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古诗意象
古诗中常见意象
古诗中常见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包括以下几种:
1.冰雪:常用来比喻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心”喻指心地纯洁,性情高雅。
2.月亮:常常引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柳树:常用于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中的“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4.长亭:常常作为送别的场所,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5.南浦:常用来指代水边送别之处,如屈原的“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6.草木:常以草木之盛反衬荒凉之景,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7.双鲤:在古诗中代指书信,如“不惜卷书书锦绣,只求破纸绘双鲤”。
以上只是古诗中意象的一部分,古诗的意象是丰富多彩的,还有很多其他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中国古诗词意象100种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歌中常见意象
太全了古诗中常用意象!很多朋友和诗词君说一些古诗词理解不了,其实大家只是被几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难住了,这样的词语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向。
诵读古诗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常用的意象,只要你理解了它们,理解整首古诗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一、树木类柳:送别、留恋、伤感。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松:傲霜斗雪的典范,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多赞其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莲花:(1)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2)用于表达自己的美好品质。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三、动物类鸿雁:书信一一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燕子:候鸟,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屋内或屋檐下,为古人所青睐。
(1 )将其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燕子素以雌雄颉颃(xi e h o ng鸟上下飞),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青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王昌龄《送柴侍御》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时,青山也是故乡的象征。
如谢眺《游东田》中“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另外,青山也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如杨慎《临江仙》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月:对月思乡,思念亲人。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时,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如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另外,月夜用来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水:用来表现离愁别恨。
如李煜《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另外,水也经常用来表示时光流逝。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菊花:蕴含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的精神,象征着隐士君子。
如郑思肖《画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梧桐:秋天常见的意象,用来触发文人心底的悲凉。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蝉:品行高洁的象征。
如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另外,还有孤独无助的象征。
如李商隐在《蝉》中“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7、杜鹃:孤独悲苦的意象,又名子规、杜宇。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另外,也是乡愁的象征。
如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8、鸿雁:代指书信。
如晏殊《清平乐》中“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9、燕子:因常结伴而行称为爱情的象征。
如晏几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另外,燕子也是世事变迁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
如王维《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等。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非常值得品读、分享与收藏的哦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诗人通过意象的选用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托物言志便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
于是找了一篇关于古诗词中意象的文字,分享给朋友们,对爱好古诗词的你肯定有所帮助。
一百个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古诗词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常见的意象1.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2.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
”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
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
3.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4.野渡。
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渔舟。
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羌笛。
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8.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水与离愁贴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9.鸳鸯。
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1.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12.蝴蝶。
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3.早莺。
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4.神器。
指帝位、政权。
《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15.月老。
语文古诗常见意象汇总
语文古诗常见意象汇总一、鸿雁1、哀鸿遍野哀鸿,即哀鸣的鸿雁,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灾民。
哀鸿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鸿雁》。
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一意义。
黄侃《水龙吟秋花》“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这几首诗词的作者都是对战争和社会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哀鸿”而哀也。
2、孤雁失群据说,鸿雁群栖群飞时是不鸣叫的,鸿雁鸣叫意味着失群。
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薛道衡《出寒曲》:“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
”钱起《送征雁》:“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
……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
”“断鸿”和“断雁”都是失群的孤雁,“征雁”也因“独”而孤,几个作者都是抓住孤雁的鸣叫声,与落日、西风、寒夜哀笳、霜天、寂静的秋空等凄清索漠的意象相组合,极写客中游子的悲切和孤伤。
写孤雁的目的是托物写人。
或怀人念远,或睹物思乡,或自伤孤寂。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行人断,边秋一雁声。
”李颀《送刘昱》:“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杜甫写有以《孤雁》为题的诗。
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
“‘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
(浦起龙《读杜心解》)在安史之乱那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他无日不梦想骨肉团聚,亲朋重逢。
诗中这孤零零的雁儿,寄予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3、归雁衡阳秋天,大雁南飞。
飞到哪里不再继续向南呢?一说是衡阳,即现在的湖南省衡阳市,在衡山之南,故名。
