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琢 教育学读书心得
吕琢读博士的感悟
我读博士的经历和读博士毕业以后对生活的感悟湖南汉寿二中吕琢八年的博士学习终于结束了(本科后参加工作,在职读博),这期间欢乐,痛苦,无助,希望,兴奋交替其中,我想只有读博的朋友们能够体会。
我的专业领域是高等教育学,相较材料或者理论研究等好发论文的方向比较难发。
我自己感觉也算对得起自己这几年的付出了。
我在这八年中的学术研究所得,可以很欣慰的说出许多。
就论文而言,在国内外顶级刊物发表和录用论文10余篇(北师大学校要求一篇就行),在IET Journal(原来的IEE Proc.)发表一篇,在IEEE Trans.投稿2篇(一篇已经修改待二审),在EI核心检索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这些学术成果,可以申请国内很多院校的博士学位了。
先前写过一个关于投稿会议论文的帖子,因此我写这篇感悟文中就不重复了。
主要谈谈期刊论文的一些心得,希望能给还在读博到路上奋斗的朋友们一点启发。
博士论文终于完成,是在2016年12月的一个平淡的午后。
这天正好是冬季时令里的大雪节气——北京无雪。
盯着刚刚打印好的还泛着打印店特有书香的论文样刊,心情就像自助火锅店里胡乱混合到一起的各种酱料,无法准确表达出是什么滋味。
厚达近200页的论文是读博八年多来的总结和积淀。
于人,可能一文不值;于己,却也算是敝帚千金吧。
这本浸润着自己无数心血的论文,像是八年前博士入学时播下的种子,怀胎八年,如今呱呱坠地;也像是一道无人宣读的圣旨,宣布了我二十多年求学生涯的结束。
撰写大论文本身是平平无奇的,然而在梳理以前资料和成果的过程中回忆起的那些或温暖或惨淡的往事,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纪念的。
我上高二那年母亲病倒,心理压力骤然增加,高三时便已萌生退意,不想考大学了。
后来不忍看到亲人们失望的眼神,勉强考入衡阳师院。
心想,大学毕业就赶紧工作。
后来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我赶紧参加教育工作,帮大哥分担一份压力。
参加工作后九年我就又接着读了研究生。
心想,读完研究生再也不读了,结果,最后……我还是读了博士。
吕琢 微笑的人是幸福的
吕琢微笑的人是幸福的------读《教师的幸福资本》有感“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它在你辛勤工作里。
”这首20世纪80年代的老歌感动激励了很多人,成为很多人追求幸福的动力。
可是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还要承受学校内部各项指标的量化考核,在学校每天像个上了弦的陀螺,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改作业,补差,光是这些就弄得你头晕脑花,脚踉跄,回到家又忙着照顾家庭,哪有什么快乐和幸福可言!然而当我阅读完由现代教育报主编雷玲编著的《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这本书之后,才真正打破了自己思想的狭隘,改变了看法,感受到做一名教师的幸福。
这本书不是要告诉你幸福人生的生存法则,也不是要指明幸福人生的捷径佳途,而是想借对自己曾经的教师生涯的梳理、反思,借对自己从事教育新闻工作以来零距离接触、采写过的教师故事的整理、归类,从中品尝一下幸福的滋味,触摸一下幸福的温度。
说实话,教育肩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有着许多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
怎么办?与其不开心地度过,还不如拥有乐观的心态,微笑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因为微笑是阳光,是人和人最好的沟通方式。
首先我们要用微笑呵护学生的成长。
作为一名阳光教师,每天应以甜美的微笑迎接每一个学生,用温柔、亲切的话语和他们交流。
课堂上,教师的微笑会使课堂的气氛充满和谐,会使疑惑中的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感化学生,暗示学生,给孩子们自我反省的机会,让他们在纠正中前进。
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的微笑无疑更是一种极大的关爱。
当你对他们微笑时,他们得到快乐与幸福,也得到了自信;他们会牢记教师的话,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在去年接手高一这个班时,班上的小A给我印象最深。
他一脸的胆怯,身上表现出的那份自卑,使他永远低着头,也不主动与同学交流。
与他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该生由于小时候生病留下了后遗症,同时由于身体原因在学习上拉下了太多的功课导致成绩不理想。
当班主任真正滋味 吕琢
当班主任的真正滋味湖南汉寿二中吕琢高一高二两学年度匆匆走过,这两学年度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四个学期,是最忙的四个学期,也是最充实、最愉快的四学期。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21年了,当过班主任17年,可在离衡阳数百里之外汉寿二中当班主任还只有两年半。
这对我来说不无遗憾。
人常说: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算一个真正的老师。
09年下学期学校让我接高一(0921)班班主任。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滋味,怕当不好,不知怎么当,还想到很多老师当班主任的辛苦。
但我也想到,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自已还年青,更应拼搏一番。
人活着要争一口气,要有一种向上的意识,不断探索,积极奋进,才不会虚度一生。
最后我决心还是好好干一番。
一、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要当好班主任,对我来说不容易,只看过听过,没当过。
要想走捷径就必须向当过多年班主任的教师学习请教,学校里有很多当过多年班主任的老教师,也有不少刚刚展露头脚的年青班主任。
开学初我就主动找他们问当好班主任的秘诀,李教师说:“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多爱、适当给点物质奖励,不要只批评,对差学生也要耐心点,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满老师说:“当好班主任并不难,对学生要又严又爱,要让他们喜欢你,又要让他们怕你。
”凌老师说:“在班里要树立好的学习风气。
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习惯,树立好的班风和集体荣誉感等。
”还有不少教师,我都向他们请教过,他们之中虽然有的只是几句话,却给了我不少启发,增强了我当好班主任的决心。
二、调查入手我接手的这个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独来独往,集体意识不强。
通过一次春游,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春游前一天,我让大家自己带上午餐,明天在公园会餐,第二天到了公园,我也带了一些好吃的,中午时分,我让大家拿出自己好吃的来大家一起吃,可有一部分学生不舍得吃自己的,自己的不拿出来,专吃别人的,我本想他们会把好吃的拿给老师吃,可事实却相反。
吕琢人民教育 “四讲四有”专栏 学习感悟 讲规矩 有纪律
