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历史中考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doc
中学历史中考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
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跃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成为“地球村一、经济全球化的历程1.萌芽阶段(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整体世界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近代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英国在殖民扩张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欧洲工业、亚非拉原料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
(可联系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理解)2.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联系《马关条约》理解),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潮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
3.制度化阶段(二战后一一9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走向联合,亚洲新兴国家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出现,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级起重要作用。
(1)出现的原因:由于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
(2)具体表现: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突出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出现。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详细)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题(八)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知 识 网 络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题(八)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要 点 整 合
一、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基本史实
.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 时间
18世纪 60年代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 机、瓦特的改良蒸 汽机、富尔顿的轮 船、史蒂芬孙的火 车机车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题(八)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 题 感 悟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文 明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 的。我们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2.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科学技术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还引起了生产关系 的变革,促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世界的面貌, 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续表)
进入 时代 领先 国家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最早在英国兴起
美国和德国领先
从美国开始,扩 展到全世界
重要 能源
蒸汽、煤炭
电能和石油
核工业(科技)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 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 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 发展,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3.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 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 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 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学】
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
资本新一轮扩张
全球化时代
(20C90Y以来)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生产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二: ——贸易全球化 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 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 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 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 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国际贸易不单在 规模上扩大,而且参与贸易交换的商品种类 也越来越多。
②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材料解读
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首 先在泰国爆发,迅速波及东南亚其他国家。 危机随之蔓延至中国的香港及台湾地区,进 而波及日本、韩国,甚至拉丁美洲各国以及 欧洲发达国家都受到冲击。东南亚及东亚很 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急剧贬值,股市暴跌, 同时伴随着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这次危 机持续时间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及东 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③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1、思考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实质 2、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它 有哪些利与弊? 3、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
“秀才不出门,可 知天下事,可购 天下物”,地球 真的成了一个 “小村庄”。
国际化的海尔
世贸组织总部
世界贸易组织开会场景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英文 缩写为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 总协定(GATT)。其总部在瑞士日内瓦。WTO是世界上最 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目前已经拥有137个成员,成员的贸 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二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材料三这次的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倾情展开。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哪一个派别最早“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1 分)新中国成立后,哪一个决策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1 分)这个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 分)(2)材料二中的“蒸汽大王”指的是谁?(1 分)“电力的火花”之所以能取代蒸汽,是因为哪两项发明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2 分)(3)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情况?(1 分)爱因斯坦提出的什么理论成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1 分)今年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多少周年?(1 分)(4)从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 分)参考答案:(1)洋务派(1 分);对外开放(1 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 分)(2)瓦特(1 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2 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1 分);相对论(1 分);50 周年(1 分)(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对外开放;注意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 1 分)2、(10 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专题8)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八)┃ 三次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感悟
3.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一个必然结果, 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 而言,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是一次良好 的机遇,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与问题。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 界范围的确立、巩 固和发展;自然科 学的发展和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相 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 和突破;各国大力发展科学 技术,加大科学技术转化为
生产力的步伐
主要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 和广泛运用
电力、内燃机的 发明和广泛运用
电子计算机的 发明和广泛运用
专题(八)┃ 要点整合
名称
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具体 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表现 ③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④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成立
专题(八)┃ 要点整合
1.积极影响 ①减少贸易障碍,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影响 2.消极影响 ①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②产生了一些跨国公司的不公平行为; 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增大。
重要 发明
新能源
新兴 产业
进入 时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 汽船、火车
电灯、汽车、飞机、 电话、电报
原子能、电子计算 机、航天技术、生
物工程
煤炭 蒸汽
电力、石油
