的养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高海拔地区川红花种植试验研究

高海拔地区川红花种植试验研究

高海拔地区川红花种植试验研究发布时间:2022-01-24T06:31:35.46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30期作者:刘锦秀[导读] 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传统农牧业效益低下,乡村振兴缺乏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

川红花作为良好的中药村和工业原料,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其种植可以作为乡村振兴可持发展的产业支撑,因此2018年至2020年炉霍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在炉霍县高海拔农区开展了川红花种植试验,探究高海拔地区川红花种植技艺。

炉霍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四川省 626500摘要: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传统农牧业效益低下,乡村振兴缺乏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

川红花作为良好的中药村和工业原料,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其种植可以作为乡村振兴可持发展的产业支撑,因此2018年至2020年炉霍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在炉霍县高海拔农区开展了川红花种植试验,探究高海拔地区川红花种植技艺。

研究表明:在高海拔地区可以种植川红花,但种植效益与传统农业种植效益相对较差,因此不能把川红花种植作为高海拔地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红花种植试验研究一、试验区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概况此次川红花种植试验区为四川省炉霍县,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径100。

10'-101。

13',北纬31。

00'-31。

51'。

县域内平均海拔3860米,炉霍县属下陆季风性气候,春秋同季,夏无酷暑,冬天寒冷。

地区内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604.9小时。

地区最高温度32℃,最低气温-23℃,年平均气温6.3℃。

地区内年均降水量达652.37CM⁄年,无霜期为91天。

农业气候资源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立体农业气候类型。

四川省炉霍县是一个藏民族集聚区,全县总人口4.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万人,非农业人口0.63万人;全县幅员面积5976平方千米,其中:林业地1608平方千米,牧地3966平方千米,其他裸岩、雪峰、河流、道路、房屋等占地112平方千米。

习水县中高海拔地区有机高粱的种植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分析

习水县中高海拔地区有机高粱的种植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分析

习水县中高海拔地区有机高粱的种植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分析发布时间:2022-05-07T01:39:53.91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期作者:石方1 石悦2 何沁遥1 胡晓艺 1 [导读] 研究习水县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对有机高粱的种植所产生的影响,最终得出有机高粱生长的关键期、生育期和成熟期的气候指标,以及影响有机高粱产量的气候关键因子。

关键词:中高海拔、有机高石方1 石悦2 何沁遥1 胡晓艺 1(1.贵州省习水县气象局,贵州习水 564600 ;2.贵州省气象局,贵州贵阳 550002)摘要:研究习水县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对有机高粱的种植所产生的影响,最终得出有机高粱生长的关键期、生育期和成熟期的气候指标,以及影响有机高粱产量的气候关键因子。

关键词:中高海拔、有机高粱、气候条件中图分类号:S5140 引言有机高粱是贵州茅台集团习酒有限公司酿酒的主要原料。

然而有机高粱在习水的种植历史不长,以前酿酒所需高粱从北方购进, 而茅台集团经过试种糯高粱(红缨子)并酿酒获得成功后,在仁怀市和习水县两地大力推广并发展种植有机高粱,一是解决当地农民收入问题;二是成片种植,利于管理;三是订单式种植,解决企业的原料问题,同时解决了农民售后难的问题。

1 研究概况选取中高海拔高度的有机高粱作物,进行近三年时间的样本监测,收集有机高粱各生长时期的相关数据,分析统计与有机高粱生长关键期的气象要素,建立有机高粱生长所需的气象指标;同时分析气象条件与有机高粱的产量的关系。

2 样本分析2.1 数据来源有机高粱各生长环节资料和数据为习水县农业农村局有机中心提供,以习水县良村镇吼滩村的实际观测统计的数据为辅。

气象资料来源于习水县气象局,主要包括县城及各镇乡及部分区域自动站的年、旬、月、日的气温、地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

2.2 采样地点及年度选用习水县土城镇(低海拔地区,海拔350m)、民化镇长征村(中海拔地区,海拔700m)、良村镇吼滩村(高海拔地区,海拔1100m)三个不同海拔高度设置的观测样点作对比试验,三个地点均为农业农村局有机中心设置的采样点,采用2019年、2020年、2021年近三年的气象数据加以对比分析。