吕琢人民教育专栏“讲规矩有纪律”,学习“四讲四有”我的感悟11月8日夜,汉寿二中行政支部全体党员在弘毅楼四楼小会议室专题学习“四讲四有”,“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党员教师,首先要有高的政治觉悟和信念。
一个人的信念是他/她意志行为的基础,没有信念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的信念是要力争作一名优秀的教师。
其次是要讲规矩,有纪律。
以前在学校当学生时遵守学生守则,现在要遵守更多的是如何当一名合格教师的规范。
那么怎么才能遵守教师规范,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呢?记得我很敬重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在知道我也当了老师后教导说,吕琢当老师就记住两点:“爱专业,爱学生”,这样你才能当一个好老师。
老师的话虽简单,但却十分受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首先我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这样才有可能将自己所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
除了专业过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一个爱专业、爱学生的老师一定也是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语文老师现在已经白发苍苍,但却是桃李满天下。
“爱专业,爱学生”也成了我铭记于心的准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那到底什么是具有四讲四有的合格教师?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
一般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愿意为学生付出就是我们党员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以下是我今年学习两学一做和“四讲四有”学习讨论的感悟: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人们有种种说法。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长流不息的小溪水。
吕琢 老师学会宽容善待学生 教会学生承认错误 教会学生做人
吕琢老师学会宽容善待学生教会学生承认错误教会学生做人,做人比学习成绩好更重要转眼我从事教育工作已二十七年多了,在这二十七年中我渐渐懂得学生也非常需要宽容。
有人说:“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宽容。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宽广的胸怀,更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境界。
懂得宽容学生的教师懂得教育。
刚从事教育时我总秉着“教不严师之过”、“严师出高徒”的信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虽然我非常热爱我的学生,出发点都是为他们好,但我的行为并不被他们理解和接受。
渐渐我觉得很困惑不知怎样与他们相处,不知怎样跟他们沟通。
庆幸的是教育局、学校经常给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
在一次学习中一个授课教师让我意识到原因所在。
当她看到我们非常疲惫在那里听课时,她说:“我非常理解你们,我去参加学习时,我们抱怨太辛苦了,老师就对我们说:‘回去要对你们的学生宽容点。
’今天我也对你们说,回去对学生宽容点。
”从此,我尝试宽容我的学生。
学生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如上课迟到、课堂讲话、课上开小差、作业不认真、抄袭作业、值日时溜之大吉等。
以前面对犯了这样的错误的学生,我常常大发雷霆,疾言厉色地训斥,还动用罚抄,对屡犯者还要写检查请家长。
以为这么做都是为了学生好,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但效果如何呢?我生气发火,学生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老师,甚至“明知故犯”,有意和老师唱对台戏,使师生关系恶化。
现在我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再大呵斥、疾言厉色,也不苛责他们,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些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学生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他们年少气盛,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表现意识,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遇到挫折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容易犯错误。
犯错误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有谁从小到大都没犯过错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认识错误、改过错误的过程。
我要做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的班主任 吕琢
我要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班主任吕琢许多班主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可结果大多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无谓的努力,很难进入到智慧教师的层次!缺乏思考使然!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只会唯唯诺诺,不会反思深思,很难变成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一样。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只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就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男生,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成绩还可以,而且嘴巴能说会道。
课堂上回答问题常常“妙语连连”。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时间管她,年迈的爷爷、奶奶宠着她,保证他衣食无忧,不冻着病着就差不多了,至于学习上的问题就管不着了。
他自己由于年龄还小,虽有几分聪明,但自制能力不强,且自尊心极强,受不得一点委屈,颇有点“唯我独尊”的味道。
有一次,他因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出来而急得大哭,劝都劝不住,愣是让他哭了半节课。