中考历史(河北专版)总复习(检测):专题8 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专题八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专题概述科技革命的进行,使人类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改变着世界格局。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世界经济、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知识归纳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的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世纪60年代首先是从英国开始,到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理论。
2.工业革命过程: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最早从棉纺织业发展和使用机器开始,以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为开始标志;推动了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动力又推动冶金、采矿等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发展又推动交通运输业革新。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3.工业革命的特点:(1)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逐渐向法、美等国扩展。
(2)以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从轻工业开始,然后进入重工业领域。
(4)重大发明多来自一线工人,科技含量较低,科学和技术尚未实现真正结合。
4.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城市化进程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引起思想的变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也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问题。
5.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欧美列强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知识总结-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知识总结-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一、第一次科技革命⒈根本原因:手工工场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⒉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⒊时间及国家: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英国⒋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⒌最重要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⒍特征:蒸汽时代⒎主要发明: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的发明⑵瓦特改良蒸汽机⑶英国—史史蒂芬孙---火车⑷美国---富尔顿---汽船⒏完成的标志: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⒐影响:①创造了生产力②改变了面貌③资本主义国家统治世界④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二】第二次科技革命⒈理论基础:电磁感应原理2、时间及国家:---19世纪70年代-----美国德国⒋开始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⒌最重要的发明:发电机、内燃机⒍特征:电气时代⒎主要发明:⑴新能源:电力和石油⑵汽车〔卡尔本次〕和飞机〔莱特兄弟〕③美国—爱迪生---电灯泡④电话、电车、电报⒐影响:①创造了生产力②改变了生活方式③扩大了生活范围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第三次科技革命⒈时间及国家: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⒉标志: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技术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和开始的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④特征:人类进入信息时代⒌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技术是克隆技术⒍特点: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加快了知识变财富的过程⑵科学技术各领域互相渗透、相互促进⑶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上升⒎影响:①推动了生产力发展②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三产业上升③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四】三次科技革命共同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能推动经济发展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五】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⒈第一次科技革命: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⒉第二次科技革命: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中国近代化开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⒊第三次科技革命:2017年奥运会展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1、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2、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
3、表现: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
4、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弥补资金不足、促进对外贸易、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增长、培训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5、影响:
(1)积极: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有时,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还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的追赶与超越。
(2)消极:游戏规则由发达国家制订,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一些跨国公司存在不公平行为,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6、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的潮流,抓住机遇,对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合理的比较分析,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考点:应对全球性挑战
1、全球性挑战:
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恐怖主义等。
2、应对措施: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力度、加强国际合作、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
专题八___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三、追踪练习1、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A 新航路的开辟B 工业革命的完成C 文艺复兴运动D 资产阶级革命2.中国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9.8%。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海尔产品质优价廉B.区域集团化的影响C.交通便利运输快捷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3.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的是()A.贸易保护主义盛行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C.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4.某国际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制定和监督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该组织是()A.联合国B.七十七国集团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5.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这表明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多元化和信息化 B.信息化和全球化 C.一体化和多元化 D.全球化和多元化6.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不包括()A.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B.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D.有利于迅速缩小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7、有人认为“它”的出现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它”是指()A 微软的诞生B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C 多利羊的诞生D 基因工程8、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航天飞机B.轮船、火车、汽车、飞机、航天飞机C.火车、轮船、汽车、航天飞机、飞机D.火车、飞机、轮船、汽车、航天飞机9、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了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
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原子弹爆炸B。
2019中考历史高分课件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美国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返回
7.“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电力时代,也就是 第二次技术革命, 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 而是来 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材料反映的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B.兴起于重工业 D.电力的广泛使用
返回
影响
国际 格局 和全 球化
主要资本主 义工业国大 肆侵略,使 东方从属于 西方;世界 市场基本形 成
帝国主义加紧瓜分 世界,掀起瓜分狂 潮,导致资本主义 体系最终形成;政 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加剧,矛盾尖锐复 杂,最终导致“一 战”的爆发
政治格局:世界 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格局:区域 经济集团化不断 出现,经济全球 化进程不断加快 加深
返回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 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 因。
不同:美国主要发展重工业;原因: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 世界,南北战争,实行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返回
(3)根据材料三, “离开中国, 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 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说明中国的制造业发达,掌握核心技术;改变现状:打造世 界品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 经验是什么?