传说衡山有回雁峰,雁飞至此而止,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如,王勃《腾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附:“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象征(5)清冷淡雅的美人(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3、菊花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4松柏孤直、顽强、高洁5莲爱情6梧桐凄凉、悲伤7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8、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9、红豆爱情、相思10、豆蔻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11、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12、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3、丁香:愁思或情结14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15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18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桃花:象征美人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兰:高洁21牡丹:富贵美好二、动物类1蝉:(1)品行高洁。
(2)悲凉凄切(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2、杜鹃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3、鹧鸪乡思、羁旅行役4、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5乌鸦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6蟋蟀思乡7鸳鸯夫妇恩爱8精卫复仇、奋斗、不畏艰难9青鸟信使10、燕子:(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折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惯,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2.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3.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4.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6.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7.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古诗中的常用意象
古诗中的常用意象
1. 月亮:常用来表达思乡、怀人、离别等情感。
2. 柳树:常用来表达离别、相思等情感。
3. 梅花:常用来表达坚韧、高洁、清雅等品质。
4. 荷花:常用来表达纯洁、高雅、清幽等品质。
5. 菊花:常用来表达坚强、高雅、淡泊等品质。
6. 枫叶:常用来表达离别、相思、忧伤等情感。
7. 青山:常用来表达永恒、不变、坚强等品质。
8. 流水:常用来表达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等情感。
9. 飞鸟:常用来表达自由、追求、梦想等情感。
10. 风雨:常用来表达人生的坎坷、挫折、磨难等。
这些意象在古诗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表达,诗人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理解与赏析
立
象 以
意象:
尽 指包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 意 物象+情意=意象
能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 的事物。
诗讲究含蓄 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 景、物——客观之“象” 情、志——主观的“意”
解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象
——李煜《虞美人》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品 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歌
——马致远《秋思》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凄凉忧伤
——李清照《声声慢》
高
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洁
意
——刘桢《赠从弟》 品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意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高洁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脱俗
象
——王冕《白梅》 驿
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品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孤芳自赏、 凄凉抑郁
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品
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
——白居易《琵琶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歌
——秦观《踏莎行》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凄凉忧伤
——文天祥《金陵驿》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意
——李煜《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大家平时会关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吗?关于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古诗词常用的意象
古诗词常用的意象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古诗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常用的意象,只要你搞定了它们,也就能搞定古诗词!一.树木类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松:傲霜斗雪的典范,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多赞其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莲花:①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②用于表达自己的美好品质。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三.动物类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燕子:候鸟,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屋内或屋檐下,为古人所青睐。
①将其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②燕子素以雌雄颉颃(xié hóng鸟上下飞),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含义
●草木类: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酷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多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冲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肯同流合污的高贵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织转变,韵味飘逸。
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常利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景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景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A.前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道德修养。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愈来愈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禅放花木深。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A.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贵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古中往往会有一些常见意象,它们通常都是自带感情色彩出现。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一)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杜鹃“杜鹃”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意象。
神话传说古代的巴蜀地区有个君主叫杜宇,称帝后号为望帝,死去以后变化为杜鹃,又叫子归,在暮春时节,经常悲鸣不已,叫声凄厉,甚至叫得连嘴都出了血,似乎在叫“不如归去”,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杜鹃因为有这种传说,它就成为不幸者的象征,也成为不幸的人们咏叹的对象。
在鸟类当中,它简直成了悲哀的化身了。
李商隐就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
离家外出的人听到它叫唤“归去”的声音,就更加思念家乡,诗人往往在表现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的时候,喜欢利用杜鹃这一形象。
崔涂的《春夕旅怀》“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表达的就是这种游子思乡的情感。
也有诗词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例如文天祥的《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另外,由于杜鹃啼叫的时候,春天的花已经落了,诗人也以杜鹃的出现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例如辛弃疾的《贺新郎》中就有“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的诗句。
东篱陶渊明的《饮酒》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这里的“东篱”应该是实写,别无他意。
然而,此后的文人,从“东篱”上面似乎找到点什么感觉,于是纷纷用“东篱”入诗,以此表现那种高雅、疏淡、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
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是典型的例子。