从此,我就留心地观察他。
还有一次,他和一个同学玩跳级游戏,一连输了四次,竟跑进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大哭一场,哭完了又拉着那个同学接着玩,直到赢了才罢手。
我经过再三观察,经过分析发现他爱哭正是他自尊心强的一种表现。
于是把他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引导发挥到朗读、讲故事上来,同时给予他具体指导。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这个男孩书读得悦耳动听,讲起故事来有板有眼,在班上的“讲故事”比赛中,被同学们评为“故事大王”。
我体会到:教师要做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意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心中隐秘的活动,脸上流露的神情,生活出现的异常行为,这一切即使刚刚露出端倪,不会引起常人的注意,也应成为教师捕捉的对象。
或是因势利导,或是防微柱渐,并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影响教育的进程,规范学生的行为.。
吕琢 中国教育报心灵栏目 读《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后,我是这样转变学困生
吕琢中国教育报心灵栏目读《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后,我是这样转变学困生的湖南汉寿二中从教第26年来,我习惯于忙碌而琐碎的工作,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会考、高考,我陪伴着学生不断“赶考”,学生是考试的机器,而我是一个个量化指标的执行者。
细细想来,竟想不起这26年的教学工作让我难忘和骄傲之事。
最近七年在北师大读博与一些学者、专家或者名师在一起,受到博士导师的熏陶,我开始反思:我总在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老师都忙着赶路,而人生是不应该赶的,人生中沿途的风景和经历远比结果有意义。
直到重读陶行知,才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对教育的本质有着相似的看法,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应该培养和谐的、善良的、具有尊重热爱生命、悲天悯人普世情怀、求真求美的人。
综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我认为其最核心的观点便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不为功名,不为利禄,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一个和谐健全完善的人。
所以教育不等于传授知识。
爱因斯坦说“教育是忘掉学校所学后剩下的东西。
”孔子弟子三千,而他独对颜回评价最高,因为颜回是他一生教育理想的成功实践——一个真正的仁者。
想起我的学生,很多年后,他们大学毕业回来看我。
问他们老师在高中三年教给他们的知识,他们大多忘了,他们记得的是什么?他们记得高二那年班里有位家境贫困的同学生重病,我带领他们为同学捐款;他们记得他们几个在大雪夜翻墙出去上网,我半夜找到他们的场景,当时我又气又急,开口却只说了句“赶紧回去睡觉”。
他们感受到的是老师的宽容与关切。
后来想想,我传递给学生的是什么——是做人的善良与宽容。
生活即教育,我们不必刻意说教,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在传达着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两大教育理念给了我启示。
其一是“生活即教育”。
这不不等于要学生直接走向社会,而是要让教育者把视野打开,校里校外,课堂内外、,到处是教育的契机。
这不禁让我记得09年我带高一新生参加二中学校运动会,由于腼腆和不敢为人先,我们班六十五位学生竟放弃了所有的中长跑项目,我得知这一情况时运动会开赛在即,一切无法挽回。
吕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暑假里我在北大国学班读书的感悟
暑假里我在北大国学班读书的感悟吕琢今年汉寿二中学校放暑假后,我因为去北师大读博士而去了北京,也因为我递交了应聘中科院的个人相关信息和资料,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有心委派我去北大国学班读书,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
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
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
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
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读了十多天国学经典,我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北大国学班的课程设置:《周易》智慧解读“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人三才之道等周易的基本要义,以及对乾、坤卦象及其它八卦等周易原理、周易思维等周易智能的理解,实现逻辑思辨、悟懂、悟通思维过程。
《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全面了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及中国的生命哲学思想。
儒家文化重点阐释儒家智慧的基本精神,即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义为重、以和为先,以及中国人的太和思维方式。
《道德经》与老子智慧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人生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领悟流传千年的《道德经》之思想真谛,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体会有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至高管理境界。
禅宗智慧与人生境界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思想成果,在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融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哲学的集成及文学、美学的风格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
禅宗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以及由此出发而展开的处世方式、人生追求、直觉观照、审美情趣、超越精神,凸现着人类精神澄明高远的境界,从而体现了一种圣洁灵魂的魅力。
吕琢 教师:职业?艺术?哲学?
吕琢教师:职业?艺术?哲学?------有感于《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在这个特定的时代,到处充斥的是心浮气躁。