凉山州高海拔地区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种植模式初探

凉山州高海拔地区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种植模式初探

凉山州高海拔地区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种植模式初探
周潇;王毅;林代俊;符俊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
【年(卷),期】2022()3
【摘要】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与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在昭觉县日哈乡洼取村进行了光叶紫花苕单播、50%光叶紫花苕+50%多年生黑麦草同行条播、50%光叶紫花苕+50%多年生黑麦草间作条播以及多年生黑麦草单播试验,发现50%光叶紫花苕+50%多年生黑麦草同行条播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在4种处理中最高,是可以在凉山州高海拔地区推广利用的良好种植模式。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周潇;王毅;林代俊;符俊
【作者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41.9
【相关文献】
1.三江源地区禾本科牧草丸粒化种子种植比较研究
2.4种禾本科牧草在川东北地区适应性研究初探
3.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抗盐碱种植模式研究
4.辽西地区种植豆科牧草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5.云南亚热带湿热地区豆科牧草定植需肥量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海拔地区大蒜最佳播期与种植密度初探

高海拔地区大蒜最佳播期与种植密度初探

注: 多重 比较 L R法 , 区蒜 薹 、 头 产 量 , 生 长 率 , 抽 薹率 为 3次 重 复 平 均 值 S 小 蒜 2次 2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 2 大蒜 不 同 品种 播 期 蒜 薹 、 头产 量及 植 物 学性 状 蒜
白色 中 略 带 浅 紫 色 条 纹 。
2 1 3 大 蒜 不 同 品种 生 育 期 . . 表 3 大 蒜 不 同 品 种 B 播 期 及 A 品种 不 同播 期 生 育 期 2 3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品 比播 期试 验 .

试 点 : 州 省 纳 雍 县 百 兴 镇 科 技 园 区 , 拔 1 3 1, 贵 海 4 0T 地 I 力上等 , 作辣椒。 前 试 验 品种 : 义 白 蒜 ( l贵 州 遵 义 ) 麻 江 红 蒜 ( ’贵 州 遵 A, , A,
法 同上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品 种 与 播 期 试验 . 2 1 1 不 同处 理 对 大 蒜 经 济植 物 学性 状 影 响 . .
关 键 词 大 蒜
试验
品 比 播 期 与 密 度 高 海拔
大 蒜 富 含 硫 化 合 物 抗 菌 物 质 , 夏 秋 反 季 节 蔬 菜 栽 培 的 是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6期
耕 作 与 栽 培 1 1 . k 和 I 8 . /6 m ,以 5Ig 3 06 g67 2 2 k
・ 9・ 1 产 量 最 低 ,为

蒜 薹 和 蒜 头 产 量 达 到 了极 显 著 水 平 。品 种 间 蒜 薹 产 量 以 A3
差异 。
麻 江 县 )威 宁 薹 蒜 ( 3贵 州 威 宁 县 ) 毕 节 大 蒜 ( , 州 毕 , A, , 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7 - 03 - 07
31
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消费者从直观判 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 难免引起 消费者的质疑, 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 使有 。 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颁布 以来, 中国有机农业保持着每年 20% 30% 的发 展速度, 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也有可能是极少数 认证机构只顾眼前利益, 仅看重数量的增长, 使 消费者对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效性产生怀疑 。 如 果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不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检查 就会导致不合格的有机产品进入市 认证活动, 场, 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导致消费者对有机产品 失去信心。因而, 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和诚信体 系的建立是中国有机农业的基石, 是市场发展的 基础。 2. 2 健全 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 产技术作为保障的, 有机农业生产面临着病虫害 防治、 土壤培肥、 品种选育、 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 效益等诸多难题。 有机农业生产缺乏科技支撑 和经费保障, 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 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生 的机构较少, 产资料的研究、 开发和咨询。 影响有机农业持续 发展和水品的提高。 2. 3 有机农业生产规模小, 成本高, 生产和市场 需求脱节 高海拔地区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 导 致单位生产成本高, 加上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 由于产业链条体系不健全, 销售成本更高, 导致 国内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 影响有机农产品 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 目前有机农业主要 集中在种植类产品上, 多初级产品, 缺少市场需 求量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最为关注的畜牧和 水产品, 更缺乏有机加工品, 生产结构和消费需 求结构严重脱节, 生产不足和过剩同时存在, 根 2005 年有 30% 认证的有 据国家认监委数据推算, 机农产 品 没 有 按 照 有 机 农 产 品 标 准 进 行 销 售。 有机农业生产只有通过市场, 满足消费者需求, 才能实现其价值, 离开市场, 有机农业就没有了 发展基础, 因而, 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 求, 按照 市 场 规 律 办 事 才 能 实 现 健 康 可 持 续 发 展。 2. 4 市场不够规范, 假冒有机产品严重损害消 费者利益 国内有机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市 场监管的手段不够完善, 力度不够大, 没有形成 32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滞后, 服务体系不
青海农技推广
·社 会 化 服 务·
2017 年第 2 期
高海拔地区发展有机种植的初探
张生权 (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青海