南浦自从屈原在《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中出现了“南浦”这个意象之后,后代许多诗人便开始借题发挥起来。
在屈原的诗中,“南浦”指的是南边的一条支流,可后来,只要写水边送客就非用“南浦”不可。
不知道后来的人是不是觉得一定要写到屈原送客的地方才够情调呢?江淹《别赋》中就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精彩诗句,看来,不用“南浦”,就好像觉得味不足似的。
后代的诗人写送别的时候,南浦便有了丰富的情韵,染上了一层离愁别绪。
南浦也作“别浦”。
鹧鸪鹧鸪产于我国南部。
对于鹧鸪的叫声,古人觉得好像是“行不得也哥哥”。
因此听到鹧鸪声,就好像听到它向人们提出“行不得”的警告一样,当人们不情愿远行又不得不远行的时候,听到这种叫声,心里便会产生更加悲凉、伤痛的感受。
所以诗人常常借用其声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例如,唐代诗人郑谷以一首《鹧鸪》而闻名于世,被称誉为“郑鹧鸪”,成为文坛的佳话。
有时,鹧鸪的叫声也常常被诗人借来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例如,辛弃疾《菩萨蛮》中“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其中诗句暗示“行不得”,表达的是自己亲身参与抗金的愿望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鸿雁第一,大雁是一种候鸟,定期往返于南北方,我国绝大部分地域都可以看到雁阵飞过,这就使许多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限的忧思。
很多诗人通过诗歌,在大雁身上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例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表达的就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等。
第二,由于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所以在诗中,大雁往往还承担传递音讯的作用,很多诗写到“大雁”,往往表示盼望、惦念外出之人的音讯,也就传达了思念之情。
例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第三,大雁总是结队迁徙,在途中经常会由于受到猎人射击等原因而掉队,成为孤雁。
在诗人笔下,“孤雁”的意象很多,诗人往往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表达诗人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杜甫的《孤雁》等。
浮云浮云一般指漂泊不定的云。
在诗词中,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
例如,李白《送游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把天空飘荡的白云看成是行踪不定、任意东西的游子。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也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浮云还有一层意思,往往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例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其中的“浮云”比喻一切邪恶的势力。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浮云蔽日”,比喻奸臣蒙蔽皇上。
绿窗绿窗意为绿色的纱窗。
唐宋贵族妇女喜欢在春夏之季贴绿色窗纱,蔚为风气,诗人简称为绿窗,也作碧窗。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它往往表示一种温暖的家庭气氛,或者一种闺阁情境。
例如,刘方平《月夜》中“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绿窗”显示的是一种温馨的情调。
再如,李益的《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蜀道山川心易惊,绿窗残梦晓闻莺”,则展现了一种闺阁情境。
绿绮绿绮有几个意思。
第一,绿绮原是古琴的名称,据古书记载,楚王有琴叫绕梁,司马相如有琴叫绿绮,蔡邕有琴叫焦尾,这些都是著名的乐器。
因此,在唐宋诗词中借为琴的代称。
例如,贺铸《小梅花》:“愁无已,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
”第二,形容傍晚云色的美丽。
例如,杜甫《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落霞沈绿绮,残月怀金瓯。
”第三,指代绿色的丝织品。
例如,周密《西江月》:“绿绮紫丝步障,红鸾彩凤仙城”。
西楼西楼指位于西面的楼。
古代诗人特别钟情“西楼”,可是,“西楼”毕竟不是“岳阳楼”或者“黄鹤楼”那样的名楼,我们从地图上似乎也找不到它的所在。
可是,为什么不同时代、不同遭遇的人,都会选择“西楼”,而不是“东楼”、“北楼”之类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许浑“满天风雨下西楼”;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晏几道“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
从上面的例子中,大体可以这样猜测: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者指代闺房,或者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者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者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
总而言之,既然能称为“楼”,“高”一定是它的特点,所以,很多情况下,“上西楼”“下西楼”就成了独特的搭配。
凭栏凭栏的意思就是依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就有了多种不同的意味。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等诗句中的“凭栏”,都和某种激动的感情联系在一起。
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或悒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远。
例如,柳永的《蝶恋花》“草色烟花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新亭《世说新语》和《晋书·王导传》记载了一个“新亭对泣”的故事:南渡后,名门士人一有闲暇就相邀到新亭(今南京市)饮宴,有一次,大家忽然想起了北方的故土,相视流泪。
只有丞相王导慷慨激昂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
后来,因为“新亭对泣”的故事,“新亭”这个普通的地名,也就有了象征意义,或者表示怆怀故国,或者表达忧国伤时的悲愤之情。
辛弃疾的《水龙吟》“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就是典型的例子。
落红“红”在诗词中常常是“花”的代名词,而且一般指凋残的花,与其他词语搭配,多加“落”“乱”“残”等字样。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在看到自然界花开的时候,敏感的心灵往往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落泪,那么,可以推想当诗人看到象征衰残的落花的时候,又怎能无动于衷呢?落花撩动了无数诗人的情思,在诗人看来,落红是春天即将离开的信号,也是美好事物转眼成空的象征,它又仿佛是不幸者的命运写照。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写过落红,常常带着无限惋惜和无奈的感情。
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落花比喻青春易逝或寄寓伤感之情。
如: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2.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尺素尺素是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往往取用一尺左右的绢帛,故称尺素。
骆宾王《夏日夜忆张二》“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张先《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等,都是表示书信的意思。
危栏危栏,高处的栏杆,往往表示登高望远或者登临抒怀,多与忧国、伤怀、思人等有关。
例如,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关山一般泛指关塞山川。
例如《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又如,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当然,后来的诗人用“关山”,也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
例如,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阳关最初表示古代地名,为沟通西域的要道。
例如,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于唐人把王维《渭城曲》翻入乐曲,称为《阳关三叠》或者《阳关曲》,简称《阳关》。
在唐宋的诗词中,“阳关”作为离别送行的歌声。
例如,白居易《对酒》:“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一声。
”再如,柳永《少年游》:“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折柳古代的歌曲名称,一名折杨柳、杨柳枝,原来为两汉乐府的横吹曲辞,六朝诗歌多为伤别怀人之作,在唐代,也有人翻唱新曲。
例如,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2002年高考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折柳”就是这层含义。
另外,汉代送客到灞桥折柳赠别,到唐代,旅人将行送至长亭,往往要折柳以赠别,取其“柳”与“留”同音,以表达“挽留”之意。
例如,赵嘏的《忆山阳》“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
吴钩原指吴王阖闾所造的钩,但在唐宋词中多作身边所佩带刀剑的代称。
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杜甫《后出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在诗人的笔下,吴钩多用来暗示建功立业的抱负。
迟日在《诗经·七月》中有“春日迟迟”的句子,“迟迟”表示和舒的样子。
所以后人就用“迟日”表示“融和的阳光”。
例如,极为经典的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再如,宋之问《春日陪宴诗》:“彩云歌处断,迟日舞前留。
”青鸟在古代传说中,“青鸟”是仙人的信使,在诗词中常常被借用指代情人的使者。
李白《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和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都表示这个意思。
南园泛指花草园林。
南,在这里没有实际的方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