理性思考,理智判断,渐行渐远为古人的背影。
在我们看来,那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蹲在那里思考冰箱是什么玩艺儿一样可笑。
我们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一样逃不出这样的怪圈。
我们总是有满腹的牢骚,我们总是有一脸的不平。
时不时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难教!现在的教师怎么这么难当!现在教师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啊!现在教师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怎么这么大?尤其是我们高中数学教师,教育教学任务非常繁重,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辅导、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和从事科学研究等,所以既需要持续、精细、紧张的脑力劳动,也需要较高强度的体力支出。
众所周知的是我们高中数学教师中午是从不休息的,每天都有很多的学生来问问题,我们要付出整个中午的时间来进行答疑,就是为了能让学生的考试分数提高几分。
现状确实如此,教师职业已经不是过去的“铁饭碗”了,随着教育体制、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下岗分流已是大势所趋。
教师原本是一项事业,一项育人的伟大工程。
但随着“末位淘汰制”、学生和家长评定教师、教师资格社会化等制度的试点及其推行,教师们深感当年手中的职业安全感已不存在。
这也使得“不能得罪学生和家长”成了教师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当工作成为生活的第一保障时,教师便真的演变成一种职业。
面对工作难找、钱难挣等严酷事实,教师虽不是许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职业,但毕竟也是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
于是,为了避免被分流下岗,教师需要努力地打拼。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从而确保自己在学校诸多教师中应有的地位。
他们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有所作为,才可能评职评优。
因此,在校园里,不少教师事事不松懈,时时争第一。
教师竞争上岗,师校之间双向选择,以及教师在走上教育岗位后也存在优胜劣汰的现实状况等因素都是促使现今教师心浮气躁的客观原因。
身处这样一个市场化的时代,一个浮躁的时代,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是否需要沉下心来,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呢?笔者最近拜读了冉乃彦先生的新作《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促使笔者有兴趣翻阅这本书源自于封面上柏拉图的那句话:“教育,从最高意义上讲就是哲学。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讲稿】吕琢,,,中国教育报心灵栏目,,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讲稿】吕琢,,,中国教育报心灵栏目,,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体会吕琢中国教育报心灵栏目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体会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体会出处:湖南汉寿县二中作者:吕琢发表日期:20XX年4月2日共浏览1427次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整顿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顽疾,提升教师队伍形象,汉寿县教育局党委决定将20XX年确定为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抓落实、抓到底。
3月31日晚,汉寿二中校聘请了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雷常元、县教研室主任黄平、县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叶秋芬来我们学校进行落实教学常规,做实有效课堂,克服怠教、庸、懒、散作风的专题讲座。
很有幸我参加学习了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让我倍受教育、感慨万千之际写下这篇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参加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认为: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教书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
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另一方面,我们职业的特点决定了老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老师的灵魂。
师德决定了我们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老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专家吕老师讲座心德
高效课堂讲座心德
在听了教育专家吕老师的讲座后,我对高校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他主要指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
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可以理解为先预习再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二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来激励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督、反馈、激励等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听完讲座后给我的启示: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要高要主动学习,这就能使学生专注于课堂,能都保持较高学习兴趣。
其次是学生展示也是高效课堂的一个方法,学生主动在讲台上展示自己所学内容同样能对其他同学起
到激励作用。
最后高效课堂应该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工作模式。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只有理性的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与实践。