工业革命 世界工厂 特点
第一次 英国 制造中心科技 中心贸易中心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返回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 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 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中考冲刺历史专题卷08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解析版)
中考冲刺历史专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工业革命成果的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瓦特——改良蒸汽机B.斯蒂芬森——汽车C.凯伊——飞梭D.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凯伊发明了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A、C、D均搭配正确。
斯蒂芬森设计了蒸汽机车并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B错误。
故此题选B。
2.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③为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推动机器化大生产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蒸汽机用机械力(蒸汽力)取代了自然力(人力、水力、风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使用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明制造;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机器化大生产(生产部门机器改革),提高了生产效率。
①③④正确。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排除②。
故选C。
3.“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为了工人无产者,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的这段话评价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B.工业革命的影响C.交通工具变革的作用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
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题干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选B。
4.19世纪70年代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的新能源是A.煤炭B.蒸汽机C.电力D.内燃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C符合题意。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八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学案新人教版
中考选题复习八: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专题导读】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
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层出不穷。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称为“地球村”。
【知识链接】一、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是其标志性成果;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交通运输:1807年轮船(美,富尔顿);1814年火车机车(英、史蒂芬孙,)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发电机、电动机、爱迪生-电灯)——最主要特征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等。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
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宇宙飞船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中考历史 专题8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课件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 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大力
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 义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 发展科学技术,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
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
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 加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极化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和广 泛运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重要发明 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汽船、火车
电灯、汽车、飞机、电话、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
电报
工程
新能源 蒸汽
电力、石油
原子能
新兴产业 铁路运输业
电力工业、汽车制造、飞 机制造、石油化工、钢铁 工业
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信息产业、生 物工程
典型例题运用
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 思路点拨►据题干“1964~1965
会上,出现了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广 年”“世界太小了”可知是经济全球化趋
告语:世界太小了。导致“世界太小”的 势的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
原因是( )
因是技术和通信的进步。由于科学技术和
A.两极格局的结束
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利(机遇):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
影响
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 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弊(挑战):全球化中存在不公正、不
合理的方面
全球化 问题:战争、人口、环境、资源、毒品、艾滋病和恐怖主义等对策:推行可 问题及 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的力度,加 应对策 强国际合作,重视舆论宣传和科教工作,进一步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
中考历史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攻略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课件
线索二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项目
工业 革命
当时中国
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在 专制统治下,统治者实行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 策,阻挠了中国商品经济 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上:工业革命后,英国为掠夺原 料和销售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发 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 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思想上:逐渐 萌发了学习西方的新思潮
方式
资本 输出
经济 体制 的趋
同
表现 资本主义国家 完全控制落后 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命脉
区域经济集团 化和经济全球 化
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确立;世界殖 民体系确立
(1)利——加强了各 国的交流和合作,密 切了世界各地的联 系,促进整个世界的 和平、合作与发展。 (2)弊——拉大了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差距,给人类带 来了危机和挑战
动力 能源
改进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 (电力)、内燃机 (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 能
对生 产方 式的 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 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 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 动化,并向信息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
“电气时代”
能化
项
电气时代
Hale Waihona Puke 信息时代项第一次
第二次
目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电力革命)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1)政治保障:资
背 (1)政治前提:资产阶 景 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 (2)资本:海外贸易、 件 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 (3)技术:工场手工 出 业积累了生产技术。 现 (4)市场:先后打败 原 西、荷、法等国,国外 因)市场不断扩大
[推荐学习]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突破八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三次科技革命(无答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三次科技革命,知识梳理) 1.经济全球化出现的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都需要加强联系。
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的推动。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表现基本特征: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本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迅速发展的原因:新科技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催化剂;跨国公司是主要力量。
具体表现: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不断细化;全球性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区域性经济集团(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投资急剧增加,资本全球化;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贸易全球化。
3.全球化的影响①减少了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竞争;③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
4.三次科技革命【知识拓展】1.我国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到来之时应采取的对策。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合理引进外资,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3)注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高科技领域竞争。
(4)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与国际接轨。
2.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困难。
3.科技革命的影响、启示以及我们应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1)影响:积极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③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④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第二篇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热点分析 1.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 技也涉及战争问题、环境问题、高科技犯罪、克隆人等道德。科技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次工业革命的中心。19 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超 过了英国成为世界工业霸主。其后由于美国的制度与技术优势 明显,国内政局长期基本稳定,又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以来在 第三次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保持了其领先优势,其经济强国的 地位一直持续到现在,是世界经济强国中长期得以持续发展的 国家。
3.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一个必然结果,它 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于正在全力追求现代化
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是一次良 好的机遇,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与问题。经济全球化告诉我们: 参与就有机会,拒绝并非安全!