门源 810399 )
要: 人们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政府对有机农业日益重视 。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
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 有效利用资源, 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已经成为社会的共 识。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农产品消费 。许多地区编制了区域有机农业 发展规划, 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奠定了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 。 关键词: 高海拔; 有机农业; 农产品;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 7117 ( 2017 ) 02 - 0031 - 03
1 1. 1
高海拔地区有机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有机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高海拔地区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 近年来,
开始实施, 标志着有机食品认 国认证认可条例 》 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 理。 1. 4 高海拔地区有机种植业生产成本效益及农 产品品质分析 2015 年 2016 年门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先后在该县西滩乡纳隆村种植有机油菜 10 亩, 每亩施用 有 机 肥 160 千 克 ( 每 千 克 按 0. 7 元 计 算) 肥料投入达 102 元, 农业机械投入 90 元 / 亩, 每亩累计投入为 192 元, 肥料较常规投入每亩增 加成本 36 元; 成 本 增 加 23. 1% ; 油 菜 平 均 亩 产 94. 5 千克, 较常规田亩减产 25. 5 千克, 减产率为 21. 2% 。 通过对常规田和有机种植田的油菜的品质 根据检测报告得出有机肥种植的油菜含油 分析, 率为 31. 2% , 常规种植的油菜含油率为 30. 8% 。 含油率提高了 0. 4% 。有机种植的油菜油酸含量 为 25% , 常规种植的油菜油酸含量为 24. 4% , 提 高了 0. 6% 。有机肥种植的油菜二十碳二烯酸含 量为 0. 7% , 常规种植的油菜二十碳二烯酸含量 为 0. 64% 。二十碳二烯酸含量提高了% 。 有机 肥种植的油菜二十碳五烯酸含量为 0. 3% , 常规 种植的油菜二十碳五烯酸含量为 0. 21% 。 二十 碳五烯酸含量提高了 0. 09% 。 2 高海拔地区有机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 1 公共认知和诚信体系的缺失 大多 有机农业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 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 要使消费者 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
400 500 个品种, 包括蔬菜、 豆类、 有约 50 大类, 杂粮、 水产品、 野生采集产品。截止 2017 年 3 月, 全省有机畜产品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加工产品 ( 分割牛 认证监测面积达到 5103 万亩, 羊肉) 、 牦牛生鲜乳、 渔产品总产量达 871. 65 吨, 认证活畜总数为 297. 3552 万头 ( 只 ) 。 另外, 其 他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面积 1500 万亩。 1. 2 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情况 我国有机农业产品市场可以分为国外市场 国外市场是主要市场, 我国生产的 和国内市场, 大部分有机产品出口到欧、 美、 日等 20 多个国家 豆类产品是最大的出口产品, 大约占到 和地区, 总出口额的 42% 左右, 然后依次是谷类、 坚果、 蔬 2015 年我国国内有机农产品 菜和茶叶。据预测, 将达到 248 594 亿元的市场规模, 到时我国将成 为第四大有机食品消费大国, 有机食品有望占到 1. 5% 。 国内有机食品
整个我国食品市场的 1源自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收入人群。 消费地主 要集中在北京、 上海、 广州等大中城市。 1. 3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发展 有机食品的概念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进入中 国。1994 年, 我国第一家认证机构南京国环认证
中心( OFDC ) 在南京成立, 目前我国有机认证机 构主要包括农业部组建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 杭州万泰认证中心 ( WIT ) 和圆 证中心( COFCC ) 、 , 《中华人民共和 通认证等。2003 年 11 月 11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