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很很多,把追求高效课堂的高质量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
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但是,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
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
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
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
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
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
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此乃感触一。
感触之二: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课堂上,不仅仅学习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近。
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行耐心教育,以知心、爱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宽容、信任为桥梁,经过耐心、细心的转化工作,并持之以恒,后进生的病态心理是可以转化为健康心理的,我们所作出的努力一定会收到成效。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要教师用满腔的爱心,春风化雨,让爱之花常开在后进生心里,那么,转化后进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让我们以春天般的温暖,使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尽快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让“迟开的花朵”也和其他娇艳的花朵一样吐露芬芳。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
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触颇深。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
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
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教育学》读后感
不知不觉工作已将近十年,经历了数不经的考试,每次考试之后,好的成绩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不自觉的就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今天读了《教育学》,内心竟有深深的不安,多年来在我心中树立的工作目标竟轰然倒下。
原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出好的成绩,更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成绩只是学生的一部分,而大多数教师却一叶障目,按照学生的成绩带上了有色眼镜。
如何摆脱这种态度,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真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能按照学生的成绩来划分爱的界限,要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成为一种义务。
师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的能源和灵魂。
这种爱不能是表面的应付工作,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如果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
这种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
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排解他们的忧愁,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学生愿意把教师当作益友,从内心深处把教师当做自己排忧解难的朋友。
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使每一堂课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
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方法。
教师关心学生,把爱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能只爱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不公平的情感。
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长远的师爱。
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爱以达到教育效果。
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喜好而偏待学生,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
有的教师口无遮掩,或进行体罚,更是对学生的侮辱。
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使学生精神倍受刺激,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里。
教育学家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
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要明白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
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
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
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当前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最根本的道德。
当然,爱不是肆意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争执时,教师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批评可以严厉,但绝不能讽刺、挖苦。
“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