4.影响 (1)利: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2)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 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5.发展中国家的对策:一方面,要顺应__经__济__全__球__化__的潮 流,引进外国的资本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经济 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_防__范__风__险_的有效措施,趋利避 害。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前提:__英__国____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2.直接原因:_手__工__工__场__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3.开始时间:18 世纪___6_0____年代。 4.主要标志:瓦特改良__蒸__汽__机__的使用。 5.主要发明:_珍__妮__纺__纱__机___、水力织布机、蒸汽机、汽船、 _火_车__机__车__等。 6.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_工__厂__企__业_ 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先完成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8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影响
国际格局
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大肆侵略,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世界,掀起瓜分狂潮;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矛盾尖锐复杂,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机、飞艇
宇宙飞船、磁悬浮列车
新兴的部门
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主要发明
珍妮机(开始于棉纺织业)瓦特改进蒸汽机、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火车机车(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
电力、电灯(美国人爱迪生发明)、内燃机、1885年汽车(德国卡尔•本茨)、1903年飞机(美国莱特兄弟)、电报、电话
(1)利——加强了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合作与发展(2)弊——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给人类带来了危机和挑战
原因
方式
表现
影响
起源
15世纪末16世纪初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商贸往来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出现
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起步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2)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且相互促进;(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oc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一】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革命世纪上半期义阶段〕国主义之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是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如林那么徐、魏源、洋务派。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
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上有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
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有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总之,我国应积极参与竞争,趋利避害。
4、科技革命的利与弊〔科技是把双刃剑〕〔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但利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比如原子能可以建核电站,也可以造原子弹。
克隆技术用于医学,会造福人类,但克隆人会带来社会道德问题。
〔2〕、兴利除弊掌握科技,让它为人类造福,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规范科技的运用和操作。
〔二〕中国古代历史上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1〕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最早的造纸技术是西汉时期发明的〕〔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2)据材料“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 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 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了新的 ‘世界工 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不 同之处是美国主要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成 为“世界工厂”的原因有,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世界,南 北战争,实行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美国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返回
历史
7.“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电力时代,也就是 第二次技术革命, 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 而是来 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材料反映的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B.兴起于重工业 D.电力的广泛使用
B )
B.提高了运输能力 D.加剧了环境污染
返回
A.改变了生产方式 C.促进了城市发展
历史
3. 英国国家博物馆近代史的一个部分标示着这样的序言: “它 用巨大的、 不受地理自然条件限制的动力开创了人类经济发展 新时代, 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 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一部分主题应当是( A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C.交通工具的革新 B.第二次工业革命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经济取得发展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
返回
历史
解析:(1)据材料“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 “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 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是都是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首先成为 “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是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 了《权利法案》 ,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 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 始确立起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
返回
历史
主要资本主 义工业国大 肆侵略,使 东方从属于 西方;世界 市场基本形 成 帝国主义加紧瓜分 世界,掀起瓜分狂 潮,导致资本主义 体系最终形成;政 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加剧,矛盾尖锐复 杂,最终导致“一 战”的爆发 政治格局:世界 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格局:区域 经济集团化不断 出现,经济全球 化进程不断加快 加深
第七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目录导航
01 02 03 04
专题解读 知识提要 知识梳理 备考视角
05 06
真题探究 经典演练
历史
专题解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科技力量兴起 时期,社会发展就快,反之则慢甚至保守落伍。三次科技革 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 成,并日益走向全球化。2018 年 27 题立意在于科技革命和经 济全球化,2019 年在新的视角上可以继续关注。
电力、电灯(美国)、内 燃机、 1885年汽车(德国卡尔· 本茨)、 1903年飞机(美国莱特 兄弟)、 电报、电话
电子计算 机、生物 基因、人 工智能等
返回
历史
(1)多项技术发明都 (1)科学开始与工业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 生产紧密结合;(2) (1)科学技术转化为 经验;(2)科学与技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 直接生产力的速度 术尚未真正结合; 个先进的资本主义 加快(与前两次相 特点 (3)首先发生在英国, 国家,有些国家的 比,最大的不同 其他国家的发展进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 点); 程相对缓慢;(4)首 进行(德国、日本);(2)科学与技术密切 先开始于棉纺织业 (3)从重工业领域开 结合且相互促进 等轻工业部门 始
返回
历史 2.(2018 沈阳)18 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兮兮的路上或
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 1850 年, 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 2 000 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 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 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 的影响是(
返回
历史
进入的 蒸汽时代 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化时代
交通工 电车、汽车、飞 宇宙飞船、磁悬浮列 汽船(轮船)、火车 具 机、 车 新兴的 机器制造业 部门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 石油化工、汽车 业、航空航天工业、 制造、电力工业 电子工业
返回
历史
珍妮机、 瓦特改进蒸汽机、 汽船(1807年美国人 主要发明 富尔顿)、 火车机车(1825年英 国工程师史蒂芬孙)
返回
历史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征:都是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 前提: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返回
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 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 因。
返回
历史
2018 年中考第 27 题更 是直接以“世界工厂”为题考查大国崛起。本专题复习可立 足科技革命与人类生活的影响来进行,既要理解标志性的发 明和成就,也要把握不同科技革命发生的大致时间,在做相 关习题时才能得心应手。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建议将 科技革命与大国崛起、思想史(每一次科技革命同时也是一次 思想解放)、全球化等角度结合来进行复习。
返回
历史
10.对下列图示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返回
历史
11.(2018 常德)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共同点是( D )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返回
历史
8.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汽车产量快 速增长,轿车进入小康家庭;电冰箱、吸尘器、洗衣机、电话 开始进入富有家庭。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繁荣原因的是 ( A )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开始干预经济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不同:美国主要发展重工业;原因: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 世界,南北战争,实行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返回
历史
(3)根据材料三, “离开中国, 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 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说明中国的制造业发达,掌握核心技术;改变现状:打造世 界品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 经验是什么?
返回
历史
12.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 1 100 万之多。2015 年, 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 1990 年至 2013 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 20%,仅有高 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 13%。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 的是( C ) 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 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 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返回
历史
知识提要
返回
历史 知识梳理
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 第二次工业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 命 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项目 瓦特改进蒸汽 主要标志 机 电力的广泛应 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航天工程、生物技术 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返回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经典演练
1.“17 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从来未有过的自 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 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表明自然科学在当时 ( D ) A.已经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C.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D.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返回
历史
9.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 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 而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又 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 即产业革命。 ” 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C )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返回
历史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 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 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返回
历史
材料三 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 “离开中
影响
国际 格局 和全 球化
返回
历史
把劳动力从农 村引向城市, 开始了城市化 社会 影响 进程,社会观 生活 念变化,同时 也带来了环境 污染、疾病 人们的衣、食、 进一步改变了 住、行等日常生 人们的生活方 活在各个方面日 式,提高了人 益得到改善,但 们的生活质量, 环境污染严重, 但同样带来了 给人类带来严重 环境污染 威胁
返回
历史
4.“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 无异白昼, 颇便行人。 ”租界内外的中国居民最初以为以电灯 照明“将遭雷击”,一时“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寝久人们 渐悟电灯的优越, 遂争相使用电灯照明, “戏园、 酒馆、 烟室、 茗寮,更无不皎洁当空,清光璀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 断哪一说法错误( A ) A.所述史实最早出现于 1842 年的上海租界 B.自然科学技术逐渐改造人类日常生活 C.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文化娱乐众多 D.工业文明成果逐渐嫁接到农